组织胚胎学14消化管
- 格式:ppt
- 大小:9.52 MB
- 文档页数:7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第12章消化管【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
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
(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
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
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
(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三、食道特点: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 |第十二章消化管一、名词解释1、皱襞2、细胞内分泌小管3、intestinal villus4、肠隐窝5、纹状缘6、潘氏细胞7、味蕾8、微管泡系统9、中央乳糜管10、胃小凹11、舌乳头二、填空题三、选择题1、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是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椭圆形小体B、由I 型细胞、II 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C、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D、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有味毛E、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2、关于牙本质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B、间质中含有胶原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C、牙本质中的胶原原纤维称牙本质纤维D、基质中无机成分占80%,故较骨质坚硬E、牙本质对冷、痛、触觉刺激较为敏感3、关于食管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B、固有层内有食管贲门腺C、粘膜肌不连续D、肌层为外环内纵的平滑肌E、外膜为纤维膜4、关于胃上皮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无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B、表面上皮不同于胃小凹的上皮C、上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粘液D、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E、上皮表面的粘液是胃粘膜的重要保护层5、胃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为A、3 天B、3 周C、1 月D、2 月E、3 月6、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胃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7、关于小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环行皱襞B、表面有大量绒毛C、固有层内有肠腺D、固有层内有明显的神经丛E、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组织8、关于12 指肠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许多环行皱襞B、绒毛呈叶状C、杯状细胞少D、固有层内含12 指肠腺E、粘膜肌不连续9、关于回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粘膜下层有时可见腺体B、杯状细胞多C、有集合淋巴小结D、靠近淋巴小结的上皮中有微皱褶细胞E、粘膜肌不连续10、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主要特征是A、有许多肠绒毛B、杯状细胞较少C、无结肠带D、肠腺较短小E、有许多皱襞11、下列哪项不存在于小肠?A、absorptive cellB、goblet cellC、intestinal villusD、intestinal cryptE、Parietal cell12、粘膜肌的收缩可促使A、粘膜活动B、腺体分泌物的排出C、血液运行D、粘膜与腔内食物的接触E、以上都对13、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在A、粗面内质网B、细胞内分泌小管C、线粒体D、微管泡系统E、高尔基复合体14、关于小肠吸收细胞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游离面有纹状缘B、微绒毛不能伸缩C、微绒毛表面有由糖蛋白构成的含有消化酶的细胞衣D、滑面内质网膜上有甘油三酯合成酶E、相邻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15、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下列哪项错误?A、分布于上皮与腺体中B、有基底侧突与邻近细胞相接触C、在H.E 染色切片上容易辨认D、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E、分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类四、判断题1、消化管的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由结缔组织构成,后者由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盲肠)•消化腺:肝和胆囊、胰腺2.功能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消化管1.黏膜层 mucosa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消化管两端(口、咽、食管、肛门)保护•复层柱状上皮消化管中段消化、吸收、分泌固有层lamina propria组成:结缔组织胃肠固有层含腺体和淋巴组织黏膜肌层 muscularis mucosae构成:薄层平滑肌除口腔及咽以外,其余各段均有分布构成:疏松结缔组织•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组织•食管腺、十二指肠腺•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收缩和腺体的分泌2.黏膜下层submucosa小肠肌间神经丛3.肌层种类•骨骼肌: 食管上端、肛门•平滑肌: 大部分消化管肌层走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胃: 内斜、中环、外纵特殊结构•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运动•间质卡哈尔细胞:调节肌层自发缓慢的节律性收缩4.外膜adventitia浆膜serosa构成:薄层结缔组织和表面间皮分布:胃、肠功能: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胃肠蠕动纤维膜fibrosa构成:结缔组织分布:咽、食管、直肠功能:与邻近器官的结缔组织相延续,无明显界限,起到连接的作用。
口腔oral cavity口腔黏膜•口腔黏膜衬覆于口腔的内表面,分上皮和固有层,无黏膜肌。
•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并有不同程度的角化。
•固有层结缔组织较致密,形成乳头突向上皮深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觉神经末梢以及一些小的唾液腺,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红色。
舌(tongue)•由表面的黏膜和深层的舌肌构成。
•舌肌为纵、横及垂直交错排列的骨骼肌,使舌运动灵活。
舌底黏膜薄而平滑,背面黏膜粗糙,形成许多形态不同的舌乳头(lingual papilla)。
•舌黏膜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分布有舌腺,以导管开口于舌黏膜表面和舌乳头基部。
在舌•根背面的固有层内还分布有舌扁桃体。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十一章消化管目的要求:掌握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大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5 分钟)二、食管(10 分钟)三、胃(20 分钟)四、小肠(30 分钟)五、大肠(10 分钟)六、消化管的分泌性免疫系统(5 分钟)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难点: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时间15ˊ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消化管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一)粘膜粘膜( mucosa)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也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上皮:衬于消化管的腔面。
1 / 7胃和肠为单层柱状上皮,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腔、食管和肛门等为复层扁平上皮,能适应摩擦,主要起保护作用。
2.固有层:位于上皮的深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有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面隆起,形成很多指状突起,称肠绒毛,以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它们的收缩能改变粘膜的形状,协助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及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二)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submucosa)为疏松结缔组织,连结粘膜与肌层。
该层内含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并有粘膜下神经丛。
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内分别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肌层( muscrlaris)位于粘膜下层的深层,较厚。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处为骨胳肌外,其他均由平滑肌组成。
消化管1. 由多到少,3种舌乳头依次是A.菌状乳头、丝状乳头、轮廓乳头 B.丝状乳头、轮廓乳头、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 D.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E.菌状乳头、轮廓乳头、丝状乳头2. 下列对舌乳头的描述,错误的是A.舌背面黏膜形成舌乳头 B.丝状乳头数量最多 C.轮廓乳头体积最大 D.味蕾主要分布在丝状乳头 E.菌状乳头多位于舌尖3. 下列对味蕾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布于轮廓乳头、菌状乳头 B.呈锥体形 C.由味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D.味细胞基部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E.是味觉感受器4. 下列对牙的描述,错误的是A.牙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构成 B.牙周膜、牙槽骨的骨膜及牙龈总称牙周组织 C.牙本质主要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 D.牙本质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 E.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5.黏膜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的器官是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E.结肠6. 消化道管壁可分为A.内膜、中膜、外膜 B.内膜、中膜、浆膜 C.黏膜、黏膜下层、外膜 D.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E.内皮、肌层、纤维膜7. 消化管各段的黏膜上皮中,杯状细胞最多的是A.胃幽门部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E.大肠8. 消化管的外膜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咽和食管为纤维膜 B.空肠、回肠为浆膜 C.十二指肠中段为纤维膜 D.胃为纤维膜 E.升结肠为浆膜9. 皱襞的形成A.黏膜与部分黏膜下层共同向消化管腔内形成的隆起 B.黏膜、黏膜下层与肌层共同向消化管腔的突起 C.上皮与固有层向肠腔的突起 D.上皮、固有层与黏膜肌向肠腔的突起 E.上皮细胞膜、细胞质向肠腔的突起10. 以下关于食管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B.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平滑肌束 C.黏膜下层内含黏液腺 D.腔面有纵行皱襞 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有骨骼肌11. 下列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黏膜表面覆以复层扁平上皮 B.上皮内有杯状细胞 C.无黏膜肌层 D.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E.外膜为浆膜12. 下列对于胃壁的描述,错误的是A.胃空虚时腔面可见纵行皱襞 B.胃底腺位于黏膜下层 C.胃底腺开口于胃小凹 D.肌层由内纵、中环和外斜三层平滑肌组成 E.外膜为浆膜13. 胃黏膜上皮的主要细胞是A.内分泌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表面黏液细胞 E.表面浆液细胞14. 胃黏膜上皮分泌A.胃蛋白酶原 B.黏液 C.内因子 D.盐酸 E.5-羟色胺15. 下列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又叫表面黏液细胞 B.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C.HE染色胞质着色深 D.分泌黏液 E.细胞间有紧密连接16. 胃腺分布于A.胃表面上皮 B.胃黏膜固有层 C.胃小凹之间 D.胃黏膜下层 E.以上都不是17. 组成胃底腺的细胞不包括A.壁细胞 B.主细胞 C.颈黏液细胞 D.杯状细胞 E.内分泌细胞18. 下列对胃底腺的描述,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颈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D.未分化细胞能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 E.内分泌细胞分泌内因子19. 胃中具有细胞内分泌小管的细胞是A.表面上皮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颈黏液细胞 E.内分泌细胞20. 下列有关胃底腺壁细胞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有细胞内分泌小管 B.游离面有微绒毛 C.线粒体发达 D.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E.有微管泡系统21. 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其主要作用是A.稀释毒物 B.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C.激活胃酶 D.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 E.以上答案都对22. 能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A.胃底腺的主细胞 B.胃底腺的颈黏液细胞 C.胃底腺的壁细胞 D.胃底腺的内分泌细胞 E.以上都不是23. 胃底腺主细胞的结构特点是A.大量粗面内质网及酶原颗粒 B.大量滑面内质网及酶原颗粒 C.大量粗面内质网,无酶原颗粒 D.大量线粒体及酶原颗粒 E.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无酶原颗粒24. 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A.壁细胞 B.主细胞 C.颈黏液细胞 D.内分泌细胞 E.胃柱状上皮细胞25. 胃底腺主细胞分泌A.盐酸 B.内因子 C.胃蛋白酶原 D.胃泌素 E.生长抑素26. 下列对小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上皮为单层柱状 B.上皮和固有层向腔内突出形成绒毛 C.固有层内有肠腺 D.固有层内有淋巴组织 E.外膜为纤维膜27. 小肠绒毛是:A.吸收细胞游离面细胞膜、细胞质向肠腔的突起 B.上皮与固有层向小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 C.黏膜层向小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 D.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消化管腔的突起 E.黏膜与肌层共同向消化管腔的突起28. 下列选项中,存在绒毛的器官是A.食管 B.胃 C.空肠 D.结肠 E.阑尾标准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14—25章选填第十四章消化管一、选择题1、关于胃小凹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B.上皮内含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C 底部有数条胃底腺开口D 小凹深部有增殖活跃的干细胞2、关于胃底腺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分支管状腺B.仅存在于胃底部C.主细胞多位于腺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D.壁细胞多位于腺体上部,分泌盐酸3、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B.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C.由单层柱状上皮和部分固有层构成D.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4、关于结肠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有半月形皱襞B.绒毛稀疏,不发达C.有密集的单管状的大肠腺D.大肠腺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5、构成肠壁内神经丛的主要成分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二、填空题1、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经()激活后,转变为()。
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的超微结构特点。
2、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的。
第十五章消化腺一、选择题1、唾液腺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A.腺细胞染色浅B.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C.细胞顶部有较多粗面内质网D.分泌物含较多糖蛋白2、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A.内分泌细胞B.腺泡细胞 C. 导管的上皮细胞D.干细胞3、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PP细胞B.D细胞C.A细胞D.B细胞4、胰岛较多分布于( )A.胰头部和胰尾部B.胰体部C.胰头部D.胰尾部5、肝血窦特点是( )A.内皮有窗孔,有基膜B.内皮无窗孔,无基膜C.内皮有窗孔,无基膜D.内皮无窗孔,有基膜二、填空题1、人胰岛主要有()、()、()和()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和()。
2、肝窦周隙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