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智取生辰纲》示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21《智取生辰纲》教案、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智取生辰纲》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通过智取生辰纲,成功打破官军的围剿,从而揭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本课内容丰富,既有历史背景的介绍,也有具体战役的描述,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一些著名的农民起义。
但对于《智取生辰纲》这一战役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智取生辰纲》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智取生辰纲》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战役中的战略战术。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役中的战略战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战役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文本,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学生准备:预习文本,了解战役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吗?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文本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智取生辰纲》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战役中的关键信息。
3.操练(15分钟)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战役中的战略战术,教师巡回指导。
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嗔”“歇息”“干系”等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白话小说的有关知识。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2、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3、鉴赏小说中逼真简练的环境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浒》刻画人物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天地,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吸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浒》刻画人物的技巧【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让能唱刘欢《好汉歌》的同学唱《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咳咳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不分贵贱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咳咳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嗨呀依儿呀唉嗨唉嗨依儿呀/嗨呀依儿呀/ 唉嗨唉嗨依儿呀二、了解《水浒》及作者施耐庵,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
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三、学习字词◎语音窥望(kuī)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ɡuō)嗔怒(chēn)恁地(nèn)干系(xì)勾当(ɡòudàng)撇下(piē)怨怅(chàn ɡ)计较(jiào)兀自(wù)尴尬(ɡà)逞辩(chěnɡ)◎古今异义词语取古:赶。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智取生辰纲》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人如何运用智慧,成功地从官府手中夺取了生辰纲,为梁山好汉的起义奠定了基础。
本章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智谋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智谋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智谋策略的分析。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讲述北宋时期,官府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宋江、吴用等人为了拯救百姓,决定智取生辰纲,打破官府的封锁。
2.2 故事情节宋江、吴用等人通过一系列的计谋,成功地混入官府,将生辰纲盗取。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后,他们终于将生辰纲运回梁山,为起义奠定了基础。
2.3 人物形象2.3.1 宋江:智勇双全,领导才能出众。
2.3.2 吴用:足智多谋,善于策划。
2.3.3 生辰纲:官府的象征,压迫百姓的代表。
第三章:智谋策略分析3.1 瞒天过海宋江等人通过伪装,成功地混入官府,展现了瞒天过海的智谋。
3.2 声东击西在盗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宋江等人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使官府陷入confusion。
3.3 无中生有宋江等人通过无中生有的计谋,制造了一场虚假的战争,吸引了官府的注意力。
第四章:故事启示4.1 智慧的力量《智取生辰纲》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运用智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团结协作宋江等人之能成功,离不开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4.3 为民除害故事展现了梁山好汉为民除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复习故事情节,总结智谋策略。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故事中学到的智慧。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了解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的有关文学常识和大概内容。
⑵ 了解与本文主要人物杨志相关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阅读与现代语不完全一样的白话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对《水浒》主要内容的了解和与杨志有关情节的把握,结合本文的内容,品味杨志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性格特征。
体会智取生辰纲的“智”,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古典文学天地,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吸取养分,提高文学赏析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人物的语言行动,并联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义;掌握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文章题目“智取生辰纲”与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叙述故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水浒》有关知识和与杨志相关的情节幻灯片。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读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正确理解文章;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对《水浒》基本知识和与该文相关情节的理解,设计以“问题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呀……”由刘欢唱红大江南北的《好汉歌》中的英雄好汉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中的人物,他们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演绎的故事之一──智取生辰纲。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
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
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
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智取生辰纲教案一等奖_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篇一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本人物形象,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作品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3.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简要了解《水浒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北宋年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之地黄泥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特大抢劫诈骗事件。
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远在首都东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师送生日礼物,派杨志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警”护送十万生辰纲,结果却被以晁盖、吴用等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八九百年过去了,人们不仅不痛恨这伙“诈骗抢劫团伙”,反而对他们十分崇拜,津津乐道,尊称他们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欲知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与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
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8篇)智取生辰纲教案篇1《智取生辰纲》(下称《智取》)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智取》进行艺术欣赏。
一、自读: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杨志事迹(学生概述):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第17回)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
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
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二、改写: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范围内叙述故事。
③500字左右。
(投影示例)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
晁盖吴用一行七人潜伏在黄泥冈松林里歇凉。
\'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着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
内中一个,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手持藤条挥舞。
众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称\'青面兽\'的杨志。
(开端)十五人上得冈来。
晁盖一行隐身松林,听得松林那边一场争说:原来杨志不准在冈上停留,众军士公然抗命。
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吴用吩咐一人去林边舒头棵脑价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智取生辰纲》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智取生辰纲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智取生辰纲》篇一【设计意图】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智取生辰纲》篇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小说欣赏的能力。
小说欣赏包括方方面面,因课时有限,仅能涉及一、二。
本篇名为“智取”,“斗智”便是欣赏的关键。
“智”体现在如何麻痹对手,如何下药,这“天气”与“酒”又是“斗智”的关键。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上所起的作用。
同时,作为课文又须承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责任,教学本篇也要讲求综合效应。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小说巧妙构思的能力。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全篇。
【教学重点】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1、探究讨论;2、点拨。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后,注释词语并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被劫经过(故事梗概,锻炼缩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2、下列词语的正确读法与意义是:趱行怨怅虞侯怄气恁地罗唣省得逞辩气喘聒噪还言语吹嘘干系不争3、学生交流所写故事梗概。
4、老师范读自己所写的故事梗概,以求教与学交流促进。
三、思考1、本文反复描述天气炎热,请用“ ”划出来,回顾《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描写天气的作用。
本篇运用白描,写得极简约,其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2、黄泥冈卖酒有几个过程,“酒”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四、讨论本文中“天气”的描写和”酒”在小说中的关系和作用。
21《智取生辰纲》优秀实用教学设计智取生辰纲是一部以明代忠臣岳飞和金兵斗智斗勇的经典历史剧,该剧以巧妙的剧情设计和精湛的表演手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运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剧目,设计一堂以此为背景的实用教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以下是一个优秀的实用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智取生辰纲》-岳飞与金兵的智斗课程目标:1.了解明代岳飞的历史背景和他与金兵的战斗经历。
2.分析岳飞在战争中的智勇才能。
3.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和活动:1.前期准备:a)师生共同观看《智取生辰纲》的相关片段,了解剧目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b)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岳飞与金兵的战斗经历、岳飞的智勇才能以及剧中的精彩片段。
2.主要活动:a)历史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明代岳飞的背景、他与金兵的战斗经历以及他的智勇才能。
b)剧本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和研讨剧本中的几个关键情节,如岳飞故意破坏生辰纲、他如何从金兵手中夺回生辰纲等。
小组内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c)角色扮演:学生们分角色进行表演,扮演不同的角色,重现剧中的经典片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d)文学写作:要求学生以岳飞为中心,写一篇关于岳飞与金兵智斗的短篇小说或故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3.教学评估:a)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与讨论能力,给予合理的评价。
b)书面评估:要求学生将他们的角色扮演和故事写作成品提交,对他们的文学写作能力进行评估。
c)个人发言评估:在讨论和表演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激情参与程度。
4.课后延伸:a)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写的小说或故事,并相互评价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b)作品展览:把学生的小说或故事收集起来,制作成展板或者小册子,在学校里举办一次作品展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智取生辰纲》和岳飞的故事。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发放《导学纲要》,指导学生预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关于《智取生辰纲》的片断提问:1、片断中主要涉及到那些人物?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三、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个体形象---------杨志1、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
明确:更变起行时间催促军健赶路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三问枣客警惕卖酒者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
3、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4、杨志为什么会失败?明确:主要是杨志一方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
其中最关键的是杨志与老督管的矛盾,老督管实际上是梁中书的代表,梁中书只是看中杨志的高强武艺,是在利用杨志以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并非真心识才任用。
正因为如此,老督管是瞧不起杨志这个\'遭死的军人\',站在军健、虞侯一方,孤立杨志。
智取生辰纲(名师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为大家带来一部经典的历史故事——《智取生辰纲》。
故事发生在我国北宋时期,是一次著名的农民起义——宋江起义的序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生辰纲的背景、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勇气。
1.2 教学目标1. 了解生辰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 学习故事中人物的智慧、勇敢和团结精神;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
第二章:生辰纲的来历2.1 生辰纲的定义生辰纲是北宋时期,民间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设立的一种军事组织。
它是由一些自愿参加的村民组成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家园、守护村民。
生辰纲的成员分为三等,分别是正纲、副纲和助纲。
2.2 生辰纲的成立背景北宋时期,我国正面临着辽、西夏等外敌的侵扰。
为了保卫家园,各地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生辰纲这样的民间军事组织。
生辰纲的成立,既是为了保卫家园,也是为了维护民间的安宁和秩序。
第三章: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3.1 故事概述《智取生辰纲》讲述了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运用智慧和勇气,成功攻取生辰纲的故事。
故事中,宋江等人通过内应、奇兵、火攻等手段,成功地攻破了生辰纲的防御,使其失去了抵抗力。
3.2 故事细节1) 内应:宋江在生辰纲内部安插了内应,为攻取生辰纲提供了重要情报;2) 奇兵:宋江派出精兵强将,利用夜色作掩护,突然袭击生辰纲;3) 火攻:宋江利用火攻,烧毁了生辰纲的防御设施,使其陷入混乱;4) 团结:梁山好汉们齐心协力,共同作战,最终成功攻取生辰纲。
第四章:故事中的智慧与勇气4.1 智慧宋江等人在攻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智慧。
他们通过内应、奇兵、火攻等手段,巧妙地打破了生辰纲的防御,取得了胜利。
4.2 勇气在攻取生辰纲的过程中,梁山好汉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
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通过学习《智取生辰纲》,我们了解到了生辰纲的背景、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勇气。
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篇1本文教学目标的设定1.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杨志等人“智送生辰纲”而丢失了生辰纲;另一条是暗线:吴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
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展示了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冲突。
因此在欣赏课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本文双线安排结构为表现主题服务,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的特点。
鉴于上述考虑,我们拟定的教学目标第1点是:理清明暗两条线索,提高鉴赏古代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叙事方法的能力。
2.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
或直接,或间接;或书面介绍,或通过他人之口介绍。
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怎样多角度,反复渲染天气炎热的,并认识其作用。
第2点教学目标是学习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3.杨志及晁盖等人的性格特征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起来的,欣赏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人物放在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激化中来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例如在课文前一部分杨志领命押送生辰纲,他做出了三项决定(赶路速度、赶路时间、黄泥冈停歇),无不显示了他的精明能干、刚愎自用和功名心切。
到后来喝酒一节,更表现了他的行事谨慎。
从另一方面来说杨志的处处谨慎却又最终中计,又表现出来梁山好汉的团结一致、足智多谋。
在教学中我们主张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情节发展,自己发现、了解并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
4.通过本文的学习以及相关内容的扩展,让学生体会到《水浒》的要义在于“逼”,从而加深对《水浒》主题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明、暗两条线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情节发展,自己发现、了解并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逼上梁山官逼民反一说到这两个词语,人们自然会想到《水浒》。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4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分析杨志与吴用等人斗智斗勇的过程2、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二)过程与方法谜语竞猜法、换词法、合作探究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物感知那个时代和社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吴用等人如何智取生辰纲难点: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教学设计】一、谜语竞答1.根据水浒传里的细节描写猜人物(1)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杨志·青面兽)(2)东溪村和西溪村,只隔着一条大溪。
当初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里,无可奈何。
忽一日,有个僧人经过,村中人备细说知此事,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个宝塔,放于所在,镇住溪边。
其时西溪村的鬼,都赶过东溪村来。
那时他得知后,大怒,从这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晁盖)(3)晁盖去推开门,打一看时,只见高高吊起那汉子在里面,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紥起两条黑黝黝毛腿,赤着一双脚。
晁盖把灯照那人脸时,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
(刘唐·赤发鬼)(4)“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临江仙》(吴用·智多星)(5)“这三个人是弟兄三个,在济州梁山泊边石碣村住,日常只打鱼为生。
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最有义气。
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人结交,真有义气。
是个好男子,因此和他来往。
今已二三年有余,不曾相见。
若是此三人,大事必成。
”(阮氏三雄)(6)那先生答道:“小道是蓟州人氏,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
21、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嗔”“歇息”“干系”等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白话小说的有关知识。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2.知识链接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窥.望(kuī)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ɡuō)嗔.怒(chēn)恁.地(nèn)干系.(xì)勾当..(ɡòu dàng)撇.下(piē)怨怅.(chànɡ)计较.(jiào)兀.自(wù)尴尬.(ɡà)逞.辩(chěnɡ)朴刀(pō)反省(xǐnɡ)朴素(pǔ) 节省(shěng)姓朴(piáo)(2)词语释义兀自:尚且,还。
逞辩:卖弄口舌。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聒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
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生辰纲是什么?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答案示例: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取的,从杨志手中智取。
2.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答案示例: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3.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的主要情节是: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的主要情节是:定计——施计——劫纲。
4.明、暗两线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的?答案示例: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二)研读分析1.突破重难(1)吴用夺取生辰冈,“智”在何处?答案示例: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
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盖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
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已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
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矛盾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
刘唐与白胜表演得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也是煞费苦心。
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答案示例: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四、课堂小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
杨志棋差一招。
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
可以说是“杨志输智,吴用有用”。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课文讲述的故事,并且对主要人物形象有了初步认识。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杨志的人物形象,并且一起来学习课文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二、合作探究1.突破重难(1)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同学们根据课文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分析一下他失败的原因。
答案示例:杨志是一个相当精明、警惕、老练、谨慎的人。
从接受任务后,为了预防“强人”,将众军伪装成客商,行路时间、路线选择、不许军士在黄泥冈歇息等这些内容都可看出。
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是一个蛮横粗暴的人。
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
与老都管、虞侯也不能很好沟通,成为对立面。
(2)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答案示例:①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②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③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3)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自然环境:天气酷热,因此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为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埋下伏笔;黄泥岗上松树林内,是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2.写法探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七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与重视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从最初重故事叙述,轻视人物描写,到后来人物和故事并重,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水浒》是这方面的代表。
《水浒》里,每一个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性格刻画相适应。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浑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于是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暴躁的性格,终于导致自己与众军士矛盾的激化,饶是精明能干,却也不由自己,最终不免失败。
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仅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三、拓展延伸你知道课文相关人物的更多信息吗?答案示例:青面兽——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获罪,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汴京城杨志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青面兽北京斗武被梁中书赏识,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这就是咱们即将学习的文章杨志护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生辰纲被劫后,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做了山寨之主。
后归了梁山泊。
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托塔天王——晁盖: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
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
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
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四、课堂小结这是一场英雄与英雄的斗争,智慧与智慧的较量,最终,众好汉更胜一筹。
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这与强盗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是有区别的。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