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9
流体力学知识点范文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一个学科,涉及到流体的运动、力学性质以及相关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流体力学的应用广泛,包括气象学、海洋学、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流体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流体的性质流体是一种能够自由流动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
与固体不同,流体具有可塑性、可挤压性和物质变形后恢复自然形状的性质。
流体的密度、压力、体积、温度和粘度是流体性质的基本参数。
2.流体的运动描述流体的运动包括膨胀、收缩、旋转和流动等。
为了描述流体的运动,需要引入一些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量,如速度、流速、加速度和流量。
流体的速度矢量表示流体粒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3.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研究的是在静压力的作用下,流体内各点之间的静力平衡关系。
流体的静力压力与深度成正比,由于流体的可塑性,静压力会均匀传输到容器中的各个部分。
流体静力学应用于液压系统、液态储存设备和液压机械等领域。
4.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行为。
流体动力学分为流体动力学和流体动量守恒两个方面。
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流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流体流动的力学性质。
流体动量守恒研究的是流体在内外力作用下动量的转移和守恒。
流体动力学应用于气象学、水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5.流体的流动方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是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质量守恒原理,即质量在流体中是守恒的。
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的动量守恒原理,即外力对流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流体的加速度乘以单位质量的流体体积。
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能量守恒原理,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传输。
6.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由于流体力学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性,很多问题难以通过解析方法得到解析解。
因此,数值模拟成为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流体力学问题离散化为一组代数方程来进行数值求解。
绪 论在学习流体力学这门课程之前,本绪论将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流体力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流体力学?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怎样学好流体力学?使同学们对流体力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流体力学的主要脉络和学习方法。
一、流体力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流体的平衡和流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在力学研究中,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受力后不变形的绝对刚体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力学;以受力后产生微小变形的固体为研究对象的固体力学;以受力后产生较大变形的流体为研究对象的流体力学。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
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随时随地都可遇到流体,所以流体力学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事业密切相关。
它是一门应用较广的科学,航空航天、水运工程、流体机械、给水排水、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气象预报以及环境保护等学科均以流体力学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以后,飞机和其他各种飞行器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航天飞行,使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其他星球和银河系。
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同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空气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这些学科是流体力学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要求人们了解流体在多孔或缝隙介质中的运动,这是流体力学分支之一——渗流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渗流力学还涉及土壤盐碱化的防治,化工中的浓缩、分离和多孔过滤,燃烧室的冷却等技术问题。
燃烧离不开气体,燃烧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有化学反应和热能变化的流体力学问题是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的内容之一。
爆炸是猛烈的瞬间能量变化和传递过程,涉及气体动力学,从而形成了爆炸力学。
沙漠迁移、河流泥沙运动、管道中煤粉输送、化工中气体催化剂的运动等,都涉及流体中带有固体颗粒或液体中带有气泡等问题,这类问题是多相流体力学研究的范围。
第一章绪论表面力:又称面积力,是毗邻流体或其它物体,作用在隔离体表面上的直接施加的接触力。
它的大小与作用面积成比例。
剪力、拉力、压力质量力:是指作用于隔离体内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惯性力流体的平衡或机械运动取决于:1.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内因)2.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外因)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单位:kg/m3 。
重度:指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
单位: N/m3 。
流体的密度、重度均随压力和温度而变化。
流体的流动性:流体具有易流动性,不能维持自身的形状,即流体的形状就是容器的形状。
静止流体几乎不能抵抗任何微小的拉力和剪切力,仅能抵抗压力。
流体的粘滞性:即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阻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流体的流动性是受粘滞性制约的,流体的粘滞性越强,易流动性就越差。
任何一种流体都具有粘滞性。
牛顿通过著名的平板实验,说明了流体的粘滞性,提出了牛顿内摩擦定律。
τ=μ(du/dy)τ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动力粘度μ:反映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单位:N•s/m2运动粘度ν:ν=μ/ρ第二章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具有特性1.流体静压强既然是一个压应力,它的方向必然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即垂直于作用面,并指向作用面。
2.静止流体中任一点上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压强大小均相等。
静力学基本方程: P=Po+pgh等压面: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绝对压强:以无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abs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P=Pabs—Pa(当地大气压)真空度:绝对压强不足当地大气压的差值,即相对压强的负值 PvPv=Pa-Pabs= -P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基本问题:1、求流体内某点的压强值:p = p0 +γh;2、求压强差:p – p0 = γh ;3、求液位高:h = (p - p0)/γ平面上的净水总压力:潜没于液体中的任意形状平面的总静水压力P,大小等于受压面面积A与其形心点的静压强pc之积。
第十一讲流体力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流体包括了气体和液体。
流体具有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的特征,这一点和弹性体是类似的,然而,流体仅仅具备何种压缩弹性,例如,用力推动活塞可以压缩密闭气缸中的气体,在撤消外力后,气体将恢复原状,将活塞推出;但流体不具备抵抗形状改变的弹性,在力的作用下,流体因流动而发生形状的改变,,撤消外力后,流体并不恢复原来的形状,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流动性。
流体力学的任务在于研究流体流动的规律以及它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理想流体无论是气体还是流体都是可以压缩的,只不过在通常的情况下,气体较容易被压缩,而液体难以被压缩。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常常把流动着的流体看着是不可压缩的,这一点对于液体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在对液体加压时,其何种的改变是极其微小的,是可以忽略的;我们之所以把流动着的气体也看作是不可压缩的,是因为气体的密度小,即使压力差不大,也能够迅速驱使密度较大处的气体流向密度较小的地方,使密度趋于均匀,这样使得流动的气体中各处的密度密度不随时间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样,气体的可压缩性便可以不必考虑。
不过,当气流的速度接近或超过声速时,因气体的运动造成的各处的密度不均匀的差别不及消失,这时气体的可压缩性会变得非常的明显,不能再看作是不可压缩的。
总之,在一定的问题中,若可不考虑气体的可压缩性,便可将它抽象为不可压缩的理想模型,反之,则需看作是可压缩的液体。
液体都的或多或少的粘性,在静止液体中,粘性无法表现,在流体流动时,,将明显地表现出粘性。
所谓粘性,就是当流体流动时,层与层之间有阻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如河流中心的水流速度较快,由于粘性,靠近河岸的水几乎不动。
在研究流体时,若流体的流动性是主要的,粘性居于次要地位时,可认为流体完全没有粘性,这样的理想模型叫做非粘性流体,若粘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则需将流体看作粘性流体。
如果在流体的运动过程中,流体的可压缩性和粘性都处于极为次要的地位,就可以把流体看作是理想流体。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流体的各种运动特性,在各种里的作用下流体的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其他界面(固体壁面,不同密度的流体等)由于存在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用来度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粘性:反映流体客服外界切向力的物理属性。
气蚀:如这种运动是周期的,将对固体表面产生疲劳并导致剥落,这种现象称为气蚀。
表面张力: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能够承受及其微小的张力,这种张力称表面张力。
表面力:是通过直接接触,施加在接触面上的力,它正比于接触面面积,通常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表示应力。
质量力:作用在隔离体内每个流动质点上的力称为质量力。
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
等压面: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绝对压强:以无物质分子存在的或虽存在但处于绝对静止状态下的压强为起算点,所表示的压强为绝对压强。
相对压强:以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为起算点,所表示的压强为相对压强。
恒定流:在流场中,任意空间位置上运动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即对时间的偏导数等于零,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
非恒定流:在流场中,任意空间位置上只要存在某一运动参数是时间的函数,即对时间的偏导数不等于零,这种流动称为非恒定流。
流线:在流场中,流线是一条瞬时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流速方向,流线是由无限多个流体质点组成的。
迹线:在流场中,迹线是由一个流体质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中所勾画的曲线,即为流体质点的轨迹线。
流管:在流场中任意取一非流线的封闭曲线,通过该曲线上的每一点作流场的流线,这些流线所构成的一封闭管状曲面称为流管。
过流断面:在流束上作与流线正交的横断面称为过流断面。
元流:当流束的过流断面为微元时,该流束称为元流。
总流:总流是由无数元流组成的流束,断面上各点的运动参数一般不相等。
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或质量称为该断面的流量。
粘滞性:流体在粘滞力作用下,具有抵抗流体相对运动的能力。
质量力:所在力场作用流体各质点的分布力,又称体积力。
对于均质流体总质量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
压缩性:流体随压强增大而体积缩小的性质。
牛顿流体:简单剪切流动中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关系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等压面:在同一种连续静止流体中。
静水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压力体:用铅垂线沿曲面边缘平行移动一周,割出的以自由液面为上底,曲面本身为下底的主体。
真空度:大气压强与绝对压强的差值,用符号Pv表示。
流线:某一时刻在流场中画出一条空间曲线,该时刻,曲线上所有质点的流速矢量都与该曲线相切。
湿周: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
水力半径:有R=A/x定义的,过流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沿程水头损失:沿程阻力做功而引起的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局部阻力引起的水头损失。
当量粗糙高度:指和工业管道粗糙管区入值相等的同直径人工粗糙管的粗糙高度。
水力坡度:一定流量Q通过单位长度管道所需要的作用水头。
棱柱形渠道:渠道断面形状、尺寸、底坡沿程不变的长直渠道。
水力最优断面:使水力半径尺寸最大,即湿周最小的断面形式。
临界底坡:当明渠作均匀流时正常水深恰好等于流量下的临界水深,此时的相应的渠道的底坡。
断面比能:各断面最底点为计算基准面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临界水深:断面比能发生在临界流状态,此时对应的水深。
堰流:从障碍物上溢流至下游的水流现象。
自流井:汲取承压地下水的井。
普通井:在具有自流水面的潜水层中凿的井。
完整井:井底直达不透水层的井位变加速度:速度场随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加速度变化。
有旋流动:在运动中,流体微团存在的旋转运动。
一、静水压强的特征:1)静水压强的方向是垂直于被作用面。
2)任一点的各方向的静水压强相等。
二、等压面的特征:等压面永远与质量正交。
三、静力学基本方程:P=Po+rh表明特征:1)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按线型规律变化。
2)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等于其表面压强Po与从该点到流体自由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液体重量(即rh)之和。
流体力学(简介)流体力学是在人类与自然界相处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对流体力学学科的形成做出卓越贡献的是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论浮体》,公元前250年)建立了包括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
流体力学原理主要指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数值方法的现状;运用基本的数学分析,详尽阐述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讨论流域和非一致结构化边界适应网格的几何复杂性带来的困难等。
一、发展简史各物理量关系构成牛顿内摩擦定律,τ=μ*du/dy动压和总压。
显然,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减小;速度减小,压强就增大;速度降为零,压强就达到最大(理论上应等于总压)。
飞机机翼产生举力,就在于下翼面速度低而压强大,上翼面速度高而压强小,因而合力向上。
据此方程,测量流体的总压、静压即可求得速度,成为皮托管测速的原理。
在无旋流动中,也可利用无旋条件积分欧拉方程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涵义不同,此时公式中的常量在全流场不变,表示各流线上流体有相同的总能量,方程适用于全流场任意两点之间。
在粘性流动中,粘性摩擦力消耗机械能而产生热,机械能不守恒,推广使用伯努利方程时,应加进机械能损失项[1]。
图为验证伯努利方程的空气动力实验。
补充: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1)p+ρgh+(1/2)*ρv^2=常量(2)均为伯努利方程其中ρv^2/2项与流速有关,称为动压强,而p和ρgh称为静压强。
伯努利方程揭示流体在重力场中流动时的能量守恒。
由伯努利方程可以看出,流速高处压力低,流速低处压力高。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导出适用于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
N-S方程反映了粘性流体(又称真实流体)流动的基本力学规律,在流体力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解非常困难和复杂,目前只有在某些十分简单的流动问题上能求得精确解;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简化方程而得到近似解。
例如当雷诺数Re1时,绕流物体边界层外,粘性力远小于惯性力,方程中粘性项可以忽略,N-S方程简化为理想流动中的欧拉方程(=-Ñp+ρF);而在边界层内,N-S方程又可简化为边界层方程,等等。
流体流动流体特性→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的管内流动gΔZ+Δu2/2+Δp/ρ=W e-∑h f静压能:p/ρ,J/kg静压头:p/(ρg),m流体密度:ρ,kg/m3 ,不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压强差:Δp,Pa, mmHg,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Δz+Δp/ρ=0或p1/ρ+gZ1=p1/ρ+gZ1或p=p A+hρg应用:U型压差计gΔZ+Δu2/2+Δp/ρ=W e-∑h f位能:gZ,J/kg位头:Z,m截面的选择基准面的选定gΔz+Δu2/2+Δp/ρ=W e-∑h f动能:u2/2,J/kg动压头(速度头):u2/(2g),m流速:u, m/s当两截面积相差很大时,大截面上(贮液槽)u≈0流体在圆管内连续定态流动:u2=u1(d1/d2)2体积流速:q v, m3/s q v=uA质量流速:q m, kg/s q m=q vρ=uAρ流速测定:变压差(定截面)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文丘里u=C(2Δp/ρ)1/2=C[2R(ρA-ρ)g/ρ]1/2孔板C=0.6-0.7;测速管/文丘里C=0.98-1.0变截面(定压差)流量计:转子流量计gΔZ+Δu2/2+Δp/ρ=W e-∑h f管路总阻力:∑h f=h f+h f’,J/kg;总压头损失:H f=∑h f/g,m对静止流体或理想流体:∑h f=0直管阻力:h f=λ.L/d.u2/2局部阻力:h f’=ζu2/2 (阻力系数法)或h f’=λ.L e /d.u2/2 (当量长度法)(进口:ζ=0.5;出口:ζ=1)雷诺准数:Re=duρ/μ, 流型判断管内层流:Re≤2000ur=Δp f/(4μL).(R2-r2), u=u max/2;λ=64/Re管内湍流:Re>2000λ=0.3164/Re0.25 (光滑管)λ=f(Re,ε/d)(粗糙管)牛顿黏性定律:τ=μ(du/dy)当量直径:d e=4流通面积/润湿周边长度gΔZ+Δu2/2+Δp/ρ=W e-∑h f有效功(净功):W e,J/kg;有效压头:H e=W e/g,m有效功率:P e=W e q m,W功率:P=P e/η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非均相混合物(颗粒相+连续相)→相对运动(沉降/过滤)→分离颗粒相+连续相→固体流态化→混合沉降沉降(球形颗粒):连续相:气体/液体颗粒受力:(重力/离心)场力-浮力-阻力=ma沉降速率重力沉降离心沉降ζ=f(Re t,υs),Re t=du tρ/μ<10-4-1(层流区),ζ=24/ Ret离心分离因数沉降设备设计沉降条件:θ≥θt重力沉降:降尘室离心沉降:旋风分离器生产能力qv=blu t q v=hBu i(q v与高度无关)n层沉降室q v=(n+1)blu t过滤(滤饼过滤)恒压滤饼过滤(忽略过滤介质阻力)K过滤常数:K=2k(Δp)1-s, m2/s;*K取决于物料特性与过滤压差;单位过滤面积所得的滤液体积q=V/A,m3/m2;单位过滤面积所得的当量滤液体积q e=V e/A,m3/m2;s-滤饼的压缩性指数每得1m3滤液时的滤饼体积υ(1m3滤饼/1m3滤液)体积为V W的洗水所需时间θW = V W/(dV/dθ)W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单位时间获得的滤液体积)间歇式连续式Q=V/T=V/(θ+θW+θD)若V e可忽略转筒表面浸没度ψ=浸没角度/3600转筒转速为n-- r/min,过滤时间θ=60 ψ/n传热传热方式及定律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对流:牛顿冷却定律辐射;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E b=σ0T4=C0(T/100)4传热基本方程Q=KS△t m换热器的热负荷用热焓用等压比热容用潜热两平行灰体板间的辐射传热速度Q1-2Q1-2=C1-2S[(T1/100)4-(T2/100)4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总散热速率:Q=Q c+Q R=αTS w(t w-t b)αT=αc+αR恒温传热△t m=T-t变温传热:平均温差*逆流和并流错流和折流温差校正系数=f(P,R)传热单元数法计算确定C min→NTU,C R→ε→由冷热流体进口温度和ε→冷热出口温度传热表面积S=Q/(K△t m)热传导和对流联合传热总传热系数R so,R si垢阻;壁阻对流传热系数αi,αo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层流膜状冷凝时:努塞尔特方程湍流液膜冷凝时:水平管外液膜冷凝时:液体沸腾传热系数:罗森奥公式:α=(Q/S)/Δt蒸发蒸发器的热负荷Q,kJ/hQ=D(H-h c)=WH’+(F-W)h1-Fh c+Q L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出Q=Dr=WH’+(F-W)h1-Fh0+Q L溶液稀释热可忽略D=[Wr’ +Fc0(t1–t0)+Q L]/rr’=(H’-c W t1)近似可作为水在沸点t1的汽化热。
流体力学就业方向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工程学和应用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在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流体力学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涉及到飞机、火箭、导弹等飞行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营。
流体力学在空气动力学、燃烧学、热力学、材料科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能源工程领域:涉及到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流体力学在地下油气开采、热能转换、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汽车工程领域:涉及到汽车、机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营。
流体力学在空气动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海洋工程领域:涉及到海洋资源开发、海上交通、海洋环境保护等。
流体力学在海洋气象、海洋动力学、海洋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涉及到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以及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流体力学在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心脏病、癌症、药物传输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流体力学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对于想从事
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就业前景广阔。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专业代码:080103授予….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品德和学风、健康的身体,具备坚实的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流体力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能独立进行流体力学专业的科学研究。
毕业后可胜任流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解决港口海岸、土木水利、能源化工等工程中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流体力学是研究各种静止和运动条件下流体规律的科学。
现代流体力学主要的研究手段包括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计算,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本学科点多年来主要研究的领域有:非线性波浪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及计算;波浪与海工结构物相互作用理论与数值模拟;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哈密
顿体系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斯托克斯流的一般理论及解析解;污染物质在不饱和土壤中迁移的实验与数值模拟;流动过程中流体的混合以及质量、热量传递过程的强化技术;非定常管流的数值模拟;湍流的数值模拟;流体流动稳定性分析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 计算流体力学:包括流体力学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边界元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流体与固体耦合力学分析:包括流固耦合中的本征值方法和摄动法
3). 流体力学中的辛体系:包括流体力学中的哈密顿体系,计算流体力学中的辛数值方法和本征值展开法
4). 非线性水波理论及数值方法:包括哈密顿体系下的非线性浅水波理论,间断问题的数值方法
5). 流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湍流模拟:包括管道流动,明渠流动
6). 流体的混沌混合和质热传递强化技术:包括流动的不稳定性机理及热质传递过程强化机理
7). 港口海岸工程:包括波浪与海工结构物相互作用理论与数值模拟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研室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习年限培养计划一般按两年半安排,学习年限不超过三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 公共必修课程(政治+外语) 8学分,
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24= 14(必修)+10(选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
总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二年制应在第二学期开题)确定,并由硕士生在研究室或一级学科范围内作选题及预研报告,广泛听取意见。
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经导师和研究室审核同意后实施。
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院和学院定期组织检查,由硕士生本人汇报阶段性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答辩通过者,经系(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六、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R.B.伯德,W.E.斯图瓦特,E.N.莱特富特著,戴干策,戎顺熙,石炎福译,传递现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戴干策,陈敏恒著,化工流体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张兆顺,崔桂香著,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张廷芳著,计算流体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邹志利著,水波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
G.K.巴切勒著,沈青,贾复译,流体动力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7
陆金甫,关治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王英,谢晓晴,李海英著,流体力学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重要学术期刊
Heat and Mass Transf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Journal of Hydrolytic Engineering
Journal of Hydrolytic Research
Journal of Fluids of Structures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Physics of Fluid
Computers and Flu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 in Fluids
Coastal Engineering
Ocean Engineering
计算力学学报
水动力学进展
中国科学
七、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的2-6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目录
1)理论力学
2)流体力学
3)有限元法
4)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
附:课程设置表
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32 分;
学位必修课不低于24分)
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学位
必修课22分) 公共基础课
20140011
22030001
20140012
20140013
第一外国语:英语
专业英语
第一外国语:日语
第一外国语:俄语
96
32
192
96
4
1
5
5
1或2
3
1-2
1
考试
考试
考试20120002
20120003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16
2
1
1或2
1或2
考试
考试专业必修课
21030022
连续介质力学
Continuum Mechanics
64 4 1 考试
21030062
流体力学
Fluid Mechanics
48 3 1 考试
21030016
计算流体力学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64 4 2 考试
21030063
实验流体力学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
48 3 1 考试
20020011
近代物理实验(工科)
(公共基础课, 必选)
16 1 1
22030064
工程流体力学计算与分析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Fluid
Dynamics
32 2 2
22030065
传质与传热学
Heat and Mass Transfer
32 2 2
湍流理论与数值模拟
注:(1)“矩阵与数值分析”,“数理方程”为数学系硕士课程;
(2)“燃烧学”, “计算传热学”为能源学院硕士课程;
(3)“流体网络分析与综合”, “波浪对海上工程的作用”,“模型试验与量测技术”, “波浪理论”
为水土学院硕士课程;
(4)课程设置表中的选修课可以跨学科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