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2 (2)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重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并从微观角度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前提,也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元素、化学式,及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探究学习的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因为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从分子原子角度去解释质量变化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六不变、两改变、两可能变”吗?【展示】“六不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种类、元素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定不变;“两改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
宏观: 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实验器材、化学试剂;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上节课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实验操作(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3-4人;2.实验材料包括:锌粉、硫磺粉、天平、试管、点火器;3.操作步骤:–步骤一:将锌粉和硫磺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放入两个试管中;–步骤二:用点火器分别将两个试管中的物质点燃;–步骤三:观察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步骤四: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第三步:实验讨论(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3.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并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对比。
第四步: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结论,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3.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2.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3.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温故知新]1 蜡烛燃烧后质量比原来质量变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蒸发:水电解:3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元素 —— ;物质——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4 符号表达式中的“+”、“→”、“△”、“点然”分别表示一侧广告说“转让水变油技术,转让费20000元,有意者请于13327xxxx 联系”如果你是厂长,你会同他联系?【我会探究】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与分解掉的水的质量是否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元素的种类 , 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总结出 C+O 2===CO 2的可看出的三点信息讨论水分子从 S+O 2=====SO 2,Fe+CuSO 4======Cu+FeSO 4可看出的信息【体验收获】燃1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点燃点2 试从化学变化实质的角度,驳斥“水变油”的谎言.(提示:原油的成份中,主要含有C、H、O)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那些知识)?(1)(1)2H2O2H2↑+O2↑(2)4P+5O22P2O5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氧气,由此可推断葡萄糖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 元素。
5.我国“长征二号”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在火箭发射时,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内容分析: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是学习初中化学的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化学用语学习。
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的化学用语,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
化学方程式的“量”的含义是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的基础,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物质的相互反应的质量关系和反应联系的基础,体会化学方程式的简约和丰富的含义。
教法分析:问题引领,分组合作实验探究法,微观动画模拟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型模拟分子和原子,表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微观的模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法,并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奠定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过程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蕴涵的含义。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读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质”的含义和“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涵义的理解初高中衔接: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最简洁的化学用语,初中化学用到的化学变化大部分是不可逆反应,只能向正方向发生,一般不存在化学平衡,但依然要强调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不是等号而是生成了的含义,进而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由含义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理解化学变化的表示形式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关系是一定的,并由此运用于生产和生活。
如:根据需要的量决定所用的原料的量从而减少原料的浪费,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