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物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浸出车间试题
一、公共部分:
1、车间工艺流程图?
2、突然停机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3、写出本车间的设备名称及对应的设备代号?
4、本工段岗位职责?
5、车间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每人报一条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6、谈谈你对溶剂的理解?
二、浸出工段:
①浸出器内混合油的走向示意图?
②浸出器的开停机顺序,影响豆粕残油的几个因素,生产过程中浸出工段的检查注意事项?
③新鲜溶剂投入量如何调整?
三、蒸脱工段:
①蒸脱机的工作原理,蒸脱机分几层?各层的作用及温度控制范围,开停机顺序?
②蒸脱工段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查事项?
③粕残溶过高会造成哪些后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避免?
四、蒸发工段:
①蒸发工段的作用及开停机顺序,一蒸、二蒸、汽提塔的工作原理及操作参数?
②出现液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③尾气回收系统开停机顺序及应注意事项?。
浸出药剂考试试题
一、X型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以下每题由一个题干和
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
第1题
下列不适于煎煮汤剂的容器有
A 铜容器
B 铁容器
C 铝容器
D 沙锅
E 搪瓷器具
【正确答案】:A,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提高蒸发效率的方法有
A 增大液体体表面积
B 升高大气压
C 升高实际蒸汽压
D 增大传热温度差
E 减低传热系数
【正确答案】:A,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下列剂型中属于含糖浸出药剂的有
A 中药注射剂
B 煎膏剂
C 颗粒剂
D 流浸膏剂
E 滴丸剂
【正确答案】:B,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下列煎煮汤剂的方法中,效果相当且效果较差的方法有哪几种
A 高压蒸汽制法
B 蒸汽夹层煎煮法
C 直火煎煮法
D 砂浴炖法
E 温浸法
【正确答案】:D,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干燥方法有
A 膜式干燥
B 减压干燥
C 沸腾干燥
D 喷雾干燥
E 紫外线干燥
【正确答案】:A,B,C,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粉碎药材时应有适当的限度,不应太细,原因是
A 扩散面积越大,扩散越快。
肉制品加工工艺一、水——占肉的70%左右1、水的存在状态(1)结合水(Bound Water)(2)不易流动水(Immobilized Water)(3)自由水(Free Water)2、肉的持水性:指肉在冻结、冷藏、解冻、腌制、绞碎、斩拌、加热等处理过程中,对于(1)肉中原有水分和油脂(2)添加到肉中的水分和油脂,的保持能力(不致于在加热或烘制时汁液流失);3、肉中水分含量与肉中脂肪含量的关系:含脂率高的肉,则含水量低;4、肉中水分活度Aw与微生物繁殖:一般经验,相对湿度70%(Aw=0.7)时,微生物几乎不繁殖;二、蛋白质——占肉的20%左右肌肉蛋白质的组成,依其构成的位置和在盐溶液中溶解性,分三种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占50%,约30%,基质蛋白质约20%。
肌原纤维蛋白特点:是肌肉的结构蛋白。
是肌肉的不溶性蛋白。
与肉的嫩度有关。
肌浆中蛋白质特点:溶解度高是肉中最易提取的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
呈色三、糖类和脂类——占肉的16%左右动物脂肪富含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
糖: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主要贮存形式。
四、浸出物浸出物是指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包括含氮浸出物: 核苷酸类﹑嘌呤碱﹑氨基酸﹑肽﹑胍类﹑肌酐无氮浸出物: 糖原﹑有机酸琥珀酸、谷氨酸、肌苷酸——肉鲜;肌醇——甜味;乳酸——酸味五、无机物——占总肉1%左右1、对于活体:保持细胞渗透压,参与酶作用;对于胴体:影响保水性(离子强度[Na+]将肌球蛋白从“粗丝聚集态”变为“盐溶态”,有利于增大持水性),影响脂质腐败(金属加速脂氧化);2、灰分中:碱性成分——K,Na,Mg,Ca,Zn,Fe,Cu,……;酸性成分——P,S,Cl,……(总含量>K,Na);肉是酸性食品(加上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机酸);六、维生素1、脂溶性:A(A1、A2)——视黄醇(抗干眼病醇);D(D2、D3)——骨化醇(抗佝偻病)(调节Ca、P代谢);E——生育酚;K(K1、K2、K3)—止血维生素;七.颜色(肉中主要色素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1、影响肉颜色的因素:(论述宰后影响肉嫩度的因素有哪些?)(1)动物的种类,年龄及部位;(2)环境(包装环境)中的氧含量;(3)湿度(干肉中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易氧化);(4)温度(高温促进肌红蛋白氧化);(5)pH;(6)微生物(细菌污染,分解蛋白质,色浊;霉菌污染,白色红色,黑色等色斑,并发生荧光);(7)色素物质的变化;肉颜色变化的根本所在是肌红蛋白中铁离子的价态(Fe2+的还原态或Fe3+的氧化态)和与O2的结合位置,由O2的分压变化所决定。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43中药鉴定部分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的水分测定法为A.烘干法B.甲苯法C.减压干燥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答案:C水分测定法。
水分测定法有四种: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2. 浸出物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A.一号筛B.二号筛C.三号筛D.四号筛E.五号筛答案:B浸出物测定法。
浸出物测定包括水溶性、醇溶性和醚溶性浸出物测定,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溶剂,用冷浸法或热浸法做中药的浸出物测定。
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3. 山药主产于A.浙扛B.四川C.安徽D.河南E.广东答案:D四大怀药为河南的四种道地药材,分别为怀牛膝、山药、地黄、菊花,产于河南的道地药材还有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4. 石韦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为A.绿原酸B.香草酸C.延胡索酸D.芒果苷E.异芒果苷答案:A药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类似叶类药材的含量测定指标成分还有靛蓝(蓼大青叶)、靛玉红(大青叶、槲皮素(罗布麻叶)。
5. 槲寄生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为A.齐墩果酸B.熊果酸C.羽扇豆醇D.香树酯醇E.枸橼酸答案:A药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类似的全草类药材的指标成分还有盐酸麻黄碱(麻黄)、淫羊藿苷(淫羊藿)、槲皮素和山柰酚(金钱草)、百秋李醇(广藿香)、胡薄荷酮(荆芥)、盐酸水苏碱(益母草)、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咖啡酸(蒲公英)。
6. 苦参粉末中可见A.草酸钙方晶B.草酸钙簇晶C.草酸钙砂晶D.草酸钙针晶E.草酸钙柱晶答案:A药材的显微特征。
含有草酸钙方晶的药材还有甘草、补骨脂(豆科)、黄柏、枳壳(芸香科)、石菖蒲。
浸出药剂题库7-0-8
问题:
[单选]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称为()
A.A.流浸膏剂
B.B.浸膏剂
C.C.茶剂
D.D.药酒
E.E.酊剂
问题:
[单选]用适宜的溶剂浸出中药中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呈粉状或膏状者称为()
A.A.流浸膏剂
B.B.浸膏剂
C.C.茶剂
D.D.药酒
E.E.酊剂
问题:
[单选]主要用煎煮法制备的是()
A.A.煎膏剂
B.B.酊剂
C.C.茶剂
D.D.流浸膏剂
E.E.酒剂
(旅游景点 /)
问题:
[单选]可以袋泡或煎煮,多应用于治疗食积停滞、感冒咳嗽等症的是()
A.A.合剂
B.B.酊剂
C.C.茶剂
D.D.流浸膏剂
E.E.糖浆剂
问题:
[单选]可以采用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制备的是()
A.A.合剂
B.B.酊剂
C.C.茶剂
D.D.流浸膏剂
E.E.糖浆剂
问题:
[单选]制备过程中要防止有"返砂"现象产生的是()
问题:
[单选]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是()
A.A.煎膏剂
B.B.酊剂
C.C.糖浆剂
D.D.流浸膏剂
E.E.酒剂
问题:
[单选]干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
A.A.含水3%
B.B.含水5%
C.C.含水15%
D.D.含水15%~20%
E.E.含水25%。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C2.C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案: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题: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2.次生代谢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答案:单项选择题:1.C2.D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2.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浸出药剂含答案1. 常用渗漉法制备,且需先收集药材量85%初漉液的剂型是?A. 药酒?B. 酊剂?C. 浸膏剂?D. 流浸膏剂?E. 煎膏剂?2. 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称A. 药酒?B. 酊剂?C. 糖浆剂?D. 浸膏剂?E. 煎膏剂?3. 复方碘口服溶液由碘50 g、碘化钾100 g ,加水100 ml 溶解后,再加适量水至制1000ml,其中碘化钾作为?A. 增溶剂?B. 助悬剂?C. 助溶剂?D. 絮凝剂?E. 矫味剂?4. 处方薄荷油20 ml , 95%乙醇600 ml,蒸馏水适量共制成 1 000 ml 。
上方制成哪类剂型?A. 混悬剂?B. 合剂?C. 溶胶剂?D. 溶液型药剂?E. 酒剂?5. 关于汤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 以水为溶剂?B. 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C. 吸收较快?D. 煎煮后加防腐剂服用?E. 制法简单易行?6. 关于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含毒剧药酊剂每100 ml 相当于原药材10 g?B. 一般酊剂每100 ml 相当于原药材20 g?C. 可以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D. 用乙醇作溶媒,含药量高?E. 久置产生沉淀时,可滤过除去沉淀再使用?7. 采用适当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称?A. 汤剂?B. 乳剂?C. 浸出制剂?D. 合剂?E. 糖浆剂?8. 关于中药糖浆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4.74%(g/ml)或85%( g/ml)?B. 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C. 为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糖浆剂常加防腐剂?D. 可分为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E. 矫味糖浆可分为单糖浆和芳香糖浆?9. 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 浸提—纯化—浓缩—炼糖(炼蜜)—分装—灭菌B. 煎煮—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C. 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D. 提取—精制—配液—灌装—灭菌E. 煎煮—纯化—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灭菌10.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热溶法制备糖浆剂的特点?A. 本法适应于单糖浆制备?B. 本法适合遇热不稳定药物糖浆制备C. 可杀灭生长期的微生物?D. 加热时间过长转化糖含量增加?E. 加助滤剂吸附杂质,提高澄明度?11.对煎膏剂中不溶物检查叙述正确的是?A. 取供试品5 g ,加热水100 ml ,观察B. 取供试品5 g,加热水200 ml,观察C. 取供试品3 g ,加热水100 ml ,观察D. 加细粉的煎膏剂应在加入药粉后检查?E. 取供试品3 g,加热水200 ml,观察12.关于浸出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药效缓和,副作用小B. 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C. 易霉败变质,均需加防腐剂D. 服用量减少E. 处方中药材的综合成分体现出了药物的综合疗效13.橙皮糖浆为A. 芳香矫味糖浆B. 药用糖浆C. 单糖浆D. 有色糖浆E. 胶浆剂14. 关于糖浆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 适用于儿童服用C. 制备方法简便D. 含糖量高的糖浆剂渗透压高,易染菌E. 须加防腐剂15. 以下关于流浸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水量15%~20%?B. 需加入50%~75%乙醇作为防腐剂C. 每1 ml相当于原药材1 g ?D. 多用回流法制备?E. 作为一般制剂的中间体,不可直接应用于临床?16.下列哪种制剂适宜加防腐剂A. 合剂B. 膏滋C. 汤剂D. 酊剂E. 酒剂17.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是?A. 合剂?B. 煎膏剂?C. 糖浆剂?D. 浸膏剂?E. 口服液?18.酒剂不用以下哪种方法制备?A. 热浸法?B. 冷浸法?C. 渗漉法?D. 溶解法?E. 回流法19.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防止液体浸出制剂的水解?A. 添加NaOH?B. 添加乙醇?C. 冷冻?D. 添加丙酮?E. 避光?20. 不需要作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A. 酊剂?B. 流浸膏剂?C. 酒剂?D. 藿香正气水?E. 藿香正气口服液?21. 药材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的提取、浓缩方法制成的单剂量包装的内服液体制剂称A. 合剂B. 浸膏剂C. 口服液D. 流浸膏剂E. 糖浆剂22. 关于煎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外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有光泽B. 煎膏剂收膏的稠度一般控制相对密度1.40 左右C. 无浮沫,无焦臭、异味,无返砂D. 相对密度、不溶物应符合药典规定E. 加入糖或炼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23.关于酒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酒辛甘大热,可促使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疗效B. 组方灵活,制备简便,不可加入矫味剂C. 能活血通络,但不适宜于心脏病患者服用D. 临床上以祛风活血、止痛散瘀效果尤佳E. 含乙醇量高,久贮不变质24. 关于汤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服用量较大,味苦B. 吸收慢C. 制备方法简便,药效迅速D. 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E. 携带不方便,易霉败25. 金银花糖浆制备时,需加下列哪种附加剂A. 防腐剂B. 增粘剂C. 助悬剂D. 助溶剂E. 增溶剂26. 煎膏剂在贮藏时出现糖的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A. 晶型转变B. 返砂C. 析晶D. 转化糖E. 乳析27. 当归流浸膏和三分三浸膏的制备是采用下列哪种制法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浸渍法E. 回流法28. 关于合剂和口服液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剂量较小,便于服用B. 口服液质量稳定C. 易霉败变质D. 单剂量包装者便于携带和贮藏E. 处方固定不能随意加减29. 合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 色泽均匀,无异味B. 贮藏期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C. 具有一定的pHD .相对密度、乙醇含量符合药典规定E. 可加入防腐剂,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30. 关于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茶剂中可含茶叶或不含茶叶B. 近年常见的多为袋装茶或“袋泡茶”C. 传统常用于食积停滞、感冒咳嗽D. 袋泡茶是从中药煮散发展而来,尤其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E. 茶块均是以中药原药材粗粉与粘合剂直接压制而成31.中药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A. 55% (g/ml)B. 60% (g/ml)C. 85% (g/ml)D. 75% (g/ml)E. 65% (g/ml)32. 关于酊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制备方法简单B. 服用剂量小,且久贮不变质C. 用乙醇为溶剂,应用上有局限性D. 可加入蜂蜜等矫味剂E. 用乙醇提取或溶解药物,可减少杂质的含量二、B型题[1~5]A. 煎煮法?B. 溶解法?C. 渗漉法?D. 超临界提取法?E. 水蒸气蒸馏法?1.制备碘酊宜用?2.提取砂仁中挥发油宜用?3. 制备益母草膏宜用?4. 制备川乌风湿药酒宜用?5. 提取高纯度的丹参酮宜用?[6~10]?A. 每100 ml 相当于原药材100 g?B. 每100 ml 相当于原药材20 g?C. 每100 ml 相当于原药材10 g ,或根据其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调整?D. 每100 ml中含被溶物85 g?E. 每1 g 相当于原药材2~5 g ?6. 单糖浆的浓度为?7. 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酊剂的浓度为8.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药材酊剂的浓度为9.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的浓度为?10. 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的浓度为?[11 〜15]A. 5 g?B. 15 g?C. 20 ml?D. 60 g?E. 85 g?11. 稠浸膏含水量每100 g 约为?12. 流浸膏含醇量每100 ml 至少为?13.干浸膏含水量每100 g 约为?14. 中药糖浆剂含糖量每100 ml 至少为?15. 单糖浆含糖量每100 ml 应为?[16 〜20]?A. 每毫升相当于0.2 g药材?B. 每毫升相当于0.1 g 药材?C. 每毫升相当1 g药材?D. 每毫升相当于2〜5 g药材?E. 每毫升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6.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药物酊剂浓度?17. 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物酊剂浓度?18. 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浓度?19.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浓度?20. 除另有规定外,酒剂浓度?[21~24]A. 酒剂?B. 单糖浆?C. 酊剂?D. 浸膏剂?E. 合剂?21. 多采用煎煮法制备?22. 多采用浸渍法制备?23.多采用热溶法制备?24. 可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25~29]A. 浸膏剂.B. 煎膏剂C. 流浸膏剂D. 糖浆剂E. 合剂25. 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g 的制剂26. 药材用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浓缩调整浓度至每1g 相当于原药材2-5g 的制剂27. 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28. 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炼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29. 药材用水或其它溶剂,提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30~34]A. 糖浆剂的制法B. 酒剂的制法C. 酊剂的制法D. 流浸膏剂的制法E. 浸膏剂的制法30.渗漉法和煎煮法31.渗漉法、水提醇沉法、稀释浸膏32. 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33. 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34. 溶解法、冷溶法、混合法三、X 型题1. 制备煎膏时炼糖的目的是?A. 使产生适量转化糖?B. 使产生焦糖?C. 除去杂质和水分?D. 杀死细菌?E. 防止“返砂” ?2. 下列可提高口服液澄明度的方法有?A. 高速离心?B. 水提醇沉?C. 加絮凝剂?D. 微孔滤膜过滤?E. 超滤?3.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有A. 药用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60%(g/ml)B. 糖浆剂应澄清,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C. 在贮存中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D. 相对密度、pH值和乙醇含量符合规定要求E. 装量差异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4. 汤剂的质量要求有A. 具药物的特殊气味,无焦糊味B. 无残渣、沉淀和结块C. 无不溶性固体微粒D. 有胶类烊化药物时,应混合均匀E. 粉末状药物加入时,应混合均匀,不聚结沉降5. 需要检查pH值的浸出制剂是?A. 糖浆剂?B. 煎膏剂?C. 酒剂?D. 酊剂?E. 浸膏剂?6. 关于酒剂、酊剂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 酊剂是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B. 酒剂多供内服,所用的酒应为谷类酒,符合蒸馏酒的质量标准C. 酊剂多供外用,少数作内服D. 酒剂和酊剂均不允许有沉淀E. 酒剂和酊剂均应测定乙醇含量、pH和总固体量7. 浸出制剂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A. 长霉?B. 发酵?C. 混浊?D. 水解?E. 陈化?8. 以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有A. 口服液B. 酊剂C. 合剂D. 流浸膏E. 煎膏剂9. 酒剂的制备方法有A. 冷浸法B. 热浸法C. 渗漉法D. 煎煮法E. 回流法10. 玉屏风口服液制备时,需要加下列那些附加剂A. 矫味剂B. 助悬剂C. 防腐剂D. 抗氧剂E. 增溶剂11. 以浸膏剂为中间体的制剂有A. 颗粒剂B. 煎膏剂C. 软膏剂D. 片剂E. 胶囊剂12. 以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有A. 流浸膏剂B. 酊剂C. 合剂D. 糖浆剂E. 煎膏剂13. 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A. 水分B. 溶化性C. 重量差异D. 装量差异E. 微生物限度14. 单糖浆剂为蔗糖的饱和水溶液,药剂上可用于A. 矫味剂B. 助悬剂C. 增溶剂D. 合剂E. 粘合剂15. 糖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 热溶法?B. 冷溶法?C. 渗漉法?D. 混合法?E. 回流法16. 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 煎膏剂含较多的的糖和蜜,药物浓度高,稳定性较差B. 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多用于慢性疾病C. 煎膏剂一般多采用煎煮法D. 煎膏剂中加入糖和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E. 煎膏剂返砂的原因与煎膏剂中总糖量和转化糖量有关17. 下列关于茶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 茶剂系指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B. 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药物的溶出率和溶出速度C. 除另有规定外,各种茶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2.0%D. 煎煮茶一般可分为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两种E. 测定含挥发性成分茶剂中的水溶性浸出物时,应采用“减量法”18. 下列需测定含醇量的剂型是:A. 酒剂B. 酊剂C. 合剂D. 浸膏剂E. 流浸膏剂19. 下列关于流浸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B. 渗漉法制备流浸膏的工艺为渗漉、浓缩、调整含量C. 流浸膏剂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 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D. 流浸膏剂制备时, 若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又耐热者, 可不 必收集初漉液E. 流浸膏剂成品应测定含醇量参考答案一、A 型题1.D 、2.B 、3.C 、4.D 、5.D 、6.D 、7.C 、8.A 、9.B 、10.B 、11.B 、 12.C 、 13.A 、 14.D 、 15.C 、 16.A 、17.B 、 18.D 、 21.C 、 22.E 、 23.B 、 24.B 、 25.A 、 26.B 、 27.C 、 28.C 、29.D 、 30.E 、 31.B 、 32.D、 B 型题1.B 、2.E 、3.A 、4.C5.D 、6.D 、11.B 、 12.C 、 13.A 、 14.D 、 15.E 、 16.A 、 17.B 、 18.D 、19.C 、20. E 、21. E 、 22.A 、 23.B 、 24.C 、 25.C 、 26.A 、 27.D 、 28.B 、29.E 、 30.E 、31.D 、 32.C 、 33.B 、 34.A19.A 、 20.E 、7.C 、 8.B 、 9.A 、 10.E 、三、X 型题I. ACD、E2.ABCDE、3.ABCE、4.ABDE、5.ACDE、6.ABE、7.ABCDE、8.ACE、9.ABCE、10.AC、II. A CDE、12.AB、13.ABCDE、14.ABDE、15ABD、16BCD、E 17.BCDE、18.ABE、19.ACDE。
浸出药剂题库5-1-8问题:[单选]需要加入防腐剂的是()A.A.糖浆剂B.B.煎膏剂C.C.茶剂D.D.酊剂E.E.酒剂问题:[单选]剂型属于液体状态的是()A.A.煎膏剂B.B.茶剂C.C.稠膏剂D.D.干膏剂E.E.流浸膏剂问题:[单选]下列关于浸出药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A.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B.B.可减少服用量C.C.部分浸出药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D.D.药酒、酊剂等久贮后易污染细菌,甚至发霉变质E.E.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 英超联赛问题:[单选]下列关于汤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A.组方灵活,可随证加减用药B.B.制法简单,奏效较为迅速C.C.水极性大,脂溶性成分易被提取完全D.D.制备过程中,有些成分会被药渣再吸附E.E.不宜久置问题:[单选]下列关于合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A.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B.B.合剂就是口服液C.C.制备中多加入适宜的防腐剂D.D.浸提方法一般采用煎煮法E.E.与药剂相比,药物浓度高问题:[单选]下列关于转化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A.蔗糖水解后产生的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俗称转化糖B.B.甜度比蔗糖高C.C.具氧化性D.D.较高浓度的转化糖在糖浆中能防止在低温中析出蔗糖结晶E.E.果糖易使制剂的颜色变深暗问题:[单选]含挥发性药物的糖浆宜采用的配制方法为()A.A.热溶法B.B.冷溶法C.C.浓配法D.D.稀配法E.E.浸渍法。
浸出物检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空5分)
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置干燥器中,冷却( A )
A、30分钟
B、20分钟
C、10分钟
2、冷浸法测定时,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 A )小时。
A、18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3、浸出物测定,电烘箱温度要求在(B )。
A、100℃
B、105℃
C、200℃
4、浸出物测定中,盛装样品的器皿叫(A )
A、蒸发皿
B、锥形瓶
C、称量瓶
5、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用的药材供试品须粉碎,过( B )号筛,并混合均匀。
A、一号筛
B、二号筛
C、三号筛
6、浸出物测定,供试品应测定2份,2份的平均相对偏差应(小于5% )
A、小于3%
B、小于4%
C、小于5%
7、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时,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 C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8、水溶性浸出物中热浸法,取供试品2-4g,(称定重量),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100ml,塞紧,( A )
A、前者称定重量,后者不须称定重量
B、前、后者都须称定重量
C、前者不须称定重量,后者称定重量
9、水溶性浸出物测定中冷浸法,称取供试品( B )g。
A、约3g
B、约4g
C、约5g
10、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取供试品2-5g,精密称定,置无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2)小时。
A、12
B、18
C、6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3分)
1、浸出物测定根据采用溶剂不同分为: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性醚浸出物三种测定法。
2、对于浸出物含量较高的供试品,在水浴上蒸干时应注意,先蒸至近干,
然后在旋转蒸发皿使浸出物均匀平铺于蒸发皿中,最后在蒸干。
3、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时,残渣置无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8小时,
主要目的是除去醚浸出物中的水分,以防止在下一步加热操作
中水分蒸发干扰测定。
4、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用的药材供试品需粉碎,过四号筛,
并混合均匀。
5、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分为冷浸法、热浸法。
三、计算公式(共20分)
(浸出物及蒸发皿重-蒸发皿)×加水(或乙醇)体积
水(醇)溶性浸出物(%)= ———————————————————×100%
供试品的重量×量取滤液的体积
(105℃干燥前浸出物及蒸发皿重-105℃干燥后浸出物及蒸发皿重)
挥发性醚浸出物(%)=—————————————————————×100%
供试品的重量×量取滤液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