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77
中国地名蕴含的自然地理背景中国地名蕴含的自然地理背景黄廷勇/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618300)我国学者对地名的研究,源远流长。
一些中国地名,其来源主要是自然地理背景。
本文主要归纳整理了蕴含自然地理背景较为明显的中国地名,供读者参考。
A 成厚厚的盐层。
“察尔汗”,蒙古语音译,意阿尔泰山:因蕴产金矿而得名。
“阿尔泰”,为“锌灰色”,因湖里干涸的盐盖为锌灰色蒙古语音译,意为“金山”。
而得名。
阿合奇县:地处天山南坡,草原广阔,多产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面积20多万平方芨芨草,故名。
“阿合奇”,柯尔克孜语音译,千米。
因有大片沼泽、盐湖,故名。
蒙古语意为“白色的芨芨草”。
“柴达木”即盐湖之意。
阿克陶县:“阿克陶”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巢湖:在安徽省,因湖呈鸟巢状,故名。
“白山”。
因南部昆仑山上常有冰雪覆盖而赤峰市:在内蒙古,因东北侧有一红色孤峰得名。
而命名。
阿拉山口:“阿拉”,突厥语音译,意为“花赤水河:在贵州、四川两省边境。
因沿河多木、杂色木”。
由于山体相对高差较大,植红、黄壤,每逢雨后山水流入此河,河水即物垂直分布比较典型,各类树木众多,故名。
变得混浊而呈褐红色,故名。
阿图什市:“阿图什”,在柯尔克孜语中,意D为“两山之间”。
因地处天山南坡两山之间大风顶:四川省美姑县一山名。
因山上常有而得名。
大风,故名。
艾丁湖:地处新疆吐鲁番中部,维吾尔语称大黑河: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源出大青山,“艾丁库勒”,意为“月光湖”。
因湖面晶莹注入黄河。
因流域土质呈黑色而得名。
洁白,城弯月形,故名。
大碱湖:内蒙古自治区一湖名。
因湖中有碱B 矿层分布,故名。
白云山:在中国,有三处比较有名的白云山,大凉山: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
因分别在贵州省长顺县广顺东20千米处、广山高寒冷,故名。
东省广州市北部、湖南省保靖县城。
皆因山大清河:在河北省中部,海河五大水系之一。
顶多云雾而得名。
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泥沙沉淀,自洼淀东百花山:北京市一山名,主峰海拔2035米。
青阳县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质环境背景(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1、自然地理概况我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铜陵市、南阳县接壤,东与泾县、黄山区交界,西与贵池区、南与石台县相邻,地跨北纬30°16′—30°47,东径117°36′—118°24′(不含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辖区)。
全县辖8个镇、3个乡,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人口266426人。
区内有平原、丘陵、低山等多种地貌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1526.5毫米。
地表水系发育,均属长江水系。
境内有青通河、九华河、七星河、陵阳河等长江支流或次级支流。
青通河发源于青阳县南部陵阳镇山区,流域面积388km2,受季节影响大。
据青阳县水文站资料:平均水位12.6m,最高水位16.55m,最低水位11.90m,平均流量6.05m3/S,最大流量450m3/S,最小流量为3.0m3/s。
九华河发源于青阳县九华山管委会山区,流域面积较小,受季节影响大,流量2—440m3/s。
七星河发源于青阳县东部酉华乡,流域面积较小,受季节影响大。
流量3—450m3/s。
陵阳河发源于青阳县陵阳镇北部,流域面积较小,受季节影响大。
流量3—450m3/s。
矿产资源较丰富,已查明的矿产7类26种,主要矿种有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花岗石、粘土等,此外还有铁、金、铜等,为建设大规模的建材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阳是交通较发达。
G318国道、S103线省道以及十余条县道与G3(京福)高速公路构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县道为支干、乡道为支脉的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世界名山黄山、佛教圣地九华山和太平湖风景区的重要门户。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十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7.2亿元,实现五年经济总量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重点旅游地理复习资料一、自然地理背景(重点)1.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含义:对旅游者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2.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包括截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进入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
其范围涵盖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
由七大要素组成(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矿藏、土壤)(二)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主要要由于太阳辐射和海陆位置不同引发的,是温度和水分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实质是南北差异。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差异--基调景观的差异自然地带是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自然地理单元。
不同自然带由于地形影响还发育着垂直地带环境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生物、土壤等也相应地发生垂直变化的规律。
2、二级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在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导致水分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地域分异现象。
导致各基调景观明显差异3、三级差异——小范围奇特景观差异地区性原因(1)某种特殊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岩性不同:花岗石、石灰石、红砂岩等地质作用不同:腾冲火山群;成都平原;川东平行岭谷等封闭孤立的演化环境:澳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三江源保护区、三江并流保护区等。
(2)特定地点才出现的的壮观的自然现象:佛光、树挂(雾凇)、特大潮汐等(3)在不适于大规模人类聚落存在的地区,由于受人类现代文明干扰甚少,还保留着近乎纯自然状态的地区:旅游开发之前的武陵源、神农架、九寨沟、卧龙等著名风景区。
(4)尚无法解释的诸多自然之迷:如北纬30度的诸多自然之迷区域………(三)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1、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的自然地理环境单元。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体现在海陆交界地带特有的景观、宜人气候和内陆水面也无法提供的运动的环境的条件。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
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因此,他们互为客源地,与接待地。
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
二、文化地理背景1.文化地理概述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地理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称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在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气氛(称精神文化要素)共同构成的,是人类的创造与自然存在的复合体。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分异的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文化地理环境的时间差异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物质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为创造的。
其历史是用人类的历史单位———年来计算,自然地理环境是在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它的历史是用地质历史单位———万年来衡量的。
世界文化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一级差异———文化圈: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五大文化圈:欧洲、东亚、阿拉伯、非洲、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文化圈)。
二级差异———文化区: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三级差异———民族小区: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的民族特点、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氛围。
第二章旅游者地理第一节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概述:(一)定义: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影响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自然地理背景、文化地理背景、经济地理背景、环境质量背景(三)地理背景对tourists的影响:1、影响:激发旅游(吸引激发、促动出游激发)2、原因:地理环境差异性和丰富性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二、自然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的三级差异:﹙名称、原因﹚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差异——基调景观差异原因:地理纬度不同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中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原因:水分差异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原因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原因:多种原因①由于特殊地质原因(喀斯特地貌、平顶山)②尚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迷(响沙湾)③特定地点出现的壮观景象(佛光、海市蜃楼)④不适于大规模人类聚落存在的地区(武陵源、卧龙)(二)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吸引激发的单层影响(三)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规律:吸引强度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地理环境特征差异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未知程度的增大而增加。
如:岱海、日本游客、西藏三、文化地理背景(一)定义: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于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氛围(精神文化要素)所共同构成的。
定义中的构成:自然环境基础要素物质文化要素精神文化要素(其中物质文化要素是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二)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1、一级差异——文化圈(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现代世界分为五大异质文化圈:欧洲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东方或儒教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伊斯兰或穆斯林文化圈非洲文化圈-----发展缓慢而落后的文化圈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文化圈-----联系松散的文化圈2、二级差异——文化区(指具有某种文化属性人群所占据的空间)世界共有12个文化区:•西南亚北非文化区•欧洲文化区(不包括东欧)•印度和印度边缘文化区•中国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黑非洲文化区(撒哈拉以南)•中美和南美文化区•北美文化区•澳洲文化区•苏联文化区•日本文化区•太平洋群岛文化区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具有独特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文化氛围的各民族集聚区域)(三)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吸引激发的单层影响(四)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一般结论:1、文化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越大。
1986年前后,四特酒厂开始对本厂酒的风格做调研,并组织专家研讨。
1988年4月的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特香型的概念。
在讨论过程中有不同叫法,有专家提议叫“赣香型”,有的提议叫“清雅型”。
后来著名酿酒专家周恒刚先生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说“四不像”就是一个特点,干脆就命名为“特香型”。
周恒刚先生还为四特酒赋诗一首:“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俱备犹不靠。
”这首诗基本上把四特酒的工艺特点、原料特点和香型的风格描述出来了。
1997年,发布了特香型白酒的企业标准QB/T 2305—1997。
2007年,国家标准发布。
产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一、自然地理条件四特酒厂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东经 115°06′33″~115°42′23″,北纬27°49′07″~28°09′15″,海拔30m左右,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707mm。
在中国气候区划图上,它和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长沙、福建的一部分同属中亚热带气候。
具体的气象参数上,该区域跟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四川盆地是有所差异的。
如浓香型白酒的代表酒五粮液所在地宜宾,经纬度为东经104°35′~104°37′,北纬28°15′~28°45′。
两个地方的纬度差不多,年平均气温也差不多,宜宾的年平均气温是17.9℃。
但是经度差了11°左右,公路里程相差1400多公里,从樟树往西行1400多公里才到宜宾。
这个距离使得宜宾离海岸线更远,直接的后果就是宜宾的年降水量比樟树少了700mm左右,宜宾的年降水量是1169.6mm。
两地的地貌也不同,樟树市位于鄱阳湖平原,在赣江边上,平均海拔只有30m,一片平坦;宜宾位于长江边上,但是是丘陵地带,海拔293~320m,地势有起伏,局部的小地貌不一样。
海拔的不同、地貌的不同,导致两个地方酿酒的小环境不同,降水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对酿酒微生物的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汶川地质背景第二章自然地理概况2.1 自然地理条件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
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达8,8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8%。
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周围被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山体环绕。
国道213和317线穿过县城,距离成都146公里,距离州府马尔康246公里。
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非金属矿产品种类较多。
气候随着地势的上升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因此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但南部(漩口、映秀地区)湿润,北部(威州、绵虒地区)干燥,光、热、水分布不均,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是州内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年均气温在13.5℃(北部)至14.1℃(南部)之间,无霜期在247至269天之间,雨量在528.7至1,332.2毫米之间,日照时数在1,693.9至1,042.2小时之间,适宜各类动植物的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到4,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有2,002种;野生动物有2,004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珍稀品种。
汶川县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离成都市仅70公里,被誉为阿坝州南大门。
这里不仅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更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还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
该县境内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48万千瓦,是川西平原重要的能源供给地。
汶川县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崎岖,山峦连绵,河谷深邃,悬崖壁立。
北部为岷山,南部为龙门山,西部为邛崃山,因其“峭峰插汉多阴谷”而闻名。
该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海拔大多在4,000米左右,最高峰万年雪峰海拔5,230米,最低点为东部土门河下游谷底海拔890米。
见图3-1.汶川县境内的山脉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东部为龙门山体系,西和西南部为邛崃山体系。
产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董酒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区的董公寺附近,地理位置在北纬27°42′、东经106°55′左右,平均海拔约在900米以上。
董酒厂距珍酒厂较近,两者的距离不到30公里,地貌和海拔、气候条件等也都接近。
珍酒厂是在遵义进行茅台异地移植生产试验而建立的酒厂,但最终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因为遵义市十字坡和茅台镇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在遵义酿出的珍酒和茅台酒的风味并不一致。
而董酒厂的成功则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尽管这家酒厂也历经挫折,但能作为一个香型的代表以及其现在代表产品的知名度,它获得了成功,这个成功基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又加上了合理的工艺创新,最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味白酒。
如果董酒厂在所在地仿造酱香酒,那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有珍酒的失败案例可参照;如果生产浓香酒,也未必会成功,因为其所在地的环境使它酿出来的浓香酒和传统的川派浓香酒,如泸州老窖和五粮液等优质浓香酒,也有差距;如果董酒完全坚持它原来的传统,也难以成功,董酒原来的传统是做小曲酒,其小曲酒有其不足之处,这种酒品难以进一步推广。
董酒厂的成功来自对传统小曲白酒的创造性改造,并融入了大曲白酒的部分生产工艺。
在很大程度上讲,董香型白酒是通过工艺改造而创造出的一个新香型,其主要工艺改造点如下:(1)把传统的小曲酒变成了大小曲并用的酒。
传统制作中,小曲一般都是要放些中药的,董酒把小曲中添加中药的工艺移植到大曲中,大曲中也添加了多味中药。
(2)发明了串蒸技术。
有资料指出,串蒸技术的发明跟1957年董酒厂恢复生产时,由遵义市酒精厂承担试制任务有关。
酒精工业和白酒工业是两个起源,现代董酒的成功与酒精工艺是有相互借鉴的地方,因为是酒精厂在进行董酒的恢复生产,董酒早期的串蒸可能是用酒精来串蒸小曲的酒醅,后来改为用小曲酒来串蒸酒醅和大曲发酵香醅(两次法)。
现在是改进为酒醅、香醅双层一次蒸馏法(一次法)。
董酒诸多方面的工艺创新,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