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写长妈妈时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妈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 “我”的管制,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 般“道理”,而详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 第二件买《山海经》写得更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丰 满。
阿长讲故事绘声绘Βιβλιοθήκη ,语言生动传神,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反映出她对“长毛”并不理 解,体现出她的愚昧无知。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 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 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句话带有夸张色彩,一方面写阿长为表现自己的“神力” 而编造故事;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阿长的粗俗,使人看到了阿长 的无知、淳朴。
任务一 初读课文,认识阿长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 称呼的由来 ➢ 喜欢“切察”的毛病 ➢ “大”字的睡相 ➢ 令人厌烦的规矩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 教给“我”许多道理 ➢ 讲“长毛”的故事 ➢ 谋害隐鼠 ➢ 买《山海经》
结合具体语句,批注阿长的性格特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 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 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在小鲁迅和阿长的相处中,《山海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的作 用。重点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的部分(第18—28自然段)。
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 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 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