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DDC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SDDC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SDDC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0

1.1 编制依据0

1.2 编制原则0

2 工程概况1

3 工程地质条件0

4地基处理设计0

4.1 地基处理设计参数1

5 地基处理效果及目的1

6 施工技术要求2

7 施工准备2

8 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2

8.1 项目管理体系2

8.2 主要机械设备3

8.3 工程所需劳动力人数及工种类别3

8.4 施工进度计划3

9 项目管理目标4

10 质量保证措施4

10.1 成立质量自检组4

10.2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4

10.3 加强质量教育,增强全员质量意识5

10.4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5

11 安全管理措施8

12 文明施工措施10

13 质量检测评定验收标准10

14 质量保证体系11

15 冬季施工措施12

16 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桩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参数13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2《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

1.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

1.1.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1.2编制原则

1.2.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1.2.2尽量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1.2.3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1.2.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1.2.5实行队级核算,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十字东南角,项目净用地面积112756平米,约合169亩。

3 工程地质条件

略,详见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4地基处理设计

由于本工程拟建场地天然地基具有湿陷性且承载力不能满足拟建建筑物设计要求。根据本场地特点和设计要求,地基处理设计拟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桩技术进行处理。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简介

孔内深层强夯法(英文缩写DDC法)是在综合了重锤夯实、强力夯实、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双灰桩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其长处,抛弃其缺陷,集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各效应于一体,完成对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种土质的地基处理。

该技术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动能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高、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

4.1 地基处理设计参数

4.1.1地基处理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灰土桩技术;

4.1.2布桩形式:等边三角形梅花布桩

4.1.3处理深度: 6.0m(详见各子项设计图纸);

4.1.4孔径: 1200mm

4.1.5桩径: 2000mm

4.1.6桩距: 2800mm

4.1.7排距: 2420mm

4.1.8桩体材料:2:8灰土(体积比);

4.1.9设计桩数:详见各子项桩位图,目前已知总桩数6897根。其中:

3#建筑:1223根;4#5#建筑:1328根;

7#建筑:1446根;8#建筑:1476根;

9#建筑:1424根。

5 地基处理效果及目的

(1)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

(2)复合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消除湿陷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