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96.50 KB
- 文档页数:36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的西方文学是一个非常丰富多样的时期,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1.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成为主流文学运动。
代表作品包括弗兰克·诺里斯的《铁路巨头》,艾米莉亚·皮莱的《中上层社会》等。
2. 现代主义: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开始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
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3. 战争文学:两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包括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约瑟夫·海勒的《1984》等。
4. 社会批判和政治抗议:20世纪是社会运动和政治抗议的时期,文学也反映了这些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包括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赫尔曼·黑塞的《荆棘鸟》等。
5. 后现代主义: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成为主导文学思潮,注重对语言、身份和历史的探索。
代表作品包括艾伦·加里的《赛博朋克三部曲》,多尼·戈夫的《奥兰多》等。
6.女性文学:20世纪看到女性作家的崛起,她们关注女性的权利和经验。
代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作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挑战性,代表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冲突。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形式、风格和主题上都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语言意味深远,富有诗意。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美国诗人艾略特等。
波德莱尔的诗歌《醉舞》以其独特的象征主义风格著称,通过对自然、爱情和宗教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而艾略特的《荒原》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意味,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信仰的迷失。
二、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现,追求对现实的扭曲和夸张。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代表作家有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等。
布莱希特的戏剧《断头台上的罗莎》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女人在断头台上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则是表现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主人公变成昆虫的奇特情节,探讨了人类存在的荒诞和绝望。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探索,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荒诞和幻想的元素,打破了逻辑和常规的限制。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布列顿、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等。
布列顿的诗歌《自动写作宣言》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提倡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进行创作,挖掘潜意识的深层内容。
马格利特的绘画作品则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日常物品和场景的重新构造,创造出了超现实的视觉效果。
总结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自然、人、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2、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2、艺术表现(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3、艺术形式的创新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时间、地点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20世纪初发掘于德国绘画领域,1911年之后德国文坛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随后表现主义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其他艺术领域;至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衰落1909年出现于意大利,继而波及全偶,涉及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电影、摄影等领域;1918年后走向衰落1924~1969年间流行,前身是达达主义,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波及亚洲;涉及文学、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领域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二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50、6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逐渐出爱罗,80年代随萨特的去世而结束特征1、用象征暗示、意向比喻、自由联想、同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2、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1、反对再现,强调表现人的主观感受、事物的本质2、内容有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是现代寓言3、艺术方法:象征、梦幻、变形1、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文艺遗产)2、歌颂机械文明、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力量)3、注重描述物质的音响、重量、气味4、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1、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梦幻世界、无意识世界2、主张用“无意识书写”、“梦幻记录法”创作3、废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自由联用语言、意象,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1、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展示自己的意识流程)2、艺术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象征暗示3、打破传统线形结构,采用“心理时间”1、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2、独特的真实性原则3、特定的境遇与自由选择1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建筑时空倒置穿插的立体交叉结构代表作家及作品诗歌:艾略特《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叶芝《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庞德《地铁车站》小说、戏剧: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孤独三部曲)《变形记》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走向大马士革》奥尼尔《琼斯皇》《毛猿》恰佩克《万能机器人》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们来了》《的黎波里之战》《未来主义者玛法尔卡》阿波利奈尔《醇酒集》《图画诗》(创立立体未来主义)诗歌、小说:布勒东《娜佳》(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磁场》阿拉贡《巴黎的农民》《共产党人》《欢乐之火》艾吕雅(爱情诗著称)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萨特《紧闭》《厌恶》(《恶心》)《墙》《自由之路》《苍蝇》《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波伏瓦加缪《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鼠疫》戏剧:梅特林克《青鸟》2。
3.1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概念、分期与特点1、定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2、分期: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后期的主义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有人将后期的文学称为“后现代主义”。
3、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1)、两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西方人的危机意识,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失误与曲折,使西方知识分子陷入了更深刻的困惑。
(2)、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的异化。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对立。
(3)、严酷的社会现实,助长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传播《叔本华的“唯意与论”;尼采的“自我扩张”的超人;柏格森略带神秘意味的生命哲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
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等都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影响。
(4)、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文化潮流的总称,涉及文学、建筑、美术、音乐、哲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文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继承现代主义文学、同时又发展、背离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现象。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哲学思潮背景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1、不再追求文学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终极价值;2、不再认同人的主体性;3、作品情节内容具有荒诞性;4、追求没有规范、自由随意的艺术形式、技巧的创新;5、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界限,出现明显的亚文学倾向。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等。
(一)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西方、60年代末走向衰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以表现人生的荒诞——生存环境的荒诞与生存方式的荒诞——为基本主题;以表现形式的荒诞——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台词的荒诞化与悲喜剧因素的荒诞化融合——为基本艺术特色。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和主将之一;名作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等:《秃头歌女》,是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是彻底的“反戏剧”,通过史密斯夫妇与马丁夫妇空虚荒唐的语言、行动和胡乱敲响的挂钟、忽明忽暗的灯等喻示人生的空虚荒诞,通过博比一家同名、马丁夫妇互不相识、两对夫妇互换位置等喻示自我的丧失、人际的隔膜,通过循环结构喻示荒诞生活的延续不绝。
《椅子》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使用“反戏剧”手法,通过发生在一对生活在荒岛上的老夫妇身上的荒诞故事直喻物对人的压迫、人生的孤独凄凉、空虚、没有价值。
《犀牛》通过人变犀牛的荒诞故事直喻人异化的悲剧。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指一种文学运动,主要出现在20世纪前半叶的欧洲和北美。
这种文学运动强调形式和语言的创造性,与传统文学规则和传统主题的突破。
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采用复杂的结构和语言,突出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对现实和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弗朗茨·卡夫卡的《变形记》,托马斯·曼的《魔山》等。
这些作品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语言,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质疑。
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进行了颠覆和挑战,使文艺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总之,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一种反映现代社会变革的文学运动,它引领了文学的新潮流,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20世纪现代主义⽂学20世纪现代主义⽂学⼀、现代主义⽂学20世纪上半叶西⽅⽂学主要思潮之⼀,也是在这⼀思潮影响下所有⽂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的⼼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灵出发,强调表现内⼼⽣活和⼼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然与⼈、社会与⼈、⼈与⼈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存状态(异化),具有虚⽆主义和⽂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新与实验。
⼆、现代主义⽂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个以意⼤利为中⼼的反传统⽂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明,讴歌⼒量、运动和速度,在⽆序联想和⾃由放任的⽂字中显⽰其刺激性和冲击⼒,致⼒于清除传统⽂化,表现出狂热的⽆政府主义和⽂化虚⽆主义。
创始⼈是意⼤利作家马⾥内蒂,代表⼈物有法国诗⼈阿波⾥奈尔,俄国诗⼈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和宣⾔》,宣告了这⼀运动的诞⽣。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戏剧宣⾔”、“电影宣⾔”、“⾳乐宣⾔”、“舞蹈宣⾔”、“雕塑宣⾔”、“建筑宣⾔”陆续产⽣,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产这⼀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以⼒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学艺术应为适应⼯业化发展⽽变⾰这⼀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学有开拓意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思潮、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科学文化背景(三)文学思潮背景十九世纪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已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基因;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更新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
2、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二)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表现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表现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
2、重视艺术表现——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
3、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通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见第二节)§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早期创作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影响,诗作富于幻想,有朦胧美丽的意象,代表作有《茵纳斯弗利岛》等;后期创作转向象征主义,推动后期象征主义贴近现实生活;名作有《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等。
20世纪前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况1.现代主义文学(1)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2)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20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3)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4)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5)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2.后期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
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很有影响的国际性文学流派,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爱尔兰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雷里、德国诗人里尔克、美国诗人庞德、英国诗人T.S.艾略特、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
(2)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瓦雷里的《海滨墓园》、梅特林克的《青鸟》是象征主义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