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69
ICS13.020.50Z04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023-2005 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湖南省环境保护局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43/023-2005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DB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1 个。
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原则 (3)5 工作目的、内容和流程 (3)5.1工作目的 (3)5.2工作内容 (4)5.3工作流程 (5)6 评价单元和汇总单元 (5)第二部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7)一、单要素评价 (7)7 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 (7)7.1生态重要性评价 (7)7.1.1技术方法 (7)7.1.2生态重要性分级 (8)7.2生态敏感性评价 (9)7.2.1技术方法 (9)7.2.2生态敏感性分级 (10)8 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评价 (10)8.1农业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评价 (11)8.2建设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评价 (12)9 水资源可利用程度评价 (12)10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14)10.1农业功能指向的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15)10.2建设功能指向的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16)二、集成评价 (16)11 生态保护等级评价 (16)12 农业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评价 (17)13 建设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评价 (17)第三部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9)14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19)14.1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 (19)14.2评价方法 (19)15农业开发适宜性评价 (20)15.1农业开发适宜性等级 (20)15.2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20)16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24)16.1建设开发适宜性等级 (24)16.2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24)17 文态空间评价 (30)附录A 综合分析 (34)A.1 资源环境禀赋分析 (34)A.2 承载能力限制性因素解析 (34)A.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34)A.4 国土空间开发潜力分析 (35)A.5 风险识别及应对 (35)附录B 成果要求 (37)B.1 报告提纲(供参考) (37)B.2 图件和矢量数据 (38)附录C 空间分析方法 (41)C.1 属性值数值化参考 (41)C.2 聚类和异常值分析(Anselin Local Moran's I) (41) C.3 热点分析(Getis-Ord Gi*) (42)附录D 土壤质地分级 (44)附录E 基础数据 (45)第一部分总则1范围本指南给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基础条款、技术方法和要求。
湖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依法划分和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和依据。
为科学划分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划分范围、步骤及依据(一)划分范围全省范围内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包含现用、备用和规划饮用水水源地。
(二)划分步骤1、2016年3月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其中包含完善《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2、2016年底前完成日供水量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3、2017年完成全部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三)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二、主要内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主要内容包括:全省1000人以上未划定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建立“一源一档”机制,对水源地建立环境管理档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后,各地政府要组织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实施方案。
(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1、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
主要调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区域或流域的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辖区面积、人口、GDP、水资源利用、供水格局等)。
饮用水源地基础信息(水源地类型、分布及水质现状、取水口位置、供水规模、服务人口、供水方式、水源地水文特征等)。
湖南省内有几大水系湖南省内有几大水系第一水系:沅江第二水系:湘江第三水系:资江第四水系:澧水因湖南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
水流沿着山谷汇入四水,从南向北流注洞庭湖进入长江。
这是湖南的地理特征。
湖南的河流属雨源河流,一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
四水一般自4月开始涨水,7、8月以后,水位低落。
但有些年份也出现冬汛。
一般以4至9月为汛期,10月至翌年3月为非汛期。
湖南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平均径流深一般在500~1500毫米之间。
但湖南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土资源的组合不相适应,35%的水资源属于洪水径流,难以很好利用,容易导致水灾。
湖南河流所夹带的泥沙甚少,年平均含沙量在0.1~0.5公斤/立方米。
冬季河水清澈见底,不结冰。
一、湘江湘江发源于广西省临桂县海洋圩的海洋坪,称海洋河,北流入湖南省,经零陵纳潇水,茭河口纳舂陵水,衡阳汇蒸水和耒水,衡山纳洣水,渌口汇入渌水,湘潭汇入涟水,长沙汇入浏阳河,新康纳沩水,至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汇入洞庭湖,全长856公里,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之北,东以罗霄山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
湘江主要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氵米水、渌水和浏阳河由右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左岸汇入。
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平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长沙以下的冲积平原范围较大,与资、沅、澧的河口平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
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于山地之中,表现着山溪河流的特征。
湘江在零陵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
湘江在零陵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
湘江在衡阳以下进入下游,衡山以下,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
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13.020.50Z04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43/023-2005 代替43/023-91、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湖南省环境保护局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目次前言…………………………………………………...…………………1.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43/023-91、43/067-92、43/068-92、43/069-92。
与43/023-91、43/067-92 、43/068-92 、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ICS13.020.50Z04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023-2005 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湖南省环境保护局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2004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DB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1 个。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19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ICS13.020.50Z04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023-2005 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湖南省环境保护局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2004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DB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1 个。
ICS13.020.50
Z04
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023-2005 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
功能区划
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
HuNan Main Surface River
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
湖南省环境保护局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00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
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
DB43/023-200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1 个。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2005年7 月 1 日起实施,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批准。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DB43/023-2005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1. 范围
1.1 本标准对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进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按照规划的主导功能,规定了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类别标准、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境内水系的河流、渠道、水库、湖泊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水环境功能区
环境保护部门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目的,按GB3838要求,实施水域分类管理划定的功能区。
3.2 水环境功能区划
按各类水环境功能区的指标把某一水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水环境功能区单元的一项水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3.3 源头水域
所有河流的源头水域,包括各级政府划定的源头保护区,执行GB3838中Ⅰ类标准值。
3.4 自然保护区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的所在地,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中的水域执行GB3838中Ⅱ类标准值。
3.5 饮用水源保护区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城镇饮用水集中式取水构筑物所在地表水域某一指定范围。
在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附近划定的一定范围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执行GB3838中Ⅱ类标准值;为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在一级保护区外划定一定范围的水域为二级保护区,执行GB3838中Ⅲ类标准值。
3.6 渔业用水区
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养殖区等水域。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执行GB3838中Ⅲ类标准值,珍稀水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幼鱼的索饵场执行GB3838中Ⅱ类标准值。
3.7 景观娱乐用水区
具有保护水生生态的基本条件、供人们娱乐、观赏的水域。
其中,人体可直接接触的水域执行GB3838中Ⅲ类标准值,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水域执行GB3838中Ⅳ类标准值,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GB3838中Ⅴ类标准值。
3.8 工业用水区
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集中取水点所在水域的指定范围。
3.9 农业用水区
灌溉农田、森林、草地的农用集中取水站所在水域的指定范围。
3.10 混合区
位于排污口与水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劣Ⅴ类水质的不具有使用功能的水域。
4.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由附录A给出。
附录B提供了湖南省主要水系脉络表,以供参考。
5.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5.1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应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标准类别,选择代表性断面,对水质项目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5.2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达标评价。
5.3 水环境功能区代表性断面由湖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6.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实施。
6.2 本标准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6.3 本标准中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禁止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6.4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环境功能区的日常管理,以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管理重点,根据各水环境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标准,确定相应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对排入功能区的水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功能区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6.5 未列入本标准的地表水域需确定功能区的,或因其它原因需对本标准进行调整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6.6 排污口形成的污染带,不得影响其周边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附录B-1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脉络表(河流)
续附录B-1
续附录B-1
附录B-2 湖南省主要水系功能区划脉络表(水库、湖泊)
续附录B-2
附录A-1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1
12
13
14
15
16
17
附录A-2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附录A-3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