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心电图阅读与分析_许原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77
【心电学】许原教授:起搏器特殊功能—自动阈值测定自动阈值测定是现代起搏器的主要自动化功能之一,目前自动阈值测定的方式有2种,其分别为Medtronic公司的Kappa 700型和Pacesetter公司生产的Affinity系列的起搏器。
起搏阈值是指起搏器能够持续夺获,引起心肌除极的最低的起搏器输出功率。
自动阈值测定功能是在起搏器内编排了自动进行阈值测定的程序。
该功能首先能够识别起搏器所输出的功率是否能有效夺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阈值检测。
如果未到阈值检测的时间,而起搏器检测到有失夺获的情况,起搏器首先自动提高输出功率,立即自动测定起搏阈值,并在新测定的阈值的基础上,按照起搏器的规定自动设定新的输出功率。
一.设置自动阈值测定功能的目的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以最低的起搏功率工作,以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
二.自动阈值管理(Capture Management)自动阈值管理是Medtronic公司Kappa 700型起搏器最重要是自动化功能之一。
1.起搏电极导线的选择在低和高极化起搏电极中,由于夺获与失夺获两者的刺激除极波均不同(图1),Kappa 700的自动阈值管理功能中,由于改进了放大电路的敏感性,能够根据起搏信号后波形或斜率的变化判定是否有效夺获心室。
因此,Kappa 700型起搏器应用的心室起搏电极导线为普通电极导线,不需要对心内膜电极导线和电极的极性加以限制,目前国际13个厂家生产的电极导线都可使用。
图1 低极化和高极化电极夺获失夺获时不同的电曲线箭头所指的波为失夺获形成的曲线2.自动阈值管理功能Kappa 700的自动阈值管理功能中,主要表现为自动测定起搏阈值、自动确定并随时调整起搏器输出电压及自动保护性起搏。
3.自动阈值管理的工作方式⑴ 起搏阈值搜索(Pacing Threshold Search PTS):起搏阈值搜索有3个步骤:①首先确定“支持事件”:所谓“支持事件”指测试时所程控的连续3个起博或自主节律;②测试脉冲:以当时程控的电压和脉宽为起点,测试脉冲的起搏频率为支持事件时的最快频率15 ppm;③后备脉冲:每个测试脉冲后110ms发放后备脉冲,后备脉冲的强度是脉宽为1.0ms的程控电压,用于失夺获时的紧急起搏(图2)。
如何阅读和分析起搏心电图
周德麟;黎冠斌
【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3(012)003
【摘要】心脏起搏已广泛用于治疗缓慢型和某些快速型心律失常。
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目前起搏器种类有单腔、双腔、程控多功能、频率反应性和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因此,学会分析起搏心电图已成为临床和心电图医师的新课题。
分析起搏心电图,目的在于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方式、功能状况及起搏效果。
及时发现起搏系统故障,诊断起搏源性心律失常,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总页数】4页(P196-199)
【作者】周德麟;黎冠斌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分析 [J], 赵冲
2.起搏心电图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分析 [J], 胡昌兴;徐广马;卢志红;蒙绪宁;刘伶;林英忠
3.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分析 [J], 施丽芳
4.起搏器计时规则与起搏心电图分析——VVI起搏心电图与计时周期(续1) [J], 王立群;郭继鸿
5.起搏器计时规则与起搏心电图分析——DDD起搏心电图与计时方式(续2) [J], 王立群;郭继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二)起搏心电图各论一. 起搏功能不良1. 定义起搏功能不良是指起搏脉冲不能按时发放,或因各种原因导致起搏脉冲在心肌应激期内不能有效夺获心肌,心房/ 心室起搏脉冲信号后无起搏的P 波或QRS 波群。
起搏功能不良分为功能性障碍(通过程控可解决)和机械性障碍(必须通过手术,或更换脉冲发生器,或更换电极导线方可解决)。
2. 心电图表现(1)无起搏脉冲或起搏脉冲间断:起搏脉冲不能按时发放。
1)持续性无起搏脉冲信号:心电图看不到脉冲波,多呈自身心律。
2)间歇性无起搏信号:心电图出现起搏间期长于基础起搏间期或逸搏间期(图1、图2)。
(2)间歇性或持续性起搏不良:起搏信号后间歇性或持续性无跟随相应的P' 波或QRS' 波群。
图1 VVI 工作方式间歇性起搏脉冲信号中断患者因房颤伴长间歇植入VVI 起搏器9 年,随访时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起搏,基础起搏间期820ms,有2 个起搏间期长于基础起搏间期,分别为1560ms 和2180ms。
红色箭头指示经房室结下传的QRS波群未被感知。
说明起搏与感知功能均异常,提示起搏器电池耗竭图2 DDD 工作方式伴心室输出阻滞A. 可见心房起搏功能良好;B. 同步记录的起搏标记通道显示起搏器的心室脉冲定时发放,且未感知到自身的心室事件,而心电图中未记录到心室起搏信号(红色箭头指示),提示电极导线与起搏器插口松动或起搏器电路故障,导致起搏器心室起搏输出阻滞1)单腔起搏器:起搏脉冲按时出现,部分起搏脉冲后无相应的P' 波/QRS' 波群,部分起搏脉冲紧跟随后有相应的P' 波/QRS' 波群,此为间歇性起搏不良(图3),若全部起搏信号后均无相应的P' 波/QRS'波群则为持续性起搏不良。
2)双腔起搏器:心房、心室起搏脉冲按时出现,或因发生感知事件而被抑制。
部分心房/ 心室起搏脉冲后无相应的P' 波/QRS' 波群,为间歇性心房/ 心室起搏不良(图4),若全部心房/ 心室起搏脉冲后均无相应的P' 波/QRS' 波群则为持续性心房/ 心室起搏不良(图5)。
浅谈心电图对双腔起搏器感知功能和起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双腔起搏器感知功能和起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5年3月报告的1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表现。
结果此期间共出起搏器心律心电图报告19例,其中正常起搏器心律7例,感知过度2例,感知不良4例,无效起搏3例,电池耗竭3例。
结论通过分析心电图能判定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标签:心电图;双腔起搏器;感知;起搏随着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方式或类型的不断增加,起搏器的各种功能日趋复杂,我们发现双腔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和起搏功能不良在心电图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10年9月~2015年3月报告的1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5.3±8.5)岁。
1.2方法采用12通道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同步监测。
检查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的起止时间及感受,检查时要求患者保持安静,平躺后正常呼吸,全身放松以配合检查。
通过回放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修正、编辑,保存并打印心室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QTc间期、A-V间期等。
2 结果2.1心电图表现植入DDD起搏器的19例患者的心电图报告中,有7例为正常起搏器心律,12例有异常改变,表现为:感知过度2例,心房感知超感知后,经A V间期触发心室起搏,感知器超感知后对起搏功能的抑制可以表现为起搏信号的延迟出现。
感知不良4例,起搏器对心脏自身的P波或QRS波群不能感知,仍按自身的基础起搏间期发放起搏脉冲(见图1、2)。
无效起搏3例,心房起搏信号或心室起搏后没有跟随相应的心肌除极波(见图3、4)。
电池耗竭3例,DDD起搏器起搏模式可自动转变为VVI模式,起搏频率也明显下降(见图5)。
II导联连续记录P-P不齐,频率65~79次/min,大部分P波触发右室起搏,呈V AT工作模式,因窦性心律不齐,当窦性心律相对慢时,在窦性P波触发心室的过程中,达到起搏器的下限频率60次/min,心房电极未感知窦性P波,呈房室顺序起搏。
【心系列654】CRT起搏心电图的分析与诊断刘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实用心电学杂志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的定义和基本心电图特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 起搏器是指起搏器起搏双心室,使其恢复同步的收缩功能,因此CRT 起搏器也称为双心室起搏器。
目前,临床上CRT 起搏器植入术明显增多,原因一是CRT 起搏治疗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不同步的Ⅰ类适应证[1 -2]; 原因二是原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到了更换起搏器的年代,这些患者中部分出现心力衰竭伴心室不同步,需要更换为CRT 起搏器。
CRT 起搏器植入术的增多必定会带来 CRT 起搏心电图的大量增加。
心电工作者分析CRT 起搏心电图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常常缺乏起搏器临床资料。
只有对CRT 起搏心电图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从心电图上得到诊断。
通常CRT 起搏器需要植入三根电极,植入位置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因此常又称为三腔起搏器。
CRT 起搏器的右心电极与双腔起搏器类似; 左心室的电极,是通过冠状窦进入靠近左室侧壁、后侧壁或后壁的静脉,在心外膜起搏。
在心电图上,CRT 起搏心律有两大特点,即房室顺序起搏和心室顺序起搏( VV 间期) 。
心室顺序起搏是CRT 起搏器特有的心电图特点,可以表现为基本同步、先右后左和先左后右三种起搏状态。
2 左右心室单独起搏的心电图特点在分析双心室起搏心电图之前,必须掌握左右心室单独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右心室单独起搏心电图的特点是 QRS 波时间增宽,形态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 左心室单独起搏心电图的特点是QRS 波时间增宽,形态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
双心室同步起搏是左右心室同时起搏时各自除极向量的总和,相当于心室融合波,心电图波形变化多端而且复杂。
在CRT 起搏器植入术完成时,必须记录下不同起搏状态下的心电图,包括单独右心室起搏、单独左心室起搏和双心室同步起搏心电图,以便术后随访对比( 图 1 ~图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