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洲岛的森林现状与旅游发展潜力初探[1].pd__ f
- 格式:pdf
- 大小:159.42 KB
- 文档页数:3
长洲岛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长洲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长洲岛地处珠江口水域,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洲岛周边海域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海洋鲜品种类繁多,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长洲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资源,沙滩、礁石、沿海植被景观优美,是开展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绝佳场所。
长洲岛的生态环境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岛上居民的保护,其生态系统得以良好地保护和维持。
岛上有着密集的植被,包括森林、灌丛、草地等多种类型,生态多样性丰富。
同时,长洲岛拥有丰富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如石英、硅石等,也为岛上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基础。
二、长洲岛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长洲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
例如,长洲岛有着众多古老的庙宇和宗教建筑,如南天宫、天后宫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同时,长洲岛还有着丰富的船埠、码头、碉楼等古老建筑,展现了岛上丰富的渔村文化和海洋文化。
长洲岛还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渔民的渔具制作、渔网编制等,这些手工艺传统经久不衰,体现了岛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长洲岛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渔民歌舞、丰收节庆等,这些活动为岛上的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特色。
三、长洲岛的可行性分析1.旅游开发的可行性长洲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滩、海岛、海钓等项目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长洲岛的渔村文化、古老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也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长洲岛的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2.渔业开发的可行性长洲岛地处珠江口水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包括各类鱼类、虾类、蟹类等,是渔业开发的理想场所。
目前,长洲岛的渔业规模较小,但岛上渔民具有丰富的渔业经验和技术。
因此,长洲岛的渔业开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3.文化传承的可行性长洲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现代园艺2019年第17期森林公园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评价分析黄碧金(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广东连平517100)森林公园养生旅游是为保护森林和改善全球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型旅游。
它是休闲和养生完美结合的旅游活动。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养生旅行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强劲。
通过对大北山森林公园的养生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北山养生旅游在开发中实施不足,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业缺乏配套环节,希望能够为森林公园养生旅游资源利用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议。
森林公园;养生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公园的养生旅游规划能够满足市民或游客对于森林养生公园的周边产品的要求,使人们能够有更好的养生旅游体验[1]。
2.2养生旅游的目的地构建体系目的地系统包括景点与服务设施等。
吸引子系统有景观系统、旅游节等构成。
而设施子系统则有接收设施、运输基础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
服务养生旅游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推动广州整个森林养生旅游体系的建立,从而实现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森林的有机结合,使自然生态资源能够成为城市经济收益的一部分,为自然生态的长远发展寻求更高的维护收益,使生态森林能够得到实际的维护经费,也能够带动城市的养生旅游发展。
整个子系统将围绕森林资源展开,带动各个相关领域进行养生旅游开发建设,围绕“生态保护,健康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环境优化”,以带动城市生态发展作为原则,深入构建广州市养生生态森林旅游的目的地系统,带动城镇以及乡村的经济共同发展,使文明生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
3构建森林公园组团式养生旅游广州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逐渐由“点状驱动”演变为“面部组合(组团式拉动)”。
这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分享发展红利所带来的质的飞跃。
除了组团式的空间扩张之外,森林公园群更强调不同规模的森林公园协调发展,确立生态森林公园的未来发展计划以及公园主题定位,依据未来发展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优化森林公园的整体结构,提升森林公园的养生旅游价值以及潜在价值。
长洲岛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长洲岛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社会实践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出课堂,了解社会真实情况,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在中学生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长洲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实践中,我有幸参与其中,深入体验了长洲岛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将分享这次实践的心得体会。
二、长洲岛的概况长洲岛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海市,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岛上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的胜地。
岛上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业和渔业。
长洲岛的人文历史非常悠久,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寺庙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三、社会实践的目标和意义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在参与长洲岛社会实践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老师对长洲岛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对岛上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确定了实践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最后,我们对需要带的衣物和物品进行了准备,确保可以在实践期间正常生活。
五、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在长洲岛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调研。
首先,我们参观了岛上的一些著名景点,了解了岛上的历史文化。
其次,我们前往渔民村,与当地渔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然后,我们分成小组,对岛上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制定了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当地居民清理废弃物品。
六、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在长洲岛社会实践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长洲岛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森林资源的现状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还为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已经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现状当前,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砍伐和破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森林砍伐和破坏的现象愈发严重。
大量的森林被破坏和砍伐,造成了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3. 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森林资源面临着来自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污染和破坏,这直接影响了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危及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4. 非法砍伐和盗伐:非法砍伐和盗伐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大量损失,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也损害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1. 制定法律和政策: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
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
2.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通过科学研究和监测,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利用规划,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保护森林资源,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4.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保护森林资源,共同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 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和管理全球森林资源,推动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缘2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3月第5期广东省森林公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付甜(惠州市大亚湾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广东惠州516003)摘要:介绍了广东省森林资源和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东省;森林公园;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3-0176-021引言1982年9月,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批准成立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揭开了我国森林公园事业开始的序幕。
森林公园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森林公园兼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森林资源、生物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户外休闲需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等作用。
森林公园建设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满足人们游览、观光、度假、健身、探险、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森林旅游活动提供场所。
2广东省森林资源和森林公园发展现状2.1森林旅游资源概况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南濒南海,西靠广西,北依江西、湖南,西南端和海南省相望。
面积17.8万km2,大陆岸线长336&1km,地势北高南低,北回归线从全省大陆中部穿过,具有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让广东变成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且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湿润,十分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和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全省有维管束植物289科、2051属,7717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有774种,其中兽类110种,鸟类507种,爬行类112种、两栖类45种,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被列为国家U级重点保护的有金猫、水鹿、穿山甲、獗猴和白鹏(省鸟)等95种⑷。
对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探讨作者:叶德胜钟学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5期叶德胜钟学明(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广东东莞523000)摘要:建于20个世纪80年代的广东森林公园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东生态省这一目标,决不能就此止步,而应不断建设、发展森林公园。
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东;森林公园;现状;发展策略森林公园的建设:一方面是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户外游憩场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另外,建设森林公园还可以推动地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付费型森林公园的建设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1 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现状1.1 建设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开始建设第一处森林公园(具体名称)。
截至2009年年底,广东省在全省共建立了森林公园418处,总面积超过98.09万hm2,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林地面积的5.5%和8.9%。
全省森林公园形成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森林公园为骨干,国家级、省级、市县级3级森林公园协调发展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体系。
1.2 存在的不足1.2.1 管理机构不健全。
尽管广东省的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由于政府的工作重心始终放在经济发展上,因此,对于环境保护,特别是森林公园建设工作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全省上下没有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管理机构。
全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构管理和约束,直接导致各森林公园的管理建设过于随意,从而阻碍了全省森林公园建设的规范发展。
1.2.2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落后。
第一,广东省绝大多数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仍停留在景观观赏的层面上,旅游景观和内容不突出,开发力度不够,没有体现出相应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没有形成特有的品牌特色。
同时,接待服务设施简陋,品牌效应不高。
广东省森林火灾现状广东省是我国的南方沿海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但是也面临着森林火灾的威胁。
随着消费文化的崛起,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广东是我国重点经济区域之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森林火灾的现状,本文将对广东省的森林火灾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森林火灾的现状1.频繁发生:自2010年以来,广东省每年都会发生森林火灾。
2019年7月至8月,广东省连续多日高温干旱,森林火警频发,截至8月11日,全省发生森林火灾的数量已达到121起,其中33起为大火。
2.面积较大:森林火灾给广东省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失,截至2019年8月,广东省累计烧毁森林面积达到2.7万亩。
3.火势难以控制:由于天气炎热干燥、山区地形复杂等因素,广东省的森林火灾难以控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工作人力和物力才能消灭火源。
二、产生原因分析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
下面将对广东省的森林火灾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1.自然原因:气温高、风力大、降雨少、湿度低、枯草堆积等是广东省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
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森林火灾的隐患就会逐渐增加。
2.人为原因:设备故障、放火、焚烧垃圾等是广东省森林火灾的主要人为原因。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和森林采伐时期,火灾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三、预防与应对措施1.强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广大群众普及森林火灾预防知识,让群众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有效地减少客观上制约防火工作的不利因素。
2.定期巡护:建立科学的森林巡护制度,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森林不受侵犯。
3.完善设施:加强森林供水系统、设立灭火道、配备灭火设施等,以确保迅速应对森林火灾。
4.加强法律法规:加强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砍伐、采伐等行径。
4.人员培训:加强对广大群众、自然保护区负责人、森林管理员的防火知识培训,提高防火意识和应变能力。
浅析粤北地区林区森林经营与管理粤北地区位于广东省的北部,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业资源十分丰富。
对于这一地区的森林经营与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粤北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森林经营现状以及森林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粤北地区森林资源特点粤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森林生长。
加之地形复杂,高山密林,自然环境优越,因此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粤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生态区。
粤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包括热带雨林、针叶林、阔叶林等多种类型。
热带雨林数量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粤北地区还有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于此,这些稀有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粤北地区林区森林经营现状由于粤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木材、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林区森林经营任重道远。
传统的森林经营模式大多以砍伐木材和采矿为主,存在着过度开发、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粤北地区林区的森林经营方式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新的森林经营模式逐渐兴起,比如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
这些新兴的经营模式在保护森林资源的也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粤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管理措施。
加强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调查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
对于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等特殊资源,要加强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进行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增加。
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
究的开题报告
本文旨在对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
首先,简要介绍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背景和现状,并深入剖析其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在生态旅游的优势方面,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性高。
其次,广东省在交通方面的便利程度较高,对于游客来说也是一个优势。
劣势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并且管理部门的意识和服务意识需要加强。
生态旅游机会方面,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生态旅游在广东省的前景非常广阔,并且政府也在大力扶持和引导生态旅游的发展。
同时,威胁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一些游客的不良行为,如乱扔垃圾等,还有一些恶劣天气的影响等。
基于此,我们将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尽可能地发挥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同时尽量弱化劣势,抓住机会,应对威胁。
对策包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管理部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宣传教育,规范游客行为等。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政府和相关行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SWOT和对策,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广州长洲岛植物多样性研究周劲松;王树钿;刘李成【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对广州长洲岛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据统计,该岛野生维管柬植物共有487种,隶属于127科358属,植被主要为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植被(果园).对岛上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地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岛物种集中于少数科内,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在植物区系上,该区具有较强的热带性,但温带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入侵.最后对岛上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建议.【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11(040)001【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长洲岛;植物多样性;区系;保护【作者】周劲松;王树钿;刘李成【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长洲岛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隶属于黄埔区,为珠江之江心岛屿。
该岛四面环江,仅西面与广州大学城一桥相连,岛上陆地面积8.5 km2。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最高点为牛牯岭,海拔93.7 m,其次为扯旗山,海拔87.1 m。
岛上有深井和长洲两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7万。
农业主要以糖蔗、香蕉、柑橙、荔枝、芒果、黄皮、龙眼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为主,且形成了深井霸王花、长洲粉葛、长洲香蕉、长洲大果杨桃及龙眼等特色农产品。
岛上的旅游资源较丰富,岛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孙中山创办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此外还有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深井古民宅、巴斯教墓地、凌氏大宗祠、曾氏大宗祠、金花古庙等一批军事革命类和历史文化类古迹。
因其四面环江,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缓慢,受外界影响较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完好的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长洲岛所具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亦受到市、区领导及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但随着岛上公路建设及绿化工程的开展,其野生植物资源破坏日益加重。
广州市森林公园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广州市森林公园建设的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州市;森林公园;问题;对策以森林山水为主要景观的森林旅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兴起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较快,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努力寻找一条不以消耗和破坏森林资源为代价、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是建设现代林业提出的客观要求。
1 广州市森林公园的特点1.1 起步早,发展快广州市森林公园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83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十大国有森林公园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经批建了46个森林公园。
1.2 面积大,分布广在全市46个森林公园中,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和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省级4个,总面积达68 666 hm2,分布于广州的从化市、增城市、花都区、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番禺区、南沙区。
1.3 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广州市森林公园类型多样,包含有山岳型、湖泊型、滨海型、特殊地貌型和人文景观型等。
具有奇石险峰、湖光山色、飞瀑密林、山泉溪流、名人石刻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资源丰富。
2 存在的问题在建设和发展森林公园的过程中,广州市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 山林权属不统一,不利于管理广州市的山林多数为集体所有,国有林仅占少数,一些公园范围跨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给公园的发展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树种相对单一,林相景观需要提高根据森林资源资料显示,广州市的森林优势树种以马尾松、桉树、相思树、杉木等为主,树种相对单一。
森林群落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多,成熟林少;森林的整体景观质量还有待提高。
2.3 建设资金缺乏,制约了公园的发展目前,广州市的森林公园建设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由于缺乏建设资金,部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导致丰富的资源优势不能尽快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制约着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和巨大潜力的发挥。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和管理不善,一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游客安全等。
对于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开发现状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化等方面。
一些地区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些森林公园还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生态教育活动等方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了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水平。
与此一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一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采取了大规模的开发手段,导致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一些游客在游览森林公园时存在着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和野生动物等,进一步加剧了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可持续发展对策针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1. 加强管理力度对于森林公园的开发和管理需要加强力度。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加强对森林公园的监管,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的发生。
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鼓励其采取环保的开发方式,促进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2. 推进绿色发展要推进森林公园的绿色发展。
对森林公园的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旅游,提倡游客做到“零污染、低碳出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推行绿色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
广东省森林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李益民(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州510663)摘要:随着人们对森林旅游产业关注程度的提高,广东省作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有必要探索和应用多种有效的发展手段,促使该产业可以更好的满足当代发展需求。
针对广东省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旅游;发展对策;广东省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9)03-0136-02DOI:10.13691/23-1539/f.2019.03.039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of Forest Tourism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LI Yi-min(Guangdong Lingnan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510663,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forest tourism industry,As a key development area of China's forest tourism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for Guangdong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industry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and applying a variety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st tourism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it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forest tourism;development strategy;Guangdong Province1研究意义及现状分析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越来越迫切,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大自然,期待可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风光,促使森林旅游产业不断发展起来。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森林经营路径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文献综述 (4)2.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6)2.1 绿美广东战略概述 (7)2.2 生态建设现状评估 (8)2.3 存在问题与挑战 (9)3. 高质量森林经营的理论框架 (10)3.1 生态经济效益评估体系 (11)3.2 森林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3)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5)4. 高质量森林经营关键路径 (16)4.1 制定科学规划与政策支持 (17)4.1.1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18)4.1.2 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19)4.1.3 政策激励与资金投入 (20)4.2 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21)4.2.1 生态功能区划定 (23)4.2.2 退化林分治理 (24)4.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25)4.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 (26)4.3.1 优化树种结构 (27)4.3.2 提高人工林培育技术 (28)4.3.3 发展森林碳汇经济 (30)4.4 丰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4.4.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 (32)4.4.2 森林生态体验教育 (33)4.4.3 森林康养产业推广 (34)5. 案例分析与启示 (35)5.1 国内外优质森林经营案例借鉴 (36)5.2 案例分析及成功经验总结 (37)5.3 启示与建议 (39)6. 实施策略与可行性分析 (40)6.1 实施步骤与方法 (41)6.2 保障措施与推进机制 (42)6.3 可行性评价与风险评估 (43)1. 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探讨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森林经营的有效路径。
首先,将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和目标进行概述,分析其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随后,深入剖析当前广东森林资源现状,包括森林覆盖率、树种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杨昆;管东生
【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6(015)001
【摘要】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经过实地校正的相关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方程,对珠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为132 404 963 t,总净生产量为26 273 769 t·a-1.区域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外围,其中,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占区域森林总生物量的52.18%;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只到达用材林的48.68%;中幼龄林生物量所占比例很大,总体质量不高,但如果现有森林得到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森林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上起着主导作用.
【总页数】5页(P84-88)
【作者】杨昆;管东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18.55+6
【相关文献】
1.山西三道川林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J], 郭跃东;郭晋平
2.中国西南地区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综述 [J], 吴鹏;丁访军;陈骏
3.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J], 王超;孟庆辉;牟思宇
4.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 [J], 刘亚男
5.内蒙古东部山地森林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J], 曹云生;李福双;鲁绍伟;杨卓;王玉华;路森;高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森林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马秀芳;林媚珍
【期刊名称】《热带地理》
【年(卷),期】2006(26)3
【摘要】介绍广东省的森林资源、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评价了森林旅游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确保广东森林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总页数】5页(P285-289)
【关键词】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广东
【作者】马秀芳;林媚珍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88.2;F590.3
【相关文献】
1.以森林旅游助推黔江生态旅游建设——探索黔江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郑茗中;肖全
2.广东大埔县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 谢亦勇;邓小武
3.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J], 黄金国
4.广东省森林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李益民
5.广东省滨海旅游业调研报告之二广东滨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发展潜力与发展对策 [J],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广东新经济杂志社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陈远生;甘先华;吴中亨;钟德群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01(001)001
【摘要】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
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14670hm2,其中湛江市各县(市、区)红树林占总面积84.8%;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26科40种(其中真红树10种,半红树11种,伴生植物1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
文中对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陈远生;甘先华;吴中亨;钟德群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湛江市林业局;湛江市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4
【相关文献】
1.新时期广东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J], 陈振春;谢凌峰;何小明
2.广东省红树林现状与恢复发展对策刍议 [J], 陈德昌
3.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J], 陈远生;甘先华;吴中亨;钟德群
4.儋州市沿海基围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J], 周诗萍;戴垂武;唐真正;陈文;吴孟科;罗丽华;黎丽霞
5.台州市沿海滩涂红树林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探讨 [J], 何小广;王冬米;梁景彬;池方河;何理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