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氢的来源及控制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581.00 KB
- 文档页数:20
氢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及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氢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及趋势。
1. 调节钢液成分
碳在钢液中扮演着关键作用,但含碳过多或过少都会对钢铁的性质产生不良影响。
而加入适量的氢气可以在炼钢过程中调节钢液的碳含量,保证钢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钢液中的氧和氮含量,提高钢的韧性和强度。
2. 替代燃料
传统的炼钢方式通常采用燃烧煤炭或焦炭,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而根据实验结果,使用氢气替代燃料可以大幅度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3. 纯化钢铁
1. 炼钢转型
由于氢气的清洁、高效和可再生性特点,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转向使用氢气代替传统燃料,以应对环保压力和资源短缺问题。
预计到2050年,炼钢业中氢气的使用量将会快速增长。
2. 智能化升级
随着新科技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正在智能化升级,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
在这一进程中,氢气无疑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 循环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氢能的发展和应用,其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会引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打造更加环保、可持续的钢铁生产新模式。
分析冶金化工设备的氢腐蚀及其抑制措施氢腐蚀是指在金属材料表面与氢环境相连时,由于氢进入了金属晶体内并产生氢化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现象。
氢腐蚀常常会在冶金化工设备中出现,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
氢的渗透是导致氢腐蚀的关键因素。
在冶金化工设备中,渗透氢主要来源于原料、反应物、介质中的水分以及设备表面的腐蚀产物。
渗透氢进入金属晶体后,与空穴和空腔结合形成氢原子,进一步与金属结构中的微观缺陷相结合,产生氢化反应。
针对氢腐蚀,常见的抑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选用合适的材料对于易受氢腐蚀影响的设备部件,应选用抗氢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
例如,在强酸环境下应选用高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或钦钢等材料。
2. 控制环境条件尽可能避免设备在高温、高压和酸性、碱性等腐蚀性环境下运行,以减少设备受到氢腐蚀的影响。
同时,在操作时应严格控制反应物、原料和介质中的水分含量,减少渗透氢的来源。
3. 表面处理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设备表面的抗氢腐蚀性能。
例如,在镀铜等金属材料表面涂覆氧化铬或氢氧化铝等抗氢腐蚀涂层。
4. 加入抑制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加入一定的抑制剂来降低设备的氢腐蚀率。
抑制剂可以分为两类:氧化还原型和吸附型。
氧化还原型抑制剂通过与渗透氢结合,抑制氢化反应的进行,例如硝酸等氧化剂。
吸附型抑制剂则是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抑制氢的渗透。
5.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氢腐蚀的影响。
例如,清洗设备内部的沉积物和腐蚀产物,更换老化的设备部件等。
总之,氢腐蚀是冶金化工设备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来降低其影响。
选用合适的材料、控制环境条件、表面处理、加入抑制剂和定期保养等是降低氢腐蚀的有效手段。
钢中氢、氮、氧的来源及其控制对策高海潮摘要:比较了国内外钢中氢、氮、氧的水平,叙述了国外对纯净钢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分析了钢中氢、氮、氧的来源,讨论了氢和氧的变化规律、吹氧过程中氮的变化以及碳和氧的关系,提出了减少钢污染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净化钢液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纯净钢来源钢污染控制措施Sourc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ydrogen,Nitrogen andOxygen in SteelGao Haichao(Ma Anshan Iron & Steel Co.Ltd.)Abstract:The contents of hydrogen, nitrogen and oxygen in steel produced in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s for clean steel are increased. The analysis on sources of H,N,O in steel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rule of changes in H and O contents, N change in oxygen-blowing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 and O have been discussed herei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decreasing steel polluti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main technology for mloten steel cleaning is then concluded.Keyworks:clean steel source stee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1 前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突破1亿 t,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1.钢中氢的来源?答:氢气在炉气中的分压力很低,大气中氢的分压力为0.053Pa。
因此钢中的氢主要由炉气中的水蒸汽的分压力来决定的(见图3)。
氢进入钢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废钢表面的铁锈(XFeO.rFe3O4.2H2O);铁合金中的氢气;增碳剂、脱氧剂、复盖剂、保温剂、造渣剂(Ca(OH)2)、沥青和焦油中的水份;未烤干的钢包、中间包、中注管、汤道;钢锭模的喷涂料;结晶器渗水以及大气中的水份与钢水或炉渣作用而进入钢中。
图1. 冶炼时钢液中氢和氧的变化规律2.一般钢中氢含量?答:氢以原子或离子(质子)的形式溶解于钢中,在一定温度下,钢液中氢的浓度[H]与氢的分压P H的平方根成正比。
即:[H]=K √ P H2当温度为1600 ︒C时K为0.0027,氢在铁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氢在固体铁中的溶解度与铁的晶体结构有关,发生相变时,溶解度急剧变化.如铁于1534︒C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氢的溶解度显著下降;在1390︒C由δ-Fe转变为γ-Fe时溶解度重又增加,而在910︒C由γ-Fe转变为α-Fe时溶解度又显著下降。
氢在碱性电炉钢中约4-11个ppm,酸性电炉钢中约为3.5-8个ppm,转炉钢中约为3-6个ppm。
现今较为公认的钢中氢含量详见表1.表1. 一般钢中氢含量3.钢中氢对钢性能的危害?答:氢溶入钢中会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
研究表明,氢含量高不仅会导致钢的伸长率和面缩率急剧降低,还易产生氢致裂纹缺陷。
钢在冷却放置过程中,氢呈过饱和固溶体状态,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很可能聚集在某些部位,使钢产品的局部压力增高,产生白点,形成内裂,进一步诱发高碳钢的疲劳损伤,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
另一方面,冷却放置时,氢也能扩散到大气中,从而降低钢中的氢含量,减弱其危害。
4. 如何降低钢中氢?答:溶解在钢中的氢和氮以原子状态存在,其溶解反应为:{}[]H H =2%21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212%H H P H K =[]2%H H P K H ⋅=上式说明氢在钢中的溶解度与作用在钢液面上的氢的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即称西华特定律。
钢中氢的来源及低成本控制对策1钢中氢、氧、氮的来源在常压下进行钢的冶炼,气体除铁水中已溶解的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原辅料及炉气进入钢液。
当进入钢中的气体量超过冶炼过程脱碳沸腾、氩气搅拌、真空脱气的脱气量时,钢中气体的含量就增加。
1.1氢的来源氢气在炉气中的分压力很低,大气中氢的分压力为0.053 Pa。
因此钢中的氢主要由炉气中的水蒸汽的分压力来决定的(见图1)。
氢进入钢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废钢表面的铁锈(xFeO·rFe3O4·2H2O);铁合金中的氢;增碳剂、脱氧剂、覆盖剂、保温剂、造渣剂(Ca(OH)2)、沥青和焦油中的水份;未烤干的钢包、中间包;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渗水以及大气中的水份与钢水(钢包下水口与长水口之间等)或炉渣作用而进入钢中。
图1列出了冶炼时钢液中氢和氧的变化规律。
图1冶炼时钢液中氢和氧的变化规律铁合金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氢,其含量取决于其冶炼方法、操作水平、合金成分以及破碎程度等,通常在较宽的范围内波动。
表1列出了资料上介绍的一些铁合金中的氢含量范围。
表1一些铁合金中的氢含量范围1.2氧的来源氧在各种炼钢炉冶炼终点时都以一定量存在于钢水中,氧是我们供给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炼钢过程首先是氧化过程,脱[P]、脱[S]、脱[Si]、脱[C]都需要向铁水供氧。
但随着炼钢过程的进行,尽管工艺操作千变万化,可是炼钢炉内熔池中钢液的[C]、[O]的关系却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即随着[C]的逐步降低,[O]却在逐步增高,[C]和[O]有着相互对应的平衡关系。
1.3氮的来源氮气在炉气中的分压力很高,大气中氮的分压力大体保持在7.8×104 Pa。
因此钢中的氮主要是钢水裸露过程中吸入并溶解的。
电炉炼钢,包括二次精炼的电弧加热,加速了气体的解离,故[N]含量偏高;铁合金、废钢铁和渣料中的氮也会随炉料带入钢水。
2炼钢生产防止氢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节源:基础工作)从管理上降低钢中原始氢含量,既是最经济的、符合降成本需要的,也是企业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