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外骨骼机器人技术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6.38 MB
- 文档页数:23
下肢外骨骼人机交互及协调控制的研究下肢外骨骼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辅助人类移动的机器人装置。
它通过将机器人技术与人体生理学相结合,可以提供运动控制和力量增强,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能够行走、坐下和站立。
下肢外骨骼通常包括机械臂、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组件。
下肢外骨骼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人机交互。
在这方面,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的操控界面。
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肌肉信号、神经信号和机器人传感器来与机器人进行互动和控制。
此外,人机交互也包括机器人对使用者的姿态调整和适应性改变,以适应人体各种动作和姿态。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协调控制。
这是一种适应性控制技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姿势自动调整外骨骼的姿态。
这项技术通常采用反馈机制,通过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运动和姿态来自动调整外骨骼的运动。
这样,外骨骼可以更好地支持使用者的运动,并减轻使用者的运动不适。
总的来说,下肢外骨骼人机交互及协调控制的研究,是探索人体机器人协同控制的重要一步。
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人体机器人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并为临床康复、残疾人康复和机器人辅助运动提供更多选择。
单兵外骨骼装备技术简介作者:葛水平杨陈君陈耀凯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14期摘要: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军事变革,都在大力提升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而这就要依托于先进的武器装备,使得士兵的负重也大大增加,增大了作战难度。
而外骨骼装备的出现及应用将改变这种局面。
它不但可以增强士兵的负重能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武器搭载平台,同时可以提升士兵的机动性和防御能力。
因此外骨骼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势必在未来战场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兵系统;外骨骼;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一、外骨骼技术介绍外骨骼(Exoskeleton)这一名词,来源于生物学昆虫和壳类动物的坚硬外壳,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生物柔软内部器官进行构型,建筑和保护的坚硬的外部结构。
人体外骨骼系统是一个穿戴在操作者身体外部的:“机器人”他能对穿戴者提供支撑保护的同时还可以为人体提供额外的动力和感知能力,可以大大地增加人体机能。
外骨骼技术是人体与机器的完美融合,穿戴者和外骨骼成为了一个闭环的协同系统。
机器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感知穿戴者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意图,并进行实时分析,快速做出反应,以实现人机多自由度、多运动状态的运动辅助,并对穿戴者的行为运动进行放大,提升人体机能。
(一)单兵外骨骼技术的研究背景未来战争,越来越趋近小型化、特种化,所以单兵作战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战场上要求士兵拥有超强的作战能力及侦查能力,但是有时候受到地形、负重等因素的限制,人体机能的极限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士兵身体机能的外骨骼装备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大多数国家对于外骨骼的研究都还属于初步阶段,比较先进的有美国和日本。
而我国对外骨骼领域的探索比较晚,但随着外骨骼机器人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也在这个领域投入了比较大的研究力量,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原理与设计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外骨骼机器人控制原理与设计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外骨骼机器人啊,就像是给人穿上了一套超级装备!它能帮咱干好多事儿呢,就像给咱加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咱先说说这控制原理哈。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大脑指挥身体行动一样。
外骨骼机器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大脑”系统,能感知人的动作和意图,然后迅速做出反应,配合人一起行动。
这就好比你和一个特别默契的伙伴一起做事儿,你一个眼神,它就知道你要干啥。
那这“大脑”是咋工作的呢?这里面可就有好多门道啦!有各种传感器,就像人的眼睛、耳朵一样,能收集各种信息,然后通过复杂的电路和算法,转化成机器人能懂的语言。
这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它能听懂咱的心里话似的。
再说说这设计。
那可得精心雕琢啊!要考虑人的身体结构、活动范围,还得让机器人穿起来舒服,不能太笨重。
这就跟咱买衣服一样,得合身、得好看、还得穿着舒服。
要是设计得不好,那可就成了累赘啦!你想想,要是外骨骼机器人设计得不合理,要么这儿卡一下,要么那儿磨得慌,那还咋用啊?所以设计师们可得下大功夫,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
而且啊,这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那可广了去了。
在医疗领域,能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重新站起来,走起来,这多了不起啊!在工业领域,工人可以借助它干重活,减轻身体负担,这不是挺好的嘛!咱中国在这方面也发展得很不错呢!科研人员们不断努力,让我们的外骨骼机器人越来越先进。
这就像我们的高铁一样,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多让人自豪啊!这不就是科技的魅力吗?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能帮我们做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外骨骼机器人,它的未来可不可限量呢!咱就等着看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吧!这可不是我在吹牛,不信你就等着瞧!。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人外骨骼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机器人外骨骼是一种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可穿戴设备,其内部装有电机、气压泵、传感器等部件,可以帮助人类进行各种动作。
目前,机器人外骨骼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外骨骼将具有更多的应用。
1.医疗领域机器人外骨骼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康复和治疗方面。
例如,在脑卒中、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治疗中,机器人外骨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加速恢复过程。
此外,机器人外骨骼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随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出现更加智能化的康复设备。
这些设备将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主控制和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训练。
2.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装配生产线上,工人经常需要进行重复性劳动,容易导致手部和腰部的疲劳和伤害。
机器人外骨骼可以帮助工人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机器人外骨骼具有高强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因此还可以进行危险作业,为人类减轻风险,提高安全性。
未来,机器人外骨骼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特别地,随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智能化和自主化将不断提高,自主控制的机器人外骨骼将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军事领域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应用也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战场机器人、装甲车、武器与预警系统等。
例如,在爆炸物排除任务中,士兵必须在危险区域内进行搜查和排除,而机器人外骨骼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这项任务。
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外骨骼,士兵可以避免危险区域的直接接触。
此外,机器人外骨骼还可以提高士兵和装甲车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未来,机器人外骨骼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特别地,随着机器人外骨骼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智能化和自主化将不断提高,成为承载军事使命的重要手段。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一、概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机器人已成为辅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工具。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康复设备,旨在通过模拟人体上肢运动,帮助患者实现精准、高效的康复训练。
本文将对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策略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的康复设备,能够紧密贴合患者上肢,通过精确控制各关节的运动,实现上肢的全方位康复训练。
该机器人具有六个自由度,可模拟人体上肢的各种复杂运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机器人还配备了智能传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为医生提供精准的康复数据,从而优化康复治疗方案。
在结构组成方面,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臂、驱动系统、传感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
机械臂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穿戴舒适性和运动灵活性;驱动系统采用高精度电机,可实现精确、快速的运动控制;传感系统包括多个角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机械臂和患者上肢的运动状态和交互力;控制系统则负责整合传感数据,实现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康复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机器人设计的详细介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康复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各类事故、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日益显著,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障碍往往由中风、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上肢康复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应运而生,成为了医疗康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几种外骨骼机器人技术详解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以增强人类身体机能为目标的机器人,它采用物理学、生理学、力学和电子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研发。
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军事、工业和娱乐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外骨骼机器人的几种技术,包括机械式外骨骼、液压式外骨骼、气压式外骨骼和神经控制式外骨骼。
机械式外骨骼机械式外骨骼是一种由机械构造组成的外骨骼,通过人机接口传递外部控制信号来控制机械式外骨骼的运动。
机械式外骨骼主要由外骨骼结构、传递力矩机构和外骨骼控制器组成。
机械式外骨骼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维护保养容易。
但机械式外骨骼的缺点是结构笨重、运动自由度有限、对人体影响较大等。
液压式外骨骼液压式外骨骼是一种由液压机构构成的外骨骼,通过液压传动来实现加强人体动力功能的一种技术。
液压式外骨骼主要由外骨骼结构、液压动力机构和液压控制器组成。
液压式外骨骼的特点是力矩大、运动自由度高、对人体影响较小。
但液压式外骨骼的缺点是制造成本较高、液压泄漏等问题。
气压式外骨骼气压式外骨骼是一种由气动机构构成的外骨骼,通过气压传动来实现外骨骼的动力增强。
气压式外骨骼主要由外骨骼结构、气压动力机构和气压控制器组成。
气压式外骨骼的优点是运动自由度高、对人体影响小、动力输出快速精准。
但气压式外骨骼的缺点是普及程度较低、气压控制系统复杂、对气压动力的稳定性要求高。
神经控制式外骨骼神经控制式外骨骼是一种由神经学和计算机技术组成的外骨骼,通过神经控制来直接实现对外骨骼运动的控制。
神经控制式外骨骼主要由外骨骼结构、神经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器组成。
神经控制式外骨骼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控制精准、运动自由度高、可根据体感反馈进行调整。
神经控制式外骨骼的缺点是技术成熟度较低、对神经控制的装置和计算机处理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来说,以上几种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各有优缺点,在不同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人类运动康复,将军事作战力量提升到新的高度,增加娱乐性等。
摘 要外骨骼是一种能够穿戴于人体外侧并协助人体行走的机械装置,可以帮助患者、老人、残疾人正常行走,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对用于康复医疗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为开发一套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涉及到机器人平台、系统参数辨识、人机运动控制的设计和实现,并利用该机器人平台开展相关健康人实验,为相关康复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首先搭建一套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平台。
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首先在结构上通过设计可拉伸内凹连杆和腿部贴片以适应不同腿长人员穿戴的舒适性,使人机一体重心更偏向于中心,并根据腿部运动的极限位置设计可调安全限位模块,最后为充分检测人机之间耦合力和同步性,设计采用三维力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测量人机之间各个维度耦合力矩和姿态误差。
2、其次根据下肢外骨骼系统应用场景设计测控系统。
其中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电机驱动系统负载功率,硬件接口转换等。
其次为提高算法开发效率,针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MATLAB和LabVIEW联合开发软件平台,软件平台可自动将算法编译成控制器可识别的动态链接库并直接调用。
其次进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
对下肢外骨骼系统参数进行辨识是其运用的关键,根据其物理结构和运动特性对其采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和人机接触力建模。
利用Bspline设计好的激励轨迹可减少回归矩阵病态,有效提高系统参数辨识结果的精度。
本文将采用一种基于生物地理学的学习粒子群优化(BLPSO)的启发式算法用于激励轨迹优化和系统参数识别,通过改善搜索策略,BLPSO不仅可以避免系统参数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参数的辨识精度。
然后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设计控制器。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套高度非线性系统,结合系统辨识的模型参数并针对“机主人辅”控制方式设计了一套具有人机耦合力和运动摩擦力补偿的反步控制算法,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该控制器相比与无模型控制(比如PID),具有更多设计上的灵活性。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介绍1. 引言1.1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介绍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搬运技术,通过外部的机械装置来增强人体的力量和稳定性,帮助人们更轻松地完成搬运工作。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轻人体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和损伤。
外骨骼装置通常由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通过感知人体的动作和力量,外骨骼装置可以实时调节力量和角度,帮助人们更加轻松地操控重物,从而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疲劳和伤害。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技术在工业生产、医疗护理、军事作战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安全和效率的日益重视,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什么是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外部装置帮助人类完成搬运和运输工作。
这种装置可以附着在人体的关节和肌肉上,提供额外的力量和支撑,从而减轻个体的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的设计通常采用轻量级材料,结构复杂但灵活,能够实现人体运动的自然延伸。
除了提供额外的力量和支持外,一些外骨骼还配备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准确捕捉用户的动作并实时调整力量输出。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帮助残疾人士恢复运动能力,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提高工人的搬运效率和减少职业伤害的风险。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还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它将为人类带来更便利、高效和安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2 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的原理人体外骨骼辅助搬运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实现。
外骨骼系统采用传感器来感知用户的动作意图,然后通过电机和液压系统来提供力量和支撑。
外骨骼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动作需求自动调节力量和角度,使得搬运操作更加方便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