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坪上煤矿环网建设方案

坪上煤矿环网建设方案

坪上煤矿环网建设方案
坪上煤矿环网建设方案

阳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以太环网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思想

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昔阳县城西4Km处西南沟村东侧,行政区隶属昔阳县乐平镇管辖。该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两个开采水平,一水平标高为+700m,开采8、9号煤层。二水平标高为十630m,开采15号煤层,井田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扩区。

根据目前公司整体状况,考虑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及信息系统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建设满足企业需求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的信息系统,提高公司整体信息化水平,为煤炭生产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全局规划,整体集成,分步实施”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原则,逐步实现柔性快速的管理规划体系平台。

2.遵循的原则

1、标准化的原则

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内的数据共享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基础数据的完整性。

2、适用、实用的原则

必须根据公司的自身特点,以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实用的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即不可好高骛远,也不能只追求阶段有限的目标。

3、信息化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原则

从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发展万向,是信息化能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在系统设计,还是在系统实施,都必须把握住整体集成化这一核心问题,做到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迸行集成,实现全矿井的信息化管理。

4、信息内聚,突出集成的原则

信息内聚是信息化规划时进行功能划分的重要技术原则,它使得系统模块间的通信最优化快捷。实现产品设计结构与物流系统的衔接和信息共享,必须按照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的策略来规划软件系统。

5、先进性,实用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软件规划和设计方法、软件开发工具,在系统中融入先进的全面资源计划管理、流程优化、知识共享等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强调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将实用和效益作为判断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6、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的原则

采用开放的软件体系结构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技术,基于组件的开发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既要考虑到企业目前的需求和应用,还要兼顾到将来发展的需要,为将来的应用升级和二次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保护现有投资。

3.设计标准及依据

本设计方案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设备运输及安装、售后服务等严格遵循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遵循下列标准:

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相关:

1.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2.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3. GB/D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 CCC——中国产品强制认证标准

5. RoHS——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7.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8. 《低压电气设计规范》(GB50054—95)

9.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1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

12. IEEE802.3以太网规范

1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1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安全规范》(GB4943-1995)

16.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1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1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方法》(GB2423.1/2/3-89)

1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5-1999)

20.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11463-89)

21.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1998)

22.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GB6587.4-86)

山西省及阳煤集团相关:

23.晋煤办安调发【2010】333号《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企业调度室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24. 《山西省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25. 阳煤发(2007)565号《阳煤集团通信、电视及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办法》

26. 阳煤发(2007)614号《阳煤集团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

27. 阳煤发(2007)617号《阳煤集团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标准》

28. 阳煤生字(2010)432号《关于转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企业调度室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29. 其他相关文件、规范及规定

4.工业以太环网

4.1.系统概述及作用

随着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工业以太环网系统在煤矿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煤矿工业以太环网系统就是将矿井环境监控子系统、各生产环节自动控制子系统通过高速工业以太环网和自动化平台软件整合,通过防火墙与矿级管理系统相连,来实现全矿井的管控一体化。

建立综合自动化煤矿环网,能实现控制系统的集中、高速传输。采用MCTP矿用本安型多通道工业以太网技术,构建的综合自动化工业控制环网,将三网合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实现了对煤炭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监控等实时远程监控和数据自动采集,提高了对各类问题的准确判断及应急处理能力。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扩展性强等技术特点,将生产监测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统一的传输平台上,为远程监测监控提供了网络基础。采用实时数据库技术及组态技术,形成了统一的管控指挥应用平台,实现了井下皮带、供电、架空乘人装置等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大幅提高煤矿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2.矿井现状

阳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下现有安全监测点21个重庆煤科院的通用监控分站,共计71个探头,每个分站连接不同数量的检测传感器,包括瓦斯监控、烟雾监控、风速监控等。人员定位采用运城众鑫公司的KJJ56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检测分站为KJJ-XX,数量有10个。广播系统共有14个终端,计划扩展到四十个左右。产量监控系统瘫痪,准备重上一套新的。调度平台只有一套电话系统,为华亨电信的SH-4810A型通信平台,有160部电话,结构单一,煤矿核心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煤矿的生产状况和安全状况。

目前,阳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相互关联并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不能满足煤矿的长远发展和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而煤矿信息化改造的基础就是煤矿工业光纤环网的建设、改造。

目前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用到的物理接口类型有:RS485接口、现场总线接口(如:Profibus、Modbus、LanWork、CAN等)、PLC可编程控制器接口、RS232/485串口、上位机/操作员站等。以上物理接口同工业以太网的转接,见下图

4.3.系统架构

随着以太环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的通信标准也逐渐开始支持TCP/IP网络协议,使以太环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开始向工业延伸。但在煤矿井下生产控制领域,不但需要工业以太环网具有煤安认证,还需要网络能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稳定地工作。

在煤矿井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所需连接的设备分布较分散,单个地方连接设备少,这就对支持光纤冗余环路的光纤以太网络交换机产品有了较大需求。为了实现光纤冗余环路功能,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实现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并采用高性能的网络交换芯片实现基本的100/1000M以太网交换功能。

根据以上分析,煤矿井下工业以太环网需要经过特别设计,才能提供工业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满足长期连续运行的需求。煤矿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可以采用设备层+ 工业以太冗余环网+ Intranet管理网络的三层结构模式。

企业网络系统在技术设计时,其骨干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同时要建设高带宽、高可靠性的网络主干。在煤矿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骨干网的设计中将采用工业以太冗余环网技术组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二级、三级接入层交换机到达用户桌面。为了安全和可靠在煤矿工业以太环网和企业管理层局域网之间设置防火墙,用来隔离管理网与生产控制网,保证生产控制网的安全。

4.4.关键技术

矿用工业以太网必须整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包括环型冗余技术、链路聚集技术等)、嵌入式系统技术等最为先进的网络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煤矿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4.4.1.工业以太网技术

普通商用以太网不能保证网络的冗余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使以太网能够成功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许多研发机构和厂商相继推出了以太网的环冗余和链路聚合等技术。

工业以太网环冗余技术

由于很多场合环境恶劣,存在网络意外断裂的可能较大,而另一方面,出于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又很高,所以需要信息传输网络能够提供链路冗余。环型以太网结构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太网的容错问题,提高了以太网的可靠性。环型网络构造了一个简单环,从而保证了在某条链路意外损坏时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备用链路传输。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冗余的管理能够实现很高的网络可用性,交换式高速以太网启用环冗余的时间少于300ms,也就是说,一条链路出错后,网络可以在300ms时间以内重新可用。

链路聚合技术

链路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网络设备以及原有布线的条件下,使用专用的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把多条交换机到服务器或交换机到交换机的数据通道捆绑起来,形成一条逻辑上的高带宽数据链路,满足高带宽应用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增加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以及容错性,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当聚合链路中一条或几条(不是全部)意外损坏时,数据仍然可通过剩余的物理链路传输。

4.4.2.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能够完成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是软硬件的紧密结合体。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应用环境。其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或针对性很强,每一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都有其特殊的应用场合与特定功能,这也是嵌入式系统与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区别。另外,嵌入式技术与实时性有着天然的联系。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且常常受到空间、成本、存储、带宽等的限制,因此它必须最大限度地在硬件和软件上“量身定做”以提高效率,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实时性的增强。

在网络通信设备和工业控制领域,嵌入式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从根本上说,在网络通信设备中,只要用到了CPU,那么在其上一定要运行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嵌入式系统,所以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信设备是不可分割的。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它嵌入在目标代码中,在系统复位后首先执行,负责在硬件基础之上,为应用软件建立一个功能更为强大的运行环境,用户的其它应用程序都建立在RTOS之上。实时操作系统主要任务是对事件的进行实时的处理,虽然事件可能在无法预知的时刻到达,但是软件上必须在时间发生时能够在严格的时限之内作出相应,即使在尖峰负荷下也应如此。另外,实时操作系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系统的

可确定性,即系统能对运行情况的最好和最坏等情况作出精确的估计。RTOS是计算机专家们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使用RTOS不仅增加了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应用程序的调试也会方便许多。

煤矿安全生产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保证监测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实时传递,因而我们在矿用工业以太网产品设计时选择具有高实时性保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即使在网络需要传输图像、话音等大数据量的信号时,也能保证控制信号等重要信息的实时性。结合嵌入式Web Server技术,可以通过浏览器界面方便地对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4.5.网络拓扑结构

综合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的主干网结构采用环形工业以太网,主干网传输介质为光纤,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地面、井下连接成一个光纤环网在控制中心机房通过高性能的工业级核心交换机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矿井监控信息子网,该子网运行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网段中,通过隔离网闸与以后建立的矿企业网(也即是信息网络)隔离。

针对井下的恶劣环境,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采用赫思曼KJJ309-J2千兆以太环网交换机,分别在井底中央配电站、采区配电站、井底车场各布置一台,传输采用井下阻燃单模光纤。软件上,采用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监测平台,实现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运行情况,如交、直流供电、停电、瓦斯浓度、人员定位、故障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历史记录查询及分析。

在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电网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监控系统、主扇运行监控系统、工业视频监测系统、工业信号集控系统等相关系统的集中传输与管理。

通过在地面机房、副井区、风井区安装3台赫思曼RS30千兆以太环网交换机,铺设5KM 井下阻燃单模24芯光纤和6KM地面单模24芯光纤,覆盖井下及地面产量监控、广播等系统,实现坪上煤业有限公司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并通过在地面建设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监测平台,实现工业以太环网的实时监测。。

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使用环型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链路冗余,当某条正在工作的链路意外损坏时,可以在300ms内快速切换到冗余链路,组网也较为简单,价格适中。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等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接入分站/网关/网络通讯模块和工业以太网络交换机接入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

4.6.主要网络性能指标

1) 主干网速率:1000M

2) 传输介质:单模光纤(传输距离45km);

3) 产品防护等级:IP64

4) 防爆等级:隔爆型或隔爆兼本安型;

5) 供电电压等级:交流:127V、660V(+10%~-25%)

6) 使用条件:温度:-10℃~+45℃

7) 湿度:不大于95%(+25℃)

8) 周围介质:允许使用环境中有爆炸危险介质。

9) 支持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可选),可以通过浏览器对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10) 每台交换机支持8个以太网接口,可以选择为电接口、光接口或两者的任意组合;

11) 支持全双工/半双工运转;

12) 工业以太网每段网站可连接100个,整个网络最多可达1024个;

13) 支持单冗余链路,最大网络重构自愈时间小于300ms。

4.7.系统特点

1)开放性:系统是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网络标准IEC61158等,同时具备成熟的第三方连接能力。

2)信息传输服务:控制层提供方便的接入端口,无论从任何一点接入,都能方便地支持程序的上传、下载、系统诊断和数据采集功能,且不需要复杂的编程或特殊的软硬件支持,同时不影响实时信息传输性能;当系统某一子系统的通讯或元器件出现故障时,不能影响其他子系统的通讯和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3)工作模式:系统支持B/S模式的数据通讯结构。数据块传送和报文发送都可通过组态完成,不需额外编程;同时也支持B/S、C/S结合控制方式。

4)网络速率:网络上任意节点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小于10Mbps。

5)网络节点数:单一网络提供不小于99个站点的连接能力,并能根据应用需要,支持灵活的网络分段以及相应的隔离或者桥接方案。

6)网络介质:支持双绞线和光纤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灵活的电缆形式。

7)拓扑结构和范围:根据现场情况,支持星型、总线型和环形等多种拓扑结构,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15公里,通过中继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30公里。

8)组态:拥有现成灵活的网络组态工具和强大的网络诊断功能,任何节点接入网络,而不需要更改从前的站号和配置,并应充分考虑今后扩展的方便性。

9)冗余:系统通过光纤环网方式实现以太网连接,即骨干网上任何一点的光纤连接意外断开,系统都能通过提供后备以太网链路,保证系统可用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要考虑到网络信道的冗余,确保网络通路的安全。

10)网络结构及节点划分:科学按区域、节点数量划分综合自动化控制网。所有单环单节点网络交换机都具有两个全双工千兆光纤端口,用于环节点的连接,构成一条完整的光纤环路。

当其中某一段工作中的光纤线路被破坏或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会自愈,并在300ms 内恢复正常的通讯。

11)系统满足IEEE802.3和IEEE802.3u等相关的行业标准。

4.8.核心设备技术选型

4.8.1.赫斯曼MS4128千兆核心交换机

4.8.2.赫斯曼RS30千兆环网交换机

4.8.3.KJJ309-J2隔爆兼本安型网络交换机

KJJ309-J2隔爆兼本安型网络交换机是在井下建立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所必备的产品。本产品可以通过网管软件进行远程管理,实现VLAN配置及端口流量设定等功能。

1、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528mm×362mm×692mm

重量:约80kg

2、型式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Exd[ib]I”;

3、主要技术指标

(1)环境条件

气压:80--106Kpa;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2)电参数:

●电源:

a. 额定工作电压:AC127V/660V;

b. 输入视在功率:不大于70V A;

●以太网光信号接口

a.接口数量:2个(可扩展);

b.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传输协议,波长为1310nm的单模光纤;

c.传输速率:1000 Mbps;

d.光发射功率:-10~0dBm;

e.光接收灵敏度:-20dBm;

f.最大传输距离:10km(发射光功率-10~0dBm;接收灵敏度-20dBm;使用MGTSV(2~72)B型单模光缆,MGTSV(2~148)×1型单模光缆;光纤接点总数8个,其中热熔接点3个,冷熔接点3个,活动连接点2个);

●以太网电信号接口(非本安接口)

a.接口数量:7个(可扩展);

b.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传输协议;

c.传输速率:10/100 Mbps自适应;

d.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1V~5V;

e.传输距离:10m(使用MHYV 2×2×0.75mm2型矿用通讯电缆);

●RS485信号接口

a.接口数量:1个(可扩展)

b.传输方式:半双工RS485信号,双极性;

c.传输速率:9.6Kbps;

d.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2V~12V;

e.信号工作电流峰值:≤100mA;

f.传输距离:200m(使用MHYV 2×2×1.0mm2型矿用通讯电缆)

●备用电池:

铅酸蓄电池;当交流电源断电之后,交换机能继续工作2小时以上;蓄电池有防护性绝缘盖板,并具有联锁装置,保证开盖后不对外供电。

4、主要特性

(1)可以组成千兆自愈环网,提高网络可靠性;

(2)与IEEE 802.3u Fast Ethernet标准兼容;

(3)可靠的存储——转发体系结构;

(4)包含2个用于组成自愈环网的1000M光接口,其它8个端口为10/100M自适应电接

口;

(5)自协商功能可以实现自动传输方式调整(全双工或半双工)和传输速率调整(10Mbps 或100Mbps);

(6)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级联进行扩展;

(7)每个端口都支持双向的地址学习功能;

(8)帧过滤和转发比率为:10Mbps端口每秒14,880包(64字节短帧);100Mbps端口每秒148,810包(64字节短帧);

(9)支持大于1K的地址空间。

4.8.4.TIPTOP V2.0千兆隔离网闸

TIPTOP网闸是利谱公司根据国内计算机网络的特有结构,依靠自身在安全体系结构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研究成果,成功开发出的一种快速、安全的网络安全隔离产品。该产品融入了完整的安全体系设计理念,采用DTP物理隔离通道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内核控制技术,以及多重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和信息泄露,确保内网与外网的可靠隔离和信息的可控交换,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网络安全产品。

1、隔离网闸功能

(1)提供用户分组管理与身份认证功能

TIPTOPv2.0网闸对用户实行分组管理,根据应用情况,可将用户按部门分成不同的组,网闸对同一组用户提供相同的应用服务,用户的身份可采用用户名和密码、IP地址、MAC地址等多种组合绑定方式进行认证。

(2)提供互联网浏览服务

1)支持http/https应用

TIPTOP V2.0隔离网闸完全遵循互联网标准http/https,提供应用级的代理来实现各种互联网浏览和访问。这种应用主要是为内部网络用户能够安全的访问互联网,用来浏览网站和查阅资料提供的。访问外部网站可以不受限制,也可以进行限制。只有被访问和被请求的信息经过安全检查后才可以交换到内部,完全禁止主动对内部网络的访问。

2)提供网页和站点过滤功能

TIPTOP V2.0隔离网闸提供强大的过滤功能,可方便的通过协议、域名、文件类型、关键词等过滤条件设置安全策略,防止网络资源的非法使用。可以提供协议命令过滤、关键词过滤、URL过滤、黑白名单、脚本过滤、MINE类型过滤等,可自动过滤网页中的有害内容,同时可根据需要定制每个用户的允许上网时间。

(3)提供电子邮件收发服务

TIPTOPv2.0隔离网闸支持标准的SMTP和POP3协议的电子邮件,可以对收发邮件的地址、大小、时间、能否包含附件、能否包含敏感关键字等进行控制。

(4)提供数据库交换服务

提供对多种主流数据库(SQLServer、Oracle、Sybase、DB2等)的同步更新功能及单、双向数据交换,强大的数据库同步功能使得用户只需在管理程序中对网闸进行简单配置,而不用修改数据库表结构,不用编写或插入程序、代码;可以同时同步多个表;可在字段级设置同步条件;支持带BLOM字段数据的同步交换;支持异种、异构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更新,独特的实现方法能有效保证大容量数据库的频繁更新。

(5)提供文件交换服务及FTP文件服务

TIPTOPV2.0隔离网闸提供内外网间文件定时或实时的交换,可控制文件传输方向,提供单向或双向传输,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单个用户在内外网之间的点对点文件交换,同时提供多种方法实现内外网之间文件的全自动收发。网闸还支持可控制的FTP文件上传及下载服务。

(6)提供视频点播服务

TIPTOPV2.0隔离网闸支持HTTP、MMS、RTSP常用流媒体协议,用户通过TIPTOP V2.0隔离网闸可在内网上通过网闸系统点播互连网上的视频节目。

(7)支持开发接口和用户自定义通道服务

TIPTOPV2.0隔离网闸提供方便的开发接口,可根据用户的网络特点和应用需求,通过二次开发定制用户的个性化安全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安全效果;可由用户自定义通讯通道以供自己的应用系统使用。

(8)提供完整的审计功能

TIPTOPV2.0隔离网闸带有审计系统,审计日志详细记录了系统安全状况、用户登录信息、数据传输详细情况等进行日志记录;可定期进行日志信息备份和转存功能。

(9)提供防病毒功能

TIPTOPv2.0隔离网闸采用知名厂家的防病毒软件,内置的病毒检测软件可使网闸起到类似于病毒网关的作用,病毒特征库可通过互联网在线升级。

(10)提供网闸升级功能

TIPTOPV2.0隔离网闸提供系统的软件升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本地的网闸管理平台从本地导入升级文件升级。

2、TIPTOP V2.0隔离网闸的特点

(1)高安全性

TIPTOP V2.0隔离网闸奉行“安全隔断、适度交换”的设计思想,采用最新数据通道控制技术,在保证内网系统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外网之间数据的安全、快速交换。由于采用多重安全机制、综合防范策略,彻底避免了来自操作系统、命令、协议的已知和未知的攻击,所以,它是目前所有安全产品中具有最高安全性的网络产品之一。

(2)低延时

TIPTOP V2.0隔离网闸采用了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ASIC)来控制内外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开关的转换速度在毫秒级之下,TIPTOP V2.0隔离网闸为内网用户提供浏览互联网络服务和文件交换速度之快,其延迟一般用户基本上是察觉不到的。

(3)高带宽

TIPTOP V2.0隔离网闸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为信息交换提供了接近于防火墙的带宽,可有效满足用户的视频点播及大容量数据库交换需求。

(4)可扩展性

TIPTOP V2.0隔离网闸采用模块设计,方便系统扩展升级。

(5)高可用性

TIPTOP V2.0隔离网闸同时支持双机热备系统,当其中的一台出现故障(宕机、网络故障),那么另一台就会自动顶替出现故障的网闸提供服务,而无需额外第三方软硬件支持。并可预留

VPN接口,提供了极高的可用性。另外系统支持负载均衡功能。

(6)高强度安全平台

TIPTOP V2.0隔离网闸采用利谱公司自主开发的安全专用操作系统,采用增强内核系统,对内外两个主机系统采取多个层次(操作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等)的高强度安全防护措施,保护其重要进程、文件、数据不受黑客侵袭。

(7)友好的集中管理

TIPTOP V2.0隔离网闸提供强大高效的GUI远程管理界面,采用USB KEY加密码的强认证方式,界面美观、配置简单。安全管理员可采用基于高安全的C/S构架,在远端或本地直观方便地对局域网内的所有网闸进行集中管理,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关闭部分或全部网闸。硬件液晶显示面板可对硬件故障提示报警:通讯故障;硬件故障;软件故障。

4.9.工业以太环网建设主要设备清单

阳煤集团坪上煤矿环网建设设备清单

MOXA交换机环网配置图解说明这个作为参考

M O X A交换机环网配置图解说明这个作为参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MOXA交换机环网配置说明 1.打开MOXA 配置工具(产品光盘对应型号目录的“utility”目录下),通过broadcast方式搜索网络中的所有MOXA网管型交换机。(建议初次配置交换机时,先断开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2. 通过搜索框可查看到网路中的交换机相关信息。 3. 左键选中其中一台交换机,右边出现该台交换机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名称、IP配置、物理地址、串列号、固件版本等。 当有多台交换机IP地址冲突时,每台交换机会按照接入网络的次序相应叠加,自动改变IP地址。 因此我们要对所有的交换机重新配置IP,同时为避免以上情况,建议在配置某台交换机时,断开其它的外部网络连接,直到所有交换机配置完成后再连接成环。 4. 选中某台交换机后,点击右键,进入弹出菜单中的Modify IP Address,可通过如下方式修改交换机IP。如此配置好每台交换机IP并刷新显示列表。 5.接下来介绍页面配置。 可直接在IE浏览器中输入相应交换机IP地址访问,也可通过右键菜单中的Web Console进入配置页面。 注意:进入web访问之前,请确认PC的IP地址与交换机当前IP在同一网段下。 6. 初次访问交换机时,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直接点击login进入。 7.页面中上面为交换机信息,左半部分为交换机配置菜单,右边为子菜单内容。 进入Basic Settings的Network,右边显示交换机本身的网络配置。可在此处更新IP,修改后必须点击 Activate激活。(如果之前在软件中已经设置过,则此步骤可跳过) 8.进入Communication Redundancy菜单,右边下拉菜单提供Turbo Ring环网方式或RSTP生成树网络结构。点击Turbo Ring后,同时在2个Redundant Ports处选择相应的环网端口号,即用于组环的两个交换机端口的序号。 注意:TURBO RING支持V1或V2 两个版本,请保持环网内交换机的版本一致,可以都选择Turbo Ring V2版本,并使用V2 版本下的第一个环网(左半部分的ring1)。 EDS-405A-MM-SC选用两个多模SC光口组环,则对应选择第4、5号口。 后面的ring coupling环间耦合功能(即2个环网之间的冗余连接)如果不启用,则在Enable Ring Coupling前不要勾选,否则会占用2个端口不能用作终端设备连接。 配置好后点击Activate按钮。 12.点击菜单栏中的Monitor,可查看交换机总体流量及各个端口的实时流量状态。 13.菜单栏中的Event Log记录了交换机的变更日志,方便工程师进行网络故障原因查找。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组网原则: 1.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全新的形象,经过组建工业环网组网方式,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网络设备:1.信息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0一台。 2.调度机房三层交换机华为S5720S-52P-SI-AC一台。 3.调度机房工业环网交换机三旺ICS5028G-4GS一台。 4.井下隔爆交换机内装三旺IEM7010两台。 2.网络拓扑图: 1.环网拓扑图:

2.整体网络结构图:

三.设备配置详解: 1.华为核心交换机93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11 to 112 1000 2.s5720s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7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9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2 127 1000 3.5028配置: (1)划分vlan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学号:2013914115 姓名:邓志成班级:13电信----------------------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得 1、2 程控交换系统得介绍 1、3 程控交换系统得整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程控交换硬件系统 2、1 话路系统及其实现 2、2 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2、3 时分交换电路 第三章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实现流程

3、2 程序得部分代码 第四章方案设计总结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得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她得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得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得专用用 户线与中断, 使用不同得规程与方式, 这给用户与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得就就是用一个单一得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得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得开发潜力。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通信时分复用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得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得理论认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巩固与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得理解与对仪表得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得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得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备课讲稿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 建设方案 建设单位: 供货单位:####################### 日期:2019年1月

目录

1) 本技术方案广泛适用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2) 我方保证提供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本规格书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 3) 本技术方案为综合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方案,井下子系统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子系统接入实施方案。 系统实施原则及建设内容规划 1) 系统设计、实施始终遵循煤矿安全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相关标准。 2) 系统建设采用“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突出重点,慎重投入”的指导思想。 3)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 4) 为建设一个稳定、高效的1000M环网平台,能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 提供多种子系统接入方式以满足现场各种异构设备接入,保护已有投资。 系统设计原则 考虑到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各系统的实际需求及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项目的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为了使所设计的方案尽可能满足矿方实际的需求,使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转,整体方案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 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各个子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不盲目追求高档次,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 实用性 由于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及调度任务、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安全、生产监控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上应保证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带宽。 ? 可靠性 高效稳定的系统,能提供全年365 天,一天24 小时的不停顿运作。对于安装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控制设备与布线系统,必须能适应严格的工作环境,特别考虑要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高瓦斯的客观环境,以确保系统稳定。实时监控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在网络设计中(尤其是网络主干)必须考虑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一个节点出现意外时整个系统仍能运行。因此,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必须高质量,并保证核心网络设备具备冗余。同时,采用先进的防火墙+网闸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 ? 安全性 网络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安全保密措施,来保证网络的性能。安全措施应包括: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 易操作性 先进且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有效工具。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 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 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他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 RS485或其他专用通信接口等等,均可通过协议网关转换为以太网信息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送。以太网TCP/IP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传输应用和井下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应用于井下工业环境下的以太 网交换机),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 支持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学号:2013914115 姓名:邓志成班级:13电信----------------------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1.3 程控交换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程控交换硬件系统 2.1 话路系统及其实现 2.2 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2.3 时分交换电路 第三章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实现流程 3.2 程序的部分代码 第四章方案设计总结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通信时分复用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仪表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的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 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MOA交换机环网配置图解说明这个作为参考

M O A交换机环网配置图解说明这个作为参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MOXA交换机环网配置说明 1.打开MOXA 配置工具(产品光盘对应型号目录的“utility”目录下),通过broadcast方式搜索网络中的所有MOXA网管型交换机。(建议初次配置交换机时,先断开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2. 通过搜索框可查看到网路中的交换机相关信息。 3. 左键选中其中一台交换机,右边出现该台交换机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名称、IP配置、物理地址、串列号、固件版本等。 当有多台交换机IP地址冲突时,每台交换机会按照接入网络的次序相应叠加,自动改变IP地址。 因此我们要对所有的交换机重新配置IP,同时为避免以上情况,建议在配置某台交换机时,断开其它的外部网络连接,直到所有交换机配置完成后再连接成环。 4. 选中某台交换机后,点击右键,进入弹出菜单中的Modify IP Address,可通过如下方式修改交换机IP。如此配置好每台交换机IP并刷新显示列表。 5.接下来介绍页面配置。 可直接在IE浏览器中输入相应交换机IP地址访问,也可通过右键菜单中的Web Console进入配置页面。 注意:进入web访问之前,请确认PC的IP地址与交换机当前IP在同一网段下。 6. 初次访问交换机时,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直接点击login进入。 7.页面中上面为交换机信息,左半部分为交换机配置菜单,右边为子菜单内容。 进入Basic Settings的Network,右边显示交换机本身的网络配置。可在此处更新IP,修改后必须点击 Activate激活。(如果之前在软件中已经设置过,则此步骤可跳过) 8.进入Communication Redundancy菜单,右边下拉菜单提供Turbo Ring环网方式或RSTP生成树网络结构。点击Turbo Ring后,同时在2个Redundant Ports处选择相应的环网端口号,即用于组环的两个交换机端口的序号。 注意:TURBO RING支持V1或V2 两个版本,请保持环网内交换机的版本一致,可以都选择Turbo Ring V2版本,并使用V2 版本下的第一个环网(左半部分的ring1)。 EDS-405A-MM-SC选用两个多模SC光口组环,则对应选择第4、5号口。 后面的ring coupling环间耦合功能(即2个环网之间的冗余连接)如果不启用,则在Enable Ring Coupling前不要勾选,否则会占用2个端口不能用作终端设备连接。 配置好后点击Activate按钮。 12.点击菜单栏中的Monitor,可查看交换机总体流量及各个端口的实时流量状态。 13.菜单栏中的Event Log记录了交换机的变更日志,方便工程师进行网络故障原因查找。

环网施工方案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1 工程(系统和设备)概况 工用电甲方从老厂引接3KV厂用电,老厂有3台3KV/380V变压器(2台1000VA,1台750VA)有偿提供施工单位使用。目前A标段拟使用两台;一台750VA布置在A标段施工临时生产用地上,电源使用见下图1#临边负荷分配图;一台1000VA布置在化学水车间附近,电源使用见下图3#临边负荷分配图.B标段使用一台1000VA,布置在B标段施工临时生产用地上。 现场用二级电源箱(内部有8个开关):3个 现场用二级电源箱(内部有三个开关):钢筋场一个,木工厂和仓储一个,组合场合项目部一;化学水区域一个,锅炉区域两个,燃机房一个,汽机房一个。共计8个。 现场用三级箱:钢筋场二个,木工厂三个,组合场三个,项目部一个;化学水区域三个,燃机房六个,汽机房六个,锅炉十个(0米5个、炉顶5个)。共计34个。 380V和220V移动式电源箱:10个. 1.2工程量和工期 1.2.1 主要工程量 #1、#2、#3变压器低压侧电缆敷设至一级箱,电缆头制作及接线。一级箱至现场二级电缆敷设及接线。 1.2.2变压器布置图

2. 施工工期 3.编制依据 1 1 备

4.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4.1.1施工平面图纸齐全,由供电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进行与10KV环网路径相关的图纸审核,会同相关专业人员确定线路路径以及路径下有无管道等隐蔽设施,施工场地上方有无交叉施工设施。 4.1.2施工方案已确定,并经专业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4.1.3开挖电缆沟道及变压器基础用施工工机具等施工措施、方案审核完毕。 4.1.4施工措施编制完毕。 4.1.5技术人员按照施工作业措施,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进行交底双签字。 5.作业程序和方法 5.1施工方案 5.1.1电缆沟开挖前会同各专业确定缆沟走向,开挖深度为0.4米,清除电缆敷设路径的建筑物,人工开挖电缆沟道。 5.1.2确定变压器位置,根据变压器及配电箱基础图,砌筑变压器基础。 5.1.3具备条件后敷设电缆,采用人工敷设方式。电缆敷设符合电力建设规程中关于直埋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敷设完毕地面做好走向标志。 6.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某公司局域网设计方案

局域网课程设计 某公司局域网设计方案学院 课题某公司局域网设计方案姓名 组员 专业/班级 实训时间 成绩评定 指导老师 目录

1.公司概况 1.1公司简介 该公司成立2014年,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电子工具、塑胶制品、工业装备及辅助材料的专业化公司。为现代化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实现理想的物流仓储系统工程,是本行业的优秀代表。 “深思熟虑的结构设计,一丝不苟的生产、质量上的严格把关“是本公司坚定不移的原则,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客户从我们产品中得到的竞争力的强化也逐渐体现出来,为我们奠定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基础。 1.2公司结构 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1名)销售部(销售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20名) 财务部(财务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5名)物流部(物流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20名) 后勤部(后勤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10名)市场部(市场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10名) 技术部(技术部经理1名其他人员10名) 1.3公司资产:100万 1.4公司主营:电子工具、塑胶制品、工业装备及辅助材料

2.公司需求分析 企业共有员工91人,欲实现平均2人拥有一台办公电脑。现已将公司分为6个部门,其中销售部门占用2个办公室,其他各部门各占用一个。电脑分配如下:总经理办公室1台笔记本电脑;财务部5台台式机(以下皆为台式机);技术部5台;后勤部5台;市场部5台;销售部共10台(2个办公室分别为5和5台);物流部5台(注:因物流部主要负责货物运输与产品进购,因此对电脑需求较轻,故只分配5台)因本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较少,故只购买廉价经济的台式机。其他网络配件(路由器,交换机等)也应尽量往经济实用型靠近。 图1 办公楼结构图 表1办公楼员工数量及房间分配表

WEB管理型交换机快速环网配置说明

WEB管理型交换机快速环网配置说明 ——以5台IES608的7、8口组环为例一、现场组网环境: 1)强烈建议客户将交换机放置现场工作环境之前,在办公室内完成对各台交换机的环网参数配置,并进行简单的通信测试。 2)环网配置完成后,可将多台交换机按照上图进行组环。 二、交换机环网配置操作步骤 第一步:硬件连接方式 可通过以下几种连线方式完成对各台交换机的参数配置: 1、办公室各台交换机近距离测试 1)进行组环配置操作时,可通过测试主机网口与交换机设备直连,分别对每台交换机进行参数配置: 图1-1 2)也可所有交换机之间使用普通端口级联,然后接入测试主机网口,如下图所示: 图1-2

2、 现场多台交换机远距离调试 现场连线如下图所示: 图1-3 1) 环网配置阶段,确保A 交换机端口8断开,使五台交换机递次级联,以防止产生风暴。 2) 现场进行组环配置时,一定要依据级联顺序,从远到近依次对每台交换机进行参数配置。 比如:对交换机E 环网配置完成,重启交换机后;再依次对交换机D 、交换机C 、交换机B 、交换机A 等进行配置。 第二步:更改设备的IP 地址。 设备出厂默认IP 地址是192.168.1.254,需要修改IP 到工作现场环境的网段内。 设置操作如下: 1、打开BlueEyes_II 网管软件,左键点击 或按键F3搜索设备(图2-1), 图2-1 2、右键点击设备型号IES6082-2),在弹 出对话框中修改各项设置,修改完成后点击确定(如图2-3)。

图2-2 图2-3 第三步:进入IES608网管界面,设置各项功能配置。 1、打开BlueEyes_II网管软件,左键点击或按键F3搜索设备。右键点击设备 型号IES608,(如图2-2),进入登录界面(如图3-1)。

环网柜施工方案模板

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施 工 组 织 方 案 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五、设备安装 六、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 七、施工进度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十、环境保护及 十一、文明施工 十二、协调配合及其他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和地址 工程名称: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工程地址:黄渠头南路 1.1.2 职能单位 建设单位: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陕西超越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3 工程规模 1.1.3.1 新设立10KV环网单元; 1.1.3.2 系统试验; 1.1.3.3 围挡8m*6m,开挖5m*2m,均位于人行道。 1.2 工程范围 1.2.1工程施工范围 1.2.1.1.完成施工图纸及全部施工内容; 1.3 工程特点 1.3.1工程特点 a、为确保工程进度,要求施工人员与建设单位代表以及其他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工程建设。 b、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合理地安排材料,设备的进场。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2.1工程质量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和金地公司统一安排的专业管

线位置图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电力相关标准,最终通过供电部门验收并送电。 2.2工程工期 本公司对工程工期作出以下承诺:20天。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1、及时做好各项工作,减少因电气安装要求的返工。 3.2、施工准备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图纸能及时进场,保证施工能有序开展。 3.3、通过调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尽可能缓解施工高峰率,充分发挥机械化装备施工的能力。 3.4、及时解决工程对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安排好采购、检验、运输、仓储,保障供应,避免窝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小型局域网设计方案

小型企业局域网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201 设计人员:蒋文 设计课题:小型企业局域网设计 指导老师:李芳 2015年11月2日

小型企业局域网设计方案报告 设计要求: 内网大多数用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但财务部可以访问市场部,市场部一般情况下不能访问财务部,若有用户需要访问,则网管人员可以通过三层交换机进行一个简单的命令行设置,使VLAN间正常通信。内网用户共用WEB服务器。外网用户可以与内网用户通信,但不能访问内网服务器和财务部以防重要数据被盗取或攻击内网服务器中。 第一部系统需求分析 1. 部门类型: ●市场部 (VLAN 20) ●财务部(VLAN 10) 要求财务部可以访问市场部,但市场部一般情况下不能访问财务部,若有用户需求,则网管人员可以通过三层交换机进行访问控制列表设置实现VLAN间通信。 2. 流量访问模型 ●本地访问 ●远程访问 (因企业内部人员相互共享资源多和通信频繁,所以本地访问比远程访问所占流量大) 3.用户接入需求 ●十几个信息点 4.组网原则 ●一般可靠性 ●性价比高 5. 安全性需求: ●内部网络使用VLAN分段,隔离广播,防止网络内部窃听和非授权的跨网段访问 ●使用防火墙分割内部网和外部网,不允许外部用户访问内部WEB服务器,财务部。 ●远程接入用户使用VPN方式访问总部网络,并且限制远程用户可以访问的主机范 围。 第二部分概要规划设计 1. 网络拓扑及拓扑图:二层模型的星型结构,通过级连交换机来扩展,核心交换机下连接接入层交换机。 网络接入容量:接入交换机接连接用户,核心交换机连接WEB服务器和边界路由器。 2. 网络技术选型 3. 设备选型 接入交换机选用Cisco2960系列,核心交换机选用Cisco3560系列。 边界路由器选用Cisco18XX或Cisco28XX系列 4. 网络相关技术选型: (1)使用VALN技术进行业务隔离,减少广播域的范围。

环网交换机配置

设置交换机 双击计算机桌面上的“edscfgui”图标,进入软件设置交换机界面。单击菜单“List Server”,在点击“Broadcast Search”,如图2。 图2 计算机开始搜索网络上的交换机,搜索完成后弹出如图3的窗口,双击IP Adress为“.127.253”的交换机,弹出如图4的窗口,单击IP Adress前的复选框,将IP Adress改成“.127.20”。点击“确定”,弹出如图5的窗口,点击“是”,保存并重新搜索网络交换机。 图3

图4 图5 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在“地址”栏输入“.127.20”,进入网络交换机。如图6。点击“Communication Redundancy”进入网络交换机的冗余模式选择,出厂配置选择“Turbo Ring With ED6008 Series”模式。然后点击“Activate”。 点击“Advanced Setting”前的“+”号,再点击“Password”,弹出图7。在“New Password”和“Retype Password”后的方框在填入“cari”(出厂配置),然后点击“Activate”,出现提示语“Password Setup OK!”。交换机的MAC码

图6 图7 以太网/RS485转换单元配置(如不带转换单元则不用进行该步骤) CJJ02矿用环网接入器可接入RS485转以太网模块,每个模块的配置除IP Adress和虚拟的COM口不同,其他配置完全相同。现以第一个模块的配置方法为例阐述其配置方法。 把转换模块连接至环网交换机后,点击计算机桌面上的“Network Enable Administrator”图标,进入以太网/RS485转换单元的设置,如图8。点击菜单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 1、介绍 在数据通信的二层网络中,一般采用生成树(STP)协议来对网络的拓扑进行保护。STP 协议族是由IEEE实现了标准化,主要包括STP、RSTP和MSTP等几种协议。STP最初发明的是目的是为了避免网络中形成环路,出现广播风暴而导致网络不可用,并没有对网络出现拓扑变化时候的业务收敛时间做出很高的要求。实践经验表明,采用STP协议作为拓扑保护的网络,业务收敛时间在几十秒的数量级;后来的RSTP对STP机制进行了改进,业务收敛时间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在秒级左右;MSTP主要是RSTP的多实例化,网络收敛时间与RSTP基本相同。 近几年,随着以太网技术在企业LAN网络里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太网技术开始在运营商城域网络发展;特别是在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向IP融合的趋势下,增强以太网本身的可靠性,缩短网络的故障收敛时间,对语音业务,视频等业务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无论对运营商客户,还是对于广大的企业用户,都是一个根本的需求。 为了缩短网络故障收敛时间,H3C推出了革新性的以太环网技术——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RPP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或设备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业务快速恢复。与STP协议相比,RRPP协议具有算法简单、拓扑收敛速度快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等显著优势。 H3C基于RRPP的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可对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做出快速的保护倒换,协同高中低端交换机推出整体的环网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2、技术应用背景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CSS) 解决方案 陕西西华科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4月1

目录 一、概述 (3) 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3) 三、虚拟化的优点 (4) 四、组建方式 (5) 三、集群卡方式集群线缆的连接 (5) 四、业务口方式的线缆连接 (6) 五、集群建立 (7) 1. 集群的管理和维护 (8) 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8) 3. 单框配置继承的说明 (8) 4. 集群分裂 (8) 5. 双主检测 (9) 六、产品介绍 (10) 1.产品型号和外观: (14) 2.解决方案应用 (20)

一、概述 介绍 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 系统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 运行多台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 技术划分出多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 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虚拟化。华为虚拟化技术CSS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CSS是Cluster Switch System的简称,又被称为集群交换机系统(简称为CSS),是将2台交换机通过特定的集群线缆链接起来,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用以提升 网络的可靠性及转发能力。 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网络是支撑企业IT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因此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企业提供 上层业务持续性访问至关重要。在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中,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 自愈性,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图1 传统冗余网络架构 为解决冗余网络设计中的环路问题,在网络规划与部署中需提供复杂的协议组合设 计,如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与第一跳冗余网关协议(FHGR: First Hop Redundant Gateway ,VRRP)的配合,图1所示。 此种网络方案基于标准化技术实现,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网络发生故障时环路 状态难以控制和定位,同时如果配置不当易引起广播风暴影响整个网络业务。而且,随 着IT规模扩展,网络架构越来越复杂,不仅难于支撑上层应用的长远发展,同时带来 网络运维过程中更多的问题,导致基础网络难以持续升级的尴尬局面。

MOXA交换机环网配置图解说明(这个作为参考)

MOXA交换机环网配置说明 1.打开MOXA edscfgui.exe配置工具(产品光盘对应型号目录的“utility”目录下),通过broadcast方式搜索网络中的所有MOXA网管型交换机。(建议初次配置交换机时,先断开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2. 通过搜索框可查看到网路中的交换机相关信息。 3. 左键选中其中一台交换机,右边出现该台交换机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名称、IP配置、物理地址、串列号、固件版本等。 当有多台交换机IP地址冲突时,每台交换机会按照接入网络的次序相应叠加,自动改变IP地址。 因此我们要对所有的交换机重新配置IP,同时为避免以上情况,建议在配置某台交换机时,断开其它的外部网络连接,直到所有交换机配置完成后再连接成环。 4. 选中某台交换机后,点击右键,进入弹出菜单中的Modify IP Address,可通过如下方式修改交换机IP。如此配置好每台交换机IP并刷新显示列表。 5.接下来介绍页面配置。 可直接在IE浏览器中输入相应交换机IP地址访问,也可通过右键菜单中的Web Console进入配置页面。 注意:进入web访问之前,请确认PC的IP地址与交换机当前IP在同一网段下。 6. 初次访问交换机时,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直接点击login进入。 7.页面中上面为交换机信息,左半部分为交换机配置菜单,右边为子菜单内容。 进入Basic Settings的Network,右边显示交换机本身的网络配置。可在此处更新IP,修改后必须点击Activate激活。(如果之前在edscfgui.exe软件中已经设置过,则此步骤可跳过) 8.进入Communication Redundancy菜单,右边下拉菜单提供Turbo Ring环网方式或RSTP生成树网络结构。点击Turbo Ring 后,同时在2个Redundant Ports处选择相应的环网端口号,即用于组环的两个交换机端口的序号。注意:TURBO RING支持V1或V2 两个版本,请保持环网内交换机的版本一致,可以都选择Turbo Ring V2版本,并使用V2 版本下的第一个环网(左半部分的ring1)。 EDS-405A-MM-SC选用两个多模SC光口组环,则对应选择第4、5号口。 后面的ring coupling环间耦合功能(即2个环网之间的冗余连接)如果不启用,则在Enable Ring Coupling前不要勾选,否则会占用2个端口不能用作终端设备连接。 配置好后点击Activate按钮。 12.点击菜单栏中的Monitor,可查看交换机总体流量及各个端口的实时流量状态。 13.菜单栏中的Event Log记录了交换机的变更日志,方便工程师进行网络故障原因查找。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组网原则: 1.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全新的形象,通过组建工业环网组网方式,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网络设备:1.信息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0一台。 2.调度机房三层交换机华为S5720S-52P-SI-AC一台。 3.调度机房工业环网交换机三旺ICS5028G-4GS一台。 4.井下隔爆交换机内装三旺IEM7010两台。 2.网络拓扑图: 1.环网拓扑图: 2.整体网络结构图: 三.设备配置详解: 1.华为核心交换机93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11 to 112 10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7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9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2 127 1000配置: (1)划分vlan (2).指定vlan端口: (3).trunk配置: (4).三层接口配置: (5).配置静态路由: (6).组环网:

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6月1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网络工程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需求分析及设备B的设置 完成期限:自2010 年5 月31日至2010年06 月06日共1 周 设计目的: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建立一个以二层交换机为媒介的小型局域网,通过这个局域网可以对该网上的其他主机进行连通,利用较少而又简单的设备,达到组网连通的作用。 功能要求:包括两个二层交换机,数台主机,组建一个简单小型的局域网,实现此局域网内部的通信。 设计的任务:对此次组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分析各个方面的需求及设备的选用,包括怎样设计,划分VLAN的必要性,网络拓扑的定义及意义。

开发工具:交换机,visio。 [1]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谢希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实验实训指导(第2版)》王鸿运2010 [3] 《校园网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竹林2002.1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同时也需要与之相关的设计与服务。 本课程设计, 主要基于交换机的设置,建立一个以交换机为媒介的小型局域网的组网方案,例如校园网、企业网等。由于在教学教育领域,资源共享、教学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无疑是大势所趋,为了让师生之间、教工之间达成互联互通,很多中小学校、大学都需要急需建立校园网。由于条件限制,本课程设计只进行了一个小的模拟测试,并没有实地布线操作。此次模拟测试只使用了两台二层交换机,两台主机以及数根网线进行简单的配置,然后测试。关键词:交换机switch;主机PC;局域网:LAN。

公司局域网设计方案

目录 设计概况 (2) 1背景分析: (2) 2公司需求: (2) 3需求分析: (3) 4目标: (4) 5、设计标准、规范和原则: (6) 设计方案1 1拓扑结构图: (8) 2方案优点: (10) 3具体方案设计: (10) 4设备匹配: (11) 网络集成设计 (10) 1设备选择 (10) 2方案2 (12) 3信息配置: (13) 4采购预算: (13) 网络的安全管理 (13) 1局域网安全 (13) 接入互联网 (13) 1接入Interner方式: (13) 2网络互连方式: (16)

一.设计概况 1.背景分析: 在市内新租一栋写字楼一层、八层和九层(直线距离超过100米)作为公司总部,分三层,每层大约有50个信息点。预计未来5年内也不会超过200个信息点。 第九层为核心部门,路右器及三层交换机的所在。其余各层分别为一个部门,并且有相应的二层交换机。 公司有三个部门,每个部门为一个网段,即有三个网段。 另外公司在郊区有一生产线(距离30公里),大约30 个信息点(未来5年内不会超过40个信息点) 2.公司需求: 1完成公司办公局域网的组建; 2因保密原因企业技术研发部只允许本部门人员访问; 3企业局域网需新采购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域控制服务器各一台; 3.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部门的分布情况,在结构化布线方案中,信息主干线采用单模光纤,构成公司的一级网络链路。部门之间采用朗讯超5类结构化双绞线布线系统,这是因为超5类结构化双绞线布线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确保系统完全满足语音、高速数据网络的通信需求,且结构灵活、方便,对建筑物内不同系统应用提供完全开放式的支持。公司内部网络与

环网柜施工方案

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施 工 组 织 方 案 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五、设备安装 六、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 七、施工进度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十、环境保护及 十一、文明施工 十二、协调配合及其他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和地址 工程名称: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工程地址:黄渠头南路 1.1.2 职能单位 建设单位: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陕西超越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3 工程规模 1.1.3.1 新设立10KV环网单元; 1.1.3.2 系统试验;

1.1.3.3 围挡8m*6m,开挖5m*2m,均位于人行道。 1.2 工程范围 1.2.1工程施工范围 1.2.1.1.完成施工图纸及全部施工内容; 1.3 工程特点 1.3.1工程特点 a、为确保工程进度,要求施工人员与建设单位代表以及其他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工程建设。 b、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合理地安排材料,设备的进场。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2.1工程质量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和金地公司统一安排的专业管线位置图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电力相关标准,最终通过供电部门验收并送电。 2.2工程工期 本公司对工程工期作出以下承诺: 20天。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1、及时做好各项工作,减少因电气安装要求的返工。 3.2、施工准备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图纸能及时进场,保证施工能有序开展。 3.3、通过调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尽可能缓解施工高峰率,充分发挥机械化装备施工的能力。 3.4、及时解决工程对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安排好采购、检验、运输、仓储,保障供应,避免窝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1.1 组织机构关系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