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与过滤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化工原理中的沉降与过滤引言在化工工艺中,沉降和过滤是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
沉降是指根据固液颗粒的重力作用,通过静置使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而将悬浮液体分离出来。
过滤则是通过利用滤介质的孔隙或表面,将悬浮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留下,而使液体通过,从而达到分离固液的目的。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化工原理中的沉降与过滤进行介绍。
沉降原理沉降是基于固体颗粒的重力作用,通过静置使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沉降速度取决于固体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和粒径大小。
根据Stokes定律,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沉降速度可由下式计算:v = (2/9) * (ρp - ρl) * g * (d^2) / μ其中,v为沉降速度,ρp为颗粒的密度,ρl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颗粒的直径,μ为液体的动力粘度。
过滤原理过滤是通过滤介质的孔隙或表面,将悬浮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留下,而使液体通过,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滤介质常用的有滤纸、滤筒、滤板等,其孔隙大小决定了能够透过的颗粒大小。
根据Darcy定律,过滤速度与滤介质的孔隙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过滤速度可由下式计算:Q = (π/4) * (d^2) * (ΔP/μ) * A其中,Q为过滤速度,d为滤介质的孔隙直径,ΔP为过滤压差,μ为液体的动力粘度,A为过滤面积。
实际应用沉降的应用沉降在化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污水处理: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通过沉降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矿石提取:矿石中的有用矿物颗粒通过沉降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和提取。
3.食品加工:在食品饮料生产中,一些颗粒物质需要通过沉降分离,以获得纯净的液体产品。
4.生物工程:在细胞培养和发酵工艺中,需要将细胞或发酵产物与培养基进行分离。
沉降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5.药物制剂:在药物合成和制剂工艺中,沉降用于分离和提取所需的纯净物质。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第一节沉降教学目标:了解颗粒和颗粒群的特性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意义,掌握颗粒在层流和团粒状态下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公式。
掌握重力沉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碟片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旋风分离器、旋液分离器等离心分设被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碟片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旋风分离器等离心分设被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颗粒的基本性质非均相体系的不连续相常常是固体颗粒。
由于不同的条件和过程将形成不同性质的固体颗粒,且组成颗粒的成分不同则其理化性质也不同,所以在分离操作过程中就要采用不同的工艺,因而有必要认识颗粒的性质。
1.颗粒的特性按照颗粒的机械性质可分为刚性颗粒和非刚性颗粒。
如泥砂石子、无机物颗粒属于刚性颗粒。
刚性颗粒变形系数很小,而细胞则是非刚性颗粒,其形状容易随外部空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常将含有大量细胞的液体归属于非牛顿型流体。
因这两类物质力学性质不同,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应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如果按颗粒形状划分,则可分为球形颗粒和非球形颗粒。
球形颗粒的体积为334136V r d ππ== (3——1)其表面积为 224S r d ππ== (3——2)颗粒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叫比表面积,用符号0S 表示,单位23m /m 。
其计算式为:06S S V d ==将非球形颗粒直径折算成球形颗粒的直径,这个直径叫当量直径e d 。
在进行有关计算时,将e d 代入相应的球形颗粒计算公式中即可。
根据折算方法不同,当量直径的具体数值也不同。
常见当量直径有:体积当量直径d e d e =3P6πV (3——3)表面积当量直径d es d es =πPS (3——4)球形度(形状系数)φs =PS S (3——5) 2.颗粒群的特性 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集合称为颗粒群。
在非均相体系中颗粒群包含了一系列直径和质量都不相同的颗粒,呈现出一个连续系列的分布,可以用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等级的颗粒。
污水处理中的沉降与过滤技术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过程。
其中,沉降与过滤技术作为常用的处理方法,在去除污染物和净化水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中的沉降与过滤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介绍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沉降技术沉降是指将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其主要依靠物质的比重差异以及重力的作用实现。
沉降技术通过合理设计沉淀池,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促进沉降作用,如改变水流速度、加入沉降剂等。
1. 沉降原理沉降原理基于物质的比重差异,将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质逐渐下沉至水底,从而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较小粒径的颗粒物质沉降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沉淀。
因此,沉降效率受到颗粒物质的粒径和浓度的影响。
2. 沉降应用沉降技术应用广泛,常见于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工序,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泥沙和颗粒物质。
在工业生产中,沉降技术也被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颗粒污染物的废水,如冶金、矿山和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
3. 沉降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沉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采用超声波、电场等技术可以增加悬浮物质的沉降速度,提高沉降效率。
此外,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沉降效果。
二、过滤技术过滤是指将水通过多孔材料或滤网过滤,以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胶体物质的过程。
过滤技术基于物质的尺寸差异,将污染物截留在过滤介质中,而使洁净水通过。
1. 过滤原理过滤原理主要依靠过滤介质的孔径和表面形态来完成水质的净化。
当水经过过滤介质时,较大的颗粒和胶体物质被截留在过滤介质的表面,而水分子和较小颗粒则穿过过滤介质。
2. 过滤应用过滤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环境中的水处理。
家庭中常见的过滤器通过滤芯过滤颗粒物质和异味,提供更干净的饮用水。
而在工业处理中,过滤技术被用于去除颗粒物质、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污染物。
3. 过滤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过滤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研发出更高效的过滤介质,如纳米材料和活性炭,能够更好地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污染物。
第四章沉降与过滤一:前言1:混合物分为:均相物系和非均相物系。
2:均相物系:内部各处物料组成和性质均匀,内部不存在相界面。
溶液和混合气体都是均相混合物。
3:在分离非均相物系的单元操作中,主要是沉降与过滤。
4:沉降与过滤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意义:(1)作为生产的主要阶段(2)提高制品的纯度(3)回收有价值的物质(4)为了安全生产第一节:重力沉降1:当有黏性的实际流体流过时,流体对颗粒会产生曳力,流体对颗粒会产生阻力。
流体在流动时在背面会产生漩涡。
2:层流(Rep<1);过渡区(1<Rep<500);湍流(>500)3:层流(K<2.62);过渡区(2.62<K<43.6);湍流(K>43.6)。
4: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颗粒直径、分散介质的黏度、两相密度差、颗粒形状、壁效应、干扰沉降。
第二节:悬浮液的重力沉降1:按得到制品不同可分为:澄清和增稠;按其操作可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连续式。
2:间歇式的特点:间歇式沉降器的生产能力等于沉降速度和沉降面积的乘积,而与沉降器的高的无关。
3:半连续式沉降的特点:生产能力与沉降速度和沉降面积成正比,与沉降器的高度无关。
4:连续式沉降的特点:生产能力等于沉降速度和沉降面积的乘积,与沉降器的高度有关。
第三节:气溶胶的重力沉降速度1:以气体为分散介质的非均相物系称为气溶胶。
2:工业上沉降室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第四节:过滤1: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过滤的介质,在外力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的液体通过介质孔道面,固体颗粒留在介质上,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2:过滤的两种方式:深床过滤、滤饼过滤。
3:当悬浮液中所含固体颗粒很小时而且含量很少用深床过滤。
4:当悬浮液中颗粒含量较,过滤时会再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
5:过滤的推动力和阻力(1)重力过滤,利用重力,此种压力不能超过50KPa(2)加压过滤,压力不能超过500KPa(3)真空过滤,不超过85KPa6:滤饼可分为不可压缩和可压缩滤饼。
沉降与过滤第三章沉降与过滤第一节沉降教学目标:了解颗粒和颗粒群的特性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理解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意义,掌握颗粒在层流和团粒状态下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公式.掌握重力沉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碟片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旋风分离器,旋液分离器等离心分设被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重点:碟片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旋风分离器等离心分设被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学内容:一,颗粒的基本性质非均相体系的不连续相常常是固体颗粒.由于不同的条件和过程将形成不同性质的固体颗粒,且组成颗粒的成分不同则其理化性质也不同,所以在分离操作过程中就要采用不同的工艺,因而有必要认识颗粒的性质.1.颗粒的特性按照颗粒的机械性质可分为刚性颗粒和非刚性颗粒.如泥砂石子,无机物颗粒属于刚性颗粒.刚性颗粒变形系数很小,而细胞则是非刚性颗粒,其形状容易随外部空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常将含有大量细胞的液体归属于非牛顿型流体.因这两类物质力学性质不同,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应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如果按颗粒形状划分,则可分为球形颗粒和非球形颗粒.球形颗粒的体积为3——1其表面积为 3——2颗粒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叫比表面积,用符号表示,单位.其计算式为:将非球形颗粒直径折算成球形颗粒的直径,这个直径叫当量直径.在进行有关计算时,将代入相应的球形颗粒计算公式中即可.根据折算方法不同,当量直径的具体数值也不同.常见当量直径有:体积当量直径de de= 3——3表面积当量直径des des = 3——4球形度形状系数φs= 3——52.颗粒群的特性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集合称为颗粒群.在非均相体系中颗粒群包含了一系列直径和质量都不相同的颗粒,呈现出一个连续系列的分布,可以用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等级的颗粒.1颗粒群的平均粒径为便于对颗粒群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颗粒平均粒径的公式如下:3——62颗粒的密度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所以颗粒的密度就分为真密度和堆积密度.所谓颗粒的真密度就是只计算颗粒群的真实体积所得到的密度,单位是.所谓堆积密度就是由颗粒真实体积与空隙体积之和计算得到的密度,又称为表观密度,单位是kgm3.通常,我们可以利用密度的大小对颗粒在非均相体系中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二,重力沉降及设备颗粒受到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而沉降的过程叫重力沉降.1.颗粒沉降过程如果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不受周围颗粒和器壁的影响,称为自由沉降.而固体颗粒因相互之间影响而使颗粒不能正常沉降的过程称为干扰沉降.固体颗粒在静止流体中,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浮力和阻力.如果合力不为零,则颗粒将做加速运动,表现为固体颗粒开始沉降.当颗粒加速沉降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和其他流体阻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作用在颗粒上的合力为渐趋为零.所以颗粒的沉降过程分为加速阶段和匀速沉降阶段.其中加速阶段时间很短,颗粒在短时间内即达到最大速度.随着合力减小为零,颗粒进入匀速沉降阶段,保持匀速运动直至下沉到容器底部.因此颗粒在匀速沉降阶段的速度就近似地看作整个沉降过程的速度.其表达式为:3——7式中——固体颗粒密度,——流体的密度,——沉降系数.影响颗粒沉降速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从式1——1可知,流体的密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颗粒的密度越小,沉降速度越小.颗粒形状也是影响沉降的一个中要的因素.对于同一性质的固体颗粒,由于非球形颗粒的沉降阻力比球形颗粒的大得多,因此其沉降速度较球形颗粒的要小一些.当容器较小时,容器的壁面和底面均能增加颗粒沉降时的曳力,使颗粒的实际沉降速度较自由沉降速度低.当颗粒的体积浓度0.2% 时,颗粒之间的相互干扰也是降低沉降速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颗粒是在流动的流体中沉降,则颗粒的沉降速度需要根据流体的流动状态来确定,可以参阅有关资料进行计算.2.沉降室结构简介工业上进行重力沉降的设备主要有沉降室和沉降槽.这里只对沉降室作简单介绍. 如图3—2所示为工业用沉降气体悬浮颗粒的设备.其结构非常简单.含尘气体以一定流速进入沉降室后,因气流通道横截面积扩大而流速减小,气体中的悬浮颗粒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下来,达到与气体分离的目的.沉降室的长度L与高度H的比例要恰当,要保证气体在沉降室流动的时间内,颗粒能够沉降到沉降室的底部.大型沉降室常用来进行废气处理.为了提高沉降室生产能力,可在沉降室内安装多层搁盘,使颗粒沉降在搁盘上.这样有效地利用了空间,提高了沉降生产力. 三, 离心沉降1.离心沉降速度当颗粒处于离心场时,将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即重力,惯性离心力,向心力和阻力,如图3—3所示.与其他三种力相比,微小颗粒所受的重力太小,可不予考虑.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当颗粒所受的惯性离心力,向心力和阻力平衡时,颗粒在径向上将保持匀速运动而沉降到器壁.在匀速沉降阶段的径向速度就是颗粒在此位置上的离心沉降速度.其计算式为:3——8其中是离心场的离心加速度.由上式可看到离心沉降速度随旋转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半径增大则沉降速度减小.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叫离心分离因数,用表示.它是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性能指标.其定义式为3——9值愈高,离心沉降效果愈好.常用离心机的值在几十至几千之间,高速管式离心机的可达到数万至数十万,分离能力强.值的大小说明了离心机的分离能力要比重力沉降设备的分离能力强.四,离心沉降设备用于离心沉降分离的设备可分为实验室用瓶式离心机和工业用无孔转鼓离心机两种类型.其中无孔转鼓离心机可分为三足式离心机,碟片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旋风分离器主要用于气体中颗粒的分离.现分述如下:1.三足式沉降离心机三足式沉降离心机结构如图3—4所示.整机由外壳,转鼓,传动主轴,底盘等部件组成,机体悬挂在机座的三根支杆上.由于有弹簧装置起减振作用,在运行时非常平稳.沉降式三足离心机的转鼓壁上无孔,由传动轴驱动作一定速度的旋转,混悬液进入转鼓后也随之旋转,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液部分被甩向转鼓壁,残留在转鼓壁上或者沉积于转鼓底部的集液槽里.当集液槽里积累了一定量的重液后,需要停机卸掉.有从上部卸料和从下部卸料两种方式.从上部卸料的称为人工上部卸料三足式离心机,从下部卸料的称为人工下部卸料三足离心机.人工卸料三足式离心机对物料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离心分离设备.其缺点是需间歇或周期性循环操作,卸料阶段需减速或停机,不能连续生产.又因转鼓体积大,分离因数小,对微细颗粒分离不完全,需要用高分离因数的离心机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分离目的.2.碟片式离心机在生物制造行业,广泛地使用碟片式离心机进行各种生物物质的分离.整机由转轴,转鼓及几十到一百多倒锥形碟片等主要部件组成.碟片直径一般为,其上有沿圆周分布垂直贯通的孔,碟片之间的间距为,如图3—5所示.碟片的作用是缩短固体颗粒或液滴沉降距离,扩大转鼓的沉降面积,提高离心分离能力.含固相的液体称为重液,不含固相的液体称为轻液,重轻两种液体分别从不同的出口排出.当启动离心机并转动平稳后,从进料口进料,进入的料液分布在碟片之间.随着转鼓连同碟片高速旋转时,碟片间悬浮液中的颗粒因有较大的质量,先沉降于碟片内腹面,然后向转鼓壁方向移动,形成重液,随后被挤压至转鼓颈部,从重液出口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离含固体颗粒的混悬液时,要求固体颗粒要小,浓度要低.碟片式离心机也可以用来分离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即进行液——液分离.其分离原理和过程与固——液分离过程一致.碟片式离心机的转速一般为4000~7000rmin,分离因素可达4000~10000,特别适用于一般离心机难于处理的两相密度差较小的液——液分离,其分离效率高,可连续性操作.3.高速管式离心机高速管式离心机属于高转速离心机,是一种能产生强离心力场的机械设备.其整机由细长的管状机壳和转鼓等部件构成,如图3—5所示.常见的转鼓直径为,其转速一般可达,分离因数可达.在转鼓中心有一转轴,起传动作用.在轴的纵向上安装有肋板,起带动液体转动的作用.高速管式离心机的工作过程是:启动转鼓,待运转平稳后,从下部通入待分离液体,进入转鼓内的液体被肋板带动做高速旋转,强大的离心力将密度大的颗粒甩向转鼓壁,形成重液,并被挤压向上,从重液出口排出;液体在高速旋转时,质轻的液体分布在转轴周围,并被挤压向上,从轻液出口排出.在分离固—液混悬体系时,将重液出口关闭,只开启轻液出口,固体颗粒沉积在鼓壁上,经一段时间后,停机清理沉渣后待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分离因数大,能处理的固体颗粒,要求固液两相密度差不小于处理的固相浓度小于1%.4,高速冷冻离心机冷冻离心机属于实验室用瓶式离心机,其结构与前面三种离心机不同,如图3—7所示.整机主要由驱动电机,制冷系统,显示系统,自动保护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组成,主要配件是离心转头.离心转头是用来搁置样品容器的支架,有角式转头和甩平式转头两种.角式转头设计有孔穴,与旋转轴心之间的角度在之间,其孔穴是用来放置样品容器.角式转头在离心机高速旋转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甩平式转头横臂上悬挂着个可自由活动的吊桶,吊桶内放置样品容器,一般是离心试管.当启动离心机后转速达到时,吊桶从下垂状态逐渐上升并与转轴横臂持平,所以称为甩平式转头.制造转头的材料有铝合金和钛合金等,如果要求离心机中低速运转,则使用铝合金转头;如果要求高速运转则要使用钛合金转头.离心机的转头是安装在离心机的离心室内.由制冷机输送出的制冷剂对离心室降温,离心室安装有热电偶温度检测器,其作用是进行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离心机高速工作时料液温度始终不会高于,避免了药物的生物活性的伤失. 高速冷冻离心机转速可达,分离因数,分离效果好,是目前生物制药工业广为使用的分离设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时,为了运转平稳,每一个容器里盛装的液体质量要均等,且在盖上盖子后才能启动,否则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5.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主要用来分离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其结构非常简单,如图3—8所示.整机由上部圆柱形筒体和下部圆柱形筒体组成.在上部圆柱形筒体上设计有排风管和沿切线方向进气的进风管,下部锥底有集料管.旋风分离器的各部件要成比例,否则达不到气固分离的目的.旋风分离器的工作过程是,含尘气体以一定速度由进风管进入,因受筒体器壁和器顶的约束,含尘气体将贴壁呈螺旋状向下运动,生产上把这股气流称为外旋气流.外旋气流越旋越快,产生的离心力也越来越强.外旋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在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迅速帖壁向下落入集料管中.当外旋气流运动到锥底后,因压力的增大,迫使气流旋向中心的低压柱而形成上旋的气流,通常人们把这部分气流叫内旋.内旋气流最后从顶部的排气管排出,排出的气体中夹带的颗粒已经非常少,达到了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时,下部的集料管与集料桶之间应密封连接,否则因漏气使得内旋气流产生涡流,夹带大量颗粒从排气管排出,从而严重影响分离效果.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分离效率高,可以分离微米级的颗粒,因而被制药工业广泛地用来以去除或捕集气流中的细小粉尘.第二节过滤教学目标:理解床层过滤和深层过滤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过滤的方式.掌握板框过滤机,三足离心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等设备的结构操作操作规程. 了解膜过滤的概念,了解超滤设备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板框过滤机,三足离心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等设备的结构操作操作规程.空气净化工艺流程教学难点:板框过滤机的物料流动过程.教学内容:一,过滤基本原理1.过滤基本原理利用薄片形多孔材料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这种分离固液体系的方法叫过滤,所用的薄片形多孔材料又称为过滤介质.过滤过程中所采用的过滤介质起着使滤液通过,截留固体颗粒并支撑滤饼的作用.要求其具有多孔性,耐腐蚀性及足够的机械强度.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织物介质,多孔性固体粒状介质,各种膜等.织物介质如金属丝网,滤布等;多孔性固体介质如陶瓷滤材;粒状介质如硅藻土,澎润土,活性碳等;各种性能的膜包括微孔膜,超滤,半透膜等等.按照过滤的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固体堆积在滤材上并架桥形成饼层的过滤方式称为滤饼过滤,如图3—9所示.滤饼过滤的推动力是压强差,滤饼过滤的阻力来自滤饼层.如果颗粒沉积在床层内部的孔道壁上但并不形成滤饼,这种过滤方式叫深层过滤,如图3—10所示.在生物制药生产中有许多工序是深层过滤操作.2.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主要是悬浮颗粒本身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坚硬程度.在施加压力时固体颗粒不变形,则称为不可压缩滤饼.不可压缩滤饼颗粒之间的空隙不会因受压力而变小,因而不会产生过滤速度减小的现象;如果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是较软的粒子,加压时颗粒会发生较大的形变,则称为可压缩性滤饼.可压缩性滤饼受压时会缩小原来颗粒之间的空隙,以至阻碍滤液的通过,因而过滤速度减小甚至停止过滤.总之,滤并的压缩性是滤饼过滤的最大影响因素.为了减小可压缩性滤饼的过滤阻力,可采用助滤剂改变滤饼结构,提高滤饼的刚性和颗粒之间的空隙率.助滤剂是有一定刚性的颗粒状或纤维状固体,其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混合体系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溶解于溶液相中,在过滤操作的压力范围内是不可压缩的固体.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活性碳,纤维粉,珍珠岩粉等.3.常用的过滤方法过滤方式可分为常压过滤,加压过滤,减压过滤,离心过滤.其中,减压过滤又称为真空过滤;如果在过滤过程中保持压力差不变则称为恒压过滤;如果过滤介质是微孔膜,超滤膜等膜介质,则称为膜过滤.工业上的过滤是连续的,因此其过滤操作是恒压过滤.二,过滤设备生物制药工业常用的过滤机械设备有板框压滤机,过滤离心机,转鼓真空过滤机.1.板框压滤机如图3—11所示为制药用板框压滤机工作流程示意图.在流程图中可看到,板框压滤机的主要部件是板和框.在板和框的四角都钻有垂直于板和框平面的垂直孔,每个垂直孔的编号与端板上孔的编号相同.在框内的号转角上钻有与号垂直孔相通的暗道;其中,只在号内转角上钻有与垂直孔相通的暗道,这种板叫洗涤板;只在号内转角上钻有与号垂直孔相通的暗道,这种板叫非洗涤板;洗涤板和非洗涤板的两侧面都刻有凹槽形流道,并与暗道相通.另外,在板与框之间滤布的四角上,也钻有相应的孔.当按照洗涤板——滤布——滤框——滤布——非洗涤板的顺序组装时,将得到由号垂直孔组成的四条通道.其中号是待过滤料浆的通道,号是过滤液流出的通道,特别地,号通道也是注进洗涤水的通道.为了保证装合时不出错误,在板框压滤机出厂时,厂方已在板和框上刻上了装合的先后序号.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流程是:离心泵将料浆送入号通道,料浆从框的号暗道流进框内,滤液透过滤布进入板的凹槽流道,顺着与垂直相通的暗道流过滤液通道而排出滤液;滤渣则留在了框中.当框内积累了一定量的滤渣后,停止输送料浆,关闭连接号通道的号阀门,用清水泵从号通道输入清水,对框内滤渣进行洗涤,洗涤完成后,卸开板与框,卸去滤渣,更换滤布后重新装合,进行下一轮的过滤操作.因此,一个过滤生产操作周期包括了板框装合,通入料浆过滤,洗涤滤渣,卸渣,整理五个操作环节.图3—12是装合后的板框过滤机实物图.如果要进行精密过滤,只要将普通滤布换成相应规格的微孔滤膜即可.2.转鼓真空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由转鼓,液槽,抽真空装置和喷气喷水装置组成.核心部件是转鼓和分布装置.转鼓外形是一个长圆筒,其内部顺圆筒轴心线用金属板隔成了18个扇形小区,每一个小区就是一个过滤室,每一个过滤室都有一个通道与转鼓轴颈端面连通,轴颈端面紧密地接触在气体分布器上.气体分布器是分布真空和压缩气体的设备,设计有四个气室.随着转鼓的转动,每一个过滤室相继与分布器的各室接通,这样就使过滤面形成四个工作区,如图3—13所示.1滤饼形成区当转鼓上的过滤室转到料浆槽并浸没在料浆液中时,过虑室与分配器一室相通,一室与真空相连,在真空抽吸下,滤液进入或率室并通过分配器流出管外,而转鼓表面上则形成滤饼层.此工作区成为滤并形成区.2洗涤吸干区随着转鼓的转动,滤饼离开料浆液进入滤饼脱水区,在此区由于抽吸的作用,滤饼脱水,随后又被洗水淋洗,且被抽吸干燥,在此区,进一步降低了滤饼中溶质的含量.3吹松脱落区当已经淋洗干燥了的滤饼转到此区时,过滤室与分布器的三号气室相通.三号气室与压缩空气相通,因此,转鼓表面上的滤饼层被吹松,并脱落下来,随后刮刀开始清除剩余的滤饼.4再生区在此区,压缩空气通过分布器进入再生区的过滤室,吹落滤布上的微细颗粒,使滤布再生,以备进行下一轮过滤操作.因为转鼓在不断地转动,每个过滤室相继通过上述四个过滤区域,就构成了一个连续进行的操作循环,这种循环将周而复始地进行,直至过滤操作结束.分布器控制着连续操作的各个工序,分布室的气密性和耐用性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整个过滤操作的效果,因此分布器技术参数是进行设备选型的一个重要指标.3.三足过滤离心机三足过滤离心机的结构与前面介绍的三足沉降离心机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过滤式三足离心机的转鼓壁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小孔,并用金属丝网和滤布覆盖,以便于滤液透过而留下固体残渣.当将待过滤的料浆装入转鼓后,随着转鼓的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滤液将穿过滤布和鼓壁上的小孔,进入集液槽后流出,滤渣则留在转鼓内.当转鼓内积累了一定的滤渣后,停止离心机的运转,从转鼓中取出滤渣后再进行下一轮的过滤操作.所以,三足式离心机是间歇性生产设备,一般不作连续生产使用.在给三足过滤离心机装上液体物料后,盖上盖子才能启动离心机,在卸料之前一定要等离心机停止后才可打开盖子卸料.三,膜过滤简介微孔膜是一种孔径非常小的饼层过滤介质,其制造材料多是高分子化合物,过滤时无介质脱落,因而对滤液无污染无吸附.微孔膜孔径均匀,孔隙率高,过滤阻力小,能截留0.01以上的颗粒,能除去细菌和芽孢,尤其适用于滤除0.02~10的混悬微粒.微孔膜的缺点是,使用时易堵塞,需要对流体进行粗过滤预处理.微孔膜常用来净化空气.大气中颗粒物质的直径一般为0.001~100;大于10的颗粒因自身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小于10的颗粒,可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另外,微生物直径一般都大于0.2.在进行空气净化时,只要微孔膜的孔径小于微生物的直径,就能达到空气净化标准,因此在空气的高效过滤中,常用孔径型号是0.2的微孔膜做终端过滤介质.第三节空气净化工程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常见空气净化工艺流程.教学重点: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空气净化工艺流程.教学难点:空气净化工艺流程的设计.教学内容:一,空气净化过程1.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空气的净化过程可分为初效过滤,中效过滤,亚高效过滤和高效过滤四个阶段,各阶段所需要的设备分别是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1初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是空气净化处理的第一级过滤,主要是滤过大颗粒灰尘和各种异物,截留直径是10.其结构形式主要有板式和袋式两种,如图3—14所示.因初效过滤器空隙大,阻力小,可采用较高风速0.4~1.2过滤.为便于清洗,初效过滤器的滤材一般采用粗,中孔径的泡末塑料或无纺布,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