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134.24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科学概论

死亡的恐惧来自于生命的欲望。生命的载体是身体,对生命的珍惜首先表现为对身体的重视,延长肉身的生存成为超越死亡的最初努力。求収长生是人类最持久的活动。

超越死亡

超越死亡并不指超越时间的规定,进入一个非时间的领域,而是充分展开我们的可能性,使我们成为他人的已在,融于后人的视界,在后人的生存屮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而获得永生。一旦我们脱出他人的视界,我们的生命就此终结。具体地说,就是在时空上离开他人之后,他人的生活和生命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对死亡的超越。

三不朽

超越死亡的唯一途径

与物是某种什么不同,创造永远不是创造某种什么,它只是可能性的展开。因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创造活动起于对死亡的超越和征服、对永恒的追求与渴望。获得永恒就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中打上个人的烙印,成为他人的视界一一艺术史、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一句话,历史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动力人类的生存动力是什么?人类了解死亡的历程

图腾:不知死巫术:乞求不死宗教、信仰:非时间性的生存

死亡死亡图死亡意识的产生死亡焦虑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只有一次,但死亡焦虑将伴随终生。

超越死亡成为人类所有活动的最终指向。

超越死亡的途径

长寿保存肉身食和性生育

影响他人的生命和生存

创造新生命

在现实中,主体与对象、生存与死亡、理想(未來)与现实(现在)相分离。现实意味着人的有限,人却通过哲学和艺术想彖自己的无限;死亡意味着口我的解体,哲学和艺术却是人类伟大的表征。理想给了人类超越现实和战胜死亡的勇气,历史给了人类以依据。哲学和艺术最可贵Z处不在于描绘了什么,而在于展现出各种生命自身和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历史则使人们领悟生命的丰富性,人们从中得到启发, 从而创造新的生命可能。

文史哲产生的主要原因

历史、艺术和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文史哲;没有死亡,人类便无所畏惧,无所悔恨,无所理想。正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人们才创造了文史哲,唤醒人类激发人们改造现实、超越现实的激情,使人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便是文史哲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主要原因。三不朽

大(太)上有立徳,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Z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什。不假良史Z辞,不托飞驰Z势,而名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我已经建造了一座比青铜更经久,比帝王的金字塔更高的纪念碑。雨水的侵蚀与风暴的吹括不能摧毁它, 岁月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也做不到这一点。一一我根本不会死去。一一贺拉斯《纪念碑》

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一一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屮,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

和逃避了腐朽与灭亡。一一普希金

逃避死亡的人们转过來面对人生虚无的恐慌时,自然会采収最简便也最通常的方法來替代性地满足对永恒的渴求:生育。

生瑜的实质即将子女当作自身生命的延伸,希望通过肉身的延续达到对永恒的追求。

人类生命存在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不能割裂为时间存在和自由存在。在人的生命整体中,自由不再与吋间相分离,而以吋I'可为根基。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时间性终结

死亡是人类有限与无能的终极象征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意识到生命的有限。

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也就意识不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没有生命的意义,只是本能地存在。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

死亡意识即了解到死亡就是虚无,就是不存在。

反抗死亡

死亡使人认识到生命只是一个有限的过程,人类所做的一切均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死亡超越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对死亡日益深化的理解使人深切地认识到,过程的意义源于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不可能具有任何意义的。

向死亡存在

死亡不是外在于人的事件,而是人最本真的可能性;既然人终有一死,人就是向死亡的存在,受到死亡的规定。向死亡存在就是整体的存在,向死亡存在在生存活动中就展现为时间性存在。

逃避死亡

遗忘自身就是遗忘自身,逃避死亡就是逃避自身的真实存在。

逃避死亡,使得人类从有限的存在转为有限性的存在,扩张生命、超越死亡的有效方式就是竭力抓取眼前可资证明自我存在,显示自我生命力的东西。结果是把肉身等同于生命。这是一种以终止价值关怀的生存方式对生命的追问和回答,特征是占有外物。

占有取消生命的真实性

占有与死亡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死亡使占有与其结果成为悖论。

把整个生命耗费于维持肉身存在时,生命被“物”分割得支离破碎,物的尺度成为生命价值的尺度。

回避死亡的最终结局是取消生命的真实性。

逃避死亡关闭了生命的可能性

死亡成为一件偶然和倒霉的事,悲痛和同情也就是庆幸自己的活着。

以掩盖死亡安慰自己,使自己安于口常状态,实际上关闭了生命可能性的展开。

人类生命不是实然的、现存的,而是应然的、可能的,向未来敞开无限的可能性。

没有死,就没有生的意义,生的意义最终由死来赋予。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人生因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

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任何一种深刻的人生观都能正视生命悲剧;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

来肉身的主要内容有二:食和性。

崇食是维持人类现实主存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