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 如何预防与诊治
- 格式:docx
- 大小:16.14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防控措施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群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防控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深入探讨。
一、流行病学特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接触感染途径传播,包括气溶胶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鸡群中一旦出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蔓延开来。
该病毒对环境适应力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存活。
而且,感染后的鸡只会持续排放病毒,成为病毒的重要传播源。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播迅速且环境适应力强,因此极易在鸡群中爆发并造成严重危害。
二、临床特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受感染的鸡只在呼吸道受到侵害后会出现哮喘症状,严重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患病的蛋鸡还会出现头颈部水肿、鼻涕多、瞳孔发红等临床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鸡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
三、防控措施(1)消毒:对蛋鸡的鸡舍、饮水器、食槽等地方进行彻底的消毒。
不仅要通过化学药物进行消毒,还应该对鸡舍进行严格的通风换气,使空气中的致病因子降低到最低程度。
(2)隔离:一旦出现感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要及时将其隔离。
在进行隔离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质量。
(3)疫苗:饲养蛋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预防,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蛋鸡的抵抗力。
常用的疫苗有疫苗株、猪口传染性咽气管炎病毒疫苗等。
(4)饲养管理: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条件。
还需要注意蛋鸡的饲料卫生、饮水卫生等问题,保持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5)加强检查:饲养蛋鸡的时候,要经常对蛋鸡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蛋鸡存在异常,要及时进行诊断和隔离,防止病情的扩散。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给鸡场的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郑丽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日照276800)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于受到喉气管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是危害呼吸道,病鸡表现为咳嗽和呼吸困难。
如果没有进行防控和治疗,发病鸡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能够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简要概述,并着重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养鸡场提供防控本病时进行参考。
;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在养鸡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潜在的威胁。
虽然本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进行防控,但仍然有养鸡场会发生本病,因此,不能予以松懈,需要严防本病的发生。
1病原简介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其属于疱疹病毒1型,是一种双链的DNA 病毒,本病毒的粒子呈现出二十面体对称,外观类似于球形,病毒的核衣壳包含有162个壳粒[1]。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尤其是对高温敏感,通常是在55℃的环境中,病毒仅能够存活不超过15min ,在100℃的水中,病毒会立刻死亡。
但当病毒存在于病理组织中时,可以延长存活时间。
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在阳光照射下经过6~8h 就可以被灭活。
其在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可以长期存活,甚至可以达到或超过110d 。
在绒毛尿囊膜中存在的病毒,能够在25℃的温度下存活超过5h 。
病毒对低温环境比较耐受,可以在低温下长期存活,尤其是当病毒在-20℃以下的温度下可以长期存活。
病毒对常规消毒液敏感,应用常规的消毒液可以将病毒杀死,通常用于本病消毒的消毒液有氢氧化钠,甲酚皂以及过氧乙酸等。
2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隐性感染带毒鸡,病鸡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向体外排出病毒。
当鸡群吸入被病原所污染的空气,采食和饮用被病原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时也就会形成病原的感染。
本病还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鸡,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2.叙州区城区屠宰检疫工作站;四川省宜宾市;644600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原因为病毒感染,使鸡发生急性呼吸道症状,而且病毒血清型较多,很容易发生变异,对养殖场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已经成为养鸡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因此本文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致病原因以及病鸡发病症状、预防措施等问题进行探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措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原因为病毒感染,属于高接触性传染病,病鸡在发病后会出现打喷嚏、产蛋量下降以及咳嗽等症状,日常简称鸡传支。
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该病的变异速度较快,因此病鸡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鸡传支根据毒株不同,可以展现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呼吸型、腺胃型以及肾型,其中以呼吸型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1.流行病学分析鸡传支只影响鸡群,对其他禽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年龄段的鸡都可以发病,但是主要以产蛋鸡以及雏鸡为主。
如果雏鸡有母源抗体,则对传支有一定的抵抗力。
鸡传支的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病毒可以通过病鸡的唾沫进行呼吸道传播;病鸡也可对饲料、饮水造成污染或者沾到其它用具上,经过消化道传播。
大部分养殖舍中的空气质量不佳,鸡舍较为拥挤,会导致鸡传支病毒更容易大范围传播。
病鸡在感染后传播速度较快,且发病率较高,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会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鸡传支的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病鸡在发病前会长时间带毒,因此一部分病鸡在康复后,很容易复发。
冬季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当鸡群受到气候变化、温度以及应激等影响后,会诱发该病。
1.鸡传支致病原因分析1.环境因素致病如果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例如将养殖场建立在交通干线以及生活区附近,就会导致更容易发病,在建立鸡舍时,如果鸡舍间的距离过于密集,也会导致鸡群容易发病。
1.管理因素影响在天气突变的季节里,或者大风天气中,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做好保暖工作,或者消毒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发病。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1. 引言1.1 疾病背景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主要由许多支原体引起。
这种疾病在鸡群中传播迅速,引起鸡只死亡率较高。
传染性喉气管炎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流行。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例也逐渐增多。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传播。
在高密度饲养场和不良的卫生条件下,疾病的传播更为严重。
加强饲养场的卫生管理和规范化养殖是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对于发病的蛋雏鸡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
深入研究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这一疾病的暴发,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1.2 疾病概述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蛋雏鸡是该病的重要宿主之一,在蛋雏鸡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暴发,往往会对整个养殖群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密集饲养环境下易于传播。
患病的蛋雏鸡常表现为喉头、喉气管发炎,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在养殖业中,传染性喉气管炎不仅会导致蛋雏鸡的大规模死亡,还会给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失。
加强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维护蛋雏鸡的健康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临床表现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对象为幼小的蛋雏鸡,病原体多为病毒或细菌。
在临床上,这种疾病有着明显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症状:患病的蛋雏鸡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喘息声,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和不规则呼吸。
有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咳嗽和喉咙疼痛的症状。
2. 发热症状:患病的蛋雏鸡体温明显升高,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
3. 粘膜改变:受感染的蛋雏鸡口腔和鼻腔粘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症及救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鸡只死亡率高、生产减退、和肉质下降等问题。
IB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污染物传播,容易在家禽养殖场内传播蔓延。
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饲养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一、临症表现
IB病毒感染的鸡会出现干咳、喘粗、打喷嚏、眼睛浑浊发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气喘、流涕、流泪、肛门脱出,甚至死亡等。
发病率高,病程约7-10天,其后高峰期约在第3-7天,主要发病时间集中在春秋季节。
在家禽养殖场内,感染的鸡数量越多,病情越严重,造成损失就越大。
二、救治措施
1. 药物治疗
治疗IB病毒感染的鸡的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目前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OVP、甘露醇,以及抗生素如氨苄西林等药物。
请专业的兽医按规定剂量进行用药。
2.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IB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需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干净和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障家禽养殖环境,尽量减少原料粉尘等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污染;
-合理饲料和营养,增强家禽的抵抗力;
-严格隔离感染的鸡,特别是已经发病的鸡,及时淘汰或送到专业屠宰场进行杀戮处理。
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传播。
总之,通过加强家禽养殖的管理,定期检查家禽健康状况、提高家禽抗病能力、采取防守为主的措施,及时获得专业的治疗指导,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IB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保障鸡只的健康生长、提高家禽的经济效益。
2017年第2期(总第241期) 疾病防治29一起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报告农绍积 陆连军 (广西德保县隆桑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3702)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2-0029-0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季节多见,并且成年鸡易感,多呈地方流行性,感染率通常为60%以上,死亡率达到15%~50%,是造成养鸡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的传染性疫病之一。
2014年12月,德保县某养鸡场曾发生一起经过笔者初步诊断为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致死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014年12月10日上午,德保县隆桑镇黄某养鸡场来电陈述,诉说其鸡场从本地家禽市场购进饲养80日龄的2000羽肉鸡,已免疫注射鸡新城疫疫苗及禽流感疫苗。
12月5日上午喂料时,发现有92羽肉鸡突然发病,当天死亡43羽,病状表现以咳嗽、流鼻液、食欲减少为主。
据统计,从12月5日至10日上午,肉鸡陆续发病累计达到1289羽,死亡476羽(包括12月11日死亡35羽及12日死亡16羽)。
在肉鸡发病期间,畜主曾用磺胺类药物等抗菌素用肌注、口服方式进行治疗,但未缓解症状。
2 临床症状病鸡初期表现羽毛松乱,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厌食。
轻微病鸡频繁伸颈、咳嗽,流鼻液,呼吸时发出发出“咕咕” 鸣叫声,并不时排出稀粪。
病重时多数病鸡呼吸非常困难,体温高达42.5~43℃,开口喘气,阵发性咳嗽,咳出血样色的渗出物。
鼻腔和眼内积有多量浓稠物质,眼睛有结膜炎出现,鸡冠发紫,有少数病鸡眼睑周围肿胀,结膜充血,有个别病鸡眼睛失明。
病重后期,病鸡绝食,肌体消瘦,脱水衰竭而死;也有少数病鸡因粘液堵塞气管而影响气体循环,造成窒息死亡。
病程为1~3周。
3 剖检变化通过解剖检查16羽死亡的病鸡,肉眼观察病变大致相似,其病变以上部气道为主,可见口腔及喉部的黏膜上吸附少量的淡黄色凝固物,鼻腔中有混合血液粘性分泌物阻塞鼻道,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并伴有出血点,气管大部分聚集多量血液凝块。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有何特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是由疱疹病毒科、a型疱疹病毒亚科的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鸡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及咳出带血黏液,喉头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和出血,蛋鸡产蛋率下降和较高的死亡率。
一、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剖检(1)最急性型:特征性病变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喉气管有血凝块,黏膜出血性炎症。
(2)亚急性型:病变较轻,气管中有带血或不带血的黏液性渗出物,在喉和气管上部黏膜上附着有黄色干酪白喉样膜。
(3)慢性型或温和型:气管、喉、口腔内有白喉样和干酪样的坏死斑、阻塞物。
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实验室诊断(1)根据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和病变,即可做初步诊断。
确诊可采用病毒分离和鉴定。
通常采集病鸡的喉头或气管作为病毒的分离材料,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接种即可分离到病毒。
(2)用于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包括免疫荧光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单抗捕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用于iltv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鉴定临床样品中ilt病毒dna、斑点杂交和dna片段扩增等。
pcr也是常用的方法.pcr对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更敏感(尤其在其他病毒如腺病毒污染的情况下)。
(3)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学试验。
包括病毒中和(vn)试验、acid、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或elisa检测鸡血清中ilt抗体。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要点【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免疫接种。
搞好鸡场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鸡场的清洁卫生,这是成功的防治ilt的关键。
iltv很容易被消毒剂和热灭活’因此,在两批鸡群间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可有效防治ilt。
【隔离饲养】由于病鸡、康复鸡或接种过该疫苗的鸡都可能成为带毒者,因此,隔离接种疫苗的鸬或康复鸡与易感鸡极为重要。
病鸡应进行严格的隔离,执行严格的卫生制度,避免通过污染病毒的设备、用具接触到易感鸡。
怎么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诊特征是呼吸困难、发出罗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
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是养鸡业的重要疫病。
那么该怎么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方法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方法1、预防:预防应考虑减少诱发因素,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清洗和消毒鸡舍后,引进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疫情鸡场的鸡苗,搞好雏鸡饲养管理,鸡舍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过于拥挤,注意保温,适当补充雏鸡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免疫: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项主要措施,目前用于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种类很多,可分为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类。
①灭活苗:采用本地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灭活苗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未被广泛应用。
②弱毒苗:单价弱毒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引进荷兰的H120、H52株。
H120对14日龄雏鸡安全有效,免疫3周保护率达90%。
H52对14日龄以下的鸡会引起严重反应,不宜使用,但对90~120日龄的鸡却安全,故目前常用的程序为H120于10日龄、H52于30~45日龄接种。
3、治疗: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常用中西医结合的对症疗法。
由于实际生产中鸡群常并发细菌性疾病,故采用一些抗菌药物有时显得有效。
对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有人采用口服补液盐、0.5%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药物投喂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①发病时可用龙达三肽每套可注射1000羽成禽,2000羽初禽,一般注射一次即可。
饮水每套500羽成禽、1000羽初禽集中3~4小时饮完,一般饮水一次即可、病情严重者饮水两天、一天一次。
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饲养管理用具及鸡舍要进行消毒。
病愈鸡不可与易感鸡混群饲养。
②咳喘康开水煎汁半小时后加入冷开水20~25公斤作饮水,连服5~7天。
同时,每25公斤饲料或50公斤水中再加入盐酸吗啉胍原粉50克,效果更佳。
动物诊所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为主要特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日龄的鸡均能发生,但通常只有成年鸡和大龄青年鸡发病率高、表现的症状典型。
2019年国内部分雏鸡群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高,表现的症状、病变也非常典型,现就一起典型病例诊疗报告如下。
一、案例情况2019年12月5日,河北广宗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5700只蛋雏鸡已经28日龄。
在此之前,鸡群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等疫苗。
一般免疫程序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最早到45日龄时才进行第1次免疫,可该雏鸡群在28日龄就开始发病,个别鸡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并伴有低沉的“咯咯”声,次日病鸡增多,张口呼吸,咳嗽。
当时曾用阿莫西林、支菌清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发病鸡增多,发病第3天出现死亡,每天死亡50~80只,病鸡占全群2/3左右。
症状严重的鸡咳出血样物,有的喉头被阻塞死亡。
遂于12月11日带病死鸡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解剖化验,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用药3天后,鸡群停止死亡,5天后鸡群康复。
二、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呼吸时发生湿性啰音,脸肿,流泪,伸颈,张口呼吸,甩头,并有喘鸣音。
吸气时抬头伸颈,作极力的吸气动作。
强咳时,咳出的分泌物混有血凝及脱落的上皮组织。
病鸡因气管内渗出物不能咳出而窒息死亡。
三、防治1.预防。
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彻底消毒鸡舍内外环境,每天1次,连续10天。
2.治疗。
发病后立即采用中西结合对症治疗。
①复方禽喉感(主要成分:黄芪多糖、黄芩甙、甘草等中药提出物)饮水,每袋100克对水100千克,每天集中一次饮用,连用5天。
②饲料内混强效支菌(主要成分:强力霉素等)每瓶100克,拌料100千克,连用5天。
③投服清热解毒、祛痰平喘、止咳、消炎的中药,方剂:板蓝根、金银花各1000克,牛蒡子、山豆根、地丁、蒲公英、白芷各800克,射干、连翘、菊花、桔梗、贝母、甘草各60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每只雏鸡0.5克,均匀拌入饲料内,分上、下午集中喂服,连用5天。
2023年第07期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07.076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概率明显增高,并且发病的日龄有所提前,已经成为危害鸡养殖业发展的常见病毒传染性疾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流行病学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的致病性有明显的差异性,同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毒株的毒力也有明显的差异性。
鸡染病后呈炎性带毒特点,并且持续的向外排毒,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差,在55℃的环境下生存10~15m i n ,在37℃的环境下能够生存22~24h ,煮沸之后会死亡。
气管黏膜中的病毒经阳光照射6~8h 可被灭杀,在黑暗环境中能存活,110d 左右。
在干燥环境中病毒能存活一年以上,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
选择5%的石碳酸、1%的氢氧化钠溶液,1m i n 左右能将病毒杀死。
此外,也可选择过氧乙酸或甲醛消毒。
鸡和野鸡对该病的易感性最高,并且任何年龄和品种和性别的鸡都能染病,尤其是成年鸡染病后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4~10月龄的鸡容易染病,并且临床症状明显。
通常,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后的带毒鸡也能够传染,主要通过上呼吸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郝佳慧,王高峰(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作者简介;郝佳慧(1990~),女,内蒙古丰镇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摘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患病之后的临床症状明显,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出血性渗出物。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率高,并且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扩散和蔓延,严重影响鸡群的健康生长,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防治助空调暖气等机械手法,湿度最简单的方法则可以在地面上摆放一盆水,借助蒸腾作用提升室内的湿度,避免室内过于干燥,为避免雏禽不慎溺水,还可以在室内设置湿度机或是悬挂水袋以保持湿度。
临症资料20239262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孙俊峰(江苏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传染性喉气管炎,是当前肉鸡养殖时常见的一类病毒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致死率高等特征,对肉鸡健康生长影响甚大,同时也影响养殖效益,如何有效防治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
基于此,本文着重对肉鸡喉气管炎的诊断预防及中西医治疗方法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肉鸡;喉气管炎;疱疹病毒;中西医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9-0034-03鸡肉具有温中益气、强身健体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极大的推动着肉鸡养殖业的发展。
肉鸡养殖时,受到环境、卫生、营养、应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呈现出高发趋势。
临床上,患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鸡会出现明显的张嘴伸脖、咳血、呼吸困难、拉长音、怪叫等症状,因此饲养人员应当密切留意,及早发现并诊治,防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病原学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肉鸡常见传染病之一,该病是因疱疹病毒属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所引发的上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将该病暂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双股DNA 病毒,有囊膜,主要存在于鸡的气管、上呼吸道内,病鸡主要通过咳出分泌物的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其他肉鸡。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抵抗力、适应性较差,不耐高温及光照,病毒被太阳直射60 min 即可灭活,温度升高至55 ℃时,只需要15 min 就能够杀灭病毒。
该病毒耐低温,在低温环境下可长期存活并排毒。
此外,该病毒对常用消毒药物均非常敏感,尤其是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百毒杀等消毒剂,均可快速杀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2 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鸡,相比较而言,4~10周龄以上的青年肉鸡发病率更高。
但近年来也有50~60日龄的鸡患病,最小的发病鸡为25日龄左右。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如何预防与诊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特点
鸡是感染的主要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特征症状只有在成年鸡中才能观察到。
野鸡、孔雀和幼火鸡也可感染。
其他禽类有抵抗力。
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约有2%康复鸡可带毒,时间可长达2年),是主要传染,经上呼吸道和眼内感染,人工感染以气管内接种或喷雾方法,可使30日龄的雏鸡在3-10天内发病。
本病在易感鸡群中传播迅速,通常在自然感染后6-12天出现症状,气管内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
感染率90%-100%,病死率5%-70%,平均在10%-20%,耐过本病的鸡具有长期免疫力。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
病鸡的突出症状就是喘气和咳嗽,常呈伏卧姿势。
病重者头颈卷缩,眼全闭,每次呼吸,突然向上向前伸头张口,呼吸时伴有罗音和喘呜声。
常有痉挛性咳嗽,咳出带血的粘液或血凝块。
检查喉部,可见粘膜上附着有黄色或带血的浓稠粘液或豆渣样物质。
部分病例有鼻炎和眼结膜炎,重者眶下窦肿胀,持续性地呈现鼻腔分泌物增多和出血性眼结膜炎。
体弱,产蛋下降。
病程随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一般为10-14天内康复,但有报道,康复期极限为1-4周。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致病原因
喉部和气管粘膜充血和出血,部分或全部充满粘液,并混杂有凝血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