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顺序号:(1 )

一、新课导入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可是大家真的学好了吗?当你的朋友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抚慰他;当你被某篇文章感动时,你却感慨为何自己就不能表达;当外国友人问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时,你却在偷偷查看“百度百科”。因此到了大学我们仍需学习语文,这节课我们一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读一读:结合注释翻译熟读国学经典

1.《论语》(选段);

2.《孟子》(选段);

3.《道德经》(选段);

4.《庄子》(选段)。

(二)议一议:结合儒、道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说说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1.儒家文化:“仁”是核心;

2.道家文化:辩证思维;

3.墨家文化:“兼爱”为核心;

4.法家文化:核心思想“法”、“术”、“势”;

5.兵家文化:战略与军事;

6.阴阳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

(三)看一看: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名家思想

1.于丹教授讲孔子;

2.易中天教授讲法家与道家。

(四)比一比:选读《史记·商君列传》并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1.分小组讨论并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诵读选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五)练一练:围绕P11-13的内容,写一写墨子“兼爱”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小结

本次课按“读一读→议一议→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讲授、影视播放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赏析国学经典选文,理解儒、道家等学术派别的思想文化;让学生能够论述古代圣贤的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资料1-4的古文;

2.预习课本P14-26:工程二影视作品欣赏。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1 教学备课 备课的目标: 1、对所教学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 2、让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内容。 备课中的注意点: 1、深入浅出的解释所教内容的意思。 2、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 3、只做学员思考的引导,不可实行错误的思想诱导。 教学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对国学的热爱。 2、让学生诵读教学内容,完成当日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3、协助学生树立符合国学传统观点的价值观。 4、协助学生培养、形成尊师重教、礼待他人的行为规范。 5、重视国学、弘扬传统积极文化。 教学难点 1、保持教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的兴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将当日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使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总计时间35分钟以内。 2、课堂教学:总计时间50分钟。 3、课后总结:总计时间25分钟。 教学内容 《大学》 教学要求及课后作业 背诵相对应段落、列举身边类似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管理 1、开课前将当天上课的新内容打印出来,做好开课充分的物资准备。 2、确保教室内桌椅的整齐,地面的清洁卫生。 3、课程结束后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桌椅。 《大学》及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赏识、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细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支配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进展的进程中,制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

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日,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抱负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每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老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老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舞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老师要每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舞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沟通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XXX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研究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XXX XXX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XXX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相识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识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设想画面,豪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XXX”XXX,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XXX”XXX,你会如何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开端感知: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一)教学目的 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三)教学过程 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

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顺序号:(1 ) 一、新课导入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可是大家真的学好了吗?当你的朋友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抚慰他;当你被某篇文章感动时,你却感慨为何自己就不能表达;当外国友人问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时,你却在偷偷查看“百度百科”。因此到了大学我们仍需学习语文,这节课我们一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读一读:结合注释翻译熟读国学经典 1.《论语》(选段); 2.《孟子》(选段); 3.《道德经》(选段); 4.《庄子》(选段)。 (二)议一议:结合儒、道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说说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1.儒家文化:“仁”是核心; 2.道家文化:辩证思维; 3.墨家文化:“兼爱”为核心; 4.法家文化:核心思想“法”、“术”、“势”; 5.兵家文化:战略与军事; 6.阴阳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 (三)看一看: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名家思想

1.于丹教授讲孔子; 2.易中天教授讲法家与道家。 (四)比一比:选读《史记·商君列传》并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1.分小组讨论并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诵读选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五)练一练:围绕P11-13的内容,写一写墨子“兼爱”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小结 本次课按“读一读→议一议→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讲授、影视播放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赏析国学经典选文,理解儒、道家等学术派别的思想文化;让学生能够论述古代圣贤的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资料1-4的古文; 2.预习课本P14-26:工程二影视作品欣赏。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 品鉴经典,享受国学,传承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文化底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五篇,欢迎查阅!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1 第一环节牛刀初试 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本环节即所谓必答题。重在考察大家对国学知识常识的掌握。 我们会将准备好的必答题分为5组,由参赛小组按顺序分别在5组题目中进行选择 每组中共有7道题目,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答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在本环节中,小组代表可以询问本小组其他同学,或者选择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环节结束后,将会有特约嘉宾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根据各小组答题得分情况,公布成绩和第一环节名次情况

第二环节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本环节即谁来比划谁来猜。在国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考验大家描述能力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 本环节将会有3种难度可供选择。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每个分值的题目均为10个但难度不同,选择顺序按第一环节后名次倒序进行,即分数落后的小组先行选择,然后依次进行。 比赛需要2名参赛队员完成,A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不能使用口型,如果描述中出现屏幕上相同字即视为无效,下面的组员原则上不能进行提示和干扰。 规定时间为1分半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每组答题情况进行计分【如10分题,猜对一道得1分,20分题猜对一个得2分。。。】 第三环节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比喻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国学经典《大学》教案全集

《大学》教学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首先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可以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第三,对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中国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大学》的内容设置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三)》,学习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去学习理解古文,确实有点难度,主要靠的还是老师的讲解。 《大学》全文二千多文字,前面部分比较容易琅琅上口,后面的部分读起来会比较晦涩,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分解难度,读出古文的美感来。 三、《大学》课程教学理念 1、重在诵读,辅之以教,旨在积累。 小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因为小学生古汉语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不强,而他们的记忆正处于黄金时期。国学经典文化的深刻内涵小学生大多是不能理解的,教师不必过多讲授,针对小学生记忆力强的年龄特点先让他们反复诵读,熟能成诵。与其讲得过多而学生又不能理解,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孩子,把重心放在诵读和背诵上,让他们大量地存储国学经典篇目。学生今后随着古汉语知识的不断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会逐渐理解、逐渐感悟的。

2、浸润心灵,引导言行,得体施教。 《大学》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所以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言行十分必要,但由于《大学》的古文内容比较晦涩,学生大多还不能理解,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得体把握、有效引导。 (1)、结合当今的教育要求,引导学生改善言行举止。如:以儒家的仁、礼、孝、信等精神逐渐引导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 (2)、用名句感悟:《大学》中也有很多名句,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者,本也;财者,未也”,这些句子当中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寄寓传统的美德、或彰显母语的魅力,学生便于记忆并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要求背诵并体验效仿,以此逐渐启迪孩子人生,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其语言文字能力。 (3)、用体验活动渗透:结合班队会和课外活动编排文艺节目,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表演中去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以国学经典内容教育学生,必须与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得体实施,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4)、必须诵读经典原著,不必躲躲闪闪,以便能整体把握其内容,又体现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尊重。小学阶段正处于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语言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在很多版本的国学经典书本,编者都用现代的眼光和意识去改编和翻译的,当然容易理解,合适潮流,但这样会导致国学经典失去原貌,不利于文化传承。作为教师应该历史地看问题,这也体现对历史的尊重。 四、教学任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家国情怀》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国学经典》“家国情怀”部分,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爱国”才能被世人称颂。 3、让学生知道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无衣》、《黍离》、《国殇》、《州桥》的意思,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爱国”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屈原、范成大等人的爱国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前秦时代的“爱国故事”导入。 二、学习《无衣》 1、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无衣》。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 (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热情互助,舍生忘死,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慨。)(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4)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5)小结:是啊,在2000多年以前,战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都能够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国家。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 (1)学生练习朗读 (2)男生、女生赛读 (3)小组比赛读 4、教师指导背诵 5、背诵比赛 三、学习《黍离》 1、故事导入或由古诗《春望》导入。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 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 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 “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 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 三友, 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 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 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 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 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 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 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 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指导思想: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更快发展。 二、诵读内容: 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阶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诵读内容如下: 《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第一阶段《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一、先秦名句 第一课时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满招损,谦受益。

第二课时 6.诗言志,歌咏言。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三课时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第四课时 1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2.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六课时 26.言必行,行必果。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千里之足,始于足下。 第七课时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 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篇一 诵读目标 1.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 2.通过配乐朗读《论语》,熟读成诵,体会《论语》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重点: 让学生明白《论语》中的道理,熟读成诵 诵读难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这节课由老师和你们一同上一节国学课。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在《论语》中也充分体现了“孝”的思想。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任务了找一找有关《论语》的简介。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真是找资料的小能手,会学习的孩子) 1.出示课件:以滚动文字的形式介绍《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补充: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

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孔子。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短片。 2.播放视频--动画短片 师:从动画短片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出示孔子图片,介绍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 (通过对《论语》的介绍,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这本书和孔子,大体了解本书的内容。) 师:他希望以“仁爱”为核心思想来治理国家,不要施以严刑,而要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论语》其中的二则。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一)学习文言文。 1.出示课件,自读、指读、齐读、闭眼齐背。 师:《论语》共二十篇,这两则分别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和里仁篇。 内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论语》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蕴含着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

国学教案(1-18课)

国学教案(1-18课) 1、《笠翁对韵》教案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培养对国学的喜爱。初步了解《笠翁对韵》的内涵及其朗朗上口的感觉。学会背诵经典内容。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多媒体播放《笠翁对韵》,让学生谈感觉并交流。 今天我们要研究《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2、教师解释含义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学生一同说文意并交流。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举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方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收集春联。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二冬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1 2、小儿语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在熟读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言行。

教学办法:朗读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多媒体播放《小儿语》,激起学生兴趣。 .2、揭示课题并简介研究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告捷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扣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开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授《小儿语》 1、.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方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三、教师小结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主题班会实施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主题班会实施教案主题班会实施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 目标: 1.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2.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学会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实施步骤: 1.引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重要性,提出读书之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 2.国学经典的选择与分组(10分钟): 老师推荐几本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一本,并组成小组。 3.诵读国学经典的准备(15分钟): 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诵读计划,分配各自的诵读任务,并确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诵读活动的进行。

4.诵读国学经典(20分钟): 小组成员轮流诵读国学经典的经典章节,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细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使诵读更加生动有趣。 5.分享和讨论(15分钟): 每位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对诵读国学经典的感受和体会,并进行互动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国学经典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思考。 6.反思与总结(5分钟): 学生对本次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为今后的诵读活动做出准备。 7.布置任务(5分钟): 老师布置学生的课后任务,如继续研读和诵读国学经典的其他章节,或准备一个小组表演等。 期望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能够提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 《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 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 (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 (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 (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 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 (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这就是—— 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 (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

国学《大学》教案(五篇)

国学《大学》教案(五篇) 国学经典《大学》教案篇一 —— 王金丽 教学目标: 1、熟悉“乖、凭、职、痒、淘、辟、勃”7个生字,会写“性、格、凭、贪”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注视、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读准多音字“折、屏”,并组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写了猫的奇怪性格(1-3自然段)和它满月时的调皮、得意(4自然段)的内容。 3、了解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重点: 了解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进而感受对猫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醒课题 二、检查生词的预习状况 出示生词,生读(指名读、齐读),师正音。红色的字不仅要求会认还要会写,提示学生留意简单写错的字,(“凭”字的上半局部是“任”,最终一笔稍短;“贪”字的上半局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辟”字的

左边不要多一点)。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 大猫 满月时的小猫 (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概括这两局部内容的句子。 第一局部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其次局部写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得意,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调皮。 四、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 (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这句话中的“奇怪”是什么意思? (二)快速扫瞄第1-3自然段,看看猫的性格奇怪表达在哪些方面?用简洁的词语说一说。 猫的性格奇怪主要表达在(板书)狡猾,贪玩,尽职;温顺可亲,任性;胆小,威猛。 (三)精读第1自然段 1、体会“狡猾” (1)猫的狡猾表达在哪里?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说它狡猾吧,它确实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温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2)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呀,多么狡猾乖巧的猫,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4)如此乖

(完整word版)国学经典教案

——《三字经》教学设计一例 教学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牢记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学期我们学了《孔子拜师》一课,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部经典著作,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启发,尤其是学习方面,更是留下了几句流芳百世的名言,请问,这本书名称是什么?(《论语》)你能否背上几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希望同学们能像孔子说的一样,学习才能更加扎实,长久。 2、在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中,《三字经》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而且当中涉及的知识非常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字经》中,去触摸感受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 二、学习第六节上半段 1、出示幻灯片:经既明......及老庄。 2、全班齐读。 3、学生自读理解。 4、同桌互相讨论。 5、自由回答。 6、教师插讲(幻灯片出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六经》——《诗》《书》《易》《礼》《春秋》《乐》属于儒家经典;“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他们写的就称为“子书”)。 三、学习下半段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必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们如果学了经书和子书后,就可以去学习史书,因此这下半段的第一句说“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幻灯出示) (一)1、全班齐读。 2、请同学们大概说说意思。 (二)、出示幻灯:“自羲农……最长久”。 1、全班齐读。 2、个别读。 3、自由交流。 4、自由回答。 (三)接受挑战: 1、挑战第一关——文中知识关:在我们学习的这一段三字经中,隐含着许多知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幻灯出示):(1)“三皇”是谁?(伏羲氏、神农氏、黄帝)(2)“二帝”指谁?(唐尧、虞舜)(3)“三王”指谁?(禹、汤、周文王)(4)家族天下从什么时候开始?(夏朝) 2、挑战第二关——文外知识关:(出示唐诗) 公子行 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 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 五帝三王是何物。

国学经典《大学》教案_大学节选教案公开课

国学经典《大学》教案_大学节选教案公开课 《大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经典,影响深远而广泛,对于《大学》的学习,制定好教案具有很大帮助。以下是国学经典《大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 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 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 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孝经》 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中庸》 儒家经典最初“六经” ,“乐( 乐经)”战国末亡佚。 汉朝:五经。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学》这篇文章。 《大学》来源: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来分别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章,《小戴礼记》也即“十三经”中的《礼记》。 在唐代,韩愈等人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

国学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

天地玄黄 备课时间月日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昃”“闰”等字。 2. 学生通过自读、互读、游戏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能初步识别日、月、星宿等天体,秋、冬等四季,云、雨等天气现象。 重难点能初步识别日、月、星宿等天体,秋、冬等四季,云、雨等天气现象,了解全文的大致意思。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导入新知,未成曲调先有情 1导入新学:《千字文》歌曲 2.解读课题 3.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千字文》,齐读“天地玄黄”。 二、初读文段,字正腔圆读正确 1.自读课文。 2.反馈 (1)带拼音读,读正确。 (2)带部分拼音读,正音:昃、云腾致雨、闰、律等多音字、易错字 (3)去掉拼音读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明白。 三、精读理解,解惑答疑溯根源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依据回答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看地图,知晓“星宿”概念 3. 朗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4.看视频,理解文句含义 5.反馈(1)二十八星宿(2)图画 6.朗读背诵。 四、融读于戏,寓学于乐爱诗文 1.小组准备 2.反馈 3.点评 五、了解四季更迭,自然变化 1.知晓四季更迭的规律 2.了解星宿图 3.了解汉字“月” 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天地玄黄日月盈昃自然之美寒来暑往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2.金生丽水 备课时间月日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要注意“阙”“奈”“芥”“鳞”“潜”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初步了解各种物产如金玉矿产、宝剑明珠、果品菜蔬的名称及其简况。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初步了解各种物产如金玉矿产、宝剑明珠、果品菜蔬的名称及其简况。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说话引入 1、看插图,图上有什么,请自由说说。 2、读课题。 二、正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听音频范读。 2、认读生字。字音上要多注意“阙”“奈”“芥”“鳞”“潜”等字音。 三、正读。(读准节奏、停顿、语气) 1、跟着音频读。 2、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3、指名读,一人读一句。 4、齐读。 四、读文释义 1、激发学生兴趣,范读正音,配乐诵读。 2、理解大意,提供丽江,昆仑山的图片。 3、理解剑号巨阙,珠称夜光。跟学生讲述巨阙宝剑的故事。 4、“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水果里的珍品是李子和奈果,菜蔬则以芥菜和姜最为重要。 5、“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长鳞的动物在水里潜行。长羽毛的动物在空中飞翔。 五、背诵全文。 1、师领诵,生跟着试背。 2、男女生分别背诵。 3、齐背诵。 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2、金生丽水“阙”“奈”“芥”“鳞”“潜” 教学反思。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1、长歌行 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