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蛙骨骼标本制作

最新蛙骨骼标本制作

蛙骨骼标本制作

------------------------------------------作者xxxx

------------------------------------------日期xxxx

蛙(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实验策划

一、实验原理

1、蛙骨骼结构简单,且取材较为方便,又有代表性,是我们学习

骨骼标本制作以及观察学习两栖类骨骼结构的良好材料。

2、蛙体形不大,骨骼细小,在制作标本时,易利用韧带将骨与骨

之间的关节联系起来。这种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简单、实用性强。

3、乙醚作用于蛙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蛙全身麻醉。在密闭环境

中,高浓度的乙醚可导致蛙麻醉致死,且该处死方法不会伤及蛙的骨骼。

4、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对肌肉及其它组织的腐蚀现

象较为显著,而对骨骼与韧带的腐蚀程度相对较小,通过控制蛙在该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可有效剔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组织,并保持韧带在关节处的连接。

5、福尔马林是常用的固定剂,在8%的福尔马林中浸泡可使蛙的

韧带硬化。

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青蛙或牛蛙3只。

2、器具

解剖器具、可密封的罐头瓶三个、棉花团若干、大烧杯三只、塑料纸或泡沫塑料若干、大头针或牙签若干、玻璃盒或透明的塑料盒三个。

3、试剂

乙醚、0.8%NaOH溶液、8%福尔马林溶液、开水、清水、二甲苯、0.8%过氧化氢溶液、白乳胶。

三、操作与观察

1、处死动物

选择个体较大、发育成熟的青蛙或牛蛙,将其放入罐头瓶中,并投入一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团,盖严瓶口使其麻醉致死。

2、剔除肌肉

将麻醉致死的青蛙或牛蛙置于解剖盘中,腹面朝上,剥去皮肤,取出内脏。用解剖剪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肩胸软骨。然后向两侧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由于两肩胛骨无韧带与脊椎相连,所以在第2~3脊椎横突上将左右肩胛骨连同前肢与脊椎分离,使整个蛙骨骼分成两大部分。接着,将其放在开水中烫

0.5~1min,然后,置于放有清水的解剖盘中,小心剔除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在各关节处应谨慎操作。

3、腐蚀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放入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中浸泡1天,注意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骨骼间韧带脱落。

4、固定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用解剖刀把残留在骨骼上的肌肉剔除干净。千万要注意,在各关节处应保留呈半透明的胶状韧带球,然后,置于8%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3天,使韧带硬化。

5、脱脂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二甲苯中脱脂2~3天。

6、漂白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0.8%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漂白2~3天。

7、整形

将蛙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一块硬纸板或塑料泡沫上。把分离的两肩胛骨(连同前肢骨)套在第2~3脊椎横突的两侧,在下颌骨和胸椎骨下面用纸团垫好,使头部抬起。用牙签或大头针固定好骨骼的位置,放在通风处晾干。干燥后,用白乳胶将两肩胛骨粘住。将前肢骨的腕骨和后肢骨的跖骨粘在一块固定的台板上,贴上标签,置于玻璃盒中保存。

牛蛙骨骼标本制作

牛蛙骨骼标本制作 制作牛蛙骨骼标本是一项相对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精确操作的任务。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制作牛蛙骨骼标本的详细指南。 一、准备阶段 1.工具和材料 制作牛蛙骨骼标本需要以下工具和材料: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 •放大镜或显微镜 •骨头清洗剂,如酒精或柠檬酸 •清水 •大的容器,如广口瓶或烧杯 •标签和写字笔 •泡沫板或海绵 •纸巾或干净的布 •大的纸箱或泡沫盒 •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 2.安全注意事项 在开始制作骨骼标本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以下几点安全规定: •在成人监督下进行操作。未成年人必须在成人监督下使用解剖刀和其他锋利的工具。 •使用刀具时要小心,避免切割或刺伤自己或他人。 •在处理骨骼时,要戴上手套以避免划伤手部。 •在处理完骨骼后,要彻底洗手以避免细菌传播。 二、制作步骤 1.获取牛蛙

首先,你需要一只已经死亡的牛蛙。可以向水族馆或宠物店购买已经死亡的牛蛙,或者在公园或其他水域捕捉。牛蛙骨骼的制作并不需要牛蛙身体的其他部分,只需要骨骼。因此,只需要头部、四肢和脊椎骨。 2.清洗骨骼 将牛蛙的皮剥掉,然后清洗骨骼。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将骨骼从皮和肉中分离。尽可能小心地不要损坏骨骼。清洗完毕后,将骨骼放入装有酒精或柠檬酸的广口瓶中,以消除残留的肉和脂肪。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天或数周,取决于具体情况。 3.浸泡骨骼 将骨骼从清洗剂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清水中数天,直到完全浸泡柔软。每天更换一次水以保持清洁。 4.整理骨骼 当骨骼完全浸泡柔软后,就可以开始整理。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将骨骼从浸泡的水中取出,然后逐一整理。整理时要确保骨骼的完整性和正确的位置。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操作技巧。整理完毕后,将骨骼放入广口瓶中,并加入足够的清水以完全淹没骨骼。 5.干燥骨骼 将装有骨骼的广口瓶放入一个大纸箱或泡沫盒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将纸箱或泡沫盒密封,并放置在一个干燥的地方。干燥过程可能需要数天到数周,具体取决于天气和环境条件。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干燥情况,并适时更换干燥剂。当骨骼完全干燥后,就可以从纸箱或泡沫盒中取出。这时,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牛蛙骨骼标本了。 三、总结 制作牛蛙骨骼标本虽然需要一些耐心和精确的操作技巧,但一旦完成,将会获得一种深入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机会,并且可以作为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此外,这也是一种有趣的爱好,可以锻炼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材料,遵守安全规定,并注意环境卫生。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过程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过程 一、固定 选取成体的青蛙(注意青蛙的骨骼要完整)用乙醚麻醉致死后用95%的乙醇固定1-2天(固定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使青蛙的肌肉更加紧凑,便于后期的剥制)。 二、去除皮肤,内脏 用小剪刀沿青蛙腹中线小心的将其皮肤去除,并且挖去内脏,注意不要将骨骼损坏。 三、剔除肌肉 用手术刀、剪刀,小镊子等工具剔除骨骼上的肌肉。 1.小心的分离前肢与身体,注意保留肩胛骨处的软骨。 2.在去除横突上肌肉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将横突扯断。 3.在用小镊子去除前后肢指骨和趾骨上肌肉时要注意保留关节处的软骨,否则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使骨骼散开。 4.在头骨肌肉剔完后,要用解剖针将青蛙的脑浆去除干净。 四、漂白 将肌肉剔除干净的骨骼放入30%的过氧化氢中密封漂白3-4个小时(具体的漂白时间要根据当时的温度做适当的调节,漂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骨骼会散开,时间太短会使漂白效果不明显,导致后期的染色效果不好。) 五、预透明处理 配置0.5%的KOH(易挥发,要现配先用,且要密封处理),并将骨骼放入透明20-30分钟,透明过后骨骼呈现晶莹状,透明可以使骨骼更容易着色。 六、染色 配置骨骼染液 1、药品及用具:95%酒精、冰醋酸、阿利辛蓝、茜素红、量筒、烧 杯、容量瓶。 2、按比例:0.3%阿利辛蓝酒精溶液(70%):0.1%茜素红酒精溶液 (70%):冰醋酸:70%酒精=1:1:1:17,配置好染液。 3、将骨骼放入染液中染色1-2天(具体的时间要根据骨骼的大小及 室温的高低做适当调整,骨骼太小或室温过高,染色时间要缩短。将骨

骼放入大的容器中染色,同时要使染液没过骨骼。)配好的染液在用之 前要摇晃均匀,并且在染色的过程中要每隔5-6个小时对染液摇晃几 下,防止发生沉淀,导致染色不均匀。骨骼染好之后的颜色为:硬骨呈 现玫瑰红色,软骨呈现蓝色。 七、分色 将染色好的骨骼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以水中没有颜色为准)用1%的KOH溶液密封浸泡2-3个小时,再将骨骼依次放入比例为1:4、2:3、3:2、4:1的纯甘油和0.5%的KOH混合溶液中进行分色处理,每个比例的时间必须要以骨骼下沉或有下沉趋势为止(每个阶段大约需要半个小时以上)。这一步可以使染色的效果更加明显。 八、保存 最后将处理好的青蛙骨骼固定在玻璃缸内,加入甘油进行密封保存。 九创新处 1.考虑到青蛙的肌肉已经去除干净,所以在漂白之后没有进行脱脂处理。 2.由于当时标本的制作是在暑假,温度比较高,所以在染色的时间上进行了适当的缩短。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步骤

青蛙骨骼標本製作步驟 1. 先將死亡的青蛙去皮及大塊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 2. 將去皮肉的青蛙放入盛有熱水的鍋子中,繼續煮,直骨頭上殘留的肉塊變軟,並且很容易剝離去除。 3. 將已經熟爛的青蛙撈出來,小心的剔除肉屑,不必保留關節韌帶。將剔乾淨的骨骼放入肥皂水中,去除油脂。如果青蛙很大,例如牛蛙,建議將身體、右手右腳、左手左腳分別註明浸泡在不同的杯子內,以免浸泡後化開,左右拼錯。 4. 每天換肥皂水一次,並剔除殘肉,約浸泡1~3天,視青蛙大小及情況而定,直到乾淨沒有殘留的肉屑即可。換水時小心不要倒掉小骨頭,尤其是趾骨,軟骨不要泡太久,可能會溶化掉。 5. 將蛙骨骼泡在3%的雙氧水,漂白用,所以不要泡太久,約12~20分鐘。尤其是軟骨部分,稍微泡一下即可,否則會溶掉。 6. 將乾淨潔白的蛙骨,根據圖片姿勢及相對位置,仔細用膠水黏起來。若用快乾膠,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想清楚看清楚,再黏上去。通常脊椎骨的背面和腹面經常會弄錯,背面有供肌肉附著的神經脊突出,腹片則是平的。脊椎通常會散開,在拼回去時,小心各個脊椎的相對位置,不要將第一個寰椎和最後一個薦椎弄混了。胸骨的烏喙骨及鎖骨位置也經常會被弄錯,請小心比對圖片。拼骨骼的時候,請藉此機會認識各個骨骼的名稱、位置、功能及形狀,這樣比較不會弄錯。 7. 將成坐姿的蛙骨的各個部位拉線加以標示,這時可以發揮你的創意,但以清楚易懂為佳。不建議將牠們拼成怪模怪樣,畢竟牠們的犧牲是為了科學理由,不是娛樂。 8. 不建議將蛙骨上色,以保持原貌。可以塗透明漆或透明指甲油,增加光澤。 9. 將完成的蛙骨標本放入盒子類,善加保存,不過骨骼通常會隨著時間變黃。 製作骨骼標本可分為三種方法: 1. 乾製骨骼(一般的之脊椎動物骨骼) 2. 浸製骨骼(如鯊魚和鱘魚的軟骨) 3. 透明骨骼(幼小的動物和胚胎) 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去皮去肉去內臟 修除骨骼上附著的結締組織襪(如腱及肌膜等) 脫脂及漂白 裝置及整形 1. 先把青蛙殺死(不要傷害骨骼),然後把青蛙放進熱水中煮數分鐘,使肉軟化。接著取出青蛙,小心地用剪刀和鉗子把外皮、肌肉及內臟除去,但不要把胸剖肋骨上的軟骨弄斷。建議先把青蛙分成五部分(頭、右手、左手、右腳、左腳),分幾人去肉,使實驗時間可以縮短。

最新蛙骨骼标本制作

蛙骨骼标本制作 ------------------------------------------作者xxxx ------------------------------------------日期xxxx

蛙(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实验策划 一、实验原理 1、蛙骨骼结构简单,且取材较为方便,又有代表性,是我们学习 骨骼标本制作以及观察学习两栖类骨骼结构的良好材料。 2、蛙体形不大,骨骼细小,在制作标本时,易利用韧带将骨与骨 之间的关节联系起来。这种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简单、实用性强。 3、乙醚作用于蛙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蛙全身麻醉。在密闭环境 中,高浓度的乙醚可导致蛙麻醉致死,且该处死方法不会伤及蛙的骨骼。 4、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对肌肉及其它组织的腐蚀现 象较为显著,而对骨骼与韧带的腐蚀程度相对较小,通过控制蛙在该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可有效剔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组织,并保持韧带在关节处的连接。 5、福尔马林是常用的固定剂,在8%的福尔马林中浸泡可使蛙的 韧带硬化。 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青蛙或牛蛙3只。 2、器具

解剖器具、可密封的罐头瓶三个、棉花团若干、大烧杯三只、塑料纸或泡沫塑料若干、大头针或牙签若干、玻璃盒或透明的塑料盒三个。 3、试剂 乙醚、0.8%NaOH溶液、8%福尔马林溶液、开水、清水、二甲苯、0.8%过氧化氢溶液、白乳胶。 三、操作与观察 1、处死动物 选择个体较大、发育成熟的青蛙或牛蛙,将其放入罐头瓶中,并投入一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团,盖严瓶口使其麻醉致死。 2、剔除肌肉 将麻醉致死的青蛙或牛蛙置于解剖盘中,腹面朝上,剥去皮肤,取出内脏。用解剖剪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肩胸软骨。然后向两侧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由于两肩胛骨无韧带与脊椎相连,所以在第2~3脊椎横突上将左右肩胛骨连同前肢与脊椎分离,使整个蛙骨骼分成两大部分。接着,将其放在开水中烫 0.5~1min,然后,置于放有清水的解剖盘中,小心剔除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在各关节处应谨慎操作。 3、腐蚀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放入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中浸泡1天,注意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骨骼间韧带脱落。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一般分为剔肉、脱脂、漂白,并按照动物的自然状态,位置串连。拼装成整体的骨骼标本。 标本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试剂药品: 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刀、镊子、漂骨骼缸、电炉、烧杯、天平、钢丝钳、铁丝、牙刷 试剂药品:NaOH、H2O2、乳胶(通常直接从商店买101或502胶水粘骨头效果不错)、汽油(有条件购买些作脱脂剂) 制作过程: 1、处死: 对于不同动物选用不同方法,尽量放干净动物的血液,防止血 在骨骼中积累不好处理。 2、剥皮:尤其小心各种动物爪子,剥爪子上皮不要用力过猛,扯断趾骨 而丢失。 3、剔肉:先剔骨骼上大块肉,尽量多花些时间剔肉,剔的越干净越好, 剔肉之前和之中不断动物照相,对后面拼装有帮助。剔肉的过程中特 别要注意,软骨和趾骨的处理,软骨上的肉我们通常用0.8%——2% 的 NaOH溶液浸泡处理,时间控制在两天,捞取观察软骨上肌肉是否 变得透明。用软毛牙刷刷,看能否刷掉。如果不行,在配制,再配制 2%NaOH溶液浸泡1——2天,知道用牙刷刷干净为止。处理趾骨可 将动物四支腿上趾骨分别放在四个培养皿中标号前后肢,在加入 2%NaOH或者浓度更高,趾骨固化程度高,短时间趾骨不会被腐蚀变 软,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遗失任何一块骨头,包括一些与掌骨相联接处 的小碎骨头。对于一些大的躯干骨头,可放入漂骨骼缸中加入1%NaOH

溶液。浸泡一周左右期间要换液2——3次,如果你取得动物骨骼年龄不大,骨化程度不高,则用0.8%NaOH溶液浸泡,根据观察相应缩短 浸泡时间,一般不用7天时间 。 4、除骨髓:经过剔肉完成的骨架,一些大骨头中存在骨髓,可用解剖针在骨头上穿洞,这样在漂白过程中可以除去骨髓。让骨骼变得更白。 5、脱脂 :我们未用到此步,用汽油能对骨骼进行脱脂,那么有利于后面的漂白。如果脂未脱干净。漂白时那些油脂漂浮在漂白液上最后粘在 骨头上,骨头变得发黄,不能达到完全变白~ 6、漂白:将散落的骨骼放到漂骨骼缸中,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通常从实验室拿来的双氧水浓度30%,氧化性太强,虽然用30%浓度可以缩 短漂白时间,但对骨骼的伤害很大,容易让骨骼变粉,如果时间控制 不好,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经过多次尝试选用10%浓度的双氧水浸 泡2——3天,效果比较好。对于一些较大骨骼可以适当提高双氧水的浓度和浸泡时间。整个漂白过程要灵活操作,只要骨骼变白就可以取出。 7、拼装:此过程根据前面对剔肉过程中所拍骨骼结构的照片和从网上下载的骨骼示意图对各部分骨骼拼装。最后将各部分拼装的骨骼摆出造型。有条件从学校标本室拿教学用的骨骼标本,这样拼装过程可以更 好进行。拼装过程有此骨头必须要用铁丝串联起来。一般颈椎和脊椎 要串起来,再用胶水粘成型。铁丝选择那些软的这样容易摆出造型。8、装盒:装盒前要在骨骼上对每块骨头进行编号处理,说清每块骨头名称。

5、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与刺激反应

蛙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和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一、蛙反射实验及反射弧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明确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所需的结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将蟾蜍悬挂在铁支架上 1、分别将左右后肢趾浸入剩有浓度为1%的硫酸的玻璃皿内 结果:产生屈腿反射分析:因反射弧完整 2、去感受器:在左肢趾关节上做个环形皮肤切口,将切口以下的皮肤全部剥除, 用浓度为1%的硫酸浸泡趾尖 结果:没有屈腿反射活动出现。 分析:破坏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 3、剪断传入和传出神经:剪断右侧坐骨神经,用连续阈上刺激右后肢趾的皮肤 结果:无屈腿反射 分析: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 4、损毁中枢:以探针捣毁蟾蜍的脊髓 结果:刺激躯体任何部位都无反射活动出现。 分析:神经中枢破坏,反射弧不完整。 四、注意事项 用硫酸刺激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纱布擦干,以免硫酸被稀释。 剥离神经时,要用玻璃分针,不要用金属器械刺激神经 (二、腓肠肌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应用电刺激方法测出肌肉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适刺激的强度值 ?了解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机能等生理试验最常用的试验

材料,常用于研究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和特性。 三、实验用品器材 ?实验动物:蟾蜍 ?试剂与器材:计算机、BL-420F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手术剪、手术镊、玻璃分针、?蛙板、连接导线、烧杯、任氏液 ?棉球、棉线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破坏脑和脊髓 2、去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 3、剥离皮肤 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玻璃器皿中。将手及使用过的全部器械冲洗干净。 4、分离双下肢 将标本提起,剪去向上突起的骶骨,然后沿正中线将脊柱剪为两半,并从耻骨联合处剪开两侧下肢,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使用。 5、辨认蛙后肢主要肌肉,找出腓肠肌。 6、游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取一侧下肢固定于蛙板上,固定时,坐骨神经、腓肠肌向上,先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腹腔段,分离坐骨神经直至腘窝(不要伤及神经);再用玻璃分针分离腓肠肌,并在肌腱上穿线结扎。 7、剪去其他不用的组织 在坐骨神经两端各留一块骨头和肌肉,以便于固定。 注意:剥离时一定要保持标本完整性;尽可能用玻璃分针,少用镊子,避免刺激神经。 9、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于蛙板上,把跟腱端的接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调节高度与张弛度。 实验项目 刺激强度与反应关系 刺激腓肠肌: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神经: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 五、注意事项 制备标本及实验中,随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刺激参数确认后,再进行刺激,防止神经肌肉损伤。 每改变一次刺激频率后,应休息0.5-1 min, 每次刺激不要超过3-4 秒,以免标本疲劳。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蛙骨骼标本制作资料讲解

骼蛙作制本标骨.精品文档 蛙(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实验策划 一、实验原理 1、蛙骨骼结构简单,且取材较为方便,又有代表性,是我们学习骨骼标本制作以及观察学习两栖类骨骼结构的良好材料。 2、蛙体形不大,骨骼细小,在制作标本时,易利用韧带将骨与骨之间的关节联系起来。这种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简单、实用性强。 3、乙醚作用于蛙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蛙全身麻醉。在密闭环境中,高浓度的乙醚可导致蛙麻醉致死,且该处死方法不会伤及蛙的骨骼。 4、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对肌肉及其它组织的腐蚀现象较为显著,而对骨骼与韧带的腐蚀程度相对较小,通过控制蛙在该溶

液中的浸泡时间,可有效剔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组织,并保持韧带在关节处的连接。 5、福尔马林是常用的固定剂,在8%的福尔马林中浸泡可使蛙的韧带硬化。 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青蛙或牛蛙3只。 2、器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解剖器具、可密封的罐头瓶三个、棉花团若干、大烧杯三只、塑料纸或泡沫塑料若干、大头针或牙签若干、玻璃盒或透明的塑料盒三个。 3、试剂 乙醚、0.8%NaOH溶液、8%福尔马林溶液、开水、清水、二甲苯、 0.8%过氧化氢溶液、白乳胶。 三、操作与观察 1、处死动物 选择个体较大、发育成熟的青蛙或牛蛙,将其放入罐头瓶中,并投入一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团,盖严瓶口使其麻醉致死。 2、剔除肌肉 将麻醉致死的青蛙或牛蛙置于解剖盘中,腹面朝上,剥去皮肤,取出内脏。用解剖剪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肩胸软骨。然后向两侧

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由于两肩胛骨无韧带与脊椎相连,所以在第2~3脊椎横突上将左右肩胛骨连同前肢与脊椎分离,使整个蛙骨骼分成两大部分。接着,将其放在开水中烫0.5~1min,然后,置于放有清水的解剖盘中,小心剔除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在各关节处应谨慎操作。 3、腐蚀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放入质量分数为0.8%的NaOH溶液中浸泡1天,注意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骨骼间韧带脱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4、固定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用解剖刀把残留在骨骼上的肌肉剔除干净。千万要注意,在各关节处应保留呈半透明的胶状韧带球,然后,置于8%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3天,使韧带硬化。 5、脱脂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二甲苯中脱脂2~3天。 6、漂白 将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0.8%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漂白2~3天。 7、整形 将蛙骨骼用清水洗净、晾干,置于一块硬纸板或塑料泡沫上。把分离

蛙蛇标本的标准处理

标本和组织样品整理 (一).蛙及有尾类 1.拍摄活体照片,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抓住其主要特征。 2.用清水把剪刀镊子洗净,再用70%的酒精棉球来回消毒数次。 3.把标本编号写在标签纸上(字迹清晰,用中性笔),贴在组织管上,用透明胶 带缠上,灌上95%的酒精。 4.用一个可密封宽口瓶(如1L瓶子)灌四分之三的水加入3-4滴AROMAFORCE(安 乐液)(请节约使用,国外进口)。 5.首先把活体蛙放到加水和AROMAFORCE(安乐液)的瓶子里,把盖子用力拧紧, 期间可以把瓶子来回颠倒,使其死亡时间快一些,一般3到4分钟死亡,准备其它解剖材料。(4/5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也可采用先向腹腔注射高浓度酒精的方式使其失去活动能力) 6.取出标本,用清水冲洗1分钟左右(避免取样时污染样品),按地点、物种摆 放整齐,首先逐一拴上标本标签。 7.用消过毒的剪刀从蛙的腹部稍偏右侧剪一个小口(横剪)(有尾类直接从腹部 剪开,注意不要剪到胸骨),用镊子轻轻的把其肝脏(一共3叶)拉出,若个体很大就取出其中的一叶剪成小块的放进组织管里,个体小的把整个的肝脏都取了,取一个样品换一套剪刀镊子。注意:取样时个体大的尽量不要取太多,以防保存不好。 8.注意:带活体标本回来的,重要类群都要取一份冰冻样品保存(直接取了放 到组织管,迅速放-80°保存)。如从野外预先寄活体回来的,可以将不需要留活体的先处理一部分。 9.用多层的密封保鲜盒,在盒子底部铺上一层卫生纸,把标本一个一个往盒子 里放,要求整形,把标本姿势摆放成自然状态,用镊子把蛙的蹼一点点拉平整,贴在纸上,摆完一层洒点酒精,再往上铺纸,摆放最好是只摆放一排,保持标本不会被压变型。3-5%的福尔马林从盒子一侧轻轻倒入,直至把标本覆盖为止。 或:使用扁平的保鲜盒,铺上一层纸(好一点的卫生纸即可),然后把蛙摆好姿势,只摆一层,然后用注射器取福尔马林注射在纸和蛙上面,只需要将其全部浸

蟾蜍的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实验报告

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及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神经干的性质实验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及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方法; 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的条件下,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换能器的使用。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 蟾蜍:锌铜弓:探针;剪刀,镊子: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结扎线;任氏液:培养皿: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破坏脑和脊髓左手持蟾蜍,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右手持探针由头端沿正中线向后划,触到凹陷即为枕骨大孔,将探针由此垂直刺入。再将探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内并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针尖转向后方,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蟾蜍四肢瘫软,表明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用粗剪刀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cm处剪断脊柱。左手握住后肢,右手持剪刀沿脊柱的断口向下剪开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再剪除已下垂的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左手捏脊柱断端(勿触碰神经),右手捏住断端边缘的皮肤,向下剥掉两后肢皮肤。将标本背位放于表面有少许任氏液的蛙板上,洗净双手及用过的器械。 4.游离坐骨神经沿脊柱两侧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神经,沿中线将脊柱剪成两半。捏住两侧下肢带骨用力向两侧掰,使耻骨联合处脱臼,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后肢,一后肢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平皿中备用,一后肢用玻璃分针划开梨状肌及其附近的结缔组织,循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裂隙处)找出坐骨神经的大腿部分,用玻璃分针将腹部的坐骨神经小心勾出来,手执结扎神经的线,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一直游离至膝关节。 5.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将分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在膝关节周围剪掉全部大腿肌肉,并用普通剪刀将股骨刮干净,在股骨中部剪去上段股骨。再在跟腱处以线结扎,剪断并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在膝关节以下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这样即制得附着于股骨上、具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标本。 6.用标本进行刺激实验把标本通过张力传感器与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相连,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以及神经干的相关性质。 实验结果 1.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实验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目的要求】 1.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分析探讨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原理】 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断增大刺激频率可引起肌肉收缩形式发生改变。若刺激频率较小,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和舒张所持续的时间(即单收缩)时,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若增大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而小于单收缩时,肌肉呈现不完全强直收缩;若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肌肉则表现出完全强直收缩。 【器材】 蟾蜍或蛙;任氏液;二道生理记录仪、双脉冲刺激器、肌槽、常规手术器械、玻璃分针、毁髓针、锌铜弓、解剖盘、烧杯、滴灌、任氏液等。 【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

青蛙和雏鸡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

青蛙和雏鸡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 透明骨骼标本因其清晰美观,立体感非常强,骨骼的原位观察效果非常好,可显现一般解剖方法难以观察清楚的结构,可广泛用于生物教学中。本实验采用茜素红对小型脊椎动物青蛙、雏鸡硬骨染色[1],在经甘油透明,使青蛙和雏鸡全部骨骼在不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下清楚的展示出来,并通过对透明骨骼标本制作工艺的改进,使制作时间缩短,标本质量得到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透明骨骼标本材料要求为活体或刚死不久的动物[2],体型要完整而小,这样其体壁就相对薄,染色透明效果就好。另外,动物的体色要较纯白的,减少体色对透明的影响[3]。为达到 这些要求本实验选用青蛙以及刚孵化不久的雏鸡为实验材料。 1.2 制作方法 1.2.1 材料前处理 1.2.1.1 剥皮:雏鸡去毛和皮,青蛙去皮。目的就是提高药物对材料的透性效果。注意不要伤及骨骼和肌肉,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1.2.1.2 去内脏:在雏鸡和青蛙的肛门口向上开一小口,用镊子取出内脏,要取干净,增强透明度[4]。同时要注意体形 的完整,最后分别放用清水慢慢冲洗干净。

1.2.2 固定 用95%的乙醇固定,使材料硬化以及起到脱脂的作用。具体过程如下:把处理好的标本绑在厚约0.5 cm 的玻璃板上,整理好姿势浸在95%乙醇中。时间要根据动物的体形大小,一般4〜6 天,其中可更换1〜2次新液。固定后的材料用清水缓慢冲洗一天或浸在水中一天,去除残留的乙醇。 1.2.3 透明 用1%K0透明,此步骤的目的是使动物肌肉呈半透明状,另外KOH还起到脱脂的作用,从而可隐约看到里面的骨骼。具体过程是:将固定好的标本浸入1%K0溶液中,在透明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浸制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因为肌肉腐蚀过度导致骨骼离散,所以只要隐约看见软组织下的骨骼就停止。一般透明时间是2〜4 天,但要注意随时观察。特别是在夏天,温度高,透明时间要特别注意。 1.2.4 茜素乙醇染色液染色把标本再放入茜素红乙醇染色液中进行骨骼染色。茜素红乙醇染色液配方是:先将茜素红染料溶于95% 的乙醇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用一份配好的此饱和溶液和九份70%的乙醇混合配制 成适于骨骼染色的染色剂。标本浸制在染色液中的时间是12〜36 小时,但还得按实验效果为标准即骨骼染上橙黄色为止。 1.2.5 褪色 用梯度脱色液进行褪色,梯度酒精为(25%,50%,100%),

第十组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

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 小组成员:2009301060059邵明2009301060060夏显 2009301060061陈探2009310160063任意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2班 摘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通过对骨骼的观察可以了解骨骼的结构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不适应性。 关键词:牛蛙;骨骼;煮。 前言:生物教学中为了加深对蛙类骨骼的认识,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少高校都选择了“青蛙骨骼标本制作”试验,并普遍采用青蛙(或牛蛙)作为实验材料。因此,该实验成为两栖类学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试验。但是,由于青蛙骨骼较小易丢失,且易碎,就不容易得到完整的骨骼标本,所以需要在试验过程小心谨慎。 在本次试验中,通过对骨骼的制作了解学习了青蛙骨骼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由于粗心大意丢失了少数细小骨骼,但骨骼大体保持了其完整性。 材料与方法: 材料:青蛙一只(或牛蛙)、解剖盘两个、解剖器具一套、锅炉一套、铜丝(14号与16号)若干、老虎钳、牙刷、洗衣粉、乙醚、502胶水 方法:1.1用乙醚将青蛙麻醉致死 1.2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 1.3剖开腹壁,除去内脏。此时宜小心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 1.4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再去掉大腿上的大块肌肉 1.5将洗衣粉放入煮开的水中,将牛蛙放入锅中,煮至肉可以轻易刷下为止 1.6把漂白好的骨块用502粘好,放正姿势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铜丝把 骨骼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或放置在标本盒中。结果与讨论:

实验二 蛙和蟾蜍神经肌肉标本制备

实验二蛙和蟾蜍神经肌肉标本制备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蛙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属于急性实验中的离体实验。 原理:两栖类动物的离体组织器官可在室温下,于一定时间内保持其机能,故常用作生理学实验的材料。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肌肠标本,常用来研究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规律以及肌肉的收缩特点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肌肠标本是生理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兴奋的传递:神经细胞之间突触传递;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采用接头传递。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牛蛙(Rana catesbeiana),手术剪1把,虹膜剪刀1把,大、小镊子各1把,刺蛙针1根,玻璃分针2根,小玻璃板和蛙板各1块,培养皿1个,烧杯1个,滴管1支,棉线、纱布、任氏液、锌铜弓。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破坏脑和脊髓取一只牛蛙,洗净蛙体,用左手握蛙,并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刺蛙针由头前端沿中线向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然后向各方搅动刺蛙针,以捣毁脑组织。脑组织捣毁后,将刺蛙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柱平行刺入脊管,以破坏脊髓。脑和脊髓完全破坏后,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完全消失。拔出刺蛙针后,用一小干棉球堵住针孔止血。2.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蟾蜍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然后左手握住蟾蜍的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 3.剥皮一只手捏住脊柱的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的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的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的皮肤(图2)。将标本放在干净的任氏液中。将手及使用过的探针、剪刀全部冲洗干净。 4.分离两腿用鑷子取出标本,左手捏住脊柱断端,使标本背面朝上,右手用粗剪刀剪去突出的骶骨(也可不进行此步)。然后将脊柱腹侧向上,左手的两个手指捏住脊柱断端的横突,另一手指将两后肢担起,形成一个平面。此时用粗剪刀沿正中线将脊柱盆骨分为两半(注意,勿伤坐

蛙类染色透明标本制作及其骨骼系统研究

蛙类染色透明标本制作及其骨骼系统研究 田嘉诚;高乐乐;杜书范;陈鹏;费宜玲 【摘要】Batrachia are animal species which characteristically represent amphibians, being the transitional form from aquatic to terrestri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eatures of the skeletal system of Batrachia with the method of making dyeing transparent specimen to find the influence that the skeletal system has on the evolution of amphibians.%蛙类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两栖动物。文章通过制作蛙类染色透明标本对其骨骼系统进行观察,以研究骨骼系统对两栖动物进化产生的影响。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蛙类;骨骼系统;染色透明标本 【作者】田嘉诚;高乐乐;杜书范;陈鹏;费宜玲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蛙类作为两栖动物的代表,经过独特的变态发育后可以离开水生活。它经历了由腮呼吸到肺呼吸的转变,也标志着其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进化历程。通过对蛙类骨骼

骨头标本制作的方法

骨头标本制作的方法 骨头标本是生物学研究、教学以及博物馆展品中常见的一种展示物。制作骨头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骨头标本的方法。 一、骨头采集 制作骨头标本的第一步是采集骨头样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保护好骨头,避免造成损伤。可以选择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捕捉活体进行麻醉后采集。采集时要注意保持骨头完整,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杂。 二、骨头处理 采集到骨头样本后,需要对骨头进行处理。首先,将骨头放入水中浸泡,去除骨头表面的软组织。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待软组织完全分解后,将骨头取出并清洗干净。 三、骨头脱脂 骨头清洗干净后,需要进行骨头脱脂的步骤。脱脂的目的是去除骨头中的脂肪和油脂,使骨头更加干燥。可以将骨头放入稀释的酸性溶液中浸泡,也可以使用特殊的脱脂剂进行处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 四、骨头漂白

骨头脱脂后,需要进行骨头漂白的步骤。漂白的目的是使骨头更加白净,去除骨头表面的污渍和色素。可以使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进行处理,也可以将骨头暴露在阳光下进行自然漂白。漂白的过程需要仔细控制时间和浓度,以免造成骨头的损伤。 五、骨头固定 骨头漂白后,需要进行骨头固定的步骤。固定的目的是使骨头更加坚硬和耐久,以便长期保存。可以使用醋酸纤维素等固定剂进行处理,也可以将骨头浸泡在硬化剂中固定。固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 六、骨头组装 骨头固定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骨头的组装。组装的目的是将骨头的各个部分按照原来的结构重新组合起来。可以使用特殊的胶水或者钢丝等材料进行组装,确保骨头的稳固和完整。 七、骨头保养 制作完成的骨头标本需要进行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可以使用特殊的保养液进行处理,也可以放置在恰当的环境中进行保存。保养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骨头标本的长期保存和展示效果。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骨头标本。制作骨头标本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制作

制作蛙骨骼标本

制作蛙骨骼标本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0年第7期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刘凯丰 动物骨骼标本在教学、科普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标本也是新分布记述以及新物种发表可供研究和检查的唯一实物证据。因此,学会动物骨骼标本制作技术,对以后想要学习动物形态研究类专业的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要完成骨骼标本的制作,就必须对动物的整体结构进行详尽了解。我以蛙为例制作标本,引导同学们了解两栖动物的身体结构。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 蛙一只,20ml医用注射器一个,手术刀两把,手术剪一把,眼科剪一把,解剖针一根,眼科镊子一把,尖头镊子一把,氢氧化钠少量,双氧水少量,502粘胶一管,塑料槽一个。 二、制作步骤 1.选材 选取无畸形、结构完整的蛙用作实验材料。个体不能太小,过小的动物骨骼可能尚未发育完全,缺乏代表性,还会影响标本美观。也不能太大,过大的动物标本可能需要更长的制作时间,难度更大,而且成本也会增加。应挑选体形完整、适于制作骨骼标本的蛙活体。 2.处死动物 处死动物的方法主要有窒息法,适用于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麻醉法,适用于两栖类、爬行动物;自然死亡法,如使鱼类离开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遵循安乐死的原则。 制作标本的关键在于使骨骼保持完整,由于双毁髓法会破坏脊椎,所以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处死蛙类。

3.剔除肌肉 (1)去掉皮肤及其附属物。把处死的蛙置于解剖盘上,剪开腹部皮肤,将皮肤左右剥离。为了不剪坏剑胸软骨,应注意不要剪到腹部肌肉。可先将蛙的四肢和头部皮肤完整地去除,避 免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蛙皮变韧,增加去除难度。 (2)剥离后,用镊子夹起腹壁肌肉,剪开腹腔,去除内脏。 (3)粗剔大块肌肉。要特别注意保存软骨,如剔除蛙胸骨上的软骨及舌骨肌肉时,不要将各关节分离,同时注意保持韧带连接。按走向把骨骼上的肌肉大致剔除干净。 (4)精剔较小的肌肉。把动物体放入沸水中进行热处理,使肌肉收紧,更易剔除。热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在剔除细小的肌肉时,不要弄散头骨或折断脊柱。 4.除去脑髓、脊髓和骨髓 将解剖针伸入脑颅中,轻轻捣碎脑髓,避免损毁颅底,再用注射器从眼眶插入,吸取脑髓。

青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青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陈钧瑜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8级生物技术广州510275) 摘要:染色体组型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它们在遗传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作为物种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本实验以青蛙的骨髓为材料,制备了青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选择形态完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拍照放大,用常规统计方法测量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等。结果表明青蛙骨髓细胞二倍染色体数目为26,可配成1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5对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9%)和8对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7%);8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5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青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6 =13n=16m+10sm。 关键词:青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1、引言 核型一词首先由前苏联学者TA 列维茨基等在上世纪20 年代提出,它是指每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等特征的总和。染色体核型或组型分析(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是染色体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染色体组型是细胞分类学的重要数据,也是从细胞遗传学角度了解物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途径,对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物的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和发育机制,而且对预测鉴定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结果、了解性别遗传机理以及基因组数、物种起源、进化和种族关系的鉴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 骨髓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和高度分裂能力,因此不必经体外培养,也不需要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可直接观察到分裂的细胞。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分裂的骨髓细胞被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再经离心、低渗、固定、滴片等步骤,便可制作出理想的染色体标本,是研究动物细胞遗传学的好材料。用Giemsa染色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所得标本清晰无缺失与重叠[2],用显微拍摄技术采集染色体的电子图片信息,后期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软件优化处理照片[3]],获得完整、清晰的染色体核型,并采用Levan[4]的方法进行核型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青蛙 2.2 方法 2.2.1 实验方法[2] (1)秋水仙素处理:实验前3~4小时,按动物每克体重2~4μg的剂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 (2)取股骨:处死动物后,立即取出股骨,用刀片剔掉肌肉。 (3)收集骨髓细胞:用刀片剪开股骨的两端,用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插入股骨的上端,冲出骨髓细胞至离心管中,。将收集的骨髓细胞平衡后放入离心机,以1000r/min 离心10min。 (4)低渗处理:弃上清液,加入6ml蒸馏水,用吸管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浮液,置37℃温箱中低渗20min。 (5)预固定:加入5滴新配的固定液,立即打匀,并以1000r/min 离心10min后,弃上清液。 (6)固定:沿管壁慢慢加入6ml固定液,立即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室温下固定20min。1000r/min 离心10min后弃上清液。 (7)重复步骤6的操作。 (8)沉淀物中加入0.3~0.5ml固定液,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 (9)滴片:用镊子去预先冰冻的干净载玻片,迅速滴上2~3滴细胞悬浮液,立即用嘴向同一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