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 sigma_六西格玛水平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6
六西格玛计算例题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变异性和提高流程的稳定性来改进业务绩效。
它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标准化过程和数据分析,以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高水平。
以下是一个六西格玛计算例题的示例:假设某公司生产的产品长度应该在100毫米左右,但质检发现有些产品的长度存在偏差。
公司希望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来改善这个过程。
1. 收集数据:首先,收集一定数量的产品长度数据。
例如,随机抽取了50个产品并测量它们的长度。
2. 计算平均值:将所有测量结果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得到平均值。
例如,50个产品的长度测量结果总和为5200毫米,因此平均长度为5200/50 = 104毫米。
3. 计算标准偏差:计算每个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的偏差。
将这些偏差的平方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最后取平方根。
这个值称为标准偏差,用于衡量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例如,假设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为2毫米。
4. 计算过程的性能:使用标准偏差和平均值,可以计算出过程的性能。
通常使用六西格玛的指标来度量。
六西格玛的指标是将过程的变异性与所允许的规范界限进行比较。
例如,假设规范界限为±5毫米,那么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过程的性能:六西格玛 = (规范界限的两倍) / 标准偏差六西格玛 = (5 * 2) / 2 = 5这意味着该过程的性能为六西格玛,处于高质量水平。
5. 改进过程:如果过程的性能低于目标六西格玛水平,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改进过程,减少变异性,提高产品质量。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六西格玛计算例题的简单示例。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计算,以及其他工具和技术的使用来改进业务过程。
六西格玛的计算公式解读
六西格玛管理法(The Six Sigma Management Method)是一种经典
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或产品。
由美国
电气公司主导,并在全球企业中推广,六西格玛管理法将统计学和质量管
理技术应用于日常管理,以改善组织的运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节省
成本。
六西格玛=(总体正确率-基本正确率)/3σ
其中,总体正确率是指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总体正确率,而
基本正确率是指满足最低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正确率;3σ是一个统计值,它表示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数据量所能达到的标准差。
计算六西格玛时,首先,需要测算产品的总体正确率和基本正确率,
这需要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测算正确率;如果调查结果
不能显示出总体正确率,那么还可以通过统计学分析来测算正确率,通过
现有数据计算出3σ的值。
然后,将总体正确率减去基本正确率,再除以3σ,得到的数值就是
六西格玛的指数。
通过提高总体正确率而降低3σ,就可以改进六西格玛
的指数,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要想实现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最终目标。
六西格玛(6σ)管理简介一、 什么是六西格玛(6σ)管理?6加上希腊字母σ(西格玛)。
σ本来是一个反映数据特征的希腊字母,表示数据的标准差。
我们常用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σ的大小:1)(12--=∑=n x x n i i σ ,式中x i 为样本观测值,x 为样本平均值, n 为样本容量。
现在,σ不仅仅是单纯的标准差的含义,而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即成为一种过程质量的衡量标准。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过程变异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过多的过程变异会导致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为企业带来损失。
6σ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方法和相应的工具通过严谨的、系统化以及以数据为依据的解决方案和方法,消除包括从生产到销售、从产品到服务所有过程中的缺陷,从而改善企业的利润。
那么究竟什么是6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6σ的含义。
第一,它是一种衡量的标准。
从统计意义上讲,一个过程具有六西格玛(西格玛)能力意味着过程平均值与其规定的规格上下限之间的距离为6倍标准差,此时过程波动减小,每100万次操作仅有3.4次落在规格上下限以外。
即六西格玛水平意味着差错率仅为百万分之三点四(即3.4ppm )。
因此,它首先是一种度量的标准,可以通过样本的散布情况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
6σ的数量越多,产品合格率越高,产品间的一致性越好,或产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产品(服务)的质量就越好。
第二,6σ是一个标杆。
管理学上有一种设定目标的方法就是“标杆法”,将你的目标设定在你所要超越的对象上,将领先者的水平作为超越的“标杆”。
6σ也是一个标杆,它的目标就是“零缺陷”(差错率百万分子3.4)。
进行6σ管理就是要以这个目标作为追赶和超越的对象。
第三,6σ是一种方法:“一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方法,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收益。
”这个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切基于事实,一切用数据说话。
不论是说明差错的程度,还是分析原因,以及检验改进措施的成效,都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基于主观上的想像。
六西格玛黑带培训2008年7月22日星期二1)六西格玛(6SIGMA)的概念Y=F(X)(Y=顾客X=PROCESS 工程)为满足顾客的要求进行的改善过程活动。
SIX SIGEMA 广义范围:6δ狭义范围:经营的视角:通过6SIGMA 更换工作的方式,运营哲学运营的视角:使用统计技法解决业务中的问题。
2)Define Measure Analyze Improve Control定义Y(顾客的要求不断再变,举例:色像不良(Y的指标:灰度,亮度等)顾客所重要的CTQCTQ = Critical to quality (核心质量特性)※定义阶段的核心内容是CTQ3)Measure(测量阶段)举例:色像不良(现水平的把握)4)Analyze (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结果?(通过5M1E 分析,有疑问的因子全部找出来)。
VITAL FEW X`S 少数核心因子5)Improve(改善)Y收率=F(X)(温度?,浓度?,压力?指定的最佳化情况下不变)6)Control(管理)原位置管理的相关控制。
7) Define 阶段Roadmap定义阶段分为3个阶段(选定项目,项目的定义,批准项目)项目名:为了什么目的使用什么手段改善什么对象以%改善1.课题选定背景1)事业性侧面(卖出额,利益,M/S等)举例:因为什么问题,对公司的形象,利益等有影响等2)生产性侧面(跟竞争对象的人均生产能力低等)3)品质侧面(不良率,顾客满意率等)4)战略性的联系5)环境,安全侧面,法规…..6)其他….2. 现象及问题(对问题的阐述)举例;更详细的描述问题(如3000PPM时生产费用增加)具体的资料化(细分化)DATA(数据)→指标或者具体钱数等.问题和问题点的不同 (问题是大范围,问题点是小范围或者要素)3. VOC (顾客的要求事项)→CCR (顾客核心要求事项)Critical customer requirement →CTQ(核心品质特性)(REAL 顾客要求准确的添加)时间/金钱/人员/把顾客所有的要求的完成的话,先要把重要举例:CTQ是以专业术语(如GAP,厚度)CCR=CTQ 有时候可以成为一样的CTQ 通过CHART 来选定4.CTQ的运营的定义(O.D: Operational Definition)1)为了避免沟通上的差异,需要运营的定义.2)范围:3)计算式:4)不良类型设定:5. 课题的范围(SIPOC) Process MappingSupplier INPUT Process Output Customer(供应者) (输入) (工程) (产出物) (顾客)6. 目标设定1) Bench marking2) 理论的依据3) 以往的最佳值(挑战性目标50%)7. 日程计划Detail(详细) 计划8. Team 构成Champion→Process Owner→MBB(CONSULTANT)→BB→组员1)作用 2)责任 3)贡献度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13:00~17:001)TEAM 任务书课题选定背景:(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对业务的影响)项目描述书:经历了哪些失败?有哪些错误?有哪些改善的机会?目标描述书:我们改进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成功的基准)项目范围:哪些过程作为对象?是小组执行的范围吗?不是我们执行的范围是?(界限)日程计划:是否合理的各项活动的日程?是否在期限内执行?(活动)TEAM构筑:谁是倡导者/黑带大师/过程负责人?谁是小组组成人员?他们的责任范围是?(谁,执行什么?)2)投石器实验制定任务书(选定项目背景,问题描述书,目标描述书,项目范围,推进项目日程,推进小组。
六西格玛绿带Six Sigma GreenbeltSigma(σ)是什么?σ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举例说明有20个学生成绩(x)如下:举例说明有20个学生成绩(x)如下:成绩总和为:举例说明有20个学生成绩(x)如下:成绩总和为:平均成绩μ:举例说明有20个学生成绩(x)如下:成绩总和为:平均成绩μ:标准偏差:=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来看6 =99.99966%接近零缺陷(每百万(如产品、服务或交易)中仅有3.4个失误).1个西格玛=690,000失误/百万机会-每天有三分之二的事情做错的企业无法生存2个西格玛=308,00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企业资源每天都有三分之一的浪费3个西格玛=66,80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平平常常的管理,缺乏竞争力4个西格玛=6,210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较好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满意的客户5个西格玛=230失误/百万机会-优秀的管理、很强的竞争力和比较忠诚的客户6个西格玛=3.4失误/百万机会―意味着卓越的管理,强大的竞争力和忠诚的客户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 SIGMA管理不仅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而且在提供给客户以满意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上下功夫。
因此,6 SIGMA管理需要一定的预算投入,必须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中体现。
根据摩托罗拉和通用电气的经验,一般需投入每年总营业额的0.1%~0.2%。
此数字不是一成不变,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作调整,在开展6 SIGMA管理的第一年,投入比例相对会高些。
六西格玛水平计算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管理方法和质量改进模式,旨在通过降低过程的变异性,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减少缺陷、减少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来改进业务绩效。
在六西格玛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六西格玛水平”,它用来衡量过程的变异性。
具体而言,六西格玛水平表示在一个过程中,每一百万机会中有多少机会会导致缺陷。
如果一个过程的六西格玛水平是4,那么在一百万个机会中,大约有四个机会会导致缺陷。
而一个六西格玛水平为6的过程,每一百万机会中只有不到两个机会会导致缺陷,这是一种非常高水平的质量。
要计算六西格玛水平,首先需要确定关键过程的输出范围,然后确定衡量其质量的关键特征(Critical to Quality,CTQ),并确定这些特征的目标值。
接下来,收集与这些特征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六西格玛水平的计算是基于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方法。
首先,需要收集关键特征的样本数据,并计算该特征的均值(μ)和标准差(σ)。
然后,通过计算规范偏差(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DPMO)来确定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发生缺陷的机会数。
最后,使用六西格玛指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六西格玛水平。
六西格玛指数(Z-score)是一个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它表示一个值相对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的偏差程度。
六西格玛指数越高,表示过程的质量越好。
六西格玛指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目标值-均值)/标准差然后,通过查找标准正态分布表,可以找到对应的六西格玛指数,并确定相应的六西格玛水平。
举例来说,假设一些关键特征的目标值是100,样本数据的均值是98,标准差是2、那么,可以计算出六西格玛指数:Z=(100-98)/2=1在标准正态分布表中查找Z=1对应的概率,为0.8413、然后,通过计算公式将概率转化为DPMO,即:最后,根据DPMO计算六西格玛水平:因此,这个过程的六西格玛水平约为0.98,表示在每一百万个机会中,约有15,870个机会会导致缺陷。
六西格玛相关参数及计算公式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减少过程的变异性,增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方法侧重于通过改进和优化业务过程来提高绩效,减少错误率和缺陷率,并降低成本。
六西格玛方法将质量的定义扩展为“满足或超出客户期望的特性和特征”。
它强调对过程的统计分析和数据驱动的决策,以达到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六西格玛方法的核心是通过确定和控制源头引起变异性的因素来改进业务过程。
在这个方法中,常见的几个参数和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来评估和衡量过程的性能。
以下是六西格玛相关参数及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1. DPMO(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每百万次机会的缺陷数):DPMO用于衡量一个过程中每百万次机会中发生的缺陷数量。
DPMO的计算公式是:DPMO = (总缺陷数/总机会数) * 1,000,0002. Sigma值:Sigma值是一个用来衡量过程性能和质量水平的指标。
它表示一个过程性能超出均值的标准差数量。
sigma值的计算公式是:Sigma = (1 - DPMO/1,000,000) * 63.Cp指数:Cp指数用于衡量一个过程的能力,即过程输出与规格要求之间的关系。
Cp指数大于1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
Cp指数的计算公式是:Cp=(规格上限-规格下限)/(6*标准差)4. Cpk指数:Cpk指数用于衡量一个过程的能力,同时考虑了过程的偏移程度和标准差。
Cpk指数大于1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
Cpk指数的计算公式是:Cpk = min((规格上限 - 过程平均值)/(3 * 标准差), (过程平均值 - 规格下限)/(3 * 标准差))5.Pp指数:Pp指数用于衡量一个过程的能力,只考虑了过程的变异性,不考虑过程的偏移程度。
Pp指数大于1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
Pp指数的计算公式是:Pp=(规格上限-规格下限)/(6*标准差)6. Ppk指数:Ppk指数用于衡量一个过程的能力,同时考虑了过程的变异性和偏移程度。
六西格玛水平计算
六西格玛水平(Six Sigma)是一种专业管理和性能提高技术,用于
提高质量和减少错误率。
它是一种严格的过程,用于分析项目,以确保高
质量的最终产品。
它的基础是管理矩阵,它的特点是以改进和控制客户满
意度为目标。
它的构思是把一个项目将改进的流程转变成一个高效的、高
质高量的产品。
六西格玛水平将流程分成六个级别,用于衡量项目的质量:绿色,黄色,桔色,蓝色,紫色和灰色。
绿色水平表示现有的项目已经满足所有的
需求,无需改进。
黄色水平表示改进现有项目的机会,但它仍然达到需求。
桔色水平表示项目的质量有待改进,但可以通过管理变更来应对。
蓝色水
平表示项目的质量存在严重缺陷,需要立即改进。
紫色水平表示项目的质
量严重不足,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最后,灰色水平表示项目的质量太差,
不可修复。
六西格玛(6σ)2008-04-231人分享此文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旨在生六西格玛的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6σ管理法的概念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牲,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
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SixSigma六西格玛(管理必看)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个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
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
99966%。
而三个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Six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早在1961年就提出“零缺陷"概念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说:“当大家都认定在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错误的时候,下一步就是制定一个容许错误的数字。
当良品率预定为85%,那便是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采行这种‘良品率管理’的人会告诉你那不是真的,但事实上的确如此。
"为了提高质量,工厂的管理者们发明了“六个西格玛"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流程的完美程度,显示每100万次操作中发生多少次失误。
“西格玛”的数值越高,失误率就越低。
具体说来,相关数据可以表示如下:1西格玛=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2西格玛=308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3西格玛=668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4西格玛=621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5西格玛=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6西格玛=3.4次失误/百万次操作7西格玛=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六个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无暇的质量管理办法。
Six Sigma-六西格玛黄带培训课程课程背景六西格玛是能够严谨、高效地以数据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
它包含了众多管理前沿的先进成果,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并能显著提升企业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问题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使企业降低质量缺陷和服务偏差并保持持久性的新方法,那么不用犹豫了。
六西格玛将以重大的财务成效证明你的选择绝对是是正确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韦尔奇先生在2000年年报中指出:六西格玛所创造的高品质,已经奇迹般地降低了通用电气公司在过去复杂管理流程中的浪费,简化了管理流程和降低了材料成本。
六西格玛的实施已经成为介绍和承诺高品质创新产品的必要战略和标志之一。
实施六西格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系列的训练。
它意味着整个企业文化从防护性的标准化管理到放开思想改革创新的突破性理念。
六西格玛在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技术的基础上,为企业培养了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这些人才是企业适应变革和竞争的核心力量。
他们将最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电脑技术,应用到一个简单的流程模式DMAIC中,通过追求零缺陷运行和改善流程达到使顾客满意的快速突破性改善。
以达到每一个环节的不断改善的战略目标。
六西格玛不仅可以帮您突破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还可以成功的帮您跨越质量峡谷,最重要的是6σ可以给您带来3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六西格玛是每个老板和老总们的必修课程。
六西格玛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它成功赢得了作为核心因素的最高层管理层的参与和尽心尽力----- 朱兰博士虽然六西格玛使用很多技术性的工具方法,但它不是一个技术项目,而是一场领导力和文化的变革----- 杰克·韦尔奇●培训对象CEO、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总监、部门经理、工程师、技术员、企业骨干等希望学习和研究六西格玛的人员●培训时间1-2天(可根据客户的培训需求来定制1-2天的课纲)●课程原则1、学员配合电脑分组学习,老师可提供操作的MINITAB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