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5
摄影的定义概念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线投射在感光材料上,通过成像原理获得图像的艺术和技术。
摄影包括了捕捉和记录现实生活的静态或动态图像,在虚拟世界中重新展示视觉的实际。
摄影的定义和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1. 艺术性: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摄影师利用光线、构图、色彩、纹理等因素来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摄影能够通过光线和视角的选择,将现实世界呈现给观众,使观者感受到作者的视觉表达和情感传递。
2. 技术性:摄影是一门技术,需要掌握相机的使用和光学原理,了解不同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摄影师需要掌握曝光、对焦、快门速度、ISO等各种摄影参数的调控,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3. 冰冻时刻:摄影能够冰冻时间并记录下特定时刻的景象。
通过快门的开合,摄影师可以在瞬间捕捉到飞扬的水珠、奔跑的马匹或微笑的面孔。
这种特性使得摄影在新闻、体育、自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4. 记录和纪实:摄影有时被看作是记录历史和纪实社会的媒介。
摄影师可以通过摄影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并将其传达给观者。
这种纪实性使得摄影成为新闻摄影、纪录片摄制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
5. 表达和传达:摄影可以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方式。
摄影师通过选择主题、视角和色彩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摄影作品可以引发观者的共鸣,并唤起观者的思考和感受。
6. 创新和实验:摄影是不断创新和实验的艺术和技术领域。
摄影师通过使用新的摄影技术、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和运用新的后期处理技术来实验和突破。
创新使得摄影发展不断进步,并带来了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出现。
总之,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技术,通过光线和成像原理,记录、传达、创新和实验视觉图像。
摄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纪实、艺术、商业、新闻等。
在不同的背景下,摄影的定义和概念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一直是一种强大的视觉媒体,能够捕捉、传达和表达视觉和情感上的真实。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光线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把握光线的使用,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 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来照射感光材料,根据光线的亮度和暗度来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以获得合适的照片曝光度。
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短,ISO则是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调节。
4. 白平衡和色温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而色温则是指光线的颜色温度,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准确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5. 对焦与景深对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对焦,摄影师可以准确地将摄像头对准被摄物体。
景深则是指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焦距和光圈。
二、摄影器材知识1. 相机的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望远镜头、超长焦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镜头。
3. 三脚架和其他辅助器材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在拍摄时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可以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4. 后期处理软件Photoshop、Lightroom、Capture One等后期处理软件是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处理照片。
三、摄影构图技巧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准确地表达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对画面进行对角线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张力和动态感。
简述摄影的功能及其分类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像机记录图像的艺术或过程。
它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和领域。
摄影的分类也很多样化,根据目的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摄影功能和分类的问题。
摄影是一种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媒介。
通过摄像机捕捉的图像可以让人们对世界进行观察和理解。
以下是摄影的一些主要功能。
1. 记录和纪念:摄影通过记录瞬间,使人们可以永久保存特殊的时刻和记忆。
例如,在家庭聚会或重要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拍照来留住这些宝贵的回忆。
2. 传媒工具:摄影在新闻和媒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摄影师通过记录和报导重要新闻事件,向人们传递信息和故事。
它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3. 艺术创作: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光线、构图和色彩等元素传达情感和美学。
艺术摄影师用自己的视觉语言表达思想、感受和观点,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 商业应用:摄影在商业世界中广泛应用。
商业摄影用于广告、促销和产品展示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企业吸引顾客,展示产品和服务的优势。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摄影的分类。
1. 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是一种记录新闻事件的摄影。
它旨在用图像传达具体的消息和故事。
新闻摄影师在新闻现场捕捉瞬间,抓住事件的关键细节。
这种摄影形式要求快速反应和敏锐观察力。
2.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旨在展示现实生活并记录社会问题的摄影。
它通过拍摄现实场景来展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纪实摄影更关注真实性和深度,讲述特定主题的故事。
3.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主题的摄影。
它旨在展示人物的特征、情感和个性。
人像摄影可以在不同场景、光线和角度下拍摄,以传达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意义。
4. 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以自然和城市风景为主题的摄影。
它通过捕捉美丽的自然场景和城市风光来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观点。
风景摄影侧重于创造美学和感受,展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与对立。
什么是摄影?
摄影是一种利用光线,记录影像以及展现世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如果要深入理解摄影,需要认识到摄影背后的技术和艺术。
一、摄影的技术
1.相机的种类
相机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相机手机等。
对于新手来说,相机的
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和拍摄原则。
2.曝光和快门速度
曝光是摄影的基本操作之一,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来控制曝光量。
快门速度越快,照片就越清晰,但需要较高的光线条件,反之亦然。
3.组合使用
熟练掌握相机原理以及多种技巧,摄影师可以更好地表现场景氛围以
及自己的拍摄特点。
二、摄影的艺术
1.构图和视角
摄影的构图和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能够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质量。
应该注意调整角度和位置以便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提高照片的
观赏感。
2.色彩和光线
颜色和光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视觉效果和主题直接相关。
不同的色彩,氛围感、情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3.表达
摄影是一种艺术,需要表达情感和主题。
一张好的照片不仅要有美感、技巧,而且要有表达力,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总结
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需要不
断的学习和实践。
它无限扩展着视角和思维,让人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体验生活的多样。
什么是摄影
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的反射或其他电磁辐射,使用相机或其他光敏材料捕捉图像的艺术和技术。
摄影的目的是记录、传达、表达或艺术创作。
摄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的进入,使其在感光材料(如胶片或数码传感器)上形成影像。
这一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光的进入:光通过相机镜头或其他光学设备进入相机。
2. 光的聚焦:相机中的透镜将光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3. 感光材料的记录:感光材料(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对光的不同强度做出反应,记录下图像的信息。
4. 图像处理:在数码摄影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编辑、裁剪、调整色彩等处理。
摄影具有多种用途,包括:
1. 纪实摄影:记录事实和事件,用于新闻、纪录片等领域。
2. 艺术摄影:利用摄影作为艺术媒介,通过光影、构图等手法表达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
3. 商业摄影:用于广告、商品拍摄、肖像摄影等商业用途。
4. 科学摄影: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天文观测、微观结构等。
5. 个人纪念:用于记录个人生活、家庭事件、旅行等,作为回忆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强大的视觉语言,对我们的生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摄影的基本概念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捕捉现实或构建图像来表达情感、想法和观点。
以下是摄影的基本概念,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门艺术形式:1. 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基础。
没有光线,就无法捕捉图像。
了解如何使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是成为成功摄影师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光线具有不同的色温和强度,可以影响照片的氛围和情感。
2.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传感器或胶片暴露于光线下的时间。
正确的曝光能够捕捉到照片中的细节和颜色,而错误的曝光可能导致照片过暗或过亮。
掌握曝光技巧对于表达照片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3. 焦点焦点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通常需要将焦点放在主题上。
了解如何选择焦点、设置景深以及使用镜头进行对焦是拍摄成功照片的关键。
4. 构图构图是指照片的布局和元素排列。
良好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引导观众的视线,并突出主题。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和重复等。
5. 色彩色彩是摄影中重要的元素,可以传达情感、强调主题并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了解色彩理论、颜色搭配以及色彩对比,能够让您的照片更加生动、有吸引力。
6. 主题和内容主题和内容是照片的灵魂。
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表达内容,能够让照片更加有力量和意义。
了解如何选择主题、构思内容以及表达您的观点和情感是成为优秀摄影师的关键。
7. 设备和技术掌握摄影设备和技术也是成为成功摄影师的关键。
了解相机类型、镜头选择、拍摄模式以及后期处理技术,能够让您在摄影领域更上一层楼。
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也是提升摄影技能的重要途径。
摄影的简介
摄影,是一种通过使用照相机或其他摄影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或物体转化为二维图像的艺术形式。
摄影的目的是记录、表达和分享,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照相机来捕捉瞬间的美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摄影师们也开始探索更多的拍摄技巧和风格。
摄影的种类非常多,包括风景摄影、人像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等。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技巧要求。
例如,风景摄影需要捕捉自然美景的美丽瞬间,而人像摄影则需要通过光线和构图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光线控制、构图、曝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摄影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角度看到事物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影调等元素来创造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在现代社会中,摄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被用于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也被用于商业、科研、艺术等多个领域。
例如,新闻摄影记录了世界的各种事件,而广告摄影则向消费者展示了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总之,摄影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可以让我们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充满创意和魅力的艺术形式吧!。
对摄影的认识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线将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纪录现实的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技术和艺术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对摄影的认识。
一、摄影的定义摄影是指利用光线将物体投射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可见图像并固定下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曝光、显影和定影三个步骤。
曝光是指将物体所反射或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聚焦后投射到感光材料表面,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显影则是指在暗室中使用显影剂将暗示出来但未呈现出来的图像显现;定影则是指在暗室中使用定影剂,使已经呈现出来但未固定下来的图像固定在感光材料上。
二、摄影的发展历程1.早期摄影:早期人们使用暗箱将物体投影到感光材料上,形成最早的摄影图像。
这种摄影方式被称为“钨蓝法”。
2.胶片摄影:在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使用胶片来取代感光玻璃板。
胶片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
3.数码摄影:20世纪90年代,数码摄影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拍照更加方便、快捷和实用。
三、摄影的分类1.按照拍摄对象分类:人文类、自然类、建筑类等。
2.按照拍摄目的分类:新闻类、广告类、艺术类等。
3.按照拍摄手段分类:传统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等。
四、摄影的技术1.曝光控制:曝光是指光线通过透镜聚焦后投射到感光材料表面,使其产生化学反应。
曝光时间长短和光圈大小都会对曝光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
2.对焦技巧:对焦是指将物体的清晰图像投射到感光材料上。
对焦需要根据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来进行调整。
3.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拍摄对象放置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吸引力。
五、摄影的艺术1.光影:光影是指在照片中使用光线和阴影来表现对象的形态、纹理和层次感。
2.色彩:色彩是指在照片中使用不同颜色来表现对象的情感、氛围和主题。
摄影的基本要求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指在进行摄影活动时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摄影的基本要求:1. 构图:一个好的构图是成功照片的关键。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摄影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构图规则,如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等,以提高照片的视觉效果。
2. 光线: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和利用光线的变化和效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拍摄。
清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摄影的时段。
3. 对焦:焦点的准确性能够使照片更加清晰和锐利。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来控制焦点,确保主题得到清晰的呈现。
4. 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设置来控制曝光量,确保照片的亮度和细节得到合理呈现。
5. 合理利用构图元素:摄影师应该注意利用具有吸引力和引导视线作用的构图元素,如对比、线条、形状等,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动感。
6. 背景和景深:一个合适的背景和适当的景深可以营造照片的氛围和深度感。
摄影师应该注意选择背景和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以突出主题或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7. 主题和故事:摄影师在拍摄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来表达。
照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焦点或故事线,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产生共鸣。
8. 合理选取装备:摄影师应该选择适当的相机、镜头和其他摄影配件来满足自己的拍摄需求。
合适的装备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之,摄影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图、光线、对焦、曝光、利用构图元素、背景和景深、主题和故事,以及合理选取装备等。
遵循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照片。
继续写入1500字的相关内容如下:9. 角度和视角:摄影师应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拍摄照片,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有时候,改变拍摄的角度或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可以使平凡的主题变得引人注目。
10. 瞬间捕捉:摄影师应该善于捕捉瞬间,拍摄出令人难忘的瞬间。
摄影原理是什么
摄影原理指的是摄影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构图、光线、焦距、快门速度、曝光等。
以下是对这些原理的简要介绍:
1. 构图:构图是指摄影图像中的元素布局和组合,包括主题的位置、大小、对称、平衡等,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调整元素的位置来实现良好的构图。
2. 光线:光线对于摄影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和色彩效果。
合理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调整曝光度和光线的方向,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与焦平面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视场大小和透视效果。
较长焦距可拉近主体,背景模糊,适合远距离拍摄;较短焦距则可扩大视野或制造透视感,适合近距离或广角拍摄。
4.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和运动的呈现。
较高的快门速度可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表现运动的轨迹,如流水、星轨等。
5.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接收和记录,直接影响图像的亮度和细节的呈现。
适当的曝光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总结而言,摄影原理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
则和规律,它们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主题,表达意图,并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摄影作品。
摄影考试复习范围考试题型:一、填空题(1分×10=10分)二、选择题(2分×10=20分)三、名词解释(3分×5=15分)四、问答题(6分×5=30分)五、论述题(理解题10分+作品分析题15分=25分)第一章摄影概述1. 照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2.摄影术的诞生时间,人物,事件: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成像用的暗箱设备。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具有感光性能的硝酸银等物质。
1826年,法国工匠尼埃普斯将一种沥青融化后涂在金属板上,经暗箱曝光后得到一张街景的照片。
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在法国巴黎科学院表演了他的照相方法,摄影术从此诞生。
法国政府买下该发明的专利权,并于同年8月19日正式公布,因此这一天被定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当时,用这一方法拍摄一张照片需要20至30分钟的曝光。
1851年,英国人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术”,使人像摄影缩短至只需几秒钟,从而成为现代摄影术的开端。
3.第一张照片事件,人物,照片名: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
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
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
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4.好的摄影作品,应该追求的原则1.主题明确2.主体突出3.画面简洁(具体展开说明)第二章照相机和镜头1. 镜头的作用和镀膜镜头作用---成像镜头镀膜的作用(用途)有二:1、增加镜头的透光率,制造镜头的原料是玻璃,玻璃虽然透明,但也有阻光作用,实验得知,每片玻璃阻光8%,镜头是有多片玻璃构成的,渡上一层膜(氧化镐)可以大大提高透光率,减少透光损失;2、防止杂散光干扰影像,提高影像清晰度。
2.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含义,标准,视场角等标准镜头:视角为50度左右的镜头之总称。
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
其视角一般为45°~50°。
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广角镜头:通常认为焦距小于35mm(135画幅等效,下同)的镜头属于广角镜头,这样的镜头视角宽广,拍摄的范围大,比如拍摄风光,多人合影,建筑等等都用这一类镜头。
长焦镜头:焦距大于100mm的镜头,被称为长焦镜头,它具有望远镜的特征,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放大,因此适合拍摄难以接近的题材,比如鸟类,野生动物等等。
3.变焦镜头的含义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
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
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4.光圈、快门和景深——含义,表示方法,作用。
(问答题)光圈:光圈由装在镜头内的一组叶片组成,孔径的大小可以控制。
光圈愈大(数值愈小),镜头的进光量就愈大。
常见的光圈数值(f)为:2、2.8、4、5.6、8、11、16、22等,各级光圈的进光量以倍数增减。
快门: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间的装置,以“秒”为单位,常见的快门数值(t)为:15、30、60、125、250等,分别表示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等。
各级快门的时间以倍数增减。
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等于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
景深:是对焦点前后的相对清晰深度。
拍摄距离影响景深:距被摄物愈近,景深会越短;距被摄物愈远,景深就越长。
光圈也影响景深:光圈愈大,景深就愈短;光圈愈小,景深就愈长。
5.不同光圈值之间是什么关系常见的光圈数值(f)为:2、2.8、4、5.6、8、11、16、22等,各级光圈的进光量以倍数增减。
6.拍摄运动对象是否要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问答题)假如想把运动的物体拍得清楚(凝住瞬间),这就要考虑快门的时间问题,速度慢了运动的物体模糊(甚至看不清摸样)。
给一个参考的数据,如果是步行(水平运动时),快门的时间不能低于1/125秒。
假如是为了拍出动感,可用追随法拍摄(运动的物体清楚,静止的物体模糊),这时,快门的时间不能选高了(低于1/60秒)否则动感不强,具体的拍摄细节,请参考有关体育摄影的书籍。
前面提到的是“横向追随”,还有一种就是“纵向追随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爆炸效果”,这是用变焦镜头来实现的,要有一定的基础和设备,详情从略……。
7.焦距含义,焦距与镜头孔,成像大小,景深的关系。
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感光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感光平面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
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操作:先调焦,后对焦。
孔径跟焦距没关系,焦距是镜头表面的曲率半径决定的,孔径大小只决定通光的量的大小!“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是指同一光圈下(可以是不同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8.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问答题)(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第三章如何使用照相机1.照相机的存放条件。
存放照相机还要留意防潮、防霉,特别是在南方梅雨季节里,气温较高、湿度很大,轻易滋生霉菌,存放以前要先把皮套、机身和镜头上的指纹、灰尘擦拭干净,135照相机要特别留意取景目镜、机身后盖和皮套后背,由于取景时摄影者的睫毛、眼框和鼻子会接触这些地方,留下一些油迹。
一旦温湿度适合,霉菌就会首先在这些地方繁殖起来。
切记:照相机的皮套要与机身、镜头分开存放,由于皮套(特别是真皮制品)更轻易吸湿、长霉。
在湿润的环境中最好使用干燥箱,但市场上出售的入口干燥箱,固然号称“外(壳)强(硬)中(间)干(燥)”,但究竟是用塑料制成的,而且标价甚高。
假如自己制作干燥箱,只要找一个大号饼干铁筒,把泡沫塑料围成圆筒,垫上底,再做一个补盖,外包尼龙绸放在铁筒内。
把变色硅胶颗粒装进四个小布袋,放在铁筒四角与泡沫塑料之间的夹层里,一个很实用的干燥箱就做好了。
深蓝色的变色硅胶极易吸收水分,会徐徐变成粉红色,这时就要把布袋掏出来,用电吹风把它烘干,也可以把蛇皮台灯或床头灯的灯罩翻转过来,口朝上,把硅胶倒在灯罩里烤干,使其恢复深蓝色。
第四章曝光与侧光1. 曝光组合倒易律准确曝光——相关知识点。
曝光组合:所谓曝光组合,简单的说就是指拍摄影像时光圈和快门速度设定值的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
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
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倒易律”亦称“互易律”。
胶卷在感光时的曝光量由一定的照度和照射时间决定,两者结合为曝光总量。
如拍摄某一景物时,采用F11光圈、1/125秒恰好曝光准确,而采用F8光圈、1/250秒或采用F16光圈、1/60秒快门速度,同样也可达到曝光准确。
改变光圈大小对曝光的影响可利用改变快门速度做补偿,尽管曝光组合不同,但曝光总量不变,变换曝光组合后仍然能得到准确的曝光,这就是倒易律。
依照测光系统的正确测光所得曝光组合数据进行拍摄,可得质感较强、清晰度高;纹理、层次、影调表现细腻;色彩还原真实、色调丰富的影像的曝光过程称为准确曝光。
第五章数码照相机的使用1.拍摄前,数码相机功能的设置。
(问答题)现在大部分相机上都有AUTO、P、A、S、M四种曝光模式。
AUTO档全自动模式:只需要按快门就行了.P档自动曝光模式:一般情况下选用P档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是一种简单、快捷而可靠的方式。
具体方法是:在室内弱光下拍摄,相机内藏闪光灯会自动跳起待用,如想以纯自然光拍摄是可关闭闪光灯,它就会自动尽量第组合成“大光圈、快速度”,以防止慢速时影像模糊;当在室外强光拍摄时,它就会以较小的光圈、较高的快门速度组合,这时可以打开相机内藏闪光灯,在逆光拍摄时作为人物辅助光。
有些相机的P 档程序中,还设定有“小光圈、低速度”的自动曝光模式。
A档光圈优先模式:A档光圈优先模式也是景深优先自动曝光组合。
在进行摄影创作是,这种方式被多数摄影者所运用。
因为选用A档时,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表现作品的虚实关系。
例如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用较小的光圈(F11或F16以上),可以使画面中所有景物都非常清晰,画面的成像素质也很高;在拍摄人像特写或者其他景物时,若需要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则可设定较大的光圈拍摄。
至于曝光量控制可不必担心,因为在调节光圈过程中,它会随着光圈的大小变化,自动跟踪设定相应的快门速度,确保准确曝光。
S档速度优先模式:S档速度优先模式,一般是在拍摄运动或高速运动物体时,需要用高速快门抓取清晰的运动瞬间,而不要求有较大景深的情况下运用。
例如拍摄田径、球类等体育运动项目时,快门速度至少要选定在1/250秒或1/500秒甚至更快,才可以保证瞬间图像的清晰;在新闻采访时可选定1/125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拍摄,以免失手造成影响模糊。
M档手动控制模式:M档手动控制模式,是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全靠手动调节,动作比较繁一点,不如P、A和S模式那样方便,也不便于抓拍,因而目前已经很少有人使用。
只是在自然光下拍摄逆光人像需用闪光灯作辅助光时,要求自然环境曝光准确;或者在夜景灯光下拍摄人像,既要求人物面部曝光恰到好处,又要求夜间背景曝光正确。
这就需要根据闪光灯指数和人物的距离远近,考虑光圈大小和合适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以求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2.校正白平衡的作用。
白平衡可以帮助你的照片获得尽可能准确的色彩还原。
3.调高白平衡和调低白平衡的效果;白平衡有那几种模式简单点说我们将拍摄时候的色温值减低就会得到偏冷偏蓝调的照片,将色温值设高再拍摄就会得到偏暖偏黄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