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汇编.doc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7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确保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和发展档案资源,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保管、利用和销毁。
第三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是指反映电力工程技术活动的全过程的文件、图书、图纸、表册、影像、声像材料等记录形式的载体。
第四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建立、保管、利用和销毁。
第二章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第六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在电力工程技术活动开始之日起建立,包括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
第七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按照分类、目录、文件号等方式进行组织建立。
第八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立项文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核准文件等;(二)设计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文件、设计变更等;(三)施工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四)验收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图纸、竣工验收证书等。
第九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应按照统一的档案标准和分类编码进行。
第十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应按照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确保档案的电子化和数字化。
第三章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保管第十一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不得随意移动和私自销毁。
第十二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有专门的保管人负责日常的保管工作。
第十三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保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保管场所应具备防火、防水、防尘、防虫、防盗等保护设施;(二)保管设备应具备温度、湿度、照明、通风等环境条件;(三)保管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程,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四)保管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档案保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保管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和秩序。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确保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利用价值,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责任主体1.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委员会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委员会负责制定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对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确保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档案收集1. 档案收集原则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应按照全面、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进行。
2. 档案收集内容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建设资料、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运维记录等。
3. 档案收集方式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方式可采用实地调研、协议签订、数据导入等方式进行。
五、档案整理1. 档案分类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项目档案、施工档案、运维档案等。
2. 档案整理标准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包括文件编号、文件命名、文件分类等。
3. 档案整理流程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流程应包括档案接收、档案检查、档案归档等环节。
六、档案保存1. 档案保存条件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保存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包括保存环境、保存设备等。
2. 档案保存期限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保存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
3. 档案保存形式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可以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存。
七、档案利用1. 档案查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向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查询电力工程技术档案。
2. 档案借阅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向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申请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借阅。
八、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条件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销毁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条件下进行。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制度doc一、总则为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保障档案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
2. 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
3. 档案管理部门应与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归档(1)接收档案电力工程档案从各部门、项目组等相关单位送达档案管理部门,由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接收档案,并填写档案接收登记表。
(2)分类整理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档案的内容和形式,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定归档位置和编号。
(3)装订归档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按照规定的分类和编号顺序进行装订,然后进行归档。
2. 档案的借阅(1)申请借阅公司内部员工如需查阅电力工程档案,需提出书面借阅申请,并注明借阅目的和时间。
(2)审批借阅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借阅申请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同意借阅。
(3)借阅归还经批准借阅的员工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档案,并按时归还,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3. 档案的销毁(1)报废申请公司内部员工如需报废电力工程档案,需提出书面报废申请,并注明报废理由和档案名称。
(2)审批销毁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报废申请的内容和理由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同意报废。
(3)销毁执行经批准报废的档案需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采取有效方式确保档案内容不被泄露。
五、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
2. 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应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共同维护档案安全和完整性。
3. 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解决,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反馈。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2.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公司领导。
2023年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电力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是电力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法律合规性: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统一性和标准化: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应该统一制定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文件格式、命名规则和存储方式的统一,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4.隐私保护:电力工程技术档案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应严格保密,只能在特定机构和授权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访问和使用。
5.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防止档案的损坏、遗失和篡改。
三、档案管理的组织体系1.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部门为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组织、管理和运营工作。
2.各级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由专业的管理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电力工程技术和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
3.档案管理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流程1.档案收集: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向项目单位收集电力工程技术档案。
2.档案归档: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归档规则,确保档案的有序和易查找。
档案应经过审核和鉴定,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后,方可进行归档。
3.档案整理:电力工程技术档案应定期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档案的整洁和完整。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整理和清理计划,确保档案的准确和完整。
4.档案借阅: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档案借阅制度,确保档案的借阅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和流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确保电力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充分发挥电力工程档案在电力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科研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工程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工程全过程的档案管理,包括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营等各个阶段。
第三条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二)完整性原则:档案内容应全面、系统,不得遗漏。
(三)安全性原则:档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
(四)利用性原则:档案应便于查阅、利用,为电力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五条电力工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
(三)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四)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的统计、分析、利用和咨询服务。
(五)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的移交、归档和验收工作。
第六条电力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
(二)配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的移交、归档和验收工作。
(三)确保本单位电力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
第七条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范围:(一)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电力工程监理文件、施工日志、质量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
(三)电力工程运营、维护、检修、改造等文件。
(四)电力工程科研、教育培训等文件。
(五)电力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第八条电力工程档案的整理要求:(一)档案分类应遵循国家档案分类标准,结合电力工程实际进行分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技术档案的管理,确保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电力建设、生产、科研、管理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真实性、准确性原则;(三)完整、系统原则;(四)安全、保密原则;(五)方便利用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电力技术档案的全面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电力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二)组织实施电力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三)负责电力技术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工作;(四)组织开展电力技术档案的培训和宣传;(五)负责电力技术档案的保密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车间、项目组应积极配合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做好电力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本单位电力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二)按照规定将电力技术档案报送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三)确保电力技术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四)配合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做好电力技术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工作;(五)做好电力技术档案的保密工作。
第三章收集与归档第六条电力技术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电力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检修、试验等技术文件;(二)电力设备、设施、系统等技术资料;(三)电力科研项目、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技术文件;(四)电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技术文件;(五)其他与电力技术相关的文件。
第七条电力技术档案的归档程序:(一)各部门、车间、项目组在完成电力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后,将档案报送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二)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对报送的档案进行审查,确认符合归档要求后,办理归档手续;(三)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将归档的档案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并妥善保管。
第四章保管与利用第八条电力技术档案的保管:(一)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二)档案室应保持整洁、通风、防潮、防虫、防尘、防盗、防火、防电磁干扰等;(三)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工程项目,包括水电、火电、风电、输变电等建设项目。
第三条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和地方档案管理标准。
2. 科学管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3.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4. 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密。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第四条公司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和保管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公司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组织、协调、指导公司电力工程档案工作。
3. 监督各部门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4. 制定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计划和档案分类目录。
5. 负责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6. 制定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办法。
第三章档案管理内容第六条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1. 电力工程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文件资料。
2. 电力工程设备、材料、工程量清单等清单式文件。
3. 电力工程相关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等文书资料。
4. 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手册等参考资料。
5. 电力工程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辅助资料。
第七条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标准执行。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电力工程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设施。
2. 档案柜应按类别、年代、项目等有序排列,便于查找和利用。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档案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遵守借阅规定,确保档案安全。
第九条电力工程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公开、公平、公正。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背景电力工程技术档案作为电力工程建设和运维中重要的信息载体,记录了工程的设备、施工、运维等关键信息,具有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信性的重要特点。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档案管理是确保电力工程技术信息能够持续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
一方面,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做好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合理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电力工程的后续运维、服务和日常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目的1.保证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程序,确保电力工程技术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归档和存储,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建立科学的档案分类、编目和检索制度,提高档案的查找和利用效率,为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档案保管和安全管理。
建立档案的安全保密制度,规定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权限管控、备份和传送等措施,确保档案不发生遗失、损坏和泄露等情况。
三、内容1.档案的建立和归档。
规定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建立时机、范围和标准,以及档案的归档流程和程序,确保档案能够及时组织、归档和存储。
2.档案的分类和编目。
建立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分类和编目标准,以便于对档案进行整理、查找和利用。
3.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制定档案查阅和利用的规程,规定档案的开放范围和查阅权限,确保档案能够被及时有效地查阅和利用。
4.档案的保管和安全管理。
规定档案的存储条件和环境,确保档案不受潮、霉变和火灾等损害,同时加强档案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定档案的备份、传送和保密等措施。
5.档案的销毁和规范。
规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程序,确保档案能够及时有效地销毁,为接下来的档案工作和管理提供空间。
四、具体措施1.建立档案管理小组。
指定专门的档案管理责任人,负责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的组织管理和使用,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档案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各个阶段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
第三条公司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安全保密原则;(三)科学分类、便于检索原则;(四)长期保存、持续利用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明确档案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产生的电力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六条档案责任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档案管理法规和业务知识;(二)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三)熟悉本部门业务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电力工程档案收集应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档案收集范围包括:(一)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二)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等;(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记录、验收报告、检测报告等;(四)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等相关资料;(五)其他与电力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
第九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确保档案资料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第十条档案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档案分类编号;(二)档案封面、目录;(三)档案内容;(四)档案归档日期。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一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尘、防鼠;(二)档案资料应按照分类编号存放,便于检索;(三)档案资料应定期检查,发现破损、霉变等问题应及时修复;(四)档案资料借阅需履行登记手续,确保档案安全。
第十二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合理利用;(二)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优先满足公司内部业务需求;(四)不得随意外借、复制、泄露档案资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公司管理、生产经营、科研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调试、验收等各个阶段的档案。
第三条公司档案管理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3. 负责档案的保管、修复、数字化工作;4. 负责档案的查询、借阅、复制、销毁工作;5. 负责档案的统计、分析、报告工作;6. 负责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7. 指导、监督公司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档案收集范围:1. 电力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调试、验收等各个阶段的文件、图纸、图表、声像等资料;2. 电力工程项目的合同、协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技术规范、验收报告等;3. 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审计、人力资源等内部管理文件;4. 电力工程项目的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专利等成果资料。
第八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的种类、时间、作者等进行分类;2. 档案标题应简明、确切,便于查阅;3. 档案卷内文件应按照顺序排列,不得随意抽换、丢弃;4. 档案卷内文件应标注页码、卷号、编制人、审核人等信息。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档案保管要求:1. 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2. 档案柜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档案安全;3. 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归还手续,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
电力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汇编1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1技术档案管理职责
1.1.1公司主管工程师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生成、汇集、积累、整理全面负责,公司可设专(兼)职资料员全面负责整理工作。
当地对资料员有其它要求时(如要求有资料员证等),应执行当地的规定。
1.1.2 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应与工程进度同步,主管工程师随时检查资料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1 .1.3 项目经理应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工长、材料员、试验员、质检员等应及时向资料员提供各类资料,如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质量检查记录等。
1.2 技术档案资料的内容与要求
1.2.1 资料目录册(总目录、分目录、卷内目录)
目录详细,便于查找。
各项资料要有资料汇总表
1.2..2 图纸会审记录
有具体的会审时间,并经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签字盖章,手续齐全。
1.2.3 设计变更记录
有具体的变更时间,并有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签字盖章,手续齐全。
设计单位如委托建设单位签证,应有书面委托手续。
1.2.4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施工前编制,要求编制依据充分、可靠,各项目标明确,施工方法可行,技术准备充分,质量、环境、安全保证体系健全、保证措施得力,层次清楚,内容严谨全面,符合规范要求,内外部审核、审批手续齐全。
1.2.5 开工报告
写明实际开工日期和施工现场准备情况,签字盖章等手续齐全。
1.2.6 技术交底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双方签字手续齐全,并有审核人员签字,且签字符合要求。
1.2.7 施工日记
每个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应由工长记录施工日记,一天一记。
要求记录内容真实齐全、文字简练清楚、连续记录不间断。
1.2..8建筑与结构
(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试/检验报告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或试验单,新
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应有鉴定,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书和工艺要求,相应现行规范、标准中规定须进行复验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口材料应有商检报告。
合格证、试/检验单的抄件(复印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有抄件人、抄件(复印件)单位的签字、盖章。
质量合格证、试验单应按类别、规格、品种、型号分别整理。
(2)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A土壤试验
包括素土、灰土、回填土或砂、石等。
检验内容主要为干容重试验。
干容重试验按规定数量分层取样试验,并有分层取点平面示意图及编号,试验单编号与平面图对应。
B砂浆试验
砌筑砂浆应有经试验室试配后签发的重量配比通知单。
并按规定做抗压试验,按验评标准进行强度统计评定。
C混凝土试验
结构用混凝土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按标准要求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有试验报告。
施工条件或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试配。
试块应按验评标准进行强度统计评定。
商品混凝土应逐车进行塌落度检查,以现场取样试验结果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应有专项试验报告。
D焊接试验
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书。
钢筋焊接,应按规定进行现场条件下同批量、同品种、同焊工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集中加工的钢筋还应提供焊接试验报告。
钢结构焊接,应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检验,检查部位、抽样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幕墙及外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压检测报告
F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G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H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
(3)施工记录
A地基处理
重锤夯实地基:应有试夯报告及最后下沉量记录。
强夯地基:对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夯击次数做好记录。
B地基钎探
应有钎探记录,编制探点布置图,附有钎探成果评价。
地基需做处理时,应将处理部位尺寸、标高等情况标入钎探平面图中,并有复验记录。
C桩基施工记录
桩基包括预制桩、灌注桩等,应按规定做好试桩记录和桩的施工记录、试验记录,绘制桩竣工图和补桩平面图。
D结构吊装、预制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安装记录
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木结构等均应有吊装记录,内容应有构件型号、部位、搁置长度、固定方法等。
框架结构吊装应分层分段,并附平面图。
预制楼板安装记录应注明安装位置、搁置长度、支座找平、座浆及灌缝情况等。
E现场预应力施工记录
有张拉记录和施加预应力记录。
F沉降观测记录
符合第八章有关规定。
G施工测温记录
施工测温包括混凝土冬期测温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测温记录内容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和养护温度,并附测温点、部位、深度布置图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
应有裂缝检查记录。
H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测量主要内容有工程定位放线、基槽放线、模板放线、楼层放线和各类控制线的实测记录,必要时应附图示。
I抽气(风)道、垃圾道畅通记录。
应全数检查并做好记录。
J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K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L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M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N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O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表
需进行隐蔽验收的项目完工后应立即组织验收,各项记录和图示必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单位签字盖章,并有结论性意见。
必要时,还应有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参加并签字盖章。
A地基验槽
地基验槽包括土质情况、基槽几何尺寸、槽底标高、地基障
碍物与隐患处理,并附有土方开挖示意图或地基处理详图及处理后的结论。
B钢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