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圆周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7篇)圆周运动教案篇一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修订本)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章《A、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部分,本节课是高一必修内容。
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运动的知识,但如何研究圆周运动的特征是新的学习内容。
圆周运动的定义,及描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知识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既要着重让学生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又要让学生对波形图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观察法、比较法等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3)、能够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两种运动的比较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对比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对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会研究问题要从多个的侧面考虑。
(3)、通过对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探究使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感悟科学探究法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录像使学生对“物理来自生活”形成深刻印象。
(2)、通过对手表指针的运动的观察、探索并得到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式及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3)、通过对内容的观察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价值观,并增强对物理学的好感。
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教学难点:要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比较快慢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篇二(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等概念,会对它们进行定量的计算。
2、知道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知道线速度与周期,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知识点1、按照运动的路径分类,可以把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3、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4、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5、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往往是由多个简单的运动组合而成的。
如旋转木马设施整体围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围绕中轴在绕圈同时做上下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练习题一一、填空题。
1.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例子:()、()、()。
2.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
3.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运动类型是()。
二、判断题。
1.在地上滚动的易拉罐同时有直线、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存在。
()2.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3.锯木头时,手锯在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
()4.苹果落地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5.军军在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三、选择题。
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滚动?()四、连线题。
五、简答题。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你能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吗?六、综合题:右图中,是小朋友在骑自行车。
请你思考骑自行车时会出现的运动方式。
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方式是()。
从局部看,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一、填空题。
答案:1.跳远、滑滑梯、跷跷板;2.转动;3.振动;二、判断题。
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
圆周运动教案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圆周运动教案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教案篇一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2、常见传动装置的应用。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依旧具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不断改变,因其加速度方向在不断改变,其运动版轨迹是圆,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总能分权解出一个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我们将方向时刻指向圆心的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速度(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改变的。
(或是大小,或是方向)(即a≠0)称为变速运动。
速度不变(即a=0)、方向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而变速运动又分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和变加速运动(加速度改变)。
所以变加速运动并不是针对变减速运动来说的,是相对匀变速运动讲的。
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须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运动既可能是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吗篇三高中物理《圆周运动》课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节课作为对特殊曲线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物理打下很好的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围绕着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展开,通过探究理清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并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加以应用。
(过渡句)知道了教材特点,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特点。
也就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6章圆周运动课后选练含答案人教(2019)第6章圆周运动课后选练一、选择题。
1、(双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r1r2n D.从动轮的转速为r2r1n2、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说法正确的是()A.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B.因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C.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D.向心力的方向总是不变的3、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速度比B的大B.A与B的向心力大小相等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物体甲和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且a1>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线速度大于乙的线速度B.甲的角速度比乙的角速度小C.甲的轨道半径比乙的轨道半径小D.甲的速度方向比乙的速度方向变化快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做飞镖游戏,已知圆盘的直径为d,飞镖距圆盘的水平距离为L。
将飞镖对准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在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角速度ω绕垂直圆盘过盘心O的水平轴匀速转动。
要使飞镖恰好击中A点,则飞镖的初速度和圆盘的角速度应满足()A.v0=L g2d,ω=nπg2d(n=1,2,3,…)B.v0=L g2d,ω=(2n+1)πg2d(n=0,1,2,…)C.v0>0,ω=2nπg2d(n=1,2,3,…)D.只要v0>L g2d,就一定能击中圆盘上的A点6、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7、如图所示,竖直薄壁圆筒内壁光滑,其半径为R,上部侧面A处开有小口,在小口A的正下方h处亦开有与A大小相同的小口B,小球从小口A沿切线方向水平射入筒内,使小球紧贴筒内壁运动.要使小球从B口处飞出,小球进入上面小口的最小速率v0为()A.πR g2h B.πR2gh C.πR2hg D.2πRgh8、如图所示,玻璃球沿碗的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忽略摩擦),这时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和向心力B.重力和支持力C.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D.重力9、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轨道半径的2倍,A的转速为30 r/min,B的转速为15 r/min.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1B.2∶1 C.4∶1 D.8∶110、在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汽车,提供向心力的是()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B.静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合力11、为了测定子弹的飞行速度,在一根水平放置的轴杆上固定两个薄圆盘A、B,盘A、B平行且相距2 m,轴杆的转速为3 600 r/min,子弹穿过两盘留下两弹孔a、b,测得两弹孔所在半径的夹角θ=30°,如图所示.则该子弹的速度可能是()A.360 m/s B.720 m/s C.1 440 m/s D.108 m/s*12、匀速圆周运动是()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匀减速运动D.变加速运动13、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弹力等力外还受到向心力的作用B.向心力和重力、弹力一样,是性质力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充当向心力14、(双选)一个小球以大小为a n=4 m/s2的向心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 =1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2 rad/s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π sC.小球在t=π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π20mD.小球在π s内通过的路程为零15、在航天器中工作的航天员可以自由悬浮在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失重就是航天员不受力的作用B.失重的原因是航天器离地球太远,从而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C.失重是航天器独有的现象,在地球上不可能存在失重现象D.正是由于引力的存在,才使航天员有可能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二、非选择题。
圆周运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并能够描述圆周运动的特征;2. 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如速度、加速度等;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周运动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圆周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 圆周运动的特征和相关公式的掌握;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周运动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的应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当我们乘坐旋转木马时,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向外的离心力?”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如速度、加速度等。
b. 讲解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如速度公式v = 2πr/T,加速度公式a = v^2/r。
c.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3. 实验设计与实施(20分钟)a.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圆周运动的规律。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c.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 讲解与练习(15分钟)a. 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圆周运动的规律。
b.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摩天轮、行星公转等。
b.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6.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
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周运动相关的问题;4. 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公式:速度:v = 2πr/T加速度:a = v^2/r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和实验设计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圆周运动》说课稿《圆周运动》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王雷,来自通州市刘桥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选自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
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学要求和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能够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再学习过程中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学习服务。
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三、德育目标: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多面性。
教学重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推理归纳法、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步骤: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一、导入新课(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二、新课教学1、匀速圆周运动(1)用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
(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棗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圆周运动教案(最新7篇)圆周运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知道线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矢量性,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特点。
3、知道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及单位,了解转速和周期的意义。
4、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掌握角速度与转速、周期的关系。
5、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线速度的平均值以及瞬时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极限法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用比较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圆周运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分析传动装置中主动轮、被动轮上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某物体做曲线运动,如何确定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呢?生: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二)新课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在日常生活常见的曲线运动____圆周运动,那么什么叫圆周运动呢?生: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
师:组织学生举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
生1:行驶中的汽车轮子。
生2:公园里的“大转轮”。
生3:自行车上的各个转动部分。
生4:时钟的分针或秒针上某一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周。
师:演示1:用事先准备好的用细线拴住的小球,演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小球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演示2:教师在讲台上转动微型电风扇,让学生观察电风扇叶片的转动,注意观察用红色胶带选定的点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生:它们的轨迹都是一个圆周。
师:很好,以上我们所观察的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一个圆,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我们称它为圆周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那么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单呢?师:最简单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第6课时圆周运动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
2.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自主研修
2.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____的大小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
(2)特点:线速度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是一种___运动。
角速度___。
高效课堂
()【例题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变式训练1】下列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是周期不变的运动
D.是转速不变的运动
【例题2】(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计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 s内沿半径为20 m的圆周运动100 m,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
【变式训练2】一汽车发动机的曲轴每分钟转2 400周,求;
(1)曲轴转动的周期与角速度;
(2)距转轴r=0.2 m点的线速度。
【例题3】(传动装置的相关计算)如图所示,若A、B、C所在轮的半径之比为2∶1∶4,求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之比为多少?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示意图,A、B、C分别为大齿轮、小齿轮、后轮边缘上的一点,则在此传动装置中
A.B、C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C.A、B两点的角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D.B、C两点的线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能力提升】
从如下几个方面总结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1)轨迹;(2)线速度;(3)加速度;(4)合外力;
(5)周期性。
课堂达标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同
C.任意相等的时间里半径转过的角度相等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2.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3.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两极除外)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
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
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