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4月11日,海湾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23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之历史背景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
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
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
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萨达姆政府的改向伊斯兰教方向并未能为它带来多少支持者,但沙特阿拉伯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及沙特阿拉伯被看做与以色列站在一个战线上使得其政府的合法性大大降低。
伊斯兰主义者反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活动大大加强。
为了赢得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沙特政府花巨资支持可能会支持它的组织。
在新建立的中亚国家中沙特阿拉伯政府向极端组织分发上百万《古兰经》,建造了上百座清真寺。
在阿富汗内战中沙特阿拉伯成为塔利班最大的资助者。
[1]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
科威特被描写为伊拉克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被英帝国主义者分割。
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
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
萨达姆·侯赛因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外还称占领科威特是重建巴比伦帝国的一步。
中东的其它一些事件也与入侵科威特有关。
巴勒斯坦大起义正在高潮时期,而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西方国家有依靠性。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现代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冲突。
其中的地面战,更是以其高效、精确和强大的作战力量展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海湾战争的背景复杂而严峻。
伊拉克在 1990 年 8 月入侵科威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经济制裁。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迅速集结,准备通过军事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在地面战展开之前,多国部队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
这一阶段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等造成了严重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军队的作战能力。
1991 年 2 月 24 日,地面战正式打响。
多国部队的作战策略极为精妙。
他们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和情报优势,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战术。
在装备方面,多国部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美军的 M1A1 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防护和出色的机动性,成为战场上的霸主。
而伊拉克军队所装备的坦克,在性能上明显处于劣势。
在战术运用上,多国部队采取了空地协同作战的方式。
空中力量不断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支持和火力掩护,使得地面部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迅速推进。
同时,地面部队也善于利用地形和伪装,有效地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多国部队还采用了“左勾拳”战术。
一支主力部队从沙特阿拉伯出发,向伊拉克军队的侧翼进行迂回包抄,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打乱了伊拉克军队的防御部署,使其陷入混乱。
在战斗过程中,多国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卫星通信、电子侦察等手段,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决策的快速下达。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的通信系统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几乎瘫痪,指挥陷入混乱。
海湾战争地面战的进程非常迅速。
多国部队在短短 100 小时内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伊拉克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被摧毁,士兵伤亡惨重。
这场地面战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先,它充分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海湾战争知识点总结一、冲突起因1.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向其邻国科威特发起了全面的入侵行动,占领了科威特境内的大片土地。
侯赛因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此次入侵是出于对科威特石油资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野心。
2. 国际社会的反应: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入侵做出了坚决的谴责,并联合组织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
然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忧虑,美国等国家开始考虑采取军事干预的可能性。
3. 联军组成:在得到联合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美国领导了一支由多国组成的联军,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英国、法国、卡塔尔等国。
二、战争发展及结果1. 美国发动“沙漠风暴”行动: 1991年1月17日,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旨在驱逐伊拉克军队并恢复科威特的主权。
2. 空中和地面作战:联军采取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行动和地面陆战行动,迅速摧毁了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武装力量。
3. 科威特解放:联军在几天内就成功地夺回了科威特,重新获得了对自己国土的控制权。
4. 伊拉克撤军:在联军的强大压力下,伊拉克于1991年2月24日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决议,同意撤出科威特领土。
5. 联军的胜利:海湾战争最终以联军的胜利告终,伊拉克被迫接受了联合国的条件,并同意了战争赔款和军事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地区和国际影响1. 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大幅增加。
2. 加速了沙特和美国的军事合作:沙特阿拉伯在战后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3. 促进了中东和平进程:海湾战争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打开了一扇窗口,有助于推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解和外交进程。
4.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海湾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霸主的开始。
四、战争对各方的影响1. 伊拉克: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包括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以及国际社会的孤立。
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
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两伊战争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
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
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
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2月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
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编辑本段爆发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
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
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发动者萨达姆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
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
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海湾战争的特点①现代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②信息化战争(电子战、信息战诞生);③动用多国部队,实行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④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⑤更需要强大经济的支持。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
)海湾战争影响:①海湾战争对伊拉克以沉重打击,损失严重(2000亿余美元);②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③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高科技发展对世界战争的影响:①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②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
③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④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朝鲜战争的爆发朝鲜战争:1、背景:①国际: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根本);②国内:朝鲜南北两个政权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冲突,1950年6月内战爆发;③历史:“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④现实:美国出于争霸的需要,插手朝鲜内战,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操纵安理会,指责北朝鲜是侵略者,授权美国组成干涉朝鲜的“联合国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出兵朝鲜后,侵占平壤,把战火烧到中朝边界,轰炸中国边境,侵略中国。
海湾战争美国如何用一百小时打垮世界第三军事强国(56图)25年前的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主组成的联军成功地把伊拉克军队迅速打垮并逐出科威特。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信息化战争的开端。
25年后再回眸,我们回顾在海湾刮起的那阵“沙漠风暴”,伊拉克战前的社会形态、美伊战前准备、空中力量的作用、苏式武器的溃败。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苏式武器价格低廉,可以数量弥补质量差距。
但在海湾战争中,苏制T-72坦克惨败于同代的美制M1A1坦克,给予人们另外的启示。
海湾战争的实质是美军依靠全面领先的传感器技术,彻底击败以苏式武器为主的伊拉克军队。
海湾战争戳穿了苏式武器的神话,也宣告了信息化战争的来临。
而以苏式装备为主的伊拉克军队甚至无法意识到战争形态的改变,所以在海湾战争中,“伪强国”本质原形毕露。
1991年1月18日,波斯湾,美国海军匹兹堡号核潜艇的潜望镜观察本舰发射BGM-109潜射战斧导弹。
这一天,居住在巴格达拉希德酒店的外国记者们向全世界直播美军战斧式导弹空袭画面:数枚导弹沿幼发拉底河谷曲折前进,穿透防空网,准确命中巴格达军事设施,伊军高炮则漫无目的开火。
海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有电视直播的战争。
在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曾号称中东第一强国,世界上第三军事强。
靠着天然的石油资源优势,创造出了一个个军事经济奇迹,一度富甲一方。
然而光鲜的外表下掩盖了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各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严重不平等,石油带来的经济繁荣并没有惠及到所有人。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图为1990年4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向伊拉克军队发表演讲。
1990年8月,在入侵科威特第一天,伊拉克坦克席卷科威特城。
1990年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和禁运。
伊军入侵当日,安理会即通过660号决议,要求立即撤军;11月29日,安理会又通过678号决议,设1月15日为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将使用一切手段恢复科威特主权。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且从科威特撤军。
海湾地区:海湾,也称波斯湾,阿拉伯人叫它阿拉伯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内海之一。
海湾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的一片狭长的海面,全长1040公里,宽180320公里,面积约25.9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102米。
海湾往东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连接,出阿曼湾南口,通过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
海湾地区地图海湾地区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世界油库”之称,其石油蕴藏量占全球的2/3。
其中,伊拉克1998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125亿桶,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储量约3.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4%。
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海湾战争呈现的特点:1.科技作为战争的手段在海湾战争中广泛应用;2.空中打击和空中压制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特色;3.目标精确打击以及远程打击成为攻击的主要方法;4.战争周期缩短;5.联合国名义下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成为战争主力军。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1.科威特拥有伊拉克南部优良的出海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科威特石油储量充沛,伊拉克对此垂涎已久。
3.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自古就有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为了成为海湾地区强国,悍然对科威特发动战争。
对海湾战争的分析
海湾战争是1990年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一场冲突,是一场美国在也门南部海域发动的也门内战。
在这场战争中,以伊拉克帝国为首的有力军队直接侵入了同一夏天兼并科威特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所在的国家,从而引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1991年1月至4月的联合国联军发动的。
1989年2月份,伊拉克派军准备入侵科威特,但是他们得到的反应却出乎意料:联合国派遣了一支混合军队,包括爱尔兰军队、英国军队和美国军队,与伊拉克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
这场战争本身来说拥有巨大的变数,美国军队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美国也利用军事手段强加给伊拉克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存在。
美国及其联军一方凭借其强大的军事能力,在少量的死亡人数和少量的损失后,在实施了一系列禁飞区禁舰区等措施后,毫无悬念地取得了对伊拉克的最终胜利。
在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在伊拉克内部实行了一系列战后维持秩序的措施,许多难民得到了安置,也门亦处于一种更加平静的境地。
虽然战争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但这场战争也使得伊拉克政权得到了稳定,更多的老百姓在情况恶化的情况下得到了关怀,也让中东地区的局势有了重要的改善。
总的来说,这场冲突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国际社会如何采取行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家和国际社会在新的情境下如何可以实现互补性的发展等。
海湾战争的结果,虽然还有待观察,但是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在当时是显而易见的。
海湾战争全程图片回放
新华网(2003-03-13 16:11:08)来源:新华网伊拉克于1990年8月2日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敦促伊
拉克撤军。
在伊拒不撤军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实施“沙漠风暴”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爆发。
经过38天的狂轰滥炸后,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
地面战斗历时100小时,即以多国部队收复科威特,伊拉克军队败退而结束。
2月27日,伊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有关决议。
2月28日,交战双方实现停火。
新华社发点击小图放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回眸两伊战争历史回眸。
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全年12月完整版)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全年12月完整版)★★★1月1月1日,元旦·404年,东晋将领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976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南唐国亡·1788年,伦敦泰晤士报首次出版·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实施黑人奴隶解放宣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月2日·533年,Mercurius成为教宗若望二世·1822年,德国物理学家、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克劳修斯出生·1909年,清政府将袁世凯撤职·1959年,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月球1号·1977年,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1月3日·1777年,普林斯顿战役中美军战胜英军·1839年,清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持查禁鸦片·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直接验证了地球自转·1989年,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宣告建成·2004年,西八区20时35分,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1月4日·1643年,伊萨克·牛顿出生·1884年,费边社在伦敦成立·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工程合龙·1992年,中亚五国协商建立共同市场1月5日·1771年,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率领下回归清朝·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宣布发现X射线·1930年,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3年,金门大桥在旧金山湾开工·1969年,原苏联向金星发射一艘不载人宇宙飞船1月6日,小寒·1412年,圣女贞德出生·1838年,塞缪尔·摩斯首次公开示范电报·1941年,皖南事变·1959年,国际海事组织成立·2005年,中国人口达到13亿1月7日·1610年,伽利略·伽利莱发现木星的卫星·1874年,美国生理学家厄兰格在旧金山出生·1912年,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成立·1964年,巴哈马群岛实行内部自治·1989年,昭和天皇,日本最高统治者逝世1月8日·前136年,汉武帝即位·265年,司马炎即位,西晋建立·1037年,中国诗人苏轼出生·1959年,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1973年,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国首任总统1月9日·1283年,文天祥逝世·1788年,康涅狄格成为美国的第五州·1946年,远东军事法庭开庭·1951年,联合国总部搬到纽约·1968年,南非克里斯琴?巴纳德施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1月10日·947年,契丹灭后晋·1356年,波西米亚国王在纽伦堡颁布黄金诏书·1861年,佛罗里达州宣布退出合众国·1946年,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期会议举行·2001年,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1月11日·1759年,美国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成立·1787年,天王星的两颗卫星被发现·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领导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1938年,《新华日报》创刊·1946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2日·1021年,王安石出生·1791年,四大徽班进北京,京剧开始形成·1920年,中国政府废止文言文教学·1980年,中国首次派员考察南极洲·2005年,欧洲议会通过欧盟宪法条约1月13日·1904年,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日俄战争爆发·1937年,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1964年,第一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开罗举行·1993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订·1998年,摩天大楼台北101动工1月14日·174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逝世·1784年,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1943年,卡萨布兰卡会议在摩洛哥举行·1972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九世逝世·2005年,惠更斯号进入土卫六大气层1月15日·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结束·155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加冕·1935年,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召开·1971年,埃及阿斯旺水坝正式敫用·1989年,中国公布《香港基本法》草案1月16日·1945年,法国将雷诺汽车公司国有化·1969年,苏联两艘宇宙飞船第一次完成空中对接·1975年,葡萄牙同意安哥拉独立·1981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改建成功·1981年,中国政府决定发行国库券1月17日·1912年,斯科特比阿蒙森晚一个月到达南极·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西沙自卫反击战胜利·1975年,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1992年,中美签署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1月18日·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1896年,X光机第一次展出·1952年,台湾天文学家蔡章献发现麒麟座不规则新变星·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2005年,空中客车A380在法国隆重面世1月19日·1736年,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出生·1903年,法国宣布举办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1929年,中国近代政治家梁启超在北京逝世·1934年,满洲国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在长春恢复帝制·1996年,科学家揭开黑猩猩不能说话之谜1月20日,大寒·1259年,英格兰议会首次举行会议·1745年,查理七世逝世·1955年,中国与阿富汗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中国与白俄罗斯共和国建交·1993年,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就职1月21日·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1899年,欧宝公司开始生产汽车·1951年,阿尔卑斯山发生巨大雪崩·1960年,人类第一次将动物送入太空·1970年,美国波音747喷气客机首次飞行1月22日·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1878年。
海湾战争(公元1991年)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在集结10余万兵力的基础上,出动5个师的精锐部队,突然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动了闪电式的袭击。
于当日下午4时基本控制了科威特全境,开创了近代史上一个阿拉伯国家在一天之内占领另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先例。
8月4日,伊拉克组成了有9名军人参加的“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接管了科政权。
9月,伊拉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后又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第19个省,限令科威特公民加入伊拉克国籍,废除科威特货币等,逐步完成了对科威特的吞并。
与此同时,伊拉克后续部队不断涌入,并迅速在科威特、沙特边境地区集结重兵,对沙特形成严重威胁。
伊拉克在对方毫无准备、兵力相差悬殊且无外援的情况下,公然吞并科威特,就像晴天霹雳,极大地震惊了全世界。
各国反应之强烈、国际气氛之紧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所罕见。
它深深地触动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利益,牵动了全球的矛盾,对世界两极战略格局体制解体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又是一个严峻挑战。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近30个国家对伊拉克的一场国际战争在经过5个多月的战争危机之后发生了。
海湾战争可分为空中战役行动和地面战役行动。
空中战役行动是贯穿战争始终的。
空中战役行动可分为战略和战术空袭与反空袭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空袭与反空袭。
多国部队在整个战略空袭行动中,主要是轰炸统帅指挥设施,为军事系统供电的电力设施,指挥、控制和通信枢纽,战略和战术一体化防空体系等共12种目标群。
这些目标中,重点是对萨达姆指挥战争至关重要的指挥和控制中心,以及支持萨达姆进行战争所需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目标。
在头24小时内,美国和盟国空军出动了1300多战斗架次飞机。
其中包括固定翼飞机812架次,对上述目标进行突袭。
此外,美国海军发射了146枚“战斧”式导弹。
直接打击伊指挥、通信中心等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打乱了伊拉克政权的主要机构之后,战略空袭持续不断,贯穿战争的始终,对战略目标的突袭共出动了1.8万多攻击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