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摄影的定义概念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线投射在感光材料上,通过成像原理获得图像的艺术和技术。
摄影包括了捕捉和记录现实生活的静态或动态图像,在虚拟世界中重新展示视觉的实际。
摄影的定义和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1. 艺术性: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摄影师利用光线、构图、色彩、纹理等因素来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摄影能够通过光线和视角的选择,将现实世界呈现给观众,使观者感受到作者的视觉表达和情感传递。
2. 技术性:摄影是一门技术,需要掌握相机的使用和光学原理,了解不同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摄影师需要掌握曝光、对焦、快门速度、ISO等各种摄影参数的调控,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3. 冰冻时刻:摄影能够冰冻时间并记录下特定时刻的景象。
通过快门的开合,摄影师可以在瞬间捕捉到飞扬的水珠、奔跑的马匹或微笑的面孔。
这种特性使得摄影在新闻、体育、自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4. 记录和纪实:摄影有时被看作是记录历史和纪实社会的媒介。
摄影师可以通过摄影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并将其传达给观者。
这种纪实性使得摄影成为新闻摄影、纪录片摄制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
5. 表达和传达:摄影可以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方式。
摄影师通过选择主题、视角和色彩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摄影作品可以引发观者的共鸣,并唤起观者的思考和感受。
6. 创新和实验:摄影是不断创新和实验的艺术和技术领域。
摄影师通过使用新的摄影技术、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和运用新的后期处理技术来实验和突破。
创新使得摄影发展不断进步,并带来了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出现。
总之,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技术,通过光线和成像原理,记录、传达、创新和实验视觉图像。
摄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纪实、艺术、商业、新闻等。
在不同的背景下,摄影的定义和概念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一直是一种强大的视觉媒体,能够捕捉、传达和表达视觉和情感上的真实。
对摄影和摄像的理解摄影和摄像是两种常见的记录和表达方式,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来记录和展示场景、人物或事件。
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践和技术上存在一些差异。
摄影是指使用相机捕捉静止图像的过程。
它可以是专业摄影师使用专业相机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是一般人使用手机或傻瓜相机进行的日常拍摄。
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线、构图和景深等要素,将所见的场景或对象记录下来。
摄影的目的可以是记录、表达个人情感或传达特定的信息。
艺术摄影追求美感和独特性,而纪实摄影则更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与之相比,摄像是指使用摄像机或视频设备记录连续运动影像的过程。
摄像记录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动态,可以呈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画面。
摄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像不仅可以用于电影、电视剧等大型制作,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机和无人机等设备进行个人创作和日常记录。
摄像具有时间线和音频的特点,可以呈现更加完整的故事和场景。
因此,摄像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摄影和摄像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艺术素养。
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了解光线、曝光、焦距等基本知识,并且熟练掌握相机或摄像机的操作技巧。
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光线和构图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参数来实现。
在摄像中,除了以上要素外,还需要注意画面的稳定和平滑移动,可以使用三脚架、稳定器和云台等辅助设备来提高画面质量。
除了技术方面,摄影和摄像还需要艺术眼光和创作能力。
摄影和摄像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主题、场景和角度,以及捕捉瞬间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摄影和摄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构图、色彩、光影和节奏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观点。
艺术家可以通过摄影和摄像来记录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情感或传达特定的观点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摄影和摄像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摄像作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摄影和摄像也广泛应用于广告、新闻、教育和科学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述摄影的功能及其分类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像机记录图像的艺术或过程。
它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和领域。
摄影的分类也很多样化,根据目的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摄影功能和分类的问题。
摄影是一种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媒介。
通过摄像机捕捉的图像可以让人们对世界进行观察和理解。
以下是摄影的一些主要功能。
1. 记录和纪念:摄影通过记录瞬间,使人们可以永久保存特殊的时刻和记忆。
例如,在家庭聚会或重要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拍照来留住这些宝贵的回忆。
2. 传媒工具:摄影在新闻和媒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摄影师通过记录和报导重要新闻事件,向人们传递信息和故事。
它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3. 艺术创作: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光线、构图和色彩等元素传达情感和美学。
艺术摄影师用自己的视觉语言表达思想、感受和观点,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 商业应用:摄影在商业世界中广泛应用。
商业摄影用于广告、促销和产品展示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企业吸引顾客,展示产品和服务的优势。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摄影的分类。
1. 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是一种记录新闻事件的摄影。
它旨在用图像传达具体的消息和故事。
新闻摄影师在新闻现场捕捉瞬间,抓住事件的关键细节。
这种摄影形式要求快速反应和敏锐观察力。
2.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旨在展示现实生活并记录社会问题的摄影。
它通过拍摄现实场景来展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纪实摄影更关注真实性和深度,讲述特定主题的故事。
3.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主题的摄影。
它旨在展示人物的特征、情感和个性。
人像摄影可以在不同场景、光线和角度下拍摄,以传达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意义。
4. 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以自然和城市风景为主题的摄影。
它通过捕捉美丽的自然场景和城市风光来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观点。
风景摄影侧重于创造美学和感受,展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与对立。
什么是摄影?
摄影是一种利用光线,记录影像以及展现世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如果要深入理解摄影,需要认识到摄影背后的技术和艺术。
一、摄影的技术
1.相机的种类
相机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相机手机等。
对于新手来说,相机的
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和拍摄原则。
2.曝光和快门速度
曝光是摄影的基本操作之一,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来控制曝光量。
快门速度越快,照片就越清晰,但需要较高的光线条件,反之亦然。
3.组合使用
熟练掌握相机原理以及多种技巧,摄影师可以更好地表现场景氛围以
及自己的拍摄特点。
二、摄影的艺术
1.构图和视角
摄影的构图和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能够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质量。
应该注意调整角度和位置以便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提高照片的
观赏感。
2.色彩和光线
颜色和光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视觉效果和主题直接相关。
不同的色彩,氛围感、情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3.表达
摄影是一种艺术,需要表达情感和主题。
一张好的照片不仅要有美感、技巧,而且要有表达力,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总结
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需要不
断的学习和实践。
它无限扩展着视角和思维,让人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体验生活的多样。
什么是摄影
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的反射或其他电磁辐射,使用相机或其他光敏材料捕捉图像的艺术和技术。
摄影的目的是记录、传达、表达或艺术创作。
摄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的进入,使其在感光材料(如胶片或数码传感器)上形成影像。
这一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光的进入:光通过相机镜头或其他光学设备进入相机。
2. 光的聚焦:相机中的透镜将光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3. 感光材料的记录:感光材料(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对光的不同强度做出反应,记录下图像的信息。
4. 图像处理:在数码摄影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编辑、裁剪、调整色彩等处理。
摄影具有多种用途,包括:
1. 纪实摄影:记录事实和事件,用于新闻、纪录片等领域。
2. 艺术摄影:利用摄影作为艺术媒介,通过光影、构图等手法表达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
3. 商业摄影:用于广告、商品拍摄、肖像摄影等商业用途。
4. 科学摄影: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天文观测、微观结构等。
5. 个人纪念:用于记录个人生活、家庭事件、旅行等,作为回忆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强大的视觉语言,对我们的生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摄影的简介
摄影,是一种通过使用照相机或其他摄影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或物体转化为二维图像的艺术形式。
摄影的目的是记录、表达和分享,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照相机来捕捉瞬间的美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摄影师们也开始探索更多的拍摄技巧和风格。
摄影的种类非常多,包括风景摄影、人像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等。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技巧要求。
例如,风景摄影需要捕捉自然美景的美丽瞬间,而人像摄影则需要通过光线和构图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光线控制、构图、曝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摄影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角度看到事物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影调等元素来创造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在现代社会中,摄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被用于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也被用于商业、科研、艺术等多个领域。
例如,新闻摄影记录了世界的各种事件,而广告摄影则向消费者展示了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总之,摄影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可以让我们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充满创意和魅力的艺术形式吧!。
对摄影的认识摄影是一种通过光线将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纪录现实的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技术和艺术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对摄影的认识。
一、摄影的定义摄影是指利用光线将物体投射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可见图像并固定下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曝光、显影和定影三个步骤。
曝光是指将物体所反射或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聚焦后投射到感光材料表面,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显影则是指在暗室中使用显影剂将暗示出来但未呈现出来的图像显现;定影则是指在暗室中使用定影剂,使已经呈现出来但未固定下来的图像固定在感光材料上。
二、摄影的发展历程1.早期摄影:早期人们使用暗箱将物体投影到感光材料上,形成最早的摄影图像。
这种摄影方式被称为“钨蓝法”。
2.胶片摄影:在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使用胶片来取代感光玻璃板。
胶片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
3.数码摄影:20世纪90年代,数码摄影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拍照更加方便、快捷和实用。
三、摄影的分类1.按照拍摄对象分类:人文类、自然类、建筑类等。
2.按照拍摄目的分类:新闻类、广告类、艺术类等。
3.按照拍摄手段分类:传统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等。
四、摄影的技术1.曝光控制:曝光是指光线通过透镜聚焦后投射到感光材料表面,使其产生化学反应。
曝光时间长短和光圈大小都会对曝光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
2.对焦技巧:对焦是指将物体的清晰图像投射到感光材料上。
对焦需要根据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来进行调整。
3.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拍摄对象放置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吸引力。
五、摄影的艺术1.光影:光影是指在照片中使用光线和阴影来表现对象的形态、纹理和层次感。
2.色彩:色彩是指在照片中使用不同颜色来表现对象的情感、氛围和主题。
摄影的基本要求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指在进行摄影活动时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摄影的基本要求:1. 构图:一个好的构图是成功照片的关键。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摄影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构图规则,如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等,以提高照片的视觉效果。
2. 光线: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和利用光线的变化和效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拍摄。
清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摄影的时段。
3. 对焦:焦点的准确性能够使照片更加清晰和锐利。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来控制焦点,确保主题得到清晰的呈现。
4. 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设置来控制曝光量,确保照片的亮度和细节得到合理呈现。
5. 合理利用构图元素:摄影师应该注意利用具有吸引力和引导视线作用的构图元素,如对比、线条、形状等,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动感。
6. 背景和景深:一个合适的背景和适当的景深可以营造照片的氛围和深度感。
摄影师应该注意选择背景和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以突出主题或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7. 主题和故事:摄影师在拍摄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来表达。
照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焦点或故事线,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产生共鸣。
8. 合理选取装备:摄影师应该选择适当的相机、镜头和其他摄影配件来满足自己的拍摄需求。
合适的装备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之,摄影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图、光线、对焦、曝光、利用构图元素、背景和景深、主题和故事,以及合理选取装备等。
遵循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照片。
继续写入1500字的相关内容如下:9. 角度和视角:摄影师应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拍摄照片,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有时候,改变拍摄的角度或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可以使平凡的主题变得引人注目。
10. 瞬间捕捉:摄影师应该善于捕捉瞬间,拍摄出令人难忘的瞬间。
摄影的介绍
摄影是一种通过使用相机和光线来捕捉、记录和表达图像的艺术形式和技术。
摄影通过选择不同的景物、构图、光线等元素,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捕捉或推导出有美感、有意义的照片。
以下是摄影的一些要素和特点:
1.相机:摄影的关键工具是相机,包括传统的胶片相机和现
代的数码相机。
相机通过透镜和光敏感材料(如胶片或传
感器)将光线转化成图像。
2.构图和视角:摄影师通过选择场景、选择拍摄角度和调整
构图元素的位置关系,来创造出有吸引力和观赏性的画面。
构图和视角的选择可以传达摄影师的意图和情感。
3.光线和曝光:熟悉光线和曝光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术。
了解如何利用光线的角度、强度和颜色,以及调整相机的
曝光参数(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控制图片
的明暗、对比和色调。
4.焦距和景深:通过选择不同的镜头焦距,摄影师可以控制
图像的视角和景深。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缩小远景、突出
主体的效果,而较短的焦距则可以拍摄广角场景和扩大景
深。
摄影的应用广泛,包括纪实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等。
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现实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意图和观点的方式。
通过摄影,人们能够分享、
交流和欣赏美丽的图像,展示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浅谈人像摄影构图关键字:人像构图内容摘要:人像摄影构图就是安排画面,确定画面中主体人物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
人像摄影构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适用性,本章将结合具体图片谈谈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法则,以便大家在实际拍摄中对人像摄影构图的一般形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人像摄影构图教程》摄影艺术的创作,在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谁都想拍摄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当你很熟悉了解自己的照相机和各种感光材料的性能并掌握了一定的用光,布光知识和技法;当你把镜头对着人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对着雄伟的建设场景和壮丽的山河风光,你考虑的一定是如何构成一个理想的画面,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来。
也许就在这个决定作品命运的一瞬间,你深深地感到构图是那么重要,那么关键。
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因此,研究摄影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事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予它以鲜明的造型形式,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的摄影艺术作品。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
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
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而已。
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
要拍好基本的人像摄影,一般人皆可以从构图方面来快速入门,因它有一个非常简单易学的构图公式可循,不必像其他科目的摄影,但就构图一项,就得花上很多的心思与精神去研究学习。
对于人像摄影构图而言,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合适的景别景别是指摄影画面所包括的被摄范围。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选择是别意味着确定拍摄被摄者的特写、近景、半身还是全身。
当你拿起照相机准备拍摄人像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这个问题。
初学摄影的朋友,在拍摄户外人像的时候,往往被周围的动人环境所迷惑,力图把环境背景多拍进画面一些,结果拍摄位置一再退后,有的甚至从十几米的距离上用标准镜头去拍摄一张人像,洗出底片以后始发现周围环境充斥了画幅中很大的部位,被摄人物却只占了很小的面积——人被环境湮没了。
在人像摄影中应以表现被摄者的形象为主,环境背景只起陪衬作用。
假若人物形象为环境背景湮没,人物的相貌、姿态不能突出,便失去了人像摄影的特点。
人像摄影的景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特写人像的特写,指画面中只包括被摄者的头部(或者有眼睛在内的头部的大部分),以表现被摄者的面部特征为主要目的。
这时,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观众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对拍摄角度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的表现等要求更为严格,摄影者尤应仔细研究有关摄影造型的一切艺术手段。
无论是35毫米照相机或120照相机,若用标准镜头拍摄特写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标头拍特写必须离被摄体很近,在较近的距离拍摄人像时,鼻子到照相机的距离比额头、下巴、耳朵到照相机的距离近,在照片上鼻子显得大,容易歪曲被摄者的面部形象。
同时,如果被摄者稍微低头,额头会显得大,下巴显得短;稍微仰头,就会下巴显得长,额头显得小。
因此,最好是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那样,照相机到被摄者的距离就可以稍远一些,避免透视变形。
(2)近景近景人像包括被援者头部和胸部的形象,它以表现人物的面部相貌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只占极少部分,仅作为人物的陪衬。
近景人像,也能使被摄者的形象给观众较强烈的印象。
同时,近景人像比特写能在画面中也包括一点背景,这点背景往往可以起到交待环境、美化画面的作用。
当然,拍摄近景最好还是使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拍摄近景人像,同样要仔细选择拍摄角度、“光线的投射方向、光线性质的软硬,并注意观察被摄者的神态,掌握适当的拍摄瞬间。
(3)半身半身人像往往从被摄者的头部拍到腰部,或腰部以下膝盖以上,除以脸部面貌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外,还常常包括手的动作。
半身人像比近景或特写人像画面中有了更多的空间,因而可以表现更多的背景环境,能够使构图富有更多的变化。
同时,画面里由于包括了被摄者的手部,就可以借助于手的动作帮助展现被摄者的内心状态。
有经验的人像摄影师对被摄者手的姿态和动作是十分注意的。
半身人像因为能够拍摄到人物的腰部或腰部以下,被摄者姿态的变化就丰富多了,给画面的构图带来很大的方便,使我们有可能把被摄者拍得更生动一些。
(4)全身全身人像包括被摄者整个的身形和面貌,同时容纳相当的环境,使人物的形象与背景环境的特点互相结合,都能得到适当的表现。
拍摄全身人像,在构图上要特别注意人物和背景的结合,以及被摄者姿态的处理。
二、确定画幅的格式拍摄人像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画幅格式。
人像摄影的画幅格式,最常见的是竖长方形与横长方形。
除此以外,也可以有方形、圆形、横长形、直长形等。
采用哪种格式为好,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要根据被摄者的情况、姿势和背景环境的特点确定画幅格式。
比如说,拍摄一个人的全身像,大多数情况下要采用竖幅格式;拍摄两个人的近景,又往往要用横幅格式;而拍摄许多人的群像,几乎更要选用横幅构图。
这是指被摄人物的情况而言。
同时,在确定画幅格式时,还要考虑到被摄者的姿态。
还以全身人像为例,倘若被摄者倚卧在草坪上、海滩上,恐怕就不能用竖幅格式而只宜取横幅了。
此外,还要考虑背景情况,根据背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画幅格式。
比如,同样是半身人像,以浩瀚大海为背景往往采用横幅格式,以参天青松为背景则常常选取竖幅格式,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2、可以根据摄影者的意图,适当地选用不同的画幅格式。
比如,拍摄特写和近景人像,常常可以根据摄影者的审美观点和主观意愿而采取横幅或竖幅的构图形式。
前面已经说过,人像摄影的画幅格式,不仅仅有横、竖两种,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
亦可采用正方形、圆形、菱形、扇面形等等。
即便是长方形,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例也可以有某些变化。
这些不同的格式,只要运用得适当,也会给人像画面带来多样的变化。
三、选择最佳拍摄方向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是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视觉印象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角度显得更美,更有神韵。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要力求找准被摄者最美、最动人的角度。
拍摄角度的少量变化,都能对被援者形象的表现产生明显的影响。
拍摄方向的选择,是以被摄者为中心照相机左右位置的变化。
拍摄方向大体上分作正面人像、七分面人像、三分面人像、侧面人像这几种拍摄。
正面人像, 适合于那些五官端正、脸型匀称而漂亮的人。
如果脸围太胖、太宽、太瘦。
两侧不均,或者两眼大小不一,鼻子、嘴形不正的人,一般说来不宜从正面拍摄。
七分面人像, 指被摄者面部略微向一侧转动,但从照相机的方向仍能看到被摄者脸部正面的绝大部分。
如果以被摄者面部正面和侧面所占的比例划分,七分面人像应是脸部的正面占大部分,而侧面只占小部分。
这种七分面人像,不仅仍能表现出被摄者的正面相貌,而且显得灵活并富有变化,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选择七分面拍摄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像正面人像中被摄者脸围两侧的轮廓线条同等突出,而是面都较窄的那面的轮廓线条最鲜明,面部较宽的那面的轮廓线条则退居较次要的地位,不显得那么突出。
拍摄中,如果有的被摄者脸部两侧的轮廓线条不十分对称,我们便可以让其面部转向轮廓好看的一侧,使略有缺陷的一侧处在不太突出的部位,尽量表现好被摄者的外貌。
不过,对于颧骨太高的人,不太适合用七分面拍摄,因为它会使过高的颧骨更加显露。
三分面人像,是指被摄者比七分面的拍摄角度更侧转一点。
从照相机的方向虽然仍能看到被摄者脸部的正面,但正面所占的比例不如侧面大。
与七分面人像相比,在三分面人像中,面部较窄的那面的轮廓线条更鲜明、更重要;而且,鼻梁的高低更加明显,面部较宽的侧面的轮廓线条在视觉上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所以,如果有的被摄者脸部两侧的轮廓线条不十分对称,我们在拍摄时便可以让其转向轮廓好看的一侧,使略有缺陷的一侧处在不太突出的部位。
对于颧骨太高的人,不太适合用三分面拍摄,因为它与七分面一样,会使过高的颧骨更加显露。
拍摄三分面人像时,被摄者的鼻尖不要接触或超出脸围的轮廓。
鼻尖如果触及或超出脸围轮廓,基本上就算侧面人像了。
侧面人像,是指被摄者面向照相机测方,与照相机镜头光轴构成大约90度的角度拍摄的人像,从这个方向拍摄,其造型特点在于着重表现被摄者侧面的形象,尤其是从侧面观看时被摄者面部的轮廓特征,包括额头、鼻子、嘴、下巴的侧面轮廓。
当然,如果拍摄半身或全身人像,也包括身体的侧面轮廓。
不过,从侧面拍摄,被摄者的身体不一定要与照相机镜头光轴构成90度的角度,而是脸部朝向侧面,身体却可以朝向斜侧面或正面。
这样仍属于侧面人像。
由于被摄者的面部侧面轮廓在侧面人像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只有面部侧面轮廓非常好看的人,才适合这样拍摄。
假如被摄者的额头太大、太低,或者鼻梁太高、太凹,嘴形不正,下巴太尖、太短,都不适于从侧面拍摄。
在选取拍摄角度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此点。
四、选择拍摄高度照相机如果从较低的位置向上仰拍,能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较为雄伟;如果仰拍被摄者的头像,会使下巴及腮部显得较大、较宽,人物显得较胖,额头变窄、变小。
假若照相机从高于被摄者眼睛的位置向下俯拍,会使被援者的身材显得较矮小;若俯拍头部肖像,会使额头被夸张,下巴显得较窄、较短。
在通常情况下拍摄人像的时候,照相机的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当照相机镜头从较高或较低的角度拍摄时,光学镜头所产生的透视变形现象比我们人服从低处仰望或从高处俯视所产生的效果要强烈得多,这是用人眼观察和镜头拍摄不相一致的地方。
所以,在拍摄人像的时候,高低角度的选择要格外留意才好。
在一般情况下,拍摄半身人像,照相机最好同于被摄者胸部的高度;拍摄全身人像,照相机最好同于被摄者腰部的高度。
这样,被援者的形象表现得比较正常。
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拍摄近景人像或头部肖像的时候,照相机一般适宜于被摄者眼睛的高度,这样拍出的效果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透视变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