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与费用分析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4
一、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指标(ICD-10 I21.0-I21.3,I21.4,I21.9)(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十)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ICD-10 编码:I21.0-I21.3,I21.4,I21.9病例包括: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1.451)、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1.452)、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NOS(I21.951)。
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
单病种质量控制汇总表(月报)
制表人:______科主任(科室章):______日期:______
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
制表人科室主任签字上报日期
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的管理流程
1.接诊医师对照相应病种的临床路径诊断依据确定病人是否属于单病种临床路径病
例,一旦确定则在病例牌上注明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
2.病区治疗医师、护理单元在病例书写同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病种的临床路径规范实
施诊疗、护理。
各病种参照卫生部下发的单病种临床路径施治处理并填写“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不得缺项,表单置于病例首页处。
3.诊疗期间如发现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或病人主动要求,则转为非单病种临床路径病
例,并在临床路径表单上注明退出原由。
4.患者出院时,科室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负责填写该患者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
(附件1),汇总并填写“单病种质量控制汇总表”(附件2),每个月将两报表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医务科;患者病例归档病案室,患者的“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由住院总负责收集、整理、存档在本科室。
附件1: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
附件2:单病种质量控制汇总表。
外科单病种收费标准与质量控制标准腹股沟疝一、收费标准:2000元包括以下科室支出心电图:15元放射科:8元临检中心:170元手术室:850元药费按实际用药计算支出,剩余算外科收入。
1、辅助检查凝血四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腹透视、生化1+4+7、乙肝两对半、术后血常规。
2、药物治疗(1)青霉素皮试阴性NS250ml+青霉素400万单位,静点2/日,3天。
甲硝唑250ml,静点2/日,3天。
NS500ml+止血敏3.0,静点1/日,1天。
10%GS500ml+ATP40mg+COA100U+Vitc2.0,静点1/日,1天。
阿托品1支、苯巴比妥1支、杜冷丁1支、异丙嗪1支、NS10ml1支、青毒素1支、阿莫西林胶囊2盒。
(2)青霉素皮试阳性NS500ml+丁胺卡那0.4,静点1/日,3天。
甲硝唑250ml,静点2/日,3天。
NS500ml+止血敏3.0,静点1/日,1天。
10%GS500ml+ATP40mg+COA100U+Vitc2.0,静点1/日,1天。
阿托品1支、苯巴比妥1支、杜冷丁1支、异丙嗪1支、NS10ml1支、青毒素1支、左氧氟沙星分散片2盒。
3、治疗及护理如下普通病房1张床住院7天,备皮、导尿、换药、拆线、皮试、、抽血2次、护理6天(1级护理2天、2级护理4天)、主任查房2次。
二、质量控制标准术后出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
单病种医患协议备注1、嵌顿疝除外。
2、疝气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合并其它疾病的除外。
3、切口延期愈合费用另收。
4、医保病人不在包干范围之内。
5、入住高间病房及出院带药不在包干范围之内。
6、住院期间出现非医源性并发症,应随时恢复到常规收费。
甲状腺腺瘤(囊腺瘤)摘除术一、费用标准:2000元包括以下科室支出心电图:15元放射科:8元功能科:50元病理科:100元临检中心:150元手术室:850元药费按实际用药计算支出,剩余算外科收入。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上报统计表【膝关节置换术KNEE】填报要求:1、所有时间填写必须具体到每5分钟,否则无法录入信息,如2011-12-24 21:05;2、列有选择项目的统计指标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内打“√”;3、统计指标后标注“*”的内容为必填项,如果不填则无法上报,请务必填写。
除外病例:1.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 2.18岁以下的病例 3.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4.本次住院天数>120天▲基本信息报告医师:* 报告时间:*复核医师:* 复核医师职称:*诊疗基本信息* 0.1 患者住院号码:* 0.2 患者出生日期:* 0.3 患者性别□男□女□未明* 0. 4 医疗付费方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救助□商业医疗保险□全公费□全自费□其他社会保险□其他* 0.5 入院途径:□门诊收入院(择期)□急诊收入院□院内临床科室转来□从外院转来* 0.6 入院交通工具:□救护车□出租车、或私家车□其他交通工具0.7 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分*0.8 出院时间:年月日时分*0.9 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与名称置换术:□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特指原发性膝关节病□原发性单侧膝关节病□创伤后双侧膝关节病□特指创伤后膝关节病□创伤后单侧膝关节病□继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特指继发性膝关节病□继发性单侧膝关节病□膝关节病翻修术:□内部关节假体机械性并发症□关节假体并发症□膝关节假体障碍□膝关节假体植入感染0.10手术名称□膝关节三间室置换术□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膝关节修正术0.11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0.12 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0.13 到达门诊时间:年月日时分0.14 本院转科时间:年月日时分▲过程质量Knee-1:实施手术前功能评估1.1 肢体功能评估(Harris评分)1.1.1左膝:总分值分【可直接填写,或使用评分工具: 1.疼痛 1.1任何时候均无疼痛□是□否 1.2行走时□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严重疼痛 1.3休息时□无疼痛请度疼痛□中度疼痛□严重疼痛 2.功能 2.1行走□行走站立无限制□行走2500-5000米和站立半小时以上□行走500-2500米和站立可达半小时□行走少于500米□不能行走 2.2上楼□能上楼梯□能上楼梯,但需支具 3.活动度° 4.肌力□优:完全能对抗阻力□良:部分对抗阻力□中:能带动关节活动□差: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5.屈曲畸形□无□小于5°□5°-10°□大于10°6.稳定性□正常□轻度不稳0-5°□中度不稳5-15°□严重不稳大于15° 7.减分项目 7.1拄杖□单手杖□单拐杖□双拐杖 7.2伸直滞缺度数□5°□10°□15° 7.3外翻度数° 7.4内翻度数°】1.1.2 右膝:总分值分【可直接填写,或使用评分工具: 1.疼痛 1.1任何时候均无疼痛□是□否 1.2行走时□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严重疼痛 1.3休息时□无疼痛请度疼痛□中度疼痛□严重疼痛 2.功能 2.1行走□行走站立无限制□行走2500-5000米和站立半小时以上□行走500-2500米和站立可达半小时□行走少于500米□不能行走 2.2上楼□能上楼梯□能上楼梯,但需支具 3.活动度° 4.肌力□优:完全能对抗阻力□良:部分对抗阻力□中:能带动关节活动□差: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5.屈曲畸形□无□小于5°□5°-10°□大于10°6.稳定性□正常□轻度不稳0-5°□中度不稳5-15°□严重不稳大于15° 7.减分项目 7.1拄杖□单手杖□单拐杖□双拐杖 7.2伸直滞缺度数□5°□10°□15° 7.3外翻度数° 7.4内翻度数°】1.2 手术类型(不定项选择)□首次手术□二次手术□双侧同时手术□翻修手术□高难复杂手术1.3 术者资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高年主治医师1.4 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全身麻醉1.5 手术部位□左侧□右侧□双侧1.6 止血带使用时间□1小时□>1小时□放松半小时后再次使用1.7 假体类型□固定平台□活动平台□保留后交叉韧带□不保留后交叉韧带□股骨髓腔:封闭□股骨髓腔:不封闭1.8 假体生产厂家1.8.1 厂名: 1.8.2 产品编码:1.9 手术时间 1.9.1 手术起始(切皮)时间:年月日时分1.9.2 术终时间:年月日时分Knee-2: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2.1 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罗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其他□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2 术前使用首剂抗菌药物时间:年月日时分2.3 使用首剂抗菌药物治疗途径:□im □iv □gtt □po2.4 术中加用药□手术时间>3h追加一次□术中出血量≥1500ml追加一次□术中未追加用药2.5 术后结束使用时间□术后24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2天内结束使用□术后3天内结束使用□术后4天内结束使用□术后5天内结束使用□术后5天之后继续使用2.6 术后3天之后继续使用的原因□在主要或次要诊断中术前有感染、或具备潜在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术前24-4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仍需继续使用□在手术两天后,被确认为感染者并行治疗的患者□临床医师认为有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症的患者□病程记录中有上级医师认定继续用药的其他原因Knee -3: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1药物预防DVT治疗医嘱下达时间:年月日时分3.2 预防性地给予药物治疗□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其他3.2 物理治疗□血栓泵□弹力袜3.4康复治疗□肢体主动活动□肢体被动活动Knee-4:输血量小于400 ml4.1 单侧手术4.1.1 术中输血量:ml 4.1.2 术后输血量:ml4.2 双侧手术4.2.1 术中输血量:ml 4.2.2 术后输血量:ml4.3 类别□全血□成分血□血浆Knee-5:术后专业康复治疗5.1 康复治疗前评估□不适宜康复治疗□适宜康复治疗5.2 首次接受康复时间距手术后天5.3 手术后康复方式□康复医师□康复护士□CPM □人工手法Knee-6:内科原有疾病治疗(可选指标)6.1伴随内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其他内科疾病6.2影响程度□按时出院□延迟出院□转内科治疗□死亡Knee-7:手术后出现并发症7.1手术后并发症□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感染□生理和代谢紊乱□其他□未出现并发症7.2影响程度□按时出院□延迟出院□转内科治疗□死亡Knee-8:为患者提供:膝与膝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8.1 入院宣教□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宣教□术前检查及注意事项宣教包括饮食指导、戒烟、建议医师停用阿司匹林、活血化淤类药物□术前康复训练宣教包括拐杖的使用、并发症预防、术后适应性锻炼(深呼吸、咳痰、床上大小便)□未进行以上宣教8.2 术前一日健康教育□术前宣教包括皮试、配血、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及术日晨注意事项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健康指导□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未进行以上宣教8.3 术后6h内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麻醉复苏后注意事项宣教□对病人进行术后体位摆放及预防压疮宣教□各种管路管理的宣教包括尿管、引流管、吸氧管、CAP、输液管□在护理记录中有对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宣教的记录□未进行以上宣教8.4 术后6-12h健康教育□早期并发症预防指导包括脂肪栓塞、出血、关节脱位等□护理记录中有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的记录□患者自控式镇痛泵及止痛药物使用指导□饮食及活动的健康教育□抗凝药物用药指导□未进行以上宣教8.5 术后一周内健康教育□按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指导□近期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教育记录,包括血栓形成、感染、神经与血管的损伤等□未进行以上宣教8.6 术后一周后健康教育□按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禁忌活动宣教□预防中晚期并发症预防健康宣教8.7 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宣教包括正确的姿势及活动方法,注意日常生活安全□预防人工关节感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未进行以上宣教KNEE-9:手术切口I甲9.1 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深部感染KNEE-10:住院21天内出院10.1 是否住院21天内出院□是□否▲结果质量KNEE-11:住院日/住院费用11.1 住院天数天11.2 离院方式□医嘱离院□医嘱转院□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非医嘱离院□死亡□其他11.3 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无效□死亡□其他11.4 总计住院费用:元11.5 药费:元11.6 关节假体费用:元KNEE-12:患者对服务的体验与评价(附表:单病种患者感受评价表)。
急性脑梗死(住院、首次)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急诊时间:外院转入□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伴随疾病:并发症: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签名日期心力衰竭(CHF□AHF□)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住院诊断:伴随疾病: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签名:日期: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签名:日期:儿童肺炎填表说明1、填表前必须仔细阅读住院病例,重点是针对6个时间点进行检查:分别为急诊、住院24小时之内、入院72小时之内、入院72小时之后、出院前1-2周、出院日。
2、每一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是在相应的“○”打“√”即表示已经执行。
3、需要填入数据:“2氧合评估(入院后首次)”、“7抗菌药物疗程(天数)”、“9b住院天数”、“9c住院费用(元)”。
4、需要填入名称:“5c目标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
5、使用的病例ICD-10编码:肺炎ICD-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
6、依据:卫生部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首次)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入院时间:出院日期: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实施PCIICD-9-CM-3: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签名:日期: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病种: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注:执行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病种有1.甲状腺切除术 2.半月板摘除术3.子宫摘除术 4.剖宫产术 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6.阑尾切除术 7.乳腺手术伴随疾病:签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