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设计的一般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51
3、1 设计的一般过程——制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3、1 设计的一般过程——制定设计方案(第一时)教案 3、1 设计的一般过程——制定设计方案(第一时)第三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3、1 设计的一般过程——制定设计方案(第一时)上虞市城南中学陶伟军内容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中第三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几部分。
是第三的三大内容(过程、原则、评价)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通用技术第一模块的重点基础内容,本节内容与第四至第八内容形成总分关系,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
第一时主要通过发现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把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技术与设计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技术及设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如何进行设计,如何规划设计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体验,对设计过程充满陌生感和好奇心。
通过本节的学习,将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初步运用于设计实践中,为后续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由于要让学生初步绘制自己的作品,需要学生有简单绘画的能力,尚不容乐观,同时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体验到亲自设计的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教学目标1认知性学习目标(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设计方案的制作(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2技能性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及认真选择不断优化的严谨态度(2)培养设计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3体验性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2)让学生懂得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创新活动教学重点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独立或相互合作,完成方案设计教学难点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并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教学手段1、利用幻灯片展示设计方案的一般过程和优秀的设计作品2、用合作手段,通过探究完成任务3、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完成设计方案筛选任务教学设想1、创设情景,以问题引导进入新本时2、简单讲述设计的一般过程,由“总”到“分”3、发放设计方案表格,与学生共同学习并完成便携式小凳设计方案表格4、学生展示并选出比较优秀设计方案5、总结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将这个过程推广到所有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和所用时间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说明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与学生交流发放设计方案表格部分学生交流交流沟通引入新4分钟以“计”为引线,欣赏几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用问题引入新展示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展示问题学生回忆并回答学过的设计的关系观看幻灯片的内容回答问题情景再现问题导入设计作品要少而精,提出问题要与下面学习有关联总述2分钟简单描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展示设计的一般过程看听讲授法讲述条理要分明学习(1)10分钟讲述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引导学生开始完成表格内容展示学习内容阅读案例马上行动1马上行动2马上行动3完成表格相关内容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层层引导环环相扣学习(2)18分钟讲述如何制定设计方案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引导学生开始完成表格内容。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宫恩超(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时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初步学会撰写设计概述与细则、绘制设计草图以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3)能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活动(如对可调节式小桌的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可调节式小桌”案例的引导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
(2)尝试运用“缺点列举法”等常用发明方法进行产品的改进性设计。
(3)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协作意识。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设计活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设计的一般过程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新发展。
(2)通过对产品的改进设计,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对设计成果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对STS理念的进一步理解.二、教学重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以及方案的交流、评价.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并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激发学生积极构思,制定设计方案;从交流、评价中获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阅读、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 课本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两章的重点侧重于技术和设计的基础概念性的内容,从本章开始接触到实践操作内容,本节就是实践操作的第一个环节,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任务单一、设计的一般过程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的过程。
①观察日常生活(无意、偶尔,或有目的、有计划)②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③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2.制定设计方案①: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②: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
③: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
④:用草图把设计转化为视觉形象。
⑤:依据一定的原则对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4.测试、评估及优化5.编写产品说明书习题1、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③②2、小张要设计一款多用梯子,他收集信息时不必考虑的是()A.前人研究多功能梯子的案例B.连接部分的结构设计C.是否申请专利D.梯子的材料3、一天中午,小明的妈妈把刚洗灯的衣服挂在阳台的西衣杆上,突然一降大风刮来,刚晒好的衣服和衣架一起被风吹到楼下,当时小明就想,如果用一种方法把衣架固定在晒衣杆上,那就能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于是小明决定设计一款防风衣架(1)要制作防风衣架,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信息有()①调查有关信息,了解衣架脱落的原因②了解已有的防风衣架的结构特点;③用何种材料进行制作;④如何对防风衣架进行评价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2)防风衣架的设计重点应该在()A.是否美观 B.挂钩的结构 C.所用材料 D.尺寸(3)设计防风衣架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具有防风功能②制作方便③结构简单④拿取方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制作模型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尽可能废物利用②尽可能使用标准件③加工时要减少对复杂设备的依赖:④尽可能美观精致。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4、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是()A、需求调查B、设计分析C、方案构思D、模型或原型制作5、设计定位的实质是()。
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性和有序性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种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设计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设计方案。
首先,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确目标和需求。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是什么。
这包括了对产品、项目或系统的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需求,我们才能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虑和决策。
第二步是进行调研和分析。
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相关领域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的市场趋势、竞争状况以及用户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灵感,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将调研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和需求转化为创意和想法的过程。
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创新方法,如头脑风暴、故事板、原型等,来生成不同的设计概念。
通过比较和评估这些概念,我们能够确定最有潜力和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在详细设计阶段,我们将选定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这包括了设计的具体细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可制造性、可维护性等因素,以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实施和运行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进行实施和测试。
实施和测试是设计方案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和计划来进行实际的制造或实施工作,并通过测试和验证来检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改进,以满足实际需求和要求。
综上所述,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目标和需求明确、调研和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以及实施和测试。
这些步骤和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有条不紊的框架和流程。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步骤和方法,我们能够有效地制定出符合要求和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长的过程,一切自有其生成的机理。
人类的设计也是如此。
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开放而有规可矩的原则,是人类设计生生不息、不绝江河的重要保证。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
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陈晨是某市第一中学高一(6)班的学生。
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发现儿童非常喜欢到户外活动,但是当他们玩累了,想休息一会儿时,却常常不能马上找到适合他们坐的小凳。
陈晨想,能不能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经过讨论,陈晨与另外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小学等处,就小凳的一般需求对儿童及成人进行了调查。
2、制定设计方案在发现问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就是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明确: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2、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收集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
为了获得设计所需要的大量资料,陈晨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分头到商店、工厂、图书馆等处收集到了有关凳子的各种资料,并在互联网上查到了相应的信息。
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设计方案的制定是许多领域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过程。
无论是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还是网站设计,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希望对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制定设计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制定设计方案之前,首要任务是对项目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
这是一个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基础的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同时还需要与项目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合作,收集和整理项目的相关资料。
只有对项目需求有全面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制定才能更加准确和合理。
二、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设计方案制定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对项目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形成一个初步的设计构想。
这个构想需要能够有效地满足项目的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意性。
概念设计的目的是为后续的具体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
三、详细设计在完成概念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进行详细设计的工作。
这是一个细化和完善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详细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对概念设计进行具体化,确定各个设计元素的具体要素和关系。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际可行性评估。
详细设计的结果是一个具体而详尽的设计方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四、评估和修改设计方案的制定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修改,以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评估的方式可以是专家评审、用户测试或者模拟实验等。
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师需要及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制定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五、方案实施设计方案的最后一步是实施。
根据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师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具体的实施过程将根据不同的项目而有所不同,可能涉及到原型制作、制图、材料采购等。
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设计的一般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
1. 发现与明确问题:设计从问题出发,因此需要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开始,发现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 制定设计方案:在发现问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3. 制作模型或原型:完成方案筛选以后,就要开始制作模型或原型。
一般地,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
对于图样,我们既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用计算机辅助绘制。
4. 测试、评估及优化: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还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测试、评估和优化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计中的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
5.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的来说,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1—3.1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技术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苏教版〕的内容,主要阐述了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
同时也体会到通过对通用技术学习带给学生对知识得到应用转化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技术与设计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技术及设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如何进行设计,如何规划设计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体验,对设计过程充满陌生感和好奇心。
通过本节的学习,将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初步运用于设计实践中,为后续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2、能力目标运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指导设计活动,培养主动学习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难点: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应用在设计活动中[教学方法、流程、资源]教学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架构和能力拓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方式展开教学。
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流程:情景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提升。
课时安排:1课时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小板凳组件[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设计欣赏〔播放一组产品设计的图片〕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须遵循一定的步骤,设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