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丽的花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52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花朵画作。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表达对花朵的美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花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学生能够欣赏花朵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花朵画作,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 花的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3. 花的观察与表现:观察真实的花朵,表达对花朵美的感受和理解。
4. 花的艺术创作: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花朵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花的结构和绘画技巧。
2. 花的观察与表现。
3. 花的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1. 花的绘画技巧的运用。
2. 对花朵美的感受和理解的个性化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花朵图片、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讨论花朵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二、新授1. 讲解花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 演示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实践1. 学生分组观察真实的花朵,进行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画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花的结构和绘画技巧。
2. 利用PPT展示优秀的花朵画作,引导学生欣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朵,认识花朵的颜色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3.提升学生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2. 花朵的细节描绘; 3. 花朵的构图和布局。
2. 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 1. 让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特点; 2. 让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细节描绘,如花瓣的纹理、花蕊的细节等; 3. 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原理,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了解花朵的基本形状、颜色、特点等;2.实物观察法:通过观察真实的花朵,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细节和特点;3.示范法:教师通过绘画示范,演示花朵的绘画方法和技巧;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构图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花朵的颜色、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认识花朵教师通过介绍各种花卉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花朵的基本形状、颜色和特点。
3. 实物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准备各种花卉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通过比较不同花卉的特点和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示范绘画教师通过绘画示范,演示花朵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全面掌握绘画技能。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5. 讨论和创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问题,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创作出美丽的花卉画作。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等;2.作品评估:通过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等。
教案:美丽的花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花以及它们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的热爱。
教具准备:1.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2.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朵鲜花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这朵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叶子等。
2.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主题是“美丽的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哪些不同种类的花。
二、了解不同种类的花(10分钟)1.教师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并提醒学生观察每种花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每种花的名字和特点。
2.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帮助,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三、绘画活动(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并告诉他们要画一幅描绘这种花的画。
2.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水彩笔或画笔,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绘制自己喜欢的花的形状和颜色。
3.教师在绘画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评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
3.教师鼓励学生从彼此作品中学习,分享自己对美丽花朵的理解和感受。
五、反思和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活动,提问学生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收获。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美丽的花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它们。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并收集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回家后绘制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花朵图画。
2.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花。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附近的花坛或公园,观察和欣赏各种不同花卉。
2.可以让学生制作花的模型或造型花,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表达,可以评估学生对不同种类花朵的观察和理解能力;2.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掌握花朵的绘画方法,并能够运用色彩表现花朵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绘花朵,学生能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介绍花朵的构成,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2. 绘画方法: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花朵,强调色彩的搭配和明暗对比。
3. 作品欣赏:展示优秀的花朵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花朵的绘画方法和色彩的运用。
2. 难点:如何表现花朵的立体感和色彩的变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优秀画作、视频等。
2. 学具:彩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特点。
2. 新授: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通过视频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花朵。
3.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花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2. 提纲:花的基本结构、绘画方法、作品欣赏3. 重点:绘画方法和色彩运用4. 难点:立体感和色彩变化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花朵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方法和色彩知识。
2. 选做题:收集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分析其特点和色彩运用。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绘画方法和色彩的运用,作品表现出花朵的美丽和立体感。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的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中找到乐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10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美丽的花》选自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教材以大自然中的花朵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创作等环节,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花朵的结构、色彩等方面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花朵的基本结构,学会观察和表现花朵的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花朵作品。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花朵结构的认识和表现。
2.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3.创意表现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讲授法:讲解花朵的基本结构、色彩搭配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跟随实践。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
5.激励法: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激发创作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朵图片、范画作品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花朵的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花朵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蕊、花柄等,并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绘画方法。
同时,教授色彩搭配和运用技巧,如冷暖色、对比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绘画花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一、教学目标•了解不同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习使用水彩画表达花朵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海报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水彩画颜料、画笔和画纸;•花瓣模板;•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花卉图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展示一幅美丽的花朵海报或图片,并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花朵,如蔷薇、向日葵、郁金香等。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认识的花朵。
步骤二:学习花朵的画法(10分钟)•向学生展示花瓣模板,并解释如何使用它来画出花朵的形状。
•请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然后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花朵的轮廓。
•鼓励学生使用想象力,为花朵设计不同的花瓣形状和数量。
步骤三:选择颜色(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水彩画颜料,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为花朵上色。
•解释如何混合颜料以获得新的颜色,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
步骤四:绘制花朵(20分钟)•学生使用刚才勾勒出的花朵轮廓,将水彩颜料涂抹在花朵的花瓣上。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花朵添加细节和阴影。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花朵,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真实图片或阅读有关花卉的图书,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不同类型花朵的了解和绘画技巧的学习。
•给予学生任务,在家里或学校周围观察不同花朵,并用素描或水彩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美术课通过引入花朵话题,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并学习使用水彩画来表达花朵的美丽。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技巧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紧密,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了自己的创作。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不同花朵,并运用不同绘画技巧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丽的花(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掌握花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花的基本结构。
2. 花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花的绘画技巧。
2. 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花的图片、绘画步骤。
2. 绘画工具:水彩笔、彩铅、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花。
2. 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花。
二、新授1. 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等。
2. 讲解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阴影等。
3. 展示绘画步骤,让学生了解绘画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的绘画技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花,进行绘画练习。
2. 开展“美丽的花”主题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注意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细节,提高绘画水平。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掌握了花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细节,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成为优秀的美术人才。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了解花朵的结构,能够运用色彩表现花朵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花朵的结构:介绍花朵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2. 色彩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花朵的不同特点,如鲜艳、柔和等。
3. 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色彩表现花朵的美丽。
2.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花朵的立体感和质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朵的图片、PPT、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花朵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授:介绍花朵的结构和色彩运用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2. 内容:花朵的结构、色彩运用、绘画技巧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描绘一幅花朵的画作。
2. 作业要求:注意花朵的结构和色彩运用,尽量表现花朵的美丽。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色彩表现花朵的美丽。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对花朵的观察和描述,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此教案共2000字以内,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阶段。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学会观察、描绘不同形状的花,并能用彩泥表现花朵的形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及特点2. 花的绘画方法3. 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描绘不同形状的花,用彩泥表现花朵的形态。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花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花、PPT课件、教学视频、彩泥、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泥、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组成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2)学习花的绘画方法,掌握如何表现花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3)学习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了解如何用彩泥表现花朵的立体感。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描绘。
(2)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注意表现花朵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描绘、制作美丽的花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花》2.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3. 教学内容:花的结构、绘画方法、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实践操作、展示评价、总结拓展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 用彩泥制作一朵立体的花。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制作美丽的花朵,使学生了解了花的结构,学会了绘画方法和彩泥制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三年级美丽的花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花的世界教案】
习作《花的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一种花并做好记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2、指导学生能够在观察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结合观察记录介绍或赞美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掌握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整理观察记录,展开合理想象,有条理的介绍或赞美自己喜欢的花
教具准备:
教师:搜集花卉图片并制作成课件;鲜花一盆。
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花,并做好记录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你们知道那是什么歌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那你们一定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一起大声的告诉老师好吗?生:春天
师:谁来告诉老师,春天都有什么特点呀?
生1:春天小草和树木都发芽了;
生2:春天的雨细如牛毛;
生3: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好多花都开了。
师:你们喜欢花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最喜欢什么花呢?
生1:我喜欢桃花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1:因为桃花粉嘟嘟的,很好看;
生2:我喜欢油菜花,因为油菜花把大地装扮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听你们说的呀,老师仿佛是来到了一个花的
世界,真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花好吗?(播放幻灯片)师:美吗?
生:美。
师:老师也喜欢花,我喜欢洁白无瑕的百合花,也喜欢粉里透红的
桃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亭亭玉立的风信子。
二、观察实物,掌握观察方法
出示风信子。
师:谁想上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告诉我们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其
他
的同学注意看这位同学是怎么观察的好吗?
(指名生上台观察并反馈)
生1、它的根是白色的,很多,像面条;花是紫色的,有的还是花
骨朵,有的已经开了。
师:真好。
谁来说说这位同学都观察到了花的什么?
生:他通过看,观察了风信子的根和花的颜色、形状。
(板书: 根花
色)
师:回答的真棒,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好吗?谁还想来看看?
生2:它的种子是紫色的,圆圆的像洋葱;叶子很绿,上窄下宽,
叶子中间有一根花柱。
(补充板书:根茎叶花)
师:观察的真仔细。
还有谁想来补充的?
生3、它的花有5片花瓣,像小喇叭,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它可
以种在土里,也可以生活在水里。
师:说的好不好?掌声送给他。
谁来说说这位同学观察的方法和前
面两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
生:他闻了花的气味
(补充板书:根茎叶花
形色味)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棒。
现在谁来说说我们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1:要注意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不容易漏掉要观
察的地方;
(补充板书:按照顺序根茎叶花)
生2:要仔细观察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特点
(补充板书:按照顺序根茎叶花
抓住特点形色味)
师:说的太好了,真棒!
三、根据观察,整理句子
师:现在,请根据我们学到的观察方法整理一下你们的观察记录,
然后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花好吗?先想一想,然后再出声练一练。
(2名学生反馈)
师:有谁想给他建议的?(学生提建议)
师小结。
还有同学想说的吗?我们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说,说的同
学要注意尽量说清楚、说具体,听的同学要给他提出建议和补充,
行吗?(同学相互说话练习,师巡查指导)
师:刚才我听了几组同学的交流,非常棒,有些同学呀还用到了许
多好词好句。
像这样的好词好句呀特别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出示幻灯片,学生开火车读,并说出每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师:老师这还有句子呢。
(出示好句,学生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
么发现吗?
生: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小结: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郁金香的颜色和形状写的特别
的
清楚和具体,看来比喻句能够帮我们把句子写的更清楚、更生动。
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些句子?
(出示好句,指名请学生读)
师:这些句子和词语写的真好,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
或者用一用。
那现在,我们用上好词好句,按照顺序、抓住特点,
再来交流一下好吗?不要忘了,介绍完之后还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风信子的根是白色的,细细长长、密密麻麻,一根挨着
一根,弯弯曲曲的挤在玻璃瓶里,像老爷爷的白胡须。
师:说的好吗?赞扬一下他(鼓掌)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2、风信子的种子像一颗小洋葱,也像一颗穿着紫色衣服的大蒜。
生3:风信子的叶子上窄下宽,像绿色的宝剑,保卫着中间的花。
师:比喻的真好。
能用一个好词吗?
生:青翠欲滴
师:真聪明。
看,我们如果这样来改一下,是不是更好?(出示幻灯片)
生:风信子的花柱上布满了花苞,那含苞欲放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那傲然怒放的,就像一只只小喇叭在吹着快乐的歌。
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让人心旷神怡。
生:风信子只需要一捧泥土或一点点清水就能为我们奉献美丽的花朵,为我们带来芳香,我也要成为像它那样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索取少而奉献多的人。
师:说的真好,这位同学不仅说出了风信子的生长特点,还说出了他
【篇二:三年级美术上册校园里的花 1教案人教新课
标版】
校园里的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教具学具:
写生工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
培养学生能从身
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
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
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
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
叶肥厚。
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
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
工用的锯子。
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
有的时子还垂下来。
等学
生
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
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
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
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
组合。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
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篇三: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8-3花儿学校教案】
长龙小学“三课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试行)
寄语:乘着课改的春风,遨游知识的海洋,体验创新的喜悦,共享
成功的快乐!
长龙小学“三课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试行)
寄语:乘着课改的春风,遨游知识的海洋,体验创新的喜悦,共享
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