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茬平作鲜食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35.84 KB
- 文档页数:2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种植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来自:CCTV农广天地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20220224):在我国北方地区,鲜食玉米的栽培分为春季鲜食玉米栽培与夏季鲜食玉米栽培两种,因为这两种栽培模式在时间上有重叠,所以一年内只能栽培一茬玉米,本期节目下半段我们向您介绍的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那些一年无法栽培两茬鲜食玉米的地区实现了一年两茬栽培。
相关知识:甜玉米以甜、糯、香闻名,可加工成罐头,也可鲜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市场看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
秦皇岛市近年来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创新,采用地膜覆盖改以往单茬种植为上下两茬种植,延长农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上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1000千克左右,下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800千克左右,亩效益2000元以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种植方式一般露地栽培从气温稳定通过12℃就可开始播种,地膜栽培可比露地提前7~10天,生产上通常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以利于销售;下茬播期根据上茬玉米收获期确定,要求两茬玉米共生期不超过10天。
亩播量1~2千克。
上茬在垄面的一侧种单行,不开沟直接播种,踩种入土,株距20厘米,每穴2~3粒种子,种上覆土2~3厘米。
2穴之间施三元复合肥作种肥,亩用量50千克,踩肥入土。
下茬保留地膜,玉米生长后期起保温作用,在上茬玉米的另一侧打眼播种。
要求足墒播种,土壤水分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5%。
上茬播种后亩用乙草胺150~200克加阿特拉津200克,喷垄面除草,随后覆盖地膜。
膜要紧贴地面,铺平压实。
2栽培技术要点2.1选地整地选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通透性、保水性好,有排灌条件,附近400米无其他玉米种植的地块。
播种前3~5天,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3000千克,然后灌水造墒,墒情适中后旋耕打垄,垄面宽60~70厘米,垄沟20~30厘米,随打垄亩施尿素25千克、锌肥0.5~1千克作底肥。
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鲜食玉米又叫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之一。
糯玉米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被当今世界广泛种植。
下面我们谈谈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同时讲讲一般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
一、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甜玉米每亩种植株数在2800株左右,每株单穗,单穗鲜重400克左右,亩产裸穗2240斤左右。
鲜食玉米对茬口要求不严,以麦茬、豆茬为好。
但由于部分品种种子籽粒较瘪,粒小,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选地时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地块要伏秋整地,整平耙细,有条件要进行秋起垄夹肥。
二、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种植品种与密度鲜食玉米完全是一种商品。
收获果穗的大小和种植密度有很大的关系,提高果穗1、2等商品率,是实现效益倍增的关键。
这两年我场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是垦粘一号和京科诺2000。
通过试验,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采取直播和覆膜栽培的种植密度以3000-3500株为宜,生产出的果穗1、2等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
2、鲜食玉米的播种方法种植鲜食玉米主要是果穗进行加工,因此,种植鲜食玉米要根据工厂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覆膜播种:采用机械双行覆膜播种施肥一次成。
垄距1.3米,播深3-4厘米,双行间距40-45厘米。
直播:采用耕播机水平点播或耕播机正常点播,播种、施肥同时完成,播深4-5厘米,播深一致。
3、鲜食玉米的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3~4片叶时间苗,4-5片叶时定苗。
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苗,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
中耕深松:深松要早。
玉米苗照垄后,马上进行深松,深度30厘米,深松要带小耢子,迷死缝隙,减少水分莛泼。
接着进行第一遍中耕,用鸭掌埋死田间杂草。
病虫害防治:鲜食玉米的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为主,虫害主要是粘虫和玉米螟。
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时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药剂。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作者:肖仕川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03期摘要鲜食玉米鲜嫩香甜,富含糖、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基于此,分析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高产高效中圖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09.01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餐桌上时常可以看到鲜食玉米等绿色农产品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种植业的生产结构。
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增加,使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1.1 品种选择罗甸县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达到19.6 ℃,具有年均334 d无霜期以及1 335 mm的年均降雨量。
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品种,例如万糯2000、京科糯2000、农科糯336、农科玉368及天贵糯932等,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万糯2000,这些品种在罗甸种植区具有良好的抗病虫性与适应性,可保证鲜食玉米的品质。
1.2 种子处理处理种子时注意以下5点。
1)对种子进行筛选分级,去除破损、霉变、成熟度低的种子,防止出现病苗或弱苗等情况。
2)在开始播种前15天左右,需要进行晒种,一般晾晒时间为2~3 d。
在白天晾晒时,需要经常翻动,等到晚上再收起,确保种皮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提高发芽率。
3)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确保发芽率大于90%。
4)在处理药剂时,需要在播种前1~2 d,选择含戊唑醇≥0.2%或克百威≥7%等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购买种子时已包衣的不再作此处理)。
同时,每667 m2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1~1.5 kg或40%辛硫磷乳油100 mL,随施肥下地或随水施入。
5)在室温下,需要进行浸种催芽工作,将种子放入凉水中浸泡6~8 h捞出后放在湿麻袋上,并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 ℃,进行48~60 h的催芽处理,每隔2~3 h翻动种子,确保大部分种子刚破胸、种子胚根破除种皮,值得注意的是,若种子拌过种衣剂,则禁止进行浸种催芽[1]。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整地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20~30cm,耙碎整平,表土层上虚下实,无大土块。
开好田边沟及中间沟,做到三沟配套,以便灌水和排涝。
2.配方施肥玉米需肥量大,总施肥量约亩施过钙30-50公斤,氯化钾20-30公斤,尿素20-25公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议调整施肥用量和比例。
磷钾肥可一次在播种前作基肥施用,氮肥一般作追肥分三次施用。
①苗肥,当苗长到4-5片时结合定苗,追施一次氮肥,追肥量约占总氮量的20%,约亩施尿素5公斤。
②壮秆肥:8-9片叶(约出苗后20天)追施攻秆肥,目的是壮秆发棵,形成健壮营养体,用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亩施尿素7-10公斤。
③攻穗肥:出苗后40天左右,长到大喇叭口期,这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成穗成粒的关键期,追肥量应占总氮肥量的40-50%,约亩施尿素10-12公斤。
3.合理排灌玉米苗期怕涝,春播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苗期要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及抽雄前10天,花后20天是玉米生长发育灌浆鼓粒的关键期,这时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70%以上。
4.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甜玉米种皮有多种颜色,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定。
不论哪种种皮的品种都必须是棒穗含糖量高、穗大粒多、抗病耐密、高产的品种。
种子确定后播种前晒种2~3d,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胚生长和吸水能力,提高发芽率、出苗率,使苗整体一致。
5.适期播种早播早收是提高鲜食玉米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鲜食玉米的播种时期应根据气候季节、品种特性,并结合鲜食玉米市场供应时间、速冻加工厂的生产季节忙闲和前作收获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春季最早播种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松江地区在4月6日左右),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d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13-15d。
秋季最迟播期必须保证采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
两茬甜玉米由于加工、储存企业的兴起,甜玉米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生产发展较快。
2004年起,根据我区180天无霜期的自然条件,我们进行甜玉米一年两茬种植试验。
*茬于4月初地膜播种,6月底至7月初收获,亩产鲜玉米棒1200公斤,第二茬于7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收获,亩产鲜玉米棒900公斤,全年亩收入2500~3000元。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上茬1.品种选择。
如附近有甜玉米加工企业,所种品种应选择适应企业加工要求的,生长期在85天左右的早熟品种,如甜442、金非等。
2.播种准备。
选择300米内无其它玉米同期开花、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亩施粗肥3000~5000公斤。
播前造墒起垄,起垄时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垄高15厘米,垄台宽60~70厘米,大垄距150厘米,整平垄台待播。
3.确定播期。
根据所选甜玉米的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播期,我地在4月初*气温通过8℃时即可播种。
4.播种方法。
当气温达到要求时,选择近3~4日天气较好的日期,提早播种。
播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每垄双行,株距27厘米,播深1~2厘米,每穴2粒或3粒间隔播种,亩用种1.2公斤,亩播3200穴。
播后稍踩种,覆土后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然后盖地膜。
5.管理玉米苗2~3片叶时,选好天气破膜放风,4~5叶期及时定苗,每穴留1株,发棵后及时去掉分羹。
6叶前追*尿素,每亩15公斤,大喇叭口期再追*尿素,并用辛硫磷颗粒剂撒心防玉米螟,每亩用药1.5~2公斤。
大喇叭口以前遇旱及时浇水,扬花后进入灌浆期要保证水分供应,采收前5~10天浇*大水,促籽粒发育。
6.采收。
果穗顶部籽粒明显膨大,从乳白色转乳黄色时及时采收。
一般根据成熟度分两次带皮采收,以防止籽粒破损,收后及时交企业加工保鲜。
二、下茬下茬植株发育正是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玉米大小斑病,所以此茬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中甜2号等。
1.播种。
7月上旬播种,在上茬*次采收后及时播种。
播种从垄脚处开沟,播后踩种、覆土。
鲜食玉米双季高效种植技术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6年第1期在山东省昌乐县岳辛庄村,村民岳秀明已经种了8年的鲜食玉米。
他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探索,将当地一年只种一季鲜食玉米改为一年双季种植,比单季种植每667平方米增收5 120 元。
现将其种植经验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1.选用良种。
岳秀明选择种植穗大、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京雪糯2000”杂交一代鲜食玉米品种。
该品种生长期短,从出苗到采收仅70天左右;株型紧凑,通风透光好,适宜密植;穗长可达28厘米,穗行16~18行;子粒雪白,种皮薄,入口易化渣,糯性好,味道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
2.搞好整地施肥。
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进行栽培。
夏玉米收获后,及时冬耕深翻(深25厘米)、耙耢保墒。
该品种产量高,需肥较多,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优质鸡粪200千克、三元复合肥35千克作基肥。
3.合理密植。
根据该品种株型紧凑和地力较好的情况,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由2 700株增加到3 000株,实行宽窄行种植,窄行行距50厘米、宽行行距83厘米。
窄行有利于采用双膜覆盖,宽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
4.抢时间,争早熟。
春玉米一般于3月25日在大棚内育苗,清明后移栽到大田,采用地膜加拱膜双覆盖,4月20日前后适当揭开拱膜通风,晚霜过后揭去拱膜转入正常管理。
采用该种植模式,可比露地直播春玉米早上市25~30天,也可为夏玉米的早播、早收打下基础。
在6月23日左右,即春玉米采收结束前5天,把夏玉米套种在春玉米宽行中间。
春玉米采收后抢灭茬、抢中耕、抢追肥、抢浇水,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确保夏玉米9月上旬采收上市。
5.适时追肥、浇水、培土。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生长发育加快,需肥水量增多,夏玉米需追施尿素10千克(因基肥足,春玉米不追施拔节肥)。
根据墒情,做到追肥与浇水相配合,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
在抽雄穗前6天,玉米进入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需肥水量达到高峰,在此期间春、夏玉米均需追施1次攻穗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25千克。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正确的栽培技术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介绍。
1.土壤选择:选择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通常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可以在种植前进行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种子选择:选择适合鲜食的玉米品种,比如金麦葱、黏脆等,具有耐热、耐寒性强的特点。
确保种子品质优良、无病虫害。
3.播种时间:鲜食玉米适合在气温较暖、日照充足的季节进行种植。
通常在春季或夏季早期开始种植。
播种时间的选择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在地温达到10-12摄氏度时开始播种。
4.播种方式:鲜食玉米可以直接撒种或者通过幼苗移栽的方式进行。
如果直接撒种,可以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壕中,用土覆盖,间距约为30-40厘米。
如果通过幼苗移栽,可以在育苗盘中培育幼苗,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田地中。
5.生长管理:玉米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要避免阴暗、通风不良的种植环境。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地整洁。
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6.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种植前可以施入基肥,比如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同时,要注意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检,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7.收获时间: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鲜食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为70-90天。
当鲜食玉米的穗丝变为暗褐色时,表明玉米已经成熟。
可以采用手感和目测的方式,检查玉米的成熟度。
一般采摘玉米时,要将玉米从株上整株拔起,以避免对玉米的损伤。
通过正确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玉米生长的健康和无污染。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以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为标题,本文将从玉米的生长特点、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栽培后的管理等方面介绍鲜食玉米一年两茬的栽培技术。
一、玉米的生长特点鲜食玉米是一种夏季作物,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90-120天才能成熟。
玉米喜光、喜温,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摄氏度。
同时,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二、栽培前的准备工作1. 土壤选择:玉米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进行种植。
2. 土壤改良: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施加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农家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 施肥:在栽培前进行充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氮、磷、钾肥的施用,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玉米生长。
三、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 播种:选择品种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按行距75-90厘米,株距25-30厘米进行播种。
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耕作和犁地,确保土壤疏松。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在幼苗期和抽穗期,要注意适时浇水,避免干旱和涝灾。
幼苗期每隔3-4天浇水一次,抽穗期每隔5-7天浇水一次。
3.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防治玉米的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4. 杂草防控: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除草,以减少对玉米的竞争,同时可采用覆盖地膜等措施进行杂草防控。
四、栽培后的管理1. 追肥:玉米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根据生长期的需求,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追肥。
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支架搭建:在玉米抽穗期,根据玉米的高度和茎粗情况,适时搭建支架,以防止玉米倒伏,保持玉米的正常生长。
3.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田间,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扩散和危害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4. 灌溉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避免干旱或过湿对玉米的不利影响。
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摘要通过对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发展鲜食玉米的配套措施及其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介绍,为鲜食玉米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发展优势;配套措施鲜食玉米又称果蔬玉米,是指在乳熟期采摘果穗专门用于食用鲜穗的玉米品种或类型。
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水果型玉米等类型。
1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1.1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鲜食玉米鲜嫩香甜,口味独特,故又被称为“水果玉米”,而且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等含量大大超过普通玉米。
糯玉米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分别高达15.57%和0.46%;甜玉米中的赖氨酸、水溶多糖等含量分别高出普通玉米的2倍和5倍。
所以,鲜食玉米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鲜食玉米以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满足了人们对消费的质量、保健等功能方面的需求,倍受城乡居民的青睐。
1.2生产效益较高鲜食玉米一般单产11.25~12t/hm2,高的达14.25~15t/hm2,低的也有9~9.75t/hm2。
2006年鲜食玉米销售价格一只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一般零售价为4元/kg,最低的3元/kg,常年批发价稳定在2元/kg,一般产值为2.25~2.40万元/hm2,高的达2.85~3.00万元/hm2,低的1.80~1.95万元/hm2,当然也有1.50~1.65万元/hm2。
一年两熟,年产值可达到4.50~4.80万元/hm2,高的达5.70~6.00万元/hm2。
冬季还可种植一茬蔬菜(青菜或菠菜),这样累计产值可达6.00~6.30万元/hm2,高的达7.20~7.50万元/hm2。
如果玉米秸秆全部被奶牛场收购制作氨化饲料,两季鲜秸秆产量48t/hm2,则又可增加收入3 600元/hm2,产值可达6.36~6.60万元/hm2,高的可达7.56~7.86万元/hm2。
如果茬次安排得当,都在淡季销售,效益则会更高。
1.3全生育期短,有利茬口调节,实行多熟种植鲜食玉米全生育期短,一般只有3个月(90d)左右,早熟品种80d左右。
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一、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鲜食玉米是一种全新的鲜食类产品,主要用于深加工制作,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挑选和享受,发展前景广阔。
鲜食玉米的发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1.抗病能力强。
鲜食玉米的抗病能力强,生长期短,可以有机控制害虫、病害的发生;再加上对养分和水分要求不高,在温室中就可以长势良好,生产安全可靠,收获结果更加满意。
2.重视营养价值。
鲜食玉米重视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和一定的蛋白质,即使受到低温处理,营养价值也可以保持较高。
3.清淡鲜美可口。
鲜食玉米完熟采收后,味道清香,口感脆爽,消化归元,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极受消费者青睐。
4.抗旱性强。
鲜食玉米种子生长期短,受水控制,耐冷、旱能力强,耐热夏季可在空调室种植,准备好土壤和肥力后预期收获完全有望实现,及时收获更有保质量的好处。
二、配套措施1.支持社会化投入:政府和社会科技部门要持之以恒地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鲜食玉米业的发展。
2.加强品牌宣传:用广泛的宣传形式介绍鲜食玉米,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认可,把优质的产品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和理解,从而把鲜食玉米的市场起步一步步拉大。
3.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改进:要提升鲜食玉米的竞争力,需要强化技术改进,增加平庸类型的抗性,完善鲜食玉米的加工流程,增强产品质量,让鲜食玉米更加满足消费者的口感、营养等要求。
4.加强物流供应:需要重视物流供应功能,加快现场收获,完善发布现场采收、质检结果及时信息,确保配送效率,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三、结语鲜食玉米具有抗病能力强、重视营养价值、清淡鲜美可口和抗旱性强等优势,发展受到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积极认可,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为了确保鲜食玉米可持续发展,把营养价值完整传播给消费者,国家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鲜食玉米的发展和推广,从而实现质量和市场共赢。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1 鲜食玉米的播期与优质高效栽培1.1 鲜食玉米的播期无论是在秋天播种还是在春天播种,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接播种,种植户一定要结合品种的特性以及特点,按照当前的环境特征举行播种。
春播要求地面温度达到12℃,早熟品种通常采纳直播的方式,同时,为了有效避开干旱以及高温天气对玉米授粉带来的影响,要增加种子的商品性。
种植户假如没有采纳订单种植以及规模种植的形式,还要注重调节玉米的上市时光,避开集中上市,进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种植户在生产中能够分期播种的形式,实现玉米分批上市。
1.2 优质高效栽培实现优质高效栽培主要利用以下几方面:第一,苗期管理,种植户要准时除草、定苗、间苗以及补苗,尤其是超甜玉米,营养不能充分满足种子的生长需要,针对这种状况,种植户一定要对其苗期强化管理;其次,肥水管理,种植户要结合玉米的实际生长状况,举行施肥和浇水,化学肥和有机肥合理配用,其中钾、磷以及氮等微量元素肥料科学搭配,避开氮肥过多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同时,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养分全面,一定要充分通过,种植户还能够挑选一些无机肥料、叶面肥料、腐殖酸类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保证养分全面均衡,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第三,防治病虫害,鲜食玉米对品质以及外观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实行科学的措施预防病虫害,在苗期浮现的病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黏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矮花叶病、粗缩病等,在中后期主要浮现的病虫害有蚜虫、棉铃虫、黏虫、玉米螟、锈病、茎腐病、青枯病、黑粉病、丝黑穗病、小斑病、大斑病等,种植户在挑选耐病以及抗病品种的同时,还要利用改善透光通风、清晰病株等措施预防各种病虫害,假如病虫害比较严峻,要挑选低残留、低毒以及高效的农药喷洒治理,要注重严禁使用一些剧毒农药,避开对人体造成损害;第四,采收,种植户要按照品种特征,在籽粒光泽饱满、花丝变黑干涸以及苞叶变松的时候采收上市,进而确保玉米的质量,通常状况下,糯玉米在授粉后一个月能够举行采收,甜玉米在授粉后22天能够举行采收,假如是早熟品种,要按照实际状况提前一到两天采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0)01-0045-01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杨玲侠1,朱雅琼2(1.宝鸡市渭滨区种子管理站,陕西宝鸡721006;2.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2200)摘要: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穿插分析了实施这些措施的科学依据。
鲜食玉米是特殊的玉米类型,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
只有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目的进行科学的生产准备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关键技术鲜食玉米是指从玉米的商业用途方面来划分的玉米品种类型,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这类玉米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不等玉米完全成熟就收获销售或者进行食品加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食玉米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宝鸡市渭滨区依托临近主城区的市场和区位优势,从2010年以来引进种植鲜食玉米,通过示范种植带动,目前已经发展到年均种植67hm 2的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近年来示范发展鲜食玉米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为了帮助农民朋友进一步提高栽培技术,在参阅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栽培关键技术,供参考。
1依据市场需求,结合种植条件,选择适宜品种1.1品种类型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种子市场供应的鲜食玉米品种主要有糯玉米、甜玉米和甜糯玉米3个类型。
一般来说,糯玉米产量水平高,市场售价较低,但需求量较大;甜玉米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大,但市场售价高;甜糯玉米的情况介于糯玉米和甜玉米之间。
在进行生产规划、选择品种时,应依据生产目的和目标市场,结合种植条件,选择正确品种类型。
1.2品种搭配一般来说,要选择产量高、甜糯性好、质地柔嫩、果穗均匀、出籽粒高、抗病性强的优良甜糯鲜食玉米品种,最好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延长市场供给时间,这样可以持续稳定上市,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或果蔬玉米,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等。
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等含量均大大超过普通玉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种植鲜食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鲜食玉米要做到优质高产,应注意以下措施的落实。
1前期准备1.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连片种植。
1.2整地早春播种鲜食玉米,采取秋整地、浇冬水、浅耙压等措施蓄足底墒,夏播鲜食玉米可借墒或造墒播种。
深耕20~25厘米,细耙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
2精细播种2.1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甜、糯鲜食专用玉米品种,如津糯、津黑糯系列品种、甜单8号等犹良品种。
2.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用种衣剂或粉锈宁、辛硫磷等拌种,以防止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丝黑穗病等的发生。
2.3隔离种植为保持品种特性,鲜食玉米要时空隔离种植。
2.3.1空间隔离同期播种的甜玉米要距离300~500米,以400米以上为佳;糯玉米的隔离距离相对较小,以200米以上为好。
2.3.2时间隔离不同的鲜食玉米品种要错期播种,播种期间隔30天以上。
2.4播种2.4.1适宜播期根据上市季节,鲜食玉米一般1年可种植2茬,采取早春地膜覆盖和夏季露地直播连作种植。
早春地膜覆盖一般3月上旬~3月中旬播种,6月底~7月初采收。
夏季直播在7月中旬,国庆节期间采收。
2.4.2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单位面积穗数和效益统一的关键。
精细点播,覆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为宜,一般每亩留苗3500~4000株。
早春地膜覆盖播种宜采取大小行种植,行比为1∶3~1∶4,大行距1~1.1米,小行距0.3~0.6米,每大行种植3~4行玉米。
夏播种植一般为等行距播种,行距0.6米,株距0.3米。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3.1.1放苗播种后10~20天,幼苗出土至2叶1心,用竹签在幼苗上方将膜划1厘米的口子,放苗出膜,然后用细土将破口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