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18.33 MB
- 文档页数:120
110KV变电站知识介绍(2014)一、变电站概述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2014年,我国110KV变电站技术已日臻成熟,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110KV变电站的相关知识。
二、110KV变电站的主要构成1. 高压开关设备:高压开关设备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高压线路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
2014年,我国高压开关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性能稳定可靠。
2. 变压器:变压器是变电站的灵魂,负责将高压电能降压至适合用户使用的电压。
2014年,我国变压器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低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主要负责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分配至各个用电区域。
2014年,我国低压配电装置品种繁多,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它能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切除故障部分,确保电网稳定。
2014年,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5. 自动化设备: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110KV变电站逐步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
2014年,我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水平不断提升,为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110KV变电站运行原理1. 高压侧进线:高压线路将电能输送至变电站,通过高压开关设备接入变电站。
2. 变压器降压: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压,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3. 低压侧出线:低压电能通过低压配电装置分配至各个用电区域。
4. 继电保护: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切除故障部分。
5. 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
四、110KV变电站的技术特点1. 高可靠性:2014年的110KV变电站采用了先进的高压开关设备和技术,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这些设备能够在极端天气和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变电站的分类及概述变电站的分类及概述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站的分类有如下几种:1.按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划分(1)系统枢纽变电站。
枢纽变电站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它的电压是系统最高输电电压,目前电压等级有220kv、330kV(仅西北电网)和500kv,枢纽变电站连成环网,全站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对枢纽变电站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枢纽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大,供电范围广。
(2)地区一次变电站。
地区一次变电站位于地区网络的枢纽点,是与输电主网相连的地区受电端变电站,任务是直接从主网受电,向本供电区域供电。
全站停电后,可引起地区电网瓦解,影响整个区域供电。
电压等级一般采用220kv或330kv。
地区一次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较大,出线回路数较多,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
(3)地区二次变电站。
地区二次变电站由地区一次变电站受电,直接向本地区负荷供电,供电范围小,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根据电力负荷而定。
全站停电后,只有本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站。
终端变电站在输电线路终端,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全站停电后,只是终端用户停电。
2.按照变电站安装位置划分(1)室外变电站。
室外变电站除控制、直流电源等设备放在室内外,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设备均布置在室外。
这种变电站建筑面积小,建设费用低,电压较高的变电站一般采用室外布置。
(2)室内变电站。
室内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均放在室内,减少了总占地面积,但建筑费用较高,适宜市区居民密集地区,或位于海岸、盐湖、化工厂及其他空气污秽等级较高的地区。
(3)地下变电站。
在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用电量大,建筑物密集,将变电站设置在城市大建筑物、道路、公园的地下,可以减少占地,尤其随着城市电网改造的发展,位于城区的变电站乃至大型枢纽变电站将更多的采取地下变电站。
这种变电站多数为无人值班变电站。
110KV变电站知识介绍(2014)一、110KV变电站概述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负责将高压电能降压至适合用户使用的电压等级。
2014年,我国110KV变电站技术已日臻成熟,广泛应用于城乡电网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110KV变电站的基本知识,包括变电站结构、主要设备、运行原理及安全防护措施。
二、110KV变电站结构1. 进线段: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进线塔,负责将电能从远方输送到变电站。
2. 主变压器:变电站的核心设备,用于将高压电能降压至合适的电压等级。
3. 低压侧设备:包括低压母线、开关设备、补偿装置等,用于分配电能至用户。
4. 控制保护装置: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保护,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辅助设施:包括消防、通信、照明等设施,为变电站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三、110KV变电站主要设备1. 主变压器:采用油浸式或干式变压器,具有容量大、损耗低、运行稳定等特点。
2. 断路器:用于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切断或接通电路,具有灭弧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3. 隔离开关:用于隔离电源,确保检修人员安全。
4.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为测量、保护、控制设备提供准确的电流、电压信号。
5. 避雷器:防止雷电过电压损坏设备,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
四、110KV变电站运行原理1. 高压电能通过进线段输送到变电站。
2. 主变压器将高压电能降压至合适的电压等级。
3. 低压侧设备将电能分配至用户。
4. 控制保护装置实时监控变电站设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辅助设施为变电站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五、110KV变电站安全防护措施1. 绝缘防护:变电站内所有带电部分均采用高标准绝缘材料,以防止电击事故。
同时,定期进行绝缘测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防雷接地:变电站设置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网等,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3. 防误操作:采用闭锁装置、电气联锁等技术,防止运行人员误操作导致事故。
变电站基本知识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输送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使用的低压电能。
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所以,了解变电站的基本知识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都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变电站的基本知识。
一、变电站的概述变电站通常包括高压变电设备、中压变电设备、低压变电设备、控制和保护装置、通信装置以及辅助设备,其中各设备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变电站。
变电站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输送的高压电变换成低压电,以供使用;二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对电能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二、变电站的类别根据变电站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1. 输电变电站:输电变电站主要是用来完成输电线路与配电网之间的电能转换,其额定电压一般在220kV以上。
2. 配电变电站:配电变电站主要用于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转换为低电压电,以供不同用户使用。
它们通常位于城市内部或者近郊的地区,其额定电压通常在10kV或者以下。
3. 换流站:换流站主要用于实现直流输电,它们一般有大功率的输电变压器,电容器和谐振电抗器等设备。
三、变电站的组成变电站由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构成,常见的设备有:1. 输电变压器:输电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输电变压器,它负责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转换为合适的低压电,以供配电网和消费者使用。
2. 低压配电盘:低压配电盘用于将输送来的低压电能从主线路分配给不同用户,并对其进行控制和保护。
3. 接地和保护设备:接地和保护设备主要包括接地开关、保护继电器、断路器等,它们的作用是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各种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4.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PLC,远动控制设备等,它们的作用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其稳定运行。
5.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主要作为变电站和外部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线路,光纤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等。
四、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变电站的分类及概述变电站的分类及概述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站的分类有如下几种:1.按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划分(1系统枢纽变电站。
枢纽变电站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它的电压是系统最高输电电压,目前电压等级有220kv、330kV(仅西北电网和500kv,枢纽变电站连成环网,全站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对枢纽变电站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枢纽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大,供电范围广。
(2地区一次变电站。
地区一次变电站位于地区网络的枢纽点,是与输电主网相连的地区受电端变电站,任务是直接从主网受电,向本供电区域供电。
全站停电后,可引起地区电网瓦解,影响整个区域供电。
电压等级一般采用220kv或330kv。
地区一次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较大,出线回路数较多,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
(3地区二次变电站。
地区二次变电站由地区一次变电站受电,直接向本地区负荷供电,供电范围小,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根据电力负荷而定。
全站停电后,只有本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站。
终端变电站在输电线路终端,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全站停电后,只是终端用户停电。
2.按照变电站安装位置划分(1室外变电站。
室外变电站除控制、直流电源等设备放在室内外,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设备均布置在室外。
这种变电站建筑面积小,建设费用低,电压较高的变电站一般采用室外布置。
(2室内变电站。
室内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均放在室内,减少了总占地面积,但建筑费用较高,适宜市区居民密集地区,或位于海岸、盐湖、化工厂及其他空气污秽等级较高的地区。
(3地下变电站。
在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用电量大,建筑物密集,将变电站设置在城市大建筑物、道路、公园的地下,可以减少占地,尤其随着城市电网改造的发展,位于城区的变电站乃至大型枢纽变电站将更多的采取地下变电站。
这种变电站多数为无人值班变电站。
变电站概述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电气主接线的拟订直接关系着全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电力系统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特别是:
第1.0.2条:系统设计应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在审议后的中期、长期电力规划的基础上,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进一步研究提出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应合理利用能源,合理布局电源和网络,使发、输、变电及无功建设配套协调,并为系统的继电保护设计,系统自动装置设计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等创造条件。
设计方案应技术先进、过度方便、运行灵活、切实可行,以经济、可靠、质量合格和充足的电能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
第1.0.6条:系统设计的设计水平可为今后第五年至第十年的某一年,并应对过度年进行研究(五年内逐年研究),远景水平可为第10~15年的某一年,且宜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
系统设计经审查后,2~3年进行编制,但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