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基本功练习缝合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69.07 KB
- 文档页数:1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级2班任课教师:季学日 月 年教研室主任签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临床手术过程中较常用的是手工缝合,手工缝合是外科必要的基本功之一。
根据缝合后切口两侧的对合临床上使用的缝合方法有多种,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
状态可将基本缝合方法分为单纯对合缝合、齐整合对,合缝确正根据缝线是否具有连续性而分为连续和间断缝合两种形式。
使创缘两侧组织直接平行对合的缝合方法称为单纯对合缝合;使创缘两侧部分组织呈内翻状态,以保持伤口表面光滑的缝合方法称为内翻缝合。
而外翻缝合则是使创缘的两侧部分组织呈外翻状态,被缝合或吻合的管腔结构内创面保持光滑。
连续缝合是指用一根内缘皮,紧太扎结,深太合缝缝线缝合整个伤口,在缝合起针和末针各打一结。
此法的优点是缝合操作省时,节省缝线,创缘对合严密,止血彻底。
缺点是逢陷线的一处折断可使整个伤口全部裂开,用于管道吻合时可能引起吻合口狭窄。
间断缝合是指每缝一针打一个结,由多个独立的线结完成伤口的缝合。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伤口缝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的对合,以求达到一期愈合。
浅而短的切口可按一层缝合,但缝合必须包括各层组织。
边距不等,两皮缘不在缝线所(二)组织缝合的要求是:①缝合切口两侧组织时,同一水平,对合错位包括的组织应是等量、对称和对合整齐。
②组织缝合后不能留死腔。
如仅缝合表层皮肤,使深层留有空隙,该空隙成为死腔,腔内可能出现积血或积液,不但延迟愈合过程,还可导致感染。
③缝合时要注意针距与边距。
打结的松紧要适度,使创缘要紧密相接、不割裂缝合部位的组织和不使结扎部位的组织发生缺血性坏。
④应选用合适的缝线。
-死为原则(图39)二、常用缝合方法手法示教 10)3(一)单纯对合缝合(图-15″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缝合方法,).单纯间断缝合(1每缝一针打一个结,各结互不相连。
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和内脏器官等多种组织的缝合。
【⼿术】⼗种基本的外科缝合⽅式(图⽂教学)⼀、单纯缝合1. 单纯间断缝合注意要点:1)进针要垂直,即针与创⾯切⼝平⾯垂直,可以轻提起切⼝2)针距1cm 边距0.5cm3)收线时,两⼿⽤⼒均匀4)⼀般要求全层穿透,特殊的时候可以选择⾮全层,如:浆肌层缝合2.“8”字缝合内⼋字缝合外⼋字缝合注意要点:1)多⽤于肌⾁等⼀般对张⼒要求不⾼的组织缝合,缝合肌⾁时,注意收线⼒度不能太⼤,以免所伤肌⾁2)其他同单纯间断缝合3.单纯连续缝合注意要点:1)总是同⼀侧进针,同⼀侧出针,打结时,记得留回头线就⾏了2)记得让助⼿收线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4.锁边缝合注意要点:1)同⼀侧进针,同⼀侧出针,与单纯连续缝合不同的是,出针的时候,要从上⼀针的内侧,穿出来2)记得让助⼿收线3)这个不⽤留回头线,要与双线打结4)其他同单纯间断缝合⼆:内翻缝合1. 垂直内翻缝合注意要点:1)收线要有⼀定的⼒度,这样才有效果2)⼀般⽤于缝合肠管,等对创⾯外⾯要求⾼的切⼝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2.平⾏内翻缝合注意要点:1)记得让助⼿收线2)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三;外翻缝合1.垂直外翻(褥式)缝合注意要点:1)注意1.4和2.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病⼈的状况进⾏调整1.2之间深度⽐3.4要厚2)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2.平⾏外翻(褥式)缝合注意要点:1)最后打结可以把回头线留在8号位置,打结2)记得让助⼿收线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四;荷包缝合注意要点:1)浆肌层缝合,不能全层缝合2)⼀边收线,⼀边将断端向⾥⾯送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
外科缝合手法图文讲解缝合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缝合的基本原则⑴.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
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
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致于发生泄漏。
⑵.注意缝合处的张力。
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
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⑶.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
缝合的分类及常用的缝合方法介绍缝合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翻缝合、内翻缝合三类;每一类中又按缝合时缝线的连续与否分为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按缝线与缝合时组织间的位置关系分为水平缝合、垂直缝合;有时则将上述几种情况结合取名。
外科基本操作之缝合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通道,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
缝合能起对合或闭合组织的作用,可促迸伤口愈合、止血以及帮助器官结构重建或整形。
近年来,有用器械钉合和黏合剂的方法代替一部分缝合,但缝合仍是最常用的方法。
缝合方法缝合有多种方式,基本上可分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3类,各类又有间断的和连续的两种。
缝合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治疗目的和组织结构不同。
良好的缝合应达到:①使组织对合,而且能保持足够的张力强度(如咳嗽时腹壁切口不哆开);②组织能顺利修复,直至伤口愈合;③缝合处愈合后不影响功能(如肠管吻合后无狭窄)。
任何方式的缝合,被缝线结扎的组织都会发生缺血,加以缝线的**,局部有炎症反应,所以,原则上缝合线骑跨的组织应尽童少,残留在组织内的线头应尽量短,手术中大多用间断缝合。
然而,连续缝合有增加组织对合的严密性、制止渗血和节省时间 (可比间断缝合节省一半以上时间)等优点,故可适当使用。
以下举一般的伤口缝合、肠管吻合和血管吻合为例,说明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的方法。
1.一般的伤口缝合主要用间断单纯缝合法。
缝合的层次是深筋膜、肌膜、腱膜、浅筋膜和皮肤。
骨節肌和皮下脂肪组织的张力强度很小,缝合后易撕脱。
间断单纯缝合的方式有:普通穿线(穿透)缝合,8字形缝合,U形缝合等。
显然,普通缝合的张力强度不如其他方式,但残留线头最小,故经常使用。
如果伤口张力很大,超过筋膜、腱膜用8字形或U形缝合的强度,则需用减张缝合,即用粗丝线或金M丝等将多层组织一并缝合。
为了避免缝线切人皮肤,应加弹性材料(如橡胶)于皮肤与缝线之间,以缓冲切入作用。
这种成块缝合影响组织层次的对合,故不宜常规使用。
2.肠管的吻合要求吻合处肠壁内翻和浆膜对合,主要是防止外翻后黏膜对黏膜,愈个合不良而发生肠内容物漏出。
肠管的黏膜较脆弱,浆膜很薄,实际可供缝合的是肌黏膜(mucosa muscularis)和肌层。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级2班任课教师:季学闻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复习上次课内容:
1手术消毒的范围和顺序
2、铺无菌巾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缝合
缝合的目的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离断的组织创缘相互对合,消灭死腔、起到止血及促进伤口早期愈合,重建器官结构或整形的作用。
吻合和钉合也属于缝合的范畴,前者是指将空腔脏器或管道结构作对合性缝合,维持其连续性;后者则指不用缝线而是借助于特殊器械,即钉合器来完成缝合或吻合的操作方法,同样可以恢复器官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尽管钉合器的使用简化了手术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钉合后的伤口对合整齐,组织反应轻微, 但是人体复杂的解剖关系不允许每个手术部位都使用钉合器;钉合器发生故障时,钉合不全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就使得钉合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临床手术过程中较常用的是手工缝合,手工缝合是外科必要的基本功之一。
临床上使用的缝合方法有多种,根据缝合后切口两侧的对合状态可将基本缝合方法分为单纯对合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
根据缝线是否具有连续性而分为连续和间断缝合两种形式。
使创缘两侧组织直接平行对合的缝合方法称为单纯对合缝合;使创缘两侧部分组织呈内翻状态,以保持伤口表面光滑的缝合方法称为内翻缝合。
而外翻缝合则是使创缘的两侧部分组织呈外翻状态,被缝合或吻合的管腔结构内创面保持光滑。
连续缝合是指用一根缝线缝合整个伤口,在缝合起针和末针各打一结。
此法的优点是缝合操作省时,节省缝线,创缘对合严密,止血彻底。
缺点是逢线的一处折断可使整个伤口全部裂开,用于管道吻合时可能引起吻合口狭窄。
间断缝合是指每缝一针打一个结,由多个独立的线结完成伤口的缝合。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伤口缝提问法
5 〃
理论讲解
15〃
图3—9正确与错误的
缝合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合十分牢固可靠,切口的张力由每个独立的结扣分担,一针拆开后,不影响整个切口。
缺点是操作费时,所用缝线较多。
一、缝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组织缝合的原则是:自深而浅并按层次进行严密而正确的对合,以求达到一期愈合。
浅而短的切口可按一层缝合,但缝合必须包括各层组织。
(二)组织缝合的要求是:①缝合切口两侧组织时,缝线所包括的组织应是等量、对称和对合整齐。
②组织缝合后不能留死
腔。
如仅缝合表层皮肤,使深层留有空隙,该空隙成为死腔,腔内可能出现积血或积液,不但延迟愈合过程,还可导致感染。
③缝合时要注意针距与边距。
打结的松紧要适度,使创缘要紧密相接、不割裂缝合部位的组织和不使结扎部位的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为原则(图3-9)。
④应选用合适的缝线。
二、常用缝合方法
(一)单纯对合缝合(图3—10)
1•单纯间断缝合()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缝合方法,每缝一针打一个结,各结互不相连。
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和内脏器官等多种组织的缝合。
2•单纯连续缝合法()从切口的一端开始先缝一针作结,缝线不剪断连续进行缝合直到切口的另一端作结。
作结前应将尾线反折部分留在切口的一侧,用其与缝针双线作结。
可用于张力较小的胸膜或腹膜的关闭缝合。
3•连续锁边缝合()亦称毯边缝合。
常用于胃肠道后
壁全层缝合或整张游离植皮的边缘固定。
4•“8”字缝合()缝合牢靠,不易滑脱。
常用于肌肉、肌腱、韧带的缝合或较大血管的止血贯穿缝扎(图3—11)。
5.皮内缝合()分为皮内间断缝合和皮内连续缝合(图手法示教
15〃
教学方法与手段
缝合太浅、残留死腔
边距不等,两皮缘不在
同一水平,对合错位
贯穿缝扎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3— 12)。
选用细小三角针和细丝线(0号或0/2号)或细的可吸 收缝线•缝针与切缘平行方向交替穿过切缘两侧的真皮层,最后 抽紧。
此法的优点是皮肤表面不留缝线、切口瘢痕小而整齐。
此 法多用于外露皮肤切口的缝合,如颜面部、颈部手术缝合。
6 •减张缝合()
常用于较大张力切口的加固缝合。
减
少切口张力,如张力较大的腹部切口依常规方法缝合术后可能发 生切口裂开,此时可在常规缝闭腹壁各层组织的同时, 每间隔2〜 3针加缝一针减张缝合,针距3左右。
其方法是采用粗丝线或不 锈钢丝线,于切口一侧距切缘 2处皮肤进针,达腹直肌后鞘与腹 膜之间出针,再从切口对侧的腹直肌后鞘与腹膜之间进针,穿过
除腹膜外的腹壁各层达切口对侧皮肤的对应点出针。
为避免缝线 割裂皮
肤,在结扎前,缝线上需套一段橡皮管或硅胶管以做枕垫, 减少缝线对皮肤的压力(图3—13)。
7 •贯穿缝扎()
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及组织内
有大血管,单纯结扎困难或线结滑脱导致再出血,如脾蒂的缝合 结扎等。
缝合要点是术者将钳夹组织的血管钳平放,从血管钳下 面的组织穿过缝针,绕过钳夹组织前或后在同一部位再穿过缝针 收紧结扎,亦称贯穿“ 8”字缝扎。
(二)内翻缝合法 常用于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其
优点是缝合后切缘成内翻状态,浆膜层紧密对合,有利于伤口粘 连愈合;愈合后伤口表面光滑又减少了伤口与其邻近组织器官的 粘连;内翻缝合防止了因粘膜外翻所致的伤口不愈或胃肠液、尿 液外漏。
但是,内翻过度有可能引起内腔狭窄。
1 •单纯间断全层内翻缝合(
) 首先从一侧腔内粘膜
进针穿浆膜出针,对侧浆膜进针穿粘膜出针,线结打在腔内同时 形成内翻。
常用于胃肠道的吻合。
2 •单纯连续全层内翻缝合(
) 用于胃肠道的吻合,
锁边缝合
连续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