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牛奶中的异物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奶牛疾病学(上下册)齐长明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序言一本书的编写,必须明确其编写的目的和要求。
本书在编写前拟定了详尽的编写概要,它要适应全国教学、科研和奶业生产的需要;要写成比较适用的《奶牛疾病学》教材;要写成有较高水平的参考书;要满足奶牛疾病方面临床需要。
要求写成内容丰富、知识全面的新书。
这本书编写的要求相当高,目的相当明确。
如果能达到,可以说这是一本我国顶尖的奶牛疾病方面的优秀著作,将在我国兽医教育、奶业科研和生产上做出巨大的贡献。
世界奶牛存栏数是23 413万头,产奶量是50 685万t。
2003年我国奶牛存栏数是700.71万头,总产奶量是1 434万t。
牛奶人均占有量,世界平均是80.4kg,发达国家是206.2kg,发展中国家是32.4kg,而我国只有11.01kg。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奶牛事业还比较滞后,但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增长速度很快,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
我国的奶牛事业,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就以首都北京来说,由三元、光明、伊利和蒙牛四大奶业集团占据北京奶业大部分市场。
三元奶业集团,其基础是原北京市各国营牛场,而其他集团,除自己发展的奶牛场外,主要是靠民营的奶牛场提供奶源。
在这种形势下,兽医保健技术除原北京市各国营农场有基础外,其他新建的民营牛场,牛场规模小,兽医保健技术薄弱,急需提高。
我国其他省市的乳业状况,基本上和北京市类似,甚至有的更差些,兽医保健技术更滞后。
兽医保健对于奶牛事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因为奶牛疾病严重影响奶牛事业的发展,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给奶牛事业发展造成重大打击。
据报道,2003年疯牛病重挫美国奶业经济,6个月损失30亿美元。
英国出现疯牛病,第一年的经济损失10.7亿~14亿美元,销毁的病牛合计损失超过150亿美元。
传染病如此,普通病造成的损失也很可观,因为普通病发病率更普遍。
根据英国R. J. Esslemont博士(1993)研究,每例蹄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蹄底溃疡为627美元,白线损伤和蹄底脓肿为257美元,腐蹄病和毛状疣为80美元。
进口奶粉“美素佳儿”多地现不明问题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3年第3期文/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目前的婴幼儿奶粉市场鱼龙混杂,奶粉的质量和安全一直是年轻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近日,本刊不断接到美素佳儿奶粉的质量情况反映。
美素佳儿三段奶粉中吃出大块黄色异物2 012年12月中旬,陈女士在江苏扬州文昌中路“母婴园”超市内购买了一罐“美素佳儿三段奶粉”。
但让陈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给孩子冲泡奶粉时竟然发现,罐里奶粉中有一大块长约几厘米的不明黄色异物,不知是什么东西,取出时这个黄色异物沾满了奶粉。
当时,陈女士感到非常的气愤,这罐奶粉已经给孩子吃去了一多半,陈女士非常担心这个黄色异物会不会产生危害,剩余的半罐奶粉再也不敢给孩子吃了。
2013年1月4日,陈女士拨打了美素佳儿奶粉400电话投诉,美素佳儿奶粉系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销售。
公司答应给陈女士进行处理,同时提出收回陈女士家剩余的半罐奶粉。
据陈女士反映,十多天时间内她多次电话联系富仕兰食品贸易公司,但扬州分销商方面一直反应迟缓,处理不积极。
她于1月17日最后一次打电话追问后,无果,遂反映至中国质量万里行,希望能帮助解决。
1月23日,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工作人员拨打了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客服电话,客服经理贺先生回复称“美素佳儿奶粉100%荷兰原装进口”。
但消费者陈女士在“美素佳儿三段奶粉”中吃出了大块黄色异物,其原因不得而知。
2月19日,陈女士告知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人员,富仕兰食品贸易公司安排人员对她所购买的“美素佳儿三段奶粉”给予了原价退款处理,并拿走了陈女士家剩余的罐装奶粉。
当陈女士当面问及“美素佳儿三段奶粉”中吃出的大块黄色异物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存有异物时,富仕兰食品贸易公司人员也并未做出任何解释。
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里有红色异物2012年9月27日,张先生在浙江嘉兴嘉善大润发蘑菇宝贝店购买了一罐“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
2022蒙牛纯牛奶外检验报告2022年蒙牛纯牛奶外检验报告摘要本文基于2022年蒙牛纯牛奶的外检验报告,分析了该产品在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的表现。
结果显示,蒙牛纯牛奶在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产品品质良好,值得消费者信赖。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纯牛奶作为重要的乳制品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对纯牛奶的检验和质量监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蒙牛纯牛奶为例,对其外检验报告进行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一份权威可信的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国家标准《牛乳及其制品质量》(GB 19646-XXXX)的相关检测方法。
共检测了蒙牛纯牛奶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
结果外观检测结果显示,蒙牛纯牛奶外观为乳白色,无明显异物,没有沉淀,无杂质。
气味检测结果显示,蒙牛纯牛奶无异味,味道纯正。
口感检测结果显示,蒙牛纯牛奶口感纯正,无异物感。
讨论从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来看,蒙牛纯牛奶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外观无异物、无沉淀、无杂质,味道纯正,口感纯正,无异物感。
这些结果表明,蒙牛纯牛奶产品品质良好,是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品牌。
结论本文分析了2022年蒙牛纯牛奶的外检验报告,结果表明该产品在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品质优良,值得消费者信赖。
同时,这份报告也表明了我国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监管制度和检测技术越来越完善,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和购买食品产品。
建议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觉,了解自己所购买的产品信息和生产商的信誉。
除了外检验报告,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标签和相关资讯,了解产品的生产地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同时,我们也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最后,如果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正。
结语食品安全和品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蒙牛纯牛奶的外检验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权威可信的参考。
食品添加剂案例
一、蒙牛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结果公告,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
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
谷物尤其是玉米和花生,很容易出现黄曲霉素污染,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食用后,一部分会蓄积在动物的体内,另外一部分则会转化到乳汁和尿液中,经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B1饲料的奶牛产出的牛奶中,其中便含有黄曲霉毒素M1.而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
在卫生部官网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中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很强的致癌性,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微克/公斤,粮食中黄曲霉毒B1为10微克/公斤。
据乳业专家推断,牛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很可能来源于饲料。
泰乐祺科技推出奶及奶制品中黄曲霉素M1专业解决方案- 针对近日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的蒙牛乳业(眉山)和福建长富纯牛奶抽查的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问题。
蒙牛乳业对此向民众进行了致歉申明,反应了民族企业的责任心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对于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在之前的相关食品卫生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其中:鲜乳及其乳制品(折算为鲜乳汁)不得超过0.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1。
(GB 2761-2005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9676-2003国家标准—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谷物、坚果、花生、棉籽粉、玉米、干辣椒粉等食品中以及一些与人类血液,动物饲料相关的产品中。
霉菌的生长并不一定表明黄曲毒素的存在,因为黄曲毒素只有在湿度、温度适合及通风良好才会生成。
黄曲霉素B类具有蓝色荧光,G类具有绿色荧光。
除了蔬菜中常见的(B1,B2,G1,G2),还有存在喂食了有毒饲料的奶牛的牛奶中的黄曲霉素M,其中毒性最高的M的代谢物为4-羟基化的产物Bs.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也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其危害巨大,人类日常消费食品中如牛乳及其制品是易受到黄曲霉毒素M1污染的食品之一。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其实主要是指黄曲霉毒素比砒霜毒。
目前来讲,Aflatoxin M1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检测法等。
液相色谱法可以精确的检测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微小含量。
而使用黄曲霉毒素M1 ELISA试剂盒则能够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
作为国内专业从事霉菌毒素检测技术与产品服务的主要供应商, 2010年泰乐祺科技投巨资成立了"检测应用实验室",重点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尤其是涉及霉菌毒素安全等检测技术问题,以期望快速提出解决方案。
奶粉异物客诉处理:从客户关怀到品牌保障目前市面上的奶粉大牌不胜枚举,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被尽可能多的宣传营销所吸引,选择了一款牌子觉得信任一家品牌,却因为质量问题而遭遇异物客诉。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事情,在处理异物客诉时应该重视客户关怀,不断提升品牌保障力度。
在出现类似问题之后,企业应当立即第一时间回应客户,可以通过热线、网络、门店等渠道开通专线,并在工作一天内及时回复。
对客户反馈及时采取措施,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给予客户合理赔偿,可以是商品代金券或者实物商品。
当然不仅如此,企业在市场推广之余,也应加强奶源管理和生产过程监控,掌握好产品质量,以达到杜绝不合格产品、注重奶源稳定、加强检验机制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逐步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感。
针对异物客诉的处理,企业要履行更新换代与服务协议等承诺原则,时刻牢记着消费者是自己的宝贵财富。
在数据化的时代,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口碑对于推广企业品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应当时刻关注自己和品牌的形象,把握好客户关怀这一核心,努力在维护品牌形象争取消费者最大化利益的同时,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三聚氰胺污染乳品事件的思考及对策2008-11-17 11:57:09 【 大 中 小 】【您是本文第 位读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乳制品行业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挣脱了计划经济的束搏之后,以市场化的商业模式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十年来乳业经济每年以 20%的递增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乳业同期1.5%的增长水平。
2007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680多万吨,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达到 29.69公斤,奶农实现买奶收入1000亿元,同时拉动6000亿元的养殖、饲料、运输、包装、乳制品加工及产品销售等链条产业的经济发展。
应该肯定乳业在丰富人们“菜篮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大家注重于追求乳业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行业上的规范管理,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类似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等问题。
这次三聚氰胺污染乳品事件对全国的乳行业,形成了一场巨大的震荡和冲击,无论是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国内的乳品、奶牛养殖、相关的链条产业以及我们在国际上的食品安全形象利益,必将付出怵目惊心的巨大代价。
我们作为从事乳业及原奶生产管理的工作者,是经历这场灾难的当事人,大家在流泪的同时要认真反思、客观评价我国的乳业发展,深刻检讨我们在发展中犯过的错误以及存在的问题,透过三聚氰胺事件的表面,认真剖析我国乳业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根源,研究总结出科学的措施来应对这黎明前的挑战。
1 酿成三聚氰胺污染乳品事件的五个主要原因1.1 乳制品企业失去了掌控奶站的实质性权利,让不法奶站业主(奶贩子)非法谋取私利有机可乘。
在计划经济时期,奶站是乳制品企业的一个直属单位,由企业投资建设奶站并派出专业人员负责牛奶的收购管理,企业直接掌握和控制奶站的人、财、物。
而当今的奶站在所有制性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应该肯定奶站发挥了企业与奶农的纽带、提高奶源质量、促进我国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大约有奶站30000个,其中只有少部分是乳制品企业直属牧场奶站,绝大多数奶站是由个体业主投资兴建并自主管理。
生乳异味产生的原因及分析白延琴;史慧智;王若勇;辛亚平【摘要】生乳的滋味、气味是衡量奶牛健康和牧场生产管理的指标,也是《生乳质量标准》中重要的感官指标,极大影响成品牛奶的口感和质量.本文介绍了生乳滋气味的概念、分类、检验方法、各种产生原因的分析,为奶牛场饲养管理、原奶品质把控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生乳;异味;原因及分析【作者】白延琴;史慧智;王若勇;辛亚平【作者单位】延安市子长县畜牧局史家畔畜牧站,陕西子长717399;蒙牛乳业宝鸡分公司;渭南市畜牧兽医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9+1生乳是指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
感官要求色泽呈乳白色或微黄色;组织状态呈均匀一致液体,无凝块、无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滋味和气味具有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乳”在离开乳房时通常是无菌的,而且在常温下即使不作任何处理,在最初的数小时内还有相当稳定的“自然抑菌”能力,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才极易因微生物导致腐败变质。
因此,“投料加工之前的生乳”的安全性并不取决于它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而是由生乳“被污染程度”所决定的。
生乳的滋气味通俗的说法是一种“味道”,用食品专业术语来表达则应为“滋气味”,属于食品传统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感官和质地性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
生乳滋气味在现行国家标准GB6914中是:“应为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异物,不得出现红色、绿色或其他颜色,不得有苦、咸、涩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其他异常气味”。
我国“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45的表达是:“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肉眼可见杂质和其他异物;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冰淇淋本部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编号:Q/MN-BL/GL22.1-1-2009-21 目的为冰淇淋本部各部门工作提供标准及规范,同时为满足产品质量管控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效提高冰淇淋产品实物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冰淇淋本部各部门、各生产基地。
3 文件换版说明本文对Q/MN-BL/GL22-1-2009-1《冰淇淋本部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全文内容作了修订。
4 原辅料质量环节4.1 工作内容采购渠道的控制如下:(1)采购渠道由采购部门确定,供应部门执行,品质保证部监督;采购渠道确定后,供应部门必须依据确定的采购渠道进行采购,品质保证部仅对采购部门确定的采购渠道内的原辅材料进行检验,非采购渠道内原辅材料一律不予检验。
第一次到货的产品必须将近六个月的型式检验报告(0.9%氯化钠注射液、味精不用提供型式检验报告)、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食盐需提供《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农产品除外)(危险化学品应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含过氧乙酸的消毒剂应取得:省级或省级以上卫生部门的毒理学报告证明其作为食品用具消毒剂使用时无毒;有省级或省级以上卫生部门批准消毒剂文件资料(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符合本标准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必须同时满足)的复印件或传真件随货带到各生产基地,并交到品保处原辅料质检处备案,否则各品保机构将不予检验;主要原料(奶粉、糊精、葡萄糖粉、绿豆沙、饴糖、果汁、油脂、蛋白粉)的供应商必须经过评审,评审必须满足现行有效《集团产品质量管理细则》的要求,同时可参考采购部下发的现行有效的《供应商评估方案》;(2)采购部必须保证确定渠道的原辅料符合我公司技术要求;原辅料制造商、产品型号、配方与实物名称一致;标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通过QS认证的必须通过;(3)采购部在采购渠道发生变更时,在变更后二个工作日内将采购渠道明细进行更新并发到品质保证部备案,品质保证部负责将采购渠道明细在一个工作日内发送至各品保机构,各品保机构严格按品质保证部下发的最新的采购渠道执行,由供应部门或采购部门直接下发到各生产基地的渠道视为无效;(4)进货渠道如果规定的是贸易公司,则必须明确所供原辅料所有生产制造商的名称,并提供生产制造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常见掺假乳的检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由于牛奶具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和老少皆宜等特点,故被誉为仪器中的"皇后"。
因此对鲜牛奶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
在市场经济的潮中,奶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常常会在鲜奶中掺假,这势必会影响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的内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势必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对于掺假牛乳的鉴别十分必要。
按掺入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电解质物质:常见的有中性盐,弱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及其它盐类。
掺入目的为了增加相对密度,有的为了中和牛乳酸度,掩盖酸败。
非电解质物质:是指在水中不发生电离,以真溶液形式存在于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蔗糖等。
胶体类物质:一般都是大分子液体,以胶体溶液、乳浊液等形式存在,如米汤、豆浆等。
防腐剂类物质:指具有掳或杀菌能力的物质,常见的有甲醛、硼酸及其盐类、苯甲酸、水杨酸等。
杂质:指与牛乳呈互不相溶状态的物质,更严重者在牛乳中倒入牛尿、人尿和污水。
一、牛奶中掺水的检验1.测相对密度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
仪器及设备:密度计(20℃/4℃);温度计(100℃,棒状水银温度计);玻璃量筒(250mL)。
操作方法:将鲜牛奶充分搅拌均匀,取样200~250 mL,沿量筒壁缓慢倒入,然后将密度计轻轻插入量筒内,待静止后读数。
同时测定牛奶温度,最后算出比重值。
操作简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2.测冰点检验牛乳是否掺水,冰点测定方法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
正常乳的冰点为-0.525~-0.565℃。
一般相当稳定,如果向牛奶中掺水,稀释后的奶冰点会升高,掺水量越多,冰点也越高。
一般地,每掺入1%的水,可使冰点上升0.0054℃。
检测时用冰点测器进行测定。
按公式计算。
3.测非脂乳固体含量牛乳掺水后,牛乳中各组成成分含量降低,可测定乳中非脂乳固体含量来推算掺水量。
牛奶吸管里生虫卵?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济南章丘山水泉城南城小区的郑先生就最近遇到了个稀奇事,这稀奇的不是牛奶,而是喝牛奶的吸管。
吸管里竟然有虫子,虫子还生出了虫卵。
“两个吸管里都有虫子,就不应该是特别偶然的这个事了,而且这个虫子是活的。
两个虫子都是活的,不是无菌灌装吗?”郑先生向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还真是有图有真相,有虫又有卵。
关键这是喝奶用的吸管,虽然都说虫卵蛋白质含量高,但谁也不愿把它吞咽到自己的肚子里呀。
郑先生说,这箱奶是蒙牛特仑苏有机纯牛奶,一个月前,他的母亲生病住进了济南齐鲁医院,很多亲友都拿着牛奶来看望,之后这些牛奶就被带回到了章丘,山水泉城南城小区郑先生的家里。
在发现吸管里生虫卵后,他也联系上了章丘蒙牛客服。
“(客服)说这个没问题,我们这么些牛奶里才出现这么个几率,这个是正常,最大的处理意见就是你发现两个虫子,我们就再跟你两提牛奶,它也承认这个奶是他的奶,我让他看了批号、商标,是真品,不是贴牌或者是假冒伪劣的。
”郑先生说,事情到现在一直没有处理意见,主要是因为郑先生撕开了包装,这虫子到底是怎么来的,还真是说不清楚了。
“他说你把包装拆开了,我们就很难给你处理这个问题。
”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牛奶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站牛奶频道详细了解。
食品混有异物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食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物污染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异物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与原材料或食品不相关的物质或物体未经处理或授权,意外地进入食品中的现象。
这些异物可能是金属片、塑料碎片、玻璃碴片、虫子、细菌、霉菌等。
它们的存在不仅对人们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某些食品的信任度下降。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混有异物现象,本文将从异物污染的定义和背景入手,介绍食品中常见的异物,并分析异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预防和控制异物污染的措施,以期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食品混有异物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才能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食品,形成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和呈现信息:1) 引言: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食品混有异物的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我们还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异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控制异物污染的措施。
2) 正文: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异物污染的定义和背景。
我们将介绍异物污染的概念,包括它是如何在食品中存在以及如何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的。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食品中常见的异物类型,例如金属、塑料、玻璃等,以及它们可能如何进入食品生产过程中。
3) 结论: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异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强调预防和控制异物污染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可能的措施和方法,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降低异物污染的风险,并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食品混有异物的问题,从而增加读者对此议题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我们将提供有关预防和控制异物污染的实用信息,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指导。
蒙牛OMP事件:从事实辩解到价值沟通
2009年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发函,要求责令蒙牛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这个函件引来媒体及公众对特仑苏OMP牛奶的食用安全性提出的疑虑,部分超市主动对特仑苏牛奶下架。
一轮新的危机再次爆发。
几个月前所爆发中国奶业三聚氰胺大“地震”,让蒙牛损失巨大。
OMP危机的爆发,让蒙牛又一次被陷入舆论谴责与市场失守的双重煎熬之中。
事件启示:
面对种种疑惑与批评,蒙牛回应的惟一准线就是OMP是安全的,蒙牛特仑苏是值得信任的。
蒙牛表面是与公众在对话,其实却是在对抗——双方诉求重点已经不在同一层面之上。
无数过往的危机事件告诉我们,事实总是脆弱的,当危机来袭并且不断深化时,公众对于企业的期望已不仅仅是企业抹清事实之镜,而希望从更高的价值层面获得企业的反馈。
在危机之中,关于事件起因、发展、后果等数据、证据的呈现属于事实之维,而对事件的反思、道歉、沟通、承诺等则属于价值之维。
所以,重大危机爆发之后,如果企业只一味执着自己是对或错、是或不是、有或无这个层面的事实之维,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公众怒气的。
心与心的沟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真诚承诺与行动,才是化解危机的有效之道。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真诚承诺与行动,才是企业化解危机的有效之道。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于景华从物料、包装、灌装3个可能来源分析后认为,酸奶在正规工厂生产过程中混入虫卵的概率几乎为零。
FOOD INDUSTRY I LOW-DOWN近日,消费者俞女士向监管部门和媒体反映,称其在购买的“简爱”高蛋白酸奶中发现黄色卵状物,且“虫卵”第二日成活蠕动。
围绕着该事件,目前有3大问题待解:“异物”如何会变成活虫?酸奶生产过程有无可能混入虫卵?代工模式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此,简爱酸奶品牌方广州市朴诚乳业有限公司6月14日发布声明称,该“异物”并非虫卵,而是杯子边缘或盖膜上粘连的酸奶,监管部门调查显示简爱同批次产品及其他产品无质量问题,目前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简爱声明,同期展示的检验报告显示,送检“活虫”疑似麻蝇幼虫,由于麻蝇为卵胎生,直接生产幼虫,因此人们无法看到其虫卵。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于景华从物料、包装、灌装3个可能来源分析后认为,酸奶在正规工厂生产过程中混入虫卵的概率几乎为零。
有业内专家提醒,开封后的酸奶如果存放不当,容易吸引麻蝇并产生污染。
“虫卵”疑似麻蝇幼虫近日,消费者俞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简爱食品旗舰店购买了100ml*12杯高蛋白酸奶,快喝完时在杯子边缘发现黄色卵状物,怀疑是虫卵。
商家请消费者用胶带封好异物,寄回辨别。
俞女士第二天准备邮寄时,发现“虫卵”已成活蠕动。
6月14日,简爱品牌方朴诚乳业发布声明称,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消费者反映的“异物”并非虫卵,而是靠近杯子边缘或盖膜上粘连的酸奶。
经第三方检验机构鉴定,消费者保留的虫体样本大概率为麻蝇幼虫,麻蝇并不产卵,而是直接产幼虫,这意味着“先发现虫卵而后孵化“简爱”酸奶有异物,谁之过?郭铁文42 I FOOD INDUSTRY I成幼虫”的说法并不成立。
记者拿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朴诚乳业向该机构送检了1份虫体样本,经3位昆虫分类专家会诊,确认为双翅目幼虫,疑似麻蝇幼虫。
对于这一检验结果,国内一位知名有害生物防治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昆虫产卵到环境中,在合适条件下经过6-8个小时就能孵化出幼虫,而麻蝇比较特殊,它是卵胎生,即成虫直接产出活的幼虫,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它的虫卵。
今天早上发生一件特别让人恶心的事情,一天之计在于晨,我想今一天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了,现在想想还让人恶心的想吐。
因为工作需要我是一个夜班工作者,为了促进睡眠我每天早晨早饭后都会习惯性的喝上一包牛奶,就在今天早晨我随手从箱中拿出一包一直比较认可的蒙牛240ml袋装的纯牛奶,打开包装喝下第一口后,竟然发现有异物,将异物放到手中是长方形块状,用手捻很容易碎,但是碎了散发的味道就让人这辈子也忘不掉,恶心的我把早饭都吐出来,特别特别的腥臭,像是肉的腐臭味,我用洗手洗液洗了三遍手上还残留这种恶臭,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怎么说蒙牛也算是个牌子,相对而言我是比较信任的,早就在网上看到蒙牛的酸奶中异物,但是没想到我喝了三年的纯牛奶里也有异物,想想那种恶臭就让我反胃,没想到蒙牛的纯牛奶质量都这么靠不住,现在的纯牛奶还能喝吗?质量还能有保证吗?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来想去想把问题反应反应,然后拨通了消费者热线:400-6603333,105号话务员接听的电话,我反应牛奶中有异物的事情,人家让把牛奶先留着等工作人员过来,就这牛奶又腥又臭我怎么留着?早让我倒了,异物更别说了早在好奇心下将其碾碎在手中,被恶臭熏散发后让其随水流走了,上那里还能保留着?现在看着鲜牛奶的箱子我都感觉到恶心,更别说留着那份有异物的奶和异物,然后人家心平气和的问了问包装类型,生产日期:1G20150508BV2100:54,地址,电话,让把其他的奶留着等工作人员过来处理,早上9:20到的电话到现在(写时时间19:00)一直也没接到蒙牛工作人的电话,这就是中国牛奶一个不错品牌处理牛奶中有异物的态度和方法,对这种事情一点都不上心,轻描淡写的说等工作人过去,要等到猴年马月?中国就这样的厂家存在着,中国的奶谁还敢大胆去的喝?除非不要命的。
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奶业还有明天吗?
我将此事发表到网上不是针对那个牌子的牛奶进行攻击,我给它没有仇,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喝奶时要谨慎,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让大家放心的!不是所有的牛奶喝出异物都给处理的!反正是经过此事之后我将“断奶”,现在我看到纯牛奶的箱子我就发怵,心里有阴影了,更别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