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价

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价

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价

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价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2)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自然灾害的监测与 防御(2)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能够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实行监测 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解析:除B项涉及的作用外,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还包括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 答案:B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能够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解析: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基本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再结合本题的题干不难判断出D项准确。 答案:D 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世界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卫星云图制作的过程是,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然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未来的24小时或48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做出天气预报。 答案:A 4.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作用的连续性表现在( ) ①灾前预警②灾中跟踪③灾后评估④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④ 解析:四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连续性表现在 ①②③。 答案:A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实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据此完成5—6题。 5.自然灾害监测的主体包括( ) ①监测机构②监测机构③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④多种自然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④ 6.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 )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害③水文灾害④生物灾害⑤气象雷达⑥基层社区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①③ D.①②③④⑤⑥ 5—6.解析:只要熟悉教材图3.1,不难看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各级组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检测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虞建荣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 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3~4 题。 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4.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是 A.a B.b C.c D.D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 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 饮水困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6.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7~8题。 7.根据雨带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 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 D.5~8月 8.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 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图10,回答9~10题。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班级:土地资源管理121班 设计人员: 学号:113932140姓名:吾提克·克得艾里 学号:113932110 姓名:达尔曼·赛力克 指导教师:肖峰 成果编号:LIS- 113932140 113932110 设计时间: 报告成绩:批改时间/签名: 目录 前言 0 1、系统目标 (4) 2、技术思路 (4)

2.1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监测网点的布设—标准监测点的选择及其数量和分布6 2.2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7) 2.3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配套辅助软件 (8) 3、工作流程 (8) 3.1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 (8) 3.2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工作流程如下: (10) 3.3功能模块 (11) 4、数据库 (14) 表1:[监测点信息表] (14) 表2:city [城市表] (16) 表3:城市主要自然灾害指标体系 (16) 表4: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指标强度分级 (17) 5、处理流程 (18) 6、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8) 7、学习心得 (20)

8、参考文献 (2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关注。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但自然灾害也是可以预防的。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损失远比事前预防要大得多。应急管理的重心正在从事后应急转向事前预警。加强应急管理预警工作建设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工作重点。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是作为有关自然灾害预警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传播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传统学科(如土地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处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数据的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互联网和土地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其新概念层出不穷、技术日新月异。 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数据主要是动态监测环境数据、日常所产生的社会变更数据、GPRS 定位监测的成果数据、与监测单位管理密切相关的数据、规划与现状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分为空间与非空间两大类,其中的环境基础数据与各种背景地理信息在空间上都统一地理坐标为基础,环境基础数据伴有大量的相关属性信息。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汇集、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模块等。预警信息发布模块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及时向各类预警对象发布预警信息。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灾害防御系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004]

附件3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大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围绕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等5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示范,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重大水旱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备、应用示范、技术及风险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并完善从全球到区域、单灾种和多灾种相结合的多尺度分层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关键技术、信息服务、仪器装备的标准化、 —1—

产品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2017年拟优先安排30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约6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以上。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 1.1强震危险区活动地块与孕震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体地区与强震高危险区重合的区域,以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理论为指导,研发基于深部行为和物理机制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孕育动力学模型;研究我国大陆强震构造环境的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强震地点预测理论。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于板块内部的区域强震孕育动力学模—2—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浙江省洪灾多发于6月至9月。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至9月的台风季节,都易暴发洪灾,致使农田受淹,村庄 被冲,房屋倒塌,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 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 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 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 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 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 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 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 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

平邑一中高二地理《自然灾害》限时训练 、选择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 C.1976 年唐山大地震 D.2005 年 3 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 染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 .致灾因子强度 C. 孕灾环境大小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 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 .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5. 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 .“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C .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 .中心最大风力在 6 级以上 7.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 ② 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B .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 量 D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清晨 6 时10 分,飓风 卡特里娜 ”裹胁狂 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 145 英里(约 233 千米),淹没路 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 5-9 题。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大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围绕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等5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示范,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重大水旱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备、应用示范、技术及风险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并完善从全球到区域、单灾种和多灾种相结合的多尺度分层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关键技术、信息服务、仪器装备的标准化、 —1—

产品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2019年拟部署27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概算约5亿元。结合中央财经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要求,本年度重点围绕大地震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部署有关研究方向。 项目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有关应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对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以上。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其他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及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区开展。 本专项2019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2—

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2)练习讲解

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 1.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 ) A.飞机轰炸B.跨流域调水 C.修水库D.加固大堤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重要的地震带,几乎囊括了世界90%的浅源地震和60%~7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同时也是干旱、洪水、热带风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多发区。 材料2:干旱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各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的程度差异很大。 (1)材料1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性?环太平洋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和华北地区受旱灾影响的差异及成因。 3.水旱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而目前人类还无法改变大气环流,因此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具体到干旱,它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表示:应急援助必不可少,而帮助当地进行农业转型,建立长期粮食安全体系也是重中之重。请结合所学,回答东非防御干旱的措施有哪些。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5.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是( ) 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②黄河中上游防护林 ③西气东输 ④沿海防护林 ⑤大亚湾核电站 ⑥加固荆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④⑥ 6.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7.中国防灾、减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问题。 1.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有() ①三蛱水利枢纽②三北防护林③青藏铁路④西气东输

中国的自然灾害 测试题1

中国的自然灾害测试题1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 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 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3.与其他地区比,地区Ⅳ分布最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7.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8﹒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9.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10.“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防御寒潮和台风 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 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 D.防治洪涝和滑坡 11.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回答12-13两题 12.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 .洪涝 B .火山爆发 C .地震 D .干旱 13.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 A .地震 B .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A B C D

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2)练习讲解

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1.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 ) A.飞机轰炸 C.修水库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重要的地震带,几乎囊括了世界90%的浅源 地震和60%?7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同时也是干旱、洪水、热带风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多发区。 材料2:干旱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各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的程度差异很大。 (1)材料 1 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性?环太平洋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和华北地区受旱灾影响的差异及成因。 3.水旱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而目前人类还无法改变大气环流,因此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具体到干旱,它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表示:应急援助必不可少,而帮助当地进行农业转型,建立长期粮食安全体系也是重中之重。请结合所学,回答东非防御干旱的措施有哪些。 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5.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是()

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②黄河中上游防护林 ③西气东输 ④沿海防护林 ⑤大亚湾核电站 ⑥加固荆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6.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7.中国防灾、减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问题。 1.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有() ①三蛱水利枢纽B.跨流域调水 D.加固大堤 ②三北防护林③ 青藏铁路④ 西气东输 1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北京市的应急避难场所() A.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 B.更好地利用公园和绿地 C.能有效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 D.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8.为增强重庆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B.在山区大规模进行格栅坝建设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测试题《应对自然灾害》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_。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台风、洪涝、________、滑坡、________、病虫害等。 3、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除了______的原因外,人类在______、_______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______自然灾害。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_____程度、______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______。 6、自然灾害_______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______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______。 7、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____________”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9、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_________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____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台风多发于夏秋之间。() 2、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 3、2008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 4、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5、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 6、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7、蓝色预警信号表示一般。() 8、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9、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10、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B.洪涝 C.旱涝 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 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证明,做好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各班要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死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凡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2020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测试卷及答案

2020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 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______多,______广。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______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______损失,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______和______发展。 3.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增强_______的意识,提高_______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______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_______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_______工程。 5.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_______的______精神_。 6.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_______,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21分) 1.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雷电交加时,我们要在大树下避雨。() 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4.山洪高发期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比较安全。() 5.在重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6.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乘电梯尽快离开。() 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蓝色代表紧急程度为较重。()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我国造成损失比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和地质灾害 C.台风 2.森林被乱砍乱伐,会诱发以下哪种自然灾害()。 A.干旱 B.泥石流 C.地震 3.当泥石流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站在泥石流下方不动 B.向泥石流流的方向跑 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是特别严重,用()色表示。 A.黄 B.橙 C.红 5.下列避险行为正确的是()。 A.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题库·多选题及其答案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题库·多选题及其答案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多选题 1、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 ) A、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 B、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C、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D、敲击水管求救 2、突发地震时,高层居民不应采取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 A、乘坐或躲到电梯里 B、就近躲在小开间的房间内 C、跟随拥挤的人群沿楼梯逃生 D、跳楼逃生 3、平房居民在地震时不应采取哪种方式避灾( ) A、就近趴在桌子和床旁边 B、感到震动时,立即携带电视机等易碎物品外逃 C、躲在窗户下面 D、可能时关掉电源、气源、火源 4、地震后燃气泄露时怎么办( ) A、切断总气源,迅速离开现场 B、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气 C、光线较暗且照明电路被地震破坏时,点燃蜡烛找到燃气泄露口,用湿毛巾堵塞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找机会尽快逃离 5、地震后被埋压住怎么办( ) A、如果可以自救,则扒开掩埋物,使身体脱出,摆脱困境 B、如果无法自行脱困,争取寻找或扩大可呼吸的空间 C、若已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D、尽力向外抽拉身体 6、正确的避震姿势有哪些( ) A、蹲或坐下,降低身体高度

B、站立不动 C、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D、不同的人靠在一起 7、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8、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安全避险的地方有( ) A、阳台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墙角 9、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下列可行方法是( ) A、立即从楼上往下跳 B、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绳索(也可以将床单、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结成绳)拴牢后,沿绳爬下 C、若被困于二楼,也可以先向外扔一些被褥坐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 D、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的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援救 10、如果一个人衣服上有汽油,并且燃烧起来,应该( ) A、脱掉衣服 B、立即就地打滚 C、迅速奔跑,找灭火器 D、用湿棉衣裹在着火人身上 11、利用楼梯逃生时应注意什么( ) A、不要拥挤 B、可以沿着应急指示灯逃生 C、听不熟悉环境的人疏导 D、下楼时有秩序地将另一半楼梯让给消防队员 12、被火困在屋内怎么办( ) A、关闭火场与自己之间的所有门窗

自然灾害的监控与防御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基本知识】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第四节自然灾害测试

《第四节自然灾害》测试题 清华附中谷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A.我国贵州夏季持续干旱 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 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在横断山脉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 2.下面的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图 1 3.图1中,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是() A.A B.B C. C D.D 4.火山爆发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洪水

C.干旱 D.台风 5.下面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是() A.种类多 B.分布广 C.频度高 D.发生少 6.下面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面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 B.三峡大坝──防御洪水 C.设置防护网──崩塌 D.砍伐森林──防治滑坡 8.在面对地震时,下面哪种应对措施是错误的?()A.撤离到安全地带 B.回屋抢救财产 C.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D.远离疏松的建筑

9.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地震—台风—雷暴B.干旱—山崩—泥石流 C.暴雨—山洪暴发—海啸D.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人为大火 二.综合题: (一)读“汶川地震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2 (1)地震属于哪种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3)请你列举:面对地震灾害,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至少两条)(二)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以及“中国自然灾害时间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高中地理_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_附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19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 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 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 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 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B.随机性C.突发性D.链发性 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

自然灾害监测

1.自然灾害监测supervision in Disaster:运用各种观察测量手段,对自然灾害孕育、发 生、发展和致灾成害全过程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进行的观察、监视。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supervision system in disaster: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 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灾前预测,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灾中监测,随时监测各种灾害,快速准确提供如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灾情信息,为紧急救援提供帮助;灾后评估,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我国已有了由2600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由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3500多个水文站、1300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 3.自然灾害预报和预测natural disaster forecasting and predicting: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 发展规律、孕灾环境的变化和动态监测资料,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和通报。 4.地面监测系统system of surface detection:灾害地面监测系统是由卫星遥感地面站、 气象雷达、地质灾害监测仪、自动雨量监测仪、中尺度天气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雷电地面定位系统等组合而成的庞大的全天候灾害监测网络。网络内部信息实时共享以达到对灾害事件的实时监控。地面监测系统由灾害地面监测基准站、地面监测站、地面监测点等不同级别站点组成。 5.灾害监测工具supervision facility in disaster:灾害监测工具主要指用于监视灾害事件 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目标区域的状态,此外灾害监测工具的另一主要用途是监测灾害事件过程,监测各个自然因子对灾害事件的影响。按照灾害类型的分类灾害监测工具种类众多,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监测雷达、监测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地震仪等,此外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等辅助工具。 6.监测雷达monitoring radar: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缩写,雷达的基 本任务是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度等状态参数。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合成孔径雷达通常安装在移动的空中或空间平台上,利用雷达与目标间的相对运动,将雷达在每个不同位置上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就相当于在空中安装了一个“大个”的雷达,这样小孔径天线就能获得大孔径天线的探测效果,具有很高的目标方位分辨率,再加上应用脉冲压缩技术又能获得很高的距离分辨率,因而能探测到隐身目标。合成孔径雷达有广泛应用,如资源勘测、地图测绘、海洋监视、环境遥感等。在对登陆台风的监测过程中雷达的作用也十分强大。 7.监测卫星monitoring satellite: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是用运载火箭发射 到高空并使其沿着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行器。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广、种类繁多。按用途可分为通信,气象,侦察,导航,测地,地球资源和多用途卫星。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查两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4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人造地球卫星的“身体”和“内部器官”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种是各种卫星都共有的系统,如结构系统(像人体支撑整体的支架,使卫星具有一定外形和容积,并保证适当的强度和刚度)、姿态控制系统(像人体平衡器官,使卫星在轨道运行时保持一定姿态,不会随意翻滚)、温度控制系统(使卫星内部保持适当温度,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无线电(使卫星与地面保持联系)、无线(接收和发射无线电的设备)和电源(为卫星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等;二是各种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