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 陈列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3
超市货架陈列管理规定1. 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和优化超市货架的陈列管理,确保商品陈列有序、美观,方便顾客选购,提升超市营业额和顾客满意度。
2. 货架陈列原则2.1 功能区分:根据商品性质和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并使之相互配合,方便顾客购物。
2.2 分类陈列:将同类商品集中陈列,便于比较和选购。
同类商品可采用品牌、价格等进行进一步细分。
2.3 高低搭配:根据商品特点和尺寸,合理设置货架的高低搭配,以便顾客能够更方便地触达商品。
2.4 易见易取:将畅销商品、新品或促销商品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顾客发现和取用。
2.5 安全稳固:货架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商品的安全陈列,防止货架倒塌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2.6 美观整洁:货架的陈列布局应整洁有序,商品摆放应整齐划一,避免杂乱的陈列影响顾客的选购和美观感。
3. 陈列制度与流程3.1 陈列计划:每季度制定货架陈列计划,包括商品陈列的布局、调整和促销计划等内容。
3.2 陈列监督:指定专人负责货架陈列的监督和执行,确保陈列计划的有效实施。
3.3 陈列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及时对货架陈列进行调整,确保陈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3.4 陈列培训:定期组织货架陈列培训,提升员工的陈列技巧和专业素质,以提高超市货架陈列的质量。
4. 陈列评估与改进4.1 陈列评估:定期进行货架陈列的评估,包括陈列效果、销售额和顾客反馈等,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2 陈列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货架陈列的策略和布局,以提高顾客购买率和满意度。
5. 附则5.1 本规定由超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解释。
5.2 所有超市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并配合执行。
5.3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即为超市货架陈列管理规定。
希望通过本规定的执行,能够进一步提高超市的销售业绩,提升顾客体验,增强超市竞争力。
一、九字方针1、“量”,作为陈列的首要原则来说,“量”自然有其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货卖堆山”,意思就是说商品陈列要有量感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与兴趣,同时量感的陈列也是门店形象生动化的一个重要条件;2、“集”,同类别商品要集中陈列在邻近的货架或位置。
集中陈列的要求也是“量感陈列”的体现,同时让顾客能更容易的按照集中的类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品牌或品种;3、“易”,易拿易取易还原是商品好陈列的条件之一。
因为即使再美观、大气的陈列(堆码),若顾客拿取不方便,或者拿了放回去极为麻烦,那么再好看的陈列也无法起到促进销售的目的;4、“齐”,是说商品陈列时尽量保证一个品牌或系列的商品能配套齐全,同时集中陈列,这样才能让顾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在陈列上也能体现整齐、美观的效果;5、“洁”,卫生、整洁是顾客对商品陈列乃至整个卖场环境的一个要求。
卖场人员在陈列商品的同时要及时清理商品及货架或堆码位置的卫生,将商品上的灰尘及时擦拭干净,体现商品的新鲜度;6、“联”,很多商品在顾客心目中是有关联性的,当顾客购买某一样商品时他会需要与之相关的商品来配套或者经过卖场人员的精心安排他会发现买了甲商品再加件乙商品会是个不错的搭配,这样关联的商品陈列就显得很有必要;(如牙膏与牙刷、茶具与茶叶、垃圾篓与垃圾袋等等)7、“时”,卖场人员在进行商品陈列时需要注意商品的保质时间与有效期等问题,特别是保质期较短的商品如面点、冷藏商品等。
卖场人员要遵循“先进先出”的陈列原则,当货架上陈列在前排的商品被顾客拿空后,补货人员应该先将后排的商品推到前排,然后将生产日期新鲜的新品补到后排空处;8、“亮”,即是说商品陈列的位置要尽量摆放在光线较好、视觉效果好,亮度足够的位置,以保证商品的易见易找;9、“色”,很多顾客在卖场购物属于冲动型购买,而引起顾客冲动购买欲望的因素除开价格、品种、量感等原因外,商品外包装的美观及视觉上的冲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陈列商品时卖场人员应注意各种商品陈列时的色彩搭配,冷暖色调组合适宜,避免同种色彩的不同商品的并列集中陈列,以免造成顾客视觉上的混淆,包装雷同的商品更要注意区分开来。
超市货架陈列规范超市货架陈列规范是指在超市中对商品进行摆放和陈列的标准和规定。
良好的货架陈列规范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销售额,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本文将从货架陈列的原则、布局与摆放、标识与归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架陈列的原则良好的货架陈列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见性:商品应尽可能展示在消费者眼前,使其方便看到和获取。
较高的眼位货架应用于产品陈列更为适宜的区域,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2. 安全性:货架陈列时应确保商品的安全。
不同类型商品应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放置方式和陈列位置,防止商品坠落或者损坏。
3. 清晰性:货架上的商品应呈现出清晰整齐的形象。
相同类别的商品应归类摆放,使用统一的陈列方式。
并且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应清楚易懂,方便消费者获取相关信息。
二、货架陈列布局与摆放为了使货架陈列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下几点应被注意:1. 分区陈列:可以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设置不同的陈列区域,如干货区、熟食熟食区、饮料区等。
不同商品之间应有明确的分界,避免混乱。
2. 高低错落:货架上的商品应以高低错落的方式摆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较大或特别推荐的商品应放置在易被注意到的位置,以增加销售机会。
3. 促销区域:可以专设促销区域,将打折、特价或新品等商品集中展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这样的区域通常位于超市入口附近,以吸引顾客在进入超市时就留意到这些特价商品。
三、标识与归类良好的标识与归类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1. 标识: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应清晰易读,包括商品名称、价格、品牌、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签字体大小适中,并且标识应与商品相对应,避免混乱。
2. 易找性:类似的商品应归类放置,以方便消费者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例如,同一种饮料应放在一起,不同口味或品牌的商品可以进行细分归类。
3. 商品陈列顺序:若超市内有多个货架,货架上的商品陈列顺序应该与超市内部的商业规划相一致。
超市商品陈列的八大原则咱先说说显而易见原则吧。
你想啊,要是商品都藏着掖着,顾客咋能发现呢?就像找对象似的,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亮出来。
那些好东西就得摆在顾客一眼就能瞅见的地方,特别是货架的中间层,那可是黄金地段,就像城里最热闹的商业街一样,把最想卖的、最热门的商品放在这儿,顾客一进店就能看到,心里想着“哟,这个不错”,那这商品就成功引起了顾客的注意。
还有伸手可取原则。
这就好比你在自家柜子里拿东西一样方便。
要是顾客看到个商品,想拿起来看看,结果费了半天劲,手都要抽筋了还拿不出来,那顾客肯定就烦了。
商品之间得留出点空隙,不能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要让顾客轻轻松松就能拿到商品,这样他们才会乐意去看、去买。
丰满陈列原则也很重要。
货架要是空落落的,就像一个人没吃饱饭,无精打采的。
满满当当的货架就给人一种很热闹、很丰富的感觉。
就像去吃自助餐,看到食物堆得高高的,心里就觉得超值。
不过呢,也不能太满了,要是东西都掉下来了,那也不行,就像人吃太多会撑着一样,得把握好这个度。
关联陈列也有讲究。
比如说牙膏和牙刷就得放在一块儿,它们俩就像一对好伙伴,谁也离不开谁。
顾客买了牙膏,一转头就能看到牙刷,就想“哎呀,家里牙刷也该换了”,然后就一起放进购物篮里了。
这就像是给商品们找邻居,找对了邻居,大家都受益。
再说说垂直陈列。
这就像是让商品们站军姿一样,整整齐齐的。
同一类商品从上到下垂直陈列,看起来特别清爽,顾客找东西也方便。
就像在图书馆找书一样,按照类别一排排的,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价格带陈列原则也不能忽视。
不同价格的商品得合理分布。
便宜的、中等的、贵的都要有,这样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商品。
就像一个大家庭,有不同性格、不同收入的人,但都能在这个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前进陈列也很关键。
新货就得放在老货的前面,就像年轻人要站在前面展示自己的活力一样。
这样顾客先拿到的都是新鲜的商品,也能保证商品的新鲜度。
最后就是季节性陈列啦。
超市新员工培训之商品陈列原则1.看门口和过道陈列:超市的入口处和过道是顾客的必经之地,因此陈列区域尤其重要。
在这些区域中,应该陈列一些畅销商品、新品尝试、促销品等,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增加商品的曝光度。
2.将商品分类陈列:将不同种类的商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例如,将食品类商品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开陈列,便于顾客选购。
3.高销售商品的陈列:超市中一些畅销商品可以通过特殊的陈列方式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如将它们放在货架的中央位置或者眼睛容易看到的高处。
这样做可以增加这些商品的销量。
5.陈列良好的产品促销品:超市经常会有一些促销活动,提供一些折扣或者优惠的商品。
这些商品的陈列要注意摆放的位置和方式,使得顾客容易找到,并且能够清楚地看到促销信息。
6.特殊商品的陈列:一些特殊商品,如季节性商品、新品尝试等,可以设置专门的陈列区域,以便顾客能够方便地找到和选择这些商品。
7.好处与功能展示:对于一些复杂的产品,通过在商品旁边提供说明和说明书等方式,向顾客展示商品的好处和功能,提高顾客的购买欲望。
8.保持整齐有序:商品的陈列应该整齐有序,货架上没有混乱和杂乱的商品。
员工在整理商品时应该确保货架上的商品排列整齐,并补充缺货商品,保持货架齐全。
9.不同高度与大小的货架:超市的货架不宜太高或太低,以免影响顾客的购买体验。
应该根据商品的类型和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货架高度和大小。
10.主推与次推商品:超市中有些商品是主推商品,有些是次推商品。
主推商品是顾客更常购买的商品,应该陈列在顾客容易找到的位置。
次推商品可以陈列在主推商品的附近,以便顾客选择。
以上是一些超市新员工在商品陈列方面需要注意的原则。
有一个好的商品陈列策略可以帮助超市提高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因此员工应该认真对待商品陈列工作。
超市商品陈列原则1.空间规划:在超市内进行商品陈列时,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不同类型的商品应该分区陈列,避免混杂在一起,以便顾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2.主力商品位置:主力商品是超市中销售量较大、影响较大的商品,应该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顾客购买。
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常购食品等可以放在超市的主通道附近。
3.商品分类: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进行分类陈列,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比如,食品、饮料、家居、个护等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陈列区域。
4.商品摆放顺序:在商品陈列时,可以采用左右对称、大小顺序、颜色搭配等方式,使商品陈列有序美观,吸引顾客的注意。
6.通道宽度和导引标志:超市内通道的宽度要适中,留出足够空间供顾客通行。
此外,应设置导引标志,指示不同商品区域的位置,以帮助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7.特殊陈列位:超市内可以设置一些特殊陈列位,用来展示一些促销商品、季节性商品或新品等。
这些特殊陈列位应该在便利顾客购物的同时,也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8.异型商品陈列:一些体型较大或形状特殊的商品,可以采用特殊方式进行陈列,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例如,把瓶装饮料摆放在冷柜门口,引导顾客购买。
9.临时陈列: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和促销活动,可以进行临时陈列。
比如,在圣诞节前夕陈列一些与圣诞主题相关的商品。
10.清理整理:超市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干净、整齐有序,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以上是超市商品陈列的一些原则,通过合理的陈列和布局,可以提高超市的购物效率和顾客满意度,进而促进销售增长。
同时,根据超市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创新性的陈列方式,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超市货架陈列规范超市货架陈列是指在超市店内将商品陈列在货架上,以便顾客方便选购。
良好的货架陈列规范对于提升购物体验、增加销售额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超市货架陈列的规范和最佳实践,以帮助超市提升商品展示效果和顾客购买意愿。
一、陈列原则1. 多样性:货架陈列应该根据商品特性和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陈列方式。
不同种类的商品可以通过分类和品牌搭配等方式进行展示,以吸引不同类型的顾客。
2. 层次感:货架上商品的陈列应该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将高销量和热门商品摆放在顾客易于触及和注意的位置,而低销量或滞销商品则可以放置在不那么显眼的位置。
3. 数量与充实感:货架上商品的数量要充足,以给顾客以丰富的购买选择。
过分拥挤的货架陈列会给顾客造成混乱感,因此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陈列密度。
4. 美观与整洁:货架上的陈列应该整齐有序,每个商品都要摆放整齐,并且货架表面要保持干净。
使用价格标签和展示标识可以让顾客更加方便地找到目标商品。
二、商品布局1. 分类布局:根据商品的类别和使用场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商品分别陈列在不同的货架区域。
比如,食品可以分为糖果、酒水、休闲食品等;家居用品可以分为厨房、卫生间、客厅等。
这样的分类布局可以提高顾客的购买效率,节省他们找寻商品的时间。
2. 搭配布局:根据商品的功能和购买关联,可以将相关的商品搭配在一起进行陈列。
这样的搭配布局可以帮助顾客更好地理解商品的用途和互相之间的配合关系。
比如,在鲜花区域可以摆放相应的花瓶和花艺工具。
3. 促销布局:为了提升促销效果,超市可以在货架上设置特殊的促销陈列区域,将促销商品集中陈列。
这样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提高促销商品的销量。
三、货架展示1. 高度和角度:货架上商品的高度和角度要合理安排,以方便顾客观看和取用商品。
一般来说,商品陈列的高度应该在顾客能够触及的范围内,商品的角度要适当,保证顾客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品的外观和品牌。
2. 重点展示:将高销量、热门或新品商品放置在货架的重点位置,比如货架的中心、顾客目光易于集中的地方。
超市商品陈列原则及标准1、同类商品在同一区域内集中陈列的原则:除主题集中陈列区的商品外,其他商品不得在其他区域的正常货架上有二次陈列,同大类商品中品类关联较强的商品必须集中陈列,例如:牙膏、牙刷集中陈列,洗发露、护发素集中陈列。
跨大类的商品中,品类关联较强的商品,可以根据卖场格局情况有选择的集中陈列,例:婴儿商品的品类集中陈列,日化清洁与家居清洁类集中陈列。
2、同类商品垂直陈列的原则:同类商品按不同小分类从左向右横向陈列,同一小分类价格由低到高从上往下纵向陈列。
靠近主通道,由外往里同类产品参照消费者决策横向陈列。
同一侧货架从端架起,由外往里,同类产品(如按照:功能、香型、口味、材质、规格等条件)集中陈列。
按畅销程度从高到低横向陈列,按照品牌条件集中陈列,按照品牌价格从低到高,同排货架上有两类以上商品,从货架两端,由外往里陈列,同类商品按商品价格从低到高横向陈列。
靠近主通道,由外往里,按小分类畅销程度从高到低陈列。
3、品牌集中陈列的原则:在符合同类商品垂直陈列的原则前提下,同品牌的商品必须集中陈列。
4、品类陈列面对面的原则:在同类商品陈列或品类集中陈列时,如果在一排货架中陈列不下的情况下,陈列不下的商品,必须在面对面的货架上陈列。
5、品类陈列背对背的原则:在跨大类的两组货架品类衔接时,食品类和非食类品类衔接中,非食类的商品如有气味或用途与食品类的商品毫无关联性时,必须两组货架背对背陈列,例如:食品类商品与洗化类商品背对背陈列,但酒类与酒杯可以面对面陈列。
6、同系列商品组合陈列的原则:在符合同类商品垂直陈列原则的前提下,同系列商品必须组合集中陈列。
如:各种香型的香皂、各种口味的薯片必须组合集中陈列。
7、安全原则:商品摆放要考虑货架的承重能力,注意安全,轻小的商品放在货架上方,较重、较大的商品放在货架下方,也符合人们的习惯审美。
8、伸手可取的原则:要将商品放在让消费者最方便、最容易拿取的地方,根据不同主要消费者的不同年龄、身高特点,进行有效陈列。
超市货架陈列规定
1. 货架陈列的原则
- 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货架陈列应便于顾客选购商品,使其能够方便地浏览和比较不同的商品。
- 有效利用空间:货架陈列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最大程度地展示商品,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2. 货架陈列的布局
- 品类分区:不同品类的商品应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进行分区陈列,以方便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 层次布局:货架应设置多层次的陈列空间,以利用空间并提高商品展示的效果。
- 标签标识:每个货架上的商品应有清晰可读的标签标识,包含商品名称、价格和特殊促销信息等。
3. 货架陈列的整齐和清洁
- 维护整齐:货架上的商品应保持整齐排列,避免出现杂乱和混乱的情况,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货架,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和陈列空间的清洁,提供卫生的购物环境。
4. 货架陈列的安全性
- 承重能力:货架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以支撑所陈列商品的总重量,并确保安全稳定。
- 防倾斜措施:货架应设置合适的防倾斜措施,以防止货架因重量过大或不平衡而倾斜或垮塌。
5. 货架陈列的更新和调整
- 定期更新:定期更新货架陈列的商品,确保商品的新鲜度和多样性,吸引顾客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 及时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及时调整货架陈列的商品和布局,以最大化销售效益。
以上为超市货架陈列的基本规定,请员工严格遵守,以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质量。
超市商品陈列原则口诀陈列六大原则:①利润优先原则;②特殊商品优先原则包括季节性商品;保质期短的商品;③从下到上的原则;④从重到轻原则;⑤上下大中间小原则;⑥分门别类原则商品陈列艺术的九大法则:①平稳;安全②易看易选③丰富饱满;④先进先出;⑤区位稳定;⑥分门别类;⑦组合恰当;⑧利于销售;⑨宜于管理商品陈列的方法:①纵向式陈列按货架垂直陈列;②横向式陈列按货架平行陈列;③自然式陈列;④层叠式陈列;⑤阶梯式陈列酸菜;泡菜;⑥散装式陈列白糖;大米;绿豆;花生等;⑦平面式陈列烟;文具;⑧悬挂式陈列休闲食品..条形商品;⑨造型式陈列商品的特殊陈列:①突出陈列;②端架陈列;③堆头陈列商品陈列口诀一:正面朝上勿倒置;能竖莫躺正对齐;上下左右一条线;由廉而贵依次序;畅销商品黄金段;易碎商品置下方;推荐新品显风头;特色商品抢端头;货架隔板容一手;商品间距约3mm;通道堆头增销量;特色商品不能少;割箱切口求平整;标签对准商品槽;清洁饱满勤查验;创新陈列停不了..商品陈列口诀二:瓶装洗发水;侧身面对顾客站;休闲食品最怕乱;分类挂起它才干;冲调食品就是贱;拽它两下它才行;拉罐类最怕灰;把它倒立它才行;名酒类比排场;放在收银台后才正常;方便面不认亲;大袋、小袋、桶装要分开;卫生巾最怕羞;摆在里面又怕偷;陈列有条黄金线;谁能赚钱谁先站超市陈列原则掌握和运用好原则;理货员在短期内即可提高产品生动化陈列的技巧和能力;明显改善产品堆头和货架的陈列效果;达到在局部赶超同类产品陈列的典范;并可达到明显提升销量的效果..1.品牌垂直集中陈列;关联性陈列;..2.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左低右高;左廉右贵;色彩搭配;上浅下深;重点突出;安全稳固;黄金陈列;关联陈列;安全陈列..3.易见易取易选择原则;商品正面面相顾客;价格醒目..4.统一性原则;间隙2指原则5.整洁性原则:6.先进先出原则;毛利高低陈列按出厂日期将先出厂的产品摆在最外一层;新日期放在里面;避免滞留过期;专架端头货物;除日配外;至少两周翻动检查一次;把先出厂的放在外面..最低储量原则:店内陈列摆设技巧零售行业店面陈列摆设大体分为:正常货架陈列、非正常货架陈列、产品打标及标示卡、促销海报四个部分..首先;连锁药店正常货架陈列是遵循顾客的习惯;顾客习惯从熟悉的位置购买产品;顾客基于购物方便性而采购;而正常货架上之销售占比约为65%;不良陈列等于视觉上的缺货..通常正常货架产品陈列包含下述因素:1、关连性陈列2、丰富感/质感陈列l 深度陈列l 往前陈列l 货架上不可留有空位l 商标/品名正面朝前3、产品置放稳固易取4、水平与垂直陈列l 小包装、大包装l 低价、中价、高价l 淡色、深色寒色和暖色5、广度多面陈列l 优先产品l 新产品l 特别推荐/促销产品l 结账区陈列我们以“优先产品陈列”和“结账区陈列”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优先产品陈列更应注意多面陈列、多处陈列、眼睛至腰部位置、接近人潮通道的位置、货架终端区的位置等方面..在结账区我们往往要摆放一些易产生冲动性的购买产品、低价产品、体积小之产品及厂商提供之小货架/陈列盒等都要充分予以利用..其次;我们来谈谈非正常货架的陈列..简单说就是短暂或临时性之陈列;而大部份之采购决策为非理性..非正常货架特别陈列包含下述因素:1、增加销售额2、增加利润3、新产品或新包装4、刺激购买多种产品、大包装、多量5、刺激产品试用、试吃6、配合产品特价促销7、吸引顾客人潮与冲动性购买非正常货架特别陈列的种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示:1、挂勾2、小型展示架盒/陈列架盒3、挂条4、散置陈列篮5、货架终端落地陈列架6、堆箱/割箱陈列7、圆盘堆高陈列8、促销区产品集中陈列再次;我们来介绍产品打标和标示卡..1、打标:l 方型包装:背面右下方l 圆型包装:背面正下方切勿遮住产品名;规格;重要说明处..2、一般标示卡l 大长型:多面陈列、大型、优先产品l 小短型:单面陈列、小型、一般产品3、特别标示卡l 计算机制作打印l 利用包装盒/说明书剪贴制作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善用货架标示卡;下面以图例说明..最后;我们来看常见的POPPointofPurchase即促销海报..海报的张贴不可遮住产品;视线;阻碍产品拿取;一般长形垂直张贴;横形张贴可右边倾高;张贴于适当高度;容易看;距离产品要略微近一些..善用店面陈列可以增加销售额;商品的摆放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1、丰满度策略:丰满是否等同于多库存呢2、货架价格带策略应按照中、高、低顺序..3、货架贡献环比分析:我们要在变化过程中找到“顶点”..。
超市货架陈列规范和管理制度背景超市货架陈列规范和管理制度对于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有效管理商品和促进销售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规范和管理制度,以确保超市货架陈列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1. 陈列原则超市货架陈列应遵循以下原则:- 商品分类:将商品按照类别进行分组陈列,便于顾客浏览和选择。
- 陈列优先级: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重要性确定陈列的优先级顺序。
- 美观整齐:保持货架的整洁和干净,确保商品摆放有序。
- 便捷可及:将热销商品和常用商品放置在顾客易于到达的位置,提高购买率。
- 安全可靠:确保货架稳固,商品不易掉落,避免对顾客和员工造成伤害。
2. 货架陈列管理制度超市应建立完善的货架陈列管理制度,以提高陈列的效率和管理标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2.1 货架布局规划- 根据超市的布局和空间情况,合理规划货架的位置和数量。
- 每个货架的分配应基于商品类别、销售情况和存货量等因素。
2.2 陈列时间安排- 制定具体的陈列时间安排表,确保每个货架按时完成陈列任务。
- 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确定陈列的周期性和频率。
2.3 陈列标准要求- 制定明确的陈列标准,包括商品摆放位置、数量、展示方式等。
- 经常对货架陈列进行巡查和检查,确保标准要求的执行。
2.4 陈列监督与培训- 指定专人负责陈列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 定期进行陈列培训,提升员工对陈列规范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3. 记录和反馈机制超市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反馈机制,以保证货架陈列规范和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做法:- 定期记录陈列效果、销售数据、货架异常情况等信息,以便分析和评估陈列效果。
- 向顾客和员工征求对陈列规范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
结论超市货架陈列规范和管理制度对于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和促进销售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陈列原则,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记录和反馈机制,超市可以提高陈列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超市商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超市作为人们购物的重要场所,商品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顾客的购物体验和超市运营的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超市商品管理的规范要求,包括货架陈列、库存管理、商品标签、商品陈列和商品售后服务。
一、货架陈列1.1 货架分类:根据商品的种类和特点,将货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食品区、日用品区、饮料区等,以便顾客更方便地找到所需商品。
1.2 商品陈列方式: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合理摆放商品,确保商品的展示效果和可见性,同时遵循商品摆放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1.3 货架整理:定期对货架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货架的整洁和有序,及时补充和调整商品的陈列位置,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始终保持充足和完整。
二、库存管理2.1 库存盘点:定期对超市的商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并及时调整库存数量,避免因库存不足或过剩而影响销售。
2.2 采购管理:根据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采购计划,确保商品的供应和销售的平衡,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3 保质期管理:对于易腐商品,要严格按照保质期管理,确保商品在保质期内销售,并及时处理即将过期的商品,以避免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
三、商品标签3.1 商品信息准确:每个商品都应标注清晰的商品名称、品牌、规格、产地、价格等信息,确保顾客能够准确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3.2 标签更新及时:定期检查商品标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和更换损坏的标签,以避免因标签错误或模糊而给顾客带来困扰。
3.3 促销标签规范:对于促销商品,要在商品标签上明确标注促销信息,如折扣、赠品等,确保促销信息的准确传达给顾客。
四、商品陈列4.1 商品分类陈列:根据商品的种类和特点,将商品进行分类陈列,如将同一品牌的商品放在一起,方便顾客选择和比较。
4.2 陈列位置合理: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受欢迎程度,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位置,将热销商品放在显眼位置,提高销售效果。
4.3 陈列布局美观:注意商品陈列的整体美观性,合理搭配商品的颜色和形状,使得整个陈列区域呈现出统一的风格和品牌形象。
超市商品陈列十大原则、三个基本要求商品陈列十大原则容易判别原则1.入口处的商品分布图醒目张贴,让顾客一进超市就对陈列方位一目了然2.各大类别商品的标示牌必须清晰3.商品陈列图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更改(促销区域除外)显而易见原则1.商品正面必须向着顾客2.价格标签必须清晰可见3.每一种商品不能被其他商品挡住4.从人的视觉出发:人的眼睛向下 20 度最易观看;人的平均视觉是 110—120 度,可视宽度范围为 1。
5m 到2m;顾客在超市内步行购物时的视角为 30 度,可视范围为 1m.5.销售频率高的商品陈列在货架的 2、3 层上伸手可取原则1.除仓储式会员制超市外,商品的纸箱外包装应去掉2.货架上陈列的商品应与上层隔板保持 3—5 厘米的间距3.开放式陈列的果脯、小食等特殊商品,旁边应有盛商品所用的小勺满货陈列原则1.把每一隔货架都充分摆满商品,发挥货架的仓库储存作用2.万一缺货时,要保证把第一排的排面摆满3.根据该单品的销售量,设定每个单品的最高货架陈列量,根据最高货架陈列量来及时补货和下订单先进先出原则1.补货先从后排补起2.注意食品的批号(每批食品收货时应注明批号),以确保食品的有效期3.生鲜食品的保鲜、保质安全陈列原则1.排除危险陈列(1)较重的商品、大型商品要考虑位置及高度的安全性进行陈列(2)玻璃容器等易碎商品要采取安全性措施(3)特别考虑突出陈列商品、促销商品的陈列安全性(4)不要将不稳定的商品般到较靠上的位置上2.撤去非安全性商品(1)撤除破损、渗漏、生锈的商品(2)撤除超过销售期限的商品(3)撤除质量恶化的商品3.确认容器、备品的安全性(1)防止出现展柜、隔板破损的现象(2)需要容器陈列的商品,必须确保容器的易取放顾客感觉良好原则1.有效利用音响、照明、色彩(1)有效使用轻松的音乐(切忌音量过大)(2)充分利用照明,并注重照明质量(3)考虑利用色彩调节进行陈列,并注意色彩搭配的整体协调感2.新鲜感(1)生鲜食品要展示其新鲜度(2)引入裸露陈列(3)保证卖场每个部位的美观性(4)撤除带伤疤、焉瘪的商品,注意商品的美观度(5)POP 上不应出现褪色、有污迹等现象(6)防止容器上、商品上出现污迹、破损3.为顾客提供清楚的信息(1)提供菜谱、为顾客提供好的建议(2)陈列样品(3)有效利用 POP、宣传板等(4)引入渲染购物氛围、富有变化的陈列方法(5)突出季节感关联性陈列原则1.关联陈列原则:把相关联的两类商品陈列在一起,以取得更好的陈列效果2.关联性商品类别:图13.正确的关联性陈列——在顾客购物路线的左右两侧同时陈列同类商品,关联商品在同一货架的另一面考虑成本原则努力让每一寸空间都充分产生最大的效益1.经济、高效的作业(1)引入纸箱及筐式陈列(2)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商品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提高陈列效益2.降低损耗(1)根据最低货架陈列量来进行陈列(2)避免因陈列而使销售机会丧失的现象3. 提高收益性(1)注重单位面积的效益(2)实行关联陈列清洁卫生原则1.确保商品的卫生(1)表面无灰尘、无污迹(2)包装完好(3)在食品保质期内2.确保货架的清洁(1)货架表面无灰尘(2)货架上无残留物(3)货架上无铁锈等斑痕3. 确保商品陈列物的清洁4.确保地面清洁(1)地面干净(2)无水迹(3)无商品渗漏物商品陈列的三个基本要求为了明确商品陈列原要求,科学合理的促进销售,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超市货架陈列商品管理制度一、货架陈列原则:1.择优陈列原则: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货架的位置、顾客的购买需求等综合因素,对不同商品进行择优陈列。
销售额高的商品应占据较为显眼的位置,使其更容易被顾客注意到。
2.分类陈列原则:将商品根据不同的品类进行分类陈列,如食品、日用品、家电等。
同时,在每个品类中按照品牌、规格、价格等进行分区陈列,方便顾客寻找所需商品。
3.季节性陈列原则: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货架上商品的陈列。
例如,在夏季将清凉饮料、冰淇淋等放在显眼位置;在冬季将暖宝宝、保暖用品等放在显眼位置。
4.单品陈列原则:对于一些热销商品,可以采取单独展示的方式,使其更加吸引顾客的目光。
比如,可以在特定位置设置特殊陈列区,放置其中一种产品的多个款式或品牌,提供给顾客更多的选择。
二、货架布局和标识:1.货架布局:根据超市的空间和顾客流量,合理布置货架的位置和数量。
确保货架之间有足够的行走空间,避免拥堵。
同时,根据货架高度的不同,把商品进行分层展示,提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
2.标识标牌:在货架上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包括商品的名称、品牌、规格、价格等信息。
标识内容应简洁明了,字体大小适中,以便顾客方便查找。
3.价格标示:对于每个商品,都应有明确的价格标示。
价格标示应使用易于识别的字体和颜色,以及统一的标识方式,方便顾客进行价格比较。
三、货架陈列的维护与调整:1.定期检查:定期对货架进行检查,确保货架的结构稳固,没有松动或损坏的地方,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还需要检查货架上标识标牌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商品补充:当货架上的商品销售完毕或库存不足时,应及时补充货架。
补充商品时应按照原则进行陈列,确保商品整齐有序。
3.货架调整: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顾客的需求,定期对货架进行调整。
调整时应注意分类的合理性、陈列位置的合适性、货架空间的利用等,使商品陈列更加科学合理。
四、售罄标识和处理:1.售罄标识:当商品售罄时,应及时在标识标牌上进行标注,以提醒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