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6000A便携式里氏硬度计中文说明书(正文)A4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8
硬度计系列说明书LX-A型邵氏硬度计,是测定硫化橡胶和塑料制品硬度和的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型小体轻、读数直观等特点,产品符合GB/T531-1999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既可以随身携带持测量,也可以装置在配套的SLX型邵氏硬度计测试机上使用。
刻度盘值:0~100HA 推荐测量范围:10~90HA 外形尺寸:115*60*25mm 压针行程:2.5mm压针头部尺寸:0.7 9mm 净重:0.5hgLX-C型邵氏硬度计适用于泡沫、海绵、鞋用微孔材料等低硬度材料的硬度测试。
产品符合HG/T2489-93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
刻度盘值:0~100HW推荐测量范围:10~90HW外形尺寸:115*60*25mm压针行程:2.5mm压针头部尺寸:SR2.5mm 净重:0.5hgLX-D型邵氏硬度计适用于一般硬橡胶、硬树脂、玻璃、热塑性塑胶、印刷板、纤维等高硬度测试。
产品符合GB/T531-1 999及它相关标准的要求。
刻度盘值:0~100HD 推荐测量范围:20~90HD外形尺寸:115*60*25mm压针行程:2.5mm压针头部尺寸:SR0.1mm净重:0.5hg百分表说明书是利用齿条-齿轮传动机构将线位移转变为角位移的精密量具,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线值尺寸、形状及位置误差,还可以与机床、仪器或其它测量装置配套使用。
该产品造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各钢齿轮及齿条均用淬硬不锈钢制成,所有零件均有良好的刚度;测头镶有硬质合金球;机芯装有高精度宝石轴承。
1.使用说明:使用前应将测头、测杆擦干净使用或检定前应压缩测头使指针至少转动1/5圈除修理或调整外,禁止拆卸注:可按用户需要生产以下各类型百分表平后盖,半封闭式防尘帽带耳后盖,表圈锁紧装置、开式限位钉各种大、小量程的防震百分表 2.技术指标分辩力:0.001mm/0.0005" 测量范围:0-12.5mm/0-0.50" 全程精度:0.012mm/0.0005" 最大测量力:1.2N 电源:1.55V高能氧化银纽扣电池(SR44W)工作温度:0~+40℃储运温度:-20~+70℃相对湿度:≤80%专用数据传输接口CG-232-Ⅱ 3.注意事项电子数显表是精密量具,使用时应防止撞击、跌落等以免丧失精度。
里氏硬度计说明书篇一:TH110A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TH110A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1 概述 ................................................ ................................................... . (3)1.1 产品特点 ................................................ ................................................... .. 3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 (3)1.2.1主要用途................................................. (3)1.2.2适用范围................................................. (3)1.3 品种规格 ................................................ ................................................... .. 41.4 工作条件 ................................................ ................................................... .. 41.5 注意事项 ................................................ ................................................... .. 4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5)2.1结构特征 ................................................ ................................................... (5)2.1.1硬度计 ................................................ ................................................... . (5)2.1.2 主机 ................................................ ................................................... . (5)2.1.3 D型冲击装置 ................................................ (6)2.1.4 异型冲击装置 ................................................ .. (6)2.2工作原理 ................................................ ................................................... (6)3 技术特性 ................................................ ................................................... (7)4 仪器使用 ................................................ ................................................... (8)4.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 (8)4.1.1被测试样的要求 ................................................ .. (8)4.1.2仪器系统设置................................................. .. (8)4.1.3测量条件设置................................................. (8)4.2 测量方法 ................................................ ................................................... .. 94.2.1启动................................................. ................................................... . (9)4.2.2加载................................................. ................................................... . (9)4.2.3 定位 ................................................ ................................................... . (9)4.2.4测量................................................. ................................................... (9)4.2.5读取测量值 ................................................ . (10)4.2.6关机................................................. ................................................... .. (10)5特别提示 ................................................ ................................................... .. (10)6仪器操作详解 ................................................ ................................................... .. (11)6.1开机 ................................................ ................................................... (11)6.2关机 ................................................ ................................................... (11)6.3测量 ................................................ ................................................... (11)6.3.1主显示界面说明 ................................................ . (11)6.3.2测量操作................................................. . (12)6.3.3按键操作................................................. . (12)6.4 菜单结构图 ................................................ (13)6.5 测量条件设置 ................................................ .. (13)6.5.1冲击方向设置................................................. (14)6.5.2平均次数设置................................................. (14)6.5.3材料设置................................................. . (14)6.5.4硬度制设置 ................................................ . (15)6.5.5公差限设置 ................................................ . (15)6.5.6硬度/强度设置 ................................................ (15)6.6 打印功能 ................................................ ...................................................166.6.1 打印当前数值 ................................................ (16)6.6.2 打印存储数值 ................................................ (16)6.6.3 打印全部存储值 ................................................ .. (17)6.6.4 走纸(手动进纸) .............................................. . (17)6.7. 存储管理................................................. ..................................................176.7.1从第一组浏览/从最末组浏览 ................................................ (17)6.7.2从所选组浏览................................................. (17)6.7.3传输数据................................................. . (17)6.7.4删除所选组 ................................................ . (18)6.7.5全部删除................................................. . (18)6.7.6确认删除................................................. . (18)6.8数据浏览 ................................................ ....................................................186.9 系统设置 ................................................ ...................................................196.9.1液晶亮度设置................................................. (20)6.9.2时间日期设置................................................. (20)6.10 软件信息................................................. . (20)6.11 软件校准 ................................................ ..................................................216.12 背光................................................. ................................................... .. (21)6.13 自动关机................................................. . (21)6.14 打印纸卷安装................................................. (22)6.15 电池充电................................................. . (22)6.16 电池更换................................................. . (22)6.17数据传输电缆连接................................................. (23)7 故障分析与排除................................................. ..................................................238保养和维修 ................................................ ................................................... . (23)8.1冲击装置维护 ................................................ (23)8.2仪器维修程序 ................................................ (23)9仪器检定 ...................................... ................................................... (23)10 贮存条件、运输及注意事项 ................................................ . (23)附录................................................. ................................................... .. (24)附表1 ................................................. ................................................... . (24)附表2 ................................................. ................................................... . (25)附表3 ................................................. ................................................... . (26)附表4 ................................................. ................................................... . (27)用户须知 ................................................ ................................................... .. (28)1 概述1.1 产品特点? 依据里氏测量原理,可以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检测。
各类硬度计的选型和原理硬度计操作规程里氏硬度计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便利等优点,紧要用于重型和大型工件或永久组装部件的现场测定。
里氏硬度计基本原理:用具有确定质量的冲击体在确定的试验力作用下冲击试样表面,测量冲击体距试样表面1 里氏硬度计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便利等优点,紧要用于重型和大型工件或永久组装部件的现场测定。
里氏硬度计基本原理:用具有确定质量的冲击体在确定的试验力作用下冲击试样表面,测量冲击体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冲击速度与回跳速度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
该硬度计可用里氏原理测量直接用HB布氏、HRC洛氏C、HV维氏、HS肖氏显示硬度值。
参考图片(数显里氏硬度计HLN—11A):洛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适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以及可锻铸铁的洛氏硬度测定。
洛氏硬度计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mm、3.18mm的钢球在规定的外加载荷下垂直压入试件表面,产生压痕,测试压痕深度,利用洛氏硬度计算公式HR=(K—H)/C计算出的硬度值。
能完成这一测量工作的硬度计,就是洛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压痕越浅,值越大,材料硬度越高。
参考图片(洛氏硬度计HR—150A):维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分:维氏硬度计(10—50Kg);小负荷维氏硬度计(5Kg);显微维氏硬度计(1Kg)。
维氏硬度计基本原理:用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特别宜于测试布氏硬度超过450薄的淬火回火部件和材料以及各种渗层和覆层,维氏硬度计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硬度值与试验力的大小无关,只要是硬度均匀的材料,可以任意选择试验力,其硬度值不变。
参考图片(数显维氏硬度计HVS—10):布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适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铸件的布氏硬度测定。
里氏硬度计操作规程1、目的:指导作业者正确操作,确保设备正确使用,从而准确的对于来料质量的硬度性能进行有效的评定。
2、依据2.1、GB/T 17394.2-2012 《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2.2、GB/T 17394.3-2012 《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2.3、JJG747-1999《里氏硬度计》3、适用范围:3.1模具型腔。
3.2重型工件。
3.3压力容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设备的失效分析。
3.4试验空间很狭小的工件。
3.5轴承及其它零件。
3.6金属材料仓库的材料区分。
3.7大型工件大范围内多处测量部位的快速检验。
4、实验前准备:4.1、在制备试样表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由于受热、冷加工等对试样表面硬度的影响。
4.2、被测表面过于粗糙,则会引起测量误差。
因此,试样的被测表面必须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不得有油污。
(符合附表一的要求)4.3、曲面:试样的试验面最好是平面。
当被测表面曲率半径R 小于30mm(D、DC、D+15、C、E、DL 型冲击装置)和小于50mm(G 型冲击装置)的试样在测试时应使用小支承环或异型支乘环。
5、实验步骤:5.1、依据测试的对象按照附表一相关要求选定相应的冲击装置。
5.2、将冲击装置插头插入位于仪器上的冲击装置插口。
5.3、按开关键,打开设备,此时电源接通,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5.4、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对于DC 型冲击装置,则可将加载杆吸于试验表面,将DC 型冲击装置插入加载杆,直到停止位置为止,此时就完成了加载。
5.5、将冲击装置支承环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试验面垂直;5.6、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
此时要求试样、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
5.7、试样的每个测量部位一般进行五次试验。
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
注意:任意两压痕之间距离或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时代HLN-11系列里氏硬度仪使用说明书北京时代润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网址:www.sdrb.com.cn前言亲爱的用户,感谢您购买了我公司生产的时代HLN-11系列里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
在您开始使用本仪器之前,请您务必详细阅读这本“使用说明书”,它的每段话都会为您能够正确使用本仪器提供必要的帮助,能使您满意。
HLN-11系列包含两种型号:HLN-11AHLN-11C两者的特点是:HLN-11A仅可配国产D型冲击装置;HLN-11C可配D型和各种异型冲击装置;两种型号的使用方法相同;HLN-11系列硬度计符合以下三个标准:《里氏硬度计技术条件》 ZB N71 010-90《里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JJG 747-91《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1998北京时代润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网址:www.sdrb.com.cn目录1、硬度计各部分名称 (2)2、硬度计性能及应用 (3)3、里氏硬度计测试原理 (4)4、试件的预处理 (9)5、使用与操作 (11)6、保养 (17)7、影响测试精度的几个问题 (18)8、故障分析与维修 (22)9、非保修零件清单 (25)10、“标准里代硬度块”的使用说明 (26)11、里氏硬度计的“检修、检定”服务 (27)北京时代润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网址:www.sdrb.com.cn1、硬度计各部分名称1.1主机与打印机1.2 D型冲击装置1 2 3 4 5 6 71 释放按钮2 加载套3 导管4 线圈部件5 导线6 冲击体7 支承环1.3 冲击装置D DC DL C D+15E G1.4冲击装置技术参数冲击装置技术参数一览表冲击装置D/DC/DL D+15 C G E冲击能量冲击体质量11Nmm5.5g/5.5g/7.3g11Nmm7.8g2.7Nmm3.0g90Nmm20g11Nmm5.5g球头硬度: 球头直径: 球头材料: 1600HV3mm碳化钨1600HV3mm碳化钨1600HV3mm碳化钨1600HV5mm碳化钨000HV3mm金刚石冲击装置直径: 冲击装置长度: 冲击装置重量: 20mm147/86mm75/50g20mm162mm80g20mm141mm75g30mm254mm250g20mm155mm80g试件最大硬度 940HV 940HV1000HV650HV1200HV 试件表面平均粗糙度Ra: 2μm2μm0.4μm7μm2μm 试件最小重量:可直接测量需稳定支撑需密实耦合5Kg2Kg0.1Kg5Kg2Kg0.1Kg1.5Kg0.5Kg0.02Kg15Kg5Kg0.5Kg5Kg2Kg0.1Kg试件最小厚度:密实耦合硬化层最小厚度3mm0.8mm3mm0.8mm1mm0.8mm10mm1.2mm3mm0.8mm球头压痕尺寸:硬度300HV时压痕直径压痕深度0.54mm24μm0.54mm24μm0.38mm12μm1.03mm53μm0.54mm24μm硬度600HV时压痕直径压痕深度0.54mm17μm0.54mm17μm0.32mm8μm0.90mm41μm0.54mm17μm硬度800HV时压痕直径压痕深度0.35mm10μm0.35mm10μm0.35mm7μm0.35mm10μm冲击装置适用范围:∆型测量通用件∆Χ型测量孔或园柱筒内DL型测量细长窄槽或孔D+15型测量沟槽或凹入的表面C型测量小轻薄部件及表面硬化层。
硬度计使用方法硬度计是如何工作的硬度计的正确使用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1 被测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干净,不得有污物、氧化皮、凹坑及显著的加工痕迹。
1.2 试件的厚度应不小于6mm,试件的大小应保证在同一表面进行5个点的测试,每个测试点中心距及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
1.3 若试件无法得到所规定的最小厚度时,容许由同种材料的薄试件叠合构成,叠合面间紧密接触,不得被任何形状的表面缺陷分开。
叠合数不得多于三层,其结果不能与非叠合试件进行比较。
1.4 测试中的试件显现压痕裂纹或背面痕迹时,数据无效。
1.5 被测试件应稳定地放在试台上,试验过程中试件不得移动,并保证试验力能垂直施加于试件上。
1.6 被测试件为圆柱形时,必需使用“V”型试台。
1.7 依据试件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试台,试件若异形,则可依据实在的几何形状自行制造专用夹具,使硬度测试具有牢靠的示值。
1.8 球压头表面不容许汚垢、油脂及氧化物等存在,球压头在硬度测试中不变形,试验后不应有损伤。
2 硬度计的操作次序接通电源(11),打开船形开关(13),触摸面板(10)数码管亮。
依据被测试件材料的软硬程度按表2选择标尺,顺时针转动变荷手轮,确定总试验力。
应尽可能使塑料洛氏硬度值处于50—115之间,少数材料不能处于此范围的不得超过125、假如一种材料用两种标尺进行测试时,所得值都处于限值时,则选用较小值的标尺。
同种材料应选用统一标尺。
2.3球压头(5)插入主轴孔内,贴紧支承面,将压头柄缺口平面对着螺钉,把压头止紧螺钉(4)略为拧紧,然后将被测试件置于试台(6)上。
2.4 顺时针转动旋轮(8),升降螺杆上升,应使试件缓慢无冲击地与压头接触,直至硬度计百分表小指针从黑点移到红点,与此同时长指针转过三圈垂直指向“30”处,此时已施加了98.07N初试验力,长指针偏移不得超过5个分度值,若超过此范围不得倒转,改换测点位置重做。
2.5 转动硬度计表盘(3),使指针对准“30”位。
TH110型里氏硬度计操作规范1、目的为了正确操作使用本仪器,尽量减少测量误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件的硬度测试(如:已安装的机械或永久性组装部件;模具型腔;直接测量大型或重型的试件;压力容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它设备的失效分析;轴承及其它零件;)。
实现切换至各种硬度制式:HRC(17.1-69)、HRB、HSD、HL、HB(127-651)、HV进行测试,平行转换各硬度制式测量值并自带打印功能。
3、操作环境①工作温度:-10℃~+55℃。
②存储温度:-20℃~+75℃。
③相对湿度:≤90%周围环境无振动、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及严重粉尘。
4、主要技术参数4.1误差:示值误差小于±6HLD(HLD=760±30)重复性误差小于6HLD (HLD=760±30)5、操作规程5.1启动:先将冲击装置连接导线插头插入冲击装置插口,按下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接通,液晶屏全屏显示两秒后,示值显示区右起三位数字显示“00.0”或“000”;其余项恢复显示上次关机前的状态。
如果您需要的测试参数与现状态相符时,便可进行测试。
否则应通过键盘重新设置。
5.2设置测试日期按键然后按数字键,依次输入年、月、日、时、分、秒。
年、月、日、时、分、秒均以两位数字显示,每次输入正确后均按一次键。
若输入有误,可按键删除,然后重新输入。
注意每按一次键可删除一个数字。
(不用每次都输入)。
5.3设置冲击方向根据测试时冲击装置冲击时的实际方向设置此参数,按键,可循环选择五个冲击方向。
(详见下图)设置的参数在冲击方向显示区会显示出相应标记。
5.4设置硬度制按键可循环选择六种硬度制。
设置的参数在硬度制显示区会显示出相应标记。
5.5设置抗拉强度按键可选择强度。
设置的参数在硬度制显示区会显示出相应标记。
5.6设置被测材料按数字键,材料代号显示区将显示所按数字。
数字所代表的被测材料见下表:5.7测试测试前如有必要可先使用随机试块对仪器进行检验。
里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JYB/ZJ01-2016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北京京冶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冶海上风电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里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1目的:
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里氏硬度计,从而准确的对被检测工件的硬度性能进行有效评定。
2检测前:
2.1应熟悉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
2.2应检查仪器是否在有效鉴定期内;
2.3应开机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如屏幕字符闪烁时,表示已低于额定电压,需关机充电。
2.4应取标准硬度块进行检测校对(并做好记录),校对时符合标准规定后方可使用。
3检测:
3.1被检测工件表面符合检查技术要求(清洁、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应≥Ra2.0)。
3.2根据被测工件形状,选择合适的冲击装置(DC/DL)及支撑环;
3.3应选择相应材料、检测方向、硬度制等;
3.4进行检测:应按说明书正确操作,
3.5复检
3.5.1锻件进厂后硬度检测:一般以外圆部位检测,出现异常时,进行端面及内圆进行复检;
3.5.2对激光表面淬火后硬度检测:一般套圈平放检测,对数据产生异议时可将套圈立放复检。
4记录:检测时间、工件编号、部位、硬度值等。
5检测结束
5.1检测结束后,再次对仪器进行校验,确定仪器在检测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并做好记录);
5.2仪器使用完毕,关掉主机和打印机电源,清洁仪器,释放冲击装置;
5.3工作1000次以上,应取下支撑环,取出冲击体,用毛刷清理导管及冲击装置,但不能添加润滑油;
5.4在工作8~24小时后,充电一次,每次8小时。
6本操作指导书于2016.11.10起执行。
HLN-11A华银里氏硬度计产品说明:里氏硬度计是一种新型的便携式硬度测试仪器,主要适用于测试金属材料的硬度,具有测试精度高、体积小、操作容易、携带方便,测量范围宽的特点,它是以里氏硬度为原理,测出里氏(HL)硬度值经过程序自动转换成布氏,洛氏,维氏,肖氏等硬度值,还可以配置各种测试配件,来满足于各种测试条件和环境,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快速硬度测试,特别适宜对大型零部件及不可拆卸部件的现场硬度测试。
功能特点:●可测试六种硬度制(HV、HRC、HRB、HB、HV、HS),并且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可配置六种不同的冲击装置,(D、DC、D+15、C、DL、G)。
●自动识别冲击装置类型(D、DC、D+15、C、DL、G)。
●按键少,操作方便,可直接通过键盘选择测试材料及测试方向。
●打印机与主机可分离。
●可打印测试结果。
技术参数:076987930448产品功能参数可测试硬度制HL、 HRC、HRB、HV、HB、HS测试精度相对误差±0.8%、示值重复性误差0.8(HLD=800)详情见表二标准冲击装置D型冲击装置(详情见附件表一)上下限设置测量范围(170~960)HLD可选冲击装置D/ C /DC / D+15 / DL/ G同时可配冲击装置数量一套计算机接口无显示文字英文,屏幕显示无背光测试方向任意数据储存无测量工件的最大硬度颠值940HV(D/DC/DL/D+15/C冲击装置)测量工件的曲率半径Rmin=50mm(用异型支承环Rmin=10mm)识别功能自动识别冲击装置类型功能打印机类型可拔插针式打印机测试材料数量9种(不含不锈钢)详情见附件表一;自动检测电压无电源充电电池NIMH4.8V,1200mAh充电器9V75mA外型尺寸270×86×47mm重量650g(包括冲击装置和打印机)测试范围(表一)材料硬度制冲击装置D/DC D+15C G E DLSteel and cast steel钢和铸钢HRC17.9~68.519.3~67.920.0~69.522.4~70.720.6~68.2 HRB59.6~99.647.7~99.937.0~99.9 HRA59.1~85.861.7~88.0HB127~65180~63880~68390~64683~66381~646 HV83~97680~93780~99684~104280~950 HS32.2~99.533.3~99.331.8~102.135.8~102.630.6~96.8Steel锻钢HS32.2~99.5CWT、ST 合金工具钢HRC20.4~67.119.8~68.220.7~68.222.6~70.2 HV80~89880~935100~94182~1009GC. IRON 灰铸铁HRCHB93~33492~326 HVNC、IRON 球墨铸铁HRCHB131~387127~364 HVC.ALUM 铸铝合金HB19~16423~21032~168 HRB23.8~84.622.7~85.023.8~85.5BRASS 铜锌合金HB40~173 HRB13.5~95.3BRONZE铜锡(铝)合金HB60~290COPPER纯铜HB45~315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表二)序号冲击装置类型标准里氏硬度块硬度值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1D 760±30HLD530±40HLD±6 HLD±10 HLD6 HLD10 HLD2DC 760±30HLDC530±40HLDC±6 HLDC±10 HLDC6 HLD10 HLD3DL 878±30HLDL736±40HLDL±12 HLDL12 HLDL4D+15766±30HLD+15544±40HLD+15±12 HLD+1512 HLD+155G 590±40HLG500±40HLG±12 HLG12 HLG6E 725±30HLE508±40HLE±12 HLE12 HLE7C 822±30HLC590±40HLC±12 HLC12 HLC冲击装置名称用途1、冲击装置D用于大部分硬度测量2、冲击装置DC用于非常局促地方(孔内、圆柱园内)的测量3、冲击装置D十15用于沟槽内或凹入的表面硬度测量4、冲击装置E用于极高硬度,碳化物含量高的工具钢的硬度测量5、冲击装置C用于表面硬化了的部件,表面覆盖层,薄壁的硬度测量6、冲击装置G仅用于布氏硬度650HB范围内的密实部件的硬度测量7、冲击装置DL用于深槽槽底或型面(如齿面)等零件的测量基本配置:1、主机2、打印机3、D型冲击装置4、随机里氏硬度块(HLD值)5、充电器6、尼龙刷7、打印纸8、合格证书9、使用说明书10、密码包装箱。
LX—A指针邵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LX—A指针邵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LX—A指针邵氏硬度计性能简介指针邵氏硬度计广泛应用于硫化橡胶、塑料制品的硬度测试。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型小体轻、读数直观等特点,可以随身携带手持测量,也可以装置在配套生产的同型号邵氏硬度计测试支架上进行定荷测试。
符合标准DIN53505,ASTMD2240ISO/R868,JISR7215、LX—A指针邵氏硬度计类型外观LX—A指针邵氏硬度计概述指针邵氏硬度计有A型、C型、D型三种形式。
A型一般适用于橡胶、合成橡胶、多元脂、毡、皮革、蜡等低中硬度材料硬度的测试。
C型适用于压缩率为50%、应力0.049MPa以上的一些采纳橡胶并用、塑料中含有发泡剂制成的仿佛鞋用微孔材料硬度的测试。
D型一般适用于硬橡胶、硬树脂、有机玻璃、印刷板、地板材料、保龄球等高硬度材料硬度的测试。
本硬度计执行GB/T531—99、GB2411—80、HG/T2489—93、JJG304—2023、GBT531.1—2023有关规定。
LX—A指针邵氏硬度计重要参数刻度盘值:0—100度压针行程:0—2.5mm压针端部压力:A型、C型0.55N—8.05ND型0—44.5NLX—A指针邵氏硬度计使用方法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手持硬度计且硬度计面板与操作人处于直视的角度,且压针距离被测试样表面至少12mm。
将硬度计平稳地压入试样,直至压脚和试样接触,压脚与被测试样接触1S内读数。
每一个试样测试不得少于5次,且每个测试点相距至少6mm。
测试完毕,取其平均值(微孔材料测点相距至少15mm)。
为稳定测试条件,提高测试精度,应将硬度计安装在与其型号配套的邵氏硬度计测试架上进行测试。
(注意:双针邵氏硬度计无需1S内读数,双针邵氏硬度计测试后,从动针会停留在此次测试的数值刻度上,直至拧动压紧螺丝使之回归零位。
)LX—A指针邵氏硬度计使用须知硬度计的指针在自由状态下应指向零位,假如指针微量偏离零位,可以旋松右上角的压紧螺丝,转动表圈,使硬度计指针对准零位。
HT-1000A硬度仪使用说明书1. 技术参数测试范围 :200-900HL换算硬度种类 :HV,HB,HRB,HRC,HS精度 :±4HL或±0.5% (在800HL范围,取 5个测试点的平均值)测试方向 :任意方向极限抗拉强度 :Kgf/mm2(38—267Kgf/mm2)Tons/in2(23—135 Tons/in2)Lbs/in2(54—382 Lbs/in2)温度 :工作温度 14oF—104oF(-10oC—40oC)存贮温度 -4oF—122oF(-20oC—50oC)数据存储: HT-2000A可自动记录500个测试结果,包括测试值,换算值,平均值,硬度,材料,方向,时间和日期.HT-1000A最多存储10次的测试结果.时钟:当前时间显示,并储存了10年的日历电源:硬度仪:2片3V锂电池CR2330打印机:锂充电电池电池寿命:硬度仪:连续工作80个小时(可进行4000次测试)搁置寿命:2年打印用纸:热敏打印纸宽57-58mm Φ30mm外型尺寸 :165×28×28mm硬度仪重量:120g十种材料显示硬度种类及测试范围表材料硬度种类HL(里氏)HV(维氏)HB(布氏)HRB(洛氏B)HRC(洛氏C)HS(肖氏)钢及铸纲(ST)HL(里氏)、300-900HV(维氏)、80-940HB(布氏)、80-650(F=30D)RB(洛氏B)、38.4-99.5RC(洛氏C)、20-68HS(肖氏)、32.5-99.5合金工具钢(AS)300-84080-90020.4-67不锈钢及耐热钢(SS)300-80085-80085-670(F=30D)46.5-10020-63轴承钢(GS)300-88080-80020-68.832.5-99.0灰口铸铁(GC)360-66093-340(F=30D)球墨铸铁(NC)400-660130-390(F=30D)铝合金(AL)200-56032-19030-160(F=10D)27-91黄铜(BS)200-56045-20040-180(F=10D)12-94青铜(BZ)300-70060-290(F=10D)纯铜(CU)200-42050-13045-120(F=10D)4-72注:1.当测量结果超出此表范围,显示屏将显示"EE"(Error)2.表中空白为不可测量范围2. 标准配置2.1 HT-1000A型标准配置:HT-1000A硬度计、标准硬度块、20mm支撑环、13mm支撑环、毛刷、CR2330锂电池2个、使用说明书、携带箱2.2 HT-2000A型标准配置:HT-2000A硬度计、标准硬度块、20mm支撑环、13mm支撑环、毛刷、CR2330锂电池2个、IrDA 打印机、使用说明书、携带箱2.3 可选配件金刚石冲击体:主要用于含有高碳化物的工具钢,高硬度材料(如合金工具钢)的测试或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用户.DL冲击装置:主要用于测试空间窄小的工件的硬度,象凹槽,齿轮等部位.异形支撑环:用于测试曲面试件(如果R≥30mm不必选用)3. 硬度计外观,各部分名称及说明HT-1000A/HT-2000A外型如图3.1所示:图3.1①支撑环② SET键③ PR键④ I/O键(电源键)⑤键⑥键⑦键⑧显示屏⑨红外窗口⑩加载套管启动按钮关机后,硬度计进入睡眠模式,测试结果保存,时钟照常运转;开机后,硬度计恢复关机前的设置并自动显示最后一次的测试结果.注:开机状态下,如在一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硬度计将自动关4. 工件预处理被测试件应满足的要求因为里氏硬度试验是动态工作原理,是对试件的直接测试,所以对试件的要求与静态测试法的要求有所不同,测试需满足如下要求,否则测试值易偏低或不准.重量要求:工件重量大于5KG,可用硬度计直接测试;工件重量在3-5KG之间,可将工件固定于一平面上,避免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弯曲,形变或位移; 工件重量小于2KG时,应将其耦合在工作平台上以提高其测试部位的惯量.耦合方法: 将少许耦合剂(凡士林或黄油)涂于耦合面上,再将工件的耦合面(与测试方向垂直的平面)压紧在一个厚重的平台上.耦合工件应采用垂直向下的方向测试.粗糙度要求:工件表面应满足 Ra≤2m .工件表面越粗糙,测试结果越低.洁净要求:测试部位表面不得有灰尘,油污,锈迹,脱碳层,涂镀层等.另外,试件还不能有较强的磁性.稳定性要求:为了避免工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位移,应将工件固定使其被测表面与冲击方向垂直. 对于平板形的,长条形的和有曲面的工件来说,测试结果一般要比实际值略低.这些形状的工件的测试方法如图4.1如示:曲率半径要求:试件测试部位表面曲率半径R≥30mm的可以直接测试; R10~30mm的应使用异形支撑环.表面层厚度的要求:对试件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硬度测试时,硬化层厚度应大于0.8mm.5. 基本操作5.1 开机按下I/O键打开电源.液晶屏将显示上一次的测试结果,如图5.1所示.5.2 参数设置(1)按SET键开始设置新的测试并选择各种参数.此时液晶屏显示的是一组测试所包含的测试次数.如图5.2所示.测试次数可设为1-10次,按键或键可以上下选择测试次数,在确定了一组的测试次数后,按键选择测材料.(2)液晶屏显示测试材料.按键或键可以前后选择测试材料ST,AS,SS,GS,GC,NC,AL,BS,BZ或CU.屏幕显示如图5.3所示. ST AS SS GS GC碳钢合金工具钢不锈钢轴承钢灰口铸铁NC AL BS BZ CU球墨铸铁铝黄铜青铜纯铜选择好测试材料后,按键进入下一步选择硬度标尺.(3)液晶屏显示硬度标尺.按键或键前后选择HL,HV,HB,RB,RC或HS.屏幕如图5.4所示:HL(里氏)、 HV(维氏)、 HB(布氏)、 RB(洛氏B)、 RC(洛氏C)、 HS(肖氏)选择好测试标尺后,按键进入下一步选择测试方向.(4)液晶屏显示测试方向.垂直向下斜向下45o 水平斜向上45o 垂直向上(5)选择好测试方向后,按SET键确认并保存以上各步所设参数.HT-1000A将删除之前所有测试结果,HT-2000A将储存最后的测试结果,并开始一组新的测试.屏幕显示如图5.6所示:如需调整所设参数,可在未按SET键保存设置前,按键从步骤1开始重新设置.5.3 测试测试具体步骤如下:(1)用手握住加载套管,将加载套管向支撑环方向压缩到底,再将其缓慢松回原位,此过程中不可松手.注意:加载套管不可回弹过快,否则极易损坏机件.(2)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显示器,将硬度计置于被测工件表面.(3)保持硬度计和被测工件的相对稳定,轻轻按下启动按钮如图5.7所示:(4)硬度计将显示并存储测试结果,屏幕显示如图5.8所示:(5)如测试结果超出了表1.1所列的测试范围,屏幕则会显示如图5.9所示:通常错误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测试材料所致,若测试结果错误,可参看第13页"查找和删除测试结果"将其删除.5.4 窗口切换液晶屏上排的两个窗口可同时显示一组对应的数值,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 ,"平均值"和"里氏值" ,"强度值"和"里氏值".按键可在这三种组合中进行选择并切换窗口如图5.10所示.平均值里氏硬度值测试中最小值测试中最大值硬度换算值(本图为维氏)强度换算值5.5 数据传输(仅限于HT-2000A)按PR键开始数据传输,屏幕显示如图5.11所示:(1)打印数据,再按一次PR键,屏幕将显示当前测试组编号.按键或键可以选择要打印的测试组编号,键选择后一组,键选择前一组.如图5.12所示:打开打印机,将HT-2000A的红外窗口对准打印机的红外窗口.再一次按PR键,将数据发送到打印机,液晶屏显示如图5.13所示:(2)传输数据到掌上电脑或个人电脑.按SET键液晶屏显示当前测试组编号.按键或键可以选择要传输的测试组编号,键选择后一组,键选择前一组.如图5.14所示:.打开掌上电脑或个人电脑,将HT-2000A的红外窗口对准掌上电脑或个人电脑的红外窗口,按PR键开始数据传输.液晶屏显示如图5.15所示:(3)若接收系统(打印机,掌上电脑或个人电脑)接收数据成功,将会输出以下数据,如:Testing Group 02Testing Time 09/25/06 08:36 PMMaterial: ST Angle: 000No. HL HV KGM01 782 636 22702 782 636 22703 783 638 22804 783 638 228AVE 782 637 227HT-2000A将回到打印前窗口.(4)若接收系统(打印机,掌上电脑或个人电脑)接收数据失败若数据打印失败,HT-2000A将显示如图5.16所示:若数据传输失败,HT-2000A将显示如图5.17所示:30秒后,HT-2000A将回到打印前窗口.如红外传输失败,可能是由于接收系统未开机,与HT-2000A距离太远或偏离红外发射角度,以至超出了红外发射范围.注意:打印机被预设为Protocol IrDA.若设定值改变,打印机必须重新设置.设置方法详见打印机用户手册.设置为以下参数:Mode Protocol IrDABaud rate 9600 Hz8 Data BitNo Parity1 Stop BitDensity Medium打印机用户手册可从下载,进入该网站后,先点击"Mobile Printers"按钮,再点击"PORTI-S30/40"按钮,下载用户手册.打印机的设置在第16页:"2.5 Setting Operation Mode"5.6 数据管理HT-1000A最多可储存10个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材料,硬度范围和方向.若测试次数超过10次,硬度计将自动删除前10个测试结果.后面的测试结果将被储存并用于计算下一组的平均值HT-2000A最多可储存500个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材料,硬度范围,方向和测试时间与日期.HT-2000A的内存被分为50组,一组最多可储存10个测试结果.若测试次数超过10次,后面的测试结果将被储存到下一组并用于计算下一组的平均值.5.7 查找和删除数据(1)在当前测试组中查找数据按键可在当前测试组中滚动查找测试结果,按键可删除屏幕当前显示的数据,数据从内存中被删除,屏幕将显示最后的测试结果.若无需删除任何数据,按SET键返回,屏幕将显示最后一次的测试结果(也可不按SET键,直接开始新的测试).(2)删除当前数据按键可删除屏幕当前显示的数据5.8 清除内存关机状态下,先同时按住SET键和键,再按住I/O键,接着同时松开SET键和键,最后松开I/O键,即可清除内存.6. 其它设置以下操作包括:设置冲击体(标准碳化钨体,金刚石冲击体和DL冲击装置),设置强度换算,设置日期和时钟及校准误差.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SET键和键,再按住I/O键,接着同时松开SET键和键,最后松开I/O键.屏幕显示如图6.1所示:6.1 设置冲击装置按键选择冲击装置.使用标准碳化钨冲击体时选LD;使用金刚石冲击体时选DD;使用DL冲击装置时选DL.按SET键确认并进入下一步设置强度换算.6.2 设置强度换算按键设置强度换算标准,如图6.2所示:NR KG KS TN不换算强度 Kgf/mm2 Klbs/in2 Tons/in2按SET键确认并进入下一步设置日期制式.6.3 设置日期制式和时钟(仅限于HT-2000A)按键选择日期制式美式(US 月/日/年)或欧式(EU 日/月/年),如图6.3如图:按SET键开始设置时钟.按键可滚动选择参数YR(年) MH(月) DY(日) AM/PM(小时上午/下午) ME(分)按键或键可以加减所选的参数值,如图6.4所示.按SET键确认并进入下一步校准硬度计误差.6.4 校准误差可通过误差校准使硬度计的测试结果和标准硬度块的硬度值接近.当测试结果低于标准值时,按键提高测试值;当测试结果高于标准值时,按键降低测试值.如图6.5所示.误差调整范围为-50到50里氏硬度值.在校准完误差后,按SET键保存以上设置,硬度计进入测试界面(图5.6),HT-1000A将删除之前所有测试结果,HT-2000A将储存最后的测试结果,并开始一组新的测试.7.硬度计的保养和维修HT-1000A/HT-2000A硬度计是精密仪器,存放和操作硬度计时应注意(1)避免摔落或与其它物体碰撞;(2)避免滴和溅任何油,油脂或其它液体在仪器上;(3)避免滴和溅任何油,油脂或其它液体在被测工件上;(4)避免在粉尘严重和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7.1. 更换电池电池的寿命为80小时,但其寿命会根据使用频率而变化.当屏幕显示BATT时,请根据以下步骤更换电池:(1)使用两片3V CR2330锂电池;(2)根据正负极符号正确安装电池;(3)更换的两片电池电压应一样,不得将新旧或不同品牌的电池混用.注意:更换电池后,请立即打开仪器电源,校准时钟.若长时间不使用仪器,请将电池取出.7.2. 硬度计清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进行1000次测试后或每隔1-2个月,必须对硬度计的导管进行清洁,清洁步骤如下:(1)拧下支撑环;(2)取出冲击体;(3)用毛刷清洁导管内部;(4)用酒精清洁冲击体;(5)装回冲击体(注意:冲击球头应朝向支撑环的方向);(6)拧上支撑环.7.3. 冲击体和测试精度硬度计在测试标准硬度块的硬度时,若测试结果(3 ~ 5次)的平均值远远高于硬度块的实际值,可能为冲击球头磨损所致.请联系客服部门,更换冲击球头.注意:硬度计发生任何问题,请与我们的客服部门联系,不要自行拆卸.。
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操作规程1.硬度计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周围环境无振动和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冲头上碳化钨球的硬度应不低于1500HV;误差: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8%;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
2.被测试件表面需符合测试技术要求,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应达到2um,且清洁不得有油污;试样表面温度不能过热,应该小于120℃;重量大于5kg的重型试样,不需要支撑;重量在2-5kg的试件有悬伸部分的试件及薄壁试件,在测量时应用物体职称,以避免冲击力引起试件变形、变曲和移动;对中性试样,必须置于平坦、坚固的平面上,试样必须绝对平衡置放,不得有任何晃动。
3.试样的试验面最好是平面,当被测表面曲率半径R小于30mm和小于50mm 的试样再测量时应使用小支撑环或异型支撑环;试样应有足够的厚度;对轻型试样,必须与坚固的支撑体紧密耦合,两耦合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耦合剂用量不要太多,测试方向必须垂直于耦合平面;当试样为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时,即使重量、厚度较大仍可能引起试件变形和失稳,导致测试值不准,故应在测试点的背面加固或支撑。
4.将冲击装置插头接入主机插口,打开主机开关,接通电源,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如出现屏幕字符闪烁时,表示电压已低于额定工作电压,请关掉电源开关,需给电池充电。
先用标准试块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时合格后测试。
5.向下推动加载套,使冲击体被锁住;将冲击装置的支撑环定位压紧在被测表面,按动冲击装置释放钮,进行测量,此时要求试样、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试样的每个测量部位一般进行五次试验,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
6.测试结束后,再次对仪器进行校验,确定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
7.仪器使用完毕,关闭主机电源开关和打印机开关,清洁仪器,释放冲击装置。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