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其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74.73 KB
- 文档页数:2
工程地质勘查在勘察设计中的作用及方法分析工程地质勘查在勘察设计中的作用及方法分析一、引言工程地质勘查是指为了开展工程建设而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的一项技术活动。
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技术依据,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工程地质勘查的作用和方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工程地质勘查的作用1. 提供地质资料和技术依据工程地质勘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获取土地、地质、水文和地貌等方面的地质资料,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质力学参数确定、基础与地基处理、地下水环境评价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
这些地质资料和技术依据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能够帮助工程师全面了解和评价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和确定工程方案,避免因地质因素导致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2. 预测地质风险和灾害工程地质勘查可以通过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质灾害史料的调查和分析,预测地质风险和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这对于工程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可以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地质风险和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工程地质勘查可以对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通过调查和分析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情况,评价工程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这对于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三、工程地质勘查的方法1. 野外实地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是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通过现场勘查和测量获取地质资料。
这包括地质构造、层位纹理、岩石和土质性质、地下水位等方面的调查。
其中,地质构造调查主要是对构造面、断层和岩性的类型、走向和倾向的观察和绘制。
层位纹理调查主要是对地层的厚度、倾角、展布和变化规律的测量和描述。
岩石和土质性质调查主要是对样品进行野外检验,包括颜色、颗粒大小、结构和强度等方面的测定。
岩土工程特点及勘探技术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土壤和岩石的性质、组织、工程特性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常常涉及到地基工程、基坑工程、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工程领域,对于城市发展和基础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岩土工程的特点及勘探技术。
一、岩土工程的特点1. 多学科交叉岩土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结合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岩土工程人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完成复杂的工程任务。
2. 受力环境复杂岩土工程中土壤和岩石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力学作用,如重力、地震力、水力等。
这就要求岩土工程人员具备深厚的力学、岩土力学等相关知识,以便合理地分析和设计岩土工程结构。
3. 地质条件多变由于地球内部构造的不均匀性和地表物质的不断变化,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这对岩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岩土工程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对地质条件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4. 风险性高岩土工程的施工和运营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地层开挖、大型基础工程、边坡稳定性等方面都需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岩土工程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应变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二、岩土工程勘探技术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重要参数。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充分的依据。
2. 地质雷达勘测技术地质雷达勘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地质雷达探测地质情况的技术手段,通过地质雷达仪器可以探测出地下不同物质的分布情况,为地质勘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3. 钻探技术钻探技术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勘探手段,通过在地下进行钻孔取样,可以获取地下岩土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土质、水文情况等。
钻探技术是获取地下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勘察方法来获取地质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1. 地层钻探:地层钻探是获取地下岩土分布及性质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地层钻
探方法包括岩心钻探、潜孔钻探、钻孔岩心岩土采样等。
2. 测井:测井是利用电、声、核等物理现象对地层进行测量,获取地质参数的方法。
常用的测井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测井、核测井等。
3. 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是一种无损探测地下岩土结构和水文地质环境的方法。
它通
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获取地下的岩石结构、空洞、水位等信息。
4.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获取地下岩土结构和地质
参数的方法。
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包括地震检波器、反射法、折射法等。
5.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是针对地下岩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
行试验,获取地质参数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力学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弹性模量
试验等。
6.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航空等平台获取地下岩土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
遥感技术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
7. 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来获取地下岩土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
现场勘察方法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灾调查、地质剖面钻取等。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以上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能需
要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获取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勘察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经验也是保
证勘察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1. 引言1.1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背景意义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指针对深基坑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是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前提和基础。
深基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形式,其承载能力、受力性能和变形特性直接影响到基坑结构的安全稳定,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和地下设施产生影响。
进行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岩土工程勘察也愈发复杂和困难。
对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背景意义在于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保证基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也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1.2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现状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内,关于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加,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内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纷纷成立岩土工程研究所和实验室,开展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研究工作。
在国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对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现状已经相当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克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推动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发展。
地质工程工程分类地质工程是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工程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土壤、岩石、地下水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工程可以根据工程目的和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地质工程进行分类。
一、按照工程目的的不同,地质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基础工程:基础工程是指为建筑物或其他工程提供稳定基础的工程。
在基础工程中,地质工程师需要对地下土层的性质、地下水的情况以及地震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和设计参数。
2.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在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到土壤和岩石的勘察、试验和分析,以及在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3. 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是建设地下通道的工程。
在隧道工程中,地质工程师需要对地下岩石的稳定性、地下水的渗流以及地下构造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隧道位置和施工方法。
4. 勘探工程:勘探工程是为了寻找矿产资源或地下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
在勘探工程中,地质工程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化学勘探等工作,以确定资源的存在和开采条件。
二、按照工程方法的不同,地质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获取有关地质条件和地下信息的工程调查活动。
地质工程师通过野外调查、钻探和取样等方法,收集地质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是为了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地质工程师需要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
3. 地下工程:地下工程是指在地下开展的各种工程活动,如地下隧道、地下矿井和地下储气库等。
地质工程师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和地下水模拟等手段,对地下条件进行评估和预测,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 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工程是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一、总则㈠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原则,结合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要求的特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勘察单位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标准。
㈡工程勘察资质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等专业,其中岩土工程是指⒈岩土工程勘察,⒉岩土工程设计,⒊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⒋岩土工程咨询、监理,⒌岩土工程治理。
㈢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是核定工程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资质等级的依据。
㈣工程勘察资质分综合类、专业类和劳务类。
综合类包括工程勘察所有专业;专业类是指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等专业中的某一项,其中岩土工程专业类可以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监理中的一项或全部;劳务类是指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
㈤工程勘察综合类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资质原则上设甲、乙两个级别,确有必要设置丙级勘察资质的地区经建设部批准后方可设置专业类丙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分级别。
二、分级标准㈠综合类⒈资历和信誉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个主专业中有不少于2个具有10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资历,是行业的骨干单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良好信誉。
⑵至少2个专业分别独立承担过本专业甲级工程(参见附表1)专业任务不少于5项,其工程质量合格、效益好。
⑶单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
⒉技术力量3个主专业中不少于2个专业各有能力同时承担2项甲级工程任务,每专业至少有5名具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和级配合理的技术队伍,在国家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后,岩土工程专业至少有5名注册岩土工程师。
⒊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有足够数量、品种、性能良好的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及工程物探等测试监测检测设备或测量仪器设备,或有依法约定能提供满足专项勘察、测试监测检测等质量要求的协作单位。
应用计算机出图率达100%,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场所。
实践报告:岩土工程技术一、摘要本实践报告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岩土工程的概念、任务和特点,阐述了岩土工程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岩土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引言岩土工程技术是研究岩土体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技术在土木工程、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岩土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岩土工程的概念、任务和特点1. 概念:岩土工程是指以岩土体为对象,研究其在工程作用下的性质、行为和规律,以实现工程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2. 任务:岩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评价、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
3. 特点:岩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岩土体性质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
(2)区域性:岩土工程受地域环境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岩土工程具有各自的特点。
(3)不确定性:岩土工程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导致工程风险较高。
四、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1. 地质勘察技术: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 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技术旨在提高岩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包括预压加固、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
3. 地下工程设计技术:地下工程设计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利用、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如隧道、地铁、基坑等工程。
4.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灾害的防治,保障工程安全。
5. 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是对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保证工程安全、控制工程质量。
五、岩土工程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1. 某地铁工程:通过地质勘察技术,了解地铁线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为地铁设计提供依据。
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业务范围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业务范围在工程勘察领域中,岩土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类别。
岩土工程在诸多工程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等。
岩土工程的甲级业务范围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岩土地质勘察、地基与地下水勘察、地震勘察等。
本文将围绕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业务范围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您全面、深刻地解读这一专业领域。
一、岩土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岩土地质勘察是指对工程地质地貌环境进行勘察、测量、分析和评价。
岩土地质勘察要求勘察人员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描述,以评价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变化。
在甲级业务范围内,岩土地质勘察是基础而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地基与地下水勘察地基与地下水勘察是指对工程地基情况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这项工作要求勘察人员根据工程需要,结合地质情况和工程地表及地下情况,综合评价地基和地下水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数据和技术支持。
在岩土工程的甲级业务范围内,地基与地下水勘察是至关重要的。
三、地震勘察地震勘察是指根据工程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烈度要求,对工程地质和地基地下水情况进行地震勘察、分析和评估。
地震勘察要求勘察人员对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预测地震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震对策和建议。
在甲级业务范围内,地震勘察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业务范围涵盖了岩土地质勘察、地基与地下水勘察、地震勘察等多个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入的勘察工作,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深入研究岩土工程的各项业务范围,为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个人对于岩土工程的理解是,这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力学、水文等多个学科知识的工程技术专业。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方法及新技术发展摘要:随着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主要勘察技术方法及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复杂地质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主要勘察技术方法对于岩土层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关的参数为了能够有效地作出测量,必须要遵循具有高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范,在勘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勘察技术主要包括地质钻探、波速测试静探、室内试验、地质测绘、地质勘查取样等多种不同的勘察方法。
1.岩层钻探一般使用台式钻机或者是DPP-100车装钻机进行钻探,在实际的钻探工作中一般我们都是采用泥浆护壁,回转的钻进,全部采芯的方法,砂土层岩芯要大于75%的采取率,而粘性土岩芯则要人于90%的采取率,同时详细记录各土层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所产生变化,仔细地描述和观察各个土层的宏观特点,以更好地对地层的结构分布进行研究,要详细分析不同深度的地层样本,对勘察工作的相关指标进行确定。
2.室内试验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室内试验对拟建场环境中所存在的岩土工程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室内试验,科学合理地对岩土的各项相关物理学指标进行判定,为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提供更为有效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对物理性指标的实验主要包括:对土层的物理性质进行颗粒分析、测定压缩试验以及水质分析等等。
3.地质测绘地质测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主要目的是细致地对所属地区的地形进行分析和调查,深入地研究该地区的地质地层构造、地貌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一些不良地质情况等,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更好地对地貌单元、岩土的形成原因、岩土的具体分布情况、岩土形成的年代以及岩土的性质进行划分,并做好对岩土层风化程度的具体鉴定工作等等。
4.原位测试试验一般采用原装的液压静力触探探头进行测试工作,对所采集到的信息电脑会作出分析和整理,当在试验中贯入标准后,对于这一试验则可以采用落锤的自山落体法来完成,要在试验之前做好清孔工作,并确保落锤速度能够保持在每分钟20次左右,在地基的勘察工作中,另外一种原位测试的方法就是动力触探,对于风化基岩物理力学的性质指标,利用动力触探方法能够得到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实践思考李志洪(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 惠州 516008)摘 要: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着十分不同的地形条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因此在复杂地形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特别是在勘测设计的最开始阶段,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针对地质勘测人员来说,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施工区域的具体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等进行全面的探究和查明,这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同时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据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应对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1-0189-2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LI Zhi-hong(The seven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Huizhou 516008,China)Abstract: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Different regions have very different terrain conditions, and the terrain and landform are very complex. There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complex terrain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urvey and design, it is often faced with greater challenges. For geological surveyors, it is their basic responsibilit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ific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actic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在当前我国的各类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中,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地形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更需要着重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针对各类因素进行严格把关。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岩土地质勘察规范最新标准岩土地质勘察是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岩土地质勘察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的岩土地质勘察规范:1. 勘察目的与范围:勘察工作应明确其目的,包括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评估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勘察的范围应根据工程规模、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
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应包括地质调查、钻探、取样、试验、原位测试等。
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
3. 勘察深度:勘察深度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通常应达到工程基础深度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条件。
4. 勘察精度:勘察精度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来确定。
对于重要的工程,勘察精度应更高。
5. 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勘察过程中应收集全面的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6. 工程地质评价:应根据勘察结果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包括稳定性评价、承载力评价、渗透性评价等。
7. 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工程安全的地质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8. 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详细记录勘察过程、结果和结论,包括地质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并附有必要的地质参数和推荐意见。
9. 勘察质量控制:勘察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后续服务:勘察单位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地质问题咨询、地质条件监测等。
11. 环境保护:在勘察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技术更新:勘察规范应定期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技术进步和工程实践进行更新和修订。
本规范旨在指导岩土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勘察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勘察任务,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现状分析1.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地质勘探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旨在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挑战和难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挑战一:地质信息不完全和不准确地质勘探工程所依赖的地质信息往往不完全和不准确,这给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
在勘探前,我们需要仔细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剖面、岩心样品、地球物理测井等,以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准确性对工程结果的影响。
挑战二:地下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变化、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会对勘探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产生影响。
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来获取地下的详细信息,以应对地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挑战三:工程成本高昂地质勘探工程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成本较高。
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可能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勘探工程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难题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是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一大难题。
在勘探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和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利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如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价等,来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难题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质勘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在勘探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勘探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难题三:数据分析和解释地质勘探工程获取的数据庞大而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我们需要运用地质统计学、地质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数据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解释和判断。
以上是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只有充分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复杂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其评价
发表时间:2016-08-12T15:22:56.5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叶辉[导读] 本文以某具体工程A07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实例,详细分析了复杂工程环境下岩土工程勘察具体方法及其评价。
内江市鸿达交通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进行地基设计的最基本活动,在地基设计以及工程的项目施工中都必须要依赖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地质资料、技术参数以及相关的数据指标。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所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地基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科学性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本文以某具体工程A07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实例,详细分析了复杂工程环境下岩土工程勘察具体方法及其评价。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1. 引言
通过现场勘察、岩石取样以及原位测试分析可以知道,在深度范围0.8-23.8 m内是素填、稍湿、杂色、结构松散-稍密。
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砂、粉质粘土、泥岩碎块石以及少量混凝土碎块或砖块等,碎块石的直径在20-600 mm范围,质量分数约为:55%-65%,整个场地都分布有碎块石,但是西北、西侧以及南西侧较薄,剩下的地方较厚。
深度范围为0.5-3.2 m内是粉质粘土,可塑状,灰褐色,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强度和韧性都中等,分布在局部地段素填土下面。
基岩主要为泥岩以及砂岩,其中泥岩为暗紫红色或者紫红色,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部分砂质较重并含灰绿色的条带或者条块,分布在整个场地当中,场地中的主要岩层就是基岩,其中钻孔揭露单层厚度范围为0.35-23 m。
砂岩为灰绿色或者青灰色,中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以及少量的云母等,部分夹泥质条带,泥质胶结。
整个场地均分布有砂岩,同样也是场地当中的主要岩层,其中钻孔揭露单层厚度范围为0.6-23.9 m。
2. 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2.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在对场地进行勘察的时候,针对A07地块的5个钻孔实施了重型动力触探实验,单孔锤击数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经过修正之后分别为6.8-8.3和7.3,变异系数为0.556,呈现出来的为稍密状态,不是非常均匀。
场地填土呈现出来的也是松散-稍密,均匀性较差。
A07地块项目准备建设的范围内粉质粘土层其厚度大约在0.5-3.2 m范围内,厚度比较薄,并且在开挖地下室基坑的时候该层全部被清理,所以没有实施取样试验。
结合本地区的经验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场地内粉质粘土是可塑状压缩性粉质粘土,其中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大约为150 KPa。
根据周围环境推断场地内的粉质粘土和素填土会对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或者钢结构造成一定的腐蚀作用[1]。
2.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进行勘察的时候选取了3组中等风化砂岩样以及2组泥岩样来实施重度、抗拉、抗剪强度等相关试验。
对于中等风化带基岩(岩芯)而言,在其中选取岩石饱和、天然单轴抗压样各30组(总共是3×30=90件),对于微风化带的基岩而言,在其中选取岩石饱和、天然单轴抗压样各10组(总共是3×10=30件),分别实施岩石饱和、天然单轴抗压试验,同时分别选取了泥4组、砂岩3组实施变形试验。
对所得到的试验结果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对于中等风化带泥岩而言,其变形模量、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所对应的平均值分为别为:2572.3 MPa、 2919.9 MPa以及0.3,另外,变形模量、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所对应的参考临近工点取值分别为2495 MPa、3001 MPa以及0.11。
对于微风化带泥岩而言,其变形模量、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所对应的平均值分为别为:2817 MPa、3204.8MPa以及0.33,另外,变形模量、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所对应的参考临近工点取值分别为5851.8 MPa、6629.9 MPa以及0.21。
3. 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3.1 地震效应评价
针对、、以及四个钻孔的剪切波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素填土主要是软弱土,其剪切波速平均值约为134 m/s;粉质粘土主要是中软土,剪切波速平均值约为175 m/s;而场地内的基岩主要为稳定岩石,剪切波速平均值超过了800 m/s。
在地下车库侧墙与建筑主体结构脱开的时候,则场地内的主要建筑物共同使用一个地下车库,根据设计地坪高程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后基岩出露,为稳定岩石,其中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在500-800 m/s范围内不等。
建筑场地类别属于I0类,其中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25 s,该地段非常有利于建筑抗震。
在地下车库侧墙与建筑主体结构不脱开的时候,根据设计地坪高程对场地实施整平之后,在西侧、南东侧以及东侧就会出现最厚大约为22.1 m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34 m/s;其他地方的土层厚度非常薄甚至有基岩直接出露的位置。
建筑场地类别属于Ⅲ类,其中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 s,该地段非常不利于建筑抗震。
在地下车库侧墙与建筑主体结构脱开并形成独立挡墙的时候,南侧和西侧挡墙位置将形成最厚大约为22.1 m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34 m/s;其他地方的土层厚度非常薄甚至有基岩直接出露的位置。
建筑场地类别属于Ⅲ类,其中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 s,该地段非常不利于建筑抗震。
3.2 边坡稳定性评价
由于A07地块项目准备修建在浅丘斜坡地带,在整平开挖以及修建市政道路的时候,在场地附近形成了高度约为0.5-27 m的土质边坡以及岩土质混合边坡,已经实施了支挡。
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边坡没有变形迹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根据设计标高对A07地块场地整平之后,周围会形成环境边坡,可以利用重力式挡土墙对边坡实施支挡,同时压实填土当作持力层。
同样根据设计标高整平场地基坑之后,在地下车库周围也会形成岩土质挖方边坡。
由于本地块有周围建筑物的支挡结构侵入,所以需要对其实施拆除并采取加固措施。
某地铁地段其隧道结构部分已经完工,其结构外边线和钙项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7.48 m,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以及未来的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对地铁区间隧道造成明显的影响。
某市规划轨道交通地段的隧道结构外边线和该项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1.72 m,但是此轨道地区隧道预计在未来才会修建,因此在设计A07地块项目的时候要求重点考虑下面几个问题:(1)在建设地下室支挡结构的时候应该为市轨道规划地段隧道的结构留下足够的空间;(2)在设计地下室支挡结构的时候应该要考虑未来轨道交通地段隧道施工对其造成的影响,确保支挡结构应该能够抵抗隧道开挖导致的附加内力以及变形。
因为靠近规划轨道交通区域其回填土的深度将近18 m,同时岩土分界面倾向于轨道方向,因此A07地块项目其基坑支护应该采取刚性支护结构,比如说双排桩板挡墙以及桩板挡墙加预应力锚索等[2-3]。
4. 地基评价
4.1 地基均匀性评价
结合A07地块项目勘察评价结果可知场地范围内的人工填土厚度其变化量很大,同时基岩面也有较大的起伏,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差,属于不均匀地基;粉质粘土其分布断断续续,厚度较薄且随着基岩面起伏,属于不均匀地基;场地范围内的下伏基岩强风化带厚度较小且起伏比较大,同样属于不均匀地基;场地范围内的下伏基岩中等风化带以及微风化带较为稳定,抗压强度差异性很小,属于均匀地基,可以作为优良的持力层。
4.2 地下水作用评价
现场调查以及钻探结果都表明,在钻孔深度所达到的范围内,项目场地范围内不存在地下水,但是在雨季会在基岩裂隙以及填土中形成少许的上层滞水,所以地下水不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不考虑抗浮设计,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应该重视排水。
但是土层以及环境水会轻微腐蚀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4.3 持力层选择
根据设计地坪标高以及地下车库标高对场地进行整平之后,导致地下车库基坑中等风化带基岩全部露出,且岩质比较坚硬,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厚度较大且分布连续,所以可以将中等风化带基岩当作持力层。
5. 结束语
本实例项目A07地块工程有着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场地地层包括浅部填土、堆积层以及下部基岩,并且周围附近已经建造了很多的建筑物,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着开发地块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实例中采取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岩土试验等多方面的勘探手段来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从而得到了复杂场地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以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秦焕, 王彪.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C]// 全球水伙伴高层论坛. 2007:148.
[2] 梁勇. 复杂工程环境中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J]. 大科技, 2016(3).
[3] 牟启巍, 丁戈. 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32). 作者简介:
叶辉,男,1974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2001年7月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咨询师,监理工程师,四川省评标专家,长期从事公路、桥梁、岩土地质勘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