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关地下水位勘察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16
岩土工程勘察测量规范GB50021—XX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岩土工程勘察测量规范GB50021—xx-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7地下水7.1地下水的勘察要求7.1.1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2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3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4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5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6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
7.1.2对缺乏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在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的初步勘察时,宜设置长期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
7.1.3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7.1.4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查明互相之间的补给关系;2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必要时应设置观测孔,或在不同深度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量测压力水头随深度的变化;3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7.1.5水试样的采取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试样应能代表天然条件下的水质情况;2水试样的采取和试验项目应符合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3水试样应及时试验,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稍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48小时,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12小时。
7.2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7.2.1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7.2.2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3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之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2.1取样和测试12.1.1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否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并按本章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1.2采取水试样和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下水试样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试样,并分别作腐蚀性试验。
2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采取土试样作土的腐蚀性试验;3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表水中时,应采取地表水试样,作水的腐蚀性试验;4水和土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各2件,对建筑群不宜少于各3件。
12.1.3腐蚀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注:1、序号I〜7为判定土腐蚀性需试验的项目,序号I〜9为判定水腐蚀性需试验的项目;2、序号10〜12为水质受严重污染时需试验的项目;序号13〜16为土对钢结构腐蚀性试验项目;3、序号I对水试样为电位法对土试样为锥形电极法(原位测试);序号2〜12为室内试验项目;序号13〜15为原位测试项目;序号16为室内扰动土的试验项目;4、土的易溶盐分析土水比为1: 5 12.2腐蚀性评价1221受环境类型影响,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应符合表 境类型的划分按本规范附录 G 执行。
衰12.i i ; I 友怕截值适用于有于湿交醉作用的情况.无干編愛普H 屮时*表中乘萇3的系数匸2表中Ifc 值适用于不痢区(段}的情说』对体拣区f 段),表中数價应乘以 0 54的眾粘对做逬I H ■和底廨以0 9的毎山3 左屮数但适用F 水的關坝性评价r 财土的腐烛性评f 站I 业以1.5的承 !jj r 屮:':'以 mg/kg 扎]<:4 fl Utu.HFi.k -iir^ ijS'y. h XaOH W KOH 'I'lTj OH* ,; (me Li.12.2.2受地层渗透性影响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应符合表12.2.2的规定汀:1臭中九是指直腰临水戒强透水层屮的地卜木;B 是指弱透水恩中的地下2 HCO1含量璧揩水的0化度抚乎(Mg/L 的软水时.该農水质HCO j 的腐 锂性:3卜的腐也怦泮价貝考堪pH 值揣标t 评柳其腐蚀件时,A 是指含忒握 宿鼻20%的養證水土鳳 水量3鼻30%的骆透水上站12.2.3当按表12.2.1和12.2.2评价的腐蚀等级不同时,应按下列规定综合评定:12.2.1的规定;环1腐蚀等级中,只出现弱腐蚀,无中等腐蚀或强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弱腐蚀; 2腐蚀等级中,无强腐蚀;最高为中等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中等腐蚀; 3腐蚀等级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强腐蚀,应综合评价为强腐蚀。
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为了能够充分实现工程的建设目标,需要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地貌以及地形的优势,收集相关的水文地质信息,做好现场测评工作,这样可以合理地减少成本投入,还可以为工程效益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测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测;地下水;水理性质一、水文地质勘测概述水文地质勘测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展开一系列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目的是通过了解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以及运动规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为后期施工奠定理论基础。
水文地质勘测主要分地下水文勘测与地上水文勘测。
其中,地下水文勘测针对的是一年的水位动态,包括流动方向、化学成分等,对地下水埋藏条件以及腐蚀性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明确其是否会对建筑物施工造成影响,提前制定好防治措施。
1.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一)地下水上升危害1、地基承载力不断下降工程人员在调查各种建筑地基后,常常会发现地下水位上升,进而导致岩土结构被破坏、强度不断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地基承载力。
无论哪种土质,承载力会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最终影响建筑物稳定性。
2、岩土发生崩塌与滑移尤其是在斜坡及河旁边等地带,随着地下水位的提升,岩体及土体经常会被水浸润软化,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当地下水下降时,会对岩土造成侵蚀,继而破坏岩土结构和承受力;且地下水温的升降,还会导致动水压力不断增加,岩土崩塌、滑移。
3、建筑物震陷无论是疏松砂型地基,还是黏性地基,当地下水位上升期间,都会使得岩土强度不断降低,继而导致地基震陷不断增大,建筑物沉降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二)地下水下降危害1、地下水水质恶化、骤减随着地下水的大量抽取,采矿操作当中矿床疏干,地下水开采量将远超过补给量,进而使得含水层水量短缺。
若地下水长期大量开采,水资源势必会逐渐减少,水中有害物不断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运用随着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以下是的一篇探究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运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关键环节,其能够使人们获取施工地质的相关水文信息,对工程、施工稳定性和平安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显得尤为重要。
将水文地质工作运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测定水文地质的参数,加强其在勘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岩土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就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运用进展分析和探讨。
1.1内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包括地下水情况、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等内容。
地下水情况主要是对勘察区域的水位最高点与最低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水关系、水位变化情况、降水情况等进展勘察[1]。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植被、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自然事物,调研分析勘察区域内的气象水文特征可以有效确定该区域的地带及气候等属性,如海洋性气候或季风性气候、寒温带或亚热带等;分析与调查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可以了解当地的地域特征,如平原、山峰或丘陵等。
地质环境那么是对勘察区域内的岩、土层厚度控制、地层岩石属性、地质及基层构造等进展勘察。
1.2重要性水文地质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局部,其与工程之间相关作用及影响,因此水文地质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如建筑物周边的地下水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围岩石的寿命及耐久性,也会对建筑物的根本造成影响;同时地下水作为岩土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也会影响其余的岩土体,从而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可以说,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全面分析水文地质对抗震性及地基产生的影响,可以促进勘察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
目前在许多非官方或官方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多是象征性进展水文地质工作,对水文类的地质因素加以无视,致使后续施工中缺乏可靠有效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后续设计、施工埋下平安隐患。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发布时间:2021-12-28T07:53:37.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3期作者:何娇1 侯赠2 尹晓炜3 [导读]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两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元素,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特性。
不仅影响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更影响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何娇1 侯赠2 尹晓炜3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1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两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元素,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特性。
不仅影响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更影响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结合浙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条件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或建(构)筑物的作用与影响,更要提出预防与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减少或消除因水文地质问题而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分析引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质量与稳定性。
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多种因素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十分重要,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
在水文地质评价中,包括水文地质的内容与问题,需要对这些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水文地质评价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1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要点1.1地质勘察关键要点在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勘探作业时,需要运用到专业设备并查询以往地质的查勘资料,帮助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 发现隐蔽性的突水区域。
其工作关键点包括全面了地下的岩层构成、地下水存储情况、地下燃气管网和城市给排水网的架设情况,在施工中注意规避不良建设地段,防止对燃气和给排水管网造成破坏,同时采取最佳的防治水措施。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地质勘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就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一、岩土的水理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水相互作用时岩土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
②透水性,是指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岩土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
透水性通常以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
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
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二、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人类活动因素如工程建筑施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透等影响;地质因素如含水层岩土颗粒大小、总体岩性水平变化等。
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造成岩土中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斜坡、河岸等岩土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等危害性。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上游筑坝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
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可能引起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常常诱发地裂、地表塌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发布时间:2022-09-21T03:00:20.25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5月9期41卷作者:蒋青援吕佳盈[导读] 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蒋青援吕佳盈(通讯作者)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丛台区 053038摘要: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根据具体的勘察情况做好工程建设评估,掌握工程建设的基础资料,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包括地质条件、地质结构构成、地下水水位、地层厚度水平、水位波动情况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勘察内容为和水文有关的数据。
地下水位的波动会给岩土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岩土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地基结构受到腐蚀,从而给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水文地质勘查的必要性,能够选择合理的技术完成勘查工作,应对水文地质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策略 1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岩土工程有关项目在进行勘察施工的过程中,在进行监管方面还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并未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对有效的对策举措,使得岩土工程有关项目的勘察效率以及质量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岩土工程有关项目的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地形地势极其复杂,需要预先对项目区域内部的水文地质情况作出全面性的了解与掌握。
如若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未能够预先对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出全面性的考察,便不能够全面性的了解与掌握岩土工程遭受水文地质因素所能引发的不利影响,还会使得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有所提升,使得岩土工程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之中突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此,建设单位应当对于岩土工程以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在对于地下水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有效的消除项目建设区域的地下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岩土工程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勘察单位应对地下水的具体情况实施勘察,确保勘察准确性,为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勘察;问题及对策引言近年来有关勘察地下水问题引起的官司在勘察行业内引起较大影响,一些案例中勘察单位被判承担的经济赔偿额远远高于项目勘察费,如何做好项目勘察中的地下水勘察工作,在确保勘察质量的前提下防范风险成为各个勘察单位面临现实的问题。
1地下水分类和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1.1地下水分类地下水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的分类主要分为2种:按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赋存介质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有时综合埋藏条件和含水层赋存介质进行分类。
1.2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主要影响(1)地下水对岩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对岩土体力学性质影响较大,天然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岩土体地基承载力、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发生变化,对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影响尤其显著;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2)地下水动水压力引起的影响。
地下水动水压力引起的影响除了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影响外,对地下工程的抗浮、基坑工程的坑底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定条件下导致基坑产生流砂、流土、管涌等;(3)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
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包括天然地基和桩基础。
基础施工应注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天然地基不能坐水施工,桩基施工时地下水对桩孔孔壁的稳定性,土层或软质岩的桩端持力层都会产生影响。
(4)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地下水中可能含有某些腐蚀性的成分,对岩土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管道器材等有腐蚀作用。
2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危害2.1地下水上升的危害当岩土工程所处地区地下水较为活跃时,其地下水活动会相对较为频繁,出现上升的情况,进而对岩土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可能会使岩土工程基础出现盐渍化、土壤软化等问题,不但会使建筑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还会使岩土工程被腐蚀,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岩土工程勘察中应进行分析\评价的内容摘要:工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前,必须对建筑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正确评价。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评价世界上任何建(构)筑物都是修建在地表或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的岩土体中,作为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工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前,必须对建筑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正确评价,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工程的设汁、施工提供详细、具体、可靠的地质资料。
工程建设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评价主要内容如下:一、场地稳定性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
(二)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三)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
(四)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
(五)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的类型和腐蚀性、补给排泄条件、主要含水层以及渗透性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利联系、近五年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工程区域的气象资料等。
在地基基础、地下结构施工中,应考虑地下水对主体结构的上浮作用;验算边坡稳定性时,考虑地下水及其动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地下水位上升时要考虑岩土的回弹和附加浮托力;在地下水水位下降时要考虑可能的地面沉降以及引起的其它工程地质灾害。
三、地基均匀性的评价(一)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 2、在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3、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尝试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水文地质问题的存在往往会给岩土工程的实施带来巨大的影响。
水文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的运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
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岩土工程勘察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尝试,以确保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一、地下水位的分析尝试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的上下界面,是岩土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
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变化对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首先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尝试。
1. 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井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以获得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和范围。
地下水位监测井应布置在主体工程区域和周边区域,以获取全面的地下水位信息。
2. 利用水泵抽水降低地下水位,观测土层的变形和水位的回升情况,以评估地下水位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水泵抽水的尝试可以得到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和土层的响应情况。
3. 利用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变化范围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地下水的运动是水文地质问题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地下水的运动与土层的渗流特性、孔隙水压力和土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尝试。
1. 利用渗流仪器对土层进行孔隙水压力和渗透系数的测定,以获取土层的渗流特性。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渗流特性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路径。
2. 在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的模拟试验,以了解地下水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模拟试验可以得到地下水对土体应力状态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
三、水文地质条件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尝试水文地质条件对土层的稳定性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尝试,以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地层的水分含量、孔隙结构和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测试和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发表时间:2019-02-21T15:09:13.8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邓招贤[导读] 我国建筑业正在快速发展,对建筑用地的控制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对建筑工程用地的地质勘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邓招贤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3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快速发展,对建筑用地的控制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对建筑工程用地的地质勘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获得科学的水文地质评价需要对水文地质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评价与预测,这其中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水文地质评价的因素,例如人为因素、岩土性质、自然环境变化等影响。
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在水文地质评价中更应该引起重视,以保证评价内容与评价数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分析关键要点1导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程建设行业也有蓬勃发展。
近年来,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都有较大提升,部分水文地质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重要性,尽可能避免地下水导致的各种工程事故发生。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必须认真严谨地找出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并且对这些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合理评估,为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供必要的资料基础,降低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干扰和破坏。
2地下水压力特点及类型分析2.1地下水压力的特点边坡中地下水压力的大小和边坡的安全直接相关,而且地下水压力又和岩土层的透水性和地下水位的条件相关。
如果本来的排水渠道还比较通畅,在接纳了降雨的压力后,边坡相对而言稳定性比较好,但是如果排水的渠道不通畅,还接纳了降雨的压力后就会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2.2地下水压力的类型分析2.2.1孔隙水压力孔隙水是指存在于岩土空隙(裂隙、孔隙、溶隙)中的水分所形成的压力这些压力以静水压力的方式传递下来,其方向是垂直于地面的。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摘要: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内容,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水文地质方面的勘察工作,充分掌握水文地质信息,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水文地质问题。
首先,水文地质问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尤其是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会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
在一些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检测工作,明确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对建筑工程造成危害的程度等内容,为后期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数据[1]。
其次,水文地质问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忽视水文地质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明确水文地质问题对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一)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危害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危害主要包括渗透危害、承压水危害和污染危害三种形式。
渗透危害是指地下水渗入到建筑物的结构体中,从而对建筑物的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如:渗漏、冲刷等,从而造成建筑物结构的破坏。
承压水危害是指地下水中含有承压水,当承压水与地下水的压力超过一定的范围时,会造成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
如:基坑渗漏、基坑涌水、地下水位过高等。
污染危害是指地下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建筑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内容一、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指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技术数据的调查和研究。
它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关地质、水文、地形及其他地质因素的数据,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其具体目的包括: 1. 确定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岩土层分布等; 2. 了解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和排水情况,为工程的防水设计提供依据; 3. 探索地下空洞、溶洞、断层等地质灾害可能性,为工程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4. 分析地下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密实度、强度、变形特性等,为工程的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涉及面广、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 地质地貌调查:对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剖面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 地质构造调查:对工程区域的构造变形、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进行调查; - 岩石风化调查:对工程区域的岩石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层的分布等进行调查; - 岩土层分布调查:对工程区域的岩土层分布、厚度、性质等进行调查。
2. 地下水勘察地下水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 - 地下水位测定:通过钻孔、水井等方式测定地下水位的高程和变化规律; - 地下水渗流调查:通过水井水位、泉眼流量等方式测定地下水渗流速度和方向; - 地下水化学性质调查:通过水样采集和化学分析,了解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及水质状况。
3. 岩土力学试验岩土力学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是获取土体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 - 密实度和含水量试验:通过不同方法测定土体的密实度和含水量,为工程的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 压缩性试验:通过压缩试验和恢复试验,研究土体的压缩性及固结特性; - 岩石强度试验:通过岩石试样的拉伸、剪切等试验,获取岩石的强度参数; - 土体剪切强度试验:通过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获取土体的剪切强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