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伊德的“梦”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观点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人物,他对梦的理解观点影响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观点,并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1. 弗洛伊德的梦境解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人类内心深处无意识的表达和满足欲望的方式。
他将梦划分为隐含内容和显性内容。
隐含内容是潜藏在梦中的真实意义,而显性内容是梦的表面象征。
弗洛伊德相信,梦境的目的是满足被抑制的欲望和冲动,并通过象征性的符号来呈现,以逃避意识层面的限制。
2. 梦的象征意义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符号和象征物是人类内心欲望的表达。
他提出了一系列解析方法,如自由联想、梦境图解和解梦符号手册等,用以解析梦境中的象征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经常出现的追赶、掉牙和下降等象征性符号,都与性欲望和压抑有关。
3. 梦的满足欲望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境是人类满足被抑制的欲望和冲动的一种形式。
通过梦境,人们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实现内心深处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欲望,帮助个体解决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冲突。
然而,梦境中的满足是间接的,以象征性的方式呈现,而非直接满足现实需要。
4. 梦的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
当个体无法直接满足欲望或面对痛苦体验时,无意识会通过梦境来减轻内心的冲突和压力。
梦境中的符号和象征物可以隐藏和替代真实的情感和冲动,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心理冲突和紧张。
个人观点和理解: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但其对心理学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我个人认为,弗洛伊德的梦境解析理论给予了梦以更深刻的意义,并将其视为了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也认识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梦境的分析和解释具有主观性,并且很难验证。
个体对同一梦境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解读结果。
弗洛伊德的梦境解析理论过于强调性欲望和冲动的满足,忽略了其他心理过程的作用。
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释
嘿,你知道弗洛伊德吗?那可是心理学界的一位超级大咖啊!他对
梦的解释,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咱就说,梦这玩意儿,谁没做过呀,对吧?有时候做的梦稀奇古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弗洛伊德就说了,梦可没那么简单,它里面藏
着好多我们潜意识里的东西呢!比如说,你白天遇到个让你不爽的人,可能晚上就会梦到跟他吵架。
这就好像你心里有个小怪兽,在梦里跑
出来撒欢啦!
有一次我就做了个特别奇怪的梦,梦到自己在一个满是糖果的房子里,怎么吃都吃不完。
后来我一想,哎呀,可能是我那天特别想吃甜食,所以在梦里就满足了一下自己。
这不就是弗洛伊德说的潜意识的
表现嘛!
弗洛伊德还认为,梦是我们压抑的欲望和情感的释放。
就好比一个
气球,你一直往里面吹气,到了一定时候就得放放气,不然就爆啦!
梦就是我们心灵的放气阀呀!你想想,要是你一直把那些不开心的、
不能说的事儿憋在心里,那得多难受啊!这时候,梦就来帮忙啦,让
你在梦里把那些情绪都释放出来。
咱再打个比方,梦就像是一场神秘的舞台剧,我们自己就是主角,
而弗洛伊德就是那个解读剧情的导演。
他能从那些看似混乱的情节中,找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
我觉得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释真的很有道理啊!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知道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情感和欲望。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啦!不是吗?。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释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梦的解释是其学说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方式,是个体内部冲突和欲望的反映。
以下是关于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的一些丰富内容:
1. 梦的含义: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隐含的愿望满足,它们是个体对禁忌、欲望和冲突的表达。
梦境中的符号和象征代表了个体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2.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解析梦境的方法,即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将梦中的符号和象征与个体的经历和潜意识联系起来。
他认为梦境中的各个元素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需要通过解析才能揭示出来。
3. 隐含愿望:弗洛伊德认为梦境中的符号和象征代表了个体的隐含愿望,特别是那些被个体压抑或禁止的欲望。
梦境是个体通过潜意识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隐含愿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愿望可能受到道德、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4. 梦的解防: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个体对抗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方式。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冲突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梦境中的愿望是通过潜意识的方式表达出来,绕过了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
5. 梦的替代:弗洛伊德认为梦境中的符号和象征往往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或场景的替代。
他提出了梦的替代理论,即梦中的符号和象征代表着个体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或场景的隐晦替代。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强调了梦作为个体内部冲突和欲望的反映,以及梦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绕过方式。
他的梦解析方法和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梦的解析》意义
《梦的解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精神分析的奠基作,同时也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书提出了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即人们的梦允许他们表达强烈的无意识愿望,这些愿望以伪装的象征性形式出现。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每个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心理内容。
这种观点深化了我们对梦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梦并非毫无意义的产物,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反映。
通过解析梦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在书中阐述了他的精神病理结构理论,他认为这些病理症状一旦解开就可以被治愈。
这为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尽管弗洛伊德在书中坚持“每一个梦都需要进行性方面的解释”,并将唯性论贯穿始终,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但他对潜意识的开创性解析仍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梦的解析》不仅开辟了梦和精神分析的新领域,也对我们理解自我和探索人类内心世界有着重大影响。
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释一、弗洛伊德关于梦境解释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愿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许多被压抑的愿望,这些愿望由于受到社会道德规范、伦理等因素的抑制,不能在清醒状态下得以实现。
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审查作用相对松弛,潜意识中的愿望就会通过伪装的形式出现在梦中。
例如,一个人在白天可能压抑了对某种美食的强烈渴望,因为他正在节食或者处于不适合进食该美食的场合,在梦中他可能就会梦到自己在尽情享受这种美食。
2. 梦的伪装机制- 梦的内容往往不是潜意识愿望的直接表达,而是经过了伪装。
这是因为潜意识愿望如果直接表达,会受到意识的抵制。
弗洛伊德提出了“凝缩”“移置”“象征”等梦的伪装机制。
- 凝缩:是指梦将多种潜意识的愿望或想法融合成一个单一的意象或情节。
例如,梦中的一个人物可能融合了现实生活中多个人的特征,他的外貌可能部分像A,行为方式像B,说话风格像C等。
- 移置:是指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或欲望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一个人对自己的上司有愤怒情绪,但由于害怕被解雇而不能直接表达,在梦中他可能会把这种愤怒转移到一个与上司有相似特征的动物或者虚构人物身上。
- 象征:梦会使用象征来表达潜意识内容。
例如,男性生殖器可能象征为长而尖的物体,如剑、笔等;女性生殖器可能象征为容器,如盒子、洞穴等。
这些象征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文化和个人经历可能会有差异。
3. 梦的解析方法- 弗洛伊德强调自由联想在梦的解析中的重要性。
当梦者回忆起梦的内容后,要对梦的各个元素进行自由联想,不要有任何的限制或审查。
通过这种自由联想,梦者可以追溯到梦的元素背后隐藏的潜意识愿望。
例如,梦者梦到了一座房子,那么他就要从这座房子开始联想,想到房子的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可能与自己过去的经历、情感有什么联系,可能是小时候住过的房子,或者是与某个重要事件相关的房子。
二、对弗洛伊德梦境解释理论的评价1. 积极意义- 开创了梦的研究新领域:弗洛伊德之前,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理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梦的解析读后感(一)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意义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
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
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起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起上课的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梦满足了我那些日子对于思念的满足。
喜欢李宇春的我与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梦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缘故,结果还真梦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心情一直是相当的好,所以状态一直都还是不错的。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梦是愿望的满足
2.梦的伪装
一个内容痛苦不堪的梦,其实可以解析它仍然是愿望的满足
梦之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Censorship)的作用
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而)满足
3.梦的材料与来源
(一)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
(二)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次要的被轻视的小
(三)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左右,二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的搬出来
梦的来源:
(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直接表现于梦中
(2)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
(3)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
(4)一个梦者本身甚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种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
梦的记忆所具有的三个特点:
(1)梦的内容多半以不重要的事为显意
(2.3)梦内容多选用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
肉体上的刺激:由外物引起的客观上存在的感官刺激;仅能主观觉察到的感官内在的兴奋状态;以及由内脏发出的肉体上的刺激。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如何看待梦?弗洛伊德,替这代⼈寻求到了⼀个更深⼊的世界观,科学的使命是教导⼈类如何在这个艰难的星球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使命艰巨,⽽弗洛伊德的奉献不可或缺。
他直指⼈⼼,但愿⼈类对⾃⾝会有进⼀步的了解!——茨威格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精神分析这种⼼理学技巧进⾏解析。
梦境所演⽰的,其实是内⼼某种愿望的达成,即使连那些不那么愉快的梦也是,只不过真实欲望在这个时候被伪装起来了⽽已。
1在弗洛伊德以前,⼈们如何看待梦?在弗洛伊德以前,⼀般⼈对于梦主要有两种看法:⼀种认为,梦是来⾃⿁神的启⽰,可以预⼘未来,可以指导⾏动;另⼀种看法则认为,梦是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没法解释。
民间主要通过密码法、象征法这两种⽅法来解梦。
密码法就像查字典,把梦拆开,通过查询前⼈已经编写好的解梦书,翻译梦⾥每个东西所代表的意义,然后再把它们串起来。
(就像我们学英语⼀样,每个单词都有对应的汉语意思,把不懂的英语按照汉英辞典就可以翻译成我们能懂的语句。
)象征法则像打⽐⽅,把梦当成⼀个整体,认为梦⾥发⽣的⼀切象征着做梦者在现实中的境况和未来⾛向。
2弗洛伊德如何看待梦?弗洛伊德⾸先否定了上述两种对梦的看法,他认为把梦当成超⾃然⼒量的启⽰是迷信,同时,他反对把梦当成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认为梦是充满意义的,梦和做梦者清醒状态的思想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的,⽤⼼理学技巧来解释梦完全是有可能的。
弗洛伊德也否定了民间的两种解梦⽅法:象征法全凭⼀种主观的推测以及直觉的反应,密码法则靠个别⼈编写的“解梦书”来翻译梦,⽽解梦书籍提供的解释不⼀定适⽤于所有⼈,这两种⽅法都不可靠。
他提出⽤精神分析法来解析梦。
3梦到底是什么?梦是愿望的达成。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梦的核⼼本质都是愿望的达成,就算是让我们痛苦、焦虑的噩梦也不例外。
只不过成年⼈的⼼理活动⽐⼩孩⼦复杂得多,在梦⾥实现⾃⼰的⼼愿不会像⼩孩⼦那么简单直接、毫不掩饰,他们会通过伪装把真实的欲望隐藏起来。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经典案例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有很多关于梦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其中几个:
1.梦到参加葬礼
弗洛伊德认为,梦到参加葬礼可能代表着梦者对某个人或事情的结束感到悲伤和不安。
这个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梦者需要与过去告别,接受新的开始。
2.梦到飞翔
弗洛伊德认为,梦到飞翔可能代表着梦者的自由和轻松,但也可能是梦者在现实生活中渴望自由和独立。
这个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梦者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梦到考试失败
弗洛伊德认为,梦到考试失败可能代表着梦者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感到焦虑和不安。
这个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梦者需要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改进自己。
4.梦到寻找东西
弗洛伊德认为,梦到寻找东西可能代表着梦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迷茫和不安,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梦者需要克服自己的难题,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5.梦到与已故亲人相遇
弗洛伊德认为,梦到与已故亲人相遇可能代表着梦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无助,需要得到支持和安慰。
这个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梦者需要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弗洛伊德对梦的观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弗洛伊德对梦的一些主要观点:
1. 潜意识的表达: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心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而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和情感在清醒时受到压抑,无法被意识到。
这些被压抑的内容会在梦中以象征性的形式显现出来。
2. 愿望满足:弗洛伊德提出了“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一观点。
他认为梦是潜意识中未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一种补偿。
在梦中,人们可以实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 象征和伪装: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经过伪装的潜意识表达。
梦中的形象和情节往往是潜意识中欲望和冲突的象征,而不是直接的表达。
这些象征需要通过解析来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意义。
4. 审查机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内容要进入意识层面,必须经过一个称为“审查机制”的过程。
这个机制会对潜意识中的内容进行过滤和扭曲,使得它们以一种可以被接受的形式出现在梦中。
5. 解析方法: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解析梦的方法,称为“自由联想”。
通过让患者自由地讲述他们对梦中形象和情节的联想,分析师可以揭示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当代心理学中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有些观点也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然而,他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对梦的研究的新领域,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梦的解析(德语:Die Traumdeutung)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月。
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在后来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显示愿望满足。
)。
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
在梦中,前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
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
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
他许多最重要的梦是他本人的—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Irma's injection” —但是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
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本身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
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
起初该书的销量极低—经过许多年才卖出600册。
弗洛伊德对该书的修订至少有8次,在第3版中增加了很大的篇幅,鼓励梦的解析就是直接搜寻阴茎等性的标志的想法(如.(例如:“陡坡、阶梯和楼梯,上去和下来,是性行为的象征符号。
”体现了威赫姆·斯特科的影响。
后来心理分析学者表示这一部分受到了挫折,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放弃,转而使用更全面的方法。
普遍认为,该书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这样说到他的作品,“Insight such as this falls to one's lot but once in a lifetime.”佛洛依德梦的解析来源:大连博雅心理咨询中心发布时间:2010-09-12 查看次数:569看了佛洛依德的这本著作,还未全部看完,一个好的哲学家总会与读者产生许多共鸣,疏漏之处还请海涵。
由梦到潜意识通过梦境分析浅谈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结合梦境分析,揭示潜意识在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潜意识理论更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核心。
本文将首先介绍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包括其定义、特点及其在人格结构中的地位。
随后,本文将通过梦境分析这一独特视角,阐述潜意识如何通过各种象征和隐喻在梦境中得以表达。
本文将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进行评价,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更深入地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以及梦境如何作为潜意识表达的重要途径。
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对潜意识的研究和理论贡献深远而持久。
他提出了潜意识(或无意识)、意识、前意识三个心理层次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潜意识是心理结构中最底层、最基础的部分,它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欲望、被压抑的记忆以及各种本能。
潜意识的特点在于其非自愿性和非意识性。
人们通常无法直接意识到潜意识中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在梦境、口误、笔误等特定情境下才会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思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它受到社会道德、个人理智等因素的压抑,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虽然被压抑,但它们并未消失,而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在梦境、幻想和其他心理现象中。
梦境是潜意识欲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各种象征和隐喻,将潜意识的内容以图像和情节的形式呈现出来。
因此,通过对梦境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为我们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的行为和思想并非完全受意识和理智所支配,而是受到潜意识中原始冲动和欲望的深刻影响。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梦的解析读书心得1初读《梦的解析》,整个过程似是一种锻炼耐力的长跑。
四十万字,佛洛伊德建立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解梦体系,庞大而略显枯燥。
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莫过于弗洛伊德的主旨: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经典理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
而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指出,梦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
他明白地提出,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做梦前一天的经验。
也正是因为其创造性的想法,诞生了这部被看作他对心理学最大贡献的《梦的解析》。
通观全书,书中的内容主要分为:梦的解析方法,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伪装,梦的材料与来源,梦的运作及梦程序的心理。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
不过,由于这些愿望不被人的理性所接受,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
所以要经过一系列的'伪装,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表达出来。
因此,梦的伪装造成了解读的困难。
而进行梦的解析时,首先就要破除伪装,以探究那些藏在伪装之后的愿望。
如果说快乐的、愉悦的梦境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我们不禁质疑:让我们感到焦虑甚至恐惧的所谓噩梦又怎么解释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
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
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
这种新鲜的解释方法虽然未必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样一来他就有了一个“公式”来解释所有的梦,进而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领军地位。
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是他心理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影响力理洛伊德的理论中,梦被视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潜识的达和满足。
他认为梦境是一种深藏在人类内心深的望和冲动的体现,通过对梦的解析可以揭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受到潜意识支配的心理活动,它不受意识的控制,因此在梦中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在清醒状态下无法直接表达的。
他将梦分为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两个层面,表面内容是指梦中具体的场景、人物和情节,而潜在内容则是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正意义和象征。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表面内容往往是一种隐喻或象征,需要通过解析和解释才能揭示出潜在内容。
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解释梦和原则。
首先是由想法,即让梦者自由地叙述梦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和解释。
其次是梦境中的符号和象征,弗洛伊德认为梦中出现的符号和象征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需要通过解释来揭示。
此外,他还提出了童年经验和性冲突对梦境的影响,认为童年经验和性冲突对梦境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在解析中加以考虑。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对后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梦境的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
同时,他的理论也引发了对于潜意识和心理深层结构探,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人认为,他过分强调了性冲突和童年经验对梦境的影响,忽视了其他心理因素对梦境的作用。
此外,也有人对于弗洛伊德解释梦境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方法过于主和面总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是他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梦境的方式帮助人们好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
虽然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并为理领域的发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简析弗洛伊德之《梦的解析》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在后来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显示愿望满足。
)。
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
在梦中,潜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
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
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
他许多最重要的梦是他本人的—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Irma's injection” —但是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
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本身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
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
起初该书的销量极低—经过许多年才卖出600册。
弗洛伊德对该书的修订至少有8次,在第3版中增加了很大的篇幅,鼓励梦的解析就是直接搜寻阴茎等性的标志的想法(如.(例如:“陡坡、阶梯和楼梯,上去和下来,是性行为的象征符号。
”体现了威赫姆·斯特科的影响。
后来心理分析学者表示这一部分受到了挫折,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放弃,转而使用更全面的方法。
普遍认为,该书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这样说到他的作品,“Insight such as this falls to one's lot but once in a lifetime.”编辑本段梦与心理学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说“各种梦”的意思?我们有七个身体:肉体的、以大的、魂魄的、精神的、灵性的、宇宙的和涅槃的。
每一个身体都有自己的梦的类型。
在西方的心理学中,肉身被认为是意识的,其他身体被认为是无意识的,魂魄身则被认为是集体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主要观点“梦的解析”是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解释了他的三大发现: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一)梦的解析方法1)梦的全程研究包括:A 梦的动机: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
B 梦的题材及来源:重要的事实经历和精神经历。
C 梦的工作过程:凝缩;移置;组装。
2)梦的解析方法:将梦分割,从每一个细节中推断其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将形形色色的含义总结起来,得出做梦者的真实意图。
3)梦的解析的技术处理方法A象征法:把梦的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寻求可以理解的,与原来内容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另外一种事物去代替它。
但这种方法遇到不可理解且混乱不堪的事物时,就难以解释了。
弗洛伊德截取了这种方法的一部分,只让事物象征细节之处。
譬如在性心理预示篇章里,他认为手杖,树木和雨伞象征着男性生殖器;箱子,盒子,壁柜代表女性生殖器。
B 解码法:把梦看做一个密码系统。
梦中的每一种东西都是现实中某种东西的借代,梦中的每一种动作行为都固定地与梦中所希望的动作行为对应。
弗洛伊德强调“分割梦过程中各细节”的思想。
(二)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论1)弗洛伊德的立体心理结构图A 意识层B 潜意识层:1.潜意识或无意识(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2.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层面,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潜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2)弗洛伊德认为:以理性意识为中心的精神生活图画是自欺欺人,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潜意识领域。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潜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潜意识的缠绕。
论文标题:
浅谈弗洛伊德的“梦”
———陶恒来《催眠与梦》讲座感想
姓名:韩曼曼
学号:43411102
院系:医学院
专业:临床检验
时间:2014年5月23日
之前一直被大家围观的一道变态心理测试题,即葬礼的故事: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帅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
但是葬礼后那个男子就不见了,妹妹怎么找也找不到他。
后来过了一个月,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这道题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一个案例:一个女人自述梦境:“我看见卡尔(其侄子)死在我的面前,他躺在小棺材里,双手交叉地放在面前,他周围点着蜡烛。
这情景就和小奥托(卡尔的哥哥)死时一样,他的死对我来说真的是当头棒喝。
”
背景:此女人自小丧失父母,由其姐姐抚养长大,后来她爱上了姐姐的一个教授朋友,但因姐姐的反对不能与之携手。
小奥托死后不久,即离开姐姐独立生活。
她心中牵挂那位教授,因姐姐的反对没有与他再接近过。
解梦:奥托丧礼那天此女人又见到了那位教授,如果现在卡尔死去,此女会回到姐姐身边,教授也会去姐姐处奔丧,就可以看到教授了。
解释:女人所希望的并非的卡尔的死去,是重见教授。
梦的情节一般是对过去事实(特别是重要的,令人感触很深的事实经历)的改造,不是凭空臆想的。
故而女人梦中情节选取了侄子丧礼这一事件,达成与教授的重见。
在中国有玄学,古代有周公解梦,而在西方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法和《梦的解析》,相比之下其差异在于一个是解梦,告诉你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而《梦的解析》是相对系统的一套理论体系,被大多数的人接受和认可。
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是诗人。
在大多数的夜晚,我们都作梦。
弗洛伊德说,在表达我们内心生活的方式上,诗歌和梦境在两个方面很相似。
我们更多地使用图像而不是文字;我们把不一致的内容揉合在一起,以一种比文字描述更有效的方式唤起情感;我们会使用无意识的,肤浅的联想而不是逻辑来讲述一个故事。
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弗洛伊德引用大量的梦的例证证明梦的意义在于愿望的满足。
他指出,使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可用以维持精神的平衡,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
梦,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有两种梦可以使我们洞悉别人的内心,一是我们自己的梦,二是别人讲述的梦。
我们自己的深层自我(或者说潜意识)比起我们意识中的自我来说,要敏感细心得多。
因为这个深层自我可以注意到别人许许多多细微的特征和不引人注意的言行,并且根据经验从这些小的地方去推断这个人的品行。
有时,我们初见一个人就莫明其妙地不喜欢他,我们自己说不出理由,甚至我们相信这个人是个很好的人,但是在心里就是有点不舒服。
其实,这就是深层自我作出了判断,它根据一些细节判断,这个人不好。
这种判断一般被称为直觉。
一般人不太愿意相信直觉,因为直觉说不出理由,但是事实证明,直觉往往是对的。
在梦里,我们的深层自我对一个人的判断和评价会明确地用一个形象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会释梦,我们就知道,我们内心中是怎么看这一个人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梦的形成和作用主要有象征作用、伪装作用、检查作用,同时梦还是一种心理补偿,由此我们基本得出经常做梦的人是欲求和顾虑较多的人,在寻求着心理补偿也即平衡。
关于意识和潜意识,有些复杂的难题,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可能无法获解,却有可能在梦中得到解释,其实这是意识被不断强化而得到的结果,并非有神奇力量所致。
人幼小的时候会尿床,但是随着检查意识的强化,就可以在熟睡中起到
一个提醒和控制的作用,实际上是意识的某一部分被不断强化的延续。
梦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梦更相对的是被压制的。
但是受传统的道德理论禁锢,许多的我们称之为邪恶的念想是不允许出现在意识清醒的可接受范围内,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最本能的原始的东西,恐惧亦是人类本能的一种,但是这些被禁锢的并不表示就被清除掉了,相反可能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被伪装的保存下来,他们终究会寻找机会再度出现,而为了躲避意识的检查作用,所以他们是具有伪装的能力的,所以伪装的象征性是需要自己去推敲和感悟的!
关于意识和本能的关系,弗洛伊德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一个人驾着马匹奔驰,意识就是驾驭马车的人,他代表理性和掌握方向,而本能就是奔驰的马匹(也即动力,弗洛伊德同时还讲过人类文明是从性爱欲本能的强盛转移而来,也证明了本能和本性的东西才是一个人的原动力强弱之分)意识的基础是本能,他来源于本能而超越本能,当人控制不了马匹的时候,也即本能暂时战胜了意识,其实这个理论是符合矛盾论的矛盾法则:矛盾的普遍性和独特性(共性和个性);主要性和次要性(领导决定和次要服从);同一性和对抗性以及内因外因,其中同一性和对抗性符合数学上螺旋线式增长的规律,也即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会有暂时的统一,到了新的阶段后便会衍生出新的矛盾关系来,但是不论矛盾关系怎么变化,如何复杂他同样遵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即领导的和服从的关系。
关于为什么作梦的5个现代理论:
理论1:演化理论:我们在梦中演习受到威胁形势下的反应可曾记得,大部分的梦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紧要关头?在梦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在公共场合赤身裸体,或正被人追杀,或与敌人搏斗,或在流沙中下沉。
芬兰的认知科学家安蒂-瑞文苏表明,我们的杏仁核的活动在REM睡眠的时候比正常的时候更加强烈。
在REM睡眠时,大脑的活动方式,与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的活动方式类似。
不仅如此,在REM睡眠时,大脑的管理运动的部分的活动也很强烈,即使四肢仍然静止。
换句话说,瑞文苏和其他进化理论家认为,在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演习"战斗或逃跑"反应,即使实际上腿和胳膊都没有行动。
他们说,梦想是一个进化的适应:我们作梦,是为了在夜间相对安全的条件下演习自卫行为,因此,回到现实世界以后,我们能够更好地战斗或更快地逃离险境。
理论2:作梦创造智慧
如果要记住每一个清醒时候的生活形象细节,它将塞爆我们的大脑。
所以,梦通过回忆整理,以确定哪些该保留,哪些该删除。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与记忆中心的马特-威尔逊,在很大程度上维护这个观点。
他白天把老鼠放在迷宫中,记录下老鼠通过迷宫时,有那些神经元以什么模式产生冲动。
当老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他看到了与老鼠通过迷宫转折点时的同样的神经元冲动模式。
换句话说,他看到了老鼠梦到了它们在白天经历的重要关头。
他认为,睡眠是这样的进程,它把我们的记忆中值得被编码储存到长期记忆的部分与不值得记住的东西分开。
睡眠把我们白天里洪水般的信息变成所谓的智慧:那些当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帮我们做出聪明决策的东西。
理论3:为了忘记而作梦
弗朗西斯-克里克和格雷姆-米奇森1983年关于梦提出了有名的富有争议性的理论时写道:“我们为了忘记而作梦。
”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以某种惯例方式连接数据(迷惑,辩护,或保留),而且这些思维路径可能不是最
有用的。
但是,当我们睡觉时,大脑随机地产生冲动。
正是这种随机清除连接,使我们放弃某些路径,创造新的,可能更有用的路径。
梦是对于旧的神经元连接的洗牌过程,使我们能够保持重要的连接,清除掉那些无效的连接。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梦就像一台计算机的硬盘的碎片整理:对神经元连接进行重新排序,使其系统更简化。
理论4:梦就像心理治疗
在梦中我们同样存在着各种情绪,让我们可以面对困难和令人惊讶的情绪,以新的方式的处理这些情感。
塔夫茨的医生欧内斯特-哈特曼的理论说,做梦把我们困难的情绪放入梦境。
我们在梦中这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处理情感内容,建立白天不敢建立的连接,因为清醒时我们的头脑更爱挑剔,更有防御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做梦就像在床上接受心理治疗:我们以较少理性和防御性的心态框架,思考情感方面的东西。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能接受在白天会受到压抑的真理。
所以,梦是我们每晚的心理治疗。
理论5:缺席的理论
当然,有些人认为梦没有什么意义,梦仅仅是大脑在睡觉时候无意识的随机产生的冲动。
睡觉时心智仍在“工作”,不断产生图像,但是图像背后没有意识。
也许意识本身一直想要看一看我们的大脑里更深层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