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主要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47
1、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2、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3、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 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4、热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1)、供暖房间失热量: 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b、加热经门、窗缝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c、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额耗热量,称冷风侵入耗热量。
d、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耗热量。
e、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称通风耗热量。
f、水分蒸发耗热量。
(2)供暖房间得热量:a、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b、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c、热物料的散热量。
(3)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F-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Q-散热器的散热量(W)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6、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1、热舒适度高2、节约能源3、不占据室内地面有效空间4、房间热稳定性好5、便于实现分户热计量6、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7、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8、 重力循环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9、 单管系统各层水温计算10、 膨胀水箱的作用是用来贮存热水供暖系统加热后的膨胀水量。
水箱上连有膨胀管、溢流管、信号管、排水管及循环管路等管路。
膨胀管与供暖系统的连接点,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一般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处。
1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绘制方法1、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3、选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12、供暖热用户与热水外网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这种系统不需要其他能源,而是靠外网与用户系统连接处供、回水压差工作的。
集中供暖名词解释集中供暖,指的是在城市或小区范围内,通过中央热源将热能传输至各个建筑物或家庭,以提供供暖服务的一种方式。
相对于分散供暖,集中供暖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室内温度稳定等优势,因此在很多城市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在集中供暖系统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设备:1. 热源站(Heat Source Station)热源站是集中供暖系统的核心,通过燃煤、天然气、生物质等能源形式,产生热能供应给整个供热网络。
热源站一般包括锅炉、换热器、水泵等设备,将热水或蒸汽送入供热管网。
2. 供热管网(Heat Supply Network)供热管网是将热能从热源站传输到各个用户的管道系统,一般分为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
主干管道负责将热能传输至不同的分区或楼栋,支线管道负责将热能传输至具体的用户。
3.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换热器是热源站与用户之间的热能转换设备,用于将热源站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与用户需要的供热介质(如水)进行换热。
换热器通常由多个管子交叉排列而成,以实现热量的传递。
4. 热计量(Heat Metering)热计量是指通过对供暖系统供热水流量和温度的测量,来计算用户实际消费的热量和热费的系统。
热计量可以采用各种测量仪表,如热量表和热量变送器等,用于确保供热费用的公平合理。
5. 室内散热器(Indoor Radiator)室内散热器是将热能传递至室内空气的设备,通常放置在房间内的墙壁或地板上。
室内散热器的主要作用是散发热量,使室内温度达到用户的需求。
6. 阀门与控制系统(Valves and Control System)阀门与控制系统用于调节供热系统内的热负荷和水流量,以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通过开启或关闭阀门,调节热水的流向和流量,进而控制室内温度的升降。
综上所述,集中供暖是通过中央热源、供热管网和相关设备,将热能传输至用户并实现室内温度控制的供暖方式。
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是现代城市供暖的重要形式之一。
集中供暖知识点总结一、集中供暖的原理1. 集中供暖系统是通过将热源、热介质、热能输送管线和供热设备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将热能从供热站输送到用户建筑内,进行室内采暖和提供热水的过程。
整个系统由热源、输送系统和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2. 热源通常采用锅炉、热水锅炉或热力站等设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
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管道、泵站等组成,通过热能输送管线将热能输送到各个用户建筑内。
终端设备包括换热器、暖气片、地暖等设备,将输送到的热能传递给室内,进行采暖和热水供应。
二、集中供暖的优势1. 高效节能:集中供暖可以通过集中采暖、集中调度、供热设备的优化配置等手段提高供暖效率,节约能源消耗。
2. 降低成本:由于集中供暖采用统一供热系统,购买设备、维护管线和管理成本等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
3. 减少环境污染:集中供暖系统通过运用清洁能源、高效燃烧设备等手段可以减少烟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影响小。
4. 提高舒适度:集中供暖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集中控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需要进行自动调节,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5. 维护方便:由于供暖系统的设备统一管理,因此维护和管理都相对简便。
三、集中供暖的不足1. 用户无法控制:由于集中供暖系统是由供热站中央调度的,用户无法自行控制供热时间、温度等,造成了一定的供暖不适应。
2. 单点故障影响大:如果供热站、供热管道等设备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区域内的供暖情况。
3. 初始投资大:集中供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小区域和偏远地区来说,初始投资较大。
四、集中供暖的发展趋势1. 采用清洁能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2. 智能化控制:未来的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手段实时监控室内温度,进行远程调节。
3. 多能源融合:未来集中供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多能源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提高系统的供暖可靠性和适应性。
供热站原理一、概述供热站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核心设施,负责将能源转化为热能并向用户提供供热服务。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力设备将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管网将热能送达用户所在的建筑物。
供热站的运行涉及热力设备、管网系统、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二、热力设备1. 锅炉供热站的核心热力设备是锅炉,其主要功能是将能源燃烧产生的热能转移到热介质中。
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换热器释放热量,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产生蒸汽或热水。
常见的锅炉类型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2.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将锅炉产生的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关键设备。
它通过与热介质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给供热水或蒸汽。
热交换器的常见类型有板式热交换器、管壳式热交换器等,其设计和选用应根据供热站的具体需求。
三、管网系统1. 进水管道进水管道是供热站与外界连接的通道,负责将冷却水引入供热站。
进水管道通常设有过滤器,以防止杂质进入供热系统影响设备运行。
2. 回水管道回水管道将供热后的冷却水从建筑物传回供热站。
回水管道通常设有除气装置,以排除管道中的气体,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输送管道输送管道是将热能从供热站输送至用户建筑的通道。
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输送管道可分为蒸汽管道和热水管道。
输送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输送距离、输送能力、保温措施等因素。
四、控制系统1. 温度控制供热站的温度控制是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通过对锅炉、热交换器和管道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调节,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温度控制。
2. 压力控制供热站的压力控制是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和调节锅炉、热交换器和管道的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损坏。
3. 水质控制供热站的水质控制是为了防止管道内部产生腐蚀、结垢等问题。
通过控制系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调节,可以保证供热系统的水质符合规定标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供热知识培训供热是指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向建筑物或区域提供热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供热系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供热系统的运作原理和优化管理方法,接下来将进行一次供热知识培训。
一、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供热系统由供热源、热力站、供热管网和用户终端组成。
供热源一般采用燃煤、燃气锅炉、余热发电、地热等方式提供热能。
热力站对热能进行调节和分配,将热能通过供热管网传输到用户终端,供用户使用。
二、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供热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方式。
集中供热将热能集中供应给整个小区或区域,由统一的供热单位进行热能调控;而分户供热则是将热能直接供应给每个用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热能控制。
三、供热系统的管网布局供热管网的布局对系统的热损失和热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管网布局能够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常见的供热管网布局有单环式、双环式、网式、梅花式等,不同的布局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四、供热系统的热力站热力站作为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调节热能、分配热能和维持热平衡的作用。
热力站的主要设备包括换热器、泵、阀门、仪表等,通过对热能流向的调节,保证热能平衡和供热质量。
五、供热系统的优化管理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优化管理包括监测管网热力参数、采取节能措施、定期维护设备等。
通过合理管理,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供热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供热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管网漏水、热力站故障、热能不均衡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加强管网检修、设备维保等,以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能源利用效率要求的提高,供热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供热系统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如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广智能温控技术等。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将热源和用户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热力输送来满足用户热水和采暖需求的供热方式。
它将热源与用户之间的热交换过程集中起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就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组成、运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理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热源的热量通过输送介质(如蒸汽、热水)传递给用户的热水或采暖系统。
热源可以是锅炉、热电站、余热发电厂等,而用户则包括居民用水、采暖、工业用热等。
其主要流程包括热源供热、输热介质输送、换热器热量交换、用户回收与利用等环节,在系统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二、设备组成集中供热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1. 热源:热源是集中供热系统的核心,常用的热源包括集中供热锅炉、热电站等。
热源通过燃烧或发电等方式产生热量,并将其传递给输送介质。
2. 输送介质:输送介质是将热量从热源传递给用户的介质,常用的有蒸汽和热水。
蒸汽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气体,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压力控制;热水则是通过管道输送,相对于蒸汽更安全可靠。
3. 配送管道:配送管道是将输送介质从热源输送到用户的管道系统,包括供热主干管、支线管和室内终端管等。
这些管道需要经过绝热处理,以减少能量损耗。
4.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包括暖气片、供热换热器和热水器等。
它们通过与输送介质的热交换,将供热或热水提供给用户使用。
三、运行优势集中供热系统相比于分散供热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运行优势:1. 能源利用高效:集中供热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热量调节,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而在分散供热方式中,每个用户单独设备运行,很难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节约用地: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将锅炉房等设备集中在一处,节约用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友好: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烟尘、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
4. 运行维护方便:集中供热系统的设备统一管理,维护方便,减少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老师聚会邀请函老师聚会邀请函范文10篇邀请函是商务礼仪与世俗礼仪的其中一部分。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用到邀请函的地方很多,我们该怎么拟定邀请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聚会邀请函范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聚会邀请函范文10篇1亲爱的老师:您好!我们是X年毕业的XXX班学生,班主任为XX老师。
拟定于在XXXX年寒假在道口举行毕业XX周年同学聚会,特邀您来参加。
3年光阴荏苒,我们都从少男少女走到了人生更高一个层次,师恩难忘,桃李芬芳,因为您当年辛勤的付出,使我们在人生路上拥有着自信厚重的力量。
今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期待您,像当年那样回到我们中间,让我们再度去感受您给予的帮助和教诲。
敬爱的老师我们期待着与您相见。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XXXXXXX年XX月XX日老师聚会邀请函范文10篇2亲爱的老师:同窗三载,温馨如昨,依然常驻心头;悲欢岁月,依稀如梦,但愿记得你我!初中一别,至今已近X载,当年同窗、今各西东。
但我们相信:无论你回到故里,或远在他乡;也无论你多么闲暇,或何等繁忙……可是,同窗之情不变。
你终究不会忘记在林园和我们一起攀谈、一起嬉戏……也许,你把这一切都冰封收藏,悄悄期待着重逢的春光。
我们和你一样,多少次梦里相聚,多少次心驰神往。
我们很想约你,约你去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离别的思绪……尽管我们知道你很想抑制内心的期盼与波澜。
但是这样难得的欢聚,会因你的缺席而黯然失色,更令我们黯然神伤!就让你我暂时抛开尘世的喧嚣、挣脱身边的烦恼,走到一起,尽情享受师生相聚的温馨——让心栖息,忘却忧愁;谈谈师生情;回首往事,畅想未来;交流感想,相互勉励……相信除了欣喜和激动,你还会有更多的收获!你会来吗?我们用一如当年热切而期盼的眼睛,一如当年火热而年轻的心在等待……老师聚会邀请函范文10篇3亲爱的老师:您好!我们是XX年毕业的XX班学生,毕业已经X年。
拟定于在XX年寒假在XX举行毕业X周年同学聚会,特邀您来参加。
集中供热的原理
集中供热原理是指利用集中供热系统将集中供热站发出的热能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处,为用户提供供暖和生活热水。
它主要由热源系统、热力站及供热管网组成。
首先,热源系统是集中供热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锅炉或换热站等设备将燃烧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热能。
然后,热能被输送到热力站。
热力站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起到调节、分配和控制热能的作用。
它通过换热器将热源系统发出的高温热水或蒸汽与用户系统需要的热水进行换热,从而将热能传递给用户。
同时,热力站还通过管道系统向用户提供循环、维护和热能计量等服务。
供热管网是连接热源系统和用户系统的重要媒介,一般由管道网络、阀门、泵等组成。
它通过管道将热力站发出的热水输送到用户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等位置,从而实现热能的分配。
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热源系统、热力站和供热管网的协同作用,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用户,为用户提供热水和供暖的服务。
同时,通过统一调度和控制能源的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这种集中供热的方式具有节约能源、提高供热效率和减轻用户投资负担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热力站的工作原理热力站是城市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为大量用户提供热能。
那么,热力站是如何工作的呢?一、供热系统的基本组成热力站是供热系统的核心设施,它通常由锅炉房、热力泵房、换热器、水泵、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 锅炉房:锅炉房是热力站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燃烧燃料,产生热能。
常见的锅炉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等。
2. 热力泵房:热力泵房通过热力泵将低温热能提升至高温,以增加供热效果。
热力泵利用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在循环工作过程中完成热能的转移。
3. 换热器:换热器是热力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锅炉房或热力泵房产生的热能传递给供热介质(常见为水)。
4. 水泵:水泵用于将供热介质(常见为水)从热力站送至用户终端,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热力站的大脑,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监测和控制热力站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热力站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热能产生:锅炉房中的锅炉或热力泵房中的热力泵通过燃烧燃料或运行工作循环,产生高温热能。
2. 热能传递:产生的高温热能通过换热器传递给供热介质(常见为水),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
3. 水泵输送:水泵将加热后的供热介质从热力站送至用户终端,通过管网输送。
4. 用户供热:供热介质到达用户终端后,将热能传递给用户的暖气片或热水器等设备,实现供热。
5. 用户回水:用户使用后的冷却水经过管网回流至热力站,准备再次循环供热。
三、热力站的优势和应用热力站作为集中供热系统的核心设施,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热力站通过集中供热,可以充分利用燃烧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2. 环境友好:热力站采用清洁能源、低排放设备等技术手段,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3. 维护方便:热力站集中管理、集中维护,减少了用户个体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热力站主要设备安装标准简介热力站,也叫做换热站、热交换站,在集中供热系统中起中间换热及热量再分配的中介作用,也便于进行集中热计量和参数调节。
主要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水箱,计量表,压力表,温度表,传感器等。
一、一般规定1.站内采暖、给水、排水、卫生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相关规定执行。
2.动力配电、等电位联结及照明等电气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规定执行。
3.自动化仪表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的相关规定执行。
4.站内制冷管道和风道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规定执行。
5.热力站施工完成后,与外部管线连接前,管沟或套管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6.站内设备基础施工前应根据设备图纸进行核实。
7.站内管道、设备及管路附件安装前应对规格、型号和质量等进行检验和记录,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应包括下列项目:1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2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3名称、型号和规格;4装箱清单、测试单、材质单、出厂检验报告、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5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6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二、热计量设备1.安装前应校验和检定,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相关规定。
2.热计量设备应在管道安装完成,且清洗完成后进行安装。
说明:在严密性试验及其冲洗过程中,可采取先安装一段与热量表长度相同的短管代替热量表等措施保护热量表。
3.热计量设备在现场和安装过程中不得提拽,不得挤压表头和传感器线,不得靠近高温热源。
说明:如果搬运过程中对热量表造成损坏,会造成计量的不准确。
4.热计量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热计量设备标注的水流方向应与管道内热媒流动的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