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S-1精脱硫剂新技术在食品CO2装置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9.52 KB
- 文档页数:3
专利名称:一种提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吴璎芪,韩勇,袁金刚,许洋,刘明亮,栗波,刘立业,崔岩,彭书
申请号:CN201721582723.2
申请日:20171123
公开号:CN207699201U
公开日:
201808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装置,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低温精馏法提纯食品级二氧化碳时能耗过大,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提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原料气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物流;吸附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流进行吸附处理,得到第二物流;液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物流进行液化处理,得到第三物流;提纯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物流提纯,得到食品级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除去煤气化装置排放二氧化碳中的杂质,获得纯度高于99.999%的食品级二氧化碳,稳定可靠,相对能耗小,成本低。
申请人: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经海四路14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骥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晓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羰基硫标准物质制备方法及性能评价的研究(上)李春瑛;韩桥;王德发;张新;杜秋芳【摘要】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SO2 和COS微量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对重量配制过程中原料气体和稀释气体进行了分析和定值,给出了纯度分析的实验结果和不确定度的评估结果. 介绍了用日本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分析SO2 和COS气体标准物质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条件. 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条件对该气体标准物质色谱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方法的线性度进行了考察. 文中还给出了该气体标准物质性能评价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组分摩尔分数在(1.0~10.0) ×10 -6范围内重量配制扩展不确定度的实验结果.【期刊名称】《低温与特气》【年(卷),期】2016(034)001【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羰基硫;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评价【作者】李春瑛;韩桥;王德发;张新;杜秋芳【作者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7·特气制备·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微量二氧化硫、羰基硫的含量是评价该项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确保该项产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溯源性,研究满足国际互认要求的二氧化碳中微量二氧化硫、羰基硫国家级标准物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立项研究完成的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羰基硫国家级标准物质的完成,皆在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我国目前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该项分析方法及监测方法尚不完善以及国家级气体标准物质空白的局面。
提供量值准确、用于溯源和传递的该类气体标准物质不但可以改进该组分分析测量的质量,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应用,所建立和研究的食品级二氧化碳标准物质可直接溯源到国际单位(SI)的标准值,使其成为高水平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物质。
随着我国进口高硫含量原油量的增加,从原油中分离出的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含量、结构和分布都有较大变化,传统的液化气脱硫工艺,往往达不到精脱硫要求,脱后液化石油气硫化物含量仍偏高,铜片腐蚀严重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系统安全以及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
液化石油气的脱硫方法和技术有很多种,包括:干法脱硫,湿法脱硫,膜分离脱硫,生物脱硫,电子束照射法及微波法脱硫等。
各种脱硫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陷,但在液化石油气的脱硫中,需要找到脱硫效果最好,工艺简单,脱硫成本较低的方法。
目前有很多研究报道了液化石油气的脱硫方法及技术或者脱硫剂的研究。
杨云平[1]介绍了HB5-l、HB5-3(DS-1)精脱硫剂在液化气中的工业应用情况。
结果表明,该脱硫剂脱硫效果很好,使液化气的铜片腐蚀从3级降至l级,总硫明显下降。
开发和合成新型的脱硫剂是目前对液化石油气脱硫的工作重点。
本文应用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开发出的TS-1型转化吸收精脱硫剂进行实验研究。
该脱硫剂以大孔结构为主,兼顾大量发达的微孔,并添加有助催化剂和活性促进剂。
TS-1型精脱硫剂在常温液相条件下对COS、硫醇有极强的转化吸收能力,同时对H2S、元素硫又具有优良的脱除性能,成本却有大幅降低,T S-1型精脱硫剂物化性能见表1。
表1TS-1型精脱硫剂物化性能1.实验部分1.1试验流程液化石油气原料以试验需求量的H2S、C OS、元素硫和甲硫醇等硫化物与液化石油气(经WK-2D总硫分析仪检验总硫小于0.01mg/m3)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配制而得。
原料经减压阀进入反应器,反应后尾液经过汽化器后,再经流量计、燃烧器、碱液吸收装置后放空。
在脱硫反应器前后均有取样点,以检测硫化物含量、种类和铜片腐蚀情况。
1.2试验条件试验原料所用液化石油气中丙烷、丁烷体积含量≥96%,戊烷及戊烷以上组分体积含量≤2%,O2<5mg/m3,H2O≤1000mg/m3,H2S、元素硫、COS、甲硫醇按实验要求配入。
炼油厂液化气分离装置的精脱硫
果学义
【期刊名称】《工业催化》
【年(卷),期】1994(2)4
【摘要】为适应吉化公司及炼油厂生产的发展,特对该厂液化气分离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处理量由原6×104t/a增加到10×104t/a;产品纯度也由90.6%提高到≥95.5%。
【总页数】1页(P54)
【作者】果学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45
【相关文献】
1.NF-Q精脱硫剂在重整液化气中的工业应用 [J], 谢洪波;胡国银
2.DS-1、DS-2精脱硫剂在涠洲岛液化气脱硫装置的工业应用 [J], 刘国庆;李明;张津;王远江
3.固定床液化气精脱硫方案工业应用 [J], 史彬
4.液化气精脱硫工艺与铜片腐蚀试验 [J], 汪琦;李越明;周立进
5.炼油厂液化气分离装置的技术改造 [J], 果学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用净化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雍杰,赵中军
申请号:CN201920967511.9
申请日:20190626
公开号:CN210764348U
公开日:
202006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用净化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用净化装置;其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气管、进气装置、净化装置、出气装置、热风输入装置、废气输出装置和控制器;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水箱可对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净化;所述净化装置由第一净化腔和第二净化腔组成,所述第一净化腔与第二净化腔可对气体进行交替净化,提高净化效率,当一个净化腔用于净化气体时,另一个净化腔可通过热风加热再生吸附剂,气体净化与吸附剂的加热再生交替进行,提高了净化效率,同时使吸附剂充分再生。
申请人:宁夏同辉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7517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工业园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沈昌武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开发与利用
于耀春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年(卷),期】1992(000)004
【总页数】3页(P31-32,27)
【作者】于耀春
【作者单位】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三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16.3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直接进样测定食品级二氧化碳中10-9级苯 [J], 王雅婷;黄强
2.氢火焰离子化(FID)气相色谱仪直接进样r分析食品级二氧化碳中10-9级氯乙烯[J], 王雅婷
3.基于食品级二氧化碳利用的天然气脱碳技术与经济分析 [J], 孟凡彬;王东军;齐德珍
4.食品级二氧化碳工艺路线技术创新 [J], 李能
5.福建凯美特气体实施1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 [J], 汪家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催化氧化精脱硫剂在食品二氧化碳生产中的应用王文丰【摘要】食品二氧化碳生产装置运用催化氧化精脱硫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能满足食品CO2的国家标准.应用结果表明:该精脱硫剂生产工艺条件缓和,脱硫精度高,脱硫效果显著,可将CO2原料气体中的总硫(主要为CS2、COS等有机硫)由1.0×10-6(体积分数)一步法脱除至0.05×10-6左右,脱硫率达90%以上.催化剂现已使用2年多.在该精脱硫剂前配置氧化铁脱硫剂先进行粗脱H2S,可最大程度地发挥该精脱硫剂深度脱除有机硫的效率.【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6(017)001【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催化氧化;精脱硫剂;食品二氧化碳;氧化铁【作者】王文丰【作者单位】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3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CO2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在蔬菜保鲜、饮料、烟丝膨化、超临界萃取等领域广泛应用[1]。
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中可以增加口感、解渴、促进消化和帮助解除疲劳,据统计每吨碳酸饮料对食品级二氧化碳的需求量约为0.015~0.02 t;用于烟丝膨化处理的可使烟丝节省5%,并可提高烟丝质量,据统计1×106箱香烟烟丝膨化时,需3 000 t左右二氧化碳;在食品保鲜领域,为进一步改变以往采用机械冷藏等方式造成的食品失水、风干、气化等不良影响,近年来国际国内广泛使用干冰速冻、液体二氧化碳的保鲜,该方法能控制好气体成分,保持适当低温,使水果、蔬菜获得良好的贮存效果。
可见,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食品CO2的产品标准很高,杂质的含量很低,其中总硫(H2S+COS+CS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0.1×10-6[2]。
因此,对生产食品级CO2企业的脱硫工艺有较高要求。
目前国内大多食品级CO2厂气源来自于化肥厂,气源所含硫化物复杂,脱硫净化难度较大。
QTS—01常温氧化锌脱硫剂
周广林;房德仁
【期刊名称】《大氮肥》
【年(卷),期】1994(017)004
【摘要】介绍QTS-01常温氧化锌脱硫剂在小试中空速、温度、水汽等条件对穿透硫容的影响及双管反应的穿透硫容的试验结果,试验证明QTS-02是一种在常温下性能优异的新型氧化锌脱硫剂,其主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P_(2020)。
【总页数】3页(P309-311)
【作者】周广林;房德仁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40.4
【相关文献】
1.QTS—01常温氧化锌脱硫剂首次工业应用 [J], 周广林;房德仁
2.T703型特种氧化铁精脱硫剂和EZ-2型宽温氧化锌精脱硫剂成功出口 [J],
3.NCT310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的研究 [J], 刘金辉;朱立忠;曹荣
4.Tc—22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精脱硫工业侧流加压试验总结 [J], 张随纯;李速延
5.Tc—22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实验室研制试验总结 [J], 张随酏;李速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双功能精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丁晶晶,陈井凤,于慧芳,牛玉杰
申请号:CN201710708923.6
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号:CN107335445A
公开日:
201711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双功能精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钠溶液与可溶性锌盐和第一性活性助剂盐在微波下反应得第一种沉淀液,碳酸钠和硝酸铝溶液在微波下反应得到第二种沉淀液;部分第二沉淀液经处理得氧化铝粉末,第二种沉淀液的另一部分与第一种沉淀液混合,微波辐射老化,过滤,滤饼配成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再处理得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粉末,可溶性钼盐和第二活性助剂盐的混合盐溶液与氧化铝粉末等体积浸渍,烘干、焙烧得到氧化钼复合氧化物粉末,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粉末、氧化钼复合氧化物粉末、粘结剂、造孔剂和水成型、干燥、焙烧得成产品。
本发明具有硫容高的优点。
申请人:江苏天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24247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头灶镇镇北路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志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总硫的测定
姜俊;张红梅
【期刊名称】《低温与特气》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介绍了采用火焰光度鉴定器进行了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硫的测定以及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方法。
【总页数】6页(P52-57)
【作者】姜俊;张红梅
【作者单位】化工部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化工部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
【相关文献】
1.关于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氰化氢测定方法的问题探究 [J], 李柳佳;赵明宇;常侠;王雅婷;罗旭
2.火焰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碳中总硫、非二氧化硫总硫技术研究 [J], 单晓萍;古锐帆;宋庆明;常侠;于国晖;边鲁宁;赵敏
3.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总硫及分项硫的分析研究 [J], 王崇;常侠;金玮;边鲁宁
4.微库仑法测定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硫及二氧化硫 [J], 迟国新
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氮 [J], 周阳;尹强;毛沅文;贾相锐;叶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化改进后活性炭精脱硫剂的应用小结
陈福春
【期刊名称】《甲醇与甲醛》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1前言。
2003年2月,经过咨询、考察多家生产甲醇的厂家,同时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后,我公司选用了河南长葛市龙基实业公司生产的活性炭精脱硫催化剂(JTS-2串JTZX流程)对焦制氨系统脱碳氢进行精脱硫处理,来保证我公司2万吨/年联醇生产的气源供给。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陈福春
【作者单位】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开远66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4.1
【相关文献】
1.活性炭精脱硫剂的开发及应用 [J], 王国兴;黄新伟
2.JTS-1、JTS-2、JTZX型常温活性炭精脱硫剂在甲醇生产装置中的应用 [J], 李文彦;陈瑞霞
3.JTS-1,JTS-2,JTZX型常温活性炭精脱硫剂在我公司甲醇生产中的应用 [J], 李文彦;陈瑞霞
4.工艺流程优化改进后活性炭精脱硫剂的运用情况小结 [J], 陈福春
5.活性炭精脱硫剂的应用 [J], 陈福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