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条电弧焊基本操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47
焊条电弧焊V形坡口板对接操作技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焊条电弧焊在锅炉、钢结构件、汽车、传播等加工制造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有21%左右的钢材要经过手工电弧焊才能变为工业的产品。
因此焊条电弧焊是焊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我从施焊位置的不同向大家介绍一下焊条电弧焊板V形坡口对接的操作技术。
一、焊前准备1、焊件(试件):Q235-A钢板,300×100×12mm(两件),V形坡口60º±5º;2、焊接材料:E4303,规格为Φ3.2,Φ4.0。
焊前烘干350~400℃,保温1~2h,随用随取;3、焊件清理:清理坡口面及坡口正反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水分及其他污物,至露出金属光泽;4、焊接设备:交、直流弧焊机,直流正接。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操作要点:①打底层的焊接在定位焊起弧处引弧,待电弧引燃并燃运动到坡口中心,电弧烧后再把电弧往下压,并作小幅度横向摆动,听到“噗噗”声,同时能看到每侧坡口边各熔化1~1.5mm,并形成第一个熔池(一个比坡口间隙大2~3mm的熔孔),此时应立即断弧,断弧的位置应在形成焊点坡口的两侧,不可断弧在坡口中心,断弧动作要果断,以防产生气孔。
待熔池稍微冷却(大约2s),透过护目镜观察熔池液态金属逐渐变暗,最后只剩下中心部位一个亮点时,将电弧(电焊条端)迅速作小横向摆动至熔孔处,有手感的往下压电弧,同时也能听到“噗噗”声,又形成一个新的熔池,这样反复类推,采用断弧焊将打底焊层完成。
当焊条还有30~40mm时,采用会拉法进行收弧。
接头时,先将熔池表面的熔渣清理干净,并将弧坑处打磨成缓坡。
在已焊完的焊道(距离弧坑20mm)处引燃电弧,采取直接运条到弧坑顶端,并适当停留和下压,待完全熔合后采用正常焊接。
②填充层的焊接第2~4层为填充层,施焊前先清除前道焊缝的熔渣、飞溅,并将焊缝接头的过高部分打磨平整。
施焊时要严格遵循中间快、坡口两侧慢的运条手法,运条要平稳,焊接速度要一致,控制各填充层的熔敷金属高度一致。
第二节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术焊条电弧焊中,焊缝能否正确形成,是否产生焊接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工的操作技术。
焊工的基本操作技术有引弧、运条、焊缝的连接和收尾等。
一、引弧引弧是焊接过程中频繁进行的动作。
引弧技术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予以重视。
焊接开始时,将焊条末端轻轻接触工件,然后迅速离开,保持一定距离(2~4mm)后产生电弧的过程称为引弧。
引弧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直击法引弧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缝,然后将手腕放下、轻微碰一下焊件,随后迅速地将焊条提起3~4mm,电弧引燃后立即是弧长保持在焊条直径所要求的范围内,2.划擦法引弧这种方法与擦火柴有些相似。
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将焊条在焊件表面花擦一下,当电弧产生后金属还没有熔化的一瞬间,立即拉开电弧,使焊条末端与被焊金属表面的距离维持在2~4mm。
以上两种方法相比,划擦法比较容易掌握。
但是在狭小工作面上或焊件表面不允许损伤是,就不如直击法好。
直击法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一般容易发生电弧熄灭或短路现象。
这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焊条离开焊件时的速度和焊条与工作表面的距离而引起的。
如果动作太快或焊条提能太高,就不能引燃电弧,或者电弧只燃烧一瞬间就熄灭;相反,动作太慢就可能使焊条与焊件粘在一起,焊接回路发生短路现象,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划擦法中。
引弧时,如果焊条和焊件粘在一起,只要将焊条左右摇动几下,就可以脱离焊件,如果这是还不能脱离焊件,就应立即将焊钳与回路断开,待焊条稍冷再折下。
如果焊条粘住焊件的时间过长,会因过大的短路电流而可能使电焊机烧坏,所以引弧时,手腕动作必须灵活准确,而且要选择好引弧起始点的位置。
直击法一般适用于酸性焊条,划擦法一般适用于碱性焊条。
二、运条为保证焊缝质量,正确运条是十分必要的,初学者更应注意。
在焊接过程中,焊条相对焊缝所做的各种运动的总称叫运条。
1.焊条的运动当电弧引燃后,焊条要有三个基本方向运动,他们分别是:(1)焊条朝熔池送进的运动为了使焊条在熔化后仍能爆出一定弧长,要求焊条想熔池方向送进的速度与焊条熔化的速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