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

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

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2(1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

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54.(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4分)

图21

65.(201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下图为2018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7.(2010新课标,43)(10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1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5808 山峰 海拔/m oN

沙漠聚落等高线/m

图 9

8.(2009福建,40)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答案

1.(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2.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4.⑴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⑵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

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⑶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

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⑷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

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5.(1)c d(2)风力作用(3)③ ③ 土地荒漠化(4)③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③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6.(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7.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

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8.(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

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全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的倒灌。

9.答案(1)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水污染严重。

(2)就水循环而言,北方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少,水循环的更新速度慢,更容易导致污染程

度增大。

10.答案(1)填埋;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污染土壤(三条即可)

(2)①环境质量提高;②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③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

“天人合一”,实现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11.答案(1)静风(风小);对流运动弱(空气垂直运动弱或逆温)。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树立节能意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

分)

12.答案(1)①调蓄长江洪水,削减长江洪峰,减轻洪涝灾害;②野生动物栖息生活的场所,特别是

北方候鸟来迁的栖息的场所;③洪湖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2)①湖区大量水生动、植物缺水死亡;②湖底出露导致水生动物繁殖场所遭到了破坏。

13.答案(1)南北坡的雪线高于南坡,即北坡可能为阳坡

(2)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造成全球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

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小地下水开采量;防治水污染;开展人工回灌等。

15.答案(1)不利影响:污染河流,并通过渭河、黄河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造成河流中水生植物、

动物死亡,从而引起生态破坏;由于河流遭受漏油污染,导致河流附近城市用水质量下降,

出现供水紧张现象。

(2)有效措施:加速封堵漏油点,清理漏油地区被污染的土壤;在赤水河及渭河下游设置隔油

障、围油栏等设施,收集、处理泄漏的柴油,并控制漏油扩散;进行环境应急监测,增加监测地点和监测时间等。(答出两条措施即可)

16.答案(1)夏季风(暖湿气流)偏弱,降水较往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上游水电站拦截,使入

湖径流减小。

(2)有利条件:铜矿丰富,水能丰富,运输便利等。

问题:采矿破坏植被,诱发水土流失;冶炼金属造成大气污染。

17.【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

,18.【答案】

环境问题:(该地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

土地次生盐碱化。(2分)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答对其中1项得2分),答对其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

19,[环境保护](10分)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20.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