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术后镇痛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术后镇痛快捷指南导语:小儿手术后的镇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儿童来说,手术后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因为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
本文将为您提供小儿术后镇痛的快捷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小儿手术后的疼痛问题。
第一部分:小儿手术后疼痛的常见类型和原因1. 切口疼痛:手术切口附近的组织受到创伤,引发疼痛。
2. 深部疼痛:手术操作涉及到深层组织,术后可能会出现深部疼痛。
3. 神经痛: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神经受到损伤或受压,引发神经痛。
4. 术后恶心和呕吐:麻醉药物或手术刺激可导致术后恶心和呕吐,加重病患的不适感。
第二部分:小儿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1. 药物疼痛管理:a) 非处方药物:亚洲藤黄果、酱油、大蒜、洋葱、罗勒叶等中草药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可以缓解术后疼痛。
b) 处方药物:麻醉师将根据疼痛程度和患儿年龄等因素,开具合适的药物处方,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2. 物理疗法:a) 导入式疼痛治疗:将冷冻物质或温热负荷施加于患儿术后切口部位,以减轻疼痛。
b) 按摩疗法:柔和地按摩患处,有助于放松颈肩部肌肉,减轻疼痛。
c) 热敷疗法:用热敷物贴敷于患处,增加局部血流,缓解疼痛。
第三部分:小儿术后镇痛的注意事项1. 患儿饮食:注意患儿饮食的清淡且易消化,以免影响术后的消化功能。
2. 观察疼痛情况:密切观察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
3. 与医务人员合作:家长和医务人员应密切合作,及时告知医生有关患儿疼痛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4. 镇痛药物剂量:家长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说明,按时按量给予患儿镇痛药物,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结语:小儿术后镇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正确的疼痛管理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缓解儿童的疼痛,减轻他们的不适感,促进早日康复。
希望本指南能为您提供有关小儿术后镇痛的有用信息,提供帮助。
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祝愿您的小宝贝在手术后能够顺利康复!。
儿科手术的术后镇痛管理和护理一、术后镇痛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目标术后镇痛管理是指对患儿进行手术后的疼痛管理和处理,旨在减轻儿童的术后疼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良好的儿科手术术后镇痛管理能缓解儿童的不适感,减少并发症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并有助于恢复正常饮食及运动功能。
1. 临床表征和特点儿童与成年人在感知、反应及因果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评估和处理儿童手术患者时需要考虑到他们年龄、发育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使用自述疼痛测量工具可能会受到语言表达、认知能力或文化差异等限制,而须依赖观察者或客观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疼痛感受。
2. 镇静与镇痛药物选择根据手术类型、程度以及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镇静和镇痛药物。
儿童的身体代谢、分布容积和清除能力均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严密监测用药反应并调整剂量。
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剂和植皮等操作也是常用的儿童术后疼痛管理方法。
二、术后镇痛管理方案1. 多途径镇痛多途径镇痛策略针对儿科手术患者提供了全面的镇痛措施,包括静脉注射、口服或直肠给药等方式。
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可以增强镇痛效果,并更好地满足个体需求。
2. 镇静与局部麻醉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辅助性技术如口腔诱导等可以减轻儿童手术中和术后的不适感。
局部麻醉技术如硬膜外阻滞或神经阻滞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效果,并降低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
3. 个性化镇痛计划因儿童在感知和反应上有所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镇痛计划。
基于年龄、生理变量和使用药物反应情况,可以调整药物类型与剂量以确保合适的镇痛效果。
三、术后镇痛管理中的护理措施1. 观察和评估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合理运用各种评估工具与方法,准确地了解儿童患者的疼痛感受以及可能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因素,如恶心、呕吐等。
2. 教育和支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后镇痛注意事项的教育和指导十分重要。
护士应向家长传递关于服用镇静与镇痛药物、避免不良姿势或活动和正常饮食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在家中继续实施恰当的护理。
小儿术后镇痛指南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痛觉异常。
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
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
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组织专家组完成本专家共识,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小儿疼痛评估】良好的疼痛评估是发现和处理疼痛的前提。
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各年龄的儿童。
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1 、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己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这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 AS )患儿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2)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4 以下为轻度痛,4~7 为中度痛,7 以上为重度痛;图3-2 疼痛数字等级评分2 、面部表情评估医务工作者或患儿照顾者根据患儿的面部表情,与面部表情图比对后进行疼痛评分。
(1)脸谱疼痛评分法(适用于婴幼儿)图3-3 脸谱疼痛评分表(2)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适用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图3-4 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包括生理学(、行为学3根据疼痛相关行为学表现或对患儿照顾者提供疼痛相关行为的叙述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幼儿或者交流有困难的患儿,评估时可避免对患儿不必要的打扰。
(1)CRIES (Crying, Requires Osaturation, Increased vital 2signs, Expression, Sleeplessness)评分通过哭泣、呼吸、循环、表情和睡眠等进行评估。
小儿术后监护和镇痛(1)小儿手术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经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须的。
为了确保手术后的顺利恢复和减轻儿童痛苦,恰当的术后监护和镇痛是至关重要的。
一、术后监护1.术后第一时间的监护手术后的第一时间非常重要。
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等)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稳定。
如果有任何异常发现(如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2.疼痛监测手术后,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疼痛,这需要得到及时的监测和治疗。
医生和护士需要询问孩子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并注意孩子的反应和表情。
如果孩子疼痛得难以忍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开给安全有效的止痛药。
3.饮食监测手术后的患儿可能无法立即饮食,因此,医生和护士需要监测儿童喝水和进食的情况,并确保每个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满足。
二、术后镇痛1.镇痛药物的选择小儿手术后的镇痛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和手术的程度以及疼痛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吗啡、芬太尼和盐酸曲马多等。
2.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来计算的。
过高的药物剂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必须非常仔细地计算药物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给药时需要准确地量杯量医生在给药后也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
3.药物的给予方式小儿手术后的镇痛药物可以以口服、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
给药的方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孩子的舒适度而定。
对于孩子而言,口服液体或片剂要更容易接受。
总的来说,小儿术后监护和镇痛是至关重要且复杂的治疗过程。
因此,家长应该在手术之前咨询医生,理解孩子的疼痛处理、药物给予等细节。
如果需要,可以在手术后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医生和家长的努力,小儿手术后监护和镇痛可以最小限度地减少孩子的疼痛和痛苦,促进其快速恢复。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 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
急性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
目前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
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
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①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已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
②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者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
手术后应该定时进行行为学评估和记录。
这种评估最好与其他常规评估同时进行,以避免对小儿不必要的打扰。
③生理学评估: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
在定时评估的同时,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
一般用于8岁以上儿童。
(2)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 以下为轻度痛,4~7 为中度痛,7 以上为重度(图36-1)。
常见儿童手术的术后镇痛方法一、耳鼻喉手术(一)鼓膜切开术因为鼓膜切开术是一个短小简单的手术,术前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类药物可以达到术后充分的镇痛。
(二)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疼痛可持续数日。
因为疼痛程度较重,可能出现睡眠障碍,行为学改变,并持续5~8天。
术前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术中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静脉使用双氯芬酸或栓剂以及术中扁桃周围筋膜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对缓解术后最初几小时的疼痛非常有帮助。
术后可规律地使用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
为了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术中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0.15mg/kg或者其他止吐药。
(三)乳突和中耳手术中耳手术,比如鼓室重建和外科移植物植入手术可以引起严重的术后恶心呕吐。
耳大神经阻滞可以提供和吗啡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减少术后呕吐的发生。
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类药物可以缓解中耳手术的疼痛。
二、眼科手术(一)斜视手术斜视手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
有证据表明与静脉使用阿片类药物相比,术中行局麻药物阻滞(对边阻滞或球周阻滞)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并提供有效镇痛。
(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会引起术后严重的恶心呕吐,NSAIDS类药物和球周阻滞与阿片药物相比可以提供相同的镇痛效果并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三、口腔手术小儿口腔手术包括简单的修复和较复杂得多个牙齿拔除术,有时更加复杂的手术过程会造成严重疼痛。
NSAIDS类药物可以对拔牙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四、普外科小手术和泌尿外科小手术手术伤口局麻药浸润,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和骶管阻滞在术后早期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一)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术是一个短小简单的手术,但可能引起较严重的术后疼痛。
骶管阻滞和阴茎背神经阻滞被证明在术后早期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应该尽量避免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因为其镇痛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大。
(二)尿道下裂手术尿道下裂手术可能是短小的,表浅的手术,也可能是涉及整个阴茎海绵体重建的大手术。
小儿术后镇痛快捷指南引言:小儿手术是一项常见的医疗程序,但手术后的疼痛管理对于小儿患者的康复和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为医务人员和家长提供一份小儿术后镇痛的快捷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小儿手术后的疼痛。
第一部分:了解小儿术后疼痛1.1 术后疼痛的特点小儿术后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灼热、隐痛等不同的症状。
在婴幼儿中,他们可能表达不出明确的疼痛感受,因此需要家长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准确判断疼痛程度。
1.2 疼痛的评估工具疼痛评估对于确定适当的镇痛措施至关重要。
常用的小儿疼痛评估工具包括非言语疼痛量表(FLACC)和数值疼痛量表(NRS)。
医务人员和家长可以根据小儿年龄和词汇能力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第二部分:小儿术后镇痛措施2.1 药物镇痛常用的小儿药物镇痛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非处方药如酸减胶囊和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
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也被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但应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2.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冷敷和热敷,对于肌肉酸痛和创伤性疼痛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然而,在小儿中使用物理疗法需要谨慎,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2.3 心理和行为疗法心理和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小儿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来减轻疼痛感受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和幻觉疗法。
这些方法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教育。
第三部分:小儿术后镇痛的管理策略3.1 多学科合作小儿术后镇痛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应共同制定合适的镇痛方案,并确保术后疼痛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2 家长参与家长在小儿术后镇痛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积极参与术后疼痛评估和管理,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及时报告疼痛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药物和物理疗法。
3.3 定期复诊和随访小儿术后疼痛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确保镇痛措施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监测。
小儿术后镇痛
一、儿童术后镇痛的评估
完善而安全的儿童术后镇痛不仅有赖于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更需要准确的疼痛评估、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
大于7 岁或8 岁(>7~8 岁)儿童可以自己描述疼痛的程度,可以采用成人常用的模拟视觉量表(vas)。
大于4 岁至小于7 岁(4~8 岁)的小儿虽然不能准确的描述疼痛,但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小儿的行为反应从有无哭闹、面部表情、语言、体位、触摸伤口的表现、腿部的运动来判断小儿有无疼痛,镇痛效果如何,即使用ops 的疼痛评估。
对于这年龄段的儿童,也常采用cheops 的疼痛评估(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 。
小于4 岁(<4 岁)的婴幼儿既不能自己表达疼痛,行为反应与疼痛评估的相关性也较差,只能通过生理反应如心率的快慢、脉搏氧饱和度的高低、有无出汗来评价疼痛,即使用cries 疼痛评估。
二、儿童术后镇痛的方法
由于小儿在生理及心理上尚未成熟,因而在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途径及剂量、镇痛方法的选择上也与成人不同。
术后儿童疼痛的程度因手术的部位、大小而有所不同。
腹部手术术后的疼痛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持续的伴有恶心呕吐的钝痛,这种疼痛对阿片类药物敏感,另一种是由于咳嗽、活动所致的锐痛,这种疼痛对吗啡不敏感而对神经阻滞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敏感。
根据手术的部位及大小选择作用部位及机制各不相同的不同药物和不同的方法联合的平衡镇痛方式,不仅可以使镇痛效果更为确切、更为完善,而且可以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以减少其副作用。
1. 持续静注阿片类镇痛药
持续静注阿片类镇痛药较传统的间断肌注来说可以提供更为恒定的镇痛水平。
吗啡是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对大于1 个月的婴儿,10~30 μg/kg/h吗啡可以提供充分的镇痛,而且副作用也不大。
大于1 个月的足月产婴儿对吗啡的清除率与1 岁以上的幼儿相当,而1~7 天的新生儿对吗啡的清除率仅仅只有较大
婴儿的三分之一,消除半衰期约为后者的1.7 倍,因而输注的速度也应有所降低,一般降至5μg/kg/h。
吗啡用于年纪较大的小儿其半衰期也至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