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21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
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动一动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
)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
“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
教学课题:湘教版音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春》授课人:李晨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积极地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大胆地参与活动,从中体验到快乐。
教学过程:一、听赏《春》第一乐章1.导入(初听音乐)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脱去了厚厚的棉衣,窗外已万物复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哪个季节,带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你从课本中读到的信息:E大调4/4拍快板(意)维瓦尔第 f 顿音记号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导语:同学们能在音乐中捕捉各种春天的信息,想象力真是丰富。
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乐曲,在总谱扉页上提写了一首诗,以描述每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①读之前,我想请教一下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②有感情朗读后,聆听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与管弦乐队同时演奏的?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③介绍作者、小提琴套曲《四季》和协奏曲维瓦尔第(1678——1741),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他创作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备受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第一首。
协奏曲原指十六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无伴奏合唱。
十七世纪后半时期起,指只有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小型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近代协奏曲指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出的大型乐曲,其形式与结构为莫扎特所确立,通常包括3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长殿以华彩段;第二乐章大多为抒情性的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
3.复听音乐①着重听主题片断有何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景(情绪活跃、欢快)②复听全曲,听到主题音乐时做拉小提琴状(用书做小提琴,笔做弓)主题如下:二、活动1.同学们,谁能说出有关春的诗句2.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春晓》中的朗诵伴奏吗?X X | XX X | XX XX | X O | X X | XX X | XX XX | X O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15学年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彩色的中国》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唱《彩色的中国》教材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欣赏视频:(直接播放)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师引导)……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
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播放音频)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生:3/4拍、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生:强弱弱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
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二、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节奏卡片、节奏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理解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或相关课件。
启发学生实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
3.听歌曲范唱《达古拉》,提问:通过歌曲我们听到他们都唱了什么呢?请学生说说歌曲内容。
4.学唱歌曲,师生合作,教师弹伴奏,学生装跟唱。
5.处理歌曲的难点,重点练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和一音多词的地方。
6.表演:学蒙古舞的扭肩膀、挤奶、骑马等动作,配合歌曲音乐实行表演。
请舞蹈队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拍手唱歌。
7.游戏:拼节奏卡片,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8.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现。
四、课堂小结【歌唱祖国】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实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使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熟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
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生:我有一种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国歌《歌唱祖国》。
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设问: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生: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唱这首歌。
生:我们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听到这首歌。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江南小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上波音和下波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运用。
2.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重难点: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
教学准备:电脑钢琴课件百度搜索引擎()教学过程:一、走近江南1.欣赏一组江南美景,感受江南风情。
百度搜索引擎():【百度图片】江南美景/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 =-1&st=-1&fm=result&fr=&sf=1&fmq=1363654967203_R&pv=&ic=0&nc=1& 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 word=%E6%B1%9F%E5%8D%97%E7%BE%8E%E6%99%AF&f=3&oq=%E6%B1%9F%E5%8 D%97&rsp=42.欣赏古诗吟诵《忆江南》,导入新课。
百度搜索引擎():【百度网页】忆江南朗读与鉴赏/Poetry/13/mydoc007.htm3.交流:学生谈谈所了解的江南和自己心目中的江南印象。
4.揭题:今天让我们去感受委婉动听的江南音乐吧!(板书:江南小曲)二、游历江南1.田间跟唱:师:同学们,现在正是插秧季节,你们看,不少人正在愉快地劳动,嘴里还唱着秧田歌。
让我们去听听吧。
(课件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
)百度搜索引擎():【百度音乐】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search?key=%E6%B1%9F%E8%8B%8F%E6%B0% 91%E6%AD%8C+%E6%8B%94%E6%A0%B9%E8%8A%A6%E6%9F%B4%E8%8A%B1(1)听赏与感受学生听赏《拔根芦柴花》的范唱音乐,然后老师范唱不带波音记号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说说这两种演唱的不同之处,体会波音的妙处。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杜鹃》优质课公开课1新设计用轻巧、柔美、亲切的声音演唱三部轮唱歌曲《杜鹃》,体验美妙和声带来的音乐意境。
2教学目标1、用轻巧、柔美、亲切的声音演唱三部轮唱歌曲《杜鹃》。
2、通过二部轮唱、三部轮唱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感受、体验轮唱美妙的和声效果,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学情分析: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杜鹃》,是一首轻巧柔美,简单而富有和声效果的三部轮唱歌曲。
全曲由3个乐句构成,一二乐句的歌词较为相似,旋律构成了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由“do”和低音“ol”两个音组成,在轮唱过程中形成了三声部中的低声部,使整个歌曲的和声丰满而稳定。
4重点难点初步培养学生三部合唱的能力,演唱时声音做到均衡、和谐。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杜鹃教学过程:1、杜鹃的歌声(第三乐句学唱)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副美丽的春景图,图中一只可爱的杜鹃正在欢快的歌唱)教师:春天来了,大地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一只可爱的小杜鹃,看到美丽的春景,高兴极了,你们快猜猜,它在干什么呢(小杜鹃在用美丽的歌声赞美春天。
)2、我是快乐的小杜鹃教师:小杜鹃的歌声是什么样的你们想听听吗我们一起来学做快乐的小杜鹃吧!(课件出示第三乐句的旋律和歌词)声音的要求:口腔打开,竖起来唱,声音轻巧、有弹性,第三小节用跳音唱法唱。
2、教师出示图谱:【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春景,把学生立刻带入一个美的音乐情境。
歌曲的第三乐句,旋律简单,歌词只有一个“咕”字,在轮唱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低声部,影响整个歌曲和声的稳定。
歌唱从最简单的第三乐句开始,既能够代替发声练习,培养学生歌唱的状态,又能够引出本课的主角——小杜鹃,还能够让学生对第三乐句的旋律印象深刻,在三部轮唱的过程中将低音唱稳、唱扎实。
教师出示的第三乐句演唱的图谱,能够更加直观的提醒学生跳音和延长音的不同唱法,防止学生唱延长音时音值唱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