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儿童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策略儿童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与其不同的病理亚型和生长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在治疗方面,肿瘤的切除程度是首要条件,术后放疗和化疗对提高病儿的生存率有极大的帮助。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对放射线非常敏感,病儿预后好。
下面分析不同部位的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策略。
1、生长在鞍上区域的视神经胶质瘤、下丘脑胶质瘤和第三脑室胶质瘤(中间块胶质瘤),病理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即可,避免了过多切除肿瘤造成的下丘脑功能损伤,术后放疗可使瘤体明显缩小或消失,病儿可获得长期生存。
2、生长在大脑半球和丘脑的星形细胞瘤很少为毛细胞型,即使手术做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并辅助术后的放疗和/或化疗,病儿的预后也不好。
3、生长在小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不是恶性肿瘤。
在形态学上包括三种类型:实性瘤体、瘤在囊内和囊在瘤内。
瘤在囊内型将肿瘤结节全切除后,病儿无须放疗;实性瘤体和囊在瘤内如能做到肿瘤的全切除,辅助术后常规外放疗,病儿可获得长期生存(甚至终身生存)。
4、脑干胶质瘤分为脑干内弥漫型、局限型和脑干外生型,弥漫型无法手术,局限型和脑干外生型星形细胞瘤手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病儿可获得较长期的生存。
术者的手术精细操作是保证脑干肿瘤手术效果的关键。
【机构与刊物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
作者:张玉琪副院长清华大学(第二附属)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05 06 07 0809 10 11 1213 14 15老妈连续给我发了两个月的链接后,开始给我发照片了。
最开始拍的是家里的现状,窗外的街景,后来拍我小时候的相册,我以前的玩具。
我仿佛看到她忙完家务,无聊拿着手机拍来拍去的情景。
她满心欢喜地把照片发给我,可是都像发进了一个黑洞,得不到我的一点反馈。
老妈以前不会发信息,只会跟我打电话,可我每回都跟她讲不了几句。
后来她听说年轻人喜欢聊微信,就叫我教她。
我虽然教了她微信,但却设置了免打扰,活生生地把微信变成了一个留言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星型脑细胞瘤的治疗方式是什么导语:星型脑细胞瘤是一种复杂的病症,这样的病症在二级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是已经放弃治疗的,在二级的时候已经是非常的严重的,在二级之前,患者星型脑细胞瘤是一种复杂的病症,这样的病症在二级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是已经放弃治疗的,在二级的时候已经是非常的严重的,在二级之前,患者就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在临床一般是麻痹神经,患者出现疼痛,是要靠化疗来治疗的。
典型原始纤维型星形细胞瘤从小脑半球长出,早期表现为一侧的小脑受累症状,肿瘤可累及中线、四脑室,阻塞脑脊浓通路,引起脑积水,表现为颅高压征。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往往从中线长出,直接侵犯四脑室.甚至脑干,临床上出现共济失调,颅高压征及颅神经麻痹等。
质子放射治疗小脑星形细胞瘤:通过质子束精确定位放射,可以有效破环小脑星形细胞瘤DNA。
从而杀灭癌细胞,这是国际放射治疗最新技术,已经称为欧美、日本等国家治疗星形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在国内目前质子只有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拥有。
其他放疗:利用诺力刀或者光子刀也是治疗小脑星星细胞瘤的放射治疗设备。
岂可作为质子外第二方案治疗。
可单纯性治疗或者配合手术后放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后,原始纤维型里形细胞瘤的预后相当好,据大多数文献报道,95%以上患儿在5年后仍存活,且病情稳定。
若是部分切除,可再次手术,也可密切随访。
也有人对部分切除的患者辅以放疗,以推迟复发时间。
弥漫性虽形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不及原始纤维型的好,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均在7%—30%之间。
由于肿瘤呈漫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全切。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如果能全切,自然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星形细胞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治疗星形细胞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星形细胞瘤应该吃什么药。
*星形细胞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西医治疗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方案目前尚存在争论。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后的影像学上可长期无明显改变,因此有作者认为对星形细胞瘤治疗的目的是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对长期无症状的患者可对其进行间隔期为3个月的影像学检查随访。
更有作者提出放疗或是手术可加重症状,并且有时非但不能减缓肿瘤恶变的发生,甚至有促使肿瘤恶变的可能。
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明显增大,应积极治疗。
治疗以手术为主,争取做到肿瘤全切除。
肿瘤范围切除愈广,对放疗效果愈佳,且可减少易引起恶变的肿瘤细胞。
肿瘤经常自皮质表面一直长向深部白质。
在皮质处肿瘤常有清楚界限,而深部白质U纤维处肿瘤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因此当深部肿瘤生长于丘脑、基底节、脑干等重要结构处,全切肿瘤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仅可予大部切除肿瘤。
星形细胞瘤的术后放疗仍有争论,至今为止尚无设计合理的完整研究提示术后放疗对患者预后的有效性。
放疗另可产生放射性不良反应。
肿瘤免疫组化染色BudR或Ki-67阳性,或PET检查发现肿瘤内有高代谢区者。
提示应行放疗。
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在尚未对放疗有研究结论之前,对手术未能全切肿瘤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放疗。
瘤床放射剂量应达到54Gy。
部分患者在行肿瘤活检后行放疗也可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星形细胞瘤当前不建议行化疗。
位于大脑半球的肿瘤一般可手术切除,如位于非功能区可连同脑叶一并切除,肿瘤位于深部可做部分切除加外减压术。
视神经胶质瘤和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要注意保护丘脑下部。
浸润性的实质性小脑星形细胞瘤手术原则与大脑半球表浅部肿瘤一致,囊性小脑星形细胞瘤若“瘤在囊内”只要将瘤结节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脑干肿瘤可用显微技术切除,如梗阻性脑积水未能解决时可做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创新的治疗方法使治愈率达到了90%至9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脑肿瘤,起源于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星形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胶质细胞,是支持和滋养大脑神经元的细胞。
的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类型的神经胶质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低度神经胶质瘤,是由神经胶质细胞引起的一类生长缓慢的肿瘤。
它们是神经胶质瘤中最良性和最可治疗的,治愈率超过90%。
随着毛细血管星形细胞瘤的生长,它压迫大脑周围健康的部分,影响其功能。
因此,小儿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在大脑中的位置。
小儿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特别是在早晨或因呕吐而头痛没有其他胃肠道疾病迹象的严重或频繁呕吐视力问题,例如双眼,视力模糊或视力丧失行走或平衡困难癫痫发作体重增加或减少青春期笨拙混乱睡意行为改变由于这些肿瘤生长如此缓慢,因此儿童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出现症状,然后再去看医生。
但是,在某些儿童中,症状很快出现,因为肿瘤阻塞了脑内脑脊液(一种缓冲大脑和脊髓的液体)的流动。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为了诊断小儿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您的医生将检查您孩子的病史并进行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您的医生可能还会下令进行各种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评估肿瘤并确定其范围肿瘤活检或组织样本,以提供有关肿瘤类型及其级别的确切信息,并允许对肿瘤细胞进行分子分析脑电图(EEG),用于测量大脑的电活动腰椎穿刺术,医生从脊柱根部附近抽取少量脑脊液样本,以查看肿瘤是否扩散所有测试完成后,医生将能够概述最佳治疗方案。
我们针对小儿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方法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设置,具体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和位置。
一些疗法将治疗肿瘤,而另一些疗法则旨在解决疾病的并发症或治疗的副作用。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此外,我们的临床医生可能会根据您孩子的肿瘤的分子特征提供针对性治疗。
您的医生可能会讨论的一些选项包括:手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化疗,可以在手术前缩小肿瘤或在手术后去除任何残留的肿瘤细胞放射治疗 ; 虽然这曾经是护理的标准,但是现在对于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的儿童通常避免使用这种方法,以避免可能的长期副作用对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小脑星形细胞瘤好治吗?小脑星形细胞瘤是儿童时期非常常见的脑肿瘤之一,也是神经外科医师最有收获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几乎是儿童和年轻人的疾病。
儿童时期的小脑星形细胞瘤代表特定的临床病理实体,不同于其他位置的星形细胞瘤和成人的星形细胞瘤。
小脑星形细胞瘤占所有小儿脑肿瘤的12%至28%。
大多数小脑星形细胞瘤是低度(生长缓慢)的肿瘤,诊断为这种肿瘤的儿童的预后极好。
小脑也可能发生高级别(或恶性)星形细胞瘤,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小脑星形细胞瘤好治吗?手术全切是主要目标。
小脑星形细胞瘤历史来源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在1931年描述了他对76例小脑星形细胞瘤的经历,并且是第一个注意到它们代表独立于其他星形细胞瘤的人群的经历。
他谈到了它们的小脑位置,囊性外观,年轻时发生以及手术切除后的良好预后。
在这个系列中,最初评估的平均年龄为13岁,但他的大多数患者有症状2年或更长时间,并因慢性乳头水肿而出现失明。
库欣本人建议,改进的诊断技术可以在年轻时进行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发展已经满足了这一预测。
这些肿瘤的第一个组织学描述是由伯格斯特兰德(Bergstrand)在1932年提供的。
他发现这些肿块中的许多细胞是单极或双极海绵状成纤维细胞,让人联想到胚胎发育后期发现的细胞。
他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先天性畸形。
Bucy和Gustafson认识到小脑星形细胞瘤是真正的肿瘤实体,并首先将Rosenthal纤维描述为组织学特征。
在1940年代,“spongioblastoma”一词被用来描述许多这类肿瘤,但是在1977年,Russell和Rubinstein引入了幼年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该术语保留在当前的世界卫生组织脑肿瘤分类中。
小脑星形细胞瘤好治吗?手术全切是主要目标小脑星形细胞瘤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全切除肿瘤。
小儿星形细胞瘤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星形细胞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星形细胞瘤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星形细胞瘤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故应首选手术切除。
如瘤在囊内型切除瘤结节即可获痊愈;如为实性肿瘤应尽可能多切除;若肿瘤
侵及脑干则允许残留少许以免损伤脑干,术后辅以放疗。
但对残余肿瘤是否进行常规放疗目前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放疗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生存率。
另有人认为放疗并不能减少残余肿瘤体积,却使肿瘤因低剂量照射向恶性转化,而且对年幼儿产生严重的放疗副作用,故主张即使有残余肿瘤也不做放疗。
我们的倾向是对于残余肿瘤仍应采用放射治疗,最好能利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SRS)使射线聚焦于残余肿瘤靶点,产生局灶性坏死,较普通放疗副作用小。
手术切除不彻底,颅内压高未能缓解的病例,可同时行减压手术,有些大脑深部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也可直接行减压手术。
*2、预后
小脑星形细胞瘤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加放疗后,5年存活率约为70%~90%,也有报道能达100%。
肿瘤复发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复发又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
Ilgren报道部分切除后未行放疗者5年内复发率为35%。
本组随访158例,生存5年以上者占68.4%,远期效果好。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星形细胞瘤怎么治疗,小儿星形细胞瘤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星形细胞瘤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星形细胞瘤”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大脑半球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对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特别是边界较清楚者应尽早行肉眼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如在哑区可连同脑叶一并切除,残余的肿瘤术后行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
而对于间变型星形(AA)、间变型少枝胶质细胞瘤(AO)及胶质母细胞瘤(GBM)等恶性胶质瘤,则应采取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应用,且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术后存活率最重要的因素。
本组280例大脑半球胶质瘤行肉眼下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者达80%,手术死亡率在1%以下,效果较好。
恶性胶质瘤表现一定程度的放疗耐受性(radioresistance),残余肿瘤的局部放疗多采用高剂量分割照射(Hyperfractionradiotherapy,HFRT)、瘤腔间质内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来实现,HFRT能将传统放疗剂量提高70.2~72Gy而不产生放射坏死,增强了抑制恶性肿瘤的能力,I123或I131的立体定向植入(间质内放疗)配合随后的HFRT 能显著提高疗效,优于传统外照射和化疗的组合。
小儿恶性胶质瘤术后3年内脑脊液播散率为26%±7%。
局部复发率为69%。
二者同时存在也可发生,对手术后患儿辅以预防性全脑脊髓照射(CSI)和局部追加照射亦是必要的。
GMB、AA对不同化疗方案的敏感反应率是40%~80%,而且利用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后辅以自体骨髓移植来减少化疗副作用也被证明是可行的。
(二)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性质、手术的切除程度及术后的辅助治疗情况。
本组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为52.2%,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7.9%。
美国儿童肿瘤联合调查组(CCG)的大宗病例分析证实,在GBM患儿中,根治性切除组和部分切除组的5年期无肿瘤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29%±6%和4%±3%;在AA患儿中两组的5年期PFS分别为44%±11%和22%±6%。
小脑星形细胞瘤的手术治疗详解
一、概述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肿瘤疾病的病情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肿瘤可以发生在很多部位,因为肿瘤的种类有很多种。
主要用于实体瘤病人,外科手术在肿瘤的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肿瘤可用手术切除治疗治愈或延长生命。
外科疗法特别适用于癌的早期,当发展至晚期或已转移时,手术仅能起到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的作用。
但是,对于肿瘤的治疗,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下面就介绍一下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二、步骤/方法:
1、手术疗法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早期和尚未转移的中期肿瘤病人,或部分虽属于晚期,但需要手术“减瘤”再进行放或化疗以及达到减轻病人痛苦目的。
放射治疗,是用治疗机或同位素产生的射线治疗肿瘤。
它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术后,病人头部手术的切口会有一条引流管,对于引流管的护理也是重点。
除了医生护士会定时检查之外,其他时间,大家家属就要注意查看引流管位置,或许有不正常的出血状况,比如出血过多、时间不规律等等,还要防止引流管脱落。
有什么异常就要马上通知医生处理了
3、病人术后需要长期卧床,肢体活动也会受到阻碍。
所以大家家属要勤帮病人翻身、拍背、除痰。
同时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
证病人有新鲜空气吸入。
还要加强口腔、皮肤的清洁护理工作。
三、注意事项:
上面详细的介绍了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很多人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这显然是错误的认识,肿瘤虽然是很难治疗的疾病,但是还是可以治疗好的。
所以,一旦得了肿瘤疾病,患者要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肿瘤。
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术后综合治疗研究进展梁擎天;王翦【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24(51)1【摘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是最常见的儿童低级别脑肿瘤,常见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脑干、小脑和大脑等部位。
PA往往边界清楚、生长缓慢,属于WHO I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案。
然而,由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或脑干等处神经功能的重要性,手术不一定能做到全切。
目前临床对于儿童PA术后的治疗方案尚无定论,国内外对于儿童PA术后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随访观察。
随着影像学和放射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分次放疗,还包括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质子治疗。
但目前多数学者尚不推荐将放疗作为儿童PA术后的一线治疗选择。
以长春新碱联合卡铂的化疗方案是进展性PA的首选,伊立替康-贝伐单抗可作为二线治疗用药。
靶向治疗的发展如火如荼,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抑制剂为首的靶向药物因其更少的毒副反应和良好的疗效而有望在未来成为儿童PA术后的一线用药,但目前尚缺乏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随访观察是儿童PA术后的选择之一,有学者提出儿童PA的分层治疗方案,推荐低风险层患者于术后随访观察。
该文对儿童PA术后综合治疗进展作综述报道。
【总页数】8页(P51-58)【作者】梁擎天;王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2.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3例并临床病理分析3.脑星形细胞瘤分化和术后综合治疗4.儿童侧脑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合并NF-11例5.CT、MRI检查对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策略
儿童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与其不同的病理亚型和生长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在治疗方面,肿瘤的切除程度是首要条件,术后放疗和化疗对提高病儿的生存率有极大的帮助。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对放射线非常敏感,病儿预后好。
下面分析不同部位的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策略。
1、生长在鞍上区域的视神经胶质瘤、下丘脑胶质瘤和第三脑室胶质瘤(中间块胶质瘤),病理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即可,避免了过多切除肿瘤造成的下丘脑功能损伤,术后放疗可使瘤体明显缩小或消失,病儿可获得长期生存。
2、生长在大脑半球和丘脑的星形细胞瘤很少为毛细胞型,即使手术做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并辅助术后的放疗和/或化疗,病儿的预后也不好。
3、生长在小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不是恶性肿瘤。
在形态学上包括三种类型:实性瘤体、瘤在囊内和囊在瘤内。
瘤在囊内型将肿瘤结节全切除后,病儿无须放疗;实性瘤体和囊在瘤内如能做到肿瘤的全切除,辅助术后常规外放疗,病儿可获得长期生存(甚至终身生存)。
4、脑干胶质瘤分为脑干内弥漫型、局限型和脑干外生型,弥漫型无法手术,局限型和脑干外生型星形细胞瘤手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病儿可获得较长期的生存。
术者的手术精细操作是保证脑干肿瘤手术效果的关键。
【机构与刊物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
作者:张玉琪副院长清华大学(第二附属)玉泉医
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