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路基施工中发生的压路机倾翻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3年9月6日,某项目经理部在进行路基填方作业收工时,发生了一起压路机倾翻事故,导致1人死亡。

38月22日,该项目开始对K174+200处深沟(沟深45m,需填土方5万m)进行路基填方施工。当日,项目主要负责人在现场对现场负责人兼压路机驾驶员Y做了施工任务和施工方法的安排和布置。即:深沟填方采用机械施工,用推土机开一条便道(l80m,27?)连接沟底和地面,由一台推土机用钢丝绳拖拽一台装载机、一台压路机经便道下到沟底。施工方法是由推土机向沟下推土,压路机、装载机在沟下作业。项目领导曾口头交待机械送下去以后,不准再开上来,加油加水、机械故障维修都在沟底进行。机械将随着大沟的填方上升,直到填平到位,自然升至地面(其间,人员步行上下班)。

9月6日下午18:30现场收工,与Y配合作业的装载机驾驶员W向Y请示交待完工作后步行回驻地之后,Y却私自驾驶压路机回驻地。当爬到距沟底40多米(即才每到地面时),压路机失去动力,开始下滑,当下滑至距沟底28m拐弯处发生侧翻,Y被变形的驾驶室与方向盘卡住胸部,当现场步行回驻地的W发现时,只见Y 的脸已被憋得红紫肿胀。因无立即拯救其出来的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Y死去,其间大约经历了5min。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压路机检修保养不及时,技术性能不符合标准。

(2)上下沟的便道坡度过大,不符合规定。

(3)压路机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驾驶压路机爬陡坡(27?,一般应不超过

8?~9?),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压路机负荷过大,液压驱动马达供油管路破裂,导致压路机失去动力,下滑。

2.管理方面

(1)项目经理部没有机械管理制度和压路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机械设备管理不严。

(2)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管。

(3)项目经理部在明知深沟填土施工危险性大的情况下,不做专门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措施笼统且未形成有效文件。

(4)该项目经理部对违章行为不作查处,在此次事故前曾有过将机械设备从沟底开到地面的事件,项目负责人只是做了口头批评,并没有处理和通报,更没有进一步采取监控措施,加以限制,等于纵容了违章行为。

三、事故结论和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项目经理部忽视安全管理,安全规章制度不齐全,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操作人员冒险驾驶压路机爬陡坡,造成机械故障而引发事故。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项目经理部忽视安全管理,在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预防措施的制定和现场管理、机械管理、人员管理以及纠正、查处违章上均存在明显缺陷,导致事故发生。

3.主要责任

(1)压路机驾驶员擅自违反操作规程驾驶压路机爬陡坡,是引发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项目负责人忽视安全管理,各项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应负直接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安全等相关部门管理、监督不到位应负相应的管理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薄弱负全面领导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全面依法制定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按照工种和现场实际情况细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安1.

全控制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认真执行。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指挥和管理。安全重点环节、部位等应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跟班监督检查。

3.对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也应当比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4.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五、专家点评

本次事故充分体现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目前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大量使用劳务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主要工作变成了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因此,如果安全责任意识不强,规章制度不健全,疏于现场安全监控,像这样的事故会更易发生。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所以对劳务公司人员资格和安全技能、行为必须严格审核、监督;对其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必须严格把关和监管。

案例二某桥梁工程大梁支架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公路工程公司J项目经理部在进行整体支架下落作业中,发生了一起整体支架坠落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该项目经理部采取整体支架(下面由钢立柱支撑)上搭模板方法,进行现浇箱梁施工。1998年6月24日下午,167号~168号左幅主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进行整体支架下落作业。其方法和顺序是:第一步,整体支架(总质量156t)用10个吊点吊住(在桥面上均匀架设10个20t手动葫芦,并进行起落;每个葫芦两人操作,承载钢丝绳为24mm,

每一吊点用4根钢丝绳连接,每根绳的破断力为320kN);第二步,撤去下面的钢立柱;第三步,由10只手动葫芦同时动作,将整体支架连同上面的模板向下落。当日下午18:30左右,整体支架下落了大约2m时(横梁底面距地面5m),操作手动葫芦的20名人员,全部休息。另外11人站到支架上面,利用支架处理桥底面。这时,突然听到了钢丝绳发出的响声,接着一侧钢丝绳猛然断开,整体支架迅即向这一侧坠落(另一侧未坠落),支架上面所有作业人员全部随坠落支架滑落到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钢丝绳受力不均,导致某根钢丝绳的受力超过破断力,进而连锁反应,使一侧的钢丝绳接连全部断裂(用人控制10只手动葫芦同时动作,根本无法保证各吊点下落速度、下落高度相同,也就无法保证各吊点钢丝绳的受力相同)。

2.管理方面

(1)施工方案未经严格审核,更没有按规定编制专项的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2)此项作业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违章拆除作业,由10只手动葫芦同时动作,将整体支架连同上面的模板向下落,基本等同于被严禁的“站在被拆除物体上进行拆

除作业”的情况。用人控制10只手动葫芦同时动作,根本无法保证各吊点下落速度、下落高度相同,也就无法保证各吊点钢丝绳的受力相同,致使钢丝绳断裂,整体支架坠落事故的发生。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纯系责任事故。由于该项目乃至该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项目主要负责人违章指挥,在拆除工程前没有按规定编制专项的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更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和签认手续。

3.主要责任

项目主要负责人违章指挥负主要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疏于对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和监督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1.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公司一级审定批准后再由项目实施。

2.公司应加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3.项目经理部在下达施工方案、布置施工任务应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签认负责制,履行安全技术交底手续。

五、专家点评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比较饱满。施工单位同时施工的项目比较多,项目经理的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同时也给企业对项目的现场监督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片面追求进度和经济效益,就容易犯主观、武断的错误。因而导致隐患的大量存在和事故的发生,进而给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恶劣的影响。

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要认真组织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针对本起事故,我们要特别强调对《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施工生产的实际,对大型复杂和安全难点的施工采取必要的审批、验收等办法,认真履行相应的手续,明确责任,以此来约束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行为。必要时,可采取企业向项目经理部委派质量安全监理的办法来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案例三重庆江津某桥梁工程高处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重庆江津市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重庆江津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进行南引桥下部板梁支架的拆除工作。1997年10月7日下午3时,该项目部领导安排部分作业人员去进行拆除作业。杨某(木工)被安排上支架拆除万能杆件,杨某在用割枪割断连接弦杆的钢筋后,就用左手往下推被割断的一根弦杆(弦杆长1.7m,质量为80kg),弦杆在下落的过程中,其上端的焊刺将杨某的左手套挂住(帆布于套),杨某被下坠的弦杆拉扯着从18m的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即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之人员少,就安排从未进行过拆除作业的木工冒险爬上支架进行拆除工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作业人员杨某安全意识淡薄,对进行高处拆除作业的自我安全防护漠然置之,不系安全带就爬上支架,擅自用割枪割断连接钢筋后图省事用于往下推扔弦杆,被挂坠地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方面

(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必须有本监护,但施工现场却无人进行检查和监护工作,对违章作业无人制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3)对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和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盲目蛮干,管理失控。

三、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主要原因是个人严重违章操作,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现场无人监护,冒险蛮干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项目忙于赶工期、抢进度,忽视了安全管理,既没有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也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拆除技术交底和培训,对违章作业无人监督检查,现场管理失控。

3.主要责任

(1)项目负责人施工前不编制安全拆除方案,也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负有管理失误的责任。

(2)作业者杨某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冒险蛮干,应负直接责任。

(3)现场管理人员不进行检查监督,对违章作业不及时纠正和制止,应负违章指挥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1.施工前编制拆除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都有明确规定,对危险性大的、专业性强的作业都要预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2.先培训后上岗

项目应对高处拆除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后才能上岗。施工操作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清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故。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要立即制止和纠正。

五、专家点评

从此起事故的原因看,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行高处拆除作业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淡漠。高处拆除作业,必须有人监护,对违章作业无人制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和教育,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管理有效。

案例四湖北省襄樊市某桥梁工程火灾事故

一、事故经过

湖北省襄樊市某桥梁施工单位工地发生了一起因烘烤潮湿木板,烧毁14间职工住房的重大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万余元,幸无人员伤亡。

1993年3月11日,湖北省襄樊市某桥梁施工单位的一名职工在自己的住房内用碘钨灯(l000W)烘烤湿潮木板,上班时忘记将插头拨下,致使木板着火,引燃被褥,大火很快蔓

延。襄樊市消防中队接到火警后,立即派出4辆消防车前来灭火,但住地未设置消防栓,无法取水灭火,最终导致14间职工住棚全部烧毁。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20世纪90年代初,职工住地临建工程比较简陋。该单位施工现场职工住宅全部采用毛竹、席子、油毡等易燃材料搭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极快,且不易扑灭。

(2)该单位临建住房整体布局规划不合理,每排住房间距不足3m,且两排住房之间还搭建有临时厨房,通道仅供人员行走,消防车开不进去。

(3)没有预留消防栓,消防车赶来时无法取水灭火,丧失了最佳灭火时间,致使大火蔓延。

2.管理方面

(1)该施工单位没有制定防火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也没有在住宅区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工具,项目负责人也没有对职工住宅区进行安全防火监督检查,疏于管理。

(2)职工消防意识淡薄,违反劳动纪律私自在住房内用大功率碘钨灯烘烤潮湿木板,也无人劝说和制止,是本次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王某私自用碘钨灯在室内烘烤潮湿木板,忘记拔下插头,引起木板燃烧继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单位的负责人忽视消防安全,既未制定防火措施,也未配备消防器材,更未对职工进行防火宣传和教育,管理松懈,个别职工纪律散漫,私用电气,导致火灾发生蔓延扩大。

3.主要责任

(1)施工单位负责人临建工程选材失误,住宅布局不合理,没有消防通道,不设置消防栓,不配备灭火器,未制定防火应急措施和方案,应负领导责任。

(2)职工王某违反劳动纪律,防火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应负直接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1.施工临建工程,特别是职工住宅,必须是砖混结构,从源头上堵塞火灾漏洞。

2.临建住房要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预留消防通道,设置消防栓。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并教会职工使用灭火器。

3.要编制防火应急预案,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定期对消防安全和施工用电进行安全检查,使消防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得到落实。

4.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严格制度管理,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五、专家点评

该施工单位没有制定防火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也没有在住宅区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工具,项目负责人也没有对职工住宅区进行安全防火监督检查。职工消防意识淡薄,违反劳动纪律。

因此要编制防火应急预案,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消防安全和施工用电进行安全检查,使消防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得到落实。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严格制度管理,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案例五安徽省全椒县某道路工程触电事故

一、事故经过

安徽省全椒县某道路施工单位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1996年9月21日晚9时40分左右,安徽省全椒县某施工单位的一名职工张某下班后提水桶到锅炉处去打水冲澡,因嫌人多排队,水龙头放水太慢就私自到抽水

泵处准备用水泵直接往桶里抽水,当张某用右手去开启水泵电源开关时,由于光线昏暗,闸刀盒开关下部无防护盖,右手触摸到裸露的线头上,当场触电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施工现场所有的闸刀盒要完整无缺,要配有开关箱,实行“一闹一箱”,并上锁有专人管理。但是该单位现场的闸刀开关一无开关箱,二不完整,三无专人管理。任何人要抽水都可以随意推上开关取水。

(2)按照规范要求,抽水房的灯光设置要明亮,但该现场却没有灯光照明,一片昏暗,看不清闸刀开关是否完整。

2.管理方面

(1)该工地没有制定“抽水管理规定”现场用电混乱,未实行“一闸一箱”制度,闸刀开关露天设置,防护盖不完整,也无灯光照明,线头裸露,埋下隐患。

(2)电工缺乏日常监督检查和维修,管理人员对隐患视而不见,用电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3)职工张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反劳动纪律,不认真观察闸刀开关是否完整,盲目去推闸刀,导致触电死亡。

三、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是由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抽水闸刀开关有缺陷,无照明灯光,张某违反劳动纪律,私自抽水触摸到裸露线头导致触电死亡,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混乱,隐患未能及时解决。

3.主要责任

(1)职工张某私自到水泵处准备抽水,在无灯光照明的情况下,不注意观察,麻痹大意,冒然用手去推开关,导致触电死亡,应负直接责任。

(2)项目负责人不按用电规范制定管理规定,对电气开关不符合要求又没有提出整改意见,现场管理失控导致触电事故发生,应负全面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3)该项目的专业电工人员对临时用电不检查,不整改,对明显存在的隐患不立即纠正,应负一定的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项目负责人不能只重视生产第一线的安全问题,还要重视职工生活区的安全用电及生1.

活问题。对临时用电不编制管理方案,电气安装有错误,夜间照明不具备,都说明了该项目负责人不懂电气使用规范。

2.专职电工要有高度责任心,要对项目的各种临时用电勤检查,勤维修,勤整改,确保用电安全。

3.项目部的每一个职工都要遵守劳动纪律,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发现电气隐患,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或专业电工,不了解电气的,绝不碰触,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五、专家点评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规范,应按用电规范制定管理规定,对电气开关不符合要求要提出整改意见,项目的专业电工人员对临时用电要检查、整改,对明显存在的隐患要立即纠正。

项目负责人要重视职工生活区的安全用电及生活问题。对临时用电要编制管理方案,专职电工要有高度责任心,要对项目的各种临时用电勤检查、勤维修、勤整

改,确保用电安全,项目部的每一个职工都要遵守劳动纪律,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发现电气隐患,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或专业电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案例六安徽省天长市某道路工程压路机倾翻事故

一、事故经过

安徽省天长市某施工单位在路基碾压作业中,因压路机驾驶员操作失误,致使压路机整体倾翻,造成1人死亡。

安徽省天长市某道路施工单位承担205国道路基碾压施工任务。1996年10月29日,压路机驾驶李某驾驶CA25型轮胎压路机在执行碾压过程中,倒车时太靠近路基边沿致使压路机发生倾斜,李某慌乱失措,操作失误,造成压路机整体倾翻。李某来不及跳车被压在压路机下,当即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驾驶员李某在执行碾压作业过程中,倒车时过分靠近路基边沿,造成压路机后轮下滑倾斜,如果李某冷静不乱,紧急刹车,压路机不会整体倾翻。但李某惊惶失措,未能立即切断动力刹车,致使压路机继续后退,造成整体倾翻事故。

2.管理方面

驾驶员李某是该项目聘用的一名老驾驶员(55岁),项目负责人放松了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忠告,现场技术人员也未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严格要求,管理松懈,麻痹大意,导致事故发生。

三、事故结论与教育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主要原因是驾驶员李某临危处置不当,操作失误,导致压路机倾翻,本人应负主要责任。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该项目负责人忽视了对机驾人员的安全教育,现场监管不力,驾驶员麻痹大意,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3.主要责任

(1)项目负责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严,未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定,过分相信驾驶员的水平和能力,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负直接领导责任。

(2)驾驶员李某责任心不强,自恃驾驶技术熟练,麻痹大意,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临危慌乱,操作失误,造成机毁人亡,应负主要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1.本次事故是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薄弱和本人操作不当造成的。单位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本次事故的严重教训是驾驶员麻痹大意,不对作业环境和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了解,也不认真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预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止,对突然发生的事故不能冷静处理,应变能力差。

3.项目负责人及现场技术人员应严格施工工序,实施精细管理,不放松“一机一人”的安全管理,特别要消除加班加点、疲劳驾驶等不利因素,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五、专家点评

项目负责人要重视对机驾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许对机械设备加强管理,要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单位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项目负责人及现场技术人员应严格施工工序,实

施精细管理,特别要消除加班加点、疲劳驾驶等不利因素,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案例七广东省揭阳市某桥梁工程挂篮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广东省揭阳市某桥梁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起吊物件撞倒支撑挂篮后侧锚固的千斤顶,导致挂篮整体翻坠,造成4人死亡。

1996年7月15日上午9点,某桥梁工程进行挂篮施工的准备工作,浮箱上的起吊机正在往0号块桥面上吊运万能杆件(吊物重1.5t,长2m),当吊物上升到挂篮左侧上方时,站在0号块上的指挥人员指示吊车主臂向右旋转,以使吊物绕过挂篮落位于桥面上。在吊臂旋转的过程中,吊物的一端突然碰撞到支撑锚固蹬筋的千斤顶,并把千斤顶打倒,致使挂篮的两组后锚从横梁两端滑脱,挂篮失稳,整体从20m的高处坠落,正在挂篮上进行作业的7人随同挂篮一同坠入江中,3人获救,4人溺水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在建设单位对工期一再要求提前的情况下,施工单位组织“挂篮施工大会战”。为了赶进度,在没有制定“挂篮施工工艺方案”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挂篮施工。作业现场多项工作齐头并进,管理十分混乱。该施工单位在安全与进度发生矛盾时,无奈地选择了“进度第一”,严重忽视了安全生产工作。

(2)按照挂篮施工设计要求,对挂篮的四个锚固点均应进行锚固,但为了省事,该挂篮只锚固了两个点。对此,工程负责人及现场技术人员视而不见不检查、不纠正。造成挂篮整体稳定性差,埋下事故隐患。

(3)吊车驾驶员在起吊作业过程中,看不见指挥人员的手势和信号(指挥吊车者无手旗和哨子),当吊物偏移视线完全被挂篮挡住时,驾驶员仅凭感觉操纵旋转吊车主臂,根本看不见吊物所在的高度和位置,盲目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管理方面

(1)该工地管理混乱,既未编制“挂篮施工方案”,也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匆忙组织大会战,忽视安全生产。

(2)施工负责人与现场技术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检查、不纠正,隐患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3)《安全生产法》要求,在进行吊装等有较大危险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但该工地指挥吊车人员没有明显的指挥信号,当吊物进入吊车驾驶员看不见的“盲区”时,依然指挥主臂旋转,严重违反了吊车“十不准吊”的原则。

三、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未认真编制“挂篮施工方案”,为赶工期盲目进行大会战,吊重违章指挥,致使吊物碰撞千斤顶导致挂篮失稳坠落,人员死亡。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项目负责人急于赶工期,组织大会战,指挥人员违章指挥,吊车驾驶员违章操作,对现场存在的隐患未能及时得到整改。

主要责任 3.

(1)项目负责人不按施工规范编制挂篮施工方案及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抢进度、赶工期,盲目组织大会战,应负主要领导责任。

(2)吊车指挥人员违章指挥,信号不明,判断失误,应负直接责任。

(3)吊车驾驶员违章操作,严重违反“十不吊”原则,凭感觉盲目操作,应负直接责任。

四、事故预防对策

1.对建设单位提出的不合理、不符合施工客观规律的要求,要冷静对待,谨慎行事,不能盲目顺从而赶工期、抢进度,在工期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2.尊重科学和客观规律,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的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和纠正。

五、专家点评

要按《安全生产法》要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进行吊装等有较大危险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对现场存在的隐患应该及时整改。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77-61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 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xx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xx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

土木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土木工程事故案例 分析报告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案例一 西北地区某高层综合办公楼,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1层,地上18层,总高度76.8m,总建筑面积36482m2。该建筑基础为灌注群桩,地下室外墙采用300mm厚C30自防水混凝土。标高13.6m以上混凝土标号均为C40,楼板厚度120mm。该工程于2012年6月开工,2012年9月中旬施工地下室外墙,2013年1月19日施工到结构6层梁板。该层梁板在施工的同时即发现板面出现少量不规则细微裂缝,到2月24日该层梁板底摸拆除时,发现板底出现裂缝。从渗漏水线和现场钻芯取样分析,裂缝均为贯通性裂缝。之后又对全楼己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工程进行了详察,在地下室外墙外侧上部发现数条长度不等的竖向裂缝(其中有两条为贯通性裂缝)。在5、6两层核心筒的电梯井洞口上部连梁上的同一部位亦发现两条裂缝。而在其他的柱、墙、梁、板上则未发现裂缝。经现场实测,第6层现浇板上的裂缝均为贯通性裂缝,最大裂缝长度约4.5m(直线距离),最大裂缝宽度0.27 mm。地下室外墙竖向裂缝的最大长度约1.9m,最大裂缝宽度0. 2mm,核心筒连梁上的裂缝最大长度0.3m,裂缝最大宽度约0.1 8mm。经过近一个月的现场连续监控,未发现以上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裂缝出现。 一、原因分析:

第一,在施工的各种条件未变的情况下,从裂缝仅在六层现浇板上出现,而未在其它层现浇板上出现的事实来分析,唯一不同的是施工作业时的气候变化。如前所述,该层现浇板施工时是该地区冬季最寒冷、干燥的一个时期,最高气温仅1℃,当时的最大风速7m/s,湿度仅有30~40%,特别是每天于21时施工完毕后,混凝土正处于初凝期,强度尚未有大的发展,作业面又没有防风措施,导致混凝土失去水分过快,引起表面混凝土干缩,产生裂缝。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风速为7m/s时,水分的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2倍;当相对湿度为30%时,蒸发速度为相对湿度90%时的3倍以上。假如将施工时的风速和湿度影响叠加,则可推算出此时的混凝土干燥速度为通常条件下的6倍以上。另外,从裂缝绝大多数集中在构件较薄及与外界接触面积最大的楼板上这一现象也可证实,开裂与其使用的材料关系不大,而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大些。与楼板厚度接近的墙肢之所以未裂,是因为墙肢两面都有模板,不直接受大气的影响。由此可以基本断定,天气因素是导致混凝土现浇板出现干缩裂缝的主要因素。地下室外墙由于本身体积较大,又长期暴露在温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特别到了2013年1月下旬,温度较施工时降低近30℃,导致混凝土温度收缩而产生裂缝。 第二,梁板所用混凝土均为C40混凝土,而根据设计院进行的技术交底要求,梁板混凝土只要达到C30强度即可,施工单位为了施工中更容易控制墙柱的质量,统一按照C40混凝土标准进

盾构隧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1

盾构法隧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及风险控制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傅德明 盾构法隧道已经发展到十分先进和安全的技术,但是由于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或由于施工操作的错误,还存在许多风险,近年来,我国的盾构隧道工程也出现一些工程故事,因此, 隧道工程的安全和风险控制十分重要. 1、盾构法隧道工程事故分析和风险控制 1.1 南京地铁盾构进洞事故 事故描述: 1.工程概况 南京某区间隧道为单圆盾构施工,采用1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从区间右线始发,到站后吊出转运至始发站,从该站左线二次始发,到站后吊出、解体,完成区间盾构施工。 该区间属长江低漫滩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地层呈二元结构,上部主要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下部以粉土和粉细砂为主,赋存于粘性土中的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赋存于砂性土中的地下水具一定的承压性,深部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与长江及外秦淮河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到达端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密、局部稍密粉土,上部局部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端头井6m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 2. 事故经过 在盾构进洞即将到站时,盾构刀盘顶上地连墙外侧,人工开始破除钢筋,操作人员转动刀盘,方便割除钢筋,下部保护层破碎,刀盘下部突然出现较大的漏水漏砂点,并且迅速发展、扩大,瞬时涌水涌砂量约为260m3/h,十分钟后盾尾急剧沉降,隧道内局部管片角部及螺栓部位产生裂缝,洞内作业人员迅速调集方木及木楔,

对车架与管片紧邻部位进行加固,控制管片进一步变形。仅不到一小时,到达段地表产生陷坑,随之继续沉陷。所幸无人员伤亡,抢险小组决定采取封堵洞门方案。3.处理措施 抢险小组利用应急抽水泵排除积水,同时确定采取封闭两端洞门的方案,在该车站端头外层钢筋侧放置竹胶板,采用编织袋装砂土及袋装水泥封堵,迅速调集吊车及注浆设备进场,采用钢板封堵洞门;始发站洞内积极抢险,利用方木对车架与管片进行支顶,在无法控制抢险的情况下安全撤出作业人员,在洞内进行袋装水泥挡墙施工,共用水泥90t,码砌过程中有局部渗水,为确保挡墙稳固,决定在始发站洞口堵封,之后开始拆除洞口钢轨。 第二天,盾构到达车站端头继续洞门钢板封堵,并及时浇筑混凝土34m3,在钢板背面架设工字钢作为斜支撑;根据地表沉降情况,调集设备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始发站洞口施工袋装水泥挡墙,利用管片小车用龙门吊吊运到井下,人工码砌并开始加工钢筋网片及模板。 第三天,接收车站端头2根型钢支撑已全部架好,继续向已封堵好的钢环内浇灌混凝土。但钢环下部又出现漏水、漏砂现象,现场组织人员用袋装水泥、棉被堵漏,并增加水泵抽水,晚上安装2根钢支撑,井下立模浇筑右线盾构井2m高范围内混凝土。 之后几天,始发站水泥挡墙施工完成,安装钢筋网片及模板,纵横向设置型钢支撑。端头井两侧继续钻孔并注双液浆,右线端头浇筑混凝土,地表沉陷处土方回填,端头井左侧立模。后向洞内注水,注水速度为51m3/h,并用聚氨酯堵漏。 事故发生10日后,接收车站端头部位继续浇筑混凝土,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小平羌隧道“4·20”重大事故 由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承建的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至段站前工程LXS-8标,设计里程为DK345+155~DK407+122,线路长61.363正线公里,位于省中牧山丹马场和市民乐县境,海拔高度3500米~2700米。小平羌隧道地处祁连山中高山区,位于省市山丹县西南方向祁连山小平羌沟至大平羌沟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为3100~3800米。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40度;隧道起讫里程为DK345+329~DK349+312,隧道长度3983m 。小平羌隧道距民乐县城约120公里,距市约187公里。 事故发生的经过: 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 型钢拱架,经领工员王伟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班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4月20日4时05分,带班员吓文出去组织后续施工材料,当走到距离作业面约40米处时突然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看见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发生了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跨,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兰新线甘青项目部三工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坍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 。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直接经济损失约908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 小平羌隧道位于祁连山区域地质构造带(纵向长约1000km, 横向宽200~300km )石炭系灰岩夹页岩、泥灰岩,泥盆系砂岩等软硬相间的地层中,由于多期构造运动挤压作用强烈,洞身发育多个向斜、背斜相间组成的复式褶皱。地表覆盖风化残积土层较厚,基岩露头较少。开挖揭示DK349+050~+035洞段总体位于背斜构造北翼,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构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2017年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报告

2017年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一 一、事故简要案情 07月31日07时25分,驾驶人罗某驾驶粤T/192**号大型客车(经检验车辆制动性能不合格)载客从坦洲往中山市城区方向行驶,途经Y003线2KM+100M路段处,遇右前方驾驶人冯某驾驶自行车从右往左横过机动车道,大客车避让不及与自行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冯某当场死亡及车辆损坏。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证实,冯某驾驶自行车横过机动车道时,不按规定通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罗某驾驶制动不良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冯某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罗某承担此事故的次要责任。 三、相关法条摘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2017年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二

一、事故经过: 1月8日7:36分左右,在福建食堂西侧主干道上,泡花碱厂员工厉业忠在去往碱厂上班的路上,被外来物流车辆车牌号为鲁D26276的送煤车在左拐弯的时侯碰倒,并被车辆前轮轧断右腿。 事发后,保卫部值班班长朱玉鹏在第一时间汇报保卫部主管孙昂,孙昂随即带领保安到现场进行现场警戒和车辆管制,在7:40分拨打120,逐级向潘经理、林总汇报。总经办张宁在去食堂的途中,听到事故发生后分别向刘总、BOB汇报,刘总于7:46分左右到达现场。安环部付景海在接到现场目击者炼一车间员工张光慈通知后,随即向崔总汇报,崔总于7:38分左右到达现场,7点54分急救车到厂将伤员往医院。 二、事故调查: 1、询问与厉业忠一同上班的在场目击人员王淑玲和王广文。据王淑玲供述,当时王淑玲、王广文和厉业忠三人往泡花碱方向南行走到交叉路口处时,从西边过来一辆货车,因车速很快,王淑玲和王广文急忙往东西两边躲闪,所幸两人躲过车辆只被车灯挂到了衣服,并让司机马上停车,告诉司机轧到人了。 2、肇事司机所属滕州汉源商贸有限公司,事发时已将煤卸掉,空车行驶。驾驶员进厂时各类证件驾驶证、行驶证齐全。据车主程明所述,司机已经一整夜未睡觉,属于疲劳驾驶。 3、在事发前,约7:36分,保卫部王德光在西地磅发现此车行驶速度过快,目测车速不低于40公里/小时,要求司机减速停车,但司机没有理睬保安的警告,依然原速往东行驶,王德光随即通知东大门保安朱玉鹏将此车辆拦截。 三、事故原因: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新世界酒店倒塌事故 事故发生 1986年3月15日,位于新加坡实龙岗路305号的新世界酒店在一分钟内变成一片废墟, 事故造成33人死亡、104人受伤,17人获救。新世界酒店处在一座六层高的名为联益大厦 (Lian Yak Building )的楼房里,联益大厦的一楼是一家银行和一个10车位的停车场,二楼 是一家夜总会,三楼至六楼是拥有67间房的新世界酒店(Hotel New World )。 对于此次事故,新加坡政府于1986年3月22日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查找事故发生的原 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岀预防类似事故的建议。调查委员的报告显示,15年前大楼的设计规划时 就已经种下祸根。该次调查也改变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 事故种子 1966年戴利东、黄鸿林和罗亚秋三人作为信托人替联益地产私人有限公司买下这块1179 怦的土地。黄是联益地产的董事经理,其余二人是联益地产的董事。买下地皮后雇建筑师派斯坦纳 (FJ.Pestana )向主管当局递交发展规划申请,经申请者两次撤回申请修改后,主管当局于1967年3月20日批准了申请。批文规定:(1 )地下室为21车位停车场;(2)—楼为两个商店店铺和10车位停车场;(3)二楼为餐馆;(4)3楼到6楼为每层16房间的餐馆;(5)平屋顶,上建一电机房。 派斯坦纳的一个制图员名叫梁瑞龙,尽管自1953年就在派斯坦纳的公司做制图员,梁实际 上并未经历过正规训练,仅上过理工学院的制图课程,并且还没有完成。就是这个连制图员资格都不具备的人后来成为了联益大厦实际的建筑师。当时,派斯坦纳因公司效益不佳转到了马来西亚的柔佛新山,梁离开派斯坦纳的公司做制图的散工,大概就在这时候梁与黄认识了,黄让梁给他帮忙。同时,黄雇佣了莱克西马南接替派斯坦纳作为大楼的设计,莱克西马南是位1956年注册的土木工程师,此后由梁做的规划和设计由莱克西马南签字盖章,进行修改设计上报市政当局审批。 同建筑设计一样,联益大厦的结构设计也是由一位没有专业资格的制图员实际进行的。向崇兴(人名)是莱克西马南的制图员,尽管上交的文件上是莱克西马南签字,实际的钢筋混凝土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全是由向做的。而相关调查显示,设计计算书有漏算、错算等大量错误,且许多地方与设计图纸不符。 1968年11月,因为遭人投诉与无资格人员共享职业服务收费,莱克西马南被剥夺了职业资格,因此,他再也不能用自己的名义向市政当局递交专业设计文件。黄因此找到了建筑师易宏坤9人名)替代莱克西马南。黄、易和梁约定由黄和梁分享建筑设计费,而梁负责制作、修改设计图纸和工地检查。 大楼施工由Hong Eng Con struction Compa ny 承担,公司的唯一所有人是洪阿盛(音译人 名),他是黄的姻亲。而洪作证时透露黄不过岀借了他的名字而已,公司实际所有人是黄自己。整个施工过程中莱克西马南和易都没有对工程进行监督,工地上也没有管理。向或莱克西马南仅在结构上有问题时到工地上去一下,多数时候是向自己去的,莱克西马南只去过一两次。工地上基本是由梁和黄实际监管的。鉴于黄本人也于此次事故中遇难,他本人在事故中的作用已无从得知。 1970年6月,大楼还在建造中,以易的名义向市政当局申请了一系列修改。其中地下室的九根内柱包上砖;一楼的一间商铺建了一间密室。1971年中又申请将一间商铺改为银行。1971年11月底又申请将原设计的两间商铺均转为银行,而这些修改中最不寻常的是为什么要在柱外包上砖,事故后现场发现外包层内还埋上了钢轨,而且有些柱是有混凝土而不是砖包起来的。 钢轨由桩台一直延伸到一楼楼板,顶部还有垫板和螺钉与楼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显然这是施工阶段就有的,并且是为承力而设计的。然而却没有任何设计书或施工图说明他们的作用,原设 计中屋顶没有水箱,修改后的设计在屋顶安装了一个小水箱。而实际安装的是一个 3.7m*2.4m*2.4m 的大水箱。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近期在统计众多事故过程中发现,多起死亡事故中,受害人戴了安全帽,但还是被物体打击或头部撞击地面致死。 究其原因,竟然是没有系下颚带造成的。 案例一: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从起重机吊起的空心砖框下经过时,钢筋空心砖框将空心砖挤压破碎,其中一块空心砖碎块将这名工人的安全帽打翻掉落,另一块碎块砸中其头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负责在起重机下将竹笆捆扎后悬挂到吊钩上,当竹笆吊起后,突然一片竹笆掉落下来,正好砸中其安全帽帽舌,将安全帽打翻在地,这名工人本能地后退时,不慎跌倒,后脑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在1.5米左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时,不慎坠落地面,坠落过程中安全帽离开头部,该工人后脑部直接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国家标准《安全帽》规定,产品说明必须声明“为充分发挥保护力,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戴安全帽不系下颚带的行为时,可以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新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 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解析及其原因分析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06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07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斜井工区Ⅰ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野三关隧道Ⅰ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Ⅰ线左侧30m设置Ⅱ线。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

死亡。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 (二)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 1、2007年04月30日15时30分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斜井掌子面左侧拱脚部位发生坍方, 坍方量约8立方米,造成当场死亡4人,1人受轻伤。 2、2007年08月06日18点30分左右,石太客专南庄隧道出口DIK151+603掌子面处上导坑开挖刚完成,在准备架设拱架过程中,上导坑DIK151+603~610段已完成的初期支护突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1人死亡,1名失踪。 (三)隧道掌子面后方塌方 1、2006年06月06日10时20分,大理至丽江铁路下河村2#隧道DK11+195处发生局部坍方,致使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一台挖掘机和一名司机被困,经紧急抢救,于当日16时58分将被困司机救出。 2、2006年07月06日5时10分,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螃蟹冲隧道出口突然发生坍方,6名施工作业人员被困洞内。经紧急抢救,被困人员于07月09日17时55分全部救出。 3、2007年01月07日,武广客专高岭隧道进口施工掌子面后方30米处11米长段落急剧变形,停止开挖进行加固处理。加强后,变形继续加大,部分地段开裂。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章:工程坍塌事故案例 案例一:湖南省凤凰县“08.1 3”大桥坍塌事故 (3) 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 (6) 案例三: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8) 案例四:北京市海淀区“03.28”地铁坍塌事故 (11) 案例五:湖南省永州市“09.21”楼房坍塌事故 (13) 案例六:黑龙江省大庆市“08.06”围墙倒塌事故 (16) 案例七:山东省文登市“06.06”景观桥坍塌事故 (18) 案例八:北京市海淀区“02.21”临建房屋坍塌事故 (20) 案例九:云南省景谷县“02.21”房屋倒塌事故 (23) 案例十:重庆市南岸区“01.17”边坡坍塌事故 (25) 案例十一:湖北省襄樊市“01.16”沟槽坍塌事故 (28) 案例十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01.04”基坑坍塌事故 (31) 案例十三:甘肃省定西市“07.04”化粪池坍塌事故 (34) 第二章: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案例十四:重庆市秀山县“12.04”模板坍塌事故 (36) 案例十五:天津市开发区“05.13”模板坍塌事故 (39) 案例十六:湖南省长沙市“04.30”模板坍塌事故 (41) 案例十七:陕西省宝鸡市“03.13”模板坍塌事故 (43) 案例十八:湖北省荆州市“12.21”模板坍塌事故 (46) 案例十九:河南省郑州市“09.06”模板坍塌事故 (49) 案例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02.12”模板坍塌事故 (51) 案例二十一:山东省聊城市“10.02”模板坍塌事故 (54) 案例二十二:山东省淄博市“09.30”模板坍塌事故 (57) 案例二十三:广东省佛山市“09.01”模板坍塌事故 (59) 案例二十四:甘肃省兰州市“08.31”模板坍塌事故 (61) 案例二十五:江苏省溧阳市“08.24”模板坍塌事故 (64)

铁路隧道塌方事故案例分析

铁路隧道塌方事故案例分析一、工程及事故概况 洛湛铁路(茂名段)古榄隧道进口里程为DMK480+725,出口里程为DMK484+295,全长3570米。建设单位为广铁集团公司,施工单位为中铁**局,设计单位为铁道第**设计院,监理单位为广 东**监理公司。当时进口掌子面施工里程为DMK481+181,仰拱及仰 拱填充里程为DMK481+150,二衬里程为DMK481+105。塌方中心里程 约DMK481+150,离进口洞门425米,围岩为V级,涌水量大。 洛湛铁路(茂名段)古榄隧道于2008年7月15日晚19:30时,开挖DMK481+150~+155段5米仰拱时,仰拱基坑基本开挖到位,挖机已退到DMK481+148填充面上对上述段进行清底作业。 当时掌子面处于停工状态,无人作业,仰拱开挖现场只有领班1人,汽车司机1人,挖掘机司机1人。22:35时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隧道左侧边墙突然发生掉块,随即洞内发生大面积坍塌,立刻 将DMK481+148里程前后完全掩埋。供电线路瞬间受损,隧道洞内一 片漆黑。现场领班郭朝华快速跑向洞口方向,汽车司机杨正林驾车 幸运地安全撤出危险地段。挖掘机司机陈其宝,正在挖掘机驾驶室 内操作,不幸困在坍塌体内。事故发生后,现场及时组织了紧急搜

救。由于塌方体极不稳定,救援工作异常艰难,抢救作业面多次发 生险情。为保障抢救人员的安全,经抢险指挥部决定于7月23日停 止对被困挖掘机司机的搜救,由设计单位出具加固处理设计方案后,再由施工单位对塌方段按设计方案进行处理,并进一步调查事故原 因和搜寻被困人员。 古榄隧道DMK481+150~+155塌方段围岩地质情况, 揭示围岩为强风化砂岩夹页岩,局部为全风化,岩体破碎,裂隙纵 横交错,层理产状不规则,岩层风化严重,多数呈软弱夹层产出,局 部岩层层理接近水平状,岩体裂隙水和孔隙水丰富,受裂隙水和地 表水渗透后,岩体自稳性差。 二、塌方段原因分析 针对DMK481+150~+155产生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分析: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一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1、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臵设臵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2、2007年8月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斜井工区Ⅰ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野三关隧道Ⅰ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Ⅰ线左侧30m设臵Ⅱ线。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死亡。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 支混凝土开始剥落、掉块,随后开始坍塌,至3月27日洞顶地表塌通,形成长15米宽10米的陷坑。4、2007年7月15日下午,郑西客专南山口隧道斜井正洞施工至DK69+173时,初喷过程中掌子面左上角出现掉块。7月16、17、18日陆续出现掉块、坍塌,直至钢拱架压垮、上台阶全部被掩埋,坍塌长140多米。地表房屋出现裂纹,院内地表出现起鼓现象,所幸无人员伤亡。施工中上台阶长83m,仰拱距最前掌子面126m,二衬距最前掌子面146m。5、2006年5月16日23:00时,大理丽江铁路南场岭隧道出口地段发生连续坍方,6名施工人员被困。坍方段约26米。经铁道部组织全力抢救,于2006年5月21日8:00全部获救。6、2007年9月2日凌晨3时25分,合宁铁路亭子山2号隧道在拱部初期支护侵限部位换拱作业时发生局部塌方,5名工人被埋。当时,共有23名工人在该区域作业,上方土体突然坍塌,将5名换拱作业人员埋没,18名工人及时安全撤出。亭子山2号隧道全长1635米,已于2007年8月28日上导贯通,坍塌长度约6米,总坍塌土方量约1000立方米,9月19日搜到遇难者尸体。7、2007年9月30日17时,兰青二线八盘峡2号隧道塌方,造成8名施工人员被困,经各方努力营救,人员全部安全生还。洞内火灾1、2006年10月1日18时10分,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8号斜井,因钢筋焊接引燃泄水管及防水板、通风管,致使该斜井正洞左线石家庄方向DK89+534处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2、2007年7 月13日6:30时,武广客运专线牛岭隧道进行矮边墙施工的施工人员发现后方防水板台架上有烟雾,台架上电路冒出黑烟,试图用木棍挑断电线,但没有成功,随后台架起火,冒出浓烟,人员无法接近起火处,当即剪断电线,切断电源。火情发生后,浓烟迅速扩散到掌子面,造成被困人员呼吸困难,部分人员出现眩晕现象,所幸未造成人员死亡。洞内爆炸1、2006年2月28日,温福铁路福建段琯头岭隧道洞内出口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2、2006年12月10日23时,洛湛二线大桂山隧道进口洞内发生爆炸,当场死亡3人,伤3人(其中2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失踪1人。隧道洞口边仰坡塌方1、2006年3月21日18时20分,武汉安康铁路增建二线襄胡段王家沟隧道明洞洞口上部边坡突然坍塌,8名施工人员被困洞内。后经紧张抢险,至22日凌晨4时50分,被困人员全部获救。2006年5月21日上午10时40分,洛湛线DK58+620处发生山体滑塌,正在双牌2号隧道开工准备的4名作业人员被砸伤,1人死亡,其余3人受伤。n 2006年9月13日11时50分,武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系家山1号隧道突然发生坍陷,造成正在隧道上方地表进行现场勘

建筑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7年5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边坡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 该排水工程造价约400万元,沟槽深度约7m,上部宽7m,沟底宽1.45m。事发当日在浇注沟槽混凝土垫层作业中,东侧边坡发生坍塌,将1名工人掩埋。正在附近作业的其余7名施工人员立即下到沟槽底部,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围成半月形扒土施救,并用挖掘机将塌落的大块土清出,然后用挖掘机斗抵住东侧沟壁,保护沟槽底部的救援人员。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救援,被埋人员的双腿已露出。此时,挖掘机司机发现沟槽东侧边坡又开始掉土,立即向沟底的人喊叫,沟底的人听到后,立即向南撤离,但仍有6人被塌落的土方掩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做出以下处理: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等4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董事长、施工带班班长、监理单位法人等13名责任人分别受到罚款、吊销执业资格证书、记过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受到相应经济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沟槽开挖未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比例放坡(方案要求1:0.67,实际放坡仅为1:0.4),同时在边坡临边堆土加大了边坡荷载,且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沟槽边坡土方坍塌。 2、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以包代管,未按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缺乏土方施工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2)监理单位不具备承担市政工程监理的资质,违规承揽业务并安排不具备执业资格的监理人员从事监理活动。 (3)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违规行为未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对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未督促整改。 (4)未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次边坡坍塌将1人掩埋后盲目施救,发生二次塌方导致死亡人数的增加。 三、事故教训 1、以包代管,终酿惨案。这是一项典型的以包代管工程。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应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日常的各项安全和技术管理工作,加强土方边坡的定点监测、提前发现事故险兆。 2、深度超过5m的沟槽,施工前应组织专家论证,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放坡,执行沟槽边1m内禁止堆土的规定。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藕明江 前言:隧道工程施工复杂,有着太多的潜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在近几年,隧道工程施工的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即选取典型的隧道施工事故,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失稳分析,同时给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及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隧道施工安全有所帮助。 案例 兰新铁路小平羌隧道“4.20”坍塌事故 2011年4月20日4时05分左右,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兰新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隧道出口掌子面,喷浆作业时拱顶突然发生坍塌,12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死。构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 1.现场还原 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经领工员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同日4时05分,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垮,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塌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 2.原因分析 2.1直接原因 (1)小平羌隧道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垢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2)施工单位未单独编制塌方应急处理方案且未向监理报验;在完成初期支护后未能及时对上部的空腔进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没有形成有效抵抗塌方冲击荷载的结构体系。(3)施工速度过于缓慢,拱顶空腔围岩临空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顶部围岩强度降低,进而引起岩体失稳而坍塌。 2.2间接原因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检验批报检资料滞后,同一时间的施工日志与报检内容不符。监理单位监理基础工作薄弱,履行职责不力,管理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存在工程施工在前,审批签字在后的现象;在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未按规范施工时也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工整改措施。设计单位对塌方处理的方案不完善,也没有向施工单位提出施工过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措施的建议。 3.处理方法 由上面分析的原因来给出一下几点维建议。 (1)岩层的岩性较差,破碎程度高,且节理发育,同时存在融水软化岩体。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对顶部岩层进行注浆处理。通过水泥砂浆来堵塞发育的节理面,增大破碎岩体的粘结性,使较为破碎的部分变为整体,大大提高了顶部围岩的承载能力,同时水泥砂浆堵塞住岩体中的孔洞,大大减少了融水的渗流,变相的提高了岩体的强度。 (2)前面提到的即为坍塌事故的自然因素,这里所提到的即认为因素。从前面的原因不难看出,归根结底是因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没有能够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在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99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 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xx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 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

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xx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斜井工区Ⅰ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野三关隧道Ⅰ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Ⅰ线左侧30m设置Ⅱ线。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死亡。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 (二)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 1、20xx年04月30日15时30分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斜井掌子面左侧拱脚部位发生坍方,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80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版)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 分析(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xx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 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 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 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 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 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 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 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

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xx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斜井工区Ⅰ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野三关隧道Ⅰ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Ⅰ线左侧30m设置Ⅱ线。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死亡。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 (二)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 1、 20xx年04月30日15时30分太中银铁路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学习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 故 案 例 分 析 序号内容

(1)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全课堂,这堂课我们学习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重点问题导学: 1、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有哪些? 2、公路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公路工程施工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4)公路工程施工常见事故类型 (5)公路工程施工具有点多线长、工种复杂、工程量大、涉及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多,同时施工过程受自然因素及外界干扰的影响很大,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事故隐患多,易产生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爆炸、触电等安全事故。 (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7)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2006年x月x日,协作单位施工人员苏某等二人在大桥工程N1承台0号块支撑架下面捆绑、调运材料。工作完毕后,在没有人安排的情况下,苏某自行上到N1承台0号块支撑架上面,协助钢结构班组长廖某等三人从事工字钢安装工作。苏某未系安全带站在平台边协助廖某等吊运工字钢,廖某也未督促其系好安全带。由于工字钢是单条钢丝绳吊运,摆动较大,苏某在平台边探身到平台外,没有抓住工字钢中心失稳,从N1承台0号块支架平台上而坠落到下面承台通道的安全防护棚上,再跌落到承台的通道上。项目部立即将苏某送当地医院,因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8)事故原因分析: (1)苏某思想麻痹,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在高空作业平台上,在未做好任何个人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就从事高处起重安装作业,严重违反了在高处作业必须系(挂扣)好安全带的规定,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钢结构班组负责人廖某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思想,施工现场防范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对员工违章作业熟视无睹,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9)(3)项目部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现场工区负责人、工长没有落实高处作业安全措施防范工作。(4)虽然项目部已对作业班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但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开展不够,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思想意识不够,发现违章现象没人制止。 (10)事故结论与经验教训:

工程经典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工程经典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四川省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

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 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 左右。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 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完后,由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采用低应变动测方式对该批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并出具了相应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主体施工,个别栋号在施工进行到3层左右时,由于当地质量监督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