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与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37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及改

革的建议

财税学院10税务

姓名:刘畅

学号:102014145

指导老师:薛炎凌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及改革的建议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

一、投入不足:

①与其他公共消费性支出相比,我国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比例较低。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4% ——5% 左右,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社会文教支出比例相比,远远不足。

②与国际行情相比,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我国经济实力不匹配。

表1:部分国家(2006年)与中国(2008年)按功能分类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数据来源:国外数据来源于高培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1期;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9》。

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开支占政府开支比重平均超过10%,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都已达到16% 以上。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只占世界卫生总支出比重的3%,我们要用世界大约3% 的卫生资源, 去解决世界上22% 人口的健康问题,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自然也会影响医疗卫生项目的效率的提高。

③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经费来源的结构来看,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增幅缓慢,仍无法满足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要,个人医疗卫生支出仍较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收支的大幅增加,我国财政卫生支出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财政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增长缓慢(见图一,下页)。从图一可以看出,财政(或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04年开始虽然有所上升,但2009年该比重也仅有27.2%,七年间也仅上升10个百分点。。正是由于我国财政对卫生总费用负担过少,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尤其是个人负担过重(见图三)。在当前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支出由个人承担较大份额的格局必然会抑制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卫生状况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

图一:卫生总费用的构成(2001~2009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和卫生部《2008、2009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公平失衡

城市与城市间(下表2):

从政府卫生支出的公平效应看, 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卫生资

源投入上的差异和卫生服务利用可及性的差距, 健康不公平的问题比较明显。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财政收入能力的不同, 导致不同地区在卫生支出的规模、卫生医疗条件以及人口健康状况上都存在差异。

农村与城市:

公共卫生支出明显偏重于城市,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非常落后、脆弱。有数据表明,1998 年,我国公共卫生支出总额为590. 06亿元,其中用于农村的仅仅为92.5 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5. 67 %。虽然从2005年起政府财政卫生支出的城乡比开始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拥有的政府卫生资源2007年也仅有32%,40%左右的城市居民却拥有68%。正是由于这种卫生资源偏向城市以及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下降,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设备简陋、缺医少药的局面仍然较严重。

表3:城乡卫生支出状况(2001~2008年)

数据来源: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8》和《中国卫生统计年

鉴.2009》。

表4:政府预算农村卫生支出的构成(2001-2007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和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

告2008》。

三、体系不健全

医疗机构实行创收机构,以药补医,公益化严重淡化。另外,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应急机制,政府投入力度不足。医疗和医药费用上涨,居民个人负担加重,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改革的建议:

一、重新认识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职能和定位。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劳动力素质的公共医疗卫生产品。在由市场提供存在效率缺失的情况下,政府财政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公共提供的支持职能和重要作用,成为最为主要的投入者。并且在今后的财政预算支出中,政府应该在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用好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督机制。需注意的是,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

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相适应,其适度的标准是既保证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又不致过度消费有限的资源。

二、重新调整支出配置。应及时调整政府行为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在。疾病预防事业中的投入,提高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中预防保健支出的比例,合理进行预防工作管理。为居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构筑第一道防线。另外,应合理分配突发性医疗事件事前投入和事后投入的比例,加大财政事前防范支出的比例

三、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之间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特别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差别。具体而言,进行农村卫生机构的组织变革,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不同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险,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通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采扶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供给体系的建设。

四、完善医疗卫生部门的补偿机制。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制度,要根据不同项目的性质合理确定。对于治疗服务,政府要明确界定具体的介入项目,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防止对私人服务的替代,真正起到对私人服务的补充作用。在这方面,必须正确引导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利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马太效应,即把医疗卫生资本投向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如大型医院,高精尖设备,以及优质的医疗人力资源向城市集中,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