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5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引言概述:平菇(scientific name: 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指将平菇的生长介质更换为新的培养基,并采用特定的栽培方法,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以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为主题,介绍平菇栽培的一些基本技术。
正文:一、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1. 了解平菇的生长环境需求2. 常用的平菇生长介质有哪些?3. 如何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4. 生长介质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5. 生长介质的管理与更新二、平菇的种子培育方法1. 平菇种子的选取与储存2. 种子培育室的建立与管理3. 平菇种子的处理与预处理方法4. 种子的播种与培养条件控制5. 平菇种子培育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三、平菇的栽培环境控制1. 温度、湿度和通风的调控2. 光照对平菇生长的影响3. CO2浓度的控制与调节4. 栽培环境的消毒与卫生管理5. 栽培环境的监测与调整四、平菇的生长和管理技术1. 优质菇种的选取与引种2. 平菇菌种的施用与接种方法3. 平菇生长期的控温控湿技术4. 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与营养补给5. 平菇疾病防治与蔬菇优势微生物的应用五、平菇的采收与贮藏1. 平菇的采收时机与方法2. 平菇的外观品质评判与分级3. 平菇的储存条件与时间控制4. 平菇的加工与利用方法5. 产品质量追溯与市场销售管理总结:通过对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料栽培技术对于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种子培育、栽培环境控制、生长和管理技术、采收与贮藏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点。
通过合理引入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平菇的栽培和生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平菇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平菇的生产和栽培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菇的生料栽培技术,以便帮助那些想要从事平菇生产的人们。
1.选取适合的基材平菇的生料通常是由麦秸杆、玉米秸秆等禾本植物的秸秆混合物制成。
在选取基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材的质量:选材应该注意质量和干燥程度,过于湿润的基材会影响生产效率。
(2)基材的营养成分:基材的营养成分对生产影响极大,应该尽可能选取营养丰富的材料。
(3)材料的来源:为了避免植物病菌和其他有害成分的污染,应该尽可能选择来自有机农场的原材料。
2. 设计生产间和培养条件建立生产间和调节环境非常重要。
平菇的生料栽培通常在室内进行。
在设计生产间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照:平菇的生产对光照的要求不高,普通的灯光就可以满足需求。
(2)通风:保证氧气的供应也非常重要,生产间需要有通风设备。
(3)温度和湿度:平菇喜欢温湿的环境,导致96-100%的湿度和24-30℃的温度。
因此,在生产间应该安装恰当的温湿度控制器。
3.生产过程平菇生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润湿基材:平菇的培育基必须保持足够的湿度。
但是,越湿的基材会越容易引起病菌和霉菌的侵染。
因此,润湿基材。
2)接种菌种:接种使用活的孢子或菌株进行。
下接种时间是润湿后2-3天。
接种完后封闭生产间并保证湿度和温度。
3)管理生产:维持生产环境的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平菇的培育基必须保持湿度和适宜的养分水平。
在此阶段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
4)采摘平菇:平菇生长较快,大约7到10天的时间就能开始收获。
需要注意及时采撷,因为过长时间收获会导致质量下降。
总而言之,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需要小心谨慎地执行。
从材料选择、设计生产间、到具体的生产过程,都有其细致的要求。
希望此指南能帮助那些想要从事平菇生料生产的人们更好地实现其目标,并取得成功。
平菇的生料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生产计划:一、栽培时间计划:二、材料准备:⑴.原料:玉米芯米糠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硫磺粉尿素杀菌剂杀虫剂高锰酸钾⑵.用具:酒精灯报纸接种针粉碎机塑料布草帘⑶.菌种:栽培种(选用低温品种:美味侧耳)三、成本预算备注:所用大棚为500㎡除去边角处所用面积48m×7.5m,所用菌袋为25×50cm 直径为16cm 一行摆菌袋7.5÷0.16=46袋一共摆六层,由于是井字形摆放所以要减去21袋(由等差数列得出)六层共用菌袋46×6-21=255袋,共摆48行一共摆菌袋255×48=12240袋,一袋4kg共用培养料为48960kg.因为水料比为1:1.35 所以用干料20808kg水28152kg 预计成本:10922元预计收入:25798元四、制作过程: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型品种。
所使用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播种量一般为10%~15%2.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6% 麸皮或米糠24%石膏粉1%石灰2%过磷酸钙0.5%尿素0.5% 杀菌剂0.01% 杀虫剂0.001%3.备料拌料:生料栽培对原料要求较为严格,配方中含氮物质加入量应适当减少,以减少杂菌污染常加入2%的石灰,0.1%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培养料的配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配方的确定的比例进行称取配制时,玉米芯等主料与不溶水的铺料麸皮,米糖等搅拌均匀,经多次翻锥让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水一般掌握“三高三低”。
即①基质颗粒偏大或偏干。
水分应多,反之应少②晴天水分蒸发量大,水应略高些,阴天则应偏低③拌料场地吸水性强,水分应调高反之应调低料拌好后,必须追成一堆,让水分充分参入原料。
(生料拌料后,喷入氧化乐果杀虫剂干料重的0.1——0.2边喷边拌,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ph7~7.5为宜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期间堆温达70℃时应翻堆。
平菇生料栽培如何提高产量减少杂菌产生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平菇生料栽培中,要想提高产量,减少杂菌污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保持环境卫生,栽培场周围不养畜禽,不存放木材,不堆垃圾,更不能乱扔废弃培养料,经常清扫,保持干净,被杂菌污染的栽培物要及时运出去进行深埋。
二要定期轮作换种:利用现有栽培场地,采取轮换使用。
休闲时定期灭菌,保持清洁,所用菌种隔1-2年就应更换,能以不同种类的平菇进行轮作更好。
三要选用优良菌种,抗污染的优良平菇菌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爬壁力强,呈棉毛状,分布均匀,日生长量长度1厘米以上。
注意选种工作,有条件自己选育;无条件引进对比,确定接班菌种。
四要选适龄菌种接种,用适龄菌种接种,发菌快、长势旺,比加大接种量能更有效地防御杂菌,低温型平菇选30~40天菌龄的菌种接种为好,中温型平菇则以菌龄25~35天的为好。
五要净化培养原料。
严格选料,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
购料要有计划,自家产的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原料尽量做到不余不缺,年年用新料。
对原料要妥善保存,防雨、防潮、防发热,用前要在阳光下翻晒4~5天,栽培前一天,将用料混合。
拌以1%~2%石灰水,成堆,盖塑料薄膜过夜,既可使料吃透水分,还有灭菌作用。
六要科学调配基质。
原料堆闷过夜后,充分搅拌,测试水分和pH值。
水分调到65%左右,生料栽培pH值调至7.5。
生料栽培氮源不足,以豆秸粉或尿素补充,不能加麦麸和玉米面。
七要进行优化管理。
发菌期间避开高温季节。
栽培袋进入培养室后,及时创造最佳生长条件(室温24℃,通气良好,黑暗),促菌丝早发、快长。
菌丝长好后,将室温降至18℃以下,湿度提高到85%~90%。
给予200勒克司以上的散射光照,保持通气良好,同时松开袋口,催蕾出菇,菌菇发生后,反卷袋口,管理过程中勿碰伤子实体,采菇勿带起培养料,将菇根、残片等除净。
第1页共1页。
生料栽培平菇的关键技术一、选材生料栽培平菇的首要关键是选材,即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基质。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秸秆、稻草等。
选择基质时,要确保其质量好、无病虫害,并且具备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二、消毒处理为了防止病菌和杂草的侵害,选好的基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可以通过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来完成。
蒸汽消毒是将基质放入专用器具中进行高温蒸煮,化学消毒则是使用消毒液浸泡基质。
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死病菌和杂草种子,提高平菇的生长环境。
三、接种培养接种是平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步骤之一。
接种时,需要将培养好的平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
为了保持湿度和温度的适宜,可以在接种后覆盖一层湿布或薄膜。
接种后,将基质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保持湿润并保持一定的通风。
四、控制温湿度温湿度是平菇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生料栽培平菇来说尤为关键。
在平菇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控制不同的温湿度条件。
一般来说,平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适宜的湿度为80%-90%。
为了控制温湿度,可以在种植区域内设置温湿度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五、适时浇水平菇是水分需求较高的蘑菇,因此适时浇水是生料栽培平菇的重要技术。
浇水时要注意水温和水质,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也要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浇水要均匀,保持基质湿润,但又不能过湿,以免导致病菌滋生。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平菇生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生料栽培平菇的成功种植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清理种植区域,清除杂草和病菌;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但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保持适宜的通风条件,避免湿度过高。
七、收获和保鲜平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0-30天,当平菇的菌盖开始展开后,即可进行采收。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盖。
收获后,可以将平菇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保鲜处理,如将其放入塑料袋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延长平菇的保鲜期。
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掌握,生料栽培平菇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
平菇的生料栽培方法是什么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平菇的生料栽培方法。
平菇的生料栽培:菌种选育,精选优良菌种平菇的生料栽培:菌种活化及一级菌种制备菌种活化:将平菇菌种挑取菌丝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备用。
一级种制备:将活化好的菌种转接到PDA斜面上,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制成一级菌种备用。
平菇的生料栽培:二级菌种制备接种培养:将长好一级菌种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种到固体二级菌种培养基中,25℃条件下恒温培养。
固体培养基:玉米芯55%,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培养基制备:按二级培养基配方制备二级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瓶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平菇的生料栽培:三级菌种制备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二级固体菌种接入到干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种量为每瓶接一袋。
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
固体培养基:玉米芯77%,麸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培养基制备:按三级种培养基配方制备三级菌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袋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平菇的生料栽培:制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艺相对简单,出菇菌袋不需要进行灭菌,平菇具有耐碱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过量,当PH值超过10的时候会影响抑制正常的菌丝生长,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养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养料种的作用是增加钙质,稳定PH值,加多了也会对菌丝生长不利。
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麸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灵0.1%生料栽培培养基制备:按栽培袋培养基配方制备菌袋,含水量55-60%。
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三级菌种,10%接种量接种到生料栽培袋种,发菌培养,25—30天菌丝长好后,进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品质及产量。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1)对霉菌的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既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又适合细菌生长,又能彻底抑制霉菌生长的环境,生料栽培平菇成功率高。
菌袋的发酵周期在20天左右(发菌速度较慢)。
(2)对霉菌的不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适合细菌生长、平菇菌丝也能生长的环境,虽然有一部分霉菌产生,使用抗杂性比较好的菌种,培养料的温度不超过30。
C-35(,成功率高。
12o C-35o C(袋内温度)菌袋的发菌周期在8-10天(发菌速度快)o
注意事项
(1)低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促进细菌的快速产生。
(2)高温季节不可以使培养料的水分过高,细菌的过度繁殖会影响平菇的生长速度。
(3)培养料的水分过低,会使霉菌的繁殖更猖獗。
(4)使用抗杂菌较强的品种,可以不加任何消毒药品。
消毒药品会被细菌迅速分解,如果菌种的抗杂力较弱,即使添加了消毒药品的培养料。
出完头茬菇后也会大面积感染杂菌。
关于菌种
(1)生料种植平菇用野生型菌种效果好,方法是:在树林里寻找多个平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菌种后做生料栽培,实验抗杂效果,然后选择抗杂菌效果好的菌种进行应用和低温长期保存。
(2)保存的菌种每年都可以进行泡子分离,防止菌种退化。
泡子分离简单的办法:平菇子实体接近成熟时,在晚上用手电筒直射平菇子实体特别容易看到泡子云,发现有泡子云飘落弹射时,另一人打开试管迅速扑捉抱子,一秒内将棉塞盖住。
这样成功率高、感染率低。
多泡菌种经过扩大繁殖做出菇实验,从产量高、质量好的子实体上组织分离后再次得到的菌种再用于生产。
平菇生料种植技术栽培方法要点平菇在我国已广泛种植,那么平菇生料种植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生料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平菇生料种植技术一、平菇品种的分类:平菇品种不同,其子实体正常发育时所需适温范围也不相同,生产上常用平菇品种,按温型分类,详细可分为高温型.中高温型、广温偏低型、中低温型。
按菇体色泽分类,可分为乳白色、纯白色、灰白色、浅白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
而气温的变化又决定着品种的色泽,如平菇江都9745在8℃左右是深黑色,在25℃左右时呈深灰色或灰白色。
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色泽越浅;气温越低,色泽越深。
1、高温型。
高温型品种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1)乳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5-34℃,最适出菇温度为22-28℃,主要品种有苏引6号.伏源1号、高温908、海南2号,这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3-6月投料播种,4-9月高温季节产菇,但因高温白色品种春夏栽培病虫发生频繁,杂菌污染率高,如经验不足,管理不善,易发生黄菇病。
夏季种植尽管卖价高,但产生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乳白色高温型品种总投料量并不多,销售竞争者也少。
笔者建议,用户如要种高温型乳白色品种,可多种海南2号,该种和国内几十个白色高温品种对照比较,其抗霉性、抗黄菇病、早熟性、商品性均名列前茅。
(2)灰褐色类,主要品种有江都71号;基因2005,这两个品种出菇温度12-36℃,菇体与凤尾菇相似,单生型,鲜菇肉质细嫩、口感好,市场较抢手,幼菇提早采收,可作秀珍菇上市,售价高。
实践证明:这两个品种经多年推广,尤以抗杂菌,抗黄菇病能力特强,长势长相突出,后劲足,最多可出8潮菇,又因商品价值、口感均超过乳白色品种,因此,市场前景更广阔。
2、中高温型。
子实体发育温度12-30℃,适温20-26℃,主要品种有特大风尾,大叶凤尾、风尾5号等,菇体色泽灰褐色,单生型多,这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上市,因出菇周期短,产量偏低,只有少数南方地区种植。
平菇生料栽培注意事项平菇生料栽培具有投资小、收益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农村和城市郊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首选技术。
然而,在进行平菇生料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以确保栽培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平菇生料栽培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材1.原料选择:平菇可利用的原料非常广泛,包括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豆粕等。
在选材时,应注意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杂质的原料。
2.培养料配比:根据平菇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当地原料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制培养料。
二、发酵1.堆积发酵: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地面,加水拌匀后堆积成梯形,用薄膜覆盖,待内部温度达到60℃以上后翻堆,共翻堆3次。
翻堆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湿度,过干过湿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2.接种前发酵: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移入接种室进行二次发酵,以提高培养料的营养价值和灭菌效果。
接种前应将室内温度降至30℃以下。
三、接种1.接种量:根据培养料的营养情况和菌种的活力,确定适宜的接种量。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培养料可接种1-2瓶菌种。
2.接种方法: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料表面,再用木棍轻轻搅拌,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混合。
四、培养1.温度控制:平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要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2.湿度控制:培养料的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3.通风换气:定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光照控制: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室内黑暗。
在出菇阶段,适当的光照有助于子实体的形成。
5.翻堆: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培养料进行翻堆,以避免菌丝生长不良或感染杂菌。
6.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7.出菇管理:当培养料面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要及时将覆盖在表面的薄膜揭开,以避免子实体畸形或感染杂菌。
同时要控制出菇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
8.采收:当子实体成熟时(一般在出现子实体原基后10-15天),要及时采收。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二)引言概述: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控制环境条件和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使平菇能够在生料上生长繁殖。
本文将从优选生料、制备生料、接种方法、环境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正文:一、优选生料1. 选择坚硬、充气度高的木材作为生料。
2. 生料的pH值应在6-7之间,避免过酸或过碱。
3. 控制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在60-70%为宜。
4. 避免使用有害物质污染的生料,如有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污染。
二、制备生料1. 对生料进行蒸煮处理,能有效去除细菌和真菌。
2. 切割生料时要保证刀口的锋利,以免伤到生料表面。
3. 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类物质,可提高生料的保水性。
4. 播种前对生料进行堆堆发酵处理,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三、接种方法1. 将平菇菌种与生料均匀混合。
2. 放入接菇袋或容器后,用压舒运动将菌种均匀压实。
3. 技术人员要做好接种的记录,及时调整水分和温度。
四、环境调控1. 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保持在80-85%。
2. 采用间歇通风的方式,促进氧气交换和二氧化碳排出。
3. 维持光照适中,一般情况下每天照射2-3小时阳光即可。
4. 定期消毒,防止病菌的侵入和传播。
五、病虫害防治1. 定期检查平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2. 使用环保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
3. 注意有害生物的防治,如螺旋藻、线虫等。
总结:通过优选生料、制备生料、接种方法、环境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平菇的生料栽培。
合理控制环境条件和采用特定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为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引言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⒈菇袋: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菇袋,尺寸约为40cm长,15cm 宽。
⒉菇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平菇菌种。
⒊培养基:选用适合平菇生长的基材如玉米秸秆、麦秸秆、木屑等。
⒋消毒剂:用于对菌种、菇床等进行消毒处理。
⒌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菌袋灌装⒈将培养基材填入菇袋中,每袋约填满2/3,留下空气流通的空间。
⒉在袋中均匀撒播菌种,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四、菌袋培养⒈将灌装好的菌袋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部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五、菇床整理⒈在栽培基地选择适宜的地块,并进行除草、平整等工作。
⒉对床面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床面无病虫害,有利于平菇的健康生长。
六、菇袋栽培⒈将培养好的菌袋放置在菇床上,注意保持菇袋与菇床的接触面。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确保菌袋内环境适宜。
七、病虫害管理⒈定期巡视菇床,发现有害生物迹象及时进行综合治理。
⒉如发生病虫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八、采收与贮存⒈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时间。
⒉采摘菇头完整、菌褶未展开的平菇,注意不要损坏菌蒂。
⒊采摘后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并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九、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图片、表格、图表等,详见附件部分。
十、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业生产法:农业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⒉病虫害防治条例: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定。
平菇生料栽培实验一、概述平菇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我国已经发现的侧耳有30多种,进行栽培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平菇等。
平菇肉质厚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的39.3%,并且平菇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
二、目的1、优化平菇的稻草培养基;2、掌握食用菌生料栽培技术要领。
三、原理培养基是为了微生物提供营养条件的有机/无机的合成基质,培养基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培养基所含个成分的比例;对微生物进行梯度培养,根据生长状况选出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四、器材原料及药品小组器材:桶2个,菌袋和套环各20个,电子天平,托盘(公共)菇料及药品:稻草粉(是碳源)、石灰(防止细菌杂生)、石膏、米糠(是氮源)、克霉王(防止霉菌)五、实验步骤1、称料,配料:选择干燥,无霉变,无异味的秸秆粉盒米糠进行称量每组分得总量30斤,按以下配方进行配制:注:变量是稻草,米糠容易长霉菌六、拌料先将稻草粉和米糠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克霉王、石灰、石膏、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并将混合液缓缓倒入稻草粉和米糠的混合物中,边倒边搅拌。
最后,用手握料要用力,有水从指缝渗出而不滴落为宜。
此时含水量月为50%~65%之间(高了氧含量少了,无氧呼吸酒精上升),切记加水时不宜过急,以防培养料含水量过高从而导致改变了配方。
七、装袋并接种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并压实。
压实应特别小心,以防用力过大将袋子压破或用手指捅破。
要求:所压的料应内松外紧,便于菌生长,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并且上下松紧一致决不允许培养料中出现分层或有大量缝隙;每袋装料不超过2/3袋长。
建议每袋料装3~5 cm压一次料,每次压到边缘时,手扶袋,一手用大拇指侧向内压,切记不宜压得太紧,用手握装好的料有松散感,但不散开为宜。
接种:将装好的料用筷子打一个孔直到底部,在底部上一点也可以(孔是为了通气,增加氧气含量),然后将菌种均匀的洒在培养料上,接种量不可过多,只要大致覆盖住培养料即可,然后戴上套环,盖上盖子,做个标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平菇的生长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中种植技术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筛选合适的生菌料生菌料是平菇生长的基础,因此选择合适的生菌料是保证平菇生长的关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菌料有玉米秆、水稻秆、麦秆、玉米芯等,这些生菌料都具有一定的营养和水分,适合平菇生长。
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生菌料。
二、处理生菌料对于选好的生菌料,需要进行处理才能用于平菇生长。
首先要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或者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
消毒后需要晾晒,把水分控制在20%以下即可。
三、控制菌床温度平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16℃-25℃之间。
在控制温度时,需要注意不要让其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对平菇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避免出现热干渴的情况。
四、菌种选用菌种是影响平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
因此在进行平菇生料栽培时,选用合适的菌种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平菇菌种有长白菇、杏鲍菇、香菇等,选择适宜的品种能够更好地促进平菇生长。
五、保持菌床通风在平菇生料栽培中,菌床通风也很重要。
保持菌床通风,可以调节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同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平菇的生长。
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次通风,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
六、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平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注意防治。
在平菇生料栽培过程中,可以选择无毒无害的绿色防治方法,如利用寄生菌、酵母菌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无害化化学药剂等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关键是选择适宜的生菌料和菌种,以及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
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了解和进行平菇生料栽培有所帮助。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嘿,你问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呀?那咱就来唠唠。
首先呢,得准备好材料。
要有平菇菌种,这可是关键哦。
就像做饭得有好的食材一样,菌种得挑那种品质好、活力强的。
还有培养料,比如玉米芯、棉籽壳啥的。
这些培养料要新鲜、干净,不能有霉变啥的。
然后把培养料处理一下。
要是用玉米芯,得把它粉碎成小块块。
棉籽壳呢,也得弄得松散一点。
接着可以在培养料里加点石灰,调节一下酸碱度。
这就像给培养料做个“美容”,让它更适合平菇生长。
接下来,把菌种和培养料混合在一起。
要搅拌均匀哦,就像拌沙拉一样。
不能让菌种都堆在一块儿,也不能太少了。
混合好后,把它们装到袋子里或者箱子里。
袋子或箱子要有一些小孔,让平菇能呼吸。
弄好之后,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二十多度比较好。
湿度也得适中,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就像给平菇找个舒服的“家”,让它能好好生长。
在平菇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
看看有没有长杂菌啥的。
要是有杂菌,得赶紧处理掉,不然会影响平菇的生长。
还可以给平菇喷点水,保持湿度。
但也不能喷太多,不然会把平菇淹死的。
等平菇长出来了,就可以收获啦。
用手轻轻地把平菇摘下来,别太用力,不然会弄坏平菇。
摘下来的平菇可以炒着吃、煮汤喝,可美味啦。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邻居,他特别喜欢种平菇。
他按照我说的方法,准备好材料,认真地栽培平菇。
他每天都去看看平菇长得怎么样,有问题就及时处理。
过了一段时间,平菇长得可好了,又大又肥。
他送了一些给我们,我们吃了都说好吃。
从那以后,他就更有信心了,经常种平菇给大家吃。
所以啊,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其实不难,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种出好吃的平菇。
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