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理事会决议

安全理事会决议

安全理事会决议
安全理事会决议

安全理事会决议-S/RES/1373(2001)

联合国

安全理事会

S/RES/1373(2001)

2001年9月28日

第1373(2001)号决议

2001年9月28日安全理事会第4385次会议通过

安全理事会,

重申其1999年10月19日第1269(1999)号和2001年9月12日第1368(2001)号决议,

又重申断然谴责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华盛顿特区和宾夕法尼亚州发生的恐怖主义攻击,并表示决心防止一切此种行为,

还重申这种行为,如同任何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再次申明《联合国宪章》所确认并经第1368(2001)号决议重申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

重申必须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威胁,

深为关切在世界各地区,以不容忍或极端主义为动机的恐怖主义行为有所增加,

呼吁各国紧急合作,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行为,包括通过加强合作和充分执行关于恐怖主义的各项国际公约,

确认各国为补充国际合作,有必要在其领土内通过一切合法手段采取更多措施,防止和制止资助和筹备任何恐怖主义行为,

重申大会1970年10月的宣言(第2625(XXV)号决议)所确定并经安全理事会1998年8月13日第1189(1998)号决议重申的原则,即每个国家都有义务不在另一国家组织、煽动、协助或参加恐怖主义行为,或默许在本国境内为犯下这种行为而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

1. 决定所有国家应:

(a) 防止和制止资助恐怖主义行为;

(b) 将下述行为定为犯罪:本国国民或在本国领土内,以任何手段直接间接和故意提供或筹集资金,意图将这些资金用于恐怖主义行为或知晓资金将用于此种行为;

(c)

毫不拖延地冻结犯下或企图犯下恐怖主义行为或参与或协助犯下恐怖主义行为的个人、这种人拥有或直接间接控制的实体以及代表这种人和实体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和实体的资金和其他金融资产或经济资源,包括由这种人及有关个人和实体拥有或直接间接控制的财产所衍生或产生的资金;

(d)

禁止本国国民或本国领土内任何个人和实体直接间接为犯下或企图犯下或协助或参与犯下恐怖主义行为的个人、这种人直接间接拥有或控制的实体以及代表这种人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和实体提供任何资金、金融资产或经济资源或金融或其他有关服务;

2. 还决定所有国家应:

(a) 不向参与恐怖主义行为的实体或个人主动或被动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包括制止恐怖主义集团召募成员和消除向恐怖分子供应武器;

(b) 采取必要步骤,防止犯下恐怖主义行为,包括通过交流情报向其他国家提供预警;

(c) 对于资助、计划、支持或犯下恐怖主义行为或提供安全庇护所的人拒绝给予安全庇护;

(d) 防止资助、计划、协助或犯下恐怖主义行为的人为敌对其他国家或其公民的目的利用本国领土;

(e)

确保把参与资助、计划、筹备或犯下恐怖主义行为或参与支持恐怖主义行为的任何人绳之以法,确保除其他惩治措施以外,在国内法规中确定此种恐怖主义行为是严重刑事罪行,并确保惩罚充分反映此种恐怖主义行为的严重性;

(f) 在涉及资助或支持恐怖主义行为的刑事调查或刑事诉讼中互相给予最大程度的协助,包括协助取得本国掌握的、诉讼所必需的证据;

(g) 通过有效的边界管制和对签发身份证和旅行证件的控制,并通过防止假造、伪造或冒用身份证和旅行证件,防止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集团的移动;

3. 呼吁所有国家:

(a)

找出办法加紧和加速交流行动情报,尤其是下列情报:恐怖主义分子或网络的行动或移动;伪造或变造的旅行证件;贩运军火、爆炸物或敏感材料;恐怖主义集团使用通讯技术;以及恐怖主义集团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所造成的威胁;

(b) 按照国际和国内法交流情报,并在行政和司法事项上合作,以防止犯下恐怖主义行为;

(c) 特别是通过双边和多边安排和协议,合作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攻击并采取行动对付犯下此种行为者;

(d) 尽快成为关于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包括1999年12月9日《制止资助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的缔约国;

(e) 加强合作,全面执行关于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以及安全理事会第1269(1999)号和第1368(2001)号决议;

(f) 在给予难民地位前,依照本国法律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包括国际人权标准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寻求庇护者未曾计划、协助或参与犯下恐怖主义行为;

(g) 依照国际法,确保难民地位不被犯下、组织或协助恐怖主义行为者滥用,并且不承认以出于政治动机的主张为理由而拒绝引渡被指控的恐怖分子的请求;

4.

关切地注意到国际恐怖主义与跨国有组织犯罪、非法药物、洗钱、非法贩运军火、非法运送核、化学、生物和其他潜在致命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这方面并强调必须加紧协调国家、分区域、区域和国际各级的努力,以加强对国际安全所受到的这一严重挑战和威胁的全球反应;

5. 宣布恐怖主义行为、方法和做法违反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知情地资助、规划和煽动恐怖主义行为也违反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6.

决定按照其暂行议事规则第28条设立一个由安理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安全理事会委员会,在适当专家的协助下监测本决议的执行情况,吁请所有国家至迟于本决议通过之日后90天,并于以后按照委员会提出的时间表,向委员会报告本国为执行本决议而采取的步骤;

7. 指示委员会与秘书长协商,界定其任务,在本决议通过后30天内提出一项工作方案,并考虑其所需支助;

8. 表示决心按照《宪章》规定的职责采取一切必要步骤,以确保本决议得到全面执行;

9. 决定继续处理此案。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 罗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确宣布,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是二战期间,四国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赞同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倡导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上的教训,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经过长时间的谋划,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罗斯福强调,新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区性的。罗斯福的建议得到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同意。12月24日,罗斯福再次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这就

是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 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 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曾于1943年11月29日下午,同斯大林举行了45分钟的私人会谈。会谈中,罗斯福详细叙述了对联合国组织机构的设想,其中也包括“世界警察”问题。 罗斯福认为,未来的联合国组织应由三个层次的机构组成:最低一级为全体大会,由当时大约35个反法西斯国家成员国组成。这个机构定期在不同的地方开会,每个国家都有权平等地发表意见,并向一个较小的机构提出建议。中间一个层次是执行委员会,参加者为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再加上两个欧洲国家、一个南美洲国家、一个近东国家、一个远东国家和一个英帝国(后改为英联邦)自治领,总共10到11个国家。这个机构有权处理一切军事以外的问题,它所作出的决议对各有关国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最高一级为“四警察”机构,由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组成,这个机构将有权快速处理任何对和平构成威胁的事件和突发事变。 在回答斯大林提问的过程中,罗斯福进一步补充说,在和平可能受到威胁时,“四警察”有两种对付方法:一种情况是,如果威胁起因于一个小国的革命或扩张,“四警察”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封锁有关国家的边界并实行禁运。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威胁更严重,四大国即以“警察”身份行事,向有问题的国家发出最

安理会第 2270号决议

第2270(2016)号决议 安全理事会2016 年3 月2 日第7638 次会议通过 安全理事会, 回顾其以往相关决议,包括第825(1993)、第1540(2004)、第1695(2006)、第1718(2006)、第1874(2009)、第1887(2009)、第2087(2013)和第2094(2013)号决议,以及2006 年10 月6 日(S/PRST/2006/41)、2009 年4 月13 日(S/PRST/2009/7) 和2012 年4 月16 日(S/PRST/2012/13)的主席声明, 重申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表示极为关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于2016 年 1 月 6 日违反第1718(2006)、第1874(2009)、第2087(2013)和第2094(2013)号决议进行的核试验以及这一试验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扩散条约》”)和旨在加强全球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国际努力构成的挑战以及它对该区域内外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危险, 再次着重指出朝鲜回应国际社会其他安全和人道主义关切的重要性, 还着重指出本决议制定的措施无意对朝鲜平民造成不利的人道主义影响, 感到遗憾的是,朝鲜将金融、技术和工业资源转用于发展其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谴责它宣布的发展核武器的意图, 表示深为关切朝鲜人民遭受的严重困难, 表示极为关切朝鲜进行军火销售产生的收入转用于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而朝鲜公民有大量需求未得到满足, 表示严重关切朝鲜继续违反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于2014 年和2015 年一再发射弹道导弹,并于2015 年进行潜射弹道导弹试射,指出所有这些弹道导弹活动有助于朝鲜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增加了该区域内外的紧张局势, 表示继续关切朝鲜滥用《维也纳外交和领事关系公约》赋予的特权和豁免权, 表示极为关切朝鲜正在进行的核相关和弹道导弹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剧该区域内外的紧张局势,认定继续存在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并根据《宪章》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 1. 最强烈地谴责朝鲜违反并公然无视安理会的相关决议,于2016 年1 月6 日进行的核试验,并谴责朝鲜2016 年2 月7 日的发射使用弹道导弹技术,严重违反了第1718(2006)、第1874(2009),第2087(2013)和第2094(2013)号决议; 2.重申其决定,即朝鲜不应再进行使用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射、再进行核试验或其他任何挑衅,并应暂停所有与其弹道导弹计划有关的活动,就此重新作出其原先关于暂停导弹发射的承诺,并要求朝鲜立即全面遵守这些义务; 3.重申其决定,即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立即停止所有相关活动; 4.重申其决定,即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现有的其他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 5. 重申,根据第1718(2006)号决议第8(c)段,所有会员国应防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向朝鲜转让、或由朝鲜国民从朝鲜转让或从朝鲜领土转让,任何涉及提供、制造、维护或使用与核、弹道导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物项、材料、设备、物品和技术的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或援助,并强调指出这一规定禁止朝鲜与其他会员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哪怕是用于发射卫星或空间运载工具的技术合作; 6. 决定第1718(2006)号决议第8(a)段中的措施也应适用于所有武器及其相关材料,包括小武器和轻武器及其相关材料,以及与供应、制造、维护或使用这些武器和相关材料有关的金融交易、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或援助; 7. 申明第1718(2006)号决议第8(a)、8(b)和8(c)段规定的并经第1874(2009) 号决议第9 和10 段延长的义务,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270(2016)号决议

联合国S/RES/2270 (2016) 安全理事会Distr.: General 2 March 2016 16-03394 (C) *1603394* 第2270(2016)号决议 安全理事会2016年3月2日第7638次会议通过 安全理事会, 回顾其以往相关决议,包括第825(1993)、第1540(2004)、第1695(2006)、第1718(2006)、第1874(2009)、第1887(2009)、第2087(2013)和第2094(2013)号决议,以及2006年10月6日(S/PRST/2006/41)、2009年4月13日(S/PRST/2009/7)和2012年4月16日(S/PRST/2012/13)的主席声明, 重申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表示极为关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于2016年1月6日违反第1718(2006)、第1874(2009)、第2087(2013)和第2094(2013)号决议进行的核试验以及这一试验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扩散条约》”)和旨在加强全球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国际努力构成的挑战以及它对该区域内外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危险, 再次着重指出朝鲜回应国际社会其他安全和人道主义关切的重要性, 还着重指出本决议制定的措施无意对朝鲜平民造成不利的人道主义影响, 感到遗憾的是,朝鲜将金融、技术和工业资源转用于发展其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谴责它宣布的发展核武器的意图, 表示深为关切朝鲜人民遭受的严重困难, 表示极为关切朝鲜进行军火销售产生的收入转用于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而朝鲜公民有大量需求未得到满足, 表示严重关切朝鲜继续违反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于2014年和2015年一再发射弹道导弹,并于2015年进行潜射弹道导弹试射,指出所有这些弹道导弹活动有助于朝鲜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增加了该区域内外的紧张局势,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四川省邻水中学吴光耀(638500) 1945年10月24日,旧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建立,中国与美、英、苏、法一起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法也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强国,而作为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何以能与世界上的四大强国平起平坐、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一、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的特殊重要性和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支撑起对日作战的大半壁格局结果,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反法西斯盟国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根本原因。中国是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前后长达14年。其中,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也长打8年时间。太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向太平洋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控制整个太平洋,与德国法西斯会师中东,占领战略要地中东产油区。如果日本的阴谋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才使日本的这一企图破产。正如罗斯福总统在1942年对他的儿子说的那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劲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一直冲到中东。”在八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重大牺牲,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大国(美英苏中)之一。 第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展开活动,为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和平组织作了大量的鼓动宣传、组织准备工作,是联合国创建的发起国和创始国之一,这为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基础。1941年底,蒋介石向英美等国提出在华盛顿组织“联系军事、政治之永久机构”,这一机构在战时负责作战指挥,在战后还要发挥保卫世界和平的作用。1942年上半年,国民政府一些党政要员先后发表演说,呼吁“建立世界和平组织,订定公约,以代替过去之国际公约”。1943年4月,中国国内就战后和平问题的讨论掀起热潮,中国共产党和许多著名人士纷纷在报刊上发表评论,各抒己见,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组织的酝酿和诞生。1944年8月——10月,中美英苏四国在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筹建新的国际组织。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7点建

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现状与困境的探讨

社科论坛 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现状与困境的探讨 王文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60年来,联合国在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机制与制度安排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与缺陷。时代要求联合国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其中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焦点和最大难题,关系到大国的重新定位和国际格局的调整,也关系到在21世纪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安理会的改革从提出到现在已有10年,由于各国没有就安理会改革取得共识,前景并不明朗,其改革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境。 (一)安理会改革需要解决的国际法律问题 1、5联合国宪章6的修订:依照国际法的规定,安理会的改革必须对5联合国宪章6进行修订。根据5宪章6第108条规定,联合国大会对宪章的任何个别修正案,都应经过大会会员国2/3表决通过并包括安全理事会全体常任理事国,各依其宪法程序批准后,才对联合国全体成员国发生效力。第109条规定了第二种修正程序,旨在重新审查宪章的联合国会员国全体会议,可以在大会会员国2/3和安理会任何理事国的表决所确定的日期与地点举行;全体会议以2/3所建议的对宪章的任何更改,都应经过联合国会员国后发生效力。 2、主权平等原则: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的产生和存在是为了促使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维护所有会员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从而建立一个和平、公正、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不能也不应该干涉其会员国的内部事务,更无权代替主权国家的决策。因此安理会的改革必须在遵循5联合国宪章6规定的七项原则下进行,以实现它的宗旨,所有国家对此采取默认态度。 3、/大国一致0原则:5联合国宪章6要求在一切重要决策事项上,需要有五大国的高度一致才能生效,而且自始至终赋予了五大国彻底保护这种否决权的权力,使否决权条款不会遭到大国所不愿接受的任何修改,从而支持着这个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0的安理会和整个联合国的大厦。在安理会改革中否决权不可少,否决权即是大国的权利,也是它们的责任和义务,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大国实力变迁下的安理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安理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联合国内部/中央一级的第一级机构0。安理会改革实质上是自二战以来世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既关系到大国的重新定位和国际格局的调整,也关系到在21世纪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的问题。迄今为止,安理会只进行过一次改革,伴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诞生于60年前的安理会已不能全面反映当今联合国的组成和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因此,有必要对安理会进行适当改革。安理会的改革实际上涉及两方面的具体问题,即安理会的扩大和否决权的废存或限用问题。 1、安理会的扩大:改革应体现地区平衡。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会员国数量已增加近4倍。目前在联合国191个会员国中,发达国家不到20%,同时发展中国家会员国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不足。因此,安理会扩大应当首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另外,确定新增安理会理事国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人口、经济、军事及其影响,而不能仅考虑经济因素。一些国家认为,如果仅仅根据各国在经济上对联合国的贡献来确定安理会新常任理事国成员,就会使该机构成为一个富国和大国俱乐部,这只能使联合国诸多会员国失望。所以安理会成员要更具代表性和地区性。安理会扩大是联合国改革诸多议题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急于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几个国家结盟互助,志在必得。然而,它们提出的方案并未得到联合国广大成员国的理解和支持。随着/团结谋共识0阵营和美国的方案陆续出台,各种意见激烈交锋,安理会改革扩大前景扑朔迷离。 2安理会改革的另一焦点是否决权问题: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否决权一直成为修改宪章的一个重大问题。否决权制度本身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而且某些常任理事国大肆滥用否决权,严重阻碍了安理会顺利地发挥作用,否决权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否决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现在否决权依然是联合国生存的基础和支柱,是大国矛盾的缓冲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否决权就不会有联合国。因此否决权不能取消,但是必须对否决权加以限制,以减少其消极作用。现在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阴魂不散,所以在多元化的联合国中否决权的存在更为重要。关键是如何完善制约它,使之更为完善。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看到五大国一致的原则本身就起了大国间互相制约的作用,也保护了少数,并且非常任理事国也能制约五大国。但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否决权最大的消极面是安理会对一个大国的破坏和平行动显得束手无策。对于第六章及第52条第三项内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能投票。0然而一些大国并没有很好的守这一条规定。宪章没有规定如果安理会成员构成了/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0采取的措施,正因为这一缺乏,否决权就成了有些大国的/护身符0。所以在今后的改革中要使/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0这一规定更为严密,并同样适用于对大国行为法律上的约束。 (三)安理会改革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美国化0倾向 作为联合国总部的创建国和东道国,美国在联合国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一直试图在这场改革中涂抹上更多的美国色彩。美国急于成立一个人权理事会的组织,宣称是为了保证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实则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不被其他国家批评0。美国希望人权理事会向安理会负责,并且成员国的人权理念要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和美国的人权观相符。美国又一次流露出了领导联合国的心思。同时由于美国超强的霸权实力,特别是其硬实力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力量差距不断拉大,加之美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美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来界定国家集体利益、轻视甚至无视多边主义国际制度对其对外行为和主权的限制、我行我素地推动自己狭隘国家利益的/单边主义0的倾向日益严重。就目前而言,联合国的威信因美国大搞/单边主义0而大大下降,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强化联合国的权威。这样做对国际社会肯定是利大于弊。这应当是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主要意义。 困境二财政危机 5联合国宪章6第十七条规定,联合国组织的会费/应由各会员国 160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 I S E EDUCAT I O N

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范文

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范文 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范文1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教育强市发展战略,呼应众多宗亲的倡议,经理事会研究决定:成立xx王氏教育基金会。 一、基金会宗旨: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以培养王氏人才为目标,广泛发动和积极联络市内外王氏宗亲踊跃参与,多方筹集资金,开展奖学助学,激励和支持王氏学子奋发向上,争当拔尖人才,为王氏家族争光。 二、基金用途:一奖学,二助学。 三、筹资途径:在市内外王氏宗亲中进行募捐,同时接受社会团体的捐赠。 四、资金管理:基金按章程进行管理,设立单独帐户、单独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基金会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五、组织原则:为了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决定王氏教育基金会与王氏理事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机制。基金会制定章程,并严格按章程和实施细则开展工作。 王氏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是全市六万宗亲的期盼,也是促进王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重要举措。希望市内外宗亲、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踊跃捐赠,为培养更多的xx王氏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xx王氏宗亲理事会 xxxx年十一月六日 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范文2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决定,通过选举王xx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xxxxxxxxxxxx华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张xx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的决议。 xxxx年4月28日 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范文3 会议内容:xx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净资产 1.05 亿元,FTI 95.20 分)第一届第二十一次会议 会议时间:xxxx年12月9日 会议地点:深圳xx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净资产 1.05 亿元,FTI 95.20 分)五号会议室 出席会议理事:李勇、杨虹、李爱君、曹霞、汪阳、汪枫、欧光艳。 列席会议监事:刘凯、万荣生。 主持人:常务副理事长李爱君 本次会议应到理事7人,实到理事7人,符合我会《章程》规定,会议召集程序有效。 会议审议了理事长助理张敏所作的xxxx年工作总结暨xxxx年工作计划、审议了秘书处所作的桃基会xxxx年开展公益项目报告、财务部所作的桃基会xxxx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xxxx年度的财务收支预算;听取了深圳xx居公益中心汪枫总经理所作的桃基会定向捐赠项目----深圳xx居社区

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 S /2007/211 安全理事会 Distr.: General 16 April 2007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07-30869 (C) 160407 160407 *0730869* 2007年4月16日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给安全理事会主席的信 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给阁下,安全理事会4月份当值主席写信,内容涉及在安理会临时工作方案中列入一次公开辩论,定于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举行,辩论将涉及2007年4月5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给安理会的信(S/2007/186),主要目标是探讨能源、安全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77国集团和中国愿就安全理事会决定举行一次能源、安全和气候问题的辩论提出其观点。 依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另一方面,《宪章》又把其他问题、包括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分配给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大会。安全理事会越来越多地侵犯联合国其他主要机构的作用和职责,从而扭曲了《宪章》的原则和宗旨,也侵害了这些机构的权威,削弱了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权利。 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职责属于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及其相关附属机构,包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环境规划署。气候变化领域已有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多边协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一项辅助议定书,即《气候公约京都议定书》。没有设想让安全理事会发挥任何作用。 我们认为,所有会员国都必须促进可持续发展,恪守里约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并充分执行《21世纪议程》以及里约会议、约翰内斯堡会议和经济及社会领域其他相关会议作出的有关提供财政资源、转让技术和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方面的其他承诺。 77国集团一贯认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根据庄严载入该公约的各项原则审议气候变化相关危险和处理气候变化所需行动的适当论坛。发达国家紧急行动起来,依照《京都议定书》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尚未加入《议定书》的国家应加入该议定书。

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_行政公文

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 会议纪要是用来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企事业单位,公务机关,非正式组织团体,社团等组织都适用。提供了关于理事会的会议纪要,欢迎借鉴! 理事会会议纪要1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1x年10月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期一天,与会人员3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代表驻会单位主管—广西文化厅致辞,学会理事长覃溥女士作2019-2019年工作报告,秘书长农学坚、常务理事吴伟峰、常务理事霍巍分别主持相关审议和讨论,议题主要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2019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会费缴纳标准、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奖励办法、《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组稿工作及研究会未来展望等。现纪要如下: 一、广西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致辞 谢日万副巡视员充分肯定了学会在组织开展古代铜鼓调查、研究、保护、展示、交流、宣传等方面,为传承铜鼓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在文化厅高度重视和覃溥理事长的带领下,研究会完成了补登记和秘书处重建以及广西馆藏铜鼓调查记录等一系列工作,并将研究会的研究触角向世界馆藏铜鼓调查及研究延伸。希望研究会同心同德,秉承宗旨,认真谋划,加强协作,开1 / 10

拓创新,把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理事长覃溥女士做201x-201x年工作报告 覃溥理事长就研究会201x-201x年的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她说,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是传承性很强的学会,尽管沉寂一段时间,但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会自2019年以来,开展了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健全学会组织机构;二是牵头完成广西全区馆藏铜鼓调查工作;三是复刊《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四是出版并发放《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五是借助互联网、数据库等手段,搭建学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资料的网上共享;六是顺利通过社团年检。覃溥理事长还就未来三年研究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研究会内部建设,包括对团体会员、会员的重新登记和确认、发展新会员,完善社团财务管理和秘书处工作制度;二是积极推进学术研究,争取明年出版《广西铜鼓》、《古代铜鼓装饰艺术》、《广西铜鼓精华》等专著,推动2019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及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以多种方式鼓励和培养新人,组织研究课题,建设世界铜鼓资料数据和信息中心;三是促进铜鼓文化研究国际合作;四是积极筹办铜鼓文化联展;五是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社团形象。 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 在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函请推荐基础上,会议增选了副理事长一名(谢日万);常务理事两名(阮华端、梁志敏),理事九名(田2 / 10

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中文版

第1244(1999)号决议 1999年6月10日安全理事会第4011次会议通过 安全理事会, 铭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安全理事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职责, 回顾其1998年3月31日第1160(1998)号、1998年9月23日第1199(1998)号、1998年10月24日第1203(1998)号和1999年5月14日第1239(1999)号决议, 惋惜这些决议的规定没有得到完全遵守, 决心解决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科索沃严峻的人道主义局势,为所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安全自由地返回家园提供条件, 谴责对科索沃居民的一切暴力行为以及任何一方的恐怖主义行为, 回顾秘书长1999年4月9日所作的声明,其中对在科索沃发生的人道主义悲剧表示关切, 重申所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均有权安全返回家园, 回顾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的管辖范围和任务规定, 欢迎1999年5月6日通过的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一般原则(S/1999/516,本决议附件1),并欢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接受1999年6月2日在贝尔格莱德提出的文件第1至第9点内所载的原则(S/1999/649,本决议附件2)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同意这项文件。 重申全体会员国根据《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和附件2的规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及该区域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 重申以往各项决议中的呼吁,要求在科索沃实行高度自治和有效的自我管理, 认定该区域的局势继续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决心确保国际人员的安全和保障,确保有关各方根据本决议履行自己的责任,并为此目的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 1. 决定科索沃危机的政治解决应根据附件1的一般原则和附件2所进一步阐述的原则和其他要点; 2. 欢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接受上文第1段所指的原则和其他要点,并要求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充分合作加以迅速执行;

关于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角色与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关于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角色与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 在国际社会里,组成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在追求某种权力,国家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即权力之争。安全保障理事会是联合国的核心权力机构,它对任何危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情都有权做出决定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安全保障理事会反映了国际政治的权力结构,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安全保障理事会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分析安全保障理事会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以及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安全保障理事会;国际关系;影响

目录 摘要 (1) 一、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创建 (3) (一)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创建 (3) (二)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表决机制 (3) 二、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对大国权力平衡的影响 (4) (一)冷战时期——两级博弈的战场 (4) (二)冷战后——体现“一超多强” (5) 三、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6) (一)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与人道主义干涉 (6) (二)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与恐怖主义 (7) (三)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与私人武力的使用 (7) 三、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在国际关系中的前景展望 (8) (一)权力争夺激烈化和安全保障理事会作用弱化 (8) (二)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前景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一、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创建 (一)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创建 安全保障理事会是伴随着联合国成立而诞生,并随联合国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中、美、英、苏四国首脑先后举行了多次会议,并于1943年10月30日,由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 ①1944年8月至10月,中、美、英、苏四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的会议上美、英、苏三国代表一致同意:战后新的国际机构应该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简称“安全保障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四个组成部分,大会主要有审议权和建议权,而安全保障理事会被赋予维护世界和平而采取行动的权力,安全保障理事会的决议对所有会员国都具有约束力;第二阶段会议在中、美、英三国代表之间举行。经过两个阶段的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新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并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员国的资格以及联合国的主要机构。②在此基础上,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这就宣告联合国正式成立,也是安全保障理事会正式运作的开始。 安全保障理事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拥有广泛的职权,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保障理事会,并同意安全保障理事会在履行此项职务时代表各会员国,这实际上是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保障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确认了它们在维和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决定作用。 (二)国际安全保障理事会的表决机制 《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安全保障理事会以联合国15个会员国组成,中国、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为安全保障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其余10个为安全保障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应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定为二年;安全保障理事会理事国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后第一次选举非常任理事国时,所增四国中两国之任期应为一年;任满之后不得连选连任。 ①李一文等编著:《当代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②刘德斌著:《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Security Council -- SC)(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同意接受并执行安理会的决定,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2011年10月24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选举出了2012-2013年度5个非常任理事国,危地马拉、摩洛哥、多哥、巴基斯坦以及阿塞拜疆当选。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概述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厅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同意接受并执行安理会的决定。联合国其

他机构只是向各国政府提出建议,唯有安理会有权作出根据《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必须执行的决定。 安理会有权调查任何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并可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办法。会员国或接受联合国宪章的非会员国、联合国大会或秘书长,均可就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提请安理会注意。安理会有权断定任何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等行为的存在,并可提出采取强制措施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建议或作出这方面的决定,如认为这些措施还不能解决问题,它可以通过采取关于军事行动的决议去解决这些问题。安理会还有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年度报告、特别报告、对战略性地区行使托管等职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结构组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它的组织方式是要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行使职能。每个理事国都必须有一名代表常驻联合国总部。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常任理事国 5个常任理事国是: 中国、法国、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席位由俄罗斯联邦接替)、英国、美国 非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成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否决权。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或Permanent Five 或Big Five,p5)。二战的五大战胜国,自二战来保留最强军事实力,在联合国有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即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四大国和参加反德同盟的法国。《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58年起,法兰西改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席次,蒋介石的代表在非法占据的席位上被驱逐。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席次为俄罗斯联邦所继承。 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且现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亦是必要条件。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会总共批准执行了约55项维持和平行动,有力阻止和减缓了地区冲突的发展和扩大。 安理会现任五大常任理事国介绍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随即开展经济恢复与建设,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到195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后

模联决议草案范例

决议草案 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是在一份或多份工作文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对于所讨论议题的实质性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的书面提案。在会议中,决议草案的赞成票如果达到或超过全部有效票数的三分之二,即意味着决议草案得到通过而成为了正式的决议。在真正的联合国中,一些决议草案如果得到通过而成为了联合国决议,则意味着它有了法律效力和实际的约束力。因此,决议是一次联合国会议的最终成果,是各国对议题基本达成一致的体现。 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中,决议草案在会议指导审核通过后印发全场。在接下来的进程中,代表们要对决议草案进行深入地讨论。当有修改的必要时各国代表可以提出修正案予以修改。当有代表提出动议结束辩论并对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时,如果此动议得到通过,即结束辩论程序而对决议草案进行唱名表决。如果决议草案的赞成票如果达到或超过全部有效票数的三分之二,即意味着决议草案得到通过而成为了正式的决议。反之,则意味着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决议草案是模拟联合国会议中最重要的文件,决议草案的写作在语言、结构和内容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模拟联合国中的各位代表在撰写决议草案是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规范。决议草案的条款分为序言性条款 (Perambulatory Clauses)和行动性条款(Operative Clauses)两类: 在序言性条款中,每一条款要以动名词形式开头,动名次下加下划线,同时每一条款以逗号结束;在行动性条款中,每一条款要以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开头,同时该动词应以斜体显示,每一条款以分号结束,最后一个条款以句号结束。 行动性条款是决议草案最重要的部分,决议草案行动性条款的语言也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每一条款都表达一个单独且完整的意思;其次,每一条款以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开头,条款的主语是该委员会,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UNSC);再次,决议草案行动性条款的句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另一种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国家+to do(动词不定式)”。 决议草案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国家起草,并需要经过一定数量其他国家的签字认可,才可提交大会进行讨论。针对同一个议题,可以有由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提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的多份决议草案,最终采用全体投票的方式决定哪份决议草案最终成为决议,一份决议草案须在得到大会全体成员国2/3多数同意后方可通过。以下为一篇决议草案范例:

联合国安理会第1970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1970号决议 决议全文 安全理事会[1], 严重关切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局势,谴责暴力和对平民使用武力, 斥责严重、有系统地侵犯人权,包括镇压和平示威者,对平民死亡深表关切,并明确反对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政府最高层煽动对平民的敌意和暴力行为,欢迎阿拉伯联盟、非洲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谴责正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发生的严重侵犯人权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 注意到2011年2月26日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常驻代表给安全理事会主席的信,欢迎人权理事会2011年2月25日A/HRC/S-15/2号决议,包括决定紧急派遣一个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调查据称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境内发生的所有违反国际人权法行为,确定这些行为和所犯罪行的事实和背景,并在可能时确定应负责任者; 认为目前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发生的针对平民人口的大规模、有系统的攻击可构成危害人类罪, 关切那些被迫逃离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境内暴力行为的难民的困境, 还关切据报缺乏治疗伤员的医疗用品, 回顾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当局有责任保护其人民, 着重指出必须尊重和平集会和言论自由,包括媒体自由, 强调必须追究那些应对袭击平民事件,包括由其控制的部队袭击平民的事件负责者的责任, 回顾《罗马规约》第十六条规定,如果安全理事会向国际刑事法院提出要求,在其后十二个月内,法院不得开始或进行调查或起诉; 关切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的外国人的安全及其权利, 重申对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坚定承诺, 铭记《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并根据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 1. 要求立即停止暴力,并呼吁采取步骤,满足人民的合理要求; 2. 敦促利比亚当局: (a) 保持最大克制,尊重人权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立即允许国际人权监测员通行; (b) 确保所有外国国民及其资产的安全,协助希望离开该国的外国国民离境; (c) 确保人道主义和医疗用品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和工作人员安全进入该国;以及 (d) 立即解除对所有形式媒体的限制; 3. 请所有会员国尽可能开展合作以撤离希望离开该国的外国国民; 向国际刑事法院移交 4. 决定把2011年2月15日以来的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局势问题移交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

安理会暂行议事规则

安全理事会暂行议事规则 S/96/Rev.7 (安全理事会第1次会议通过,后经下列各次会议修正:1946年4月9日、5月16日和17日、6月6日和24日第31、第41、第42、第44及第48次会议;1947年6月4日和12月9日第138和第222次会议;1950年2月28日第468次会议;1969年1月24日第1463次会议;1974年1月17日第1761次会议以及1982年12月21日第2410次会议。本暂行议事规则过去的文本曾以S/96和Rev.1-6的编号印发。) 联合国 1983年,纽约 -------------------------------------------------------------------------------- 第一章会议 第一条 除第四条所提及的定期会议外,安全理事会的会议应由主席在他认为必要时,随时召开,但两次会议的相隔时间不得超过十四日。 第二条 主席经安全理事会任何理事国的请求,应召开安全理事会会议。 第三条 如根据宪章第三十五条或第十一条第三项将某一争端或局势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或大会根据第十一条第二项向安全理事会提出建议或将某一问题提交安全理事会,或秘书长根据第九十九条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某一事项时,主席应召开安全理事会会议。 第四条 宪章第二十八条第二项所规定的安理会定期会议,每年应举行两次,时间由安全理事会自行决定。

第五条 安全理事会会议通常应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安全理事会任何理事国或秘书长可提议安全理事会在另一地点开会。安全理事会如接受这类提议,即应决定会议的地点以及安全理事会在该地开会的期限。 第二章议程 第六条 各国、联合国各机构或秘书长本人发出的关于按宪章规定应由安全理事会审议的事项的一切来文,秘书长应立即提请安全理事会全体理事国代表注意。 第七条 安全理事会每次会议的临时议程应由秘书长拟成,并由安全理事会主席核定。 列入临时议程的项目限于根据第六条已提请安全理事会各理事国代表注意的项目,第十条规定的项目,或安全理事会以前曾决定推迟审议的事项。 第八条 秘书长至迟应在开会前三日,将每次会议的临时议程通知安全理事会各理事国代表,但在紧急情况下,可同开会的通知同时发出。 第九条 安全理事会每次会议的临时议程的第一个项目应为通过议程。 第十条 除非安全理事会另有决定,安全理事会每次会议议程中的项目,如未在该次会议审议完毕,应自动列入下次会议的议程。 第十一条 秘书长每星期应就安全理事会处理中的事项,以及审议这些事项达到的阶段,写成简要说明,送交安全理事会各理事国代表。 第十二条 每次定期会议的临时议程至迟应在会议开始前二十一日分送安全理事会各理事国代表。以后临时议程如有任何更改增补,至迟应在开会前五日通知各理事国。但如情况紧急,安全理

决议草案范本

决议草案1.1 委员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事会 议题:各国加强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起草国:巴基斯坦 附议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玻利维亚俄罗斯 经社理事会, 回顾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理事会的《人居议程》、《关于城市和其他人类住区的宣言》、《千年宣言》等决议; 深信加强国际合作对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至关重要,确认各国保持对贫困国家的经济援助; 认为全球性城市化趋势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危机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又注意到世界各国在两次金融峰会上达成的合作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的一系列共识; 重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阻隔不容小视; 要求在城市化问题尚未严重造成各国经济实力急剧下降之前,各国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各自所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并整顿安排好人口流动问题,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条发展中国家应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第二条各国政府建立城市安全预案,防止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安全事故。并形成有效的各国联动机制; 第三条发达国家的城市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能源、安全等方面以及经验交流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做出相应让步与帮助; 第四条发展中国家应以包括矿产资源、石油资源等自然资源回馈发达国家的各种资金技术的援助; 第五条继续开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加强非洲、中亚、拉丁美洲国家的医疗、卫生等实施。 第六条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条接受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做到培养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派出人员赴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培训,并同意在掌握先进技术之后留驻该国一定时间等要求; 第八条发达国家应以接纳劳动力等方式平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